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张延杰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9级四班

200900140178摘要

通过对大蒜根尖的秋水仙素处理,将根尖进行多倍体诱导,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初步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技术和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引言

多倍体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被子植物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物种是多倍体,如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棉花是四倍体,此外还有烟草等,这些部是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多倍体产生的途径除自然发生外。也可以采用高温、低温、嫁接、切断和射线处理等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处理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以化学药剂处理最为有效,如秋水仙素,萘嵌戊烷、异生长素、植物激素、富民隆等,都可诱发多倍体,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是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是由百合科秋水仙属的秋种番红花一一秋水仙素(Colchicum autumnale)的种子和器官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化学分子式为。它具有麻醉作用,对植物的种子、幼芽、花蕾、花粉、嫩枝等可产生诱变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缍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拉向两极,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导致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多倍体植物,多倍体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进行繁殖下去。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没有的优良性状,如大粒、大穗、内含物量增加、抗病性强等。人工培育的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倍体小黑麦已在生严上厂泛应用。

对多倍体的鉴定,除了检查染色体数目变化外,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多倍体植物的气孔、花器、花粉粒、种子、果实等部分明显变大,气孔数目减少而密度变稀,同源多倍体育性有一定的降低,所以同源多倍体中有部分畸形的不育花粉粒。

实验材料:

1、活体材料

大蒜。

2、实验器具

显微镜、剪刀、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箱、镊子、解剖镜、

镊子、解剖针、培养皿等。

3、药品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固定液、1mol/L HCl、冰醋酸、无水乙醇、医用乙醇(75%)

等。

实验方法:

1、植物根尖多倍体的诱发

将大蒜剥皮洗净后放入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用水浸泡根部1—2天,当根长到0.5cm时取出洗净,把水吸干后,倒入0.15%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植物根部浸在药液中,根尖朝下,培养处理24小时,另外设加入清水的作为对照。处理完后,取出材料洗净,用卡诺氏固定液(醋酸:无水乙醇=3:1)固定24小时,固定好后洗净放入医用酒精,在4度冰箱中保存,以备镜检。

2、多倍体的鉴定

取处理过的大蒜根尖放入小离心管中,加入1M的盐酸,然后放入60摄氏度的水浴锅中水浴5到10分钟,水浴完后取出用水洗净,在解剖镜下用刀片切下根尖分生区,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分钟,然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一端垫上很薄的刀片,盖上滤纸,用解剖针轻敲盖玻片,使染色体展开,展好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

实验结果:

加倍染色体

正常染色体

大蒜的染色体2n=16,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部分处于分列中期的细胞染色体为32条,部分为16条(如上图),说明通过秋水仙素的处理,已经成功诱导大蒜根尖的染色体加倍。

讨论:

1、在准备材料时,我们同时选择了发芽比较快的绿豆进行实验,在绿豆发芽后,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观察其分生区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在制片观察后发现,绿豆染色体极小,无法展开使其清晰观察结果。故绿豆对本实验来说不是很好的实验材料。

2、在准备、处理材料时,通过老师提的建议,应该将处理过的绿豆进行培养,观察是否可以将其培养成多倍体植株,以便实验其植株的优越性。

3、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时,应注意其浓度及处理时间,时间过短,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染色体倍数增加不止一倍。

4、压片时,应轻敲盖玻片,慢慢将染色体展开。

参考文献:《遗传学实验》(第二版)杨大翔著

植物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以及方法,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利用一些化学因素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因此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的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因此,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物。将秋水仙素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确定是否形成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 2、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培养皿、烧杯。 3、实验试剂:秋水仙素: 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1mol/l盐酸,45%醋酸,改良苯酚品红,70%酒精。 四、实验步骤 1、取材:将种子消毒,并于无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蚕豆种子(2n=16)培 养在培养皿内的湿滤纸上,室温或28℃发芽,待胚根长达1~2cm时, 取出萌发的种子,用自来水洗2~3次,备用。 2、预处理:将胚根长到1~2cm的蚕豆种子移到盛有0.1%秋水仙素的润湿的的吸 水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处理48h,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 定,与在水中进行培养的蚕豆种子(一般植物生长周期为17~18h) 做对照。同时,将实验组蚕豆根尖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的蚕豆根尖 生长情况拍照做对比。 3、固定: 取出秋水仙素处理的蚕豆种子,用清水洗净萌发的蚕豆种子上的秋水

植物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概要

植物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 2、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一)多倍体 1、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多倍体可以分为: 同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且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AAA,AAAA); 异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且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通常由不相同的种杂交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来(AABB,AABBDD)。 2、多倍体是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结果。 3、自然界多倍体产生的原因:温度骤变,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造成;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分离而细胞没有分裂,导致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减数,使生殖细胞染色体加倍。 4、多倍体植物的特性: A巨大性B可孕性低C适应性强D有机合成速率增加E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原理及鉴定方法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A、物理方法 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 B、化学方法 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秋水仙素的作用 A、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抑制细胞板的形成 C、无残效 3、诱导方法 A种子浸渍处理B点滴法(滴定法) C 毛细管法 D 羊毛脂法E球根处理F复合处理 G离体组织水平上诱导单个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3、鉴定方法 A、间接鉴定:观察气孔的大小和花粉粒的体积最为可靠。 B、直接鉴定:直接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三、实验步骤 1、取材:取大蒜(洋葱、蚕豆、小麦等)发根至0.5-1cm,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4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和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并初步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细胞学鉴定。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各个物种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对恒定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将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遗传学中把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染色体成为一个染色体组,通常用n来表示。而一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成为染色体基数,用x表示。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有两类: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整倍体变异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按染色体组的基数(x)成倍数增加或减少的现象。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成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为多倍体。多倍体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异源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染色体组的多倍体。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动物中的多倍体很少。多倍体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产生,也可以人工诱导形成。人工诱导多倍体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高温、低温、超声波、嫁接和切断等,化学方法是使用秋水仙素、异生长素、萘骈乙烷来诱导多倍体。在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好,使用广泛。秋水仙素阻碍有丝分裂中细胞纺锤体的形成,这样细胞不能分离,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本实验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或大蒜根尖,待根尖膨大后制片观察,可诱发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 大蒜根尖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根尖多倍体的诱发 将大蒜去掉老根,置于盛水的培养皿上,25℃条件下培养发根,待不定根长出1cm时取出洗净,把水晾干后移到0.1%秋水仙素溶液中,根尖朝下,使根部浸没在药液中,于10℃培养箱中低温培养,直到根尖膨大为止。 (二)固定 用清水洗净根尖上的秋水仙素,剪取约1cm长的膨大根尖,以卡诺固定液固定2~24h,清水洗净固定液,再移入70%酒精保存。 (三)解离 将根尖放入小指管中,加1mol/L盐酸,量以没过根尖0.5cm即可,60℃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水解约6min。 (四)染色 倒掉解离液,用清水反复冲洗根尖,用解剖针切去1mm左右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种子植物的解剖结构。同时,掌握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识别和鉴定植物种类,为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植物栽培学、野生植物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植物解剖部分阐述植物体的结构基础(细胞和组织)以及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系统分类部分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的划分、主要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重点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方法、形态术语及北方重点科的识别特征,科中所包含的重点属、种的识别特征的要点及拉丁学名拼写及发音,同时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落叶树木冬态识别的形态术语及方法、树木物候观测的意义及方法,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 共40学时,植物形态解剖部分20学时;植物系统分类部分20学时 植物形态解剖部分 20学时 1、绪论1学时 (1)植物界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4)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 2、植物细胞2学时 (1)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2)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液泡及细胞内含物、细胞壁 (3)植物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4)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5)细胞死亡 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概念、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3、植物组织3学时 (1)植物组织及形成 植物组织概念、植物组织的形成 (2)植物组织类型 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及功能 (3)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4、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形态构造及功能 8学时 (1)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发生 种子的构造与类型、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2) 根

森林植物—木材的识别

第十二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38分,每空格2分。 1、宏观木材识别鉴定主要根据()、()、()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2、木材识别常用的树皮鉴别特征有()、()、()、()、()。 3、木材识别时,肉眼或放大镜看到的材表类型有()、()、()、()、()、()。 4、木材识别时,阔叶树材管孔的主要类型可分为()、()、()。 5、阔叶材木薄壁组织的分布类型有()、()。 填空题答案: 1、树皮材表切面 2、表面形态颜色木栓横切面花纹石细胞 3、斑点网纹细纱纹槽棱波痕平滑 4、散孔材环孔材半散孔材 5、离管类傍管类 二、单项选择:5分,每题1分。 1、裸子植物的木材属于()。 A、散孔材B、环孔材C、无孔材 2、()科树种的材表常具有槽棱。 A、壳斗科B、椴树科C、悬铃木科 3、射线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折断时显示出的材表特征是()。 A、波痕B、槽棱C、网纹 4、树干的()上见到的同心圆环称为年轮。 A、横切面B、径切面C、纵切面 5、髓心由髓和()组成。 A、初生木质部B、初生韧皮部C、次生木质部 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A 5、A 三、判断题:8分,每题1分。 1、原木是指树木伐倒后打去枝叶的树干部分。() 2、干燥木质部夹杂着白色或其他色泽的硬质物质叫石细胞。() 3、树木在一年内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年轮的现象称为假年轮。() 4、所有树种的木材都有木射线。() 5、在一个年轮内,早晚材管孔的大小无明显区别的称为无孔材。()

6、树脂道是所有针叶树材都具有的特征。() 7、大部分针叶树材都具有平滑材表。() 8、针叶树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木薄壁组织。() 判断题答案: 1、X 2、X 3、√ 4、√ 5、X 6、X 7、√ 8、X 四、实训识别题:10分,每图2分。 移动下列图象,使其对应正确的名称特征。 白桦树皮刺槐树皮梧桐树皮 云南松树皮毛白杨树皮 实训图题答案: C A E B D

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实验报告

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 山东大学11级生物基地 摘要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通过实验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引用课件) 1.引言 遗传学上将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总和称为染色体组,也叫基因组,用n表示,n用于个体发育的范畴。每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基数,用x表示,x揭示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染色体倍数性的关系。 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在自然界中,多倍体的产生多是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温度骤变或紫外辐射较强,导致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分离而细胞没有分裂,导致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减数,使生殖细胞染色体加倍。 多倍体植物的特性:(引用课件) 1.巨大性。随着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和细胞变大,组织器官也变大。 2.可孕性低。多倍体特别是三倍体是高度不孕的。 3.适应性强。植物多倍化不仅使植株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增强,而且还增强了植株 的生态适应性、对逆境的抗耐性,所以分布地区较广。 4.有机合成速率增加。多倍体有多套基因,新陈代谢旺盛,酶活性加倍,提高了有机 物的合成速率。 5.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因此,多倍体的研究在育种中非常重要:可以改良作物的某些经济性状,也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通过合子、植株分生组织内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加倍这三种方式都可以得到多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化学方法: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可采取在体诱导或离体诱导。其中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抑制细胞板的形成。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间接鉴定:观察气孔的大小和花粉粒的体积。 直接鉴定:直接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根尖分生组织区进行染色制片,寻找染色清晰而且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并观察染色体数目,直接对大蒜多倍体的诱发进行鉴定。 2.实验材料

植物的多倍体培养

植物多倍体培养 4月10日起 摘要: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具有3套或更多套数的植物。随着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加,有可能使一些作物的经济性状发生有利的变化。因此,植物多倍体的研究和利用是育种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途径之一。本次实验就是通过用拟南芥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培育多倍体拟南芥,来熟悉掌握一般的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1.引言 1916年温克勒(H.Winkler)在番茄与龙葵的嫁接试验中发现,在愈伤组织长成的枝条中有番茄的四倍体。自1937年布莱克斯利(https://www.360docs.net/doc/f313697415.html,keslee)和埃弗里(A.G.Avery)利用秋水仙素诱发曼陀罗四倍体获得成功以后,各国相继展开人工诱发多倍体的试验研究。1947年,木原均、西山市三发表《利用三倍体无子西瓜之研究》,报导了三倍体无子西瓜选育成功。1959年,西贞夫等利用四倍体结球甘蓝和四倍体白菜杂交,成功地育成双二倍体新种——“白蓝”。目前,已有1000多种植的获得了多倍体。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倍体育种的研究。70年代以来,蔬菜多倍体育种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已培育出三倍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甜瓜以及萝卜、番茄、茄子、芦笋、辣椒和黄瓜等蔬菜多倍体材料。 多倍化后,多个等位基因互作产生了更多的组合和更多样的功能变化,从而比二倍体亲本拥有更高的杂合性和更迅速的环境适应力,表现为抗逆性增强及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等特点而倍受园艺育种学家的青睐。 多倍化导致植物基因组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重复,其后伴随着DNA排除、DNA同质化、基因沉默和染色体重排等,从而改变了二倍体祖先基因组中基因连锁关系、遗传平衡及遗传修饰式样赋予多倍体基因组新的细胞遗传学特性,使之在细胞形态、核型特征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生物学多样性,从而加速物种的进化。 经典理论认为,植物天然多倍体基因组主要起源于体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未减数分裂配子融合和种间杂交三个途径。 目前的研究,特别是2003年拟南芥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多倍体的认识有了新的概念,像拟南芥这种典型的二倍体植物,基因组极小,但却是一个典型的endopolyploid,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基因组多倍化事件,科学家研究认为是基因组的表达需要而使得拟南

植物多倍体诱导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观察 一.目的要求 学习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技术,了解诱导原理和常用的诱变方法。 二.原理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机制在于其能阻止正在分裂的分生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丝,使已纵裂的染色体不能彼此分向两极,从而形成一个加倍的核,进而发育成一个新的多倍体植株。三.试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材料:大麻种子 仪器及用品:培养皿、镊子、秋水仙素、蒸馏水、烧杯、玻棒、滴管、吸水纸 四.试验步骤 (1)本实验采用浸渍法:将事先泡好的种子分别装在10个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分别采用0.15%、0.2%、 0.25%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分别进行24小时,36小时, 48小时的处理。对照的培养皿用蒸馏水处理。处理结束 后,用清水洗干净残余药液,在用蒸馏水培养。 (2)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记录。 五.作业与思考题 (1)列表记录观察结果 表一种子发芽情况统计

(注:不同处理的培养皿中20粒种子的出芽情况) (2)变异最明显的处理与对照的比较 左:对照右:0.25%/36h的处理 上:对照下:0.25%/36h的处理 结果分析:通过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大麻种子,我们可知,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的大麻种子出芽情况不一致。由表一知在浓度为0.2%,处理时间为36小时的情况下发芽率最高,而由图可知,在浓度为0.25%,处理时间为36小时的情况下,大麻种子的芽与对照相比较粗壮,长势良好。 (3)秋水仙素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处理部位的选择 处理的组织应该是旺盛分裂的组织。如萌动的种子、正在膨大的芽、根尖、幼苗、嫩枝生长点、花蕾等。 ②注意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 溶液的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引起伤害,以至致死;过低,又不起作用。一般采用临界范围内的高浓度、短时间处理。 通常,草本浓度较低,木本浓度较高。

植物识别报告

植物认知报告 班级:09园林 姓名:宋娥 学号:0941403018 日期:2011年10月24日

落叶乔木 一、重阳木 拉丁名:Bischofia polycarpa 科属:大戟科重阳木属 识别要点: 1、叶片浅纵裂,三出复叶 2、树皮呈黄褐色 3、秋色叶 观赏特征:抗湿,抗有毒气体。观枝干树形 景观应用:用于堤岸、溪边、湖畔和草坪周围作为点缀树种极有观赏价值。孤植、丛植或与常绿树种配置,秋日分外壮丽。 二、枫杨 拉丁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 科属:胡桃科枫杨属 识别要点: 1、叶多为偶奇数羽状复叶 2、叶轴有翅 3、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 观赏特征:喜光性树种,不耐庇荫,但耐水湿、耐寒、耐旱。观 叶,观枝干 景观应用:河床两岸低洼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既可以作为行道树,也可成片种植或孤植于草坪及坡地,均可形成一定景观。 三、鸡爪槭 拉丁名:Acer palmatum Thunb 科属:槭树科槭属 识别要点: 1、树皮平滑。小枝红棕色,秋日红叶 2、叶对生纸质,掌状7~9裂,基部截形成心脏形。裂片先端尾状 观赏特征:花期5月,果期9月。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观叶 景观应用:鸡爪槭叶形美观,入秋后转为鲜红色,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和路隅、墙边、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作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 三、泡桐 拉丁名:Paulownia 科属:玄参科泡桐属

识别要点: 1、树皮灰褐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 2、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 3、泡桐花又被称为喇叭花 观赏特征:春季先叶开花,观叶观花 景观应用:防风固沙的最好树种。 四、日本晚樱 拉丁名:P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樱属 识别要点: 1、单叶,花叶同时开放, 2、春季萌发的新叶有嫩绿色和茶褐色两种 3、重瓣花,有粉红色,白色 观赏特征:花期4月中旬,观花 景观应用:樱花以群植为佳,最宜行集团状群植,在各集团之间配植常绿树作衬托。在庭园中有点景时,最好用不同数量的植株,成组的配植,而且应有背景树。 五、樱花 拉丁名:P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李属 识别要点: 1、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2、花叶互生,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3、先花后叶 观赏特征:花期3月,观花 景观应用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 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 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六、白玉兰 拉丁名:Magnolia denudata 科属:木兰科木兰属 识别要点: 1、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 2、钟状,芳香,碧白色 观赏特征:白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观花观叶。 景观应用:古时常在住宅的厅前院后配置,亦可在庭园路边、草坪角隅、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

高中生物复习精讲精练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

课题54: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课标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考向瞭望】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可能会出现大的实验设计题目,考查环境污染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低温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染色体数目改变。 (二)方法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固定→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三)试剂及用途 1、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3、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使细胞分散。 二、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 (一)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 1、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是两个概念系统,主要区别在于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的概念与染色体组无关。单倍体一般含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也可以含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染色体组,如普通小麦产生的单倍体,就有三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多倍体与染色体组直接相关,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叫多倍体。 【思考感悟】(1)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以用什么试剂替代?(2)实验中的情况在自然界中能发生吗? (1)可以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替代。(2)能,特别是在高原植物中。 【基础训练】 1、下面所列材料中,最适合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是(C)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 2、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起作用的时期是( B) A、细胞分裂间期 B、细胞分裂前期 C、细胞分裂中期 D、细胞分裂后期 3、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实验六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

实验六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及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作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是多倍体,也是变异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倍体在形态较二倍体植物个体大,叶片上的气孔也很大,较易辩认。多倍体研究在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因素、化学因素等。其中最为有效是化学药品是秋水仙素,秋水仙素colchicine(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染色体虽然完成了复制,但是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含加倍的染色体的体细胞再分裂出来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比原来的体细胞增加了一倍,就形成了一个多倍体植株。 三、实验试剂和用具 秋水仙素:0.02%、0.05%、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龙胆紫溶液:将0.5克龙胆紫溶解在100毫升,2%醋酸溶液中配制成0.5%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溶液:将1克洋红与100毫升冰醋酸混合后煮沸,煮时可加锈铁钉一

枚,略具铁质的1%醋酸洋红染液能增强染色效果。 搪瓷盘、镊子、剪刀、烧杯、培养皿、恒温水浴锅、纱布、试管。 四、实验材料 催芽的玉米种子、玉米幼苗。 五、实验方法 (一)玉米种子的处理和检测 (1)玉米种子的处理:浸泡催芽的水稻种子的秋水仙素浓度为0.02%、0.05%、0.1%,浸泡时间为12h、24h、48h。浸泡后用蒸馏水冲洗三次,继续用培养皿培养一周。 (2)、多倍体检测:剪取根尖(或胚芽)2-3mm,投入盛有10%HCL的培养皿中解离10min,再清水漂系2次。将漂洗后的根尖(或胚芽)放入0.5%龙胆紫溶液或1%醋酸洋红溶液中染色3-5min,制片,然后镜检观察染色体的倍性。记录结果(表6-1)。 表6-1 玉米种子检测结果统计

遗传学实验 多倍体诱发

诱变物质的微核检测技术 摘要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1.引言 微核:间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杏仁状结构。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微核是染色体畸变的一种表现方式。 引起染色体断裂的因素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具有能量的各种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ray,中子,质子,UV等。化学因素包括:诱变剂和重金属等。经典断裂剂:X射线。诱变剂:环磷酰胺、氧化铬CrO3、叠氮化钠NaN3、甲基璜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 微核发生率同作用因子的剂量呈正相关。微核技术获得的结果与通过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所获结果相当。 2.实验材料 2.1实验材料 多倍体诱导的蒜根,1mol/L盐酸,改良苯酚品红,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显微镜,刀片。 2.2实验方法 2.2.1材料的获取及处理 取材: 取大蒜发根至0.5-1cm,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4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

图片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313697415.html,/webcourse/xibaoyichuan/jdsy/images/5-1.jpg 固定: 在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移至70%乙醇中保存或备用。 解离: 解离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等需要经过处理以便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经解离的组织才能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解离常用酸解法和酶解法。 ①酸解法:固定后的材料用清水洗涤后,用1MHCl在60℃水浴中恒温处理5-10min。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易分散。若解离太过,在下一步处理材料时由于材料过软而易丢失。然后水洗3次。 ②酶解法:用10-20g/L的果胶酶,或与10-50g/L的纤维素酶混合使用。 本次实验采用酸解法。 染色: 切取根尖分生组织区,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5 min 2.2.2染液的制备 改良苯酚品红,其制备过程如下: 原液A 3g碱性品红溶于100ml 70%乙醇中。 原液B 取原液A 10 ml加入90 ml 5%的苯酚水溶液。 取原液B 45ml加入6ml 冰乙酸和6ml 37%的甲醛。(适合于植物原生质培养中的细胞核染色)取2-10ml染色液,加90-98ml 45%的醋酸1.8g山梨醇。(适合于细胞核的染色,只有细胞核及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而细胞质不着色) 2.2.3制片及镜检 压片: 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上两层吸水纸,用一个双面刀片,插到盖片与载片之间的一角,用左手食指压紧盖片,防止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分散开。然后将刀片轻轻撤出,再用针柄重敲盖片,使细胞分散压平。 镜检: 在制成的染色体玻片标本中,染色清晰而且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总是少数,所以,在压片之后需要认真地进行镜检。 镜检时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好的视野后再转用高倍镜观察。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共6页文档

植物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和意义2019-08-29 09:11:08| 分类:生物技术|举 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植物自然演化地位的提高,多倍体所占比例增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自然界中,多倍体在裸子植物中占物种的13%,在单子叶植物中占42.8%,在双子叶植物中占68.6%,即显花植物中约有一半的物种是通过多倍体途径形成的次生种,其中有些是在一个属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种,有些是在同一种内存在着不同倍数的品种。遗传学上把一个属内不同种的染色体按某一基数而倍增的现象称为染色体倍数性系列,或多倍体系列。处在倍数性系列上的植物,因其基因剂量存在差异、所以各有相异的表型,它们在细胞染色体尚未数清以前,就早已为形态分类学家区分为不同的种群。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一般所讲的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3n)或3以上(>3n)的个体、居群和种,如3倍体(3n)、4倍体(4n)、5倍体(5n)等都是多倍体。多倍体的种类,根据产生方法分为:天然多倍体(natural polyploid)和人工多倍体(artificial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hom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和异源多倍体(heterologous polyploid),增加的染色体来源于不同的物种或不同的属;根据染色

森林植物第九章到十二章的课后习题

第九章 1、掌握的分类阶层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2、完整的植物学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名);第三部分是(定名人)。 3、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自然分类系统是(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 4、植物分类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法)原理编制的。 5、植物界通常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6、低等植物根据结构和营养方式不同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三大类群。 7、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 8、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9、地衣的类型有(叶状地衣)、(壳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10、植物分类实际应用时,种以下还根据实际需要,分有(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变种)和(杂交种)等单位。 11、不同的植物在(外形)、(生长速度)、(寿命长短)、(开花结实)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12、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型。 13、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因素有(气温)、(光照)、(水分)、(土壤)四类。 14、藻类植物的细胞含有(叶绿体),因而属(自养植物)。 15、菌类植物不含(叶绿体),生活方式为(异养)。 第十章 1、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有(管胞),次生韧皮部有(筛胞)。 2、裸子植物的叶形多为(针形)、(条形)、(刺形)、(鳞形)。 3、银杏的冬态为(落叶)、叶形为(扇形)。 4、松科植物的叶形多为(针形)、(条形)和(钻形)。 5、(松)科植物雌球花的珠鳞和苞鳞呈离生状。

6、球果种鳞顶端有鳞盾和鳞脐特征的是(松)科(松)属植物。 7、(松)属植物通常具有针叶束生现象。 8、(松)属、(雪松)属植物均具有针形叶。 9、杉木的叶形为(条状披针形),冬态为(常绿)。 10、水杉的冬态为(落叶),叶形为(条形)。 11、落叶松属叶形为(条形),球果种鳞成熟后为(宿存)。 12、柏科植物的叶形有(刺形)和(鳞形)。 13、柏科植物的叶序有(对生)和(轮生)。 14、柏木的叶形为(鳞形),叶序为(对生)。 15、冬态常绿,叶条形,种子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的应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 16、(杉)科和(柏)科植物球果的种鳞和苞鳞为合生或半合生。 第十一章 1、被子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 2、木兰科的果实类型有(聚合蓇葖果)和(聚合翅果)。 3、木兰科中叶具裂叶,果为聚合翅果的是(鹅掌楸)属。 4、木兰科植物托叶脱落后小枝有(环状托叶痕)现象。 5、樟科植物叶序常(互生),(无)托叶。 6、樟科植物花药为(瓣)裂,果实类型为(浆果)或(核果)。 7、樟属、楠木属的花为(两)性,组成(圆锥)花序。 8、(蔷薇)科植物常见的种类有桃、李、枇杷等。 9、具有梨果的应是(蔷薇)科植物。 10、具有荚果的应是(苏木)科、(含羞草)科和(蝶形花)科植物。 11、杨柳科植物的冬态一般为(落叶),具有(葇荑花序)花序。

蚕豆多倍体植物的诱导及其鉴定实验方案

蚕豆多倍体植物的诱导及其鉴定实验方案 实验组成员:姚燕兵李水琴 刘保兵郭欢 指导老师:许东风王安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和技术,掌握诱发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和观察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引起植物和其他器官的变异。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是多倍体,也是变异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倍体在形态较二倍体植物个体大,叶片上的气孔也很大,较易辩认。多倍体研究在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因素、化学因素等。其中最为有效是化学药品是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染色体虽然完成了复制,但是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含加倍的染色体的体细胞再分裂出来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比原来的体细胞增加了一倍,就形成了一个多倍体植株。鉴定多倍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鉴定:直接鉴定是将经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根尖,茎尖进行染色体计数。间接鉴定是根据多倍体植物

外部形态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巨大性这一点提出的。花粉粒和气孔的增大常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辅助性指标。 三、实验试剂和用具: 秋水仙素:0.05%-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龙胆紫溶液:将0.5克龙胆紫溶解在100毫升,2%醋酸溶液中配制成0.5%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溶液:将1克洋红与100毫升冰醋酸混合后煮沸,煮时可加锈铁钉一枚,略具铁质的1%醋酸洋红染液能增强染色效果。 搪瓷盘、镊子、剪刀、烧杯、培养皿、恒温水浴锅、纱布、试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 四、实验材料: 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蚕豆种子的处理和多倍体直接鉴定: 1、种子的萌发先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浸种。待露白后置于培养皿 中发芽; 2、预处理当根长1cm左右时,取出洗净用吸水纸吸干,再用 0.05-0.1%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4-36小时,然后用 蒸馏水冲洗三次,继续用培养皿培养一周; 3、多倍体检测剪取根尖(或胚芽)2-3mm,投入盛有10%HCL的 培养皿中解离10min,再清水漂洗2次。将漂洗后的根

植物的多倍体培养

植物的多倍体培养 植物多倍体培养 4 月10 日起 摘要: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具有3 套或更多套数的植物。随着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加,有可能使一些作物的经济性状发生有利的变化。因此,植物多倍体的研究和利用是育种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途径之一。本次实验就是通过用拟南芥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培育多倍体拟南芥,来熟悉掌握一般的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1. 引言 1916 年温克勒( H.Winkler )在番茄与龙葵的嫁接试验中发现,在愈伤组织长成的枝条中有番茄的四倍体。自1937 年布莱克斯利(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3697415.html,keslee )和埃弗里( A.G.Avery ) 利用秋水仙素诱发曼陀罗四倍体获得成功以后,各国相继展开人工诱发多倍体的试验研究。 1947 年,木原均、西山市三发表《利用三倍体无子西瓜之研究》,报导了三倍体无子西瓜选育成功。1959 年,西贞夫等利用四倍体结球甘蓝和四倍体白菜杂交,成功地育成双二倍体新种——“白蓝”。目前,已有1000多种植的获得了多倍体。中国于20世纪50 年代开始多倍体育种的研究。70 年代以来,蔬菜多倍体育种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已培育出三倍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甜瓜以及萝卜、番茄、茄子、芦笋、辣椒和黄瓜等蔬菜多倍体材料。 多倍化后,多个等位基因互作产生了更多的组合和更多样的功能变化,从而比二倍体亲本拥有更高的杂合性和更迅速的环境适应力,表现为抗逆性增强及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等特点而倍受园艺育种学家的青睐。 多倍化导致植物基因组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重复,其后伴随着DNA排除、DNA同质化、 基因沉默和染色体重排等,从而改变了二倍体祖先基因组中基因连锁关系、遗传平衡及遗传修饰式样赋予多倍体基因组新的细胞遗传学特性, 使之在细胞形态、核型特征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生物学多样性,从而加速物种的进化。 经典理论认为,植物天然多倍体基因组主要起源于体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未减数分裂配子融合和种间杂交三个途径。 目前的研究,特别是2019 年拟南芥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多倍体的认识有了新的概念,像拟南芥这种典型的二倍体植物,基因组极小,但却是一个典型的endopolyploid ,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基因组多倍化事件,科学家研究认为是基因组的表达需要而使得拟南 芥在生长过程中基因组不断的复制自我,因此,自身的基因型以及内源加倍在目前也被认为是多倍体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在以大蒜根尖多倍体鉴定中)已详细说明,分为物理的(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和化学方法的(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诱导方法。其中,秋水

森林植物识别试题库6套

一、选择题(1.5分/题,共30分) 1、下列树种为中国特有的树种的是() A 金钱松 B广玉兰 C 国槐 D池杉 2、被誉为“世界爷“的是() A 望天树 B巨杉 C 猴面包树 D银杏 3、下列树木叶子的形态为扇形的是() A 玉兰 B巨杉 C 银杏 D荷花 4、下列植物为香花植物的是() A 睡莲 B广玉兰 C 白兰 D水杉 5、()是园林中的“筋络“和支体。 A 乔木 B草本 C 藤本 D灌木 6、南方特有的树种,具有发达的气生根,且气生根如珠帘倒挂,可以独木成林,在热带雨林里面还存在绞杀现象的是() A 银杏 B珙桐 C 雪松 D榕树 7、下列属于乔木的是() A 睡莲 B栀子花 C 白兰 D王莲 8、园林植物能调节温度和湿度,防风固沙,这是其具有()作用的体现。 A 美化环境 B创造财富 C 改善环境 D社会价值 9、世界上已知的植物种类超过()种。 A 30万 B20万 C 50万 D70万 10、下列不属于我国的起源中心的园林植物是() A悬铃木 B桂花 C梅花 D银杉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珍贵孑遗树种的是() A菊花 B珙桐 C金钱松 D红豆杉 12、下列不属于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A根 B茎 C 叶 D花 13、按照根的来源分类,根可以分为定根和() A不定根 B主根 C直根系 D须根系 14、我们吃的红薯属于植物的哪个部位() A地下茎 B肉质根 C气生根 D寄生根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描写的是哪种园林植物() A睡莲 B荷花 C 鸢尾 D美人蕉 16、有些植物的根,形态、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结构上也出现了不同于正常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 A变态 B变异 C改变 D分化 17、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的原因是() A.我国古代园林最有特色 B.我国是世界上花卉种类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C.我国园林设计最好 D.我国花卉栽培最发达 18.下列树种,不为中国原产的是() A.金钱松 B.池杉 C.珙桐 D.水杉 19.下列树种中,为我国保护植物的是() A.雪松 B.油茶 C.罗汉松 D.珙桐 20、何首乌的地下根属于() A呼吸根 B攀缘根 C块根 D支柱根 二、判断题(1.5分/题,共30分) 21、种子植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进化程度最高的植物。()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李腾飞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中荷1001 李腾飞 一、多倍体的诱导: 物理方法温度骤变、机械创伤、辐射处理等都有可能诱发多倍体的产生。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生物方法: 有性杂交获得多倍体 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剧毒的植物碱。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5℃,有苦味,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秋水仙素与正在分裂的细胞接触后,可抑制微管的聚合过程,不能形成纺锤丝,使染色体无法分向两极,从而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结构无明显影响。处理的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正常,重新进行分裂。 诱导方法:①浸渍法:可用溶液浸渍幼苗、新梢、插条、接穗、种子及球根类蔬菜、花卉等材料。为避免蒸发,宜加盖,

避光。 一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3d或多至10d左右。秋水仙碱能阻碍根系的发育,处理后要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发芽种子的胚根,处理后往往受到抑制,发根较慢,为利于根的生长,可在药液中添加适当生长素。处理插条、接穗一般1-2d。处理幼苗时,为避免根系受害,可将盆钵架起来倒置,使茎端生长点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中。 ②涂抹法 把秋水仙碱按一定浓度配成乳剂,涂抹在幼苗或枝条的顶端,处理部位要适当遮盖,以减少蒸发和避免雨水冲洗。 ③滴液法 对较大植株的顶芽、腋芽处理时可采用此法。常用的水溶液浓度为0.1%~0.4%,每日滴一至数次,反复处理数日,使溶液透过表皮渗入组织内部。如溶液在上面停不住时,可将小片脱脂棉包裹幼芽,再滴加溶液,浸湿棉花。 ④套罩法 保留新梢的顶芽,除去顶芽下面的几片叶,套上一个防水的胶囊,内盛有含1%秋水仙碱的0.65%的琼脂,经24h即可去掉胶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加甘油,可避免甘油引起药害。 ⑤毛细管法 将植株的顶芽、腋芽用脱脂棉或纱布包裹后,将脱脂棉与纱

森林识别与鉴定

森林识别与鉴定 绪论 一、森林植物相关概念 1.植物: 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在自然界中,目前已经被人们知道的植物有40-50万种,它们遍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奇特的方式自己养活着自己。按两界系统,植物分为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森林植物: 就是组成森林的植物。是以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为主,加上草本、蕨类、苔藓、地衣共同构成。森林植物主要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3.森林功能 (1)贮碳释氧,美化环境(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4)吸纳粉尘,净化空气(5)蕴育物种,提供林产品等 4.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9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出的所有植物。 1.保护级别划分原则 (1)一级保护: 指中国特有,有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濒危和少数稀有植物,如珙桐,水杉,水松,银杉,银杏等。 (2)二级保护: 指在科研、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濒危、渐危和一些稀有种,如香果树、喜树、榉树等。 2.珍稀植物划分标准 (1)自然分布区狭窄,如人参; (2)生境独特,如天女花; (3)自然分布区内个体或群体的数量稀少,如鹅掌楸属。 3.其他 国际通用将植物濒危等级分为:濒危、渐危和稀有三个等级。 (1)濒危:指在自然界种群数量非常少,屈指可数,有灭亡危险的植物种。如天目铁木。 (2)渐危:指尚未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在分布区尚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但由于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使得其自然分布区日益缩小,可以预见其种群正走向衰弱,在不久的将来沦为濒危植物种,如云南红豆杉。 (3)稀有:指我国特有的少属种或单属种,如水杉等。 森林植物分布习性及分布和保护 1.习性 (1)生物学特性: 指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特点和有关性状,如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花果种子发育、生育期、分蘖或分枝特性、开花习性、受精特点、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 (2)生态学特性: 指植物种类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和适应能力。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生物等。 2.分布 (1)天然分布:指树种靠个体自身的繁殖和散布而形成的分布区。 (2)栽培分布:一般是由引种栽培而形成,由于这些树种具有经济价值而扩大栽培。 (3)水平分布:指树种在地球表面按纬度、经度所占的分布范围。 (4)垂直分布:指树种在山地由低到高所处的位置,即山地植物垂直分布所处的位置。 (5)连续分布:指某分布类群的分布基本上是完整的,由封闭的分布界限构成连续的分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