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高效的课件 上一节精彩的课

做一个高效的课件 上一节精彩的课
做一个高效的课件 上一节精彩的课

(3)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但个别的字符错误不宜指责为科学性错误。

5、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CAI课件区别于其它教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设计课件时应考虑交互功能、控制能力与容错能力。交互设计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交互方式,如按钮交互、菜单交互、点按触摸区交互、拖拉交互、文本交互等,但在一个课件不宜使用过多的交互方式。在实现交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的问题应当简洁明了,便于了解和记忆。

(2)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符合一定的科学性,在交互上要便于学生回答。(3)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的反馈评价。

(4)课件中应该提供一定的帮助信息,以便于师生操作。

三、多媒体课件有效制作具体实施步骤

1、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在教育领域中,无论哪门学科,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对于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相反的,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学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难以捕捉、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的内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选择开发课件的课题是整个课件开发的第一步,确定一个好的课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必要时还得进行“查新”,避免与其他单位的作品雷同。概括而言,选题应根据CAI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进行。

选题的同对,还必领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注意要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一位数两节课,如果选择一节课进行课件设计,那么选择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题目更好一点,因为课件是为了辅助性课堂教学而设计,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如不选用课件辅助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就不好比较,同时生活中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例子也只能让学凭空想像,很难具体化,课件就可以补充这一部分的缺陷,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2、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每个普通教师都精通计算机是不现实的,所以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教师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Macromedia公司的Flash和Author ware 。Flash和Author ware的开发环境可以使得无论专业的多媒体程序员还是一般的计算机用户都能开发出生动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来。不过,要熟练使用它们,必须要很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Office套件中的PowerPoint。PowerPoint的操作极其简便,配套模板、素材丰富的“电子幻灯片”制作是PowerPoint的最大特色。系统提供的模板和各种体贴的提示使你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开发出一个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课件。个人认为当一个学科老师的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不是太高的情况下用PowerPoint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两种形式的课件值得我们的老师去应用。一是与教材配套的光盘,我们不一定每节课都要自己制作课件,这些配套光盘都是精过专家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我们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边而自己制作,至少这些光盘里面的素材我们

可以使用;二是积件,积件指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元素或知识单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积件也是课件的一种类型,至少可称为课件的半成品。这类课件也可视为结构化了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利用某些积件制作工具,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元素进行一定的组合,很快就可形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那些不喜欢直接采用他人已开发完整的教学课件的教师,能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来组装成课件。

3、脚本创作

脚本是贯穿课件制作全过程的依据,是课件制作中最主要的部分。脚本设计是制作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看,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文字稿本是由教师自行编写而成的,编写文章稿本时,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

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稿本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编辑稿本是制作课件的直接基础。

4、素材准备

“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也就是多媒课件中用于表达一定思想的各种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素材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扫描仪、照相机采集图像;利用动画制作软件生成动画;用话筒输入语音;或从网络及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在准备素材的过程中要涉及What原则。也就是说要选择什么样的素材的原则。无论是文字素材,还是图像素材,亦或是声音素材,在选择材料之前要把握一个标准: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记住并掌握知识。多媒体课件中的素材运用要灵活适当,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起副作用,得不偿失。

5、课件制作过程。

这一阶段是课件制作最重要的阶段。前面所述的选择题目、准备素材都是为这一阶段服务的。题目选得再好,素材准备得再充实,若没有一个好的制作理念、好的构造框架,仍然无法制作出高效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一阶段中,设计者要先构思课件的整个框架结构,思考如何引入讲课内容,如何展开教学,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等一系列的How原则,以及何时在课件中穿插音乐,何时在课件中穿插动画等一系列的When原则。

此过程要求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做课件并不是说我只要掌握了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就可以了,它需要多种软件协同工作,比如图像制作、声音录制、文字编辑、动画制作等等,所以要求老师们平时注意多学一些操作方法,或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以使课件不仅具有教学内容的教育性、科学性,而且要有课件的技术性,艺术性。

6、使用反馈及修改

调试、打包是课件制作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设计者往往认为前几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就万事大吉、一切OK了,忽略对课件进行调

试、打包的工作,使应用者在运行课件中碰到各种问题,出现各种错误,大大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出结论,课件制作完成后,应用于课堂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将课件加以修改,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如果制作的课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这样的课件无疑是失败的。一个课件完成后,一定会经过反复的修改,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并不怕修改才行。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我们每一位课件制作者要牢记课件制作的原则,熟悉掌握课件的制作流程,绕开课件的制作误区。个人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一定能做出一个高效的课件,上一节精彩的课。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主编:沈亚强浙江大学出版社

2、《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主编:余文森福建教育出版社

3、《PPT课件高效制作》主编:孙方电子工业出版社

4、《论PPT课件制作的有效方式》肖国群《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