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标准,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如果把蓝牙技术引入到移动电话和便携型电脑中,就可以去掉移动电话与便携型电脑之间令人讨厌的连接电缆而通过无线使其建立通信。打印机、PDA、桌上型电脑、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技术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蓝牙无线技术还为已存在的数字网络和外设提供通用接口以组建一个远离固定网络的个人特别连接设备群。

蓝牙技术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s。从理论上来讲,以2·45GHzISM波段运行的技术能够使相距30m以内的设备互相连接,传输速率可达到2M/s,但实际上很难达到。应用了蓝牙技术plonkandplay’的概念,有点类似“即插即用”的概念,任意蓝牙技术设备一旦搜寻到另一个蓝牙技术设备,马上就可以建立联系,而无须用户进行任何设置,可以解释成“即连即用”。这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它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蓝牙技术的另一大优势是它应用了全球统一的频率设定,这就消除了“国界”的障碍,而在蜂窝式移动电话领域,这个障碍已经困扰用户多年。

另外,ISM频段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段,因此使用其中的某个频段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某些家电、无绳电话、汽车房开门器、微波炉等,都可能是干扰。为此,蓝牙技术特别设计了快速确认和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跳频技术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只有收发双方是按这个规律进行通信的,而其它的干扰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跳频的瞬时带宽是很窄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使这个窄带或成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干扰可能的影响变成很小。与其它工作在相同频段的系统相比,蓝牙跳频更快,数据包更短,这使蓝牙技术比其它系统都更稳定。

微表处施工技术方案

G205线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惠州段路面改造 工程第3标段 微表处 (K2914+385~K2920+080) G205线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惠州段路面改造工程第3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三年月日

目录 一、微表处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材料要求 (4) 四、车辙概述 (7) 五、微表处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8) 六、微表处摊铺 (12) 七、微表处施工工艺要求 (15) 八、施工后检测 (17) 九、施工安全 (18) 十、相关指标 (22)

一、微表处概况: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严重,以及车辆渠化等,交通运输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沥青路面对气温、雨水和日照等自然因素十分敏感,其承载力和防止病害、水害能力相对偏低,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在国外,随着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普遍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也在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德国首先展开对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研究,从常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入手,加入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和添加剂制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摊铺厚度较大的封层用以修复路面上的车辙。封层的固化时间加快,与原路面粘附得十分牢固,聚合物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正式名称:微表处)从此问世。美国、澳大利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这项技术。现在,微表处技术已被认为是修复车辙及其它种路面的病害虫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它在欧美和澳大利亚、日本已得到普及,并且正在向世界地区推广、发展。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连续级配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按合理配比均匀拌合后摊铺到原路面一层或多层的,能达到迅速开放交通要求的薄层结构。它是在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道路养护方法。因此具有适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好等特点,对出现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和机场道路上的各种病害的修复最为有效,是功能最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已制订有《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19925

一、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会审程序:图纸会审包括熟图、初审、内部预审三个阶段。 ①熟图:各专业技术人员在领到施工图纸后必须先认真学习,弄清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及工程特点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②初审: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工种图纸进行详细的核对审查,以便进一步弄清设计意图,检查图面有无问题。 ③内部预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各专业工种间的施工图审查。核对各工种各专业间的相关部分有无矛盾,并协商配合施工事宜。 2、参加图纸会审的单位:施工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主持,邀集有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3、图纸会审的要点: ①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②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可行,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③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④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之间及设备安装各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⑤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点是否相符。 4、图纸会审注意事项: ①会审时,建设单位要派人做好会审记录。 ②会审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由设计单位负责处理或解答。 ③会审后整理会审纪要,参加会审的单位表示同意的,一般以一式五份,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盖章后送交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签章,送有关施工单位据以施工。会审纪要,要注明会审时间、主持单位、参加单位以及参加人员,作为建设单位工程技术资料存档。 二、工程联络单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按图施工的原则,需要变更时应坚持先办工程联络单后变更施工,不得后补工程联络单。为加强施工的科学性、计划性应坚持一次性工程联络单。

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微表处技术指南 1 术语 1.1 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C ,湿度为50%(或更小) 的状况下可以在1h 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H型和皿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 mm)和MS-3 (公称最大粒径9.5 mm)表示。 1.2 稀浆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 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 破乳时间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

色斑点的时间。 2 材料 2.1 (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3微表处矿料级配

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须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 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微表处的施工 3.1 —般规定 3.1.1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提供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称应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 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3.1.2必须采用专用机械施工 3.1.3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1)、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10C;

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微表处技术指南

1 术语 1.1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和MS-3(公称最大粒径9.5㎜)表示。 1.2稀浆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破乳时间 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 材料 2.1(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表处矿料级配

2.3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须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微表处的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提供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称应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3.1.2必须采用专用机械施工 3.1.3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MS-3型)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 二、原材料检测 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到矿料的级配曲线。试验结果如下: 微表处集料级配

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 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 检测项目单位规范要求实测值沥青含量% ≥60 60 筛上剩余量% ≤0.1 0.08 标准粘度S 12-60 16 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 40-100 65 软化点℃≥53 57 溶解度% ≥97.5 99.3 延度cm ≥20 64.4 储存稳定性(1d)% ≤1 0.9 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 + 细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

三、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 四、结论 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100:11.7:6:2.5)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施工技术方案

G205线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惠州段路面改造工程第3标 段 微表处 (K2914+385~K2920+080) G205 3标段项目经理部月日 2 (3) 4 ..7 ..8 (12) 七、微表处施工工艺要求 (15) 八、施工后检测 (17) 九、施工安全 (18) 十、相关指标 (22) 一、微表处概况: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严重,以及车辆渠化等,交通运输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沥青路面对气温、雨水和日照等自然因素十分敏感,其承载力和防止病害、水害能力相对偏低,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在国外,随着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普遍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也在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德国首先展开对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研究,从常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入手,加入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和添加剂制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摊铺厚度较大的封层用以修复路面上的车辙。封层的固化时间加快,与原路面粘附得十分牢固,聚合物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正式名称:微表处)从此问世。美国、澳大利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这项技术。现在,微表处技术已被认为是修复车辙及其它种路面的病害虫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它在欧美和澳大利亚、日本已得到普及,并且正在向世界地区推广、发展。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连续级配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按合理配比均匀拌合后摊铺到原路面一层或多层的,能达到迅速开放交通要求的薄层结构。它是在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道路养护方法。因此具有适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好等特点,对出现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和机场道路上的各种病害的修复最为有效,是功能最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已制订有《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1.1、主要功能 防水功能。微表处封层透水系数低,在路面形成一个致密防水层,能够有效地阻止雨水渗透到路面下层,防止路面由于水损害而产生破坏、病害。 抗滑功能。微表处封层的磨擦系数大,能够很好地提高路面的抗滑功能力。在自然气象条件差的天气下,提高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修复车辙功能。在面层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可修复车辙而无需碾压。如果采用多层摊铺工艺,微表处可以在不使用铣刨的情况下,填补深达38mm的车辙,而且十分稳定,也不会使面层产生塑性变形。 预养护功能。微表处封层的使用寿命3-5年,并且由于微表处封层的防水、抗老化功能,在新修路面上铺设一层微表处,能够有效地处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对招标项目的特点及关键性问题的对策措施

对招标项目的特点及关键性问题的对策措施 初步设计阶段 1)在投标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复核结构选型与材料,与业主充分沟通后在初步设计阶段及时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减少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2)优化小区总平面布置,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优化基坑支护方案、抗浮方案,严格控制项目土建费用。 3)做好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各专业无缝对接,确定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做好结构计算,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控制投资打下基础。 4)针对本工程重难点处,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使设计更加合理,投资更加节约,工期进一步缩短。 施工图设计阶段 1)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小区总平面布置,在土石方量、软基础处理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场地和基础土建费用。 2)细化建、构筑物结构计算,确定住宅及商业结构配筋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结构土建费用。 施工招标配合及后期服务阶段 积极为业主出谋划策,配合土建施工、设备采购招标工作,也可接受委托参与编制招标采购技术文件或参与评审工作,在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同时,为业主选择质优价廉、运行管理维护方便的设备选型,协助严格控制投资计划。 根据现场施工的情况,进行各专业的配合,及时提供设计变更和优化设计工作,主动提供验收、安装等环节的技术咨询意见,完成好施工期间的技术配合,从服务环节减少施工误差,从而控制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1)从思想观念上,对参加本项目工程建筑设计的所有人员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把经济意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2)从技术队伍配备上,选择专业技术水平高、经济意识强、掌握一定经济知识的技术骨干作为专业负责人; 3)确定精通工程建设内容、熟悉相关施工方法、具有注册资质的造价人员参与本项目的概预算工作; 4)要求造价工程师参与建筑设计全过程,变事后概算为事先参谋、中间指导、最终审定。彻底杜绝以往设计单位的概(预)算工作延续的工作模式,即初步设计完成后,交给概算人员,概算人员再根据图纸编制概算的工作方式; 5)要求方案设计优化阶段概算人员主动参与到设计工作中,给设计人员提供多种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让设计人员做到胸中有数,以达到设计方案最优化,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6)明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目标:本项目建筑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7)将工程造价作为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的控制指标,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局部设计的改变均以提高工程价值为中心,对其各项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使之总成本最合理。针对本项目各子项建设内容的重要性大小、功能性高低,按照①功能提高,成本降低;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③成本不变,提高功能;④成本略提高,带来功能的大提高;⑤功能略下降,带来成本的大降低的价值工程原则,分类进行优化,同时改变片面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的思想,真正把功能、造价两方面结合起来; 8)增强设计标准和标准设计意识,树立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是衡量工程建设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报告 1.1配合比设计 为确保微表处施工的顺利进行,依据设计要求采用ES-Ⅱ型级配,其具体的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为: 1.1.1材料的选择: 1.1.1.1、级配矿料 1.1.1.1.1级配矿料要求 矿料的级配和质量与封层的耐久性、耐磨性、抗滑性等使用性能均有密切关系。其级配组成应符合《微表外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2006)》中关于微表处的要求且所用集料应表面洁净、质地坚硬、耐磨、扁平细长颗料小于15%;所用细集料应不含泥土和有机杂质,砂当量大于60%,亚甲蓝值符合规定要求(<10ml)。此次施工拟选用遂平华泰石料厂产玄武岩石料,其各项检测指标如下: 表1:玄武岩检测结果 1.1.1.1.2矿料级配及含水率曲线 此次施工拟选用的玄武岩3#(3-5)、4#(0-3)料及级配料的筛分结果见下表: 2 玄武岩3#料的筛分结果 表

表3玄武岩4#料的筛分结果 表4 合成骨料级配数据及曲线 表5继配矿料的含水率曲线图 1-1-1-3矿料的配合与运输 本次施工为避免较大粒径破坏路面,使用前首先将集料进行了过筛处理,以去除大粒径, 以上集料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相关检测,然后将粗、细集料按比例掺配并充分搅拌,经筛分达到相关级配要求后,将级配料装车用于路面施工。 1.1.1.2改性乳化沥青 为保证公路路面的力学性能及微表处的质量,采用壳牌ss-3改性乳化沥青经采样检测合格后,用油灌车运至施工现场备用,其检测指标如下:

表6:壳牌改性乳化沥青检测表 本次施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水泥作为填料。 1.1.1.4添加剂及水 本次施工选用维实伟克产MQK-1M作为添加剂,用量根据现场气候调整。施工中用水为消防用水。 1.1.2配合比的设计 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解决乳化沥青与集料相容性的问题。对于冷拌和的封层系统,材料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封层系统都是独立的,任何单一成分的变化都会改变整个混合料的系统,且这种改变对于混合料系统的路用性能是有害的。所以,考虑到工程所处的气候环境为多雨的现实情况并结合封层的施工目的,在配合比设计中着重考虑了防水性能,同时注意了路面的抗剪切及抗水侵害的能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各项检测项目及实测值如下: 1.1. 2.1拌和试验 用于测定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及成浆状态,为了更好的贴近工程实际,考虑到当地的极限气温,进行了高温拌和试验,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湿度为80%。 表7:拌和试验结果 1.1. 2.2粘聚力试验 粘聚力试验用于确定混合料的初凝与开放交通时间,由于在同样的系统配比中环境温度对粘聚力值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此次粘聚力试验的温度为22o C士3o C,相对湿度40%士5%,以考查低温时系统的粘聚力值。 表8:粘聚力试验结果

微表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微表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微表处技术作为高速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微表处是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施工工艺,不是任何一个施工队伍轻易掌握的,施工队伍参差不齐的现状使得有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微表处心存疑虑。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比较好的预期质量,不仅需要一整套良好的设备、熟练的技术人员,更重要的需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拿出来与业界同行交流探讨,期望微表处施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真正让微表处普遍作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方式成为现实。微表处作为路面结构中最表面的一层,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和美观,所以控制好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1表观不均匀 (1)中间表观细两边表观粗一般在原路面存在较严重的车辙路段出现得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厚度大的地方因粗骨料下沉而表观偏细,厚度小的地方因粗骨料裸露在表面而表现偏粗。车辙深度越大,这种现象也就越明显。另外还有机械本身的因素,摊铺箱螺旋分料器向两边分料时,粗骨料容易分到两边,中间细料偏多,这在使用偏粗级配料的情况下更明显。出现这种情况属正常情况。 (2)一边表观粗一边表观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明两边厚度不均匀,细的一边可能太厚,也有可能粗的一边太薄造成粗骨料滑动形成不正常的粗糙面。解决办法就是时刻根据原路面的变化调整两边以及中间摊铺厚度。 (3)每车摊铺的表观不一致经常看到微表处路段以接缝处为界,有不同的表观。出现这种问题有级配料变化的可能,即一车与另一车有差别。解决的办法是要求生产级配料尽可能均匀,另外装载机司机的经验也很重要,成堆的石料肯定有离析现象,装车时注意不要只从一个地方装,要从粗细不同的部分取料。也有可能是水量控制的不同。水量过小,产生表面粗糙,水量过大,表面比较细密,所以要根据气温、路面情况适时调整水量。 2光路板 有的微表处路面摊铺当时,外观均匀一致,让经验不足的人一看感觉非常漂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车碾压,表现出构造深度小,迎着阳光看有亮光,谷称“光板路”。本来微表处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高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所以产生“光板路”是不允许的。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泛油、级配料偏细、粗骨料磨耗值小等,解决的办法控制好油石比、适当调整级配料的筛分曲线偏向规范的下限、粗骨料一般选用玄武岩或花岗岩等质地坚硬的石料,低等级路且交通量小的路面可以选用石灰岩等石料。 3接缝不美观 (1)横缝不美观每一车料在摊铺开始时,由于混合料的稠度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及结束时分料达不到齐边,表观效果往往不理想,最好是将摊铺起步和终止时不合适的混合料铲除。正确的做法是:一车料摊铺完成后,用铁锹将末端的混合料铲除至齐边,下一车料摊铺关,用油毡将上一施工段末端1m覆盖,保证油毡前端与微表处层边缘平齐,将摊铺车后退,使摊铺箱后缘落在油毡上,启动摊铺,然后将油毡连同上面的稀浆混合料取走,倒入废料车中。

篮球项目的特点是什么

篮球项目的特点是什么? 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是: (1)对抗性强:对力量、速度和技术要求高。 (2)技巧性高:优秀运动员不看球也能熟练运球;依靠精确的“时间感觉”与“空间感觉”跳起投篮;依靠敏锐的观察力进行整体配合。 (3)运动量大: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往返奔跑180~200次,距离在5400~6000米,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运动员心率可达180~210次/分,心血管系统负担很大。 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是多少? 比赛中跳投、上篮、盖帽、扣篮等技术动作,要求篮球运动员既要利用有氧供能又要利用无氧供能,因此该项目属于间歇性无氧供能为主的混合供能项目,运动强度较大,能量消耗较多。 中国篮球运动员每天能量供给推荐值为3700~4700千卡(平均4200千卡)。篮球运动员的能量需求个体差异较大,具体应用时需注意观察运动员体重和体脂的变化。另外,很多运动员通过膳食摄入的能量不能满足运动需要,也要注意监测和预防。 篮球运动员赛前日常训练中总的营养策略是什么? 对篮球运动员来说提高运动能力的两个营养要点是: 使糖原的耗竭最小化。 针对篮球运动的间歇特点,碳水化合物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一旦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供应耗竭,球员在训练比赛中就会疲劳,伴随而来的是速度、反应时间明显减慢以及耐力、判断力和注意力显著下降。因此,运动员明确了运动中必须要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给和持续地再补充的本质对维持运动能力来说非常重要。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有水果、蔬菜、谷类食品。例如富糖食物有香蕉、橘子、干果、胡萝卜、豌豆、意大利面、烤土豆、全麦面包、麦片等。由于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比赛中球员要拒绝专门设计的低糖饼干和食品。 在运动前、中、后保持充足的水合。 仅仅丢失1~2%的体液就会对运动能力产生副作用,并导致脱水。教练员和球员应该了解和掌握每一堂训练课和每一场比赛中正确水合的重要性及一系列补水策略,这样会“训练”运动员适应喝足够的液体。许多球员可能会发现要想摄入所推荐数量的液体非常困难,所以要让球员知道他们必须训练自己的身体去摄入足够数量的液体的重要性。教练员和队伍的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帮助每一个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配备个人的饮水瓶已达到上述目的。 篮球运动员训练或比赛前的营养补充需要注意什么? 训练、赛前饮食是准备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赛前饮食可以为运动肌肉提供能量和液体,还可以帮助球员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这一餐可以在训练或比赛前2~4小时摄入。离比赛开始时间越远,摄入食物的数量可以越多,而且应该包括较多的瘦肉。相反地,越临近比赛,摄入的食物体积就应该越小。来自于水果、蔬菜和谷类的碳水化合物是篮球运动员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因此可以确定这些食物组成了赛前餐的主要部分。 作为一个总的原则,球员进赛前餐时应该用盘子盛2/3的碳水化合物,然后装1/3的蛋白。 在这一时段,应该避免高脂肪膳食。在训练阶段尝试混合摄入不同的食物和赛前食物比仅仅在赛前尝试摄入要好,以利于球员了解到哪些食物更适合于他自己。如果一名球员出现胃肠道不适的倾向,小份的、经常吃的食物或液体食物是可以选择的。

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微表处技术指南 1 术语

1.1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和MS-3(公称最大粒径9.5㎜)表示。 1.2稀浆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破乳时间 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 材料 2.1(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表处矿料级配 2.3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须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微表处的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提供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称应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3.1.2必须采用专用机械施工 3.1.3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1)、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10℃; (2)、不得在雨天施工。施工中遇雨或者施工后混合料尚未成型就遇雨时,应在雨后将无法正常成型的材料铲除。 3.1.4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进行微表处施工。 3.2对原路面的要求 原路面必须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原路面15㎜以下的车辙可直接进行微表处罩面,若存在病害,要提前处理。 3.3施工准备 3.3.1微表处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进行检查;原路面为沥青路面,一般不需要喷洒粘层油。 3.3.2有监理在场的情况下,对材料经行施工前的检查: (1)施工用的乳化沥青、矿料、水、填料等进行质量检查,符

工程项目投资的特点

工程项目投资的特点: 1、大额性 2、单件性 3、阶段性 4、投资确定的层次性 单选: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为了便于对其进行设计、施工与管理,必须按照统一的要求和划分原则进行必要的分解。 项目投资方向选择: 简答: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看,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项目投资、可盈利性大、风险性小。 (一)资源利用开发型项目。(二)填补市场空白型项目。(三)科技领先型项目。(四)配套加工服务型项目。(五)可收费的基础工程项目。(六)政府鼓励的国有企业改造和支柱产业项目。 项目投资定位 多选:(一)投资目标定位。(二)投资功能定位。(三)项目形象定位。(四)市场定位。 经济效益的含义 多选: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经济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或产出的经济成果与投入的资源总量(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之比,亦可简

称“成果与消耗之比”,“所得与所费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类: (一)按技术经济指标的构成分类 1、成果指标(劳动成果指标或经济成果指标)。 2、消耗指标。 3、综合指标。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一、财务评价指标。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三、社会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三、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四、可比性原则。五、近期经济效益与远期经济投资形成的资产 (一)固定资产 概念:固定资产是可供长期使用(一般在一年以上)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二)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所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 工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五章: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厚路面检测→修补原路面病害→封闭交通管制,清扫路面→放样放线→骨料、填料、水、改性乳化沥青、按要求比例拌和→摊铺微表处→修补修边早期养护→开放交通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准备 一、对厚路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原路面及其基层是承重层,应能随荷载的作用,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残余变形,也不允许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其要求可参照《公路设计规范》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5—94) (2)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厚路面的整体水稳定和热稳定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为微表处施工后,对路面的稳定性发改变很小,但稀浆封层几乎不具有结构抗应变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路面质量,对原路面必须提出稳定性要求(即先行对原路面进行病害处理)。 (3)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微表处治的封层只起调整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当原路面不太平整时,由于封层本身的厚度和施工方法所限,希望公通过它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平整度要求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些大的拥抱、坑槽等,应根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修补,达到基本平整度。同样,原路面必须密实、清洁。原路表面是否封层能否与原路黏结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原路面的清洁。

(二)路面的准备 在施工前路面应进行彻底的清扫,去除路面上所有松散材料、污物、植物其他有害物。如用水冲洗,则不能在裂缝的路面上进行以水侵入裂缝内。 厚路面6mm以上的裂缝和坑槽,拥抱等缺陷应事先进行修补处理。修补时不应有凸起物,否则在刮平器作用下填充物会撕裂而留下刮痕,应将旧的裂缝填充物全产平或使它低于路面。 高温天气下或路面比较干燥时应摊铺前以喷水雾的方式预湿路面,以改善封层材料与原路面的黏结,水雾的用量应根椐气温、湿度和路面的干燥程度来调节,以不能流水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喷洒粘层油。如路面干燥,有集料暴露、剥落松散、严重磨光、油膜或用于水泥混你凝土路面,则可以考虑喷洒油层。乳化沥青应与封层所用乳化沥青一致。 (三)机器的标定 在施工前应对封层的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料源有改变则必须重新进行标定工作。 (四)交通管制 刚摊铺的微表处封层,必须有一段养护成型期,在养护成型期内,应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 (五)气候的要求 ISSA规定,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10并且下降时,不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但是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7并且技续上升时,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 二、配合比设计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系统集成项目除了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如一次性、临时性、特殊性等外,典型的系统集成项目还包括技术更新快、所处环境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需求多变、管理的复杂性强等特点。系统集成项目建设按时间划分,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6个阶段。对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同样也可以分阶段进行,具体来说,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可分为初始、执行和完成3个阶段。对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应根据建设目标,按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进行规划、设计,以“实时、够用、好用”为指导思想。 一、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1.具有多学科合作性质。 系统集成项目一般包含多个技术专业,它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电子等信息技术与产品为基本构件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综合度高、专业背景强、人员投入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 2.具有独特性 “没有完全一样的项目”,项目的独特性在系统集成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系统集成公司不仅向客户提供产品,更重要是根据其要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即使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一定的客户化工作,因此,可以说每个项目都有区别。

3.集软件、硬件及应用于一体。 系统集成项目与一般的软件项目不同,它是为特定行业用户提供全套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明确的客户和目标性,必须是对某种行业的某种业务或几种业务的支持,如金融、电信、税务等等,系统具有明确的业务要求,因此,它不仅要求要对用户所在行业具有深刻的了解,掌握用户的真正需求,同时必须具备将最新的软、硬件技术不断转化为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工具的能力。为此,系统集成公司必需具有一套核心的、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软件系统,还要提供相关功能的硬件设备,并且能够按照行业工程规范指导用户进行安装调试。 4.不确定性 与一般的项目活动比较,系统集成项目在技术环境、用户需求、进度和成本上都更加难以控制。系统集成项目往往涉及到最新的技术,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迫使项目必须在预定的时间内按时实施完毕,项目成员必须实时地了解掌握新的技术动态,因此,新技术也为项目的成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风险。另外,由于系统集成项目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导致项目进度、费用等不断变更,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可控因素,系统集成项目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5.技术的敏感性 系统集成项目的技术性很强,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它受人力资源影响较大,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必须在人才激励和团队管理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项目技术优势

项目技术优势 ①良好的效率 开放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执行高效率特性,同时在系统设计之初就把效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②人性化设计 系统采用“胖客户端”(Rich Client)技术,在减轻服务器压力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在操作上尽力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提供菜单、快捷键、右键和拖拽等多种操作方式,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在布局上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且对主要操作区域均可全屏操作,即简洁又实用。对于用户最近操作的功能,系统会智能保存,减少用户的重复操作提高效率。 ③统一身份认证 基于PKI技术的统一登录及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将各信息资源或系统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统一的内联网、外联网及移动办公身份认证识别及安全登录服务,最终以一个统一登录认证门户界面予以展现。 ④扩展性强 设计良好的代码允许更多的功能在必要时可以被插入到适当的位置中,即预留下将来需要的功能接口。同时,可以通过软件框架来实现:动态加载的插件、顶端有抽象接口的层级设计的类层次结构、有用的回调函数构造以及功能很有逻辑并且可塑性很强的代码结构。 ⑤开放的接口 业务系统分层设计,将各种功能按照分类,分别封装在不同的库中,提供开放的API调用接口,加之系统底层虚拟机的平台开放性,系统各模块或外部系

统可以很容易的与本系统进行无缝整合。 本平台建设项目构建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必须保证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即容错能力; ●系统应该具备负载均衡能力; ●系统应该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备份; ●系统必须具备在线扩展能力,包括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 ●必须考虑数据业务的安全问题。 A.系统分层设计概要 业务系统分层示意图 ●表现层 表现层主要负责数据展示,主要是Web Server。Web Server负责接收用户请求,根据请求类型将请求转发给应用服务器,同时将应用服务器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中间件层 中间层隔离了客户直接对数据服务器的访问,保护了数据库的安全。中间层完成业务逻辑,实现客户与数据库对话的桥梁。同时,在这一层中,还应实现分布式管理、负载均衡、Fail/Recover、安全隔离等。在中间件层部署多台应用服务器,通过集群方式提供客户访问速度。 ●后端数据层 后端数据层是数据库系统和数据集中存储系统。数据集中存储实现了多种数据集中在一个数据存储设备当中,多台服务器同时读写并保证数据一致性。它具有很高的带宽,比传统的SCSI设备具有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数据库数据

微表处配合比报告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MS—3型)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 二、原材料检测 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到矿料的级配曲线。试验结果如下: 微表处集料级配

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 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 检测项目单位规范要求实测值沥青含量%≥6060筛上剩余量%≤0。10.08标准粘度S12-6016 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0.1mm40—10065软化点℃≥5357溶解度%≥97.599。3延度cm≥2064.4 储存稳定性(1d)%≤10.9破乳速度——慢慢微粒子电荷-—阳离子++细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

三、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 四、结论 矿料:乳化沥青:水:水泥 = 100:11。7:6:2.5)拌和出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均符合交通部部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

微表处MS-3 筛孔9.5~4.754。75~2.36 2.36~0填料合成下限上限中值9。599.2 10010099。8100100100 4。7510。2 96.6 10076.5709080 2.36 2.2 37。5 95。8 54.9457058 1。1824。9 72.7 40.2285039 0.617。5 49.3 27。4193427 0。311.7 30。3 17.1122519 0。157.8 18.2 10.571813 0。075 3.9 8。9 5.251510 配比253045100

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样本

微表处参考配合比报告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MS-3型)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 《微表处和微表处技术指南》 二、原材料检测 微表处用集料由京山碎石厂供应,其试验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微表处集料检测技术指标 试验检测项目 集料规格 规范要 求4.75 ~ 9.5 mm 2.36 ~ 4.75 mm 0~ 2.36 mm 合成 砂当量65.1 71.4 >65 表观密度2.99 8 2.96 4 2.95 6 2.96 9 >2.6 备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微表处所采用玄武石经采用水洗法进行级配检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试验结果如下: 微表处集料级配 筛孔尺寸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 5 标准级配100 70- 90 45- 70 28- 50 19- 34 12- 25 7-1 8 5-1 5 合成级配99.8 76.5 54.9 40.2 2 7.5 17.2 10.6 5.3

配比(%) 1#:2#:3#=25:30 :45 备注 微表处MS-3级配曲线图 改性乳化沥青采自长江路桥道路养护分公司,检测指标如下表: 乳化沥青检测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单位 规范要求 实测值 沥青含量 % ≥60 60 筛上剩余 量 % ≤0.1 0.08 标准粘度 S 12-60 16

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 度 0.1mm 40-100 65 软化 点 ℃≥53 57 溶解 度 % ≥97.5 99.3 延度cm ≥20 64.4 储存稳定 性(1d) % ≤1 0.9 破乳速度——慢慢 微粒子电 荷 ——阳离子+ + 细集料拌 和试验 ——均匀均匀微表处生产用水为可饮用水,PH值7。 三、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即:浸水1h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540g/m2; 浸水6d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和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 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微表处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适当拌合时间和合格粘聚力试验的用水量,综合考虑作为微表处的标准用水量。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分别拟定5个沥青乳液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在获得的试验参数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解分析,确定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乳液用量范围,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成果

项目采用的工艺路线技术特点

第二章项目技术方案与创新性 一、项目的技术原理 水平旋转锥面反射型风叶微风、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由锥面反射型风叶微风发动机,太阳能电池组件,风光互补逆变器和蓄电池相结合的集成发电系统,它可以实现风光互补发电向负载连续提供电力。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光互补逆变器可直接提供给直流负载,或者通过直流交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负载使用,同时富余的能量通过控制器储存到蓄电池中。 二、项目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随着一次性能源资源的逐步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迅速发展起来。风能、太阳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无污染绿色再生能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风能、太阳能的互补特性,可提高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较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从国内来看,这些产品已在内蒙、新疆、青海、藏北、甘肃的农牧区及山东、广东沿海岛屿开始应用,但大都以垂直旋转螺旋桨式风叶风机为主,这种风机要求启动风速高,发电风速更高,安全可靠性能相对差,而拥有能支持它发电风速的风资源的区域很有限。微风分光互补发电系统在国际国内也有应用,但仍以垂直旋转螺旋桨风叶风机为主,启动风速仍要求2.5m/s以上,这些产品批量生产的厂家很少,大多在研发、试销阶段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国内主要由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江苏斯派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新乡市卫滨区阳光能源中心,内蒙古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三阳自然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内研发的生产水平旋转风叶、微风和太阳能互补发电设备的公司只有无锡太风太阳能微风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和太阳能微风发电(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他们采用了反射半球形风叶发电的设计。水平定向旋转,改变了世界传统风力发电史上螺旋桨风叶发电的设计,由于采用了反射性风叶,减小了推动阻力,提高了风力推动了风力二级应用,达到了一级风左右也能启动和微风发电的效果,这在当今世界风力发电史上也是超前独有的,他们的产品仅处于试验阶段。兰州三阳自然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水平旋转锥面反射型风叶、微风、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上述风光互补发电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锥面反射型风叶,进一步提高了风力推动了风力的二次利用,并在控制逆变技术上也有所改进和进一步完善,使其逆变转换效率提高到90%以上,为风光互补发电的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三、项目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项目主要内容:研发水平锥面发射型风叶、微风、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①优化设计出新型的水平锥面反射型风叶的微风发电装置。②采用SPWM技术,优化设计出“风光互补”,高效、低成本正弦波控制逆变器。③风光能有机结合,设计集成美观实用的太阳能微风发电系统。技术路线描述:①通过自主技术开发,优化设计采用风动力高的锥面反射型风叶水平定向旋转发电的微风发电机,使其实现在其工作时间减小推动阻力,提高风力推动力和风力二次利用,从而达到一级风左右便能启动和微风发电的效果。②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使风光能有机结合,提高供电持续能力达到风光互补发电的效果③采用自动调整风机同心度控制电路技术,达到提高微风发电机抗强风能力。④采用双极性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SPWM)和全桥主逆变电路技术,优化设计“风光互补”正弦波控制逆变一体机化,整体提升转换效率和负载适应性等逆变器性能,实现过压、欠压、反接、短路、过载、防雷电和强风自校等全自动保护功能。 三、项目创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