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减法的教学设计

有理数减法的教学设计
有理数减法的教学设计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准确熟练地实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理解,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有.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动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水平。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理解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理解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实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水平目标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水平.

(三)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实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使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3.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

(1)7+(-3); (2)-3+(-7);

(3) -10+(+3); (4) +10+(-3).

2.用算式表示下列情境.

先请同学读出右图的第一支温度计所示温度.学生口答为 5℃,现上升15℃(演

示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到20℃处停止.学生通过观察口答表示这个情境的算式:5+15=20(此举进一步揭示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支温度计上温度为15℃,现下降10℃(演示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到5℃处停止.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用加法表示这个情境的算式:15+(-10)=5.你能从图中观察出15℃比5℃高多少吗?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能用算式表示吗?得:15-5=10.这是一个小学里就已经学过的减法问题.

再观察第三支温度计,它显示的温度是-10℃,现上升15℃(演示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到5℃处停止.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表示这个情境的算式:(-10)+15=5;温度又从5℃下降到-10℃(继续演示动画),你能从图中看出哪个温度更高些吗?高多少?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讨论后,尝试给出算式5-(-10)=?是15吗?这个算式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这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减法.【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实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师生共同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计算温差,感知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

先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请2~3个学生发言.

问题2:如何计算4-(-3)呢?

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被减数·

如: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它加上3等于4,同样的,要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等于4.

即X+(-3) =4,因为7+(-3) =4,所以4-(-3) =7

减法加法

(+4)-(-3)=+7 (+4)+(+3)=+7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4)-(-3)=(+4)+(+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加法

(+5)-(+2)=+3 (+5)+(-2)=+3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

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4十?=7?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 = 7,用彩色粉笔在4-(-3)与4十(+3)处画出着重号.引导学生观察4+(+3)=7与4-(-3)=7,从而提出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

4-(-3)=4+(+3).

这时教师问:你发现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示意再换几个数试一试,并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1)把4换成0,-1,-5,得0-(-3),(-5)-(-3),(-5)一(-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

(2)计算9-8,9+(一8),15一7,15+(一7),你发现了什么?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a-b=a+(-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

强调使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活动目的:《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使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水准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教学要求与效果: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此处也是让学生验证前面所提的猜想的准确性,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活动内容:让学生完成课本P63的练习1,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使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例1,例2口答,例3题请2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例1.计算:(1) (-3)-(-5); (2)0 - 7

例2.计算(1)7.2 - (-4.8) ;(2) (-3 -2 ) - 5

例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活动目的: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水平。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归纳一些运算的规律、特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算水平。补充例题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的

应用。让学生感受8848米这个高度,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49页练习题1、2

学生活动:1题找学生口答,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活动目的: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仅仅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五)我编你答.

应用课件随机出题,学生抢答.

活动目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能够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有的问题即时回授.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强调: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

(六)布置作业

习题1.6第1、2、3题中的奇数题;第4、5题中的偶数题

课后完成:习题1.6第1、2、3题中的偶数题;第4、5题中的奇数题

设计说明

本案例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问题,使得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的形成不分离,达到结伴而行的目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有以下几点:

(1)以问题情境为导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调动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教学中很多知识的形成要借助于数学实验来发现。

(3)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他们通过对教师设置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究发现,动脑猜想、归纳、证明,从而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使学生的探究水平得到提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 教 学目标知识 与技 能 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过程 与方 法 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变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发展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教学 重点 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 教学 难点 把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 时间分配等) [导言]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起飞后高度变化如下: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分别记作:+4.5千米、-3.2千米、+1.1千米、-1.4千米。 问: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还可以这样计算: 4.5-3.2+1.1-1.4 =1.3+1.1-1.4 =2.4-1.4 =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 了什么? 5分 让学生感受异同, 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c) 知识点二:省略加号的形式 说明:在一个求和的式子中,通常可以把“+”号省略不写,同时去掉每个加数的括号,以简化书写形成式,如:(-5)+(+7)+(-8)+(+6)+(-4)可以写成-5+7-8+6-4. 读法:有两种读法,一是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和,二是按运算来读。 例1:把(+2/3)+(-4/5)-(+1/5)-(-1/3)-(+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 例2:计算下列各题: 1、(-40)-(+27)+19-24-32(-32); 2、-14+3.2-6+3.5+0.3; 3、1/2-1/3-1/4+2/3; 4、1+(-2/3)-(-1/3)-(+1/4); 5、(-0.5)-(-3.25)+2.75-(+7.5); 6、-3/5-1/2+3/4-2/5+0.5; 例3:小红靠为中学生的家教维持上大学的费用,下表是小红一周的收支情况(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单位:元)星期一:+15、-8;星期二:0、-15;星期三:+15、-19;星期四:0、-10;星期五:+15、-9;星期六:+20、-11;星期日:+20、-6. 问:1、在这一周内小红有多少节余? 2、照这样一个月,(30天)小红有多少节余? 解决导言中问题。先由一名学生总结,再由其 他学生补充。 学生口答后,再版演 注意过程步骤,书写的规范 性 学生读题,并自己分析,讨 论并得出结论。 变减法为加法4分 5分 4分 [点评]有理数的加 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有如下几个步骤: 1、将减法转化成 加法运算;14分 2、省略加好和括 号; 3、运算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律,将同 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减法 法则计算。 感受数学的实际应 用。6分 2分 小结: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5分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题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刚进入初中时间不长久,但是正负数以及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难度不大,再加上这部分知识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2的相反数是____ +0.3的相反数____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 2、计算 1、 4 + 16 = 2、(–2)+(–7)= 3、(–1)+3.6 = 4、 2 + (–4) = 5、(–5)+5= 6、0+(–8) =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回顾,熟悉旧知,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情境设置、激趣导入 北京某天气温是-3oC~3o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学生列式表示3-(-3)=?但是不知道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有理数减法 教学设计

课题 2.5有理数减法课型新授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材分析:“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数学思考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4、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 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与媒体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加减乘除测试题(含解析)

七上有理数加减乘除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2020·安源模拟)的倒数是() A. B. C. D. 2.(2020·津南模拟)计算的值是() A. -12 B. -2 C. 35 D. -35 3.(2020·红桥模拟)计算的结果等于() A. B. C. D. 4.(2020七上·椒江期末)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B. C. D. 5.(2020·山西)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题;共8分) 6.(2019七下·东莞月考)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几个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为奇数个,则积为负数, ②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商为﹣1,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这个数, ④﹣a的绝对值等于a. 7.(2020七上·建邺期末)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___个. 8.(2020七上·萧山期末)已知a,b,c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abc=-4,则a+b+c=________。 9.(2020七上·通榆期末)在-1,0,-2,3中,两个数的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0.(2019七上·孝南月考)-2.5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七上·佛山月考)你会玩“24点”游戏吗?将下面四张扑克牌凑成24,结果是________=24,注:扑克牌下面的数是其对应的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减法练习

有理数减法 一、 精学精练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如:(-3)-(-5)=-3+5=2 0-7 = 0+(-7)=-7 二、 活学活用 1、 口算 (-8)-8 = (-8)-(-8) = (8)-(-8) = 8-8 = 0-6 = 6-0 = 0-(-6)= (-6)-0= (-5)-(-8)= 2、 计算 16-47= 28-(-74)= (-37)-(-85)= (-54)-14= 123-190= (-112)-98= (-131)-(-129)= (-17)-(-12)= 1.6-(-2.5)= 0.4-1= (-0.38)-7= (-5.9)-(-6.1)= (-2.3)-3.6= 4.2-5.7= (-3.71)-(-1.45)= 6.18-(-2.93)= (+52)-(-53)= (-52)-(-5 3)= 21-31= (-21)-31= (-1)-(-2 1)= 3、 脱式计算 (3-10)-2 3-(10-2) (2-7)-(3-9) 13-(9-8) (-1.8)-0.12-0.36 (- 32)-12 1-(-41)

4、解题能力展示 1)填空 (1)如果a-b=c,那么a= (); (2)如果a+b=c,那么a= (); (3)如果a+(-b)=c,那么a= (); (4)如果a-(-b)=c,那么a= (); 2)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0; (2)如果a<0,b>0,那么a-b( )0; (3)如果a<0,b<0,|a|>|b|那么a-b( )0; (4)如果a<0,b<0,那么a-(-b)( )0; 3)解方程 X+8=5 X-(-7)=-3 X-11=-4 6+X=-10 4)简便运算 (+163)-[(+63)+(-259)+(-41)] +89-[-25+(-11)-75]

1.3.2有理数的减法(1)教案

授课题目 1.3.2有理数的减法(1)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学设计 导学六步法教学内容(共案)修改内容(个案)一、复习检测(1)4+16= , (2)(–2)+(–27)= , (3)(–9)+10= , (4)45+(–60)= , (5)(–7)+ 7= , (6)16+0= , (7)0 +(–8)= 。 二、目标、导入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三、自学交流思考归纳: (一) 0-(-3)= 0+(+3)= -1+(+3)= -1-(-3)= -5+(+3)= -5-(-3)= 归纳: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 一个负数,等于这个负数 的。 (二) 9 –(+ 8)= 9+(-8)= 15 +(-7)= 15 –(+ 7)=

归纳: 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一个正 数,等于这个正数的 (三)一个数减去0,应该等于什么结果? 归纳: 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 0,等于 0的,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 四、教师精讲有理数减法法则 (一)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这 个数的。 数学语言:。 (二)两个变化:变为, 变为。 例题 (1) (-3)-(-5) (2)0-7 (3) 7.2-(-4.8) (4) 11 35 24 五、目标达成1)0-(-22) 2)(+4)-16 3)(-21)-(-12) 4)(–8)–5

当堂检测(1)3-(-3) (2) (-11)-2 (3)0-(-6) (4)(-7)-(+8) (5) 六、课堂小结1、有理数减法法则:2、困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件 填表培训: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加。 2、文、理科“六步法”可适当调整。 3、课型可填: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学科根据情况科 自定)。 )7 5(72

2016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3)-(-4)= (2) (-5)-10= (3) 9-(-21)= (4) 1.3-(-2.7)= (5) 6.38-(-2.62)= (6) -2.5-4.5= (7) 13-(-17)= (8) (-13)-(-17)= (9) (-13)-17= (10) 0-6= (11) 0-(-3)= (12) -4-2= (13) (-1.8)-(+4.5)= (14) 1143????--- ? ????? = (15) 1( 6.25)34??---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 4+5-11; (2) 24-(-16)+(-25)-15 (3) -7.2+3.9-8.4+12 (4) -3-5+7 (5) -26+43-34+17-48 (6) 91.26-293+8.74+191 (7) 12-(-18)+(-7)-15 (8) )15()41()26()83(++-+++- (9) )2.0(3.1)9.0()7.0()8.1(-++-+++- (10) (-40)-(+28)-(-19)+(-24)-(32) (11) (+4.7)-(-8.9)-(+7.5)+(-6) (12) -6-8-2+3.54-4.72+16.46-5.28

有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 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 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 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 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 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 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 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 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3.1.2有理数的减法 包庄中学秦芳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及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2)-3+(-7); (3)-10+(+3);(4)+10+(-3). 2.多媒体展示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作用】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教育、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人教版七年级 有理数加减法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同步练习第一章 令狐采学 第三节有理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

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2)+(-5)(2)(-6)+4 (3)(-3)+0 (4)-3-(-5) 解:(1)(-2)+(-5)(同号两数相加) =-(2+5)(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7 (2)(-6)+4(异号两数相加)

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4℃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高温减去最低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计算题

七年级有理数计算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的绝对值为 ( ) A .-5 B .5 C .-15 D .15 2.-18的相反数是 ( ) A .-8 B .1 8 C .0.8 D .8 3.在下面所画的数轴中,你认为正确的数轴是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B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它的相反数 5.数轴上的点A ,B 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AB 的长度为 ( ) A .-3 B .5 C .6 D .7 6.若a =7,b =5,则a -b 的值为 ( ) A .2 B .12 C .2或12 D .2或12或-12或-2 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b =0 B . b <a C . a b >0 D . |b |<|a | 8.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 ) A .44-= B .1122= C .00= D . 1.5 1.5-=- 9.如果有理数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 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那么式子a -b +c 2-d 的值是 ( ) A .-2 B .-1 C .0 D .1 10.如果abcd<0,a +b =0,cd>0,那么这四个数中的负因数至少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 11.数轴上最靠近-2且比-2大的负整数是______. 12.-112的相反数是______;-2是______的相反数;_______与110 互为倒数. 13.数轴上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个,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 14.绝对值小于π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 15.数轴上,若A ,B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并且这两点的距离为8,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艘潜艇在水下50 m处,过了一段时间又上浮了15 m,现在潜艇在水下________米,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该怎样计算呢? 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6至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的符号__,并把__绝对值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__的符号,并用__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6至18页,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①②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③④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⑤⑥及对应的问题,归纳互为相反数相加及有一个加数是0的法则. 【展示点评】(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小组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几种情况?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哪些方面总结的? 【反思小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同号、异号、与0相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的归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8页例1,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题(1)(2)分别是哪种类型?用什么法则? 【展示点评】第(1)题是同号两数相加,按法则1进行运算.第(2)题是异号两数相加,按法则2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反思小结】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__和__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__绝对值__.即“一辨、二定、三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三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应用 例2 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零下10℃,下午上升2℃,夜间又下降15℃,则夜间的气温是多少?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步骤.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异号 0运算步骤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 法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初一同步辅导材料(第9讲) 第一章 有理数加减及其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法则指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由两部分构成: 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两数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以得到和的绝对值. 在加法运算中,最容易错的就是符号问题,运算时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相关的运算律。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典例解析】 例1、 数轴上的一点由原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又向左移动了4 个单位,两次共向左移动了几个单位 解:(-2)+(-4)=-6。 答:这个点共向左移动6个单位。 例2、计算: (1))432()413(-+- (2)()?? ? ??++-5112.1 (3))43(31-+ (4))7 52()723(-+;

解 :(1)6)4 32413()432()413(-=+-=-+-; (2)()0)2.1()2.1(5112.1=++-=?? ? ??++-; (3)12 5)3143()43(31-=--=-+; (4)7 4)752723()752(723+=-+=-+。 说明 严格按法则去做,对异号两数相加,关键是判断出两数的绝对值哪一个大,从而确定和的符号以及哪个数的绝对值减去哪个数的绝对值. 例3、计算(1))2()6()8()20()15(++-+++-++ (2))819()125.0()5.2()712()25()7 2(-+-+++-+-++ 解:(1))2()6()8()20()15(++-+++-++ )6()20()2()8()15(-+-++++++= 1)26()25(-=-++= (2))819()125.0()5.2()712()25()7 2(-+-+++-+-++ )819()81()5.2()25()712()72(-+-+++-+-++= )25(0)710(-++-=1455)1435()1420(-=-+-= 说明:把同分母的分数,互为相反数的数分别结合相加,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牛刀小试】 1、计算: (1)??? ??-+??? ??-3121; (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5 21小2的数是____。 6、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2 1,43,32-=-==c b a ,则式子=--+-)()(c b a 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0=+-;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 1 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 5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 5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7()9()3()5(+---++--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19- C 、218 D 、2 123- 8、若031=++-b a ,则2 1--a b 的值为( ) A 、2 14- B 、2 12- C 、2 11- D 、2 11 三、解答题(共52分) 1、列式并计算: (1)什么数与125- 的和等于87-? (2)-1减去5 2 32与-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教 学设计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于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方法和过程。 (2)通过精选各种有趣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训练,准确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2)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数形思想。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

1.3 .1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进行新课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