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

【摘要】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基本语言形成规律出发,通过合作与互动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从思维模式及认知结构的双重层面引导学生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本文针对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设计

作为国外语言类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展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话题或是章节内容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小组展示不同于个人展示,它更加侧重团队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独立性格之外的一种延伸,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共同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展示,并在集体讨论与评价中实现对自我研究成果的优化。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收效显著,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环节并非孤立存在的部分,而是在互相指导与配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多向发展。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针对特定的主题材料来对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甚至通过英文短剧的创作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巧,这对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多样性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2.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促进自主性学习意识在英语课程学习中的形成。从团队协作角度来看,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还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形成大有裨益。此外,小组同伴的鼓励对于能力稍薄弱的学生是一种鼓励,也是树立学习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3.改善人际关系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讲究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这一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感,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影响深远。针对特定的活动目标,小组成员在资料整合、脉络梳理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了学习目标,这一过程中沟通交流的增多以及联系的密切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影响,是集体观念形成的有效途径。

二、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方案设计与实施

1.成员分组与话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实施的首要环节,成员分组应当追求整体的平衡感,体现对能力稍弱学生的照顾,并针对描述要求进行展示话题的选择。按照班级人数,一般将班级成员分成七或八个小组,并推选其中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小组成员可就话题内容确定一个主题或是自主选择展示主题,并在登记表上及时做好记录。通常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环节都设置在单元最后一节课,小组展示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2.资料整合与任务分工。在展示主题确定之后,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所选的主题进行资料的筛选与搜集,在对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就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工合作,这时需要小组组成就总任务进行其中小任务的分配,根据个人能力的差异采取必要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任务分工过程中,可根据成员不同的兴趣爱好来布置各人任务,爱好读书的可以进行资料查找,精于计算机的可以负责课件制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任务。

3.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在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本组的课堂展示内容之后,并可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中就自我成果进行讲解与展示,这一形式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也可以采用英文短剧甚至是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在各小组成员完成展示

之后,教师及其余小组应当针对其展示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有效的成果反馈机制,鼓励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组内成员也可就自我成果展示作出客观评价。

(二)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的互动性。互动性特征是体现语言交际功能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交际语言教学模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应在大学英语小组合作课堂展示中有所体现。以往大学英语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遏制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极为不利。

2.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的合作性。从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其合作性特征不仅体现在多元文化交流模式的构建过程当中,还在教育平等性方面有所呈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喜悦感,促进自身组织与交际能力的改善。可见,个体责任感是体现小组合作展示合作性特征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过程的融入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平台,在小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是学生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