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20届初三历史教研: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教材教法讲座

北京海淀区2020届初三历史教研: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教材教法讲座
北京海淀区2020届初三历史教研: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教材教法讲座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凡尔登战役;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战后世界新秩序。

25.这次战争是西方列强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动摇

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该材料评价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对峙

(2019·北京)24.右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B.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2018北京中考

26.2018年9月,右图中的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

A.英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纪中念国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碑劳设工

26.某班同学正在准备举办一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展览。以下照片符合展览主题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③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25.右图为《好兵帅克》的封面。书中作家揭露了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

Jaroslav Hasek权,凭借武力奴役捷克人民,驱使他们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战争,奥匈帝国也最终因这场战争而崩溃。帅克参加的是

A.拿破仑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7.右图这份历史文件见证了一战后

A.欧洲的联合

B.欧洲秩序的重建

C.法西斯的侵略和扩张

D.两极格局的建立《凡尔赛条约》文本

石景山区2019年初三综合练习

28.下图“?”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萨拉热窝事件

C.日本占领青岛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7.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

方法之一。右图中“?”处应战?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补充的内容是

A.巴黎和会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会议

材料三:20世纪以来部分国际条约

条约名称主要内容或影响

(3)依据材料三,参照示例,围绕“国际条约”的某一方面,提炼主题,选用至少两个条约加以说明。(2分)

示例主题:某些国际条约有大国霸权的痕迹

说明:《慕尼黑协定》《雅尔塔协定》分别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的利益,

促成条约签订,这体现了大国霸权。

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完成表格。(2分)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1分) 战胜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

《凡尔赛条约》中体现战胜国目的的内容

(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列宁与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2018中考题

材料四

革命道路建设道路马克思主

(4)依据材料四,说出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2分)将表格中①②补充完整。(2分)

材料二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

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2)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依材料二,说出促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分)

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2)

26.一部历史著作中写道: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只是在冬宫发生了流血事件,亡人数共计一个红军战士和五个红军水兵。

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开始了工业化建设进程

2019年中考

材料二1902~1903年,列宁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他阅读了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阅览室中有关这类问题的各种文字的书籍,认为工人应团结农民,共同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到满足,积极支持苏维埃政府。

摘编自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说出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和20世纪20年代为团结农民面采取的措施或政策。(2分)

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2)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中国外交缓慢抬头的机会。宣布参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主动地参与世界事务。通过对德宣战,中国废除了与德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战后和会,但和会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触发了反帝爱国运动。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3)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外交的变化。(1分)说出“和会”和“反帝爱国运动”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3分)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人物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时的共同智慧。(2分)

西城区2019年九年级模拟测试

25.同学们将下列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4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

海淀区九年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26.苏联在全球工业产值所占的份额由121年的1.5%上升到1939年的10%

这种变化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用突出

B.苏联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效果明显

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2)

27.1921年,苏俄的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的粮食;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D.提出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6.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成立、彼

得格勒武装起义。该小组研究的课题应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C.俄国十月革命背景

D.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丰台区初三统一练习(1)2019

27.下图反映了俄国和苏联工农业总严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社会主义工业化D 赫鲁晓夫改革

A.两极格局长期对峙

B.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

C.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经济全球化联系加强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019·北京)29.右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29.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統一》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C

【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德国的重新一”在欧洲,不属于亚非拉国家:“苏联的改革”在欧洲,不属于亚非拉国家。“纳米比亚”“巴拿马”均为亚非拉国家独立和振兴的重大事件。故选C。

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滦县第四中学刘金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述说。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等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影响。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帝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3、情感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最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黄河 长江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070年 主要成就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长城 四大发明 甲骨文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大化改新: (1)时间:七世纪中期 (2)人物:孝德天皇 (3)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宗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2)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3)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时间:8世纪前期) ①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②影响: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处在社会最底层。 (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强调: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宫相 3、西欧等级制度的特点: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教会和教皇成为西欧的土地所有者。③是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重新兴起,其兴起带动了城市文明的产生。 2、市民与封建主斗争:①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方式:金钱赎买、武力③典型例子:琅城自治 3、市民阶级形成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

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 4.领导人:彼得一世 5.内容: (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文化:①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②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6.影响: (1)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根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由和平与战争引出萨拉热窝事件,回顾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大家还记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吗? 汽车、飞机…… 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今天我们来拍摄一场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的影片。 二、新课内容 第一幕原因篇—根本原因、导火线

镜头一:一战的根本原因 展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殖民地面积情况表》 问题:上表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答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镜头二:两大集团 在课文地图中,划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镜头三:一战导火线 1、一战最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区?素有什么之称?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观看《萨拉热窝事件》影片,回答以下3个问题。 2、一战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 3、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你对塞尔维亚青年的暗杀行为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 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拓展延伸:展示“火烧日系车”图片,思考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突出个人行为不可以损害国家、他人、自己的利益。 第二幕过程篇—开始、主要战线、主要战役 展示问题:制片们,请阅读课文,找出镜头四、镜头五、镜头六答案。 镜头四:一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镜头五:战前的变化。 意大利国家由三国同盟加入到三国协约(以自身利益出发) 镜头六:一战主要战场、主要战役。 观看《凡尔登战役》影片,回答以下4个问题 1、主要战场?欧洲 2、凡尔登战役被称为什么?——凡尔登绞肉机 3、从死伤的人数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战争的残酷性 4、战役中使用了什么武器?——坦克、大炮、毒气弹…… 第三幕结束篇—扩大、战争结束

初三下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大事年表(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 一百七十万年前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三万年前七千年前五六千年前四五千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770年前7世纪中期 前7世纪前4世纪中期前260年前356年 前230年~前221年前209年前207年前202年前138年前119年前119年前60年公元9年 25年 73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317年 4世纪后期 383年 420年 4世纪后期 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七上p2)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七上p3)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七上p4)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河姆渡。(七上p7)陕西西安,半坡人。(七上p8)大汶口原始居民(七上p9) 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七上p15)汤战胜舜,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七上p21)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七上p2h3)西周灭亡。(七上p24) 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春秋战国)(七上p30)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七上p32)晋楚双方:城濮之战。(七上p32)魏赵:桂陵之战。(七上p33)秦赵:长平之战。(七上p34)商鞅变法(七上p38) 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秦朝(七上p56)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七上p63) 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七上p64)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世上称汉朝。(七上p64)张骞出塞。(七上p82) 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击匈奴。(七上p79)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七上p83)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隶属我国(七上p83)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西汉灭亡。(七上p69)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七上p70)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七上p84)袁绍,曹操,官渡之战。(七上p102)赤壁之战。(七上p102)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七上p105)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七上p105)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七上p105)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七上p108)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七上p108)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七上p109)皇族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七上p109)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七上p110) 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七上p110)大将刘裕自称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七上p111)我国东北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七上p114) 439年 581年 589年 7世纪前期 605年 618年 627~649年 641年 7世纪末 713~741年 8世纪中期 960年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1127年 1127年 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3、14世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

一、五四运动 导火线: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地点:_____ 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___”。 两个阶段:⑴第一阶段以____为主,运动中心在____,斗争 方式是____、____、____等;⑵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 斗争中心由____移到____,____成为运动的主体,斗争 方式是____、____等。 结果及表现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共一大 基础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的早期共产党组织。 会议召开的情况:___年_月,中共“一大”在___召开, 后改在___________举行。___、___、___ 等13名代表参加大会。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_____。②奋斗目标:推翻____ _ 政权,建立_____专政,实现_____。③中心任务: 组织和领导 _____。④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从而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二)课堂助学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参看综合能力训练P46)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 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3)什么是五四精神? (4)系统总结: 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党的诞生(条件→成立→意义) ↓↓↓ 三个基础中共一大开天辟地 (三)巩固反思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19年,北京 B.1921年,上海 C.1924年,广州 D.1927年,武汉 2、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 念章,上面铸有“警告同胞毋忘国耻”的文字。 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宣告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 天安门。你认为一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古代史部分) 起源地及时间非洲三四百万年前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 猿)→完全形成中的人主要动力劳动在古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了 重要作用 形成标志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也是人与 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主要人种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白 色人种(欧罗巴人种),黑色人 种(尼格罗人种)差异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 期影响的结果 原始社会情况 原始社母系 氏族 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 2、农业和采集业为主, 妇女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 位 3、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

会也以集体为主 父系氏族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3、 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 文明初现公元前1世纪 统一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改革时间公元7世纪中期 学习榜样中国唐朝 改革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 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 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 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1、国家不统一,部落间相互仇

杀 2、商业衰落、生产停滞 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领导人穆罕默德 经过1、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2、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出 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 家 3、公元630年,兵临麦 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 袖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 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重要动力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的过 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古国名(今国名)河流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 果 (或代 表制度) 古埃及(埃 及)尼罗河公元前 3500年 公元前 3000 金字塔 古巴比伦幼发拉公元前公元前《汉谟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公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同江三中王云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和欧洲的三条战线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国二月革命美国参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 高独立思考能力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 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2)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资料, 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 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五、学法分析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辩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过程与方法:(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 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 解 (2)利用影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 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3)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 性质、结局、和影响。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创设辩论情景 问题一: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比从其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对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正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会发生。 反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不一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爆发大战。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1.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知的建立 D.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2.下列有关中东地区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略位置重要 B.石油资源丰富 C.以阿拉伯国家为主 D.不包括以色列 3.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①在古巴部署了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十四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5.下列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②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③苏格兰人民起义④《权利法案》的通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6.历史上俄英两国都发生过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点在()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 7.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的独立问题 8以下历史人物中,抗击过同一国家的民族英雄是() ①华盛顿②玻利瓦尔③林则徐④章西女王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说明1861年改革的直接动机是() A.解放农奴 B.发展资本主义 C.避免革命 10.纳粹党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民的苦难都归罪于() A.德国共产党 B.马克思 C.苏联 D.犹太人 11.对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及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联对日作战②建立联合国③加快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步伐④对战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12.20世纪50---70年代,改革成就较为突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A.苏联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波兰

[人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全册)

一、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3.核心:人文主义 4.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5.先驱:但丁—《神曲》 6.巨人: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7.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奠 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8.文艺复兴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国、16世纪达到 高潮 9.评价: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2.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3.动力(动因):对财富(黄金)的渴求 4.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 路 5.哥伦布把美洲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6.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圆的。 7.影响:①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了重要作用 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1.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的资本主义发展 3.导火线:英国——苏格兰人民起义 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 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4.开始:英国——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美国——1775年,莱克星敦的枪声 法国——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5.领导阶级: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 6.领导人:美国——华盛顿

法国——拿破仑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方式: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光荣革命 8.完成: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 美国——1783年,美英订立合约 9.文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美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法典》 10.文件意义: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君主立宪制开始在美国实行 《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 《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规范 11.性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双重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2.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 13.处死国王:英国的查理一世 1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拖加大捷 15.历史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英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美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国沉重的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7.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18.法国大革命最彻底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2.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3.罪恶的贩奴活动首先由西班牙发起,时间是16世纪 4.三角贸易的起始点和终点都是欧洲 5.英国在印度殖民扩张的代表是克莱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初三历史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2021新版)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611 初三历史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Work plan for the next semester of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初三历史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2021 新版) 初三历史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一 初三的历史面临会考,可以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期学校安排我继续任教初三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会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会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备战历史会考。为了能给今年的历史会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深度挖掘教材 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 二、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

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三、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力争:讲课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抽查.。 五、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六、教学进度 2—3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4月复习中国历史1---3册。 5月复习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下册。 6月总复习。 初三历史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

初三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代特征: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基础目标: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实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政策。 (3)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国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2.经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11列宁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成功的无产阶级政权) 3.性质:无产阶级革命 4.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三、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的探索

经济上:1921年制定新经济政策: 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经济严重破坏。 措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治上:成立苏联 2、斯大林探索: 经济上: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目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结果: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模式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评价: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时代特征: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6月 2、目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处置战败国,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 3、三巨头:英劳合·乔治、法克里蒙梭、美威尔逊操纵会议,其他弱小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4、核心条约:《凡尔赛和约》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2.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班级: 自制课件。 教具(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本课设计了四个子目,先后讲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性质及其影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一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使用本课导语,以《好兵帅克》一书导入,其中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新课的热情。方式二:由回顾中国历史中的相关史实导入,如回顾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等史实,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便于消减学生对世界历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中外历史相对照。方式三:剪辑“萨拉热窝事件”或者“凡尔登战役”的影视资料,直接以情景方式导入新课。 二、“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将英、德、法、美实力比较(参考教材分析部分),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分析。根据表格,通过观察19世纪70年代前后英、法、美、德等国家在工业产量排名上的变化,对比分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着,探究得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工业产量”的数据呈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没有直接呈现“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稍加分析说明。然后,对比1913年英、法、美、德等国家所占殖民地面积的情况,可以看出后起的强国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状况。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紧张局面。可以德国为例,结合辅栏的“说说”鼓励学生谈谈:后起的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过程。讲述“三国同盟”的形成时可以把“三国协约”的形成联系起来,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中需涉及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和冲突。讲述过程中结合教材提供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边分析边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时,使学生加深对“三国同盟”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