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研究.doc

感恩教育研究.doc
感恩教育研究.doc

精准扶贫中,必须心存感恩

深更半夜写这篇文章,是近期出现的个别现象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进入正题之前,总觉得不好拿捏,因为,这篇文章我想用“教育”这个看上去很严肃的词来说说我们衣食父母——老百姓,这就像是说自己父母的不是,怎么也开不了口。在我们传统的潜意识中,父母就算错了也是对的,以为这就是孝道。但理性一想,这是伪孝。如果父母去做不道德的事或有失颜面的事,当儿女的还默认他去做甚至怂恿他去做,是不配称孝子的。

比如,有人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父母却不晓得感恩,遇上不顺心的事还去找对方的茬儿,把不顺心归结于对方的帮助,那当儿女正确的做法是劝说父母不要这样。这应该也是一种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儿女,只要是正确的目的,任何人之间都可以产生。

正是基于这种思维转换,我觉得今天的会议一定有人人都需要的两个字:感恩。因为只有懂得感恩,幸福才会简单,想让父母幸福的儿女一定不会是不孝的儿女。

现在,有少数老百姓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心态:“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甚至在有些公共场合需要排队等候,有人会说“我是贫困户还要排队”。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他更着急,他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而且脱贫表上还要他签字呢!面对这些现象,当干部的肯定不能与老百姓计较、赌气,因为躬身为民是当干部的本分,为了老百姓的事当干部的也应当受得了气。

石板坡是省级贫困县,177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等不起、慢不得。

针对种种不自强、不感恩的现象,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加强贫困户的主动脱贫意识和老百姓的教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

习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即“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同时发力,政府拉一把,自己更要努力。绝不能因为党的政策好就靠国家养着,而且养着养着还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碰瓷”。“扶贫”与“脱贫”两个词,前者是外因,后者是目的,关键还得靠自身的努力。如果自身都是麻木的,那么再好的政策再多的帮助都可能只会解决燃眉之急,即我们常说的扁石头怎么扶得起来,稀泥巴怎么扶得上墙。

当然,这不是去责怪老百姓,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群众教育的缺失。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要响亮的提出来,也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

沐浴在党的惠民政策中,我们更要有“干净自强”的石板坡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当官的要有、干部要有,全体老百姓都应当有,人人都要践行。正所谓,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淳民风。民风怎么淳?就得靠教育和引导。“越穷越光荣”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正置身于一个需要自强、需要感恩的时代,因为,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

好啦,大道理就不讲多了。最后给乡镇的头头脑脑们提个要求,大家把脱贫攻坚的知识学一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当每个人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我校是沈阳市的一个农村学校,其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这些学生学习无忧,家长能供得起其子女读书,学校多方面开辟渠道,为他们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近年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个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把“感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让我们前进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明白“感恩”,学会怎样去“感恩”。 小学生正值儿童时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建立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要求,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因此,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感恩不仅仅是道一声“谢谢”,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深化学校教育工作,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我校初中部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在初中部全体学生中开展以“孝敬教育”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相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感恩,懂得回报他人,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动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施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施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三.目标要求 1.提高感恩素养,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促进校园和谐,融合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平安。 3.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4.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他们培养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具体要求 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即至少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功德,遵纪守法,遵劳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 五.主要内容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 辈;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最新)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活动主题: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充满快乐。 三、具体活动方案 宣传发动阶段 1、国旗下演讲,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 2、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悬挂感恩主题条幅,各班张贴《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3、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班会,并将办会纪录上交德育处。 4、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和手抄报,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5、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唱感恩歌曲。

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方案

德育主题 四(3)班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针对当今社会上和我班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被感动、不知感恩,任性、冷漠、自私的心理和行为,我班决定本学期在我班学生中开展以“感恩从小开始,让爱温暖彼此”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培养之恩、他人的关爱之恩,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感谢他们,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3)让学生感悟到真情回报,不只是对父母、老师、帮助自己的人简单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回报,重要的是以自己成人、成才来回报父母、老师、祖国和社会,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4)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二、活动主题:感恩从小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三、活动时间:11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1、以“感恩”为主题,班级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创设班级感恩氛围。 2、利用班会课学习《感恩的心》和《爱的奉献》手语操。 第二阶段:活动推进阶段 (一)、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感恩从小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二)感恩系列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 (1)开展“爸妈,我想对您说”主题征文活动和手抄报比赛。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B、每月做一件令父母感到的事。如: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沏沏茶、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碗等。 C、感恩卡大赛:为父母送一张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 2、感谢老师教育我 A、见到老师,使用尊敬老师的文明用语。 B、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C、向老师献真情,自选“五个一”(给老师写一封信、找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或献一份礼物、向老师提一个建议、向老师表一个决心) 3、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A、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渐为人们所关注。通过课题活动的开展,受益的不仅仅的我们的老师和孩子,还有更多的家庭和社会人,我们看到的不但是孩子和老师的成长,还有家长自身行为的转化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行为的转变,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家庭,孩子们的活动触动了社会,小手的力量不断强大,强大的力量不段转化,小手越拉越有力,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一、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一)研究背景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从《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今人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报恩。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此养成的,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据调查孩子们心中所崇拜的对象大多数是体育、影视明星,只有极少数敬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却是少之可怜。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 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状之一:家长溺爱严重 现状之二:社会影响深远 现状之三:学校教育缺乏 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我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研究,就是要在青少年的心中播种高尚的道德的种子,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平和之心、感恩之心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社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研究将从最基本的活动研究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几点对策

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几点对策 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状和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感恩教育。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体系中任一环节的不足,都将使高校感恩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类似于“木桶效应”。当前高校感恩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试图从感恩教育的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等几个方面粗略地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因水平所限,还很不成熟,不敢称为“体系”,仅试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对策以推进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 (一)更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多维教育观念 高校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对于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把感恩教育简单理解为向学生传授感恩知识的过程,或者理解为阻止学生道德滑坡、感恩意识缺失的手段,必定导致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出现偏失。感恩知识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绝非高校感恩教育的全部。高校和德育工作者在重视感恩教育的同时应更新感恩教育理念,以推动感恩教育的科学开展。笔者认为,应倡导多维教育观念: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情感教育。 首先,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一代,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经常表现出个人中心主义的行为倾向,把父母、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给自己提供的方便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应该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来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井以感恩的心态去回报社会和他人,井自觉地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也正是高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其次,高校感恩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我们知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素质主要是一种稳定的处世态度、一整套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可以推知,如果将高校感恩教育当做传授感恩知识的过程,则感恩教育井不对大学

感恩教育实施方案doc

1、10月1日至15日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要求学生为父母或其它长辈泡杯茶、洗洗脚、洗洗衣服、做餐饭等,学校即发活动内容单,学生家长签字后返回学校。 2、10月16日至31日举办感恩征文赛。各班级推荐3至5篇文章到学校参评,学校将评选出等级奖12名。 3、11月1日至11月15日举办“我为社区做件事”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社区范围内,在敬老爱幼、义务劳动保护生态、清洁卫生等方面做一件实事。 4、11月27日,举办“感恩演讲赛”,评选出15名学生获奖。 5、12月9日,开展“感恩歌咏赛”,内容必须是以感恩这主题的歌曲,学校将评选出班级5个班次获奖。 6、12月1日至10日举办书写“感恩书信”活动。要求学生给父母写感谢信,给井下矿工叔叔写慰问信,学校将择优在矿井口展出。(三)全面总结阶段 1、评选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召开总结表彰会。 2、完成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上交教育局。 (四)不断深化阶段(2009年元月起) 1、设立“感恩月”。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将感恩教育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 2、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健全感恩教育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感恩教育内容始终渗透在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

3、成立感恩教育研究组织。广泛开展感恩教育专题研究,不断深化感恩教育活动。 四、其它要求 1、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活动,加强感恩教育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组织实施,班主任负总现,科任教师协助抓,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各班级要加强信息交流和宣传。班主任要及时向学校上报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学校宣传员要及时向教育局上报我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信息。 3、各班级要制定“感恩教育”活动计划,期末要写出活动总结。 4、感恩教育活动将要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并严格进行考核。 旺苍县河边小学校 二00八年九月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坊庄完小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

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

学校感恩教育孝心活动方案

学校感恩教育孝心活动方案 开展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的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作为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这一活动抓出效果,抓出特色,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我校特成立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以校领导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具体由少先队负责全校活动的指导、落实、考核工作。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与教师师德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感恩家人、感恩同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教育,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高尚和为人师表的光荣,引导教师从细节做起,提升自我道德水平。 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 (一、)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 开展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

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我校首先在教师中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改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盲点,即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训”、“告诫”甚至是“塑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学生的心灵是封闭的、压抑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学生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1、)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点”教育活动。即:微笑多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勤一点、工作细一点。倡导教师把感恩思想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把关爱送给学生,把友情送给同事,用激情回报学校。教师要处理好与同事、与领导、与家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做家长工作中,要以“没有任何借口服务于家长”为宗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误会,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我为学生献爱心”活动。鼓励教师

小学关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白马完小关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为内容,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课堂教学、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献爱心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中小学生懂得包容、学会尊重、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二、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2月 三、组织结构 组长:魏兆亮 成员:刘宛萍、李丽、王凡君李晶晶史学萍张存福万 玺强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学校德育组与少先队制订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国旗下讲话围绕“感恩”主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 3、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主要议程是:宣布活动方案、少先队大队部发出“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倡议 (二)全面实施阶段 1、感激社会关爱之恩。组织深化“雷锋在身边、同做志愿者”校园树新风活动,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推行志愿者“一助一”结对服务,围绕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等主题。开展重温雷锋事迹教育与岗位学雷锋活动,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利用主题班队会、黑板报等形式,通过读书会、报告会、观看雷锋电影、学唱雷锋歌曲等,大力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师生重温雷锋事迹,了解雷锋同志生平,学习雷锋精神实质,同时发动广大师生寻找身边典型,加强宣传、学习、借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体验、文化娱乐体验、法制教育实践、扶贫帮困实践等体验感悟教育,使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真至爱,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 2、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通过开展与父母常说知心话,为父母送生日祝福、生日贺卡礼物,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与父母共做家务劳动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如:开展一次“家庭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活动;“我为妈妈画张像”活动;“献给妈妈(爸爸)的礼物”手工制作活动;开展“八心孝敬”(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忌盲从,不迁就,谏父母真心;常感恩,懂回报,献社会爱心)等活动。 3、感激老师教诲之恩。9月份,在学生中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利用教师节,通过召开主题班(团、队)会形式,组织学生向老师表达感激教诲之恩。或以学校的名义动员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开展“六个一”活动(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花、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校内开展“我最感恩的一位老师征文”“教师节向教师献礼”活动,开展当“一日班主任”、“一日老师”等换位思考和体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用行动与进步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4、感激同学互助之恩。通过开展“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学校做一件有益的事、为班级(团、队)做一件有益的事、为身边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等主题教育活动,掀起同学之间相助、互学、共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总结展示阶段 1、“感恩心语录”评比展示活动。 2、班主任例会,交流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3、学校举行“感恩”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 主要议程:总结感恩教育活动;评选感恩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表彰感动

4-《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当每个人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我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其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这些学生学习无忧,家长能供得起其子女读书,学校多方面开辟渠道,为他们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近年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个人的帮助,我

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把“感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让我们前进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明白“感恩”,学会怎样去“感恩”。 小学生正值儿童时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建立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要求,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因此,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感恩不仅仅是道一声“谢谢”,她要有丰富的善良的情感作“根基”;感恩,也不仅仅是礼貌而已,

浅谈高校的感恩教育

浅谈高校的感恩教育 摘要:高校感恩教育的内容要突出传统文化教育,要突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要突出诚信教育。其基本路径,一是以认知为基础,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二是以情境教育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三是以实际行为教育为手段,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四是制定相关标准,明确感恩界限;五是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感恩教育;意义;内容;路径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 感恩通常被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人生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自尊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2感恩教育的意义 首先,感恩教育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报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其次,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寻找到新的切入点,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很容易开展,也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一个知道感恩、知道回报的人,一定是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一定是对社会有益的人。 再次,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感恩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实施)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懂得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为此,德育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热爱科学的求知精神和感恩心态,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中、小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希望通过此次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要求学生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应当”的道理,做到既有报恩之心,更有感恩之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具体表现在: 1、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知恩报恩; 2、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文明礼貌; 3、在社会:遵守公德,尊老敬贤,关爱他人。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爱心永恒” 三、活动时间:2009年2月22日—4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四个“感谢”活动(由班主任负责安排) 1、感谢祖国培养我: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1)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位学生要认真参加,认真听讲国旗下讲话,不能缺席。 (2)组织学生认识《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 (3)了解关于祖国的“世界之最”,如科技、军事、文化、人文等有关资料。 2、感谢父母养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从小养成,长大后就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而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就不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爱别人。 (1)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我为家里经常必做的五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帮厨洗碗、洗衣物;给父母客人敬茶;随父母探望长辈、亲戚。 (2)寄给父母长辈一封《谢谢您,我的......》感恩的信。 (3)有条件的随父母长辈工作一天,感受父母长辈的辛勤劳动。 (4)倾听父母长辈的成长过程和艰苦创业史,谈谈自己的感想。

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马凤英谢龙谢吉仁唐爱丽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本文探讨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现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从家庭、社会、体制等多方面逐层阐述开展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共建和谐校园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 2007年在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们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包括感恩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的一代”,否则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失去起码的良心。众所周知,高校是青年人的集合地,委员们的提醒使我们这些长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深有同感。缺乏感恩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此就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一现象略作探讨。 1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感恩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一直被社会所奉行。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传统道德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一直占有主流地位的感恩思想日渐为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感恩,甚至不会感恩。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图报。[1]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后50年就要看这个国家的青年一代[1]。而大学是我们青年一代迈向社会的一个转折,因此我认为在大学校园提倡“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亲情“真空”,漠视父母恩情 经济上过分依赖父母,个别大学生生活水准脱离家庭经济条件,漠视家长的辛苦,认为从父母那里索取经济支持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经济拮据,子女生活高标准、高档次。虽然经济上依赖父母,但思想上却要求独立,我行我素。比如有的大学生为了向家长多要钱,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 [2]。例如我校一学生经常逃课上网,老师找谈话要求他体谅父母亲,珍惜学习机会,该同学竟然振振有词地说,父母亲摊上我这样的子女也得认命,假如我今后做了父母我也会为我的孩子做这么多。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心理表现。这些对父母的付出都日渐忽略的大学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1.2 师生感情淡漠 老师自古以来都是受到社会的重视的,不仅在古代有“程门立雪”的感人故事,就是在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的,他们不求回报,任劳任怨的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可是在这个感恩缺失的年代里,师生感情淡漠,尊敬老师有时候竟然成为了学生达到目的的手段。有些学生考试前对老师尊敬万分,考完试和老师形同陌路,见面装不认识,更有甚者学生盗用老师学术成果。只有让学生学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计划范文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计划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学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的热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计划范文(一)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建设》的相关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具有感恩意识,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楚家庄小学将进行感恩教育活动,计划如下。 一、目的意义: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与扶持,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关爱,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二、指导思想: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实践育人,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

与各项管理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四项主要任务”是: 三、组织领导:各级部在学校领导下,为切实抓好该项工作, 成立年级“感恩”活动实施领导小组:校长,书记,大队辅导员全面负责本年级“感恩”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督促。各班主任:负责本班“感恩”活动的落实。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意义,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加强领导、组织、检查与督促,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2、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班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检查评比。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对表现积极、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班级学习的榜样。 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紧密结合。 4、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中小学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篇一:感恩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大津口中学感恩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 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而遴选的过程即是我们感恩 教育的过程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 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怀 着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达到和谐相处;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 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 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 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 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目标:

1.本课程分“感恩亲情、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大自然”四 大主题来开发感恩教育课程培养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勤劳勇敢、 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文素养与美德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通过亲自参与校本课程 开发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3.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与 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二)内容 1.感恩亲情 感知父母的爱并为他们坐地所能及的事;感动父母、亲人的关爱 能与他们互动这种情感;多角度的认识生活应对挫折学会和父母交流开展“为父母做件事”、“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 2.感恩老师 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老师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老师的工作辛苦繁重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开展教师节感恩活动、“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毕业了”等活动 3.感恩祖国

对中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对中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然而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曾有调查表明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 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学会感恩。感恩是爱心的沟通,爱的情感交流;是爱心的回报, 爱的种子的发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意味着教育是生长生成不是制造锻铸。幼儿是有生命的作物,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而健康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环境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感恩教育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的发端因素 1、基于尚无发现有幼儿园切实开展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 经过各种途径的搜索及查阅我们尚无发现哪所幼儿园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而小学,中学却已开展地如火如荼。或许是在别人看来感恩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是太难实施了。这不禁让人感慨:幼儿期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黄金期岂不事倍功半?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其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是从幼儿身边所熟悉的人和身边的感恩小细节开始着手进行教育。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精神冲击的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感恩意识也同样亟待加强。当代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为:1)不知恩。对家庭亲情的漠视,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对朋友友情的漠视,是自私行为的表现;对社会恩情的漠视,是毫无感恩之心,漠视他人恩情,理所当然的享受帮助的表现。2)不感恩。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受资助后并没有报恩的行动。3)不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受助的学生理应对社会及资助者做出力所能及的回报。但是其中不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其负面影响广而深远,如何避免高校贫困生成为高学历低情商的人,值得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思考。 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构成的主体,高校贫困生收到了社会的帮助、学校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同学的友爱等,应学会感恩,然而,部分贫困生不知感恩,他们不懂回报,受到恩惠不言谢,受之泰然。在培育之恩方面,不热爱母校、不尊

重老师,学生只关心个人前途与发展,反把学校、老师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在养育之恩方面,有的贫困生不知感恩父母,反而责备父母没有提供更好的生活,孝为立德之本,不孝敬父母,也难以关爱他人,关心集体,进而很难做出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情。如今,社会环境对人格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部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生态意识淡化,都是缺乏感恩意识的重要表现。只有懂得爱别人,才会珍惜自己,善待他人,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学校、父母对自己的培养,朋友对自己的关爱,才会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感恩意识不仅仅是针对个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影响 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对未来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感恩教育常态化,感恩意识习惯化,不仅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是一项长期而间接地任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课题。 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原则 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