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解析方案编制思路与案例

源解析方案编制思路与案例
源解析方案编制思路与案例

2014年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高级研修班交流材料

广东省源解析方案编制思路与案例介绍

钟流举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2014年7月11日· 上海

报告提纲

1.珠三角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2.源解析业务体系构建思路

3.初步结果与未来工作设想

2013年全国大气污染形势的总体格局根据2013年各城市和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绘制

2014年1月全国PM2.5月均浓度分布

区域空气质量达标率介于六成多至九成 89.0%87.9%84.9%71.3%71.2%71.0%70.7%

70.4%66.9%66.8%76.3%0%

10%

20%

30%40%50%

60%

70%80%90%100%深圳珠海惠州东莞广州江门中山肇庆顺德佛山珠三角Ⅰ层次

Ⅱ层次

Ⅲ层次 珠三角空气质量达标率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76.3%

60.5%37.5%

64.2%0%

10%

20%

30%

40%50%

60%70%

80%90%

珠三角全国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

空 气

质 量

达 标 率

极端严重污染情况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233

500 482 465 440

482

100

200

300400

500600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2013年日均AQI 最大值 珠三角PM 2.5年均浓度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0

20

4060

80

1001201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全国

74城市珠三角PM 2.5浓度 ( μg/m 3 ) 珠三角PM 2.5

年均浓度=47μg/m 3

?全国 : 72微克/立方米 ?京津冀:106微克/立方米

?长三角: 67微克/立方米

全国74城市

珠三角

PM 2.5年均浓度与国家标准限值的比较 38 38 40 47 48 48 50 53 53 5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45

505560珠海惠州深圳顺德中山东莞江门肇庆广州佛山年均值 μg·m -3

区域均值=47微克/立方米 PM 2.5极端污染情况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183

796

473 447 410

473

100200300

400

500600

700

800900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

2013年日均PM 2.5最大值 75 PM 2.5浓度 ( μg/m 3 )

具备区域整体空气质量先行达标的机遇?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三区九群 PM 2.5达标

差距最大的地区

京津冀

PM 2.5达标

困难最大的地区

长三角

PM 2.5达标

希望最大的地区

珠三角 0

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区域内香港特区PM 2.5浓度已基本达标 PM 2.5年均浓度,微克/立米 71微克/立米

32微克/立米 标准: 35 微克/立米

1998-2013年监测结果

行动方案下珠三角PM 2.5浓度改善目标要求 56 58

44 50

44 48 40 47 45

43 41 39

102030

405060708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P M 2

.

5年

均浓度

: 微克

/立

方米

?2017年PM 2.5浓度比2012年降低15% ?每年下降2微克,从47降至39微克/立米 国标35 进入到污染反复与反弹,年均降低1-2微克的艰难时期。特别需要得到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 1.珠三角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2.源解析业务体系构建思路

3.初步结果与未来工作设想

报告提纲

开展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十分困难

广东省大气污染源解析技术方法的选择

珠三角PM源解析技术方法选择

源清单法空气质量模型法受体模型法

第一代模型第二代模型第三代模型PMF

模型

CMB

模型

在线源解

思路与方案 广东省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业务体系 建立全省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for 源清单法

3×3km

?网格化:3×3 km

?污染物:SO 2-NOx-

PM

10-VOC-PM 2.5-

NH 3,等

?污染源:电厂-工业源-

移动源-面源-商业等

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for 源模型方法 大气排放源清单与成分谱

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珠三角立体监测网城市空气监测网二次污染成分监测网粤港澳空气监测网地级以上市预报预警系统源成分谱珠三角源清单全省源清单气象部门预

报预警系统

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与综合分析业务平台上级部门社会公众媒体各级政府气象要素预报与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

空气质量数据同化NAQPMS 模式Model-3/CMAQ CAMx WRF-Chem MM5WRF 本地气象要素同化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评估与综合分析系统

减排潜力分析情景分析后向轨迹遥感监测过程识别追踪与诊断源解析臭氧生成潜势分析多维表征与动态展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可视化会商系统空气质量监控大厅远程接入音频视频录制流媒体交互动态双视频流远程培训与协同工作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服务系统指导性预报产品分发指导性预报产品推送预报产品下载信息共享信息发布

用户管理信息查询统计预报模型排放源清单(可选)数值预报模型(可选)预报会商系统发布系统气象观测

与预报

污染条件预报

空气质量预报

会商系统发布系统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2 5 5

图例 构建全省PM 2.5和O 3二次污染成分业务监测网

PM 2.5和O 3二次污染成分监测点位约 65个

for PMF & CBM 不少于3个

不少于5个 省级区域站 不少于2个

报告提纲

1.珠三角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2.源解析业务体系构建思路

3.初步结果与未来工作设想

臭氧前体物VOC来源解析

规模最大的VOC网格化同步测量研究

Study of VOC and Photochemical Ozone

Pollu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珠江三角洲VOC 排放来源解析结果

燃烧10.3%

柴油车排放8.4%

汽油车排放

22.7%

汽油蒸发

8.7%

LPG 泄漏13.0%混合溶剂

12.7%

工业排放15.9%二次形成+老化空气团6.1%生物排放2.1%PMF 模型

PM 2.5来源解析

广州、深圳市的初步结果 广州市PM 2.5来源解析初步结果 (2013年10-12月,快速源解析结果)

广州市大气PM 2.5来源解析初步结果

工业污染,

33%

机动车尾气, 23%生物质燃烧, 13%扬尘, 10%其他来源,

21%PM2.5

广州市大气重污染过程机动车对PM 2.5的贡献 2013/12/12013/12/22013/12/32013/12/42013/12/52013/12/62013/12/72013/12/8

50

100

150

200250质量

度(

u g /m 3)Date

PM 2.5餐饮5%扬尘6%垃圾焚烧6%生物质燃烧15%机动车尾气18%

燃煤11%工艺工业源18%二次无机源7%其它

14%餐饮3%扬尘6%垃圾焚烧4%生物质燃烧13%机动车尾气22%燃煤16%工艺工业源19%二次无机源7%其它10%餐饮2%扬尘4%垃圾焚烧2%生物质燃烧9%机动车尾气

24%燃煤10%

工艺工业源

20%二次无机源7%其它22%餐饮1%扬尘4%垃圾焚烧3%

生物质燃烧

6%

机动车尾气29%燃煤13%工艺工业源21%

二次无机源

6%

其它

17%18%

24% 29%

22% 暨南大学:广州机动车对PM 2.5的贡献 机动车排放

26.9%

重油燃烧

3.6%

冶金工业

2.1%

生物质燃烧9.8%

扬尘2.5%海盐2.6%二次硫酸盐生成30.0%二次硝酸盐生成

9.3%

高氯源3.8%其他9.4%

深圳市大气PM 2.5来源解析的初步结果

黄晓锋,2014年

未来工作设想

地方及科技支撑项目:深化、完善、提高广东省开展PM2.5手工监测技术培训

?粤港澳联合研究 ?《

PM 2.5监测技术及数据质量保证研究》 ?《VOC 监测技术及数据质量保证研究》 ?环保公益项目及地方研究项目

?2014年环保公益性项目《珠三角区域空气

质量达标管理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广东省设立的2个项目《广东省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业务体系建设》和《广东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

广东省拟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PM 2.5手工监测标准操作程序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香港科技大学

2015年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

科技支撑:预报预警+源解析+决策支持

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中心

科技支撑:预报预警+源解析+科学支持大气重污染应急会商中心

监测实况污染气象

预报预警视频会商

科技支撑:预报预警+源解析+决策支持

环保部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实时监控预报预警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广东工作的关心支持

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课程标准实施后将取代教学大纲。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要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合高等教育教学实际。明确有关先修课程基础,考虑后续课程需求,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2、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及有关部委、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或专业提出的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我校的课程特色。 3、适应性原则。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 4、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适当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1、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参照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认证标准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后阶段继续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分析,确定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 3、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

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编制

岷江都江堰段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 (送审稿) 编制单 位:水利部 交通运输 部 国家能源 局 都江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目录 1.概述 (1) 1.1.方案编制背景 1 1.2.岷江概况 2 1.2.1. ................................................................................... 岷江主河道概况 2 1.2.2. ............................................................................... 岷江主要支流概况 3 1.2.3. ............................................................................... 岷江水利工程现状 4 2.编制范围、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 2.1.编制范围 6 2.2.指导思想 6 2.3.基本原则 6 2.4.编制水平年 7 2.5.编制依据 7 3.河流管理保护目标 (9) 3.1.水污染防治目标 9 3.2.水环境目标 9 3.2.1. ............................................................................... 监测断面水质目标 9 3.2.2. ............................................................................... 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源解析方法摘录讲述讲解-共15页

排放源清单法、扩散模型法以及受体模型法 排放源清单法存在两个重大的缺陷:第一是需要估计排放量,而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极其广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估计;第二是空气质量与污染排放源之间关系复杂,源与受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源种类不断增多,排放源清单法渐渐已不能满足人类对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要求。 一种是以污染源为对象的扩散模型;另一种是以受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 扩散模型通过以污染源排放资料为基础进行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估算,来判断各种源对于目标区域内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贡献,它对于小尺度区域内有组织的工业烟尘及粉尘源同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间响应关系的建立有较好的效果。但其需要收集较为详细的污染源的排放资料、气象资料、地形数据以及粒子在扩散输运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参数。因此在面对较大尺度范围或无组织开放源问题时,这些参数的取得及其规律性的把握为扩散模型的实际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总体来说,受体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需知道污染源详细信息的源未知受体模型;另一类是需要知道源类及其详细组成特征信息的源已知受体模型。 源已知受体模型最主要的代表模型是化学质量平衡法,其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 源解析主要有物理法、显微法、化学法。 物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即X射线衍射(XRD)法和轨线分析法( Trajectory Analysis),其主要原理是利用XRD确定颗粒物中的物相组成,根据物相组成及相关资料来分析、推断颗粒物的可能来源。 显微法的实质是利用显微镜对颗粒污染物的大小、形貌等表面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可能的排放源。根据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光学显微镜法(OM)、电子扫描显微镜法(SEM)以及计算机控制电子扫描显微镜法(CC-SEM)等。该法的基础是某些污染源排放的大气颗粒污染物往往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显微法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其需要建

课程目标编制方案及教学理论

课程目标编制方案及教 学理论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Let’s read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 部分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pen pal”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 【课题】Unit 4 I have a pen pal 【教学重点】 1.阅读let’s read 部分中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正确书写本课重点句型,并能够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难点】 1.本课的难点是能理解、认读句子:My twin sister Ann likes drawing pictures and making kites. We look the same, but we don’t like the same things.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 2.本课难点是英语信封的书写格式与中文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写反。 【教具准备】 1.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录音、课件、动画素材。 2.两个信封,分别用中文格式和英文格式写好。 3.学过的单词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

1、Warm up (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1-2 分钟 (1)教师播放第六单元Let’s sing 部分歌曲,学生倾听。 (2)学生试着说出歌词。 (3)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歌词。 (4)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唱歌曲, 一边表演,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单词短语。 2、Review (复习) 活动二:拼词比赛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画面中快速闪动不同的画面,可以以一秒钟更换一张的频率进行一分钟。 (2)画面内容为前面两节课所学的动词短语的图片。如果能够适当改变一下画面,出示学生没有见过的画面最好。 (3)课件停止后,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快速地记下看到的单词短语。 (4)一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30 秒钟后停止。学生再次记录。 (6)30 秒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7)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几次反复。同时可以选显示文字或不显示文字。(8)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自己订正答案。 3、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了解网络 教学参考时间:3-4 分钟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

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附件3 ××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2017-2020年) 1现状调查 1.1河道现状调查 ××河道位于浙江省××市,流经×市×县××乡镇。起止点为××至 ××,其集水面积××km2,河道全长××km。河道的主要支流为××、××等,分别长××、××km。河道流经××市(或县)2016年GDP××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主导产业为××等。 1.2污染源调查 (1)涉河工矿企业概况。周边与河道相关的企业共有×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化工类××家,印染类……(分类分规模进行简要介绍)(2)农林牧渔业概况。河道两岸周边共有耕地××亩,主要种植××,林地××亩,养殖业规模××,渔业规模××。 (3)涉水第三产业概况。区域内共有餐饮业××家,排用水情况;洗车业××家,排用水情况;其它涉水三产情况。 (4)污水处理概况。区域内共有污水处理厂××家,规模 ××,处理率××,污水处理后排向××河;农村污水处理设

施××处,处理率××,覆盖人口××,处理后排向××河。 (5)农业用水概况。区域内有灌区××处,规模××,农作物种类 ××,灌溉面积××,渠系利用系数××,农水工程 (分类)规模。 1.3涉河(沿河)构筑物调查 主要包括水库、水闸、堤防、水电站、水文测站、管理站房、取排水口 及设施、道桥、码头等,其中水闸×座,堤防× ×k m,水电站××座,水文测站×座(各类工程的数量及规模)。 1.4饮用水源及供水概况 区域内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处,位于××,规模××;农村饮用水源地××处,供水人口××;自来水厂××处,规模××,企业自备水源××处。 1.5水环境质量调查 ××河道共有×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为×类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污染较严重的河段为××,主要超标因子是××。流域内饮用水源地的达标率为××%,主要超标因子是××。 2问题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河道(湖泊)在水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总结与梳理应与目标和任务相结合。

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可编辑)

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 (试行 ) (第二版 ) 7>2014 年 2 月 28 日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防治环境 空气颗粒物污染,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规范全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监测技术, 制定本 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涉及的监测技术方法, 主要包括污染源样品的采 集、环境受体样品采集、样品的管理、颗粒物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全过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 制等,以提高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 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共同起草。 目录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2

4、源样品采集. 2 4.1 源分类及采样原则2 4.2 固定源采样. 3 4.2.1 稀释通道法3 4.2.2 烟道内直接采样法5 4.3 移动源采样. 7 4.3.1 现场实验法( 隧道法 ) 7 4.3.2 全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 8 4.3.3 分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 9 4.4 开放源采样 11 4.5 其他源类采样. 15 4.5.1 生物质燃烧尘采样 15 4.5.2 餐饮油烟尘采样. 17 4.5.3 海盐粒子采样20 4.6 二次颗粒物前体物采样 20 5、受体样品采集. 20 5.1 点位布设原则21 5.2 采样仪器和滤膜选择21 5.3 采样时间和周期 21 5.4 采样前准备21 5.5 样品采集 21 5.6 采样注意事项. 21 6、样品管理 22 6.1 样品标识 22 6.2 样品保存 22

自己接触到某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Let’s read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pen pal”。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课题】Unit 4 I have a pen pal 【教学重点】 1.阅读Let’s read部分中的两封电子邮件。 2.了解一些有关英语信封的书写知识。 3.正确书写本课重点句型,并能够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难点】 1.本课的难点是能理解、认读句子:My twin sister Ann likes drawing pictures and making kites.We look the same,but we don’t’t like the same things.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 2.本课难点是英语信封的书写格式与中文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写反。 【教具准备】 1.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录音、课件、动画素材。 2.两个信封,分别用中文格式和英文格式写好。 3.学过的单词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 1.Warm 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1)教师播放第六单元Let’s read部分歌曲,学生倾听。 2)学生试着说出歌词。 3)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歌曲。 4)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唱歌曲,一边表演,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单词短语。 2.Review(复习) 活动二:拼词比赛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画面中快速山东不同的画面,可以以一秒钟更换一张的频率进行一分钟。 2)画面内容为前面两节课所学的动词短语的图片。如果能够适当改变一下画面,出示学生 没有见过的画面最好。 3)课件停止后,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快速地记下看到的单词短语。 4)一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30秒钟后停止,学生再次记录。 6)30秒钟后,教师请学生停止记录,在已写的单词短语下面画一条线。 7)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几次反复。同时可以选显示文字或不显示文字。 8)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自己订正答案。 3.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了解网络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 你上过网马?你上网通常做什么?

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及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3)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4)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实施案例 案例1:机器与机构 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适合毛坯为圆柱体、长径比较大的轴类零件加工,但G71指令中的零件X轴数值沿Z方向必须单调变化(递增或递减)。型面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3适合毛坯为铸、锻件等零件型面的加工,G73指令对零件轮廓无单调变化要求。 毛坯为棒料圆钢,因为零件有非单调变化轮廓结构(R20圆弧),无法使用G71指令粗车循环,但如果用G73指令直接加工圆柱毛坯,加工时空刀多,效率低。为解决这类问题,编者提供一个新的加工工艺方法:先用G71指令忽略非单调变化部分加工,然后用G73专门加工非单调变化部分。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先忽略圆弧部分结构,假设圆弧部分结构不存在,用G71指令按单调轮廓粗加工,然后再用G73指令专门加工R20圆弧部分结构。这种工艺方法即使是圆柱毛坯,其空刀现象明显减少,切削进给路线最短,加工效率提高了。通过该环节的教学实施,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案例2:前段时间因为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事件引发空前的爱国热潮,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热爱。萨德导弹就是军工机械,从机械大概念来说就是机械,在我教学的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中,在教学内容引入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机械专业的决心和信心。

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17-2020年)编制指南(试行)

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 “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17-2020年)编制指南(试行) 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

前言 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要求,我省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委办〔2017〕42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强调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省水利厅、环保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环保厅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的函》(粤水办函〔2017〕117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县要根据本级河湖名录,抓紧组织开展辖区内主要河湖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并于2017年年底前出台实施。为确保《工作方案》落到实处,指导开展“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县级及以上级别的领导担任河长的河道,县级以下河道可参照执行。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多样,使用本指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目录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要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主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编制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编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编制原则 (1) (6)水平年 (1) (7)技术路线 (2) (8)任务分工 (4) 1 概况 (5) 1.1 自然地理 (5) 1.2 经济社会发展 (5)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 (5) 1.4 水污染 (5) 1.5 水生态环境 (5) 1.6 现有工程 (6) 2 主要问题 (6) 3 目标指标 (7) 4 主要任务及措施 (8) 4.1 保护水资源 (8)

目标方法管理课程大纲

目标方法管理课程大纲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目标制定与计划管理 (1天6小时) 【课程背景】: 目标管理堪称是最经典和最基础的管理理论之一,只要涉及到管理,几乎离不开目标管理,德鲁克:“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 定每个人的工作。”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 制定目标对下线进行管理,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 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以及个人的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 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实施目标管理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促进员工的自我管 理,提升企业持续不断的迎接一个个新目标的能力。 然而,能真正行之有效进行目标管理的企业非常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为什么我们整天在忙碌却工作业绩不明显,工作没有成效?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无所事事? 为什么我经常工作中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为什么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下达的指令我们不能很好的完成? 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效调动下属员工的积极性? 为什么我们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踢皮球、相互推卸责任的情 况?…… 当你持续被上述现象困扰时,请考虑,您的目标与计划管理能力是否不足?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需要达成自己的绩效,从而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而 在这个过程中,目标管理与计划管理显得犹为重要,因为它是一切行动的方向 与保障设施。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场人士,你的目标管理能力与计 划达成能力往往衡量着你的工作结果实现能力。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储备干部及需要提升相应能力的职场人士。【课程形式】:现场讲授、互动讨论、角色演练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课程时长】:完整版2天、6小时/天;标准版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目标的制定 1.目标有何作用? 2.目标从哪里来? 3.制定目标的流程 4.如何制定高明的目标:SMART原则 5.目标的分解 6.目标对话与目标管控 7.注意防范目标管理的缺陷 二、计划的制定 1.计划制定五步法 明确目标 掌握事实 根据事实系统思考 制定计划 计划的决定 2.完整计划所应包含的八大模块 3.制定计划的关键 4.如何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 三、从目标到计划 1.计划存在的必然性 2.计划的种类 3.计划制定的流程 4.计划中5W2H 5.计划的组成部分与关键点 6.如何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 7.计划的关键点控制与PDCA循环 四、追踪控制三部曲 1.观察、测试 2.比较、检讨、评估

课程目标编制方案案例

课程目标编制方案 一、课程目标编制实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描述了一位中国学生在国外旅游时遇到了危险,宁愿忍受寒冷和饥寒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从而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重。 应该说,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的体会还是较为表面的,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老板的态度变化和“我”对国旗的热爱两条主线为教学的重点,通过言语实践、朗读感悟、自由写作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浓浓的爱国情谊。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以及面包店老板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面包店老板的变化以及我对国旗的尊重。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3、播放升国旗的画面,谈谈你的感受。 4、是啊,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中,在雄壮的天安门广场前,在我国奥运健儿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五星红旗都会伴随着我们高高升起,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位中国留学生和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4——12段 1、上节课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留学生在漂流过程中落入了激流之中,生命受到

了威胁,当他醒来的时候,陷入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山之中,直到三天之后的中午,他才走进了一家面包店,当他向面包店的老板说明处境之后,老板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2、请你划出描写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3、交流: (1)出示句子:老板听懂了我的话……你能给我什么呢 ①抓住“双手一摊”、“一脸无奈”等词语体会老板的态度非常冷漠。 ②演示老板的动作、语言,体会老板的态度。 ③指导感情朗读。 ④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向老板交易呢 (2)出示句子:他见我醒了……由我来付。 ①抓住“竖起大拇指”等词体会老板的大方。 ②动作演示,指导感情朗读。 4、是呀,老板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是因为什么昵 5、默读课文第4——10段,找一找描写对待五星红旗的句子。 6、交流: (1)我犹豫了一下……依然那么鲜艳。 ①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我对国旗的爱护。 ②这是一面怎样的国旗(理解“依然”的意思,体会我对国旗的骄傲。) ③说话练习:用“依然”说一说话。 (2)出示句子:我愣了一下……五星红旗。 ①抓住“愣了一下”、“久久”、“凝视”等词语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②面对老板的要求,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位留学生,你会想些什么呢 ③指导感情朗读。 (3)出示句子:我摇摇头……向外走去。 ①抓住一系列动词,体会我坚决交换国旗的态度。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趔趔趄趄”的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

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 一要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幼儿园具有不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

镇江高专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不能只凭编写人的主观想象,或只依据某一教材进行编写,更不能将教材的目录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提纲。 (二)突出能力原则 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 习成果。突出能力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 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着眼于探索建立工 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 有效教学模式。 (三)可学习性原则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规范性原则 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力求文字严谨、术语规范、简明扼要,公共基础课 等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可对统一格式进行调整。 (五)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便于任课教师参照执行。 (六)创新性原则 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约束,构建适合现代职教理念的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职业发展 和个体职业生涯的需求。 二、课程标准的制订程序 1.课程标准的制(修)定由课程所属系(部)负责,在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学校制订课程标准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要在实 践专家研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由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设计工作。 2.课程标准应由对课程有研究、直接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负责起草,教研室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初稿。系(部)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技能能手参加的课程标准审核专家组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后,系(部)主任审批签字报送教务处备案(以专业为单位按以理论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实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节课下来,与教师的交谈中,当问到执教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或者随便说出一些。在目标的认识与叙述上,主要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 有的虽然按要求制定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不明白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不是围绕着目标进行。或者只有过程,没有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 2、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区分不清。在制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往往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等。 3、制定教学目标时,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和亲身经历实践,来探究完成分离物体的任务。”叙述上,行为动词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让学生了解物体分离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

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 指导学生的学习, 指导学生的教学, 以及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可简化为导学、导教和导评(对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指导教师的教 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策略是指适合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步骤、媒体的运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传授,侧宜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法。如果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侧宜选择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教学法(探究式教学)。 2、指导学生的学 清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通过对照目标进行学习,学生知道完成目标或部分目标,对学生起到一个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作用。 3、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借助目标进行互动并用目标来调节自己行为的一个信息反馈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从目标制

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附件3 ××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2017-2020年) 1 现状调查 1.1河道现状调查 ××河道位于浙江省××市,流经×市×县××乡镇。起止点为××至××,其集水面积××km2,河道全长××km。河道的主要支流为××、××等,分别长××、××km。河道流经××市(或县)2016年GDP××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主导产业为××等。 1.2污染源调查 (1)涉河工矿企业概况。周边与河道相关的企业共有×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化工类××家,印染类……(分类分规模进行简要介绍) (2)农林牧渔业概况。河道两岸周边共有耕地××亩,主要种植××,林地××亩,养殖业规模××,渔业规模××。 (3)涉水第三产业概况。区域内共有餐饮业××家,排用水情况;洗车业××家,排用水情况;其它涉水三产情况。 (4)污水处理概况。区域内共有污水处理厂××家,规模××,处理率××,污水处理后排向××河;农村污水处理设 — 12 —

施××处,处理率××,覆盖人口××,处理后排向××河。 (5)农业用水概况。区域内有灌区××处,规模××,农作物种类××,灌溉面积××,渠系利用系数××,农水工程(分类)规模。 1.3涉河(沿河)构筑物调查 主要包括水库、水闸、堤防、水电站、水文测站、管理站房、取排水口及设施、道桥、码头等,其中水闸×座,堤防××km,水电站××座,水文测站×座(各类工程的数量及规模)。 1.4饮用水源及供水概况 区域内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处,位于××,规模××;农村饮用水源地××处,供水人口××;自来水厂××处,规模××,企业自备水源××处。 1.5水环境质量调查 ××河道共有×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为×类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污染较严重的河段为××,主要超标因子是××。流域内饮用水源地的达标率为××%,主要超标因子是××。 2 问题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河道(湖泊)在水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总结与梳理应与目标和任务相结合。 — 13 —

浅谈劳技课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描述与落实

浅谈劳技课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描述与落实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谈劳技课“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描述与落实 奉贤区古华中学李国芳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搞)提出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要体现“课程目标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要求,要结合学科特点,呼应课程方案要求。”这就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正式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一期相比,增加“过程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这就是二期课改的一个重点与亮点,也算是二期课改的焦点和难点。 为什么要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教育专家已有许多论述,本文不作阐述。而我们教学第一线教师如何描述与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也许是一个非常生疏而疑难的问题。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体会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通过钻研教材、教参,基本可以了然于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在许多评价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使我们尤其头痛,如何让学生们体验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这是当前亟待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实践与思考,笔者就“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教学目标在中学劳技课教学中的描述与落实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与理解。 二.关于劳技课“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描述 1.依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描述。 在现行的《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描述是: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与一期的“会动手,爱劳动”相比增加“能设计”三个字。这九个字的劳技课程目标我们可以理解为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相呼应的课程目标。“能设计”就是二期课程改革劳技学科新增的“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设计”不但是技术的一个核心概念,更是技术活动的重要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具体描述就是:通过技术设计活动“使学生了解技术活动的一般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其实技术世界就是设计世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是:发现问题、明确要求,产生创意、构思方案,表达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价、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设计,是解决人的需要。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收集信息、整理筛选,发现需求是设计的起始点,满足要求是设计的归宿点。设计活动是创新活动,运用创新方法进行设计。设计必须遵循科学原理,设计必须考虑客观条件,设计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与创造条件进行构思设计方案,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图样、模型、图表、电脑演示将设计方案与需求者、实施者交流。实现方案的不断改进,通过优化权衡,实验论证,完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制作符合需求的产品,或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从而

课程规划方案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五小学校课程规划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为了深化我校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严格执行市教委2012调整的年课程计划(渝教基)[2012]24号),深入推进学校“两课”建设,立足学校实际架构与实施各种课程。根据《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庆市南川实验区三年工作规划(2014-2016)〉的通知》精神(南川教发[2014]40号)。认真落实区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南川教发[2013]27号)精神,深入推进“两课”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南川区隆化第五小学校课程规划方案。 我校是一所依托花盆山成长,诞生于1906年普通城区小学。学校坚持“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形成了“爱国、诚信、自强、奉献”的校风、“诚实、勤奋、团结、健美”的学风

和“敬业,博学,协作,创新”的教风,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我校在区教委领导下,努力研究“121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努力探索活动型课程建设,为推动学习、培养技能、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学校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突出学校特色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在我校课程建设中,整体发展不够平衡。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实施还存在差异,一些自主拓展和探究型课程的活动课程,由于受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正在探索中,开设质量不够高,校本课程速度较慢且效果不够好。由于教师结构相对老化,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还非常肤浅,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情况还存在,过分追求学生学业成绩,而忽略学生全面发展。基础型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性尚待提高和完善。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追求真善美。 (二)具体目标: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小学2020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下面是带来关于中小学20xx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20xx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