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

区位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分工加深的产物。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生产地也是消费者的居住地,生产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以手工业为主),这个时期没有探讨区位论的需要和可能。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大工厂发展,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工厂企业最佳区位选择就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于是区位论就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了。

(一)早期区位思想的产生

早在18世纪,区位论思想就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出现并广泛传播。如法国的康提伦(R. Cantillon)于1775年在他的著作《关于商业本质的一般论述》中提出城市谷价决定农民的土地用途,指出城市谷价运费的多少与距离城市的远近,都影响农业各部门的区位。他还以同样的观点论述了工业、矿业和林业的区位。这是后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发展的先驱。

(二)静态区位论的研究

19世纪-20世纪40年代为静态区位论研究阶段,是典型的静态模式时期,多以一两个因素进行孤立的分析。在这一时期,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以英国为主,以抽象距离因素研究区位论以德国为主。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已逐渐走向帝国主义阶段,一方面垄断集团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垄断集团内部也在追求个别企业的“合理性”,这就大大推动了区位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工业和农业两个侧面探讨经济布局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 农业区位论的研究

在农业区位论研究方面,最早是苗勒(A. Muller)在1812年专门探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形态的分布。

杜能(J. H. von Thunen,1783—1850)在1826年发表《孤立国》一书,成为农业区位论的代表。该书对农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核心思想是:不同农产品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各有其相对的优势区位。其理由是:农业发展是由市场谷价决定的,如产地与市场距离加大,运费就增加,农产品中谷物的原价必须减少,所以远离市场的农场,以粗放经营方式才可以获利。以此为根据,划出以市场为中心的农业土地利用同心圆。

在杜能之后,研究农业区位论最有名的是布林克曼(T. Brinkmann),他从杜能理论中导出一些简单的原则和概念,提出了节约指数(即地租指数,为每单位距离的运费变化率)的概念,并以数学的方法探求决定空间区位的各种因素。他认为,指数最大的生产物,确实占有接近市场的有利位置。

此外,萨林(E. Salin)在其所写的文章“孤立国,1826-1926年”中指出,杜能的理论在百年之后仍然是妥当的,并详细论述了各方面对杜能理论的研究情况。

2. 工业区位论的研究

早在19世纪末就用数学方法论证工业区位论的是龙哈德(W. Launhardt),他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为研究区位论提供了精密的研究方法。直到现在区位论中所运用的“运输吨公里最小地点的区位决定公式”、“市场地域大小与运费之间关系的公式”、“市场总需要量的计算公式”等都是龙哈德设计的。他认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原则是原料产地与消费地的关系;除主要的运输关系外,还有不同地区的地质、水利费用,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和工资条件,熟练劳动技术工作者雇佣状况,等等。

对工业区位论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他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的区位论著作有两部,其一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其二是《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前者属于纯理论探讨,后者为结合实际的研究,包括对德国1861年以来工业区位分析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工业分布的综合分析。韦伯认为,决定区位的基本因素首先是生产地、原料地、消费地之间的运费,其次是劳动费的节约、集聚(或分散)所带来的利益。他系统地提出解决区位问题的各种模式,为后来的工业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继韦伯之后,对区位论做出重要贡献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胡佛。

?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于1935年完成学位论文《区位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区位理论。帕兰德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在研究了制鞋和制革工业的基础上,于1937年完成了名著《区位理论与制鞋、制革工业》,之后在1948年又出版了其理论著作《经济活动的区位》,从而确立了他的经济区位理论。胡佛在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时非常重视运费的影响,提出了他的运输费用理论,并且研究了运费和生产费对市场区位的影响。

在韦伯之后,很多学者应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区位问题,其中最著名区位论著作是高兹(E. A. Kautz)于1934年发表的《海港区位论》。高兹以韦伯理论为指导,采用了经济与地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海港与腹地关系为基础,创立了海港区位的系统理论。

他提出了“总体最小运费原则”,追求海港建设的最优区位。

(三)新古典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893~1969)在1930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他的“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2.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及中心地理论,探讨的是都是静态局部均衡问题。而在静态区位论研究后期,很多人开始了动态研究,以廖什(August Losch)1940年发表的《经济的空间秩序》最著名。他的研究与现实相结合,从发展角度论述了区位论中市场圈的作用和理论问题,被称为“市场区位论”。

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归纳起来,静态区位论研究阶段主要有下述特点:①区位论与政治相结合,注意研究地区规划;②理论研究向动态方向发展;③重视市场构造理论的研究。

三、动态区位论的研究与现代区位论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位论研究摆脱了静态的均衡模式研究,进入动态的多因子对比模式研究阶段。

1950年代以后,由于“区域科学”的发展,区位论的研究与微观理论相结合,使其成为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理论。

1960年代以后,由于计量科学、尤其是计量地理学的发展,使区位论的研究广泛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网络理论等方法,对区位论进行时间、空间与行为的综合连贯分析,对区位论的各种理论(例如聚集论)进行数学模拟分析,并应用计算机整理资料和实现制图自动化。

到1970年代以后,在区位研究中又广泛应用了空间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区位论的研究进入更高水平。

1. 农业区位论研究

50年代后对农业区位论也从多方面作了动态研究,60年代后利用计量方法研究农业区位论的著作也不断增加,并从多方面修改和补充了杜能的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奥托林巴(E. Otremba,1952)、美国的达恩(E. S. Dunn,1954)、东坎(B. D. Duncan,1960)等。

2. 工业区位论的研究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胡佛(M· Hoover)、格林赫特(M· Greehut)、艾萨德(W· Isard)等人,综合了韦伯、廖什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因此从理论上说,合理的工业区位应当通过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这个时期工业区位论的研究特点是从单一因素分析转向综合因素分析。

3.现代区位论的研究

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以艾萨德(W. Isard)为代表人物之一。艾萨德从50年代以来就区位论问题提出了大量新观点,他是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一向主张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

从60年代到70年代,区位论研究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开始重视区位中行为因素的研究,将非经济因素的分析纳入了区位因素分析的框架之中。地理学者普莱德(A. Pred)把“满意人”的概念引入区位论中,在他的著作《行为与区位》提倡“地理学的区位论”,建立了更加接近现实的区位行为研究理论。

1970年代末以来,许多学者从“地理空间统一体”的角度来研究区位论。艾斯纳德(H. Isnard)1978年在其专著《地理空间》中比较明确地解释了地理空间的概念及其形成机制。

进入1980年代,许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区位论进行了研究。美国经济学者纳斯在1986年出版了《地域经济学》一书,他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都市体系、产业区位模型、土地利用、收入和交易地域间理论和地域经济增长及公共政策进行了研究。他的理论属于区位宏观分析的动态研究范畴,其研究层次更高,但如果从产业区位论的论述来看,他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廖什理论基础的进一步发展。

在零售商业、批发业和城市区位理论的研究上,贝利和加纳对零售商业区位和中心地系统理论的发展,维斯对批发业区位论的研究,贝克曼、帕尔和戴西对中心地等级系统模型的发展,斯坦因和施坚雅对空间扩散等问题的研究,他们理论和学说构成了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部分。

区位论在研究服务设施和住宅区位上,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意义也愈来愈显得重要。如各种事务所和行政办公机构在大城市区位布局中地位与日俱增,研究这类区位问题成为现代区位论的一个新趋势。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

概括起来,这个阶段的区位论研究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区位论成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组成部分,由于其探讨的问题日益广泛,因而吸收了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

第二,现阶段的工业区位论主要研究多企业集中的工业地域设计,而非考虑一个企业;

第三,现代区位论与知觉、行为科学相结合,并且最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自从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区位论也成为合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

第二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贵族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为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当时以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的“合理农业论”(全面推广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1.假定的前提条件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即80公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1)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威廉·阿朗索,美国地理学家,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1964年出版《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一书,将冯·杜能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的分布,目前已由梁进社,等(2007)译成中文。书中集中论述了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平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von Thunen)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之分布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 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 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 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 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

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处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基础。 译者前言 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出生于阿 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朗索于1954年、1956年和196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建筑学学 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作为教授和系主任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工作,1962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做访问教授,1963~1965 年,任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随后的十多年问,阿朗索 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校; 1976年又回到哈佛,任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被命名为理查德·萨尔 顿斯塔尔人口政策教授,1983~1984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除了学术工作外,阿朗索还是众多机构,包括美国商务部、农业部、住 房与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行动基金会、美国福特基 金会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和顾问。阿朗索曾于1993年10月来中国北 京参加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在那一届的区 域科学国际研讨班上授课。1999年2月11日,威廉·阿朗索去世, 享年66岁。 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 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yon Thtinen)的关于孤立 2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 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 之分布。他的学术兴趣还包括人口统计变化动态,尤其是高度城市 化地区的人口问题,比如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和健康,欧洲的区域一城 市人口迁移模式,美国社会种族统计调查等。为激励区域科学同仁 以阿朗索的精神承担创新性工作,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于1999年11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doc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为了用数学推导这一问题,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决定区位的改变。如图所示,RM1和RM2为两个原料产地,M为市场。假设RM1和RM2生产的是减重原料(减重率50%),原料和产品每吨运价相等,则环绕RM1和RM2的费用等值圈表示生产1个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需用原料的运费;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值圈则表示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由于原料是减重的,而产品是纯的,所以环线RM1和RM2的运费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M的要密。X点运费为8(RM1的单位运费2+RM2运费4+产品运到M的运费2),将运费支出为8的各点连接起来,就成为8的等费用线。P点是运费最小的点,总支出运费为7。Y点生产1个单位产品,劳动费支出比P点低2个单位,能否将生产地迁至Y,决定于Y点是否在9的运费等费线(即决定等费线)内,如在线内,可将生产地从P点迁至Y点。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专业复习资料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区域经济学作业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作业 一、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 不多于 700字。 答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 ; 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 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 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 3个一般区位因子 :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 3个阶段 :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 ;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 ; 原料指数近似为 1时, 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 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 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 :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 决定区位的改变。 ③集聚 (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 (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 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二、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原则 , 不多于 800字。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差不多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判 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 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都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本章讨论与交流—— 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 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都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究“决定都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假如存在,那么又是如何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究那个缘故,什么缘故都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都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旧不明白而已。”克氏自小对地图感爱好,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熟知经济学,专门对韦伯区位论感爱好。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阻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明白得中心地理论的差不多概念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同意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畴。 6、商品服务范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畴示意图 专门提示: 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猎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点 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点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 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刻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阻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平均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序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侧重于对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变化到对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分析。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尺度再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发展问题。最后再发展到研究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战后以来,作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从某一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到 实证分分: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到 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到 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3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简答) 5.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填空) (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人们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来。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效率至上②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论③胡鞍钢主张两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直接影响(技术、管理、产业关联)间接影响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6.区位: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现代区位理论把区位定义为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其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主体:指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 8.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条件因区位主体不同而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9.区位因子:又叫区位因素或区位力量,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与区位条件的区别: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区位因子的分类 10.试述劳动力因子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劳动力特色: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而言,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的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2)劳动力素质: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3)劳动力成本:当工业企业从运费最小地点转移到劳动费最低地点,所增加的运费小于节约的劳动费时,则发生从运费指向到劳动指向。 (4)劳动力移动:由于很多人不希望远离故里去外地谋生,劳动力的空间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从而也影响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农业的区位选择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基础题组 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部分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2017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乙地附近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升高 “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的一种奇观。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在成都平原拍摄的柑橘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照片拍摄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花果同树”景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和水源 B.市场和技术 C.地形和土壤 D.政策和交通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7安徽淮北二模)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5.(2017安徽淮北二模)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机械 C.土壤 D.市场 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2018吉林长春普通高中质量检测一)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 ) ①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②提高了土壤肥力 ③降低了科技投入④改良了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8吉林长春普通高中质量检测一)本届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 ) A.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 B.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 C.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 D.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 提升题组

《经济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 )经济活动的容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或初级产业) ,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 )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 场所)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 场所) 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 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 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如大经济格局变化) 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民,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尽管这种农业制度改革,取消了贵族阶级的许多特权,但贵族却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了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那么企业型农业建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这是杜能试图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 .D.Thaer,1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针对上述泰尔的合理农业论,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为了弄清这一问题,从一个假想空间,即“孤立国”出发,探索合理农 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为了研究的需要,杜能本人从1810年起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了特洛农场。十多年的农业经营数据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成为他用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说的数据基础。根据农场水平的数据检验后,杜能建立起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经济地理学知识要点

1.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 经济地理学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3.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 答: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研究涵盖企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制度性环境的关系,区域增长中社会文化传统、关系型资产等的作用,金融交流中文化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4. 区位、区位理论、区位主体、区位因子的含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及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因子:又称为区位因素、区位力量,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及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5. 生产要素有哪些? 答: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称为生产的三要素。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和知识依赖程度的增加,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要素) 6.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 答: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的场所,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 如何去衡量一个交通现象?考虑交通因素 第一个要素是“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第二个要素是人和物质的移动。即通常所说的“交通流”,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第三个要素是地域,交通现象的产生、交通网的存在、交通流的结果都受到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7.交通网密度是什么,如何衡量?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8.通达度和分散指数如何计算? 通达度是指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n i ij i D A 1

(完整版)《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洲二中高红梅 【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对图3、3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3)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4)通过体验高考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3)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 2、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工业区位论概述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论工业区位》一书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输成本和工资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起源和发展 18世纪一些古典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区位论的思想。如爱尔兰的R.坎特龙于1755年发表的著作中和英国的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著作中,都论述过运费、距离、原料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工业区位论首推德国的W.G.F.罗舍尔,他于1868年发表的论文,提出"区位”就是为了“生产上的利益”,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的制约;原料地对区位发生的牵引力大小,依赖于原料加工过程中减少量的多少等等。用数学方法论证工业区位的是德国的W.劳恩哈德,他在1882、1885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给区位论开拓了一条精密化、计量化的道路。直到目前工业区位论中所用的“运输吨公里最小地点的区位决定公式”、“市场总需要量的计算公式”、“市场地域大小与运费之间关系的公式”等,都是劳恩哈德设计的。 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的是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他于1909年发表《工业区位论》一书,为工业区位理论建立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并提出了严密的研究方法。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抽象的、孤立因素分析的静态区位论。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弗特尔提出“贸易边界区位理论”。他认为,贸易区的边界是被该区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和单位运输成本之和决定的。1924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贸易理论》和1933年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等书中开始讨论整个工业布局问题。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学者胡佛?伊萨德提出了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的理论。这些理论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以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原则选择厂址,因此,它属于工业区位理论的微观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工业区位的理论逐渐发展,这种理论着重从全国范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资本形成特征和投资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的地区差异,以及环境经济、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德国经济学家A.廖施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秩序》开始,发展为多因素的对比研究,形成各种学派的动态区位论。著名的代表者有运输费用学派的E.M.胡佛、市场学派的廖施和区域科学学派的W.伊萨德、行为学派的A.R.普雷德等。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