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读书报告

《结构概念与体系》

“该书从头到尾充实了非常深厚的知识……?学生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建筑师或结

构工程师都会发现该书的内容是有裨益的。”

——美国建筑学会期刊(AIA Journal )之前的一个月我在上班,所以平时能看书的时间并不多。搬到学校之后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开始阅读这本周老师推荐的《结构概念与体系》。这本书与另外两本林同炎著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被称为“世界土木工程师必读之书”。整本书遵循着由浅入深先整体后部分的路线,先讲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最重要的设计思想,使读者对全书的中心思想有个大致的把握,中后段才着重讲述分体系以及相关重要构件的具体知识,使人阅读起来思路明确,知识结构更加连贯。由于是翻译本,有些地方理解的不太清楚,而且全书知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根本也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所以这篇读书笔记只是我在读第一遍时做的基本记录,后面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像这样的好书读多少遍都是不够的,它是个宝库,我会不断地发掘它。

显而易见的,《结构概念和体系》是一本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成长都大有裨益的书。长久以来,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有着先天的难以避免的矛盾。建筑师的工作比较偏艺术性,而工程师则是偏技术性的。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美观和更多的使用空间而工程师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有些时候建筑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无法跟现有的结构技术或是结构理论吻合起来,矛盾就不可避免了。消除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本书的任务之一。它不同于别的结构教科书详细介绍怎样设计建筑物的每个构件,而是从建筑物整体出发,从建筑设计的源头处着手,消除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认识上的偏差,通过概念上的简单公式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设计,使得设计结果能够让双方都能满意,从而设计出整体性的优秀建筑体。

第一章.

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少,主要是从概念上大致讲解建筑设计的主要过程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题思路。要想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就需要在设计时将相互有关的空间形式分体系综合考虑。在分体系设计时,至少要有三个“反馈”考虑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整体建筑形式的初步构思(建立基本功能目标并转化为总体场地规划、活动组织方案和外形布置);二、按总结构体系对建筑形式总体构思(构思主要结构方案和分体系相互关系的要求);三、提出建议方案的初步设计(确定主要分体系和关键构件的物理性能,以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四、为实现建筑要求,对初步设计全面改进(最终深化设计,改进分体系和构件设计并准备设计文件)。这种分阶段的设计方法可以突出设计构思的概念阶段,从而避免基本思路受到细节问题的干扰。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须用概念的方式来确定基本方案的全部空间形式的可行性。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必须能够用图形表达出对主要分体系的要求,而且通过近似估计关键构件的性能来证明他们相互关系的可行性。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师和专业人员必须继续合作,完成所有构件设计细节,并制定良好的施工文件。

在谈到结构方面的教育问题时,作者直率地指出现行教育思路上的不足,“建筑和工程的学生往往是通过学习基本构件及其有关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要点来学习工程知识…….一个设计者的实际设计经验模式与学习技术知识的模式之间如此的不协调,将使学生难以在设计思路形成的阶段应用这些技术知识。“当然,他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建议对工程和建筑的学生道德一般教育方法应该是推论式进行的,从介绍结构开始,在考虑方案时,将房屋看成一个整体空间形式,然后讲那些基本知识作合乎逻辑的推敲。“

第二章.

这一章主要内容是通过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公式,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判断建筑的整体类型并计算建筑的受力情况。

把所给定的形式方案代表一个整体结构,按整个结构分析,确定它的总荷载和抵抗能力。建筑物的地面对建筑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物的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活载常常被转化为等效恒载,水平荷载则一般包括风荷载以及由于地震引起基础水平移动时产生的惯性等。水平荷载的合力H 一般并不

直接作用在支承体系上,它由水平抵抗剪力(-H),经过一段距离(a)传到,因此产

生了倾覆力矩(M=Ha )。为了平衡这个倾覆力矩,恒载反力的合力(-W)必然与恒

载合力(W)之间形成偏心距(e),使Ha=(-W)e。很明显对称建筑的偏心距是不能超过d/2 的,经常是控制在d/4 或d/6 以内。

通过总体悬臂作用抵抗倾覆,则建筑物支承体系上的合力(W )必须与恒载合力

形成偏心。第三节引入了高宽比的概念。高宽比是建筑物总高和倾覆方向支承体系总宽度的比值。由于倾覆力臂 a 随h 而变化,而抗倾覆力臂随 d 而变化,因此倾覆力H 和它所要求的抵抗力偶V 的关系可由高宽比表示。V 与倾覆力矩成正比,而与支承体系的宽度成反比。

第四节作者讨论了建筑物的承载力和刚度问题。提出材料的数量(截面面积)和弹性模量都是轴向刚度的影响因素。把材料放在远离中和轴位置上的形状是有效的形状。当截面形状已经给定时,虽然有可能通过改变所采用的材料数量和种类增大它的刚度,但不能改善它的效能。

第三章.

第三章一上来提出结构设计的层次问题,将整体的设计分成几个主要的分体系, 同时强调各分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最终设计方案的整体性。这种研究方法反映了一种有机的建筑,即一个设计方案的总体构思应当对细部设计提出要求,而不是相反。

随后作者做出两种设想,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建筑结构:(1)把建筑形式设想为实体结构;(2)把建筑形式设想为空间结构。通过第二章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主要是取决于它的截面形状和沿力作用方向的房屋宽度,材料强度是次要的。这一章里作者进一步进行讨论,提出了薄片分体系的模型。最后,作者归纳为:只有当薄片分体系具有以下三种基本作用时,实体建筑形式才可以采用整体性假定。 1. 竖向荷载可以从一个薄片轴向传至另一个薄片,并最终传至基础。 2. 水平荷载可以通过薄片间的抗剪传至基础。 3. 薄片之间可以传递一对轴向拉、压的抗倾覆力偶。在建筑形式看作空间结构的讨论中,作者指出一定要把空间结构做成在荷载作用下能保持其整体形状(也是保持截面形

状)。显而易见的,在材料相等的情况下,空间结构的刚性要比实体结构大得多。如果在一个封闭矩形筒的顶端任意位置上作用一个集中水平荷载,水平荷载可以在筒体总变形或局部变形都很小的情况下传到基础。由于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都很薄,这样的空间结构是非常有效的。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空间结构整体性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1. 要求水平分体系承受水平荷载,并把荷载传至竖向分体系,且能保持其截面的几何形状 2. 要求竖向分体系将恒载及水平剪力传至基础 3. 竖向分体系必须联系在一起,以便获得更好的抗弯和抗压屈能力。沿高度分布的隔板不只是承受水平荷载,它们把竖向分体系联系在一起,还能起到防止竖向分体系局部压屈的作用。由于减小了竖向分体系的局部弯曲长度,可以提高其总承载能力。设置了水平分体系,就使得由非常薄的墙组成的空间筒体能够承受任意高度上施加的水平荷载,而不发生明显的局部弯曲变形。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竖向分体系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水平分体系之间的距离,而与建筑讹总高度关系不大。这一节简明地说明了封闭的竖向和水平平板之间是怎么样传递荷载和弯矩的。

讨论到柱式结构,由于柱子的抗弯能力比较小,在水平荷载下会引起较大变形。与此同时,不能通过加设铰接的水平分体系改善过大的变形,因为铰接水平分体系虽然能使各柱共同变形,但对每根独立悬臂柱的弯曲刚度毫无影响。反之,如果水平体系与柱子是固接,它们之间有转动的相互约束而改善整体效能。在这种约束下柱在弯曲的过程中形成反弯点,使每根柱好像两根短柱那样,反弯点的位置决定了短柱的相对长度,其结果是减小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还改善了轴向荷载作用下抗压屈能力。对于框架而言,它的轴力弯矩大小以及总变形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子抗弯作用在总弯矩中所承担的比例。同时,对于已知力矩,柱子的轴向力大小与高宽比是成正比的。在真正的框架中,框架作用程度主要由梁柱刚度比决定。如果单柱刚度比梁刚度大,则大部分倾覆力矩将由每个柱的抗弯作用承担。可以用三种方法改善双列柱框架结构分体系的整体刚度,并且提高它的承载力: 1. 在双列柱框架内加设内柱; 2. 增

大该双列柱截面在弯曲作用平面内的高度; 3. 加设更多的或更刚的水平梁,以加大整个框架的竖向刚度。通过加设内柱增加基本双列杜框架的刚度,可有下述两个好处: 1. 由于成对柱之间距离减小,水平梁刚度增加,也就加强了整体框架作用。 2. 每个柱承

受的水平荷载较小,弯矩也较小,因此总的变形将减小。第二个改善基本双列柱框架 整体刚度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加大受力平面内柱截面高度。

第四章.

本章的目的是要阐明怎样利用整体方法按设计阶段进行结构体系设计的问题。 这可以使设

计者集中解决空间形式方案中较为基本的结构问题,而不至于过早地纠缠 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这也可以使设计者保证结构整体构思与空间形式构思之间的协调, 使结构总体系方案成为结构分体系的相互关系、具体设计等更加局部的问题的基础。

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法要求重视利用大空间分隔的、围护结构的以及各种设 备单元的

部件来作为基本结构分体系的可能性 ;应该着眼于把外墙、内墙、屋盖、楼盖 等部件的使用功能确定为既是空间分隔的部件,又是结构分体系。基本的整体方法应 该是将一个复杂的空间形式划分成若干半独立形式的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

在设计开始阶段,特别是还没有确切的资料时,很难确切估计荷载的大小。但是 为了能开

始着手方案设计,还是有可能作出一些不致造成严重误差的合理假设。本章 主要是介绍一些估算荷载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反应。

第二节提出一些通常情况下的几种常见结构的恒载值,虽然并不准确,但是在初 步估算的

过程中还是能带来不小的方便。至于活荷载,由于建筑物楼面上的实际活荷 载随着时间以及不同的使用类型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这给确定活荷载值带来困难。 如果已经知道建筑物实际的或可能的使用类型时,就可以定出一个平均设计活荷载。 在应用时,如果荷载分布面积比较大,这个平均设计荷载就可以作为基本活荷载。与 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尽管在建筑规范中对活荷载取值作了规定,但是,不应 当盲目地把它们当成绝对止确的东西来使用。

风荷载主要取决于风速、该表面的坡度、表面的形状以及其它结构对风的限挡作 用。空气

的密度(随高度及温度而减小)和表面的纹理也有较小的影响。在其它各个因 素不变的情况下,风压值与风速的平方以及空气的密度成正比 :P=C*D=C(1/2*V2D)。

关于地震作用,书上提出的两个基本目标与国内的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用等效静力荷载作为地震荷载,即能在合理的

而不过高的造价内达到这个目标。如果具有足够的延性,即使建筑物发生严重破坏。 仍能避免倒塌。因此,除了地震作用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应具备的 延性和塑性。地震期间结构的地震作用是由于体系的质量受到地面加速度而产生的内 惯性作用。实际的地震作用取决于下面的因素 :1.地面运动的强度和特征,强度和特征

取决于震源及其向建筑物的传播。 2.建筑物的动力特征,即振型、自振周期和阻尼。

3. 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或构件质量。建筑物设计的最小水平地震作用为

0.05h T =-

D 由于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的暴露环境不同,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结构内部 和外部的

伸缩变形会引起建筑物尺寸的变化。为了把这种应变和应力减到最小,必须

采取多种措施,或是便于建筑物的不均匀变形,或是加强各个部分并把各个部分连结 在一起,V=ZKCW C = 0.05

?T

以抵抗变形和由此产生的应力。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置伸缩缝和施工缝,特别是沿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设置。一般来说每个区段的长度不超过20。英尺(film) ,但有时允许到30。英尺(91. 5m)或更长。以往,每15n英尺(46m)或更少些就设置一道伸缩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变形,应当将刚度大的墙和柱设置在建筑物中心附近,而不应设在边角部位。沿建筑物的外边缘,竖向构件在它可能的变形方向上应当是比较柔的。

就整体结构而言,风荷载或地震在水平方向的作用,比起恒载和活荷载的作用可能要严重得多。在考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时,容许应力可以提高三分之一。总体来说,在正常的设计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为线性弹性反应; 同时,在灾难性地震作用下,结

构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吸收能量,保证结构不致发生倒塌。

最新的建筑规范已经将“容许应力”法改为‘'荷载系数”法,即所谓“极限承载能力”设计。规范规定的荷载必须乘以一个系数,使之相当于结构的极限荷载。例如。荷载系数

1.7,表明有70% 的安全储备抵抗破坏。事实上,所有的结构构件都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而不是脱离总体系而孤立的单独构件。所以我们还是很难计算作为空间结构的建筑物的真正的承载能力。

由于对有些部分理解尚不完全,因此本篇读书报告暂写到此。其实这本书看一遍两遍实在不足以深入理解,必须坚持不懈地读下去,结合新学习的知识不断温习才能有所领悟。不过有些基础的概念以及实用的理论还是能让人立刻感到受益匪浅。总之,这篇读书报告只是随笔,并不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我的目的是理解它消化它,我会继续努力。

《感知结构概念》

《感知结构概念》是由季天健先生所编写,它的目的是通过形象、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概念,通过对工程实例中的结构概念辨析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环节。这本书比较详细的从静力学和动力学讲解结构概念设计,将其中的公式,数字,图表,定义与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联系起来。形象生动而又有严谨的思路和理论讲解。他有这样的三个特点:1,迅速复习许多结构概念。2,通过实际例子检验

每个概念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3,增强概念的应用和对结构性能的理解。

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觉得很多地方非常熟悉。经历过大学毕业后的两个月,由于没有坚持温习功课,所以有很多之前掌握的比较好的结构知识慢慢变得生疏了。这个时候这本书对我来说就特别合适。它结合大量生动的例子形象地讲解了结构设计方面的重要概念,能够让我们迅速回忆起相关知识。同时,它又专业深刻,由浅入深,加强我们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它是所有结构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读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系列定义与概念,有些是我们之前已经了解过的,但是有些对我们来说是新概念,比如两种平衡状态,稳定平衡:如果物体在微小扰动作用下

势能增加,而扰动撤除后又会回到初始平衡位置,则称物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不稳定平衡:如果物体在微小扰动作用后偏离初始平衡位置,则称其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作者举出的板-瓶系统非常形象恰当。为什么这个系统可以在仅有木板短边支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呢?这是因为:1)木板与酒瓶的重量等于桌子提供的支反力大小。2)两个作用力(即板的重量与瓶的重量)关于支承点的力矩之和为零。换一种说法,这是因为板一瓶组合系统的重心恰好位于木板支座的上方。

当物体的尺寸相对于地球足够小时,物体的重心与质心重合。当物体的密度分布均匀时,其质心与形心重合。如果一个物体的质心没有位于其支承区城的上方,该物体就会发生倾倒。物体的质心越低,物体越稳定。物体重心G的坐标可由如下方程求得:??= ^x dW?? Z x dW??= ^z dW

/dW …/dW …/dW

面积二阶矩:是构件横截面的一种几何属性,与截面的大小和面积分布有关。有时被错误

地称为惯性矩。截面关于二?轴和y轴的面积二阶矩可通过以下的积分式求得:2

I x= /y dA, I y= /x2Da

对于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等截面梁,其挠度,、转角口、弯矩M、剪力V和分布

荷载q之间的关系为:$ = ? ??翕=-M ????3 = - V ???詈=q方程1表明。梁的挠度函数,可由弯矩函数M对坐标二的二次积分得到。方程2表明,梁的挠度函数。可由分布荷载函数q对坐标:的四次积分得到。积分时,积分常数可由梁的边界条件唯一确定。

根据结构基本理论,承受均布荷载的单跨梁的跨度L、挠度A、刚度Ks,和固有频

率3之间具有如下概念性关系:A= K1 = C2L43=C3 K s = L4。

增大刚度K s可通过减小S=i N f e j来实现,这个求和式中的各项特点可概述为:(1)e i>0 o (2)N i可以为零。(3)N2 >0,无论杆件受拉还是受压。因此,为了使

S=1 N2e i尽可能小,可得出三个与内力有关的概念性结论:(1)使尽可能多的杆件内

力为零。(2)任意一个杆件的内力都不应该显著大于其他非零内力杆件。(3)所有非零内力杆件的内力都应该尽可能的小。

如果在承受某一特定荷载的结构中有许多杆件的内力为零,则荷载不通过这些杆

件而被传递到支座,即荷载会沿着较短或较直接的传力路径到达支座。这说明:较短或较直接的从荷载到支座的传力路径会导致一个刚度较大的铰接结构。与此同时,内力传递路径越直接,结构刚度越大。内力分布越均匀,结构刚度越大。内力越小,结构刚度越大。这三个概念具有普遍性,至少适用于梁系和杆系结构。

支撑体系的作用是保持结构稳定、传递荷载和提高结构侧向刚度。由此可推出关

于支撑体系的五项准则:(1 )由结构基础到顶部,每层都应设置支撑杆件。(2)不同层间的支撑杆件应直接连接。(3)支撑杆件应尽量以直线形式连接。(4)顶层和其相邻跨间的支撑杆件应尽量直接连接。(5)如果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杆件,应按以

上四条准则布置。

要减小结构内力或提高结构刚度可采取以下措施:(1)为结构提供顺外的支撑。(2 )减小结构跨度。(3)在内力传递到结构基础之前,使内力形成自平衡体系。通过在结构中适当添加杆件,使部分待载或内力在被传递至基础前得以互相抵消或平衡。这会使结构的内力减小,刚度增大。增大杆件截面尺寸可以有效降低杆件的应力水平,但不能降低杆件的内力,而且会增加材料用量,导致结构自重增加。减小跨度是降低结构内力、增加结构刚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通过引入新的杆件能够使部分结构内力得到平衡,就可以实现减小结构内力、提高结构刚度的目标。

关于屈曲,很明显,受压短柱与细长柱的破坏模式是不同的。短柱的破坏主要与材料受压屈服强度和柱截面面积有关,而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柱的长度和截面形状无关。细长柱的破坏主要与柱的长度、材料弹性模量、柱截面的面积及形状有关,而与材料屈服强度无关。通过计算可以证明,两端固定柱的临界荷载值是两端铰支柱的4倍,而两端铰支柱的临界荷载值是悬臂柱的4倍。当作用在柱顶端的集中力接近其临

界荷载值时,柱的有效刚度趋于零。

梁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弯曲来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其在竖直平面内的变形随荷载增加而不断增大,直至跨中截面因完全进入塑性而破坏。这仅在梁侧向受到约束或者无侧向位移时才成立。如果没有侧向约束,在荷载的作用下梁先在垂直于中性轴的竖直平面内产生弯曲变形,随着荷载不断增大,梁会突然产生侧向弯扭变形,而此时梁尚未完全进人塑性状态。这种失效模式称为梁的侧向弯扭屈曲,即梁的破坏是由其侧向弯扭变形引起的。梁的临界弯矩与其截面高度以及宽度的三次方成正比,而与梁的跨度成反比。因此要增大临界弯矩,增加梁的宽度要比增加其高度更有效。对于工字形截面梁,受扭时翼缘会产生轴向变形,这种变形称为翘曲变形。此时,作用在梁上的扭矩会受到纯扭状态下的剪应力和翘曲状态下的轴向应力的共同抵抗作用。也就是说,由于考虑了翘曲作用,构件的抗扭能力得到增强,相应的临界弯矩值也提高了。

《地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自然地理学家可以担任水资源和其他资源分析师、气象气候学家、土壤学家等工作。最近有一个需求量很大的领域是环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环境研究为专业的地理学家在公共机关和私人机构都可以找到工作。他们的工作包括对拟建项目对于空气、水质和濒危物种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及编写动工所必需的环境影响报告。 地理学关注的领域就业机会 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联邦政府各个部门(例如国防制图局、美国 地质勘探局、环境保护署)私营部门的制图 师(例如环境系统研究所、ERDAS公司、 Itergraph公司、或本特利公司)地图管理员; 为规划师、土地开发师、房地产局、设备公 司、地方政府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家、遥 感分析师、测量师 自然地理学天气预报员、户外向导、海岸岛管理员、水 文学家、土壤保护与农业推广员 环境研究环境管理员、林业技术员、公园保护员、有 毒废料规划师 文化地理学社区开发师、美国和平部队志愿者、卫生保 健分析师 经济地理学企业和工业选址分析师、市场研究员、交通/ 路线调动管理员、房地产中介/经纪人/评估 师,经济开发研究员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师、交通运输规划师、住房、 公园与休闲规划师、医疗保健规划师 区域地理学联邦政府区域专家、国际业务代表、旅行社、 旅行作家 地理教育小学、初中教师,普通地理学高校教授,海 外教师 地理学家使用空间一词作为框定问题和构成概念的修饰语。他们说: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它关注的是空间分布的现象、区域的空间范围、人类的空间行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那些行为和关系后面的空间过程。地理学家利用空间数据界定空间格局和分析空间系统、空间交互、空间扩散,以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变化。 对于世界农业格局的研究可能涉及到全球的气候状况、文化上对事物的偏爱、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贸易格局。 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是指这样一些自然面貌:气候、土壤、供水情况、矿物资源和地形特点等等。这些自然景观的属性提供了人类社会发生的背景条件。他们有助于形成----而不是支配---人类的生活方式。例如,资源基础是受自然决定的,但资源如何被认识利用是受文化决定的。 人类活动那些可见的印记称为文化景观。 空间扩散就是一种观念或食物从一个来源中心向比较遥远的各个地点的扩散,这种扩散,的速度和规模还受到分隔新观念或新技术的来源地与最终接受地之间的距离的影响。扩散的速度还受到如人口密度、交通方式、新发明的优势、以及始发节点的重要性或声望等因素的影响。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一、显示图像 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lily.tif,存入一个数组中; 2.利用whos 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flower.tif的基本信息; 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 实验结果如下图: 源代码: >>I=imread('lily.tif') >> whos I >> imshow(I) 二、压缩图像 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 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文件,设为lily.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ily.bmp。7.用imread()读入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 8.用imfinfo()获取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的大小; 9.用figure,imshow()分别将Sunset.jpg和Winter.jpg显示出来,观察两幅图像的质量。 其中9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源代码: 4~6(接上面两个) >>I=imread('lily.tif') >> imfinfo 'lily.tif'; >> imwrite(I,'lily.jpg','quality',20); >> imwrite(I,'lily.bmp'); 7~9 >>I=imread('Sunset.jpg'); >>J=imread('Winter.jpg') >>imfinfo 'Sunset.jpg' >> imfinfo 'Winter.jpg' >>figure(1),imshow('Sunset.jpg') >>figure(2),imshow('Winter.jpg') 三、二值化图像 10.用im2bw将一幅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且用imshow显示出来观察图像的特征。实验结果如下图: 源代码: >> I=imread('lily.tif') >>gg=im2bw(I,0.4); F>>igure, imshow(gg)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图像基本操作及灰度调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读、写图像的基本方法。 2)掌握MATLAB语言中图像数据与信息的读取方法。 3)理解图像灰度变换处理在图像增强的作用。 4)掌握绘制灰度直方图的方法,理解灰度直方图的灰度变换及均衡化的方 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熟悉MATLAB语言中对图像数据读取,显示等基本函数 特别需要熟悉下列命令:熟悉imread()函数、imwrite()函数、size()函数、Subplot()函数、Figure()函数。 1)将MATLAB目录下work文件夹中的forest.tif图像文件读出.用到imread, imfinfo 等文件,观察一下图像数据,了解一下数字图像在MATLAB中的处理就是处理一个矩阵。将这个图像显示出来(用imshow)。尝试修改map颜色矩阵的值,再将图像显示出来,观察图像颜色的变化。 2)将MATLAB目录下work文件夹中的b747.jpg图像文件读出,用rgb2gray() 将其 转化为灰度图像,记为变量B。 2.图像灰度变换处理在图像增强的作用 读入不同情况的图像,请自己编程和调用Matlab函数用常用灰度变换函数对输入图像进行灰度变换,比较相应的处理效果。 3.绘制图像灰度直方图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均衡化处理 请自己编程和调用Matlab函数完成如下实验。 1)显示B的图像及灰度直方图,可以发现其灰度值集中在一段区域,用 imadjust函 数将它的灰度值调整到[0,1]之间,并观察调整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的差别,调整后的灰

度直方图与原灰度直方图的区别。 2) 对B 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试比较与源图的异同。 3) 对B 进行如图所示的分段线形变换处理,试比较与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异同。 图1.1 分段线性变换函数 三、实验原理与算法分析 1. 灰度变换 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常用于改变图象的灰度范围及分布,是图象数字化及图象显示的重要工具。 1) 图像反转 灰度级范围为[0, L-1]的图像反转可由下式获得 r L s --=1 2) 对数运算:有时原图的动态范围太大,超出某些显示设备的允许动态范围, 如直接使用原图,则一部分细节可能丢失。解决的方法是对原图进行灰度压缩,如对数变换: s = c log(1 + r ),c 为常数,r ≥ 0 3) 幂次变换: 0,0,≥≥=γγc cr s 4) 对比拉伸: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常常要求 局部扩展拉伸某一范围的灰度值,或对不同范围的灰度值进行不同的拉伸处理,即分段线性拉伸: 其对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测绘学概论_读书笔记(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测绘学?它是研究什么的? ?测绘学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他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与技术 2测绘学包含几个子学科?每个子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几何法(三角测量-水平控制网;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 物理法(大地水准面差距、扁率等)】 ?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的影像数据,研究影像的成像规律,对所获取影像进行量测、处理、判读,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 ?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制作的基本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制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制图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地图原图的编绘及图例、表示方法、色彩、图型和制印方案等编图过程的设计)、地图制印、地图应用】 ?工程测量学: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 高精度工程测量(毫米级)】 ?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3测绘学中发展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有何影响? 由于传统测绘学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手段的相对落后,是的传统测绘学具有很多的局限性。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和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出现了一“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从而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另外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正在研制中。 ?航天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DC(digital cartography)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3S集成技术integration of GPS、RS and GIS technology)

东南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学号:04211734 姓名:付永钦 日期:2014/6/7 1.图像直方图统计 ①原理:灰度直方图是将数字图像的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的大小,统计其所出现的频度。 通常,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灰度值,纵坐标为半个像素个数,也可以采用某一灰度值的像素数占全图像素数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 ②算法: clear all PS=imread('girl-grey1.jpg'); %读入JPG彩色图像文件figure(1);subplot(1,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GP(k+1)=length(find(PS==k))/(m*n); %计算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end figure(1);subplot(1,2,2);bar(0:255,GP,'g') %绘制直方图 axis([0 255 min(GP) max(GP)]); title('原图像直方图') xlabel('灰度值') ylabel('出现概率') ③处理结果:

原图像灰度图 100 200 0.005 0.010.0150.020.025 0.030.035 0.04原图像直方图 灰度值 出现概率 ④结果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比较集中。 2. 图像的线性变换 ①原理:直方图均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值(即对画面起主 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值(即对画面不起主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归并。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②算法: clear all %一,图像的预处理,读入彩色图像将其灰度化 PS=imread('girl-grey1.jpg'); figure(1);subplot(2,2,1);imshow(PS);title('原图像灰度图'); %二,绘制直方图 [m,n]=size(PS); %测量图像尺寸参数 GP=zeros(1,256); %预创建存放灰度出现概率的向量 for k=0:255

数字图像处理四个实验报告,带有源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指导书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XX理工大学

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间如何转化。 二、实验原理及知识点 1、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类别 一幅图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x,y),其中x和y是空间(平面)坐标,f 在任何坐标处(x,y)处的振幅称为图像在该点的亮度。灰度是用来表示黑白图像亮度的一个术语,而彩色图像是由单个二维图像组合形成的。例如,在RGB彩色系统中,一幅彩色图像是由三幅独立的分量图像(红、绿、蓝)组成的。因此,许多为黑白图像处理开发的技术适用于彩色图像处理,方法是分别处理三副独立的分量图像即可。 图像关于x和y坐标以及振幅连续。要将这样的一幅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就要求数字化坐标和振幅。将坐标值数字化成为取样;将振幅数字化成为量化。采样和量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因此,当f的x、y分量和振幅都是有限且离散的量时,称该图像为数字图像。 作为MATLAB基本数据类型的数值数组本身十分适于表达图像,矩阵的元素和图像的像素之间有着十分自然的对应关系。 图1 图像的采样和量化 根据图像数据矩阵解释方法的不同,MA TLAB把其处理为4类: 亮度图像(Intensity images) 二值图像(Binary images) 索引图像(Indexed images) RGB图像(RGB images)

ArcCatalog读书笔记

第一章ArcCatalog简介 欢迎使用ESRI ArcCatalog 软件,它将使地理数据访问和管理更为容易。首先,将所操作的地理数据连接添加到Catalog中,可以连接本地磁盘上的文件夹、网上的共享文件夹和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建好Catalog后,就可以用不同视图查找所需要的数据和浏览查找的结果。ArcCatalog对不同格式数据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它提供的一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组织和维护数据。对于一个制图者来讲,确保将正确的数据加入地图中一直都不容易。但是,无论是分析管理个人数据,还是管理大型机构的数据,ArcCatalog 都可以使工作简化。 第二章快速入门教程 ArcCatalog可用于浏览和管理数据。连接数据后,即可使用Catalog浏览其内容。当找到想要使用的数据后,可以将其添加到地图中。通常获取到项目所需数据后,不能立即使用它,可能需要改变它的投影或格式,修改属性,或者将其他表中存储的属性与地理要素进行链接。数据最终准备完毕后,需要把数据内容和所作修改存档。这些数据管理的工作可以采用Catalog中提供的工具来完成。 第三章Catalog基础 无论是查找指定地图,归档其内容,还是修改一个coverage,都可以在ArcCatalog 中完成。在开始工作前,请阅读本章内容。主要包括:ArcCatalog启动后可以看到什么,如何使用它浏览手头现有数据,解释如何使用在线帮助(提供了解ArcCatalog窗口中每个元素的信息)。此外,帮助主题还提供逐步指导功能,为用户演示怎样完成任务。 第四章Catalog内容 ArcCatalog集中了所有要用到数据的连接。选中一个连接后,可以访问它链接的数据。连接可以访问本地磁盘上的文件,网络上的数据库或一个ArcGIS服务器。总的来说,这些连接创建了地理数据源的目录。在目录中,单个的文件夹和Coverages都是数据项。如果使用过ArcInfo Workstation,当提到一个coverage属性时,习惯使用术语item(数据项)。本书中,item仅指Catalog树中的一个元素,例如文件夹。本章简要描述了Catalog 中缺省显示的数据项。要了解数据格式以及这些数据如何模型化地球表面要素的更多信息,参阅《Modeling Our World》一书。ArcCatalog 支持的数据源可由程序员来扩充,以包含更多的数据格式,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可参阅《Exploring ArcObjects》。 第五章创建Catalog 当用户首次打开ArcCatalog时,就会看到文件夹连接(folder connections), 它能让用户访问计算机本地磁盘上的数据。不过,通常用户需要的数据不一定在本地计算机上。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到其它磁盘或网络上的文件夹,以及添加到数据库和互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来建立自己的地理数据目录。也可以添加文件类型和隐藏暂时不需要的数据项(item)。当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时,所能获得的就不只是一个清单。它使查找数据更加简单。因为用户可以用同一方式操作所有类型的地理数据源,而不管这些数据的格式,所以数据

数字图像处理_图片识别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目:数字图像处理教师:黄鸿 姓名:潘世强学号:20110802096 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1年10月至2012年01月 考生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CHONGQING UNIVERSITY 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姓名:潘世强 学号:20110802096 指导教师:黄鸿 时间: 2012年01月08日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数据库也急剧膨胀起来,如何高效、快速地从像资源中获取有用的图像成了信息检索技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CBIR)做了相关的介绍,对基于图像检索技术中的特征提取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研究了图像颜色的提取方法,以及图像间相似性度量方法。本文运用的特征值提取方法为颜色直方图的方法,对图像提取颜色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对目标图片与图片库中的图片进行了相似度排序,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得到图像检索结果,从而实现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关键词:直方图HIS彩色空间基于内容图像检索 1.引言 图像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或者说图像是客观对象的一种表示,它包含了被描述对象的有关信息。它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源。据统计,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大约有75%来自视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目了然”,都反映了图像在信息传递中的独特效果。所谓基于图像内容检索,即从图像库中查找含有特定目标的图像,也包括从连续的视频图像中检索含有特定目标的视频片段。它区别于传统的图像检索手段,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从而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检索手段。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展开论述,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颜色、纹理、形状及语义特征的描述方法,并对颜色特征的描述方法以及特征相似性做了详细的论述。

生态读书笔记

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 院系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课程名称典型区域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任课教师曹明明邱海军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201331500 姓名王姣姣 日期2014年6月17日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制

读《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 一、基本结构框架 学科内涵、发展简介、研究框架、研究内容 二、报告内容 1.学科内涵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寻求与自然和谐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包括生态学在内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生态规划是指在深入分析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类活动,建立与自然和谐的资源利用与开发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与人的生活方式。简而言之,借用生态规划奠基者之—Marsh的话,生态规划就是与自然共同设计人类活动(design with nature),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 生态规划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生态规划认为人是自然的一员,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与破坏,最终将通过自然所特有的复杂生态反馈关系,作用于人类自身。因此生态规划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二,生态规划强调在规划过程中,需充分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关系,深入分析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潜力与局限性。 第三,生态规划要求保护与维持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寓自然环境保护于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第四,生态规划的目标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维护及改善区域自然环境的持续性与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2.发展简介 通过生态规划的途径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可追溯到20世纪末的生态学思想家与区域规划的先驱者George Marsh、Patrick Geddes及John的著作及规划实践,并曾在二战前得到较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规划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I.McHarg及其同事的杰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题目: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学生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别:计科本101班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 年06 月20 日 数字图像处理的傅里叶变换 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热练掌握FFT的方法反应用 (4)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如何学习一门语言,如何进行资料查阅搜集,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展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并掌握傅立叶变换 (2)了解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4)用MATLAB实现傅立叶变换仿真

3.课程设计背景与基本原理 傅里叶变换是可分离和正交变换中的一个特例,对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图像空间变换到频率空间,从而可利用傅里叶频谱特性进行图像处理。从20世纪60年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提出来以后,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1课程设计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3.2 傅里叶变换 (1)应用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一门技术,使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末,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修改图形,改善图像质量,或是从图像中提起有效信息,还有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对图像进行体积压缩,便于传输和保存。数字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采用各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复原和增强;对图像进行分割、描述和识别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通讯技术、宇宙探索遥感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傅里叶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广泛用于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是线性系统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它使我们能够定量地分析诸如数字化系统,采样点,电子放大器,卷积滤波器,噪声,显示点等地作用(效应)。傅里叶变换(FT)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因此,对涉及数字图像处理的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扩展形式的特性,是很有价值得。 (2)关于傅里叶(Fourier)变换 在信号处理中,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变到频域中进行处理,因此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傅里叶变换能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函数表示成三角函数(正弦和/或余弦函数)或者它们的积分的线性组合。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傅里叶变换具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形式,如连续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属于谐波分析。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容易求出,而且形式与正变换非常类似;正弦基函数是微分运算的本征函数,从而使得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可以转化为常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求解.在线性时不变的物理系统内,频率是个不变的性质,从而系统对于复杂激励的响应可以通过组合其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试验报告 实验二:数字图像的空间滤波和频域滤波 姓名:XX学号:2XXXXXXX 实验日期:2017 年4 月26 日 1.实验目的 1. 掌握图像滤波的基本定义及目的。 2. 理解空间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掌握进行图像的空域滤波的方法。 4. 掌握傅立叶变换及逆变换的基本原理方法。 5. 理解频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6. 掌握进行图像的频域滤波的方法。 2.实验内容与要求 1. 平滑空间滤波: 1) 读出一幅图像,给这幅图像分别加入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并与前一张图显示在同一 图像窗口中。 2) 对加入噪声图像选用不同的平滑(低通)模板做运算,对比不同模板所形成的效果,要 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3) 使用函数 imfilter 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或边界选项,如零填 充、’replicate’、’symmetric’、’circular’)进行低通滤波,显示处理后的图 像。 4) 运用 for 循环,将加有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 10 次,20 次均值滤波,查看其特点, 显 示均值处理后的图像(提示:利用fspecial 函数的’average’类型生成均值滤波器)。 5) 对加入椒盐噪声的图像分别采用均值滤波法,和中值滤波法对有噪声的图像做处理,要 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结果。 6) 自己设计平滑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2. 锐化空间滤波 1) 读出一幅图像,采用3×3 的拉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 8 1; 1, 1, 1] 对其进行滤波。 2) 编写函数w = genlaplacian(n),自动产生任一奇数尺寸n 的拉普拉斯算子,如5 ×5的拉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分别采用5×5,9×9,15×15和25×25大小的拉普拉斯算子对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大作业(1)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大作业 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一、题目: 本门课程的考核以作品形式进行。作品必须用Matlab完成。并提交相关文档。 二、作品要求: 1、用Matlab设计实现图形化界面,调用后台函数完成设计,函数可以调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也可以自己编写函数。设计完成后,点击GUI图形界面上的菜单或者按钮,进行必要的交互式操作后,最终能显示运行结果。 2、要求实现以下功能:每个功能的演示窗口标题必须体现完成该功能的小组成员的学号和姓名。 1)对于打开的图像可以显示其灰度直方图,实现直方图均衡化。 2)实现灰度图像的对比度增强,要求实现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包括对数变换和指数变换)。

3)实现图像的缩放变换、旋转变换等。 4)图像加噪(用输入参数控制不同噪声),然后使用空域和频域进行滤波处理。 5)采用robert算子,prewitt算子,sobel算子,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 6)读入两幅图像,一幅为背景图像,一幅为含有目标的图像,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取出目标。 3、认真完成期末大作业报告的撰写,对各个算法的原理和实验结果务必进行仔细分析讨论。报告采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

附录:报告模板 《数字图像处理》 期末大作业 班级:计算机 小组编号:第9组 组长:王迪 小组成员:吴佳达

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4年12月

目录(自动生成) 1 绘制灰度直方图,实现直方图均衡化 (5) 1.1 算法原理 (5) 1.2 算法设计 (5) 1.3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5) 2 灰度图像的对比度增强 (5) 2.1 算法原理 (5) 2.2 算法设计 (5)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 3 图像的几何变换 (5) 3.1 算法原理 (5) 3.2 算法设计 (5)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 4 图像加噪(用输入参数控制不同噪声),然后使用空域和频域进行滤波处理 (5) 4.1 算法原理 (5) 4.2 算法设计 (6)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5 采用robert,prewitt,sobel,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 (6) 5.1 算法原理 (6) 5.2 算法设计 (6)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6 读入两幅图像,一幅为背景图像,一幅为含有目标的图像,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取出目标 (6) 6.1 算法原理 (6) 6.2 算法设计 (6)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7 小结(感受和体会) (6)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 09级电子信息工程二班

实验一常用MATLAB图像处理命令 一、实验内容 1、读入一幅RGB图像,变换为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并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三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RGB图像和灰度图像,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1,3,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2.jpg') imshow(i) title('RGB') Subplot (1,3,2) j=rgb2gray(i) imshow(j) title('灰度') Subplot (1,3,3) k=im2bw(j,0.5) imshow(k) title('二值') 2、对两幅不同图像执行加、减、乘、除操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五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3,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6.jpg') x=imresize(i,[250,320]) imshow(x) title('原图x') Subplot (3,2,2) j=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17.jpg') y=imresize(j,[250,320]) imshow(y) title('原图y') Subplot (3,2,3) z=imadd(x,y) imshow(z)

title('相加结果');Subplot (3,2,4);z=imsubtract(x,y);imshow(z);title('相减结果') Subplot (3,2,5);z=immultiply(x,y);imshow(z);title('相乘结果') Subplot (3,2,6);z=imdivide(x,y);imshow(z);title('相除结果') 3、对一幅图像进行灰度变化,实现图像变亮、变暗和负片效果,在同一个窗口内分成四个子窗口来分别显示,注上文字标题。 实验结果如右图: 代码如下: Subplot (2,2,1) i=imread('E:\数字图像处理 \23.jpg') imshow(i) title('原图') Subplot (2,2,2) J = imadjust(i,[],[],3); imshow(J) title('变暗') Subplot (2,2,3) J = imadjust(i,[],[],0.4) imshow(J) title('变亮') Subplot (2,2,4) J=255-i Imshow(J) title('变负') 二、实验总结 分析图像的代数运算结果,分别陈述图像的加、减、乘、除运算可能的应用领域。 解答:图像减运算与图像加运算的原理和用法类似,同样要求两幅图像X、Y的大小类型相同,但是图像减运算imsubtract()有可能导致结果中出现负数,此时系统将负数统一置为零,即为黑色。 乘运算实际上是对两幅原始图像X、Y对应的像素点进行点乘(X.*Y),将结果输出到矩阵Z中,若乘以一个常数,将改变图像的亮度:若常数值大于1,则乘运算后的图像将会变亮;叵常数值小于是,则图像将会会暗。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实现灰度级变换,也可以用来遮住图像的某些部分,其典型应用是用于获得掩膜图像。 除运算操作与乘运算操作互为逆运算,就是对两幅图像的对应像素点进行点(X./Y), imdivide()同样可以通过除以一个常数来改变原始图像的亮度,可用来改变图像的灰度级,其典型运用是比值图像处理。 加法运算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求平均值 减法运算常用于检测变化及运动的物体,图像相减运算又称为图像差分运算,差分运算还可以用于消除图像背景,用于混合图像的分离。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程序及运行结果图像matlab程序 (1)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和matlab程序代码 目录 实验一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2) 实验二图像的代数运算 (6) 实验三图像增强—灰度变换 (9) 实验四图像增强—直方图变换 (11) 实验五图像增强—空域滤波 (13) 实验六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17) 实验七图像增强—频域滤波 (19) 实验八彩色图像处理 (21) 实验九图像分割 (24) 实验十形态学运算 (27)

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间如何转化。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flower.tif,存入一个数组中; 2.利用whos 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flower.tif的基本信息; 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 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 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 文件,设为flower.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ower.bmp。 7.用imread()读入图像:Lenna.jpg 和camema.jpg; 8.用imfinfo()获取图像Lenna.jpg和camema.jpg 的大小; 9.用figure,imshow()分别将Lenna.jpg和camema.jpg显示出来,观察两幅图像的质量。 10.用im2bw将一幅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且用imshow显示出来观察图像的特征。 11.将每一步的函数执行语句拷贝下来,写入实验报告,并且将得到第3、 9、10步得到的图像效果拷贝下来 三、考核要点 1、熟悉在MATLAB中如何读入图像、如何获取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如何显示图像及保存图像等,熟悉相关的处理函数。 2、明确不同的图像文件格式,由于其具体的图像存储方式不同,所以文件的大小不同,因此当对同一幅图像来说,有相同的文件大小时,质量不同。 五、实验仪器与软件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图像分割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图像分割实验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导论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电气与信息学院 和谐勤奋求是创新 实验题目图像分割实验 DSP室&信号室实验室实验时间实验类别设计同组人数 2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图像边缘提取的基本概念; 3. 掌握进行边缘提取的基本方法; 4. 掌握用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分别用Roberts,Sobel和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三种算子处理的不同之 处; 2. 设计一个检测图1中边缘的程序,要求结果类似图2,并附原理说明。 3. 任选一种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 图1 图2

三(实验具体实现 1. 分别用Roberts,Sobel和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三种算子处理的不同之 处; I=imread('mri.tif'); imshow(I) BW1=edge(I,'roberts'); figure ,imshow(BW1),title('用Roberts算子') BW2=edge(I,'sobel'); figure,imshow(BW2),title('用Sobel算子 ') BW3=edge(I,'log'); figure,imshow(BW3),title('用拉普拉斯高斯算子') 1

比较提取边缘的效果可以看出,sober算子是一种微分算子,对边缘的定位较精确,但是会漏去一些边缘细节。而Laplacian-Gaussian算子是一种二阶边缘检测方法,它通过寻找图象灰度值中二阶过零点来检测边缘并将边缘提取出来,边缘的细节比较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Laplacian-Gaussian算子比sober算子边缘更完整,效果更好。 2. 设计一个检测图1中边缘的程序,要求结果类似图2,并附原理说明。 i=imread('m83.ti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