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序级胰蛋白酶,质谱方法——肽图分析

测序级胰蛋白酶,质谱方法——肽图分析
测序级胰蛋白酶,质谱方法——肽图分析

还原肽图样品处理(HPLC/UPLC/MAS)

(1)将样品用超纯水稀释到4-5g/L,涡旋混匀,然后用6M盐酸胍,0.1mol/L Tris,Ph8.3溶液

或6M盐酸胍,0.1M碳酸氢铵(AMBIC)(pH约为8.0)将样品稀释至2mg/ml,涡旋混匀。

(盐酸胍终浓度3-3.8M)

(2)取稀释好的样品500ml于EP管中,加入0.5MDTT溶液5ml,涡流混匀,37℃水浴锅中

水浴1.5-2.5h。(DTT终浓度5mM)

(3)水浴完成后加入0.5M IAM溶液13ul,室温避光反应45min。(IAM终浓度为13mM)

(4)取烷基化后的样品400ul加入到3KDa超滤离心管中,4℃,12000rpm,离心99min。

(5)离心完成后,在超滤管中加入0.1M碳酸氢铵溶液150ul,4℃,12000rpm,离心60min。

(6)离心完成后,将过滤部分反转于新的外管中,4℃,4000rpm,离心3min。

(7)用0.1M碳酸氢铵溶液洗膜,每次用180ul,洗两次,每次都将洗液转移到外管中。

(8)将上一步中的样品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取100ul于EP管中,加入1ul0.1M氯化钙

溶液。(氯化钙终浓度1mM)

(9)再加入胰酶溶液8ul,涡流混匀几秒钟,将样品置于37℃水浴锅中水浴酶切5、15h;(胰

酶:蛋白-1:50)

(10)酶解结束后,立即用1%FA样品=1:1体积比混合,终止反应。(FA终浓度0.5%)pH<5

(11)10000rpm,低温离心5min,取上清液为后续分析样品。

Note:

1)实验步骤中离心99min和离心60min后,超滤管中的剩余液体的体积在20ul-40ul左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膜出了问题。

2)实验过程中每一步水浴都要将EP管用封口膜封好,以免EP管中进入其他液体。

3)使用完毕的超滤管要用纯净水洗净,用20%的酒精保存。

备注:非还原(也可考虑Ides切):变性1:20切12h后终止,一针进样(低:1-3ug;高:10ug)。

再加1:50,切12h后终止,一针进样(低:1-3ug;高:10ug)。

液相条件

(1)色谱柱选择:ACQUTTY UPLC C18BEH300,1.7um,2.1*150mm

(2)柱温推荐:60-65℃

(3)进样量:1-5ug

(4)流动相:

A:0.1%FA的纯水

B:0.1%FA的ACN

肽图数据分析:

软件分析计算完结后,加滤镜:(1)by%greater:+-10%;

(2)Mass error(Da):5ppm-10ppm

1、胰酶的最适pH为8-8.4,pH>7有活性,50mM醋酸中稳定性好。

2、盐酸胍3-4M即可使蛋白变性。(文献)

3、0.05M AMBIC pH约为7.8(文献)

0.1M AMBIC pH约为8.0(实验)

4、0.1M AMBIC加入0.05%FA pH变为7.16,加入0.5%FA pH变为4.35左右。(预实验)

0.1M AMBICpH8.33加入0.1V的50mM乙酸,7.93,约下降0.4。

再加0.1V,7.59,约下降0.3。再加0.1V,7.3,约下降0.3。

可以此评估加入胰酶后的反应pH。

肽图试剂配制

(1)6M盐酸胍,0.1mol/L Tris,Ph8.3溶液(4℃存放一个月,用前测试pH)称取盐酸胍14.325g,Tris-base0.3g,用容量瓶超纯水定容到25ml,用盐酸调Ph8.3。

(2)0.5M二硫苏糖醇溶液(DTT)

称取DTT0.15g,用2ml超纯水溶解

(3)0.5M碘乙酰胺溶液(IAM)(避光配制,prepare fersh)

称取IAM0.1g,用1ml超纯水溶解,称取时关闭日光灯,称取操作尽可能快,配好以后EP管要用锡箔纸包好。

(4)0.1M碳酸氢铵溶液(AMBIC)(用前测pH)

称取碳酸氢铵0.32g,用40ml超纯水溶解(pH;7.87-7.9),溶解越久,pH越高,两个月后pH>8.5不可用。

(6)0.5μg/μl胰酶溶液(EP管分装—80℃保存,用时拿出)

在盛有20μg胰蛋白酶的小瓶中加入40μl重悬缓冲液(50mM乙酸),用枪吹打均匀。

50mM乙酸可以自己配置:母液17M取15μl溶于5ml水中,混匀即可。

备注:盐酸胍溶液、碳酸氢铵溶液、氯化钙溶液配置完成后要用0.22μm水系膜过滤。

质谱及综合谱图解析

质谱及综合谱图解析 1、在质谱中,一个化合物的M+和(M+2)+峰强度几乎相等,预示着它含有哪种元素( ) A. N B. O C. Br D. Cl 1、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4H8O。现已测得它的各种谱图如下,试确证其结构。

2、未知物为无色液体,沸点144℃,其四谱数据如下: 质谱: m/z M的含量% 114(M) 100 115(M+1) 7.7 116(M+2) 0.46 可能分子式:Beynon表 分子式M+1 M+2 C4H10O2 6.72 0.59 C6H14N27.47 0.24 C7H14O 7.83 0.47 C7H2N38.36 0.37 紫外光谱: EtOH λmax/nm εmax/L?mol-1?cm-1 275 12 红外和核磁:

3、某化合物,分子式C10H14O,能溶于NaOH,不能溶于NaHCO3,能使溴水褪色,该化合物的IR和1H NMR如下: IR:3250 cm-1有宽峰,830 cm-1有吸收 1H NMR:δ1.3(s,9H),δ4.9(s,1H),δ7.0(m,4H) 4、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0O,质谱得到m/z122(M+),IR在3600~3200 cm-1有强的宽峰,在3000 cm-1和750~700 cm-1处也有强的吸收,1H NMR显示:δ2.5(s,1H),δ2.7(t,2H),δ3.7(t,2H),δ7.5(m,5H),请推测其结构。 5、分子式为C9H10O的化合物有如下信号: 1H NMR:δ2.0(s,3H),δ3.75(s,2H),δ7.2(s,5H) IR:3100,3000,1720,740,700 cm-1和其他峰 试推断结构。

综合谱图解析

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12O,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00 nm以上没有吸收,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1 : 2 : 9 [解] 从分子式C5H12O,求得不饱和度为零,故未知物应为饱和脂肪族化合物。 未知物的红外光谱是在CCl4溶液中测定的,样品的CCl4稀溶液的红外光谱在3640cm-1处有1尖峰,这是游离O H基的特征吸收峰。样品的CCl4浓溶液在3360cm-1处有1宽峰,但当溶液稀释后复又消失,说明存在着分子间氢键。未知物核磁共振谱中δ4. 1处的宽峰,经重水交换后消失。上述事实确定,未知物分

子中存在着羟基。 未知物核磁共振谱中δ0.9处的单峰,积分值相当3个质子,可看成是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3个甲基。δ3.2处的单峰,积分值相当2个质子,对应1个亚甲基,看来该次甲基在分子中位于特丁基和羟基之间。 质谱中从分子离子峰失去质量31(-CH 2OH )部分而形成基峰m/e57的事实为上述看法提供了证据,因此,未知物的结构是 C CH 3 H 3C CH 3 CH 2OH 根据这一结构式,未知物质谱中的主要碎片离子得到了如下解释。 C CH 3 H 3C CH 3 CH 2OH +. C + CH 3 CH 3 H 3C CH 2 OH +m/e31m/e88 m/e57 -2H -CH 3 -CH 3-H CH 3 C CH 2 + m/e29 m/e73 m/e41 2、某未知物,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10nm 以上没有吸收,确定此未知物。

2 2 6 3 [解] 在未知物的质谱图中最高质荷比131处有1个丰度很小的峰,应为分子离子峰,即未知物的分子量为131。由于分子量为奇数,所以未知物分子含奇数个氮原子。根据未知物的光谱数据亚无伯或仲胺、腈、酞胺、硝基化合物或杂芳环化合物的特征,可假定氮原子以叔胺形式存在。 红外光谱中在1748 cm -1处有一强羰基吸收带,在1235 cm -1附近有1典型的宽强C -O -C 伸缩振动吸收带,可见未知物分子中含有酯基。1040 cm -1处的吸收带则进一步指出未知物可能是伯醇乙酸酯。 核磁共振谱中δ1.95处的单峰(3H ),相当1个甲基。从它的化学位移来看,很可能与羰基相邻。对于这一点,质谱中,m/e43的碎片离子(CH 3C=O)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核磁共振谱中有2个等面积(2H)的三重峰,并且它们的裂距相等,相当于AA ’XX'系统。有理由认为它们是2个相连的亚甲-CH 2-CH 2,其中去屏蔽较大的亚甲基与酯基上的氧原子相连。 至此,可知未知物具有下述的部分结构: CH 2 CH 2 O C O CH 3 从分子量减去这一部分,剩下的质量数是44,仅足以组成1个最简单的叔胺基 CH 3CH 3 N ,正好核磁共振谱中δ2. 20处的单峰(6H ),相当于2个连到氮原子 上的甲基。因此,未知物的结构为 CH 2 CH 2 O C O CH 3 CH 3CH 3 N 此外,质谱中的基峰m /e 58是胺的特征碎片离子峰,它是由氮原子的β位上的碳碳键断裂而生成的。结合其它光谱信息,可定出这个碎片为 CH 2 CH 3CH 3 N 3、待鉴定的化合物(I )和(II )它们的分子式均为C 8H 12O 4。它们的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见图。也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I)λmax 223n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