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技术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绪论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对象: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毁规律和科学保护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档案制成材料损毁原因有因和外因:

因是指档案制成材料的在因素,主要是它的性能及耐久性。决定其耐久性的因素有:原料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材料的生产过程。

外因是指档案遭到损毁时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如:高温高湿、光、空气污染物以及霉菌、害虫等。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原则:

1.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贯彻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档案保护技术自身特点相结合原则

3.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一章档案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纤维形态、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杂细胞含量等。综上所述,特点: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二、P12(由表格得出结论):种毛纤维是最好的造纸原料,其次是韧皮纤维,最差的是禾木科植物纤维。

三、纤维素部分水解后生成水解纤维素。

四、1、纤维素氧化变为氧化纤维素后,会使纤维素大分子中氧桥容易断裂。

2、纤维素水解反应发生在纤维素的氧桥处,而纤维素的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分子的氢氧基上。

五、木素:新闻纸之所以特别容易发黄变脆,就是因为新闻纸主要是由机械木浆制成,纸中含有大量容易氧化的木素。而书写纸则不易发黄,这是因为再生产书写纸时,大部分木素已被去除。

六、根据漂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还原性漂白和氧化性漂白两大类。一般用氧化漂白。

七、施胶的目的:施胶能提高纸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施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部施胶,另一种是表面施胶。

八、施胶对纸性能的影响:

1.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的酸度

2.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带来酸。

3.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发黄。

4.明矾中的金属离子会促成纤维素的氧化。

5.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强度。

九、中性施胶的优点:即加入一些不会产生酸的中性胶料,以产生出中性或微碱性的纸。

十、纸的主要性能:

新闻纸的木素含量最高。

手工纸按是否施胶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不施胶的是生宣,施胶的是熟宣。

皮纸主要品种有:宣纸、螺纹纸、呈文纸、高丽纸、棉纸;

竹纸的主要品种有:毛边纸、毛泰纸、连史纸、元书纸、玉扣纸。

十一、纸具有多种性能,纸的性能通常可划分一下几方面:

1、物理性能:包括定量、厚度、紧度、透气度、纸的白度、纸的变形性、施胶度和吸收性等

2、光学性能:包括白度和不透明度等

3、机械性能:包括抗强度,耐破度,耐折度和撕裂度等

4、化学性能:包括化学组分的含量,水分,ph值,灰分,铜价和黏度等

十二、纸的正常含水量一般在7%左右。

十三、纸老化的原因:

1、纸的部原因。既纸只要成分具有老化的可能性以及纸部存在着促进纸的不利因素。包括:

(1)主要成分的化学变化

(2)纸部的有害物质

2、外部原因,及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于纸,引起和促进纸的老化。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

第二章纸质档案耐久性--字迹

一、字迹耐久性的因素

1.字迹的色素成分的耐久性。分为炭黑、颜料和染料三种类型。

2.字迹色素成分与纸的结合方式的耐久性。可分为三种方式:

1.结膜方式。墨、墨汁、油墨、印泥

2.吸收方式。墨水、圆珠笔、复写纸、印台油、铁盐和重氮盐蓝图线条

3.填充和黏附方式。铅笔

二、字迹耐久性的评价

1.最耐久的字迹。凡色素成分是炭黑,与纸的结合方式是渗透结膜的字迹最耐久。如墨、墨汁、黑色油墨等。

2.比较耐久的字迹。凡色素成分是颜料,与纸的结合方式是结膜或吸收的字迹比较耐久,如彩色的油墨、蓝黑墨水、印泥、铁盐蓝图线条等。

3.最不耐久的字迹有两种情况:

1.凡色素成分是染料,无论以何种方式与纸结合,都属于不耐久的字迹。

2.凡字迹仅以填充或黏附方式固定在纸上,无论其为和中国色素成分,都属于不耐久的字迹。

三、蓝黑墨水的耐久性理论上属于比较耐久的字迹,可是实践中却褪色严重,对于其耐久性还有待研究。

四、纯蓝墨水、红墨水的字迹耐久性都属于不耐久字迹。

五、复印图线条有哪两种工艺以及耐久性。

1.重氮盐复印图。其色素成分属于偶氮染料,与纸的结合方式属于吸收,属于不耐久字迹材料。

2.铁盐复印图。属于比较耐久的字迹材料。

六、影响字迹耐久性的因素

1、光

2、温度

3、湿度

4、酸、碱

5、氧化剂

6、有害气体

7、灰尘

8、霉菌

七、彩色影像的成像原理

所形成的的彩色显影剂氧化物与黄、品红及青成色剂作用分别形成黄色染料、品红染料和青染料。

八、黑白胶片使用卤化银作为感光材料。

九、醋酸综合征产生的原因

1、主要外部原因------高温,高湿

三醋酸纤维素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使用和保管的过程中,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既能发

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主要部原因-----酸

酸主要来源以下三个方面:片基的生产过程、胶片上的增塑剂、胶片底层成分。

十、档案装具

1、装具材料:纸、塑料、金属

2、装具类型:开放式、密闭式、密封式

十一、库房管理要求

1.控制温湿度(保存一般胶片的适宜温度是14℃-24℃,相对湿度为45%-60%)

2.防止照射

3.保持库清洁

4.库空气净化

5.注意预防火灾

6.加强检查

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耐久性

一、磁介质---主要磁介质性技术参数

1,颗粒的形状与大小

2,矫顽力3,剩磁4,磁滞

5,磁层表面粗糙度与层厚的均匀性

6,居里温度(铁磁质在温度高于居里点时,便失去铁磁性,而呈顺磁性)

7,弛豫时间

二、磁性载体档案记录介质的耐久性

1、剩磁消失

2、信号漏失

3、噪声干扰:调制噪声、串音、复印效应(这种现象又称回声效应、转印效应或印透。其表现为重放时前后出现轻微重复,大小用分贝表示。主要是受存放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越高,复印效应越大;磁粉颗粒越细,带基越薄,复印效应越大;复印效应还与存放时间有关)

三、磁性载体档案的保管方法

A、磁性载体档案录放设备维护

(一)了解每一种录放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二)加强对录放设备的保养

1.设备存放环境(干燥,清洁,通风,避免受潮,雨淋或直射,调节室温度)

2.定期对传动系统和磁头清洁、润滑

3. 定期对磁头消磁

B、磁性载体档案的基本保存环境

(一)保存前的准备

(二)基本保存环境

1.库房温、湿度环境(温湿度变化围应在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围选定一基本数值,选定后在24小时温度变化不得超过3℃,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

2.清洁管理要求

3.防火要求

4.防磁要求

5.其他要求(库房宜保持为正压,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库房中应无腐蚀性气体,并保证通风良好)

(三)保养维护

1.清洁

2.倒带

3.定期检查

4.复制

5.再使用

(四)运输过程中的保管

(五)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C、磁带的保管

(一)防止外磁场的消磁影响

(二)防止产生复印效应

(三)减轻自退磁效应的影响

(四)创造适宜的温湿度

D、软盘的保管

(一)防止软盘生霉

(二)防止软盘污染

(三)注意防尘,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

(四)远离外磁场

(五)谨慎使用

E、硬盘的预防性保护

(一)防止随意关机和频繁启动

(二)保持电源稳定

1.负压

2.断电

3.尖峰脉冲

(三)保持空气洁净

(四)防止温度骤变

(五)硬盘的防震

(六)磁头的归位

(七)降低写电流

第五章光盘档案耐久性

一、光盘档案的保护

1,减少使用

2,防治空气污染物

3,调控空气温湿度

4,保持信息读取面的清洁

5,防止记面的机械损伤

第六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一、档案库房建筑原则:适用、经济、节能环保、美观

二、档案库房地址的选择

1,根据档案库房防水,防潮的要求

2,为了避免有害气体及灰尘对档案的不利影响

3,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与防火的要求,选择地址时,应注意周围环境

4,从档案馆长远发展考虑,由于不断接收档案进馆,库址周围要留有以后扩建库房的空地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一级: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钢结构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木屋顶、难燃墙体组成的可燃结构

第七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控

一、空气状态参数

1、温度:温度是物质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状态参数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热力学温度K

换算关系:t(℃)=T(K)-273.16

T(℉)=t(℃)*1.8+32

T(℃)=[t(℉)-32]/1.8

2、湿度:一般物质的湿度用含水量表示,它指每一克物质所含水分的重量克数。空气湿度和干燥的程度用含湿量,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等表示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饱和湿度: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饱和湿度

------相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与同温下饱和状态所含水蒸气重量的百分比。相对湿度反映了空气含水蒸气量距饱和量的程度

3、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第一,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越高,相对湿度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温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就越干燥。

第二,当绝对湿度不变,温度增高时,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增大。

第三,如果相对湿度不变,若温度升高,则绝对温度增大,温度降低,绝对温度减小。二、高温

高温是指环境温度离保护档案的要求偏高。

高温对档案耐久性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因子对档案载体的破坏作用。

(2)高温促进了自己材料及声像档案的影像分解。

三、高湿

一般将相对湿度高于百分之70的湿度环境成为高温。

(1)高温加速了档案载体强度的破坏

(2)高温使耐水性较差的字迹材料褪色。

四、通风的原则

(1)通风调节库温度的依据

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库增温,只需库外温度高于库温度即可,如果是为了库降温,库外温度必须低于库。

(2)通风调节库湿度的依据

当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绝对湿度时,可以通风降低库的湿度;当库外绝对湿度大于库绝对湿度时,可以通风增加库湿度。

十五、1、紫外线的特点是:(1)波长短,能量高,(2)穿透力较可见光弱,易北档案制成材料吸收;

(3)极易引发物质间高能态变化和能量的传递,导致一系列光化学作用的反应 P(217)第八章光、空气污染的防治

一、紫外线的特点:1、波长短,能量高2,穿透力较可见光弱,易被档案制成材料吸收3极易引发物质间高能态变化和能量的传递,导致一系列光化学作用的二、紫外线的危害

档案制成材料最敏感的是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极易被档案制成材料吸收。紫外线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通过能量的传递,使材料分子由低能太向高能态跃迁,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表现出较强的反应活性,从而发生光化学反应,使档案制成材料结构破坏,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紫外线在进行能量传递时,既可以将能量传递给档案制成材料,使其处于高能态,也可以将其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材料,通过光敏化作用,与档案制成材料发生光化学

反应。

由于档案制成材料能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由于档案制成材料能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变成物质效率高的能,引发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改变其结构,降低档案耐久性,故而防紫外线是防光的重点。

三、光化学作用的表现:

具有一定能量的光辐射的光子能量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能量就越大。

四、档案利用和保存的防光措施 P(225)

1、减少光照

(1)选择合适的照明光源

(2)确定光照适宜的强度

(3)减少光照时间

(4)档案库房建筑的防光

(5)档案库区的防光

2、紫外线

物理过滤化学过滤

五、档案库房的正确选址及不适宜环境的处理

(一)选址远离污染严重地区,不能处于其下风地带;档案库房应尽量处于空气流通的地区,同时档案库房所处地区及周围环境空气的质量不能低于二级质量标准。

(二)不适宜环境的处理

1.对环境的空气交流采取空气过滤和净化处理

2.避免在不当时机与周围空气进行交换

3.加强环境的密闭性

4.对环境进行除尘及吸收有害气体的处理,并防止室墙壁、地面的表面起尘

(三)档案库房周围的绿化

加强档案库房周围的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既可以优化库房环境,还能净化环境的空气,减少空气污染物对档案的破坏,提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六、常见空气污染物对档案的危害

(一)有害气体的危害

1、二氧化硫及含氧化物的危害

二氧化硫硫化氢

2、氮氧化物的危害

3、氯气

(二)灰尘的危害

灰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增加档案制成材料的机械磨损,影响信息的读取。

(2)增加酸、碱对档案的影响。一些颗粒污染物本身具有碱性;

(3)使档案粘结成档案砖。成分复杂的灰尘微粒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会形成的胶状物。

(4)向档案传播霉菌孢子。

七、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盐酸副玫瑰苯胶比色法二氧化硫荧光分析仪气相色谱分析

第十一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一、档案修复原则:

1、有利于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

2、保持档案原貌

3、使用的修复方法要经过试验。

二、档案修复步骤:

1、接收登记

2、拍摄待修复原件

3、检查

4、制定修复方案

5、建立修复档案

三、档案纸呈酸性的原因:

它含有较多的氢离子。因此去酸的实质是去除氢离子,目前去酸的方法主要有两类:液相去酸和气相去酸。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