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清香型白酒质量稳定的基本条件

低度清香型白酒质量稳定的基本条件
低度清香型白酒质量稳定的基本条件

清香型白酒工艺技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低度清香型白酒质量稳定的基本条件

李建芳

“消费者饮食习惯已经由过去的口味厚重向清淡方向发展,根据酒菜搭配原则,这种变化,也促使白酒口味向清淡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清香白酒的发展。”人们消费开始转向,饮酒追求养生保健。过去喜欢喝浓香型白酒,现在觉得香重,而清香型白酒相对浓香而言,清香纯正、清雅、协调,入口绵甜醇厚爽冽,与消费习惯改变吻合。清香技术的提升也促进了清香白酒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降度、低度白酒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已形成了白酒市场的主流趋势。但由于低、降度白酒是人为的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由高度酒再加工而成。因此,其酒体成分含量以及各成分量比关系等一系列条件势必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质量把关是一切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产品的售后服务至关重要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质量把关工作在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尤其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清香型白酒的质量特点是,清、爽、绵、甜、净,“一尘不染”,质量把关,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有效办法和措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口感好的、质优的白酒产品为目的。

清香型白酒是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酿制成的,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其工艺特点为:清蒸、清渣、地缸发酵、清蒸馏酒。即将酒醅原料清蒸处理,然后拌曲放入陶缸,缸埋土中,发酵28天,取出蒸馏。蒸馏后的醅不再配新料,只加曲进行第二次发酵28天,蒸馏两次勾兑成酒。

质量鉴别:清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是:酒体清香纯正、口感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清香型白酒的香味成分特征:乙酸乙酯为主体香气,其含量占总酯50%以上;同时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合理比例,

一来增加酒的原味及余味,更好地衬托清香酒的纯正柔和的协调口感,好的清香型酒产品也多是采用大曲酒的生产工艺。

执行标准:

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GB10781.2—1989

低度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GB11859.2—1989

白酒试验方法GB10345—1989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1981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09.48—1996。

对于低度白酒的内在质量,我们所要追求的根本目标就是既要保证理化指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又要使酒体在感官上不失传统白酒的固有风格。

相对而言,由于各类香型白酒中成分含量的差异,清香型白酒(尤其是麸曲清香型白酒)在降度后质量保障的难度上较其他香型白酒要大一些。

大家都知道,清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是“清”和“净”。在酒度较高时,酒体各种成分含量及其量比关系基本上还能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故酒的香味显得自然协调,风格也较典型突出。经过降度处理后(特别是酒度越低时),其原有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因而酒体的感官质量上也就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就是:香气不足,口味短淡,有时甚至伴有较重的“水味”和明显的杂味。另外,经初步勾调后的低度白酒在未作任何处理之前还有明显的失光或沉淀现象,这时酒的一些理化指标也会偏离标准。

欲解决白酒在降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措施就是要针对问题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工艺措施,以实现降度不降质,较好地保持原有白酒风格的基本目标。

下面,笔者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就低度麸曲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作一浅述。

1、基础酒勾调

在原酒的生产过程中,虽然生产工艺相同,但由于受诸多生产条件(原材料、麸曲酒母、环境温度、蒸汽压力以及操作技术等)的

影响,即使同一班组在不同的窖池或同一窖池在不同的时间所产出的原酒,其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而且所产原酒在贮存老熟过程中其成分含量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搞好基础酒整体框架的调制工作。

基酒的勾调原则,一般是以设法去保证酒体中酸、酯、醇、醛等骨架成分量比关系的基本合理性为出发点。根据清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我们还应该注意解决好总酯含量中乙酸乙酯同乳酸乙酯的量比关系,使乙酸乙酯的含量在总酯含量中不低于55%,这样才能较为充分地体现清香型白酒“清醇,爽净”的特点。为进一步满足低度白酒的生产条件,还应在具体的勾调过程中,根据库存原酒骨架成分含量的实测值,再比照酒体设计骨架成分含量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勾调处理,合格后才能作为基础酒储存备用。

2、加浆降度

白酒在加浆降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酒体混浊的现象,而且酒度越低混浊现象也就越严重。这主要是一些水溶醇不溶及醇溶水不溶(下面先谈的水溶性的)成分析出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对加浆用水进行加工处理,以消除水中的金属离子;二是对降度后的白酒通过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去除部分醇溶水不溶的成分。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如果直接使用原水(未经任何处置的深井水)对白酒进行加浆降度,产品在口感质量上要明显好于使用软水勾兑的低度酒。但这样会导致酒中固形物的超标,并且产品在货架期内容易析出沉淀物。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选用了徐州水处理研究所生产的“浅除盐水处理设备”,对加浆用水的水质进行了处理。所谓“浅除盐”,即经该设备处理过的水保留少量对酒质无明显副作用影响的成分。使用该设备处理后的水对白酒进行加浆降度,既解决了固形物超标问题,又满足了低度酒口感方面的基本要求(经品评对比,口感上要比使用电渗析水或反渗透水勾调的酒丰满、醇厚得多)。在解决降度白酒产生混浊现象的问题上,我们采用的是“颗粒活性炭柱”吸附法,效果比较理想。

当然,以上所采用的措施仅是针对降度酒的预处理过程实施,在进入灌装生产前还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精加工处理,以确保低度白酒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具体设施及处理方法应紧密结合产品需要及企业实际选择,此处就不赘述。

3、调香调味

如果说对基础酒的勾兑是“画龙”的话,调香调味的过程便是“点睛”了。大家都知道,白酒在经过加浆处理后,其香味成分的净含量会发生变化,这势必影响到成品酒的风格特点。所以,不论是为了稳定产品质量的需求,还是解决好酒体风格问题,都需要通过调香调味的手法去弥补白酒经加浆降度处理后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勾酒师根据对酒液的品尝结论并结合化验结果,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使用相应的调味酒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酒体的风格特点。

4、合理贮存

不论是新产原酒还是经过加浆勾调以后的低度半成品酒,都应该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后,再投入使用。新产原酒的贮存主要是解决酒体的老熟排杂问题,而对勾调以后的低度酒进行贮存则主要是解决酒体成分间的重新缔合以及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检验。

贮存期的长短应该紧密结合自己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实践,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来确定。我厂生产的多微麸曲清香型白酒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就现有的条件而言,新产原酒在陶缸内一般经过6~8个月的贮存期比较合适,最长也不要超过两年。因为现有的贮存条件尚未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时间一长极易使酒体变得绵柔有余,香气短弱且酸味露头。这样的原酒基本上不能再作为基础酒使用,而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特定的调味酒使用。

原酒经过降度和重新勾调处理后已破坏了白酒原有的状态平衡,其中的水和醇、酸、酯等各成分间需要一个过程去实现新的平衡,而且经过勾调处理的酒品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协调与稳定,也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考验才能确定。到期的低度酒经检测符合要求的可进入下道生产工序,达不到要求的则应重新进行勾调,直至符合标准要求为

止。

5、重视基础环节

就低度白酒产品而言,其基础环节不外原酒酿造、低度勾调和半成品处理三大部分。首先是原酒生产,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只有把原酒做好,才能很好地为低度酒的后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其次是低度勾调,这也是产成品润色成型的关键环节,理化指标以及风格特点全靠它来实现,应严格按照工艺条件精雕细刻去完成。最后是半成品酒的净化处理。因为其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产成品的最终质量水平,所以必须十分重视。

6 、总论

清香型白酒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发酵周期短,贮酒时间短,生产成本低,资金周转快;二是因为使用清茬曲,原料出酒率高,节约粮食,符合产业政策;三是采用地缸、低温发酵,生产环境卫生,酒的组成成分简单,口味醇和、绵甜,适合现代饮用者的口感与保健要求;四是清香型酒无特殊气味,是生产药酒、功能性白酒最好的基酒;五是经改造后容易与国外饮用要求接轨,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比其他香型的小。清香型白酒具有与国际接轨的先天优势,由于与世界名酒伏特加口感相似,不少清香型白酒远销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过去,清香型白酒之所以市场份额并不高,是由于存在市场推广不到位、文化定位不准确、定价偏高等因素。随着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清香型白酒厚积薄发,潜力巨大。就目前的市场形势而言,白酒产品的竞争依然激烈。特别是对众多中小企业而言,种种原因造成多数厂家运营艰难,盈利空间无几,生存环境欠佳。而高品质则意味着高投入,此即存在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还是应该认认真真做好酒。为使低度白酒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市场,诚信为本,顾客至上。摒弃短期行为,树立长远观点,稳定提升产品质量,维护白酒特别是低度白酒的产品声誉;

2)重视人才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酿酒队伍、勾调队伍、技

术研发队伍,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评酒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负责产品的调配,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目前市场动向、需求、白酒向营养低度转化,出现了多香型、多品种的低度白酒,我们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持续完善生产工艺,保障酿造、贮存、勾调、预处理、精加工以及灌装等环节条件符合产品需求;

4)白酒主管部门应发挥好行业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低度白酒协作交流机制,不断协助并引导企业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发展进步。

5)强化技术创新,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并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引进科技新成果,更新生产条件,用先进的分析设施及技术协助我们进行产品的科学设计及勾调。不可否认,我国清香型白酒生产总体说来比较粗放,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较为单一,缺乏竞争力。要改变这一状况,清香型白酒企业必须要重视科研工作,在优良菌种的选育、发酵机理及香味研究、生产机械化的总体提高、催陈技术、无菌包装技术、混合多种菌发酵技术,不断探索并寻求突破,将新工艺、新原料、新设备等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在开发清香型白酒新产品时必须要尊重传统发酵酿造工艺,既要保持传统的特色(干型、半干型、甜型、半甜型的清香型白酒),又要不拘一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发挥清香型白酒优势,开发系列产品(如花香型、果蔬型、调味型……)等多种风味和各种营养功能型的清香型白酒。要在坚持清香型酒传统工艺精华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学习“浓香”、“酱香”等其它香型白酒的先进技术特长、为我所用,改进大曲工艺、酿酒工艺、勾调工艺,改善其口感,适应市场,引导消费。事实证明,清香型白酒要想在技术上求得重大突破,仍须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特征性成份和量比关系、研究其特征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只有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清香型白酒才能出现“质”的飞跃。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 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

清香型白酒市场浅析及市场调研设计

清香型白酒市场浅析及市场调研设计 清香型白酒浅析及市场 调研设计 目录 清香型白酒介绍 清香型白酒市场情况浅析 市场调研设计 清香型白酒历史 中国最早的白酒就是清香型白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务院公布的15份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中,清香型白酒占6个。 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不断传播,不仅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成为传统根据地,而且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诸多地区都曾以清香型白酒生产为主。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陕西“汾酒”获得当时的最高奖项-“甲等金质大奖”。 清香型白酒特色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

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 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清香型白酒特色: 清、正、甜、净、长, 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清香型白酒的市场演变 70-80年代 历史地位 90年代 当今 悠久崇高 引领市场 逐步让位 市场低迷 清香型白酒,因历史悠久、工艺、口味独特,而魅力十足,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三大基本香型白酒之一,在我国的酿酒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上世纪80年前,以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才是市场的老大,其市场占有率最高时占当时全国白酒的75%以上,那个时代的茅台和五粮液还是“小兄弟”。 全国性评酒会的结果强有力地引导着生产和消费,使得浓香型白酒厂家增

清香型白酒工艺

清香型(汾香型)大曲白酒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汾酒为典型代表。它清香醇厚、绵柔回甜、尾净爽口、回味悠长。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来自:王元太) 热水冷水大曲粉 ↓↓↓ 高粱→粉碎→润糁→装甑装料→出甑加水→扬冷加曲→大渣入缸发酵→出缸拌糠→装甑 蒸馏→出甑→扬冷加大曲→二渣入缸再发酵 ↓ 大渣汾酒二渣汾酒←装甑再蒸馏←出缸拌糠 勾兑 1.原料粉碎 原料主要是高粱和大曲,要求籽粒饱满,皮薄壳少。壳过多,造成酒质苦涩,应进行清洗。新收获的高粱要先贮存三个月以上方可投产使用。高粱通过辊式粉碎机破碎成4~8瓣即可,其中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占2~35%,粗粉占 65~75%左右。整粒高粱不超过0.3%。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粉碎细度,冬季稍细,夏季稍粗,以利于发酵升温。 所用的大曲有清茬、红心、后火三种,应按比例混合使用,一般清茬、红心各占30%、后火占40%。要注意大曲的液化力、糖化力和发酵力等生化特性,还要注意曲的外观质量,要求清茬曲断面茬口呈青灰色或灰黄色,无其他颜色掺杂在内,气味清香。红心曲断面中间呈一道红,点心的高粱糁红色。无异圈、杂色,具有曲香味。后火曲断面呈灰黄色,有单耳、双耳,红心呈五花茬口,具有曲香或炒豌豆香。 大曲粉碎较粗,大渣发酵用的曲,可粉碎成大的如豌豆、小的加绿豆,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二渣发酵用的大曲粉,要求大的如绿豆,小的如小米,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70~75%。大曲粉碎细度会影响发酵升温的快慢,粉碎较粗,发酵时升温较慢,有利于进行低温缓慢发酵;颗粒较细,发酵升温较快。大曲粉碎的粗细,也要考虑气候的变化,夏季应粗些,冬季可稍细。 2.润糁 粉碎后的高粱原料称为红糁。蒸料前要用较高温的水润料,称作高温润糁。

白酒中的微生物知识

白酒中的微生物知识 一、白酒生产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微生物是指的那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一群小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部分是多细胞。一般来说,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五大类。与酿酒有关的主要是酵母菌、细菌和霉菌,它们在白酒生产中对酒的质量、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容易培养、代谢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对我们利用微生物有重要的意义。 白酒生产中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 1、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营养物质是指环境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物质的确定主要依据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及我们所需的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含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核酸和无机元素,其中碳、氢、氧和氮,占全部干重的90%-97%。 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1)水分微生物没有水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碳源碳素化合物是构成为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也是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内储藏物质的主要原料。凡是能够供应微生物碳素营养物质的叫做碳源。

(3)氮源氮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氮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 (4)无机盐类无机盐类是构成微生物菌体的成分,也是酶的组成部分。微生物所需的无机盐有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含钾、钠、镁、钙等元素的化合物。 (5)生长素微生物本生不能合成但又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微生物的生长因素。 (6)温度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这种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所以温度对微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7)氢离子浓度(PH值)白酒生产中常利用PH值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8)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按照生物对氧的要求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三类:一类是好气性微生物、一类是厌氧性微生物、一类是嫌气性微生物。 (9)界面界面就是不同相(气、液、固)的接触面。固态法白酒生产。界面与微生物的关系很大。 (10)白酒生产常见的霉菌菌种:曲霉、根霉、念珠霉、青霉、链孢霉 曲霉:曲霉是酿酒业所用的糖化菌种,是与制酒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菌。菌种的好坏与出酒率和产品的质量关系密切。白酒生产中常见的曲霉有:黑霉菌、黄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

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

白酒酿造中微生物的相关作用

课堂报告名称:白酒酿造中微生物的相关作用 一、课堂报告依据的知识背景 1、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产物。 2、生物体葡萄糖被降解主要分为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磷酸解酮酶途径4种。 3、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生活的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系统。 4、种群关系和群落演替 4.1种群关系 1)种群定义:在一定时间里生活在同一生境的同一体细胞生长形成的生物群体 2)关系: A、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的时,通过各自的代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者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如在曲酒生产中,根霉或曲霉分解淀粉生成可发酵性糖,供酵母菌生长和发酵利用。 B、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分工、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新结构的特殊共生体的一种相互关系,可以看做是互生关系的发展。共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微生物间的共生, ②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共生,③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C、拮抗——又称抗生,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的代产物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相互关系。此外,有时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其他条件的改变,从而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现象。拮抗关系可以划分为特异性拮抗和非特异性拮抗。非特异性拮抗作用没有选择性。特异性拮抗作用是微生物产生特殊的此生代产物,特异性的抑制或杀死一种或少数几种微生物,即这些产物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他们包括抗生素和细菌素。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称为抗生菌,细菌素是一些细菌产生的能抑制或者杀死同种细菌不同菌株的蛋白质类物质,具有高度特异性。如在乳酸发酵中,乳酸细菌的生命活动产生大量的乳酸,阻碍了腐败

各种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

各种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 楼主陈海超2011-10-12 18:18 浓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洋河、双沟、宋河、口子窖、古井贡酒等; 酿酒原料:高粱或多粮; 糖化发酵剂:小麦或添加大麦、豌豆、高粱等焙制成的中温偏高温大曲; 用曲量:18%-25%; 工艺特点:混蒸续粮固态发酵法;采用“跑窖”、“原窖”、“老五甑”工艺;泥巴老窖、万年槽;“两高一长三适当”(即入窖淀粉高,酸度高,长期发酵,适当的水分、温度和糠壳用量); 发酵周期:30-90天; 发酵设备:泥巴老窖; 贮酒容器:陶坛、水泥池、金属罐 清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汾酒、宝丰酒等; 酿酒原料:高粱; 糖化发酵剂:大麦和豌豆混合制成的低温大曲; 用曲量:9%-11%(清茬曲、后火曲和红心曲混用); 工艺特点:清蒸清入、清蒸二次清;高温润糁(堆积),低温发酵; 发酵周期:28天; 发酵设备:地缸或水泥池; 贮酒容器:陶坛。 酱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茅台、郎酒、北大仓等; 酿酒原料:高粱; 糖化发酵剂:小麦制成的高温大曲; 用曲量:粮:曲为1:1左右; 工艺特点:两次投料、8轮次发酵,7次取酒,“四高两长”工艺(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发酵周期长,一年为一个大的生产周期;酒的贮存期长,3年以上),用曲量大,按酱香、窖底香、醇甜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分别长期贮存; 发酵周期:30天(每一轮次); 发酵设备:条石窖泥底或砖窖泥底; 贮酒容器:陶坛、木箱、不锈钢罐。 米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 酿酒原料:大米; 糖化发酵剂:米粉、辣蓼草混合制成的小曲; 用曲量:0.8%-1.5%; 工艺特点:整粒大米为原料,固态培菌糖化,液态发酵、釜式蒸馏; 发酵周期:7天; 发酵设备:陶缸或大罐; 贮酒容器:陶坛或金属容器。

白酒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 摘要:以浓香、酱香、清香白酒三大香型为出发点,概述了近年来白酒微生物地研究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地研究提供思路,进一步从微生物地角度揭示中国白酒地发酵本质. 关键词: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 白酒微生物指白酒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环境中地微生物地总称,既包括自然接种地天然微生物,也包括人工选育地纯种微生物;既包括糖化菌、发酵菌等有益微生物,也包括导致苦味和酸败地有害菌. 广义上来讲,其包括附着在原料、用水、空气、曲、醅和醪、窖泥、糟、窖池、场地、工具、设备、乃至人手及鞋等上地微生物.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曲、醅和醪、窖泥、窖池中地微生物[]. 白酒酿造实际上是微生物代谢地过程.因此,要弄清白酒地发酵本质,就必须从微生物着手来进行研究.世纪年代至今,白酒微生物地研究进入了高潮,各酒厂、科研机构和学校纷纷对白酒微生物进行研究.本文就以香型为出发点来对近年来白酒微生物地主要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地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以从微生物地角度更进一步理解白酒地发酵本质. 白酒微生物地研究现状 浓香型白酒微生物地研究 ..酒曲微生物地研究 酒曲微生物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酒曲中微生物地种类、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关系地研究,以及酒曲中优良菌株地选育. 酒曲中微生物地种类与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地关系地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在生产中地应用.年,唐玉明等人以泸州老窖酒大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制曲过程中曲皮和曲心微生物种群与生化性能地变化,对贮存个月后地成品大曲曲皮与曲心地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性能亦作了分析测定;并分别以曲皮、曲心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酿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人房初期出现高峰,到中期显著降低,后期曲外层略有低落而曲心略有升高;培曲过程中曲外层地酶活力显著高于曲心,贮存后曲心地酶活力虽有提高,但仍明显低于曲外层;曲外层地微生物数量及酶活力虽显著高于曲心,但酿造效果却表现为曲心地出洒牢及酒中地醋酸含量明显优于曲外层,酒地总酸含量相反[ ] .姚万春等对贮存期分别为、、、个月地泸型大曲中微生物种群、酶活性及酿造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陈曲中微生物群体随贮存期地延长而减少,个月以上地大曲酵母大量减少酶活力降低,超过个月淀粉含量明显减少.酒中总酸、总酯含量随贮存期延长而降低.并建议泸型曲最好贮存期为~个月[].唐玉明等对大曲发酵房上中下层空气微生物及曲药质量差异研究,提出曲药培菌期间,环境微生物对曲药质量地影响可能主要受酵母菌和细菌地影响.年,唐玉明对浓香型曲药细菌地分类鉴定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浓香型大曲中含有大量地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原料、水、环境(空气、场地) 微生物,以霉菌、酵母为主,但细菌还是不少,尤其是高温曲细菌种类更多,细菌以芽孢杆菌为主.但没有对曲药中细菌种类地变化和优良细菌菌株地利用进行研究[].年,姚万春等人系统地研究了泸州老窖国窖曲不同层次问微生物数量、种类和优势种群地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国窖曲层次间微生物数量、种类和优势种群差异较大[].张文学等利用免培养法( )提取浓香型白酒曲药中细菌地总在分子水平上运用扩增技术和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曲药中细菌地基因近全序列,并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组成该曲药中地细菌分属于、、、.、、和几大类群,表现出高度地细菌多样性[]. 大曲中优良功能菌地筛选和选育.唐玉明等从优质曲药中系统进行诱变选育出株各具特色地优良功能菌株即糖化功能菌种一和—,发酵功能菌种.,生香功能菌种一.用不同地方式对其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年,其又收集国家名优酒厂不同季节、不同贮存期地感官地上等曲样多个. 通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获得原始菌株株.其中霉菌株(包括酯化菌株),酵母菌株,细菌株,并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较优良地—菌株.同年,其还对浓香型曲药中酵母菌进行了初步地分类和选育[].

中国白酒的十大香型

中国白酒的十大香型 ——烟酒店网 一: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代表酒:泸州老窖特曲。 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酒特点: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风格特点一般用六个字、四句话概括:六字:香、醇、浓、绵、甜、净。四句:窖香(或喷香)浓郁,绵软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窖香浓郁,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纯正协调的复合香气。入口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长。 浓香型白酒有三个流派:四川流派、江淮流派、北方流派。 二: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代表酒:茅台酒,属大曲酒类。 除茅台酒外,国家名酒中还有四川的郎酒也是享名国内的酱香型白酒。贵州的习酒、怀酒、珍酒、黔春酒、颐年春酒、金壶春、筑春酒、贵常春等也属于酱香型白酒。 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尚且没有定论,但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三: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代表酒:山西汾酒,属大曲酒类。 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 酒体组成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结合成为该酒主体香气。清香型风格基本代表了我国老白干酒类的基本香型特征。 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四: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传统代表酒:桂林三花。新时代代表酒:回隆窖大米原浆酒。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 (3)浓香型(大曲香型):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

清香型白酒产地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浙江同山烧、河南宝丰酒、青稞酒、河南龙兴酒、厦门高粱酒、天长帝酒等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清香型白酒,是除了酱香和浓香之外的第三大香型酒品,这三大香型都是由各自归属地传统酒品延伸而来,因为地理位置、气候等诸多因素,使得酒品酿造的原料出现差异,也由于各地习俗、习惯不同,也造成酿酒工艺上的差别,因而出现这些香型。按照市场上来看,这三个香型目前酒品牌数量差不多,而且清香型白酒也拥有不少忠实消费者。清香型白酒到底有那些白酒品牌呢? 提到清香,自然首先得说汾酒,汾酒旗下有多个白酒品牌,首担其一的当属竹叶青 酒,这是汾酒下的名酒,此酒是典型的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作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 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10余种中药材,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 含量为45度,酒液金黄淡绿,晶莹透明,芳香醇厚,余味无穷。该酒不仅是酒林佳品,而 且具有和胃、消食、除烦之功效,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 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清香型白酒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应有浓香或酱香及其异香和邪杂气味。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浙江同山烧、河南宝丰酒、青稞酒、河南龙兴酒、厦门高粱酒、天长帝酒等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我们喝酒的时候,往往因为地域的不同,心情的不同,场合的不同,都会选择不一样的酒。目前我们自己做得比较好的酒都是白酒,白酒一般有五个类型,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还有就是其他香型。因为小编是山西人,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清香型白酒有哪些,让大家都能更加的了解一些酒文化。 清香型酒他主要就是体现在这一个“清”字上,也正是清的特色能让更多的人都选择喝这一类酒。但是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牌子或者是细分,其实清香型白酒有哪些,这都是非常普通的问题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杏花村是多么古老的老牌子了,这就是清香型白酒中的代表品牌。山西杏花村汾酒正是在口感柔和,口味爽净,清香醇正上都是属于非常搞的水平,因此才能经历了千年之后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还有其他的品牌也很不错,所以要详细了解清香型白酒有哪些?除了山西的汾酒之外,武汉的黄鹤楼酒也不错。它的别名是汉汾酒,属于清香型大曲法白酒的类型,采用的原料是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 中国白酒香型的由来和现状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被列为世界五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各自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千百年来不断总结、提高的结果,是中国广阔的地域、气候、原料、水质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各类型酒之间不断相互模仿、借鉴的结果。但中国白酒真正的发展还在解放以后,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百花齐放。 中国白酒香型 的由来,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十年代初,几大试点总结的结果为香型的确立打下基础。如茅台试点分析出了已酸乙酯,是窖底香酒的主要成份,才为浓香型酒的确定找到了理论根据。第二阶段是七十年代末期,通过全国名优白酒协作会议及79年的第三届评酒,正式提出和确立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四大香型。而且在这次评酒会上,这四个香型的代表酒分别获得国家名酒和优质酒称号。同时有的酒只因香型报错而名落孙山。第三阶段,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第三、四、五届评酒会的推动,全国树立新香型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一,第五届评酒会上提出了“四大香型,六小香型”的概念,其二,西凤酒确立为凤型工作进展顺利,于92年终于挤进第五大香型。至此后,兼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的分析、总结工作全面展开,分别推出确立各自新香型的理论根据,93年豉香型召开确立香型研讨会,通过了香型标准的确立上报等项决议。94年9月将进行兼香型确立的类似工作。另外特型、芝麻香型,药香型的香型确立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白酒香型的现状是: 酱、清、浓、米、凤五大香型已确立,其中清香、浓香、米香型白酒已有了国家标准,凤型酒标准,已上报未批下来,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新五小香型的确立工作,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香型

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淡雅清香型无糠壳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最具经济效益的白酒 “淡雅清香型无糠壳纯纯粮固态发酵低醉度白酒”由于采用了活性特曲为发酵剂,用曲量仅为常规清香型大曲酒酿制用曲总量的30%左右,发酵时间仅为传统常规固态大曲酒的三分之一,出酒率高出一般常规固态大曲酒出酒率10个百分点以上,老熟时间仅需常规固态大曲酒老熟时间的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达到上等优质固态白酒的品质标准。生产成本低、占压资金少,具有完全传统工艺不可相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势,是未来我国酿酒行业发展最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最佳最实用的酿酒工艺。 我国的传统固态发酵白酒,90%以上的工序都是靠人工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能低,从而也直接加大了产品成本。“淡雅清香型无糠壳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由于可采用大池发酵,能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能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外,以“淡雅清香型无糠壳纯纯粮固态发酵低醉度白酒”酿制工艺所发酵馏酒后的酒糟,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由于不含稻壳等粗纤维成分,还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特别易于消化的上好禽畜精饲料,更是

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最有经济效益、最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现代实用技术。 “淡雅清香型无糠壳纯纯粮固态发酵低醉度白酒”与其它香型白酒相比具有:①发酵周期短,贮酒时间短,生产成本低,资金周转快,生产厂家多;②因为使用活性曲,原料出酒率高,节约粮食,符合产业政策。③采用地池低温发酵,生产环境卫生,酒的组成成分简单,口味醇和、绵甜,适合现代饮用者的口感与保健要求。④淡雅清香型酒无特殊气味,是生产药酒、功能性白酒最好的基酒。⑤有类似于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的口感,容易与国外饮用要求接轨,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比其他香型的小等诸多优势。⑥由于采用纯粮洁净工艺酿造,低醇、低酯、低醛,不易酒醉,饮后醒酒快,不口干头痛。⑦由于酒糟内不含稻壳等粗纤维成分,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畜禽精饲料。

酱香型白酒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

《酿酒工艺》期末结课论文作业 论文题目:酱香型白酒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 撰写人:熊旭升 班级:11生物技术 学号:110903030061 授课老师:曹海鹏 老师评价与评分:

酱香型白酒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1生物技术熊旭升110903030061) 摘要: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酒窖泥微生物三方面概述了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和展望,得出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微生物复杂度对酒质风味影响的重要性,未来白酒微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分子水平的机制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分享对《酿酒工艺》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进展 1.引言 白酒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传统白酒是以优质粮谷类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方式,经蒸馏、贮存和勾兑而成的含酒精的饮料[1],被列为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我国白酒呈现五大类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而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开放式生产工艺是优质白酒生产工艺中特有的,因为其网罗了自然空气中的大量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在产酒生香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结合白酒的生产工艺,我们知道白酒的酿造过程其实是相关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这些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酒曲、窖泥和酒醅,参与酒精和香味物质的形成,是影响白酒典型香型形成的重要因素。酿酒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消长变化等对白酒发酵途径及最终产物的生成均有着重大的影响。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白酒生产技术水平,进而影响白酒的质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风味微生物菌群结构,对于白酒的产量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 世纪60 年代至今,白酒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各酒厂、科研机构和学校纷纷对白酒微生物进行研究[2]。2000年以后,进入了白酒研究的高潮期,各地学者对白酒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分布及变化规律、理化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按香型归类,发表研究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白酒微生物的文章占有关白酒微生物研究论文比例分别约为66%、16%、11%、7%,说明研究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的占主要部分。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进展已有报道,而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报道较少且相对零散。作为中国传统白酒类型之一,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发展较快,2001年酱香型白酒产量在全国白酒产量中仅占0.2 %, 2009 年酱香型白酒产量约占全国白酒总量的 1 %,销售收入约占15 %利税占行业35 %左右,产量、产值、利润均得到大幅提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白酒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3]。在微生物研究方面相对浓香型白酒来说虽望其项背,而在这其中酱香型白酒代表茅台酒在微生物研究方面又独树一帜,早在1956年国家科委制定的长远科技发展规划项目中就提出了对贵州茅台酒的酿造微生物进行研究,1975年,贵州轻工科研所对茅台酒酿造微生物进行研究,并认定茅台曲是一种高温细菌酒曲[4]。在此,作者本人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对相关研究报道的阅读,主要关注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成果,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酒窖泥微生物三方面概述了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和展

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 酿酒过程中的 微生物变化及作用 姓名:刘海涛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能动13级卓越 学号:201301174110

参考文献: 1.《酿酒的工艺及流程》 2. 微生物在人类社会中的 3. 百度百科 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 说起微生物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很多人只知道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人还不能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解释。关于微生物,这个神秘的群体,他有着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微生物这个庞大而又不可见的群体。 二十一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问题。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探讨其是否具备专利法保护所应具备的条件,了解发达国家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国际惯例,对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等一系列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变革。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

生物技术的世纪,但是,非技术领域发展的落后使生物技术的先进性未能充分发挥。原先的政治、经济、医学、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体系所处的制度环境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原先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操作系统却无法像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样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体系的裂变、转型、升级。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无限惊喜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无限的苦恼。 在法学界,生物技术及其专利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重大难题。对于活的生物体及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主张专利权利,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涉及到了专利制度的本质以及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界定、科技和伦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对于这些争论我认为:在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中,科学发现和发明两者是兼而有之的,应该对其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不可否认,微生物及基因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并不以我们对其认识多少为转移,首次观察到他们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揭示,是一种科学发现,当然这种发现也不具有专利法保护所要求的工业实用性标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员为此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张专利权利,这就像科研人员观察、测算到了某个宇宙天体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能主张专利权利收取专利费用一样。 其次,如果研究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对微生物及基因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净化,改变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使其能为人力所控制,并发掘出它为社会所利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为其提供专利法上的保护了。

白酒的香型分类及特点

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下面就让安徽红和顺酒业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为您整理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过去称为泸型酒。其风格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爽口。其主体香味成分是已酸己酯,与适量的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构成复合香气。 2、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型酒。由于它类似酱和酱油的香气,故称酱香型白酒。其实称作酱香也不确切。但因其主体香味成分尚未确定,正在研讨之中,故而暂称之为酱香型。其酒质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后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3、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主要特征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后味爽净。其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与适量的乳酸乙酯等构成复合香气。 4、米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是以桂林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米香纯正、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怊畅。初步认为其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 5、凤香型白酒 凤香型白酒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醇香秀雅,醇厚甘润,诸味谐调,余味爽净。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量的乙酸乙酯为辅,构成该酒酒体的复合香气。 安徽红和顺酒业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历史名人曹操与华佗故里——安徽省亳州市。公司本着“打造专业酒类品牌运营公司”的发展

目标,目前是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古井和顺系列产品全国运营商,负责古井和顺系列酒全国的销售运营。 古井贡酒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风格,1963、1979、1984、1989年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名酒。1987年古井贡酒被选为国宴用酒,是巴黎第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仅获金奖的中国名酒,先后获得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全国质量标杆等荣誉,被世人誉为“酒中牡丹”“东方神水”“中华一贡”。 “古井和顺“系列酒是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新推出的一个新的中档系列产品,她秉承古井贡酒多年来的优良品质,自投放市场以来,赢得了全国各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67号),《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国家标准列入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40435-T-607),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起草,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主要工作过程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自2008年10月份成立以来,致力于清香型白酒标准体系的研究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的推行。分委会在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引领下,秘书处承担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及各委员单位配合支持下,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通过分委会的平台,共同开展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研究。 自2010年以来,分委会秘书处在充分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汇集各委员单位意见,认为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当前白酒现状,对指导消费与确保行业监管存在一定局限,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消费和强化行业监管都产生了影响,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委会一致认为需要对现行国标进行修订。为使标准修订更具科学性与先进性,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查阅各类清香型白酒资料,为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起草阶段: 2016年10月,全国白酒白酒标准化委员会会同清香型白酒分委会秘根据前期工作基础上,发文筹建了《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国内清香型白酒十多家主要生产企业积极申请参与标准修订工作。 2017年5月17日,在山西汾阳正式召开“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会上对清香型白酒的定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产品各项指标的研究方向,并对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 2.1调查取样工作 2017年6月,根据标准修订启动会安排,清香型白酒标委会下发了“征集清香型白酒标准修订工作样品的通知”与“关于征集清香型白酒分析方法实验室比对的通知”,并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此次,共征集汾酒、内鄂尔多斯、中国劲酒、云南玉林泉、重庆江津酒业、北京红星、河南宝丰酒业、青海青稞酒、北京牛栏山、山西梨花春等16家酒企,不同工艺、不同档次、不同酒度172个酒样品。 (1)企业的基本工艺特点 目前,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采用的工艺主要有三种:大曲清香工艺、麸曲清香工艺、小曲清香工艺。 (2)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验证样品抽样情况 本次调研抽取了16家大中小型清香白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不同工艺,不同价位成品酒共172个样品。其中大曲清香酒77个,小曲清香酒20个,麸曲(包括大麸混合)清香酒76个;高度酒55个,低度酒61个,原度酒54个(信息均由生产企业提供)。

白酒生产工艺

白酒生产工艺 陈卫平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 第一章概述 ?一、发酵机理 ?1、淀粉原料先行水解 ?〔C6H10O5〕n+nH2O= nC6H12O6 ?2、酒精的发酵 ?由酵母分解可发酵性糖产生 ?C6H12O6=2CH3CH2OH+2CO2↑ ?3、有机酸的形成 ?4、氨基酸的变化 ?5、酯类的形成 ?6、二氧化碳的形成、 二、酒的分类 ?酒分为四大类 ? 1.发酵酒 ? 2.蒸馏酒 ? 3.配制酒 ? 4.混合酒 (ò?)、蒸馏酒的定义 ?定义:将经过发酵的酒醪(醅)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精含量的饮品。 (?t)、蒸馏酒 ?(1)白兰地酒 ?(2)伏特加酒 ?(3)郎姆酒

?(4)金酒 ?(5)威士忌酒 ?(6)中国白酒 ?(7)其它:特其拉酒苹果白兰地 1、葡萄白兰地酒 ? ?是用新鲜的葡萄汁或葡葡渣经发酵后再将其蒸馏,提取高酒度的酒液,然后经过勾兑、老熟等所处理而制得。产于法国科涅克地区的这种酒称为科涅克酒。 2、谷物蒸馏酒 ?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后、蒸馏提高酒精度而得到的含酒精饮品。 ?常见的谷物蒸馏酒有:威士忌、俄得克(伏特加)、金酒和中国白酒。 2.1、威士忌 ?以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玉米为原料,以麦芽为糖化剂,经糖化、酿造、蒸馏、贮存而制成的酒。 ?(1)苏格兰威士忌S(COTCH WHlSKY)产于英国的苏格兰地,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威士忌·根据麦芽汁的特点,把苏格兰威忌分为三类:纯麦威士忌、勾兑威士忌、谷类威上忌。 ?(2)爱尔兰威士忌(IRlSH WHlSKEY)产于英国的爱尔兰。 ?(3)加拿大减土忌(CANADIAN WHISKEY)。 ?(4)美国波本威士忌(AMERICAN BOURBON WHISKEY) 2.2、俄得克(伏特加) ? ?以谷物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再经活性炭脱臭生产而成的含酒精饮料。 2.3、金酒(杜松子酒) ? ?以谷物为原料的蒸馏酒为主抖,加入杜松子果实及

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 酿酒过程中得 微生物变化及作用 姓名:刘海涛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能动13级卓越 学号:2 参考文献: 1、《酿酒得工艺及流程》 2、微生物在人类社会中得 3、百度百科 酿酒过程中得微生物 说起微生物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模糊得概念,甚至很多人只知道在我们人类得生活中起着很大得作用,但就是绝大多数人还不能给我们一个正确得解释.关于微生物,这个神秘得群体,她有着很多很多不为人知得秘密,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微生物这个庞大而又不可见得群体。 二十一世纪,世界生物技术得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得新问题。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就是专利法意义上得发明还就是科学发现?探讨其就是否具备专利法保护所应具备得条件,了解发达国家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得国际惯例,对我国得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物技术得发展取得了惊人得进

步,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等一系列领域引发了巨大得变革.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就是生物技术得世纪,但就是,非技术领域发展得落后使生物技术得先进性未能充分发挥.原先得政治、经济、医学、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体系所处得制度环境因为生物技术得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得改变,而原先建立起来得理论体系、操作系统却无法像生物技术得发展一样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体系得裂变、转型、升级.生物技 得苦恼。 在法学界,生物技术及其专利性问题,一直就是困扰学者们得重大 发了一系列激烈得争论,对这个问题得探讨已经涉及到了专利制度得本质以及发明与科学发现得界定、科技与伦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对于这些争论我认为:在微生物及基因得研究成果得形成过程中,科学发现与发明两者就是兼而有之得,应该对其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不可否认,微生物及基因就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得,这并不以我们对其认识多少为转移,首次观察到她们得存在应该就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得揭示,就是一种科学发现,当然这种发现也不具有专利法保护所要求得工业实用性标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员为此耗费了毕生得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张专利权利,这就像科研人员观察、测算到了某个宇宙天体得客观存在但却不能主张专利权利收取专利费用一样。 其次,如果研究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对微生物及基因进行一系列得分离、提纯、净化,改变它在自然界天然得存在方式与状态,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