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2.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具体而言包括: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

(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等。

(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国民性等。

(6)其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教育、临床、工业、消费、法律、管理、健康、组织、人事等。

二、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的概念“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2.主要观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

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

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织,从而形成“自我概念”。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每个人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人格、家庭背景等不断地提出一定的“角色期望”,而每个人都会通过“角色采择”塑造自己的自我形像。并不断向这个方向靠近。如果“角色采择”的自我形象和“角色期望”中的一样,这个人就能和谐的发展;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

3.角色失调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1)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

(2)角色不清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

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由于每个个体往往都处于社会中的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这些角色之间可能互不相容,这就会出现“角色间冲突”。这种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依据个人当时所在的境况明确自己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做“角色内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先后兼顾或舍末求本的角色和行为。当人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角色冲突时,这个人就能够很好地适应与发展;反之,就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心理,阻碍个人的发展。

三、符号互动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符号互动论是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巾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2.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3.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三者形成、维持与发展都以使用

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2)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合并通过符合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3)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

(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发展,而个人又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5)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6)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四、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1.模仿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现象。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左右,米勒.Miller)、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出版《社会学习和模仿》,提出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A.Bandura)和沃尔特斯等人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这种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五、社会交换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这是一种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等。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始于1958年。

2.主要观点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是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对照。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两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他还引人权力、规范、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论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六、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

1.场论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研究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l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和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lifespace,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

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一个公式:B=∫(P,E)=∫(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E解释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c)。

2.群体动力学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有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被研究。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

见。

群体动力学研究亦即群体动态运转过程研究,包括群体内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

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勒温与其领导的小组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直到他1947年去世,一直致力于研究群体动力问题。

勒温所做的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和方向。该研究证明了不同的领导方式会诱发群体不同的心理气氛,并进而引起人们不同模式的行为‘,民主的领导方式不仅有利于群体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给成员带来最大满足。而专制型、放任型都不是理想的领导方式。

第二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目标

(一)社会化概念

1.定义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教化指广义的教育,通过社会化机构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的过程;个体内化指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3.社会化的目标社会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二)社会化的内容

1.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继而在学校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水平,社会成员素质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因而,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选定具体生活目标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个体是有理想的,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其成员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达到社会整合之目的。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4.培养获得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社会化内容之一是使其成员按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

(三)社会化的条件

1.生活依赖期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语言及学习能力这是由于人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神经网络,是自然界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及经验,而且使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二、社会化的过程

(一)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化过程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步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期)、继续社会化(成年期)。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社会化将贯穿人的生命始终。

(二)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初步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三)社会化类别

1.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习现有政治制度所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信念形成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发展,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2.道德社会化个体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包括: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即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③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3.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社会对其的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

4.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涵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三、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而这种文化模式是上几代人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化是在一定文化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对人必然会产生影响。如中国人的含蓄、勤俭、关注群体与美国人的开放、进取、关注自我等,无不与社会文化有关。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曾对生活在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文化和人格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米德采用观察法,对三个相邻但互不干涉,没有任何交往的原始部落中的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他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在同一个文化圈里的人都有同样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

(二)家庭父母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而父母就是

社会化的最初媒介。对于一个人来讲,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1946年,拉特克专门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和气氛与孩子人格(或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受到心理学界较高的评价。研究结论是:①家庭较自由、限制少的孩子和家庭束缚多的孩子相比,竞争心小,在朋友中受欢迎,人缘好;②家庭中受宽恕的孩子和惩罚严厉的孩子相比,有同情心,能体贴人,对他人的批评敏感;③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子女责任、平等家庭的孩子比较适合做领导工作;④兄弟姐妹关系融洽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⑤民主家庭的孩子与专制家庭的孩子相比,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

(三)学校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教授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各种普通与专门的知识、技能;指导与训练各种正当的行为标准及各种生活习惯;形成个人的思想、信仰、态度,熟悉社会风俗,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四)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是指年龄、特点、爱好、兴趣、地位相近,时常在一起的一群人。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它对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影响相对小。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同辈群体对人发展的作用。为什么到了青春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增大呢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但另一方面又

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实际了解,缺乏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他们不再像幼年那样向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发展了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内心封锁,同时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怕遭别人拒绝而人际交往反而少了,时常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孤独。

3.性意识萌发,却又缺乏理智上的准备。近些年来,世界范围的“成长心身异步现象”突出,生理成熟大大提前,但是获得独立经济地位的时间延长,受教育时间增加,心理成熟变晚。这个矛盾也是青年期的重要特点。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同辈群体之间的共同体验、共同语言、共同情感体验、共同的需要使他们相互认同、相互模仿、相互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同辈群体对人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比如,好学生的小群体内,话题多是学习、成绩、升学等,这种价值上的认同可以是学习上相互竞争,相互启发,坚定信念,获得支持。相反,一些染上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一些错误的人生信念,甚至会滑向深渊。我国犯罪学家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或伙伴影响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影响很大。

(五)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指以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

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社会变革的消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

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随着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对人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利用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抑制和减少消极影响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上述多种因素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交织在一起的。除此之外,遗传因素也起一定作用。遗传决定人的性别、身高、体型、肤色、血型等。个体的智力、知觉、动作等行为心理特征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有的国家建立诺贝尔获奖者的精于库,正是想把最优秀的头脑遗传给下一代。但是遗传因素只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前提,人格的成长主要是獭祭因系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类别

(一)基本概念

1.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社会知觉研究范围:对人知觉——对人的观察、分析与判断;印象形成——怎样形成对人的完整形象;归因研究———对人行为原因的解释。

2.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知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是。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二)社会知觉的类别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物,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部分。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全人类有较高的一致性。面部表情以及面部肌内变化为标记。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传达许多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他人的情绪、态度、意向等。

(2)身段表情:即姿势和体态。它可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其中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的。如前仰后合、摩拳擦掌、捶胸顿足、坐立不安等身体语言都传递着当事人的情绪状态。

(3)言语表情:它不是指说话的内容,而是指说话时的音量、语调、节奏特征。人们通过言语表情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其准确性往往与通过面部表情的判断一样。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个体将池人许多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与综合,形成一种总的印象。但这些特征的重要性下一样。有些处于知觉中心,有些则处于知觉的边缘。研究表明,根据外表判断人格特征往往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行为观察、分析生活史以及使用人格量表进行测查等手段,可对他人人格的的知觉产生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而在人格特质中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他人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而文雅还是粗鲁则被认为是边缘特征。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知觉指个体对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认识。包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4.对自我的知觉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对自己作为特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倾向的觉察。自我知觉并非总是准确的,自我知觉水平是变化的,自我知觉水平影响人的行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2.认知者的经验由于个人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把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排除掉,集中于他感兴趣的,同理,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二、印象形成

(一)基本概念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二)印象形成的过程

1.印象形成的线索对人印象形成的线索有三条:①人的自然特征:性别、种族、外表等;②人的社会特征:角色、文化、所属等;③人的心理特征:智力、行为、人际关系等印象的维度。

2.印象形成的维度有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

3.中心品质说中心品质指影响整个印象形成和组织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征。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热情与冷漠具有中心品质的特征,凡被视为热情的人,一般印象较好。

(三)印象形成的算术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选择的信息总是针对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最终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1.加法模式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某个体肯定评价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则愈好;相反,一个人消极评价特征越多,强度越大,他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就越难以为他人所接纳。

2.平均模式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许多人形成对他人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四)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2.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3.刻板印象与定型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持有的一套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

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是对信息进行类别化的结果。如对性别、人种、民族、阶层、地域等。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有:

①认知主体类型不同造成;②受到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影响;③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所致。

三、印象管理策略

(一)基本概念印象管理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印象的控制,通过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是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是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每一种情境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成功的印象管理,其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并不一定表示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不断评价、判断自己,从而产生各种印象,它会影响对方的反应。所以个体往往选择恰当的言辞、表情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策略大致有:

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表现自己人的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因而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2.隐藏自我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

3.按社会期待表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

4.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

四、行为归因及归因偏差

(一)归因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推测其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二)行为的原因

1.内因与外因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运气、他人影响、工作难度、特异性等。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程度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三)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连,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

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

2.折扣原则这个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3.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凯利指出,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四)归因偏差

1.社会视角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也称利己性归因偏差。具体表现为当自己的行为是好的、成功的时,倾向归因于内因;当行为本身不好时,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归结于外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在竞争条件下,当别人行为是成功时,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归于外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归于内因。.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以保护自我价值。

3.忽视一致性因素在对行为进行归因时只注意行为者个人的表现,而不注意周人的行为。

第四节社会动机

一、动机及其功能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变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当生理或心理处于某种匮乏状态时会导致需要,当某种需要产生时,心理上会产生不安紧张的情绪,当外界诱因存在时.就会产生动机;动机推动人朝向某种需要满足的方向行动,当行为发生、需要满足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失;这时新的需要产生,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过程。

(三)动机的功能

1.推动作用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促使人采取某种行为。

2.导向作用个体行为具有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动机决定人的行动方向。

3.维持作用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使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努力。

(四)动机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从而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

1.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式冲突(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3.趋避式冲突(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五)动机的分类

1.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自然动机是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引发的;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是后天习得的,是人类独有的。

2.按动机的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由于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而形成的动机也是多样的,其中强烈而稳定的称为优势动机;微弱而不稳定的称为非优势动机。在个体动机结构中,优势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

3.按个体对动机意识的程度可分为清晰动机和模糊动机。清晰动机是那些自觉程度较高的动机,而模糊动机则是无意识的。外界的强化决定了个体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对行为有积极影响、巩固持续的作用;负强化指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他过去和当前所做出某种行为时所经历到的强化体验。

(三)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五种基本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是:1.生理需要个体生存必需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要追求安全,避免伤害、危险,有基本保障;

3.社交需要与人交往、归属某一群体、被接纳;

4.尊重需要受人尊重、有一定地位、自尊、尊重他人;

5.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个人潜力、完善自己、实现理想。

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十四个特征:①准确地知觉现实;②对自己对他人对大自然表现出宽容;③自发性;④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⑤超然于世的品质;⑥自主的、独立的倾向;⑦永不衰退的欣赏力;⑧周期的高峰体验;,⑨和人打成一片;⑩仅和为数不多的人深交;?民主的性格;?明确的道德标准;?富有哲理、善意、幽默感;?创造性。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产生;高层

次需要产生后,低层次需要依然存在,但强度减弱;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人动机结构不同,占优势的需要影响行为;有例外的情况(为实现高的理想而牺牲基本需要乃至生命)。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人的需要人手研究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因为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将人的需要归为五个层次,揭示了需要的类型及一般规律。这个理论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发展,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对改善人际关系,做好管理工作有参考价值。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概括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但该理论也有局限性,表现为需要研究从抽象的人出发;只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条件对自我实现的制约;自我实现人的特征只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三、主要动机类型

(一)成就动机与抱负水平

1.成就动机指个人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目标,以期达成的内在动力。成就动机的

作用表现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胜过他人、达成理想。美国学者麦克利兰在成就动机研究中有开拓性贡献。

2.抱负水平指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父母的影响: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

(2)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与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30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

(3)自身能力的影响: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目标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越大。

(二)亲和动机与合群

1.亲和动机指个体在社会情景中,对其他人所存有的与之亲近的内在需要,比如需要别

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合作、需要别人的认可等。合群指个体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合群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

2.亲和动机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高兴时愿与他人同享快乐,痛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4)亲和可使个体避免窘境:如在明显需要亲和行为的情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的评价。

3.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和动机。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和,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情绪因素:从亲和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

(三)社会赞许动机与奖励

1.社会赞许动机指人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承认、肯定和鼓励,即取悦于人的内在心理倾向。社会赞许动机产生的原因: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奖励是建立在人的社会赞许动机基础上的。社会赞许动机是学习的产物。个体在婴幼时期的赞许动机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规范为标准;在儿童及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赞许,即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往往超过成人。

2.社会赞许动机的作用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发展非常重要,往往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由于看到他人和公众赞许某些行为方式,也看到他人不赞成的行为方式,于是个体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做,从而学到了社会规范,对自己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

四、挫折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一)挫折及其影响

1.挫折的含义挫折是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挫折情境指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使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所实际呈现的状况或条件;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景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挫折反应指主体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挫折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由挫折引起的适度紧张和压力有利于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发挥最大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善环境。挫折使人更成熟、更坚强。“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但是强烈、持续的挫折感导致紧张、焦虑、烦恼、痛苦等负面情绪积累,容易引致心理失衡,击垮个人信心,使人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毁行为。

(二)挫折产生原因挫折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环境起因与个体起因。环境起因即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所限,使个体的动机与行为受挫;个体起因即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的生理因素、动机冲突、自我期望等原因及条件所限,使个体的动机与行为受挫。

(三)挫折-侵犯说侵犯是指由侵犯动机引起的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如自卫防御行为等。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挫折侵犯说最初是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四)挫折反应与防御机制

1.挫折反应受挫后的反应可以分为理智行为反应与非理智行为反应。受挫后的理智反应包括:调整目标,继续努力(降低目标、改换目标);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冷静分析、排除障碍);身处逆境,转移升华(转移活动、另辟新径)。受挫后的非理智反应包括:攻击(内攻击和外攻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退缩(幻想、冷漠、依赖)、退化(埋怨、举棋不定、拖拉)、固执、逃避等。影响受挫后反应的因素有:个人的挫折阈(引起个体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需要的迫切感和动机的强度、自我期望值和抱负水平等。

2.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特点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内心所具有的一种自我保护,以减轻精神痛苦和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平衡心理的适应性倾向。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1)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心理调节机制。

(2)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心理防御机制不能改变挫折情景。

3.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1)积极作用:能够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或者激励个体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努力追求目标。

(2)消极怍用:歪曲事实,自欺欺人.退缩逃避.产生障碍。

(3)不同类型的防御机制:①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升华;②替代性的防御机制:补偿、认同;③掩饰性的防御机制:文饰、反向、幽默;④逃避性的防御机制:否定、幻想、退化、潜抑;⑤攻击性的防御机制:投射、转移。

4.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1)挫折承受能力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情景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

(2)影响挫折承受能力的因素:个体生理和身体条件;个人生活经历和挫折体验;对挫折的认知和态度;思想基础和人生态度;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系统。

(3)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有:正确认识挫折,作好心理准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走出自我挫败的误区。

第五节、社会态度

一、态度形成

(一)基本概念

1.态度形成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

部心理倾向。态度形成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

2.态度的特征态度具有以下特征:

(1)内隐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3.态度的构成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指人对对象事物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评价;情感成分指人对对象事物在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成分指人对对象事物持有的行为反应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关系: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动力,行为是态度的准备状态。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4.态度的维度

(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5.态度与价值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中心环节。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于两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我们不应忽视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予它的价值。、6.态度与外显行为的关系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是行为的反应倾向,与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但态度只提供一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非决定行为的全部因素,拉皮埃尔现象(1934年关于歧视态度的研究结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性的研究。大量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了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几个基本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二)态度的功能

1.认知功能个体对情绪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

2.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形成后起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3.自我防卫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建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2.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予对象对个体的凝聚力。.

3.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

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

二、态度改变

(一)态度改变的特点

1.态度改变态度改变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的变化。态度改变有两种含义:量变(一致性改变),方向不变,强度变化;质变(不一致性改变),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态度。态度的改变也可以视为新态度的形成。

2.态度改变过程的特点

(1)态度的改变过程是社会学习过程。

(2)态度的改变是个体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

(3)态度的改变不可能一次完成。

(二)态度改变理论

1.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观点是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强化和模仿在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有相当的作用。个体的态度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许就受到正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模仿的对象不仅是态度提供者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而且是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等。

2.平衡理论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个体(P)、他人(O)和另一个对象(X),(X)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事物。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P、0、X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分别用(+)(-)号表示。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3.认知失调论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人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冲突不和谐时,就会感到紧张、内心不自在,并力求减缓,以恢复和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两个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或减弱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即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强度。

(三)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1.基本观点由霍夫兰(CI.Hovland)和贾尼斯(I.LJamis)提出。基本观点是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在一个人原有的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出现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内心冲突或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其方式之一是接受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这些抵制

的方法有:

(1)贬损信息源:当人们无法驳倒对方的观点时,常采用贬低或损坏对方的声誉来表示信息不可靠,从而加以拒绝。

(2)歪曲信息:有意无意地或断章取义地将对方某些实质上不同于自己的观点看作和自己相同,或故意夸大对方的观点到极端,使其失去可信性。

(3)掩盖或拒绝:一是以文饰或美化自己的真正看法或态度来拒绝外部的影响;二是不理睬、不回答对方的意见,从而坚持自己的见解。

2.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这一模式还给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说服者

1)信息的传递者: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凝聚力:接受者对高凝聚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2)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3)改变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4)情境: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三、态度测量的方法

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20年代。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目前还难直接测量。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

两个维度。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加量表等;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常用的测量方法:

1.问卷法。

2.量表法。

3.投射法。

4.行为观察法。

5.生理反应法。

第六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沟通过程与形式

(一)沟通的定义、功能及形式

1.定义沟通是指人们为了互相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而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的互动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2.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3.沟通的形式

(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2)非语言: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

(二)沟通过程的要素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因素构成。

1.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它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在沟通前一般还需要一个准备阶段,整理思绪,使自我心理感受清晰与明确。

2.信息信息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体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3.通道通道是沟通的信息载体。个体的感官均可接受信息,其中视听信息占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4.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

5.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

6.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

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此外,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也难以沟通。

7.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

(三)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后者是在正式沟通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传媒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着随意性大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下情上达,下行沟通是上情下达,平行沟通是同一级(非上下级关系)组织中的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这是以信息源及接受人的位置来区分的,二者位置不变的是单向沟通,而不断变化位置的是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按沟通形式可分为口头沟通及书面沟通。前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如会谈、讨论、会议、演说、电话联系等;后者是文字形式的沟通,如布告、通知、报刊等。这两种形式都是词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非词语沟通也是重要的。

(四)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指人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1.公众距离(12~25英尺)(注:1英尺米)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英尺)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3.个人距离(~4英尺)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肢体语信息。

4.亲密距离(0~18英寸)(1英寸毫米)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

二、人际吸引的规律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可分为:①亲和,这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②喜欢,是

中等程度的吸引;③爱情,是人际吸引强烈的形式。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似性吸引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年龄、地位、身份、爱好、兴趣、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2.互补性吸引互补对于喜欢也是重要的,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三种互补: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凝聚力是很强的。

3.邻近性吸引指的是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时,个体喜欢邻近的人。邻近性吸引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凝聚力,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一、学习的机制 (一)联想 (二)强化 (三)模仿: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 二、社会交换论: 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Homans)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 (一)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二)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四)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五)侵犯—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变得更有价值。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与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和米德(M.Mead)始于20世纪30年代。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有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与个体与他人互动,而不是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个体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能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弗洛伊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其发展呈定式化,如果正常发展状态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状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初级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

导论 1.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美) 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揭示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因素,并探讨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对个体发生的影响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库兹明(前苏联) 社会心理学应采用社会方法研究个体行为,主要陈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个体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模仿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C.C.Homars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社会行为是互相强化的结果。 人的特定行为受到的强化越多,这一行为就会更多被表现出来 报偿(reward)- 代价(cost)= 后果(outcome) 公平理论:R/C(自己)=R`/C`(对方) 认知格式塔 场论与群体动力学:心理动力场论认为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理关系,人可 以对部分进行整合,即通过场来进行,心理场包括环境和个体两 个方面 认知相符理论:以认知趋向一致或认知相符的状态来解释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变化 →认知失调说: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主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信息和认知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并会激发人们解除这种不协调→认知一致性理论 →认知–情感理论 归因 内隐人格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自我类化理论 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新精神分析: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舒茨 →主要观点:基本的人际需要(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里, 包容是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的类型 包容 群体的形成与瓦解(瓦解=情感需要的破裂) 人本马斯洛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符号即有意义的语言动作姿势等。该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 分支角色理论角色期望 镜像自我:从他人的表情态度中去认识自我 角色采择: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 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二)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2.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具体而言包括: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 (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等。 (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国民性等。 (6)其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教育、临床、工业、消费、法律、管理、健康、组织、人事等。 二、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的概念“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2.主要观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 3.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登门槛技术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重要性 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 B.类似性 C.互补性 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 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 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 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 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

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9.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 A.情感 B.认知 C.外显行为 D.行为倾向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 A.接近性 B.熟悉性 C.互补性 D.能力 11.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这种现象属于(C)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中心特质效应 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 A.正确归因

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心理学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它由三种成分构成,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这三种成分的是()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3.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这是态度的() A.知识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4.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5.学生倾向于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更强,这种现象是()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 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10.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1.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12.“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的表现。 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 13.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的心理效应。 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1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 15.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16.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17.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

社会心理学理论

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 依据塔德的理论认为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然而,经过米勒多拉德、班杜拉及其他许多学者的研究,模仿性行为犹如其它许多种类的行为一样,也是习得性的。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婴幼儿就是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的。模仿也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能说 麦独孤受 C.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试图用本能解释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不承认本能之说,他认为个体的本能性行为也是在环境适应中学习来的。麦独孤反对华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类行为源于本能,“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 - 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 - 基本源泉和动力”。此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人类与动物均皆有之。1908 年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以本能说独树一帜,曾再版 24 次。他在书中对本能的定义为: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些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观,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以及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按麦独孤的本能说(instinct theory),人与动物本能性行为表现时,其中包括三种成分: 知觉成分: 指个体对某些特定刺激给予特别注意的先天倾向,如认识食物等。 行动成分: 指个体的目的导向行为活动,在达到目的从而获得满足之前,行动不会停止,如觅食、求偶等。 情绪成分 :指伴随行动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如觅食得食而有愉快情绪,与敌人战斗而有忿怒情绪,因逃避而有恐惧情绪。 举出12 种本能 他举出 12 种本能,如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等。认为这些本能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行为,本能可以是无限的。本能使机体驱向目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到页中间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定义: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简史:.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 .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学习机制.联想:古典条件反射 .强化:行为后的奖赏(正强化)与惩罚(负强化)作为强化,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 ()观察学习:.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化概念(识记)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9、再社会化(识记) 10、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内容(识记)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识记)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载体(识记) ()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近30年社会心理学理论现状与新进展

近30年社会心理学理论现状与新进展 黄雪娜 金盛华1 盛瑞鑫 1摘 要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等范围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现状表现为美国认知范式理论的延续、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兴起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整合趋势、自我理论的回归、对情感研究的关注、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文化视角转换趋势。 1关键词2社会心理学;中等范围理论;本土化;整合 1作者简介2黄雪娜,197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辽宁沈阳110036);金盛华,195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盛瑞鑫,198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1中图分类号2B849:C91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1-6198(2010)03-0054-06 1金盛华为本文通讯作者。 oFoley ,RobertA.,/Evo l uti on ary perspecti ves on the ori g i ns of hum an s oci al i nstit u tions ,0In W.G.Runci m an ed .,The Origi n ofH uman Soci al I n stituti os ,Oxford :Oxford Un i vers i ty Press ,2001. 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一直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热衷于建构跨历史、文化背景的/大理论0或/纯理论0,如行为主义等。20世纪中叶以来,理论家们意识到,真正能够跨历史文化的/大理论0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抛弃了建立统一理论的企图,而代之以寻求所谓/中等范围理论0。中等范围理论不是像传统大理论那样,要对全部社会心理、行为模式找出普遍规律,而是仅仅对某一方面做出解释,如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改变做出解释,同时,这些理论的某些观点带有大理论的取向,如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受到了行为主义的影响。本文就近30年来社会心理学中等范围理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简要介绍。 一、近30年社会心理学理论现状 1.美国延续社会认知范式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建构主义视角中,延续着传统的社会认知范式的主导模式,使正处在第三代思潮的社会认知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蓬勃发展,表现为数种具体理论建构。 (1)创新性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I)是有关人类本质的基础理论,它从苏格兰伦理学、德国相对论和英国进化论的哲学思想中得来,对/人类本质0这个古老话题注入现代意义。o到了21世纪,受美国早期实用主义 哲学的影响,米德(M ead)结合实用主义理论和心智理论,发展了符号互动理论。近30年来,一些心理学家以建构主义视角对本质、沟通、自我和推理等主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发展了很多全新的符号互动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认同理论和情感控制理论(a ffect control theor y )。认同理论(-i dentity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S tryker 、Burke 、M c -Ca ll 和S i m m ons 分别对认同行为作出不同的解释所建构的理论。112认同理论是从符号互动理论特别是结构性符号互动作用理论中孕育发展出来的。传统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社会是在个体通过对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进行认同和解释过程中建构出来的。认同理论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个体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情境自由地进行认同。尽管不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认同理论,他们都共同关注三个主题,从而构成认同理论三个主要原理,即社会、自我和认同。情感控制理论(简称ACT )是近30年来,美国心理学家H eise 等人扩展符号互动论中有关语言的基础性作用和对情境进行符号标示的观点,通过数学模型描述人类对社会事件的情感状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测量结构、情感反应方程和情感控制过程的数理模型三个方面构成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12230年来,心理学工作者围绕着情感控制理论所作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三种:(1)对控制系统中的文化情感反应强度进行跨文化研究;(2)对控制原理中的控制加工程序进行测量;(3)应用理论对情绪、越轨行为、宗教和社会运动等主题进行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 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 (二) 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