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巴瘤的治疗和复发的介绍

关于淋巴瘤的治疗和复发的介绍
关于淋巴瘤的治疗和复发的介绍

关于淋巴瘤的治疗和复发的介绍

近年来,有一种恶性肿瘤在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已经超过白血病成为最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这种疾病被统称为淋巴瘤。

与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肠癌或者乳癌不同,淋巴瘤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其治愈手段并不依赖于外科手术,而主要通过化疗。

同样也与其他肿瘤不同的是,淋巴瘤其实是一大类疾病,其包含了数十种不同的亚型,而每一种亚型往往又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

因此,对于淋巴瘤具体类型的诊断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诊断错误往往会导致治疗失当。

幸运的是,淋巴瘤是一种对化疗非常敏感的疾病,其治愈率总体上要超过前述的其他恶性肿瘤。随着治疗的进步,淋巴瘤的两大类型——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5年生存率大体上分别可以达到85%和65%的水平,而5年生存率是我们衡量肿瘤是否痊愈的关键标志。

除了诊断以外,淋巴瘤的治疗特别是首次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淋巴瘤中相对预后较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瘤类型都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某些低度恶性如滤泡性淋巴瘤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但这些类型大多进展缓慢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淋巴瘤治疗的变化

近年来,肿瘤的治疗理念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从以往同肿瘤细胞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逐步转变为控制肿瘤生长与瘤共存的治疗理念。因此,对于患有不可治愈淋巴瘤的患者而言,首先要改变对于疾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好长期与肿瘤做斗争的心理准备。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化疗药物已经逐步被分子靶向治疗所替代,治疗毒性大为降低,甚至在某些淋巴瘤类型中靶向治疗已经替代化疗成为一线的标准治疗。

因此,即便得了不可治愈的淋巴瘤也不要盲目地悲观厌世,要相信现代医学的进步,很多患者都能够从治疗中达到长期生存甚至预期寿命的目的。

在过去的3-5年间,免疫治疗的进步已经席卷了包括淋巴瘤在内的多种肿瘤,被誉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主导。

免疫治疗的实质就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这就好比我们得了感冒即便不用任何药物过一段时间也可痊愈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自身免疫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典范。

由于免疫治疗会特异性地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轻微,因此免疫治疗的毒性较化疗甚至是靶向治疗大为降低。举例来说,有一种被称为PD-1的药物在复发的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正在应用于一线治疗中,有望彻底改变这一淋巴瘤的治疗策略。

淋巴瘤的复发

不可否认,只要是恶性肿瘤就存在疾病复发的困扰。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疾病本身的一些危险因素来判断复发风险,但对于个体来说,关键还是要加强随访,用时间来验证远期治疗效果。

在复发风险最高的前2年,患者一般每3月进行1次门诊随访,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从第3年起延长间隔,一旦满了5年没有复发,肿瘤基本上治愈了。

当然临床上也有5年后复发的病例,但一般比例不会超过5%,另外也与某些特别的淋巴瘤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好医友提醒:在治疗后的康复期内,还要注意观察与肿瘤复发有关的一些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持续性疼痛或者淋巴结肿大等,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即便肿瘤复发了,仍然还是有治愈的机会,目前新药的发展十分迅速,不要轻言放弃。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范。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霍奇金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健康必备常识】

霍奇金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导读 \n 很多朋友应该都有这种经历,得了一种病,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了一个十分拗口而且从没听过的名字,然后我们可能就会比较纠结,觉得它会很严重。其实,很多病用专业名字说出来都比较拗口,但并不是不能够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就是这样的一种病。很多人听到它的名字就已经蒙了,但是,它该怎么治疗呢?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霍奇金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淋巴瘤无论放、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这一条是肯定的。 平时我们老说“中西医结合”,遇到这种大病的时候,是真正应当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了,应当综合治疗,不要单用一种方法。并且,癌症是终身疾病(癌细胞经放、化疗杀灭,就算是杀得再干净,也总是体内存在癌细胞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复发率是高的。所以说,癌症是终身疾病),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认为放、化疗了就万事大吉不管了(放、化疗结束之后,仍然任重道远,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复发了。这是个医学常识。许多患者,就是觉得已经手术切掉了,并且医生明确地说了“手术成功”,并且放化疗了,就以为是病好了。这明显是缺乏医学常识,结果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应该在西药治疗后吃药,不停药的话能不复发已经是谢天谢地很了不起的成绩了。何况不吃药。 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瘤类的中药丸来治。只要找对了药则是会者不难。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的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脑瘤、胃癌、肠癌、食道癌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中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对于抵制癌细胞的发展,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患病部位皮肤颜色的改变,患者感觉身上有劲了,饭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对比效果患者更是满意。如果已手术、化疗过,中药的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对于患者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都在短期内会有明显减轻改善。

淋巴瘤的病理及分类

淋巴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有:①淋巴结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及其周围组织同样被侵及;②异常细胞的分裂指数增高。淋巴瘤是一组非均一性疾病,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一、霍奇金病以细胞多样性及肿瘤组织中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为特征。1966年Rye会议将其分为4个亚型(表5-6-1)。以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结节硬化型较为固定。表5-6-1 霍奇金病的病理亚型Rye会议分类预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好,平均存活9.2年结节硬化型较好,平均存活4.2年混合细胞型较差,平均存活2.5年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差二、非霍金奇淋巴瘤其病理分类在1940年以前简单地分为三类,即滤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1966年Rappaport根据淋巴结病变是否有结节性,将其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又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成分进一步分类(表5-6-2)。晚近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多,发现从前分类中的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绝大多数是转化中的淋巴细胞。真正的组织细胞淋巴瘤仅占NHL的5%。混合型是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同时存在。1980年提出了国际工作分类法(Working Famulation),是根据病理学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分成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5-6-3)。此分类法与治疗反应关系密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提出成都会议分类法(表5-6-4)。其与工作分类法相比,类型增加,免疫功能属性更明确,绝大多数病例能归入。目前我国正采用此分类法。表5-6-2 Rappaport分类法(1966)结节性型弥漫性型淋巴细胞分化良好性淋巴细胞分化不良性混合细胞性组织细胞性未分化型(包括Burkitt淋巴瘤)表5-6-3 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中度恶性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G.弥漫性大细胞型高度恶性H.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I.原淋巴细胞型J.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杂类复合型、蕈样霉菌病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表5-6-4 成都会议工作分类(1985)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无裂细胞性淋巴浆细胞性弥漫型裂-无裂Burkitt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滤泡型裂-无裂滤泡型无裂透明细胞性细胞性细胞性多形细胞性分化好髓外浆分化差髓外浆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瘤细胞瘤(曲核与非曲核)蕈样霉菌病不能分类组织细胞性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作者:————————————————————————————————日期: ?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李小秋汝昆陈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刘卫平姜文奇朱雄增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 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 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对于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经典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淋巴

瘤最主要的方法,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判断肿瘤免疫表型以及检测部分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手段。所以,几乎所有淋巴瘤病例均需接受包括免疫组化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后方能确诊,部分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还需辅以其他必要的检测技术。淋巴瘤首次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切除或切取活检所获得的组织标本做出。一般而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不宜作为淋巴瘤确诊(特别是首诊)和分型的可靠依据,但可用于淋巴瘤疑似病例的初筛以及确诊病例的其他可疑受累灶或复发病变的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白血病等非实体性肿瘤、体液标本或获得病变组织较为困难时),细胞学检查亦可用于疾病诊断,但通常需辅以细胞块制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或细胞遗传学分析等辅助检查。独特的临床特点也是某些类型淋巴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病理检查的临床医师有义务通过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向病理医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活检部位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内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阳性发现、既往病理检查记录等。病理医师亦可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直接与相关临床医师沟通或参加淋巴瘤病例临床多学科讨论等多种形式获得相关信息。二、标本获得、组织处理与切片制作足量、合格的诊断性组织是对淋巴瘤进行形态观察以及开展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标本获得、组织处理和切片制作等环节也因此直接影响到淋巴瘤

中医怎么治疗淋巴癌

中医怎么治疗淋巴癌 淋巴癌中医中药治疗: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1.痰热蕴结证候: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见脘腹痞块,发热较甚,常有盗汗,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烦失眠,或见皮肤瘙痒,或身目发黄,大 便干结或见便血,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燥或红绛无苔,脉细数 或细滑。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主方:连翘消毒饮加减药物: 玄参、连翘、葛根、天花粉、夏枯草、猫爪草、蚤休、黄芩、赤芍、栀子、山豆根、甘草等。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2.气血两虚证候:多见于晚期或多程放、化疗后,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面 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治则:益气养血软坚散结主方:八珍汤加减药物:党参、熟地、鸡血藤,猫爪草、夏枯草,白术、 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炙甘草。气虚明显可以加黄芪;纳呆便溏 可加神曲、扁豆;兼阳虚可加熟附子,肉桂。肿块较大可加三棱、莪术。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3.肝肾阴虚(含阴虚火旺)证候:多见 于晚期或素体阴虚,或多程放疗后,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 头晕目眩,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沉细。治则:滋补肝肾软坚 散积主方: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物:生地、生牡蛎、山萸肉、淮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昆布,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发热盗汗较甚,可加白薇、地骨皮;口干便秘可加玉竹、玄参; 两胁胀可加川楝子,延胡索;纳呆腹胀加山楂,鸡金;肿块较大加三棱、莪术。 淋巴癌中医中药症状分型4.气郁痰结(含气滞痰结)证候:胸闷 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痞块,颈项,腋下或腹股间等处作核累累, 皮色不变,或局部肿胀,或伴低热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人员(按汉语拼音排列): 曹君1、曹军宁1、陈治宇1、郭海宜1、郭晔1、胡夕春1、洪小南1、吕方芳1、刘晓健1、 李小秋3、罗志国1、马学军2、潘自强2、孙慧1、王碧芸1、王惠杰1、王佳蕾1、王磊苹1、王中华1、吴向华1、印季良1、应江山1、张文1、赵欣旻1、郑春雷1、朱晓东1、朱雄增3、左云霞1。 注:1化疗科、2放疗科、3病理科 2009年9月(第二版) 1

霍奇金淋巴瘤 一.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SHL) 混合细胞型(M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LDHL) 富于淋巴细胞型(LRCHL) 二.分期 I期:病变累及单个淋巴结区 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 E II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 I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 E 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 ) *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 3 III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II E III 期:病变累及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 S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III E+S 区受累 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 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B。 A 无全身症状 B 有以下一个以上症状: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体重减轻>10%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免疫亚型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 NLPHL)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对

中国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修订稿

中国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李小秋汝昆陈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刘卫平姜文奇朱雄增 作者单位: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李小秋、朱雄增);30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病理中心(汝昆);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刚);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林素暇);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周小鸽);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高子芬);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刘卫平);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姜文奇) 执笔人单位: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李小秋(E-mail:leexiaoqiu@https://www.360docs.net/doc/f33589152.html,)、朱雄增(E-mail:xiongzengzhu@https://www.360docs.net/doc/f33589152.html,)];30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病理中心(汝昆,E-mail:kunru@https://www.360docs.net/doc/f33589152.html,);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刚,E-mail:naicheng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33589152.html,)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 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 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

淋巴瘤验方偏方

验方偏方 验方:1、处方:郁金、枳壳、白术、紫胡、灵脂、红花、鸡内金、茯苓、杭芍各3钱,丹参、生牡蛎各1两,鳖甲5钱,木香、砂仁壳各2钱,甘草1.5钱。水煎服。疗效:1例服40剂时,肝脾明显缩小;服100剂时,胸片淋巴结缩小。方自天津市中医院。2、小金丹,早晚各服1丸;犀黄丸,每日2次,每次3克。偏方:1、明雄黄30g,研细末,分三次服用。2、大癞蛤蟆皮焙干分15份,小者分10份,每次1包内服,每日3次,脾区用癞蛤蟆皮贴敷;3、美洲大蠊精粉,一次5g,一天3次,对水冲服。 淋巴瘤饮食护理 一、果蔬疗法 1、南瓜150克、水适量,调料少许。炖至无水时服用。 2、甘蔗2节,榨汁饮。 3、芦笋200克,加入适当调料炒熟即可食用。 二、药膳疗法 1、羊骨粥原料:羊骨1000克、粳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制法:将鲜羊骨洗净敲碎,加水煎汤,取汤代水,同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料,稍煮二三沸即可。适应症:恶性淋巴瘤放疗后肝肾阴虚。服法:每日1-2次食用。 2、枸杞松子肉糜原料:肉糜100-150克,枸杞子、松子各100克。制法:将肉糜加入黄酒、盐、调料,在锅中炒至半熟时,加入枸杞子、松子,再同炒即可。适应症:恶性淋巴瘤放疗后阴虚内热。服法:每日1次,作副食服之。 3、猪肾茨菰汤原料:光茨菰30克、猪肾及睾丸各1个,盐、葱、姜各少许。制法:将光茨菰浸泡2小时后,煎汤,滤过汤液,再将猪肾、睾丸洗净,去掉杂物,切成方块状,加入光茨菰滤过后汤液,一同煮后加入盐、葱、姜文火煮至熟即可。适应症: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精血亏虚。服法:喝汤吃猪肾、睾丸,每日作副食食之,可常服。 4、山药枸杞三七汤配方:三七17g,淮山药32g,枸杞子26g,桂圆肉25g,猪排骨300g。食盐、 先大火后小火,炖煮2-3小时。放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可煎煮出3小碗。每次1小碗,吃肉喝汤。每1-2天吃1次。功效:生血补血,开胃健脾。本膳适用于恶性淋巴瘤肿块增大迅速而舌有暗紫斑。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发表时间:2011-06-13T09:03:08.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涨鸥[导读]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涨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 150070) 【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178-01 【摘要】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诊断为HL的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7例重新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排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最终确定23例HL,且均为经典型,以混合细胞型为主。结论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完全依赖于病理活检。典型的R-S细胞对该病具有诊断价值;陷窝细胞的存在对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亦具有诊断意义。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以往称霍奇金病(HD)是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约占全部淋巴瘤的10%~20%。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5~27岁和 50岁前后,但以前者多见,是青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2005年9月~2009年9月原诊断为HL的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理诊断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其中17例重新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排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最终确定23例HL,且均为经典型,以混合细胞型为主。患者年龄10~35岁。 1.2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为一特殊的临床病理亚型,多见于年轻女性,好发生于颈部、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预后较好。此型的组织学特征有二:一是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分割病变的淋巴结呈大小不等的境界清楚的结节,这种胶原束在偏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性,常围绕在血管周围。二是在结节内,有数量不等的陷窝细胞和少量典型的 R—S细胞。背景中尚可见一些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等。可有灶性坏死。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不转变为其他亚型,而是按照富于细胞期→结节形成→融合→纤维化的过程发展。 1.3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镜下见霍奇金细胞以及少量双核R—S细胞散在分布于小淋巴细胞为主或组织细胞为主的背景中。此型可进展为混合细胞型。 1.4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可呈部分(常在副皮质区)或弥漫性受累。在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以及纤维母细胞组成的复杂背景中,可见散在的霍奇金细胞与数量相当多的典型的R—S细胞。可有嗜酸性无定型物质沉积。还有灶性的坏死,坏死灶周围可有纤维化,但胶原纤维无双折光。有时可见散在上皮样细胞团,甚至可有肉芽肿形成。此型为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多见的一种亚型。预后较好。后期,混合细胞型可转为淋巴细胞减少型霍奇金淋巴瘤。 1.5淋巴细胞减少型霍奇金淋巴瘤:此型的特点为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而R—S细胞或变异则的多形性R-S细胞相对较多。包括两种不同的形态: 1.5.1弥漫纤维化型,淋巴结内细胞明显减少,由排列不规则的非双折光性网状纤维增加和无定形蛋白物质的沉积所取代。其间有少数诊断性R-S细胞、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常有坏死; 1.5.2网状细胞型(即“霍奇金肉瘤”)的特点是细胞丰富。由多数多形性R-S细胞和少量诊断性R-S细胞组成。甚至可以见到梭形肿瘤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少见。坏死区较其他类型霍奇金淋巴瘤更为广泛。 2 病理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完全依赖于病理活检。典型的R-S细胞对该病具有诊断价值;陷窝细胞的存在对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亦;具有诊断意义。当病变组织中缺乏诊断性 R-S细胞或主要是各种变异型肿瘤细胞时,需要借助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来协助诊断。CD20是针对B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呈阳性反应,而其他各型均为阴性反应;CD15是髓—单核细胞分化抗原,约 80%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例之肿瘤细胞表达该抗原;CD30是—活化淋巴细胞抗原,约70%的病例之肿瘤细胞呈阳性反应。CDl5和CD30是最常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抗原标记。 3 临床分期 目前仍使用1971年Ann Arbor会议制定、1989年由Costwolds修改的临床分期。Ⅰ期:病变局限于一组淋巴结(Ⅰ)或—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ⅠE);Ⅱ期:病变局限于膈肌同侧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淋巴结(Ⅱ)或直接蔓延至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ⅡE);Ⅲ期:累及膈肌两侧的淋巴结(Ⅲ)或再累及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ⅢE)或脾脏(ⅢS)或两者(ⅢSE);Ⅳ期:弥漫或播散性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如骨髓、消化道等。 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在估汁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则上有重要意义。病变范围越广,预后越差。近年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展,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有显著改善。 4 霍奇金淋巴瘤特点 4.1约90%的霍奇金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向附近的淋巴结扩散,而淋巴结外原发的霍奇金淋巴瘤是否存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4.2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是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 Sternberg细胞(R-S细胞),R-S细胞在不同病例的肿瘤组织或同一病例的不同病变时期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各异; 4.3霍奇金淋巴瘤病变组织中常有不等量的各种炎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4.4临床上,在霍奇金淋巴瘤的后期约10%的病例可有骨髓受累,但不会转化为白血病。 参考文献 [1] 李甘地.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J].白血病.淋巴瘤,2005,14(6):321-329. [2] 仲凯励,张伟京.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及治疗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06,(5):388-390. [3] 刘艳辉,庄恒国,等.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与鉴别诊断[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3:524-527.

淋巴瘤用中医怎么调理

淋巴瘤用中医怎么调理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国内外对其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本病是恶性肿瘤病毒病因的重点研究对象。淋巴瘤用中医怎么调理?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寒痰凝滞证。 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方药: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熟地,麻黄,白芥子,肉桂,炮姜,生甘草,鹿角胶。 乏力,神疲加黄芪,淋巴结肿坚硬者加莪术、皂刺、天南星、夏枯草。 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淋巴瘤用中医怎么调理? 2)气郁痰结证。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舒肝溃坚汤(《中医肿瘤学》)。夏枯草,僵蚕,香附,石决明,当归,白芍,青皮,柴胡,川芎,红花,姜黄,穿山甲,生甘草。 肿核坚硬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分析: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肝肾阴虚证。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治法: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八珍汤(《六科准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 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紫雪散、牛黄清心散等;盗汗加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加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全蝎,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煎丸或大黄瘙虫丸,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皎、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分析: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止遗。另以三泻配合以上三补。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又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益脾。八珍汤为气血双补。血亦属阴,补血即所以补阴。四物汤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气为血帅,补气有益于补血。以四君子汤党参、自术益气。诸药配合,共奏益气补血,补益肝肾之功。 4)血热瘀毒型。 主证: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搔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 治法:凉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 肿物增大加夏枯草、玄参、浙贝母,发热高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胁痛腹痛加郁金、薏苡仁、枳壳。 分析:热毒之邪深入血分,应凉解毒散瘀。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凉血解毒,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清热为主,配以芍药、丹皮凉血散瘀,能直清营血之热。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对于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经典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淋巴瘤最主要的方法,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判断肿瘤免疫表型以及检测部分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手段。所以,几乎所

有淋巴瘤病例均需接受包括免疫组化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 查之后方能确诊,部分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还需辅以其他必要的检测技术。淋巴瘤首次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切除或切取活检所获得的组织标本做出。一般而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不宜作为淋巴瘤确诊(特别是首诊)和分型的可靠依据,但可用于淋巴瘤疑似病例的初筛以及确诊病例的其他可疑 受累灶或复发病变的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白血病等非实体性肿瘤、体液标本或获得病变组织较为困难时),细胞学检查亦可用于疾病诊断,但通常需辅以细胞块制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或细胞遗传学分析等辅助检查。独特的临床特点也是某些类型淋巴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病理检查的临床医师有义务通过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向 病理医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活检部位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内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阳性发现、既往病理检查记录等。病理医师亦可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直接与相关临床医师沟通或参加淋巴瘤病例临床多学科讨论等多种形式获得相关信息。二、标本获得、组织处理与切片制作足量、合格的诊断性组织是对淋巴瘤进行形态观察以及开展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研究的物质 基础。标本获得、组织处理和切片制作等环节也因此直接影响到淋巴瘤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于那些不适合做组织学评估(例如:严重的器械性损伤或大量坏死而导致诊断性组织

中医真能治疗淋巴瘤吗

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与其他癌症一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肿瘤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危及生命。由于人们对淋巴瘤的了解不深,很容易忽视其症状,以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中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在康复方面都具有西医难以企及的效果,那中医真能治疗淋巴瘤吗? 中医真能治疗淋巴瘤吗?真实病例告诉您中医治疗淋巴瘤的效果: 患者资料:李小省女(40岁)河南济源人淋巴癌 2012年李晓省去山东打工回家后就一直感冒发烧一直不退烧,到村东的小卫生院输液,输液输了7天无效果后来高烧烧到了40度,当时就到济源的中医院检查,确诊为淋巴瘤恶性。在医院治疗三天,第三天早上李小省就已经没有什么意识了,第四天的时候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带着李小省转院到济源市肿瘤医院,济源市肿瘤医院就建议转院,后又转到郑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化疗治疗。当时李小省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化疗第一次的时候就开始脱发,然后还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不想吃饭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后来打听到同村的乳腺癌患者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康复了,于是李小省的儿子就赶紧来到希福医院。 来诊时李小省每天几乎都不吃饭,也感觉不到饿袁希福院长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依据自创的“三联平衡疗法”为患者开具中药治疗,在使用中药治疗后的第二天患者就感觉到想吃东西了。就这样一边吃中药,一边化疗配合中药后再做化疗,不良反应就没有了,第一次化疗掉的头发也开始慢慢长出来了。 没吃中药之前,李小省的体温非常低,只有35度,手都是冰凉的,但是吃了袁希福大夫的中药后,体温开始慢慢上来了,之前腿脚都不能蹲,但是随着吃中药也都渐渐有所改善,如今的李小省已经恢复如常人,在家洗衣服做饭,看孩子什么都能干吃中药不仅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李小省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延长了病人的生命 专家表示,中医中药治疗淋巴瘤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对于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依然可以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延长生命时间。淋巴瘤中晚期治疗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选择,一般可以选择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和放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对于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则单独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临床上获得口碑比较好的中药主要是有三联平衡疗法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淋巴瘤的四大优势: 1:通过中医药方直接抑制与杀灭癌细胞而缩小肿瘤,阻断肿瘤细胞重要成分的合成与代谢。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诱发多种癌细胞凋亡,缩小肿瘤,恢复正常细胞增殖,有效的治疗癌症。 2:逆转癌细胞的异常分化而防止扩散,通过诱导分化凋亡,使癌细胞不仅在形态上出现分化改变,最终使癌细胞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防止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 3:调动并提高人体免疫力而预防复发,提高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全面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正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提高人体自身抗癌能力,防止癌症复发。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方案(2017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淋巴瘤化疗后中医治疗秘方有哪些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中,该疾病位居癌症死亡的第六位,在中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化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缩小癌肿,但化疗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化疗期间会配合中医药的治疗,那么淋巴瘤化疗后中医治疗秘方有哪些呢? 淋巴瘤化疗后的中医秘方 化疗对药物敏感性高的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也比较明显。根据化疗后不同的症状反应,可以配合针对性的中药,更好的恢复。 化疗后元气调养:化疗会造成骨髓抑制,患者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肠胃反应。此时的患者气血亏虚,困倦乏力,气色萎靡不振。针对性的中医秘方应当选择益气养血、固本培元、清热解毒类的治疗方法,增强化疗的抗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让患者尽快恢复起来。秘方多以党参、人参、黄芪、枸杞子、山药、鸡血藤等补益扶正类型的中药为主。 化疗后综合调养:化疗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应当在调养的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分型调养。比如:脾肾两虚,要用黄芪、党参、红枣、当归等药物。气血双亏型;则应以黄芪、当归、白术、白芍等调养。 淋巴瘤化疗后的选择秘方要注意 目前的肿瘤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医讲究整体配伍,各种成分相互促进,彼此间又相互制约,既能发挥抗癌作用,又可以扶正固本,在延长淋巴瘤患者生命方面有不错优势。然而中医治疗淋巴瘤的方法多种多样,清热解毒、补气养血、攻毒排毒等等,不同的癌细胞病理分型不同,中药治癌的同时除了灵活运用辨证论治的理念外,还要加入针对性的中药,才可以确保疗效稳定。 从事中医治疗淋巴瘤事业近40年的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新的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在治疗时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进行全面的调节与治疗,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既能够扶正患者的元气,提升免疫力,又能调理患者体内的癌环境,从而达到更持久的疗效,有效预防肿瘤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部分参考案例: 李连禹(化名),男,非霍氏T细胞淋巴瘤,河南周口人 2013年,24岁的李连禹陪母亲去郑大一附院治疗食管癌,在陪诊的过程中,他突然开始牙痛,起初还没在意,过了几天情况越发严重,口腔都肿了起来。2013年5月31日,口腔肿物被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被送到北京分析,查出“非霍氏T细胞淋巴瘤”。医院建议他尽快化疗,因给母亲治病,家中积蓄几乎消耗殆尽,实在是拿不出治疗费用,没办法只得返回老家。2013年8月,勉勉强强凑了一笔费用,李连禹就近在县医院开始了三周期化疗。未料到化疗后,下巴肿块变得更大了。 后经人介绍,李连禹于2013年9月1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初诊时,他的情况并不好,消瘦、乏力,纳食无味,睡眠差。左颌下淋巴结肿大,右锁骨下淋巴结肿大,下嘴唇及右口角整片都肿了起来,嘴巴向右歪斜。袁希福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治疗,服药20剂后,情况便有所好转,自诉:吃中药期间肿块变软,体力较前明显恢复。2014年1月3日复诊时,下巴肿块明显减轻。2014年9月12日复诊时,精神、面色均可,面部、眼部肿胀明显减

淋巴瘤指南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是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已逐步居于各类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前10位。18F- 2-氟-2-脱氧-D-葡萄糖(FDG) PET 显像已用于淋巴瘤患者的初始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2007年美国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恶性淋巴瘤疗效评价的修订标准[1],对国际工作组(IWG)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1999年版)进行了修订,在淋巴瘤疗效评价的标准中融入了免疫组织化学(IHC)、流式细胞术以及18F-FDG PET显像。修订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被推荐用于霍奇金淋巴瘤(H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他分类中的应用尚需进行验证。

为了规范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临床应用指南。相关应用推荐见表1。 1.淋巴瘤的诊断和最初分期。淋巴瘤患者初治方案的确定依据包括淋巴瘤的组织学亚型、治疗前是否伴有危险因素以及准确的疾病分期等。18F-FDG PET及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瘤的初始分期中显示出很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常规的CT显像[2]。研究[3]显示,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瘤分期中的作用高于18F-FDG PET 及增强CT显像。目前,18F-FDG PET显像是HL以及多数侵袭性NHL 治疗前评估的一部分,尤其是针对HL和DLBCL(强力推荐),对其他组织学类型的部分患者也有助于诊治[4,5]。研究[5]结果还显示:治疗前18F-FDG PET显像可检测出部分常规显像未显示的病灶,改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