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1章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1章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1章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这一节内容是初中二年级生物中比较有意思的一节,使学生们都能够联系到自己以及身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物。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采取的是探究性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联系实际发生的一些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自己所学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有三点:变异的概念、类型和意义。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没有变异,生物就没有进化,没有变异,生物同样也就没有适应性,因此,变异的概念和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在“生物的遗传”一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核酸(DNA)、基因以及染色体在性状遗传中所起的作用。遗传物质不仅与遗传有关,同样是生物变异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应在本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连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而且由于现在媒体的发达,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了解世界,他们本事就具备了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现在他们又处于一个好奇心较强、热爱争论的年龄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能通过自己对生物界中的现象的分析得出变异的概念和原因,以及最终能总结出变异的真正意义.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现象

(2) 能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两种因素

(3) 能举例说出遗传与变异对生物个体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4) 能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变异的现象和变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2) 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意义的讨论,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和实际相,并且能够有新的想法,求异的思维方式。

(3) 通过小组讨论这一活动形式,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合作。

3. 德育目标

(1) 通过对变异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通过分析变异的原因和人类活动变异的影响,学生们能够热爱自然,主动保护环境。

(3) 通过对遗传与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学生能够树立辩证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变异的概念、特点

难点:生物变异的原因,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一位同学上到台前与教师配合,做“全班同学间的个体差异比较”这个活动,找不同的同学再重复一次,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结果,为什么每次只剩下那唯一的同学站立,而参与两次活动的同学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性状上的差异。

最终引出,人与人之间这种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人与人之间的变异。

(板书)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二、讲授“变异的现象”

除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变异,在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着变异的现象么?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想想你们知道的有关变异的现象。

同学们说了很多变异的现象,那么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给生物的变异归纳出一个定义。

(幻灯片展示不同的生物的变异)

同时提问是哪些性状的变异。

提问:骡子和马长得不一样是不是变异?

总结:变异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板书)1.变异: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教师提示: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说说,变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呢?

总结:所以,变异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

(板书)2.特性:普遍性

三、讲授“变异的原因”

变异具有普遍性,那么在自然界中造成变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板书)二、变异的原因

(幻灯片展示正常人的染色体)

(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染色体)

请学生观察这两个人的染色体的最主要的差别在哪里?

提问:染色体上有什么?

提问:DNA上有什么?

提问: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那么这个人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就意味着她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也就说明这个人的一些性状跟正常人的不一样,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幻灯片展示先天愚型患儿)

她外貌和正常人的不同,智力低下,发育不良,身材矮小。但是他的父母是正常的,因此,我们说他的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变异。那造成他这种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幻灯片展示正常的血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细胞)

提问:正常的红细胞是什么形状的?他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那么这个镰刀型的血红细胞还能正常的行使他的功能么?

不能,所以具有这种镰刀型血红细胞的人都患有一种贫血症叫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他们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烧和肌肉酸痛,那么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材料,分析原因。

(幻灯片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资料)

症状:发烧和肌肉酸痛

1928年,人们了解到这是一种遗传病。

1949年,推测此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

1956年,格拉姆等人发现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总结:不管是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引起基因发生变化,还是基因本身发生了变化,这都是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认为引起生物变异的一种原因就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板书)1.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我们再来看一个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现象。

(幻灯片展示加拿大无毛猫)

分析: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否遗传给下一代呢?

所以我们把这种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起的变异又称之为“可遗传的变异”

提问:是不是只有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生物才会出现变异呢?

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

(幻灯片展示两块水稻田)

总结:环境因素也可以引起生物的变异,(强调)只是环境因素,不涉及到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板书)2.环境因素

提问:那么这种只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呢?

因此,我们把这种只由环境因素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的变异。(板书)

四、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板书)三、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我们学习了遗传和变异,也知道了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遗传和变异对于生物来讲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遗传,而没有变异会出现什么现象?

(录像: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

通过这段录像,我们可以看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变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变异,我们的自然界也就不会出现人类和其他的高等生物。

同样,通过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生物没有遗传行不行?

总结:所以说遗传和变异是在自然界同时存在的,同等重要的,对于生物的进化和种族的延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板书)1.进化

对于生物进化来讲变异对于生物的种群是有利的,那么在自然界中变异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幻灯片展示长颈鹿的变异)

这种变异对于生物个体来讲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幻灯片展示矮腿羊的变异)

分析这种变异对于生物个体是有利还是不利的?

总结:尽管变异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但对于物种的进化而言,变异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变异,生物的物种不可能向前进化。

讨论:人可以在哪些方面利用生物的变异呢?

(幻灯片展示无籽西瓜)

因此可以应用人工育种的方法获得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品种。这是变异的又一个意义。

(板书)3.人工育种

五、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影响下产生的生物变异,人类滥猎象牙,使亚洲象成为“无象牙大象”的危机。

(原子弹的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约10.6万人死亡,约13万人受伤。当时缪勒就指出: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将给广岛和长崎幸存居民的后代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缪勒不幸言中了。在战后的20多年里,广岛和长崎先后出生了数以百计死胎和智障、肢体畸型的新生儿。

六、反馈练习

1.下面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C)

1.正常的绵羊生出矮腿绵羊

2.父亲双眼皮而儿子单眼皮

3.晒黑的皮肤

4.番茄茎的紫色和绿色

2.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B)

1.有利的变异

2.遗传的变异

3.不利的变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在于每一的知识点都采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最终大家一起分析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科学进行探索的兴趣。把所学的一些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中分析出问题的本质,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真的是学有所用。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记住所学的知识。

1.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通过书上的学生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对于前面所学的遗传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就让

他们从自己和身边找不同,增加了变异这个概念的可信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体现出在课堂上“学生”这一主体。这一引入,调动起全班同学的探索欲望,都集中精神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地深入讲解来学习有关变异的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对周围的不同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变异的基本概念以及他

的普遍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老师的一步步地引导之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在研究变异的原因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正常人的染色体和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染色体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并通过连续的三个问题:“染色体上有什么?DNA上有什么?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在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变异的一个原因就是遗传物质中的染色体发生了变化。随后又通过对一些文字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变异的一个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带领着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去研究分析,不至于使学生偏离学习的方向。并且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4.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本堂课中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求同存异,既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培养他们的求异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在讨论的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在研究“遗传和变异的意义”过程中,通过讨论“变异在那些方面可以为人类服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最后,教师对于变异的内容进行拓展,谈到关于滥捕亚洲象,造成其基因突变,出现无象牙的亚洲象,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能让人类的一些活动造成生物不利的变异,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本节生

物课认识到某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的潜意识中能够做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 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2.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3.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引火 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 度上升 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 第四节鱼…………………………9、10、1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 第六节鸟…………………………13、14 第七节哺乳动物…………………………15、16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 第三节社会行为…………………………19、20、21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2、23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 第二节细菌…………………………24、25 第三节真菌…………………………25、26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病毒…………………………30、31、32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 第二节从种到界…………………………34、35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范文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1/ 9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 CAI 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1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这些动物找个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 1、四人一组,根据观察提纲,进行实验:观创设情景(CAI 媒体播放),带领学生进入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让学生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他们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2 3/ 9

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丝里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助于气体交换,完成水中呼吸。 三、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类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察鱼缸里鱼的体型、鳞片及运动时鳍的作用,本互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2、根据观察提纲,认真观察录像,分析问题,小组讨论,表述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3、根据探究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四人一组进行模拟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通过探究、交流、反思、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运河观察提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针对问题进行步步为营探究。 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指导,最终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画面聚焦在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质疑:鱼为什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录像,分析问题,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 3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重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1、阅读本章前言,开展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讨论。 2、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始终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趋势,所以可以将动物分为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 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3、世界的大毒物,排在第一的是方形水母”,引出腔肠动物。 学习任务一:腔肠动物 (一)阅读课文 P3-P5 填写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 1、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___ 。 2、代表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____________ 中。 2、形态、结构和生理: 水螅长约______ 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 __________ 其周围伸展着_________

用于探寻和捕获食物。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___________ 经过身体纵轴可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 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_ 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 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成,中央所 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_ 它与口相通,_________ 和______ 都由口进出。在外胚________ 它是腔肠动物特有的_______ 和_______ 的利器,在_______ 处尤其多。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________ _寸称;体表有 ________ 有______ 无____ 。 (二)组内展示交流,形成一篇科学小品文,然后全班交流,评出优胜组。 学习任务二:扁形动物 (一)阅读课文P6-P7 填写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 代表动物:涡虫 1、生活环境:涡虫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 __________ 2、形态、结构和生理:身体________ 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长约1?1.5厘米,背面— 色,三角形的前端_____ 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________ 涡虫的口长在________ 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________ 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 _____________ 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https://www.360docs.net/doc/f34529401.html,] ______________ 排出,有_______ 无。 涡虫的身体呈 _______ 对称,也称__________ 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______ 切面 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样动物身体可分出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 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第1题【单选题】 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很多城市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它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关于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车座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但车的惯性不会改变 C、行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人骑车前行,人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庆城县蔡家庙初中赵海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 每人说出一 种熟悉的动物。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尝试着根据有 无脊椎或生活环 境和运动方式的 不同,给这些动物 找个家,将结果填 写在书中的表格 里。 1、四人一 组,根据观察提 纲,进行实验:观 察鱼缸里鱼的体 型、鳞片及运动时 鳍的作用,本互交 流,质疑答疑,归 纳整理,得出结 创设情景 (CAI媒体播放), 带领学生进入那 丰富多彩的动物 世界,让学生每人 说出一种熟悉的 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 据有无脊椎或生 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的不同,给他们 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么适于在水中生 活?出运河观察 提纲,引导学生进 行实验观察,针对 问题进行步步为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最后一节。在学生依次学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之后,来学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哺乳动物。教材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通过对多种哺乳动物图片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最后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利害两方面介绍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再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课堂上不再拘束,大多活泼、好问,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这对课堂教学都十分有利。但这次公开课教学的班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上活跃的总是那几个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通过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及“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

北京市2018-2019【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宝坻区黑狼口中学理化组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学科:物理授课教师:刘宝军刘树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田柳一中李凤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孙集一中 赵世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期我打算仍坚持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宗旨,以学校的工作目标课堂为指导,扎实做好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八年级3个班的生物教学,从今年上期期末统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比较好、兴趣较浓。但每个班都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差、学生物没多大劲。本学期的教学重心仍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 三、教学目标 1、坚持业务学习: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写好学习笔记。 2、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统一教案、作业设计、教学进度等等。 3、每周积极参加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集体反思等活动。 4、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内相互学习、帮助,精诚团结。每月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 6、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参与教研课题的研究,按时完成每学年撰写论文的工作。 7、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分组实验要是每个同学都实际进行操作,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情况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本学期的演示实验,教师要提前准备,力求实验现象明显,结论准确。通过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用图表表述实验和对实验方案评价能力。 8、加强中考试题研究,把握命题方向做好考试指导工作。 9、培养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落实好生物学后进生转化工作。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认真上好实验课,利用实验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5、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后进生辅基工作。 五、教学进度 第1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第14章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10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动画:双受精)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 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2013-2014学年第一学 期 生 物 学 教 案

邓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 期 生 物 学 教

案 吴 学 川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任副主席表示,伊朗已经拥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以制造1﹣2枚原子武器.下列关于原子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 B、电子是带有最大负电荷的粒子 C、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互相吸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1)不可再分的颗粒2)葡萄干蛋糕模型 3)电子云模型4)行星模型 A、(1)(2)(3)(4) B、(3)(4)(2)(1) C、(1)(2)(4)(3)

D、(3)(2)(1)(4)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大 B、乙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不会与其它物质间发生扩散现象 C、丙图中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 D、物体内部部分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 A、实验论证法 B、猜测讨论法 C、假想推理法 D、建立模型法 【答案】: 【解析】: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教案

备课簿人教版八年级第上册 科目生物 班级 1---5 教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备课内容执教人随笔【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 第四节鱼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掌握鱼的种类和鱼的身体结构 3、知道鱼的主要特征 4、了解鱼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鱼的主要特征 难点:掌握鱼的种类和鱼的身体结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1课时备课) 复习导入新课:(复习思考后请同们回答上节课学习的主要问题) 复习巩固: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3、节肢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4、节肢动物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第四节鱼 【自学质疑】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19-21页结合插图,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鱼的种类有哪些? 3、鱼的生活环境如何? 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22-24页结合插图,完成以下问题: 1、鲫鱼的身体结构如何? 2、鱼鳃的作用如何? 3、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鱼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合作释疑】 1、同学们要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不 会的问题和质疑的部分。 2、及时和本组伙伴交流一下,把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给大家再

叙述一遍。 【展示评价】 自学交流完毕后,分别请各组同学代表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代表等应答同学展示完毕后及时补充完善。(其 他同学边听边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教师点评: 自学指导(一) 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它们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脊椎动物:它们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鱼的种类有哪些? 淡水鱼类: 我国淡水鱼类共计1285种,以水草为主要食料的草鱼、鳊鱼、三角鲂、赤眼鳟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等;杂食性的鲤、鲫等;、 海洋鱼类: 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带鱼,这个最常见.大黄花小黄花.拔皮鱼,墨斗鱼有软骨鱼和硬骨鱼。软骨鱼:鲨鱼、鳐鱼硬骨鱼:太多,说几个有代表性的:蝴蝶鱼、小丑鱼、海马、鳗鱼、弹涂鱼、飞鱼、缘吊、双点吊、雀鲷、盖刺鱼 3、鱼的生活环境如何? 生活在水域环境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自学指导(二) 1、鲫鱼的身体结构如何? 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2、鱼鳃的作用如何?一般认为有三个作用 1)、呼吸:这是主要功能,鳃丝表面布满微细血管,水中容氧通过血管进入血液,行呼吸作用。 2)、滤食:特别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水中的浮游生物通过鳃丝过虑,进入口腔进行摄食。例如鲢鱼、鳙鱼是完全靠鳃来摄食的! 3)、同时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鳃组织的病变将造成氨氮的排泄受阻,血液中氨氮含量升... 3、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鱼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鱼类可供人食用,金鱼可供观赏。 ?鱼类吞食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残渣,避免了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海中的鱼还为鲸类提供食物来源。 ?“鱼”与“余”同音,中国人除夕宴上以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 ?诞生了捕鱼业和渔夫、渔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才得以诞生。课堂小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本节教材介绍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类群。将这两大类群安排为一节内容,主要考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具有相似性,适宜合并介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活体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能不能通过化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动物。动物有千万种,如果一种一种来学,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把动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一类一类的学。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腔肠动物(课件2、3页)。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经常吃的海蜇就属于腔肠动物。 大家想一下,自己见过的海蜇是什么样子的?结构简单,没有内脏的分化。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我们通过腔肠动物的一种代表性动物来研究以上问题。 三、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打开课件第4页,了解腔肠动物水螅)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 思考:如果一条小溪中原来有水螅生存,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水体受到污染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1)身体几乎透明,长约一厘米。 (2)螅体呈圆筒状,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3)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背腹,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课件第6页): A、定义:经过身体纵轴,可有许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叫辐射对称。 B、举例:人、鱼、鸟是辐射对称吗?除了腔肠动物,还有哪些是辐射对称的?海星 C、作用: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水螅身体结构(课件第7页)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 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 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可以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主要是利用了( ) A、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B、水凝固时吸收热量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D、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间出现“云海” B、树枝上出现“雾凇” C、“露珠”的形成 D、冰雪在“消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分别属于( ) A、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 【解析】: 第8题【多选题】 A、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 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