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2套期末考试卷AB试卷模拟测试卷-带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2套期末考试卷AB试卷模拟测试卷-带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2套期末考试卷AB试卷模拟测试卷-带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试题(A)卷(闭)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

A.光纤技术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D.交换技术

2. 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A.实连接和虚连接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3. 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

A.程控数字交换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4.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进行交换的设备。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D.话音信号

5.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 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A.1404 B.380 C.1916 D.132

6.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接口。

A.模拟用户B.数字用户C.模拟中继D.数字中继

7. 电路交换仅提供()的信息传输,不能提供灵活的接入速率

A: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B: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有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C:可变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D:可变比特率的、可变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8. 光交换网络与电交换网络相比,电交换网络中没有()交换网络。

A.空分B.波分C.时分D.频分9.()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终端设备的忙闲状态。

A.路由信令B.线路信令C.管理信令D.向前信令

10. 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将程序级别划分为()

A.基本级,故障级,时钟级B.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

C.基本级,时钟级,故障级D.时钟级,故障级,基本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电话网的三级网结构包括和长途网两部分。

2. 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支撑网和传输网。

3. 电路交换的本质是。

4.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七项。

5. 时分复用的方式包括和统计时分复用。

6. 局间信令是在线上传送。

7. N-ISDN是以为基础。

8. NO.7信令系统的基本应用包括、TUP 和电路交换的数据网。

9. 我国采用的PCM帧结构,每一帧有个时隙,每一时隙传送8 个比特。

10. MPLS中LSR使用协议交换FEC/Label绑定信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电话交换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主要完成哪些操作?(5分)

2. 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分为哪几类并作简要描述?(5分)

3.简要说明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组成。(5分)

4. 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5分)

5. 简述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5分)

6. 简述电话机分类?(5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下图所示的 T-S-T 网络中,T 接线器的输入HW 速率为2Mbps,S接线器的交叉矩阵为4×4。试回答:(10分)

1) T 接线器输入输出HW 总线上的时隙数为多少?

2) A 用户占用HW0 TS9,B 用户占用HW3 TS21,A→B 的内部时隙为TS5,B→A的内部时隙采用半帧法,请计算B→A 的内部时隙,并在图中填写相关内容,以实现A 与B 之间的双向通信。

2、某交换机的20个用户,采用部份利用度线群的中继连接方式,可用中继线数为3条,若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15E,求系统的呼损及中继线的利用率.(10分)

3、设一个用户在2小时内共发生了5次呼叫,各次呼叫的保持时间依次

为800s,300s,700s,400s和50s。求该用户的话务量(A)和话务流量(A1)(10分)。

现代交换技术试题(A)卷(闭)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D )

A.光纤技术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D.交换技术2. 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B )

A.实连接和虚连接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3. 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 A )

A.程控数字交换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4.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C )进行交换的设备。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D.话音信号5. 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B )

A.1404 B.380 C.1916 D.132 6.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B )接口。

A.模拟用户B.数字用户C.模拟中继D.数字中继

7. 电路交换仅提供( A )的信息传输,不能提供灵活的接入速率

A: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B:固定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有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C:可变比特率的、固定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D:可变比特率的、可变时延的、无纠错能力的信息传输。

8. 光交换网络与电交换网络相比,电交换网络中没有( B )交换网络。

A.空分B.波分C.时分D.频分9.(B)是具有监视功能的信令,用来监视终端设备的忙闲状态。

A.路由信令B.线路信令C.管理信令D.向前信令

10. 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将程序级别划分为(B )

A.基本级,故障级,时钟级B.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

C.基本级,时钟级,故障级D.时钟级,故障级,基本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电话网的三级网结构包括本地网和长途网两部分。

2. 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交换网、支撑网和传输网。

3. 电路交换的本质是时隙搬移。

4.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BORSCHT 七项。

5. 时分复用的方式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6. 局间信令是在中继线上传送。

7. N-ISDN是以___电路交换____为基础。

8. NO.7信令系统的基本应用包括ISUP 、TUP 和电路交换的数据网。

9. 我国采用的PCM帧结构,每一帧有32 个时隙,每一时隙传送8 个比特。

10. MPLS中LSR使用LDP 协议交换FEC/Label绑定信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电话交换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主要完成哪些操作?(5分)

答:在电话交换网中,开始呼叫时交换机完成接续(寻址、定位、振铃等)工作,被叫摘机后交换机分配给本次呼叫一个通路,在通信中交换机主要完成通信传送的工作。

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分为哪几类并作简要描述?(5分)

答:局数据,交换局的局数据反应该局在交换网中的地位(或级别),本交换局和其他交换局的关系;用户数据,用户数据描述全部用户机信息;交换系统数据,这部分数据出设备制造厂家根据交换局的设各数据、交换网络的地址分配、交换局的各种信号、编划等有关数据在出厂前编写。

4.简要说明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组成。(5分)

答:特点是事实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常采用数据驱动型程序结构。组成包括呼叫处理程序,管理程序,维护程序,中央处理机,处理机外围设备,交换机外围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4. 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5分)

答: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

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5. 简述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5分)

答:人工电话交换、机电制自动电话交换工程控模拟电话交换、全数字电话交换。

6. 简述电话机分类?(5分)

答:按接线分类可分人工电话交换和自动电话交换按使用范围可分局用交换机和用户小型交换机。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下图所示的 T-S-T 网络中,T 接线器的输入HW 速率为2Mbps,S接线器的交叉矩阵为4×4。试回答:(10分)

1) T 接线器输入输出HW 总线上的时隙数为多少?

2) A 用户占用HW0 TS9,B 用户占用HW3 TS21,A→B 的内部时隙为TS5,B→A的内部时隙采用半帧法,请计算B→A 的内部时隙,并在图中填写相关内容,以实现A 与B 之间的双向通信。

2、某交换机的20个用户,采用部份利用度线群的中继连接方式,可用中继线数为3条,若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15E,求系统的呼损及中继线的利用率.(10分)

3、设一个用户在2小时内共发生了5次呼叫,各次呼叫的保持时间依次

为800s,300s,700s,400s和50s。求该用户的话务量(A)和话务流量(A1)(10分)。

解:

C=5 (次), t = 800+300+700+400+50/5=0.125(h)

因为A=c*t,

所以

A=5*0. 1 25=0. 625 (h)

又因为A1=A/T,T=2(h),故

A1=0. 625/2=0. 3125 (Erl)

现代交换技术试题(B)卷(闭)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

A.光纤技术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D.交换技术2. 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A.实连接和虚连接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3. 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

A.程控数字交换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4.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进行交换的设备。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D.话音信号5. 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A.1404 B.380 C.1916 D.132 6.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接口。

A.模拟用户B.数字用户C.模拟中继D.数字中继

7. 两个用户终端间一次成功的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按顺序包括()

A.消息传输,呼叫建立B.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C.消息传输,话终释放D.摘机、消息传输,呼叫建立

8. 模拟用户接口中混合电路的功能是进行()

A.编译码B.模数转换C.2/4转换D.供电

9. 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

A.标志化信道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D.逻辑信道

10. 一路PCM数字话音,其信息速率为( ):

A.32Kbit/s

B. 64Kbit/s

C. 128Kbit/s

D. 256Kbit/s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电话网的三级网结构包括和长途网两部分。

2. 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支撑网和传输网。

3. 电路交换的本质是。

4.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七项。

5. 时分复用的方式包括和统计时分复用。

6. 局间信令是在线上传送。

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以及连接它们的链路组成。

8.信令单元格式中区分来自不同用户的消息的字段是:。

9.各种扫描程序都属于:。

10.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电话交换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主要完成哪些操作?(5分)

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分为哪几类并作简要描述?(5分)

5.简要说明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组成。(5分)

4. 程控交换机的硬、软件各有那些构成和功能?(5分)

5. 程控交换机有哪些新增业务?(5分)

6、电话交换网是如何分层的?各层完成哪些功能?(5分)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下图所示的 T-S-T 网络中,T 接线器的输入HW 速率为2Mbps,S接线器的交叉矩阵为4×4。试回答:(10分)

1) T 接线器输入输出HW 总线上的时隙数为多少?

2) A 用户占用HW0 TS9,B 用户占用HW3 TS21,A→B 的内部时隙为TS5,B→A的内部时隙采用半帧法,请计算B→A 的内部时隙,并在图中填写相关内容,以实现A 与B 之间的双向通信。

2、某交换机的20个用户,采用部份利用度线群的中继连接方式,可用中继线数为3条,若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15E,求系统的呼损及中继线的利用率.(10分)

3、某处理机平均故障时间为3500小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为3.5小时:A、单、双机预期的不可用度;B、5年中单、双机分别有多少小时因故障停机?;C、根据5年中双机的不可用度求系统中断4小时需要多少年?(10分)

现代交换技术试题(B)卷(闭)

标准答案

三、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D )

A.光纤技术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D.交换技术

2. 下列属于信息的传送方式是( B )

A.实连接和虚连接B.复用、传输和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3. 下列属于固定资源分配技术的是( A )

A.程控数字交换B.分组交换

C.终端、传输和交换D.业务网和支撑网

4. 程控交换系统是对(C )进行交换的设备。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D.话音信号5. 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B )

A.1404 B.380 C.1916 D.132 6. 用于连接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是(B )接口。

A.模拟用户B.数字用户C.模拟中继D.数字中继

7. 两个用户终端间一次成功的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按顺序包括(B )

A.消息传输,呼叫建立B.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C.消息传输,话终释放D.摘机、消息传输,呼叫建立

8. 模拟用户接口中混合电路的功能是进行(C )

A.编译码B.模数转换C.2/4转换D.供电

9. 信道在每帧中固定出现的信道是( B )

A.标志化信道B.位置化信道

C.物理信道D.逻辑信道

10. 一路PCM数字话音,其信息速率为( A ):

A.32Kbit/s

B. 64Kbit/s

C. 128Kbit/s

D. 256Kbit/s

五、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国电话网的三级网结构包括本地网和长途网两部分。

2. 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交换网、支撑网和传输网。

3. 电路交换的本质是时隙搬移。

4.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BORSCHT 七项。

5. 时分复用的方式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6. 局间信令是在中继线上传送。

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以及连接它们的链路组成。

8.信令单元格式中区分来自不同用户的消息的字段是:SIO 。

9.各种扫描程序都属于:输入处理。

10.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交换技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电话交换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主要完成哪些操作?(5分)

答:在电话交换网中,开始呼叫时交换机完成接续(寻址、定位、振铃等)工作,被叫摘机后交换机分配给本次呼叫一个通路,在通信中交换机主要完成通信传送的工作。

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分为哪几类并作简要描述?(5分)

答:局数据,交换局的局数据反应该局在交换网中的地位(或级别),本交换局和其他交换局的关系;用户数据,用户数据描述全部用户机信息;交换系统数据,这部分数据出设备制造厂家根据交换局的设各数据、交换网络的地址分配、交换局的各种信号、编划等有关数据在出厂前编写。

6.简要说明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组成。(5分)

答:特点是事实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常采用数据驱动型程序结构。组成包括呼叫处理程序,管理程序,维护程序,中央处理机,处理机外围设备,交换机外围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4. 程控交换机的硬、软件各有那些构成和功能?(5分)

答:硬件:话路系统、控制系统、和I/O设备;软件:工程序和数据。

5. 程控交换机有哪些新增业务?(5分)

答:有免打扰服务、遇忙回叫、呼叫限制、热线服务、语音邮箱等。

6、电话交换网是如何分层的?各层完成哪些功能?(5分)

答:管理网整个电信网络的控制管理后台网管

智能网提供大量的智能业务管理软件

同步网保证网络设备的时钟同步时钟

信令网控制传输信令的通道SG

交换网完成数据和话路的交换程控交换机

传输承载网保证传输快速准确光纤同轴电缆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下图所示的 T-S-T 网络中,T 接线器的输入HW 速率为2Mbps,S接线器的交叉矩阵为4×4。试回答:(10分)

1) T 接线器输入输出HW 总线上的时隙数为多少?

2) A 用户占用HW0 TS9,B 用户占用HW3 TS21,A→B 的内部时隙为TS5,B→A的内部时隙采用半帧法,请计算B→A 的内部时隙,并在图中填写相关内容,以实现A 与B 之间的双向通信。

2、某交换机的20个用户,采用部份利用度线群的中继连接方式,可用中继线数为3条,若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15E,求系统的呼损及中继线的利用率.(10分)

3、某处理机平均故障时间为3500小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为3.5小时:A、单、

双机预期的不可用度;B、5年中单、双机分别有多少小时因故障停机?;C、根据5年中双机的不可用度求系统中断4小时需要多少年?(10分)

解:A、U单=3.5/3500U双=2*3. 5*3. 5/(3500*3500)

B、5年中U5单=5*365*24*U单

5年中U 5双-5*365*24*U双

C、设系统中断4小时需要x年,则

X:4=5:U5双计算得出x

测试技术题目及答案

2、离散信号的频谱是_连续_(连续/离散)信号。 5、如果一个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Hz ,为了防止在时域采样过程中出现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应该大于_120_Hz 。 7、调幅是指一个高频的正(余)弦信号与被测信号_相乘__,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被测信号的_频率变化_而变化。信号调幅波可以看作是载波与调制波的_相乘__ 。 9、绘制周期信号)(t x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_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_,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_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11、单位脉冲函数0()t t δ-与在0t 点连续的模拟信号()f t 的下列积分:dt t t t f )()(0-? ∞ ∞ -δ= _ f (t0)_。这性质称为_积分筛选特性(抽样特性、筛选特性)。 12、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 )(t y 的频率为=ω__ _1/2__,幅值=y __ =φ_ 0 45-__。 频率保持特性, 13、满足测试装置不失真测试的频域条件是_幅频特性为一常数和_相频特性与频率成线性 关系_。 14、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不同,调制可分为_调幅_、__ 调频_、_调相 _。 15、常用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1c f 、2c f 的定义为_ 幅频特性曲线降为最大值的1 倍 时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_,其带宽B = __21c c f f -___,若为倍频程滤波器1c f 与2c f 的关系为_212c c f f =_。 16、若某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cos(ωτA ,则该信号的均方值为2 x ψ=_A ,均方根值为 x rms 17、RC 低通滤波器中RC 值愈_大_,则上截止频率愈低。 18、从时域看,系统的输出是其输入与该系统__脉冲响应函数__的卷积。 20、当被测信号不随时间而变化或相对观察时间而言其变化是极其缓慢的,此时的测试称为_静态测试 。 21、测试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测试称为__动态测试_____。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完整

《现代交换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 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 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容是20。控制存储器的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的46号单元的容置为2。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 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 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x ψ,方差2 x σ;。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1/2 ,幅值=y √2/2 ,相位=φ -45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 .1+s 和2 2 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123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 和 傅里叶变换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延时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1))()(21ωωQ Q (2))()(21ωωQ Q + (3)) ()() ()(2121ωωωωQ Q Q Q +(4))()(21ωωQ Q - 4、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4 。 (1)存在,但<5% (2)存在,但<1 (3)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4)不存在 5、 忽略质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 2 系统。 (1)零阶 (2)一阶 (3)二阶 (4)高阶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可以产生哪些主要的检测信号?这些信号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产生的检测信号有: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吸收电子等。 (2)信号产生的原理:电子束与物质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的电场间相互作用。 (3)特征和用途: ①背散射电子:特点:电子能量较大,分辨率低。用途: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 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②二次电子:特点:能量较低,分辨率高。用途:样品表面成像。 ③吸收电子:特点:被物质样品吸收,带负电。用途:样品吸收电子成像,定性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特点:穿透薄试样的入射电子。用途:微区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⑤特征X射线:特点:实物性弱,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并取决于被激发物质原子能及结构,是物质固有的特征。用途:微区元素定 性分析。 ⑥俄歇电子:特点:实物性强,具有特征能量。用途: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⑦阴极荧光:特点:能量小,可见光。用途:观察晶体内部缺陷。 ①电子散射: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穿过固体物质时,会受到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或受到原子核及周围电子形成的库伦电场的作用,从而 改变了电子的运动方向的现象叫电子散射 ②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晶体薄膜样品时,由于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入射电子波与各原子的弹性散射波不但 波长相同,而且有一定的相位关系,相互干涉。 ③不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单一元素的非晶样品时,发生的相互无关的、随机的散射。 ④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弹性散射。 3.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所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非弹性散射作用机制有:单电子激发、等离子激发、声子发射、轫致辐射 ①单电子激发:样品内的核外电子在收到入射电子轰击时,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甚至被电离,这叫单电子激发。 ②等离子激发:高能电子入射晶体时,会瞬时地破坏入射区域的电中性,引起价电子云的集体振荡,这叫等离子激发。 ③声子发射:入射电子激发或吸收声子后,使入射电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这叫声子发射。 ④轫致辐射:带负电的电子在受到减速作用的同时,在其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将产生一个电磁波脉冲,这种现象叫做轫 致辐射。 1)二次电子产生: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应用:样品表面成像,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形貌观察等 2)背散射电子:受到原子核弹性与非弹性散射或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后被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应用: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3)成像的相同点:都能用于材料形貌分析成像的不同点:二次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高(2)景深大,立体感强(3)主要反应形貌衬度。背散射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低(2)背散射电子检测效率低,衬度小(3)主要反应原子序数衬度。 5.特征X射线是如何产生的,其波长和能量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特征X-Ray产生:当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状态,外层的电子会迅速填补到内层电子空位上,并辐射释放一种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射线,使原子体系的能量降低、趋向较稳定状,这种射线即特征X射线。 波长的特点:不受管压、电流的影响,只决定于阳极靶材元素的原子序。 应用:物质样品微区元素定性分析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复习总结 一、概念题 1.测试过程中,若所测试的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称这种测试称为静态 测试。如果所测试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或变化很快,这种测试称为动态测试。 2.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易于变换、传输和处理的一种器件或装置。 3.按构成原理分类,电阻应变片、热敏电阻、压电晶片属物性型传感器。 4.按构成原理分类,电容传感器、自感型电感式传感器属结构型传感器。 5.为提高和改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差动技术、平均技术以及 补偿与修正技术。 6.传感器的定度曲线(或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线性 度。 7.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间的比值。 8.对于一阶传感器系统,当其时间常数(或τ)越小,其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9.激波管标定系统中,激波管的作用是一种动态标定设备,能产生阶跃压力信号输 出。 10.金属电阻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面积(或长×宽)和初始阻值表示。 11.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变形,影响电阻应变片电阻变化的因素有:应变片的灵敏 度和初始阻值、被测构件的应变量、以及应变片沿构件的粘贴方向。(因为:△R=KεR,K为灵敏度,R为应变片初始阻值,ε被测构件的应变量) 12.将电阻丝绕成应变片后,由于存在横向效应,其灵敏系数一般会减小。 13.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全桥接法可以得到 最大灵敏度输出。 14.应变片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通常可分为:桥路补偿法、应变片自补偿法。 15.根据工作原理,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理论上的非线性。 16.电涡流接近开关结构简单,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可用来进行类似如玻璃瓶、塑料零 件以及水的液位的检测。 17.在差动式自感传感器中,若采用交流桥路为变换电路,常出现零点残余电压现象, 该现象使传感器灵敏度下降,灵敏阈值增大,非线性误差增大。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上课讲义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 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 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 考试试题A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_____和_____ 。 2.测量结果与_____ 之差称为_____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_____ ,改善非线性,进行_____ 补偿。 4.为了_____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_____。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____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____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_____,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_____。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_____,有效值的平方称为_____,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_____,后者频谱特点是_____。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和_____。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_____。其几何意义是_____。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 5cos100()00t t x t t π?≥?=??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试题答案

一、X射线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在对材料的分析中我们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对它化学成分的分析,如某一材料为Fe96.5%,C 0.4%,Ni1.8%或SiO2 61%, Al2O3 21%,CaO 10% ,FeO 4%等。这是材料成分的化学分析。 一个物相是由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两部分所决定的。X射线的分析正是基于材料的晶体结构来测定物相的。 X射线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晶体结构,即特定点阵类型、晶胞大小、原子的数目和原子在晶胞中的排列等。因此,从布拉格公式和强度公式知道,当X射线通过晶体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反射晶面的晶面间距值d和反射线的强度来表征。 其中晶面网间距值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I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衍射花样有两个用途: 一是可以用来测定晶体的结构,这是比较复杂的; 二是用来测定物相。 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分析的思路将样品的衍射花样与已知标准物质的衍射花样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与其相同者即可。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有: 定性分析——只确定样品的物相是什么? 包括单相定性分析和多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仅确定物相的种类还要分析物相的含量。 二、单相定性分析 利用X射线进行物相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①用某一种实验方法获得待测试样的衍射花样; ②计算并列出衍射花样中各衍射线的d值和相应的相对强度I值; ③参考对比已知的资料鉴定出试样的物相。 1、标准物质的粉末衍射卡片 标准物质的X射线衍射数据是X射线物相鉴定的基础。为此,人们将世界上的成千上万种结晶物质进行衍射或照相,将它们的衍射花样收集起来。由于底片和衍射图都难以保存,并且由于各人的实验的条件不同(如所使用的X射线波长不同),衍射花样的形态也有所不同,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通常国际上统一将这些衍射花样经过计算,换算成衍射线的面网间距d值和强度I,制成卡片进行保存。

测试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 使用最小二乘法时,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意味着拟合直线与整个实验数据()收藏 A. 偏离度大 B. 偏离度最小 C. 不相关 D. 以上3个都不对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相敏检波的特点是( ) 收藏 A.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和极性 B. 不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C.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不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D. 以上都不正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单边谱的幅值谱图高度为双边谱的()倍。 收藏 A. 1倍 B. 3倍 C. 2倍 D. 4倍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时域信号的时移,则其频谱变化为()。 收藏 A. 压缩 B. 扩展 C. 不变 D. 相移

一选频装置,其幅频特性在f1~f2区间急剧衰减(f2>f1),在0~f1和f2~∞之间近于平直,这是()滤波器 收藏 A. 带通 B. 带阻 C. 高通 D. 低通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频率只能是基波频率的()倍。 收藏 A. 奇数 B. 偶数 C. 复数 D. 整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传感器。 收藏 A. 电阻式 B. 电涡流式 C. 电容式 D. 压电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差动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变极距式传感器的( )倍。 收藏 A. 3 B. 2 C. 1 D. 2.5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收藏 A. 反比 B. 平方 C. 非线性 D. 线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必须是()。 收藏 A. 连续的 B. 平稳随机过程 C. 非周期的 D. 周期的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下列对负载效应的表达错误的是() 收藏 A.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两环节将保持原来的传递函数 B.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接到测试系统时,连接点的状态将发生改变 C. 负载效应指,测量环节与被测量环节相连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整个测试系统传输特性将发生变化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压电传感器采用并联接法时,两晶片负极集中在( )上 收藏 A. 上极板 B. 下极板 C. 中间极板 D. 侧极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一阶测试系统、二阶测试系统的瞬态响应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是()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信令的控制方式分为非互控、半互控和全互控三种。 2、信令按照传递区域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按照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分为随路信令和公路信令。 3、信令点编码规则方面,国际上采用14 位的信令点编码,我国采用24 位的信令点编码。 4、信令网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 5、信令路由分为正常路由和迂回路由。 6、信令按功能分可分为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7、网线上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 。 8、通过颜色来区分光纤单模光纤为黄色、多模光纤为橙色。 9、程控数字交换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交换网络、接口电路、和处理机控制系统。 10、程控交换机主要包括三个通信阶段:电路的建立阶段、通信阶段和电路的拆除阶段。 11、多用户全互联方式中线路用量太多,N个用户需要N(N-1)/2 条线对。

12、信令从结构形式可分为未编码的信令和编码的信令。 13、解决多个终端中任何两个都可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最佳解决方案是: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交换节点设备。 14、交换实际要完成的功能是业务的汇聚、转接、分配、。。 15、基础的电信网由终端、传输、交换等三类设备组成。 16、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17、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分为交换机业务功能和用户分机功能。 18、电信网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三类。 20、交换技术的演变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的发展过程。 21、信令网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直联、准直联、非直联。 22、按照信令传递通道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公路信令 . 23、PCM信号中每个信道的速率为64kbps 。 24、用于网线制作的水晶头的型号是RJ45。 25、PCM信号共有32路传输信道。 26、PCM信号中那两个信道是用来传送信令的第1信道和第16信道。 二、名词解释 1、SP 信令点 2、STP 信令转接点 3、SL 信令链路 4、PBX 用户交换机 5、OPC 起源点码 6、SLS 信令链路选择 7、L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 8、SPC 信令点编码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来。微差式测量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测量。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 ... ..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X射线从本质上说,和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 2、尽管衍射花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它们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即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3、在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X射线光源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对光源的基本要稳定、强度大、光谱纯洁。 4、利用吸收限两边质量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滤波片。 5、测量X射线衍射线峰位的方法有七种,它们分别是7/8高度法、峰巅法、切线法、弦中点法、中线峰法、重心法、抛物线法。 6、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中主要的检索索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哈那瓦尔特索引、芬克索引、字顺索引。 7、特征X射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层电子的跃迁。 8、X射线衍射仪探测器的扫描方式可分连续扫描、步进扫描、跳跃步进扫描三种。 9、实验证明,X射线管阳极靶发射出的X射线谱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光谱和特征X射线光谱。 10、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衰减。 11、用于X射线衍射仪的探测器主要有盖革-弥勒计数管、闪烁计数管、正比计数管、固体计数管,其中闪烁计数管和正比计数管应用较为普遍。 12、光源单色化的方法: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 名词解释 1、X-射线的衰减: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 2、短波限:电子一次碰撞中全部能量转化为光量子,此光量子的波长 3、吸收限: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随辐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至某一限度即骤然增大,称吸收限。吸收限:引起原子层电子跃迁的最低能量。 4、吸收限电子--hv 最长波长与原子序数有关 5、短波限 hv--电子最短波长与管电压有关 6、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7、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8、连续X射线:是具有连续变化波长的X射线,也称多色X射线。 9、荧光X射线:当入射的X射线光量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可以将原子层电子击出,被打掉了层的受激原子将发生外层电子向层跃迁的过程,同时辐射出波长严格一定的特征X射线 10、二次特征辐射:利用X射线激发作用而产生的新的特征谱线 11、Ka辐射:电子由L层向K层跃迁辐射出的K系特征谱线 12、相干辐射:X射线通过物质时在入射电场的作用下,物质原子中的电子将被迫围绕其平衡位置振动,同时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X射线波长相同的散射X射线,称之为经典散射。由于散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或波长相同,位相差恒定,在同一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称为相干散射 13、非相干辐射:散射位相与入射波位相之间不存在固定关系,故这种散射是不相干的 14、俄歇电子:原子中一个K层电子被激发出以后,L层的一个电子跃迁入K层填补空白,剩下的能量不是以辐射 15、原子散射因子:为评价原子散射本领引入系数f (f≤E),称系数f为原子散射因子。他是考虑了各个电子散射波的位相差之后原子中所有电子散射波合成的结果

测试技术试卷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1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 和 。 2.测量结果与 之差称为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改善非线性,进行 补偿。 4.为了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其几何意义是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 t t x t t π? ≥?=? ?

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1

习题答案 P15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话网提供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 a、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b、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 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也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c、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限制。 d、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的信息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 通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 e、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f、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g、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络负载过重而呼叫不 通。 3、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a、通信对象不同;语音通信是面向连接的,而数据通信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 通信需要定义严格的通信协议,而话音通信(非IP网络上的)则无须这么复杂。 b、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语音通信的差错率可高到10-3,而数据通信的差错率 要求低于10-8以下。 c、通信的平均持续数据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时间不同;数据通信的平均持 续时间一般在50秒以内、响应时间一般在秒左右,而语音通信相应为5分钟和15秒。 数据通信速率一般受系统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 d、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4、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有哪些不足 答:利用电话网进行数据通信的不足在于①使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低,原因不仅只是用户环路上只能进行模拟话音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和电话网络的交换方式以及其处理能力(面向连接面向非连接)有关。②这种电话网利用电路交换分配固定电路资源的方式缺点是:一方面在数据量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另一方面在数据量很小时会很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5、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答: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方式的原因是克服了电路交换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其利用率低的特点以及报文交换信息传输时延太长与不满足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的缺点,具体的说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有如下优点: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补偿。 4.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相邻。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频率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式三角级数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级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X(t-t0)。其几何意义是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t0的位置处。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C)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

(完整版)测试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测试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2、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3、信号的时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 4、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 5、非周期信号包括信号和信号。 6、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7、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对称。 8、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幅值=y ,相位=φ。 9、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 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和。 10、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11、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越小。 12、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关系为最佳。 13、属于能量控制型的传感器有 等,属于能量转换型的传感器有等(每个至少举例两个)。 14、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物理基础的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引起的电阻变化,后者利用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15、为了提高变极距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及减小外部条件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工作方式。 16、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即前置放大器)有两种形式:放大器和放大器,后接放大器时,可不受连接电缆长度的限制。 17、涡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了金属导体在交流磁场中的效应。 18、磁电式速度计的灵敏度单位是。 19、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而工作的。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免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S接线器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512。则该S接线器 的控制存贮器有 4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512 个。 2.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25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45,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5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45号单元的内容是25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 3.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4.电话机发出的DTMF 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从而实现某些业务所要求的二次拨号。 5.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DC1 和DC2 两级组成。6.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交换机处理机系统中,对交换机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7.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8.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的中断类型有故障中断、时钟中断、I/0中断三种。 9.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后者又包括___局数据_____和_用户数据________两大类。 10.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16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10分,每小题1分) 1.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线路信令每秒传送( D )次。 A 8000 B 4000 C 125 D 500 2. 我国的国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D )位二进制数。 A.12 B.14 C.36 D.24 3 TUP和ISUP应配置于(D )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STP C.网管中心D汇接局 4.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级功能由(D )完成。 A.固件B.硬件C.硬件和软件D.软件 5 (D )不能通过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正确传送。 A.话音B.信号音C.DTMF信令D.振铃信号 6. 与数据驱动程序的规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ABC=111时执行程序( D ) A. R1 B. R2 C. R3 D. R4 7. 采用比特型时间表调度时,用来确定时钟级程序入口地址的表格是(D ) A.时间计数器B.时间表 C.屏蔽表D.转移表 8. 在( D )时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