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雷电防护失败案例分析

部分雷电防护失败案例分析
部分雷电防护失败案例分析

机房雷电防护事故隐患案例分析

---------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全宇辰

我从事雷电防护工作15

年了,参与过许多雷电防护事故分析工作。身感责任重大,有些场景触目惊心甚至残不忍睹!在此举几个典型例子向各位朋友分析如下。

案例一:假三级防护后患无穷

某金融机房配电系统实施了所谓三级雷电防护,实施一段时间后,UPS 不间断电源几次遭雷击损坏,严重的影响了用户的安全使用。所装的SPD 没有起到任何防护作用,经过较大的雷电侵袭,SPD 的接线电缆绝缘损坏,分析如下。 1. 错误的安装框图:

图示说明:

SPD1、SPD2、SPD3均为同一型号限压型浪涌保护器SPD 产品,K1、K2、K3分别为250A 、160A 、100A 三相空气开关,整体照片为图片2。SPD 的平均接线长度大于4米。 2.现场照片:

遮盖商标

图片1

图片2

3.事故分析:

1)依据GB50057-2000和GB50343-2004标准,多级保护的防护原则为:当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于10米、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于5米时,必须在两级SPD 之间加装退藕装置。上图中在同一配电柜内安装3套限压型SPD,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距离,采用同一型号SPD,3套SPD响应时间基本相同,等于只安装了一级SPD,不可能达到三级保护的目的。如此安装方式,严重的违反了国家标准。

2)SPD连线距离问题也是导致雷电防护失败的主要因素。依据GB50057-2000和GB50343-2004标准,SPD的连线应采取凯文接线,SPD接线长度小于0.5米。上图中SPD的连线大于4米,见图片2,如此连线,就足以造成雷电防护全面失败。计算如下:

SPD通流容量为40KA,SPD连线为4米,[SPD连线电阻忽略不计],雷击时SPD连线上的电感寄存电压[按照1μH/米计算]为:U=L×dI/dt=4μH×40KA÷8μS=20KV,一般工业电气设备出厂做高压耐受实验为1500V,时间1分钟,设备原则承受电压为1500V 。但是雷击时SPD的连线电感就可以造成20KV电压。如此安装SPD,不可能不发生雷电防护失败事故。

3)见图片1,如此连线,造成电流磁场排斥力,已经造成电缆有拉伤现象。5KV的电感寄存电压,已经造成电缆外皮绝缘损坏[因为SPD的连接线使用的低压普通塑料线材]。

4.正确方法:

1)认真学习标准,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于5米时,必须在两级SPD之间加装退藕装置。2)SPD接线要凯文接线[接线距离最多不要大于0.5米],不要随意简单的接线。

注释:

上图是3个SPD的凯文接线原理图,中间串联的为2只去藕器,本电路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案例二:使用“名牌”SPD 不等于完成了雷电防护工作

某机房在配电系统安装了进口“名牌”SPD ,结果安装电路不正确,造成电源设备事故隐患,分析如下:

1.错误的安装框图:

3.事故分析:

使用进口“名牌”SPD 实施雷电防护工程,但是没有认真学习标准、学懂标准,凭着一知半解的“防雷知识”,导演了一部违规典范。

1)拟订实施串联两级保护方案,想法完全正确,使用器件也基本合理,在三条火线安装SPD 、去藕器,对大地实施串联保护。但是,在零线对大地的保护上出现了问题。

2)当N 线对大地出现高电压时,在A 点对大地[设备外壳],不论雷电电压有多少,等于没有任何防护。从被雷电烧毁的设备分析,完全没有雷电防护,因为开关型SPD 元件残压太高。

4.真确方法:

奉命在某机房检查防雷工作,发现了一个奇怪

图示说明:

2.现场图片:

第二级

保护

滤波电容器去藕器

快速熔断保险

遮盖商标遮盖商标

3.隐患分析:

3.正确制造去偶器:

1) 去偶器的目的:依据标准,去藕器的目的,是前级和后级SPD 的插入配合量和称响应时间,目的是实现前级SPD 吸收雷电高压后,后级只对前级SPD 的残余电压进行二次吸收,目的是全面降低系统残压,给用电器提供较低残压的工作环境,用去藕器的自身电感和电阻实现。 2) 一般去藕器制造方法:

在小功率电流下[63A 以内],去藕器可以用有两种:第一种:[空气]开关型SPD 与限压型SPD 相互配合时,可以采用铜皮绕制,铜皮绝缘采用聚四佛已稀,铜皮截面积通流容量1.0A[每平方毫米]。绕制方法是从中心绕制[注意:不要留下空心]。绕好后,放置在非铁磁容器里[不要防进铁盒内],以免产生涡流热。去藕器做好后,加载电流进行老化[老化时间大于4小时],并且测试表面温度,温度小于40+K 度[K 为室温]。电感量在1000Hz 下,不小于15μH 即可。如采用钨铜合金,电感量不小于7μH 即可。第一种:限压型SPD 之间相互配合时,同理,电感量不小于5μH 即可。

3) 大功率去藕器制造方法:

大功率去藕器制造方法可以使用铜皮饶制,但是饶制的匝数很少。故可以制造出较大的工作电流。这个秘密本身并不在去藕器本身,而是设法提高了前级的响应时间。如:[空气]开关型SPD 的响应时间为100nS ,限压型SPD 的响应时间为25nS ,那么,只需要插入100-25=75 nS ,如果此时限压型SPD 的分布电容是3nF ,这个去藕器的电感量您就可以推算出来了。如果设法提高了前级的SPD[尤其是开关型SPD]响应时间,那么去藕器的电感量自然就降的非常抵。去藕器可以限制突变的浪涌电流,对大的浪涌电流起到了一个展宽脉冲宽度,降低峰值电流的功效。

案例四:忽略小问题引来大事故

图片A

SPD 连接线太长

接地

报警

灯亮

图片B

遮盖

SPD失效了

图片D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1.故事介绍 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最终更名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公司还先后从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共引进约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了公司多数的要职,基本上都是由蔡总授职授权,潘宇海显然已经被架空。 双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蔡达标等人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并对蔡达标等4名嫌疑人执行逮捕。 蔡潘双方对真功夫的混乱争夺让今日资本顶不住股东压力,而选择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资本将旗下今日资本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今日资本香港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权悉数转让给润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权又再次重回了蔡潘两家对半开的局面。 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2.一般原因分析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在共同经历了创业早期的艰难之后,因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又掺杂着家族情感的变异,双方

住宅楼配套室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图)

≠ 注意事项 材料、辅材等应通过审批确认,确保符合国标、当地法令、设计、合同要求,并应详细表列于审批清单上,重点如下﹕ 1.应保存实物样板,以作日后把关验证的对比基准; 2.对每批进场的物料严格验证,并按相应规范取样复验。

检查孔内可见土工膜,但 湖心部位无粗砂层 湖边部位有粗 砂层 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应形成检验机制及设定检查点,如基层整改纠偏、分层、分段验收等,并由专责监控人员验证及做好记录,严防错误及遗漏,日常检查重点如下﹕- 1.各层物料的型号、规格、覆盖面积、搭接、固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顺序设置各层材料,并分层检查验证; 3.回填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确保无孔洞、缺漏等。

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应形成检验机制及设定检查点,如基层整改纠偏、分层夯实、分段检测验收等,并由专责监控人员验证及做好记录,严防错误及遗漏,日常检查重点如下﹕- 1. 各层物料的型号、规格、覆盖面积、搭接、固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按设计要求顺序设置各层材料,并分层检查验证; 3. 回填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 灰土混合比符合要求。 地基可见积水 地基未压实

≠ 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应形成检验机制及设定检查点,如基层整改纠偏、分层夯实、分段检测验收等,并由专责监控人员验证及做好记录,严防错误及遗漏,日常检查重点如下﹕- 1.各层物料的型号、规格、覆盖面积、搭接、固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顺序设置各层材料,并分层检查验证; 3.回填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灰土混合比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应形成检验机制及设定检查点,如基层整改纠偏、分层夯实、分段检测验收等,并 由专责监控人员验证及做好记录,严防错误及遗漏 2.每批新进场的施工班组应做施工工艺样板,应通过审批验证,确保其施工方法、工具、工序 及工艺符合要求; 3.日常巡查亦应对施工工序及工艺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验证。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企业 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 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 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 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 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 入在2000多万法郎。

版工程案例分析案例

A 某县饮料厂为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该厂生产经济效益很好,供不应求,厂方决定增加一层。加层设计由该县丙级设计院设计,由县建筑公司施工。加层设计时对基础进行验算,再加一层无问题,对加层梁柱进行了计算,但对原框架结构没有进行计算。工程于1990年12月开始,施工过程中自然条件,施工管理良好,材料质量亦无问题,1层、2层工人生产照常进行,在加层吊装屋面板接近完工时,加层部分及2层突然倒塌,造成25人死亡,30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1)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常见的原因有哪些?该工程质量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分为几级,是如何规定的?该工程质量事故属于几级重大事故?(3)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有:①违背建设程序;②工程地址勘查原因; ③未加固处理好地基;④设计计算问题;⑤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⑥施工和管理问题;⑦自然条件影响;⑧建筑结构使用不当。该工程质量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设计计算问题,在加层时,未对原一、二层结构进行验算。 (2)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分为四级: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为一级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为三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重大事故。该工程质量事故属于二级重大事故。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④事故处理;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⑥事故处理结论;⑦提交处理方案。 某办公楼建筑面积2750m2,是一栋4层建筑,建筑物层高3,总高24m,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采用C25混凝土,砖砌填充墙,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四层混凝土部分试块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请法定检测机构对实际结构进行检测鉴定,检测结构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1)该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为什么?(2)如果该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达不到要求,需要进行处理,可采用什么处理方法?处理后应满足哪些要求?(3)根据工程质量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工程质量事故分成哪两类,是如何规定 的?如果该质量问题进行加固补强造成经济损失1万元,则该事故属于哪一类? (1)该质量问题可不作处理。原因是混凝土试块强度不足是在试块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而经法定检测机构对实际结构经测试论证后能够达到要求,因此可不作处理。 (2)对该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处理的基本要求是: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③注意综合治理。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3)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指补 救当中经济损失一次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或者人员重伤2人以下,且无人员伤亡的事故。重大事故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机械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1万元,因此该质量事故属于一般事故。2A315022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某综合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0层,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常细小的裂缝,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经分析该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 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 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 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 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 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年后就没有多大进展;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账、对账、关账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整个来看,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 许继项目被迫暂停 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公司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

失败例子 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一、TCI_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的概述 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吴定祥武汉纺织大学与法国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 “股份认购协议”,双方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当时的资料显示,T&A 总部设在香港,初始净资产为l亿欧元,TCL通讯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的股份,阿尔卡特出资4500万欧元持有45%的股份,由李东生任董事长,万明坚任CEO。2004年8月31日,合资公司T&A正式投入运营,原阿尔卡特投资中国的苏州公司成为T&A的子公司。双方对合资企业的运营最开始有很多期待,目标宏大。预期双方的合作不仅将大大控制整体研发成本,同时可以更快速地推出创新和尖端产品,并提出了将采取“技术创新”和“开源节流”两大策略,以实现双方在交叉期销售、采购、生产及研发领域的四大协l_J效应。对于这一并购案,舆论上也有很多宣传,按照摩根斯丹利的研究报告,T&A成立后,TCL国内外手机的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部,一跃成为中国手机销量第一、全球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然而,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景,只是纸上谈兵。当合资公司T&A开始运营之后,双方的文化冲突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双方的合作目标还是决策方式,管理制度、销售策略及员工待遇方面,都存在难以弥合的文化价值差距。TCL面对双方的文化差距或冲突,完全无力化解企业文化整合这道难题,而且越整合越糟糕,导致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并购后出现严重危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并购后的亏损日益严重。并购之前,TCL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处于上升态势,而合并后的2004年国内手机销量下降了23.3%,毛利润同比下降了58.6%。 2.并购后的人才大量流失。合资公司T&A的严重亏损使得作为这次并购案的主要决策人和操盘手万明坚难辞其咎,于2004年12月20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更严重的是,他的一些老部下也相继选择离开了TCL,包括TCL负责手机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部门经理或部长。除了原TCL通讯的骨于大量流失外,到2004年底,T&A高层经理中的原阿尔卡特员工也基本离开了,到2005年3月前后,包括扬州公司在内的一线经理人员也相继离职。 3.并购后的合脊企业解体。 由于T&A难以经营下去,2005年5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T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 将以换股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合资公司的45%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这对双方带来的是巨大的伤痛,按照双方的相关协议,阿尔卡特这次出售将承担大约2.8亿港元的资产缩水,折价幅度高达81%;而对于TCL来说,阿尔卡特离开之后,它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埋置深度很浅,很少使用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最多用钢板桩解决问题,没有专门的设计,也并没有引起工程界太多的关注。 近30多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1、深基坑工程概念特点 1.1、深基坑工程概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 降水工程。

1.2、深基坑工程特点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 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

更难的要求。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右图为宁波嘉和中心二期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18.3m,最大挖深为25.9m,整体为三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 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 上海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程基坑面积达81000m2,无锡恒隆广场基坑面积35000m2。这类基坑在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中,特别是支撑系统的布置、围护墙的位移及坑底隆起的控制均有相当的难度。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能够存活至今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业界翘楚,比如联想集团、万科集团,以及健力宝。 从今年3月23日张海突然被警方拘留审查,到此前的去年12月初三水区政府强力接管;从去年8月23日张海被宣布下课,祝维沙走上前台,到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科闪电般地收购健力宝绝大部分股权;从资本屠夫闪电收购健力宝到创始人李经纬涉嫌贪污……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一次次权利更迭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的覆辙中,究竟又有多少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长期战略迷失。

健力宝无论在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代,都严重存在战略迷失的问题,战略迷失导致了两个时期的健力宝缺乏清晰的战略性目标,最终陷入困局。在李经纬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个随遇而安的决策去自然推动的,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则更像是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小孩,喜欢四处出击。林佑刚评价,很大程度上,李经纬和张海都没有真正把握好饮料产业的发展规律。 二、组织架构不合理 健力宝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的设计、关键职位、职级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整个组织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跟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业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企业。如果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所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当时国有企业的通病,那张海管制下的健力宝所存在的问题则完全是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治理结构错位、组织功能缺失等,都是张海时期健力宝治理结构缺陷的基本表现。林佑刚表示。 三、流程管理僵化 在张海主政期间,流程在健力宝内部是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词,按流程走是很多中高层喜欢说的一句工作语言,而健力宝内部所制定的流程文件汇总堆起来都超过1米。但健力宝的流程却太完备了,乃至一个内部摄影摄像工作都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而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更是多达23项。林佑刚回忆,健力宝内部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却一定要拟一个书面的工作联络单;财务的审批时间时常要拖很久,假如某个领导出差了,很急的事情也要等他回来。 四、营销模式败局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企业家创业的过程难免挫折和无奈。有人形容,商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界相似:一批明星隐没,另一批明星升起。乔赢、周作亮、李忠文、姜伟、吴炳新,这些创业者昔日曾经光芒四射,但今天的创业者也许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而他们的功成败退也成了教材中的经典失败案例。 本报对以往和目前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探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失败时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一个企业失败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中几种,而且这几种原因或互为因果,或并列,使本来可以走得更远的企业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令人感叹不已。 “死穴”之一无米下锅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产品是企业获利的源泉,此“产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例如,咨询公司提供的完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企业没有产品投放市场,就像过日子无米下锅,巧妇亦难维系。 好产品首先应该适合市场需要,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定位准确,在相同产品中具有市场差异性、无可替代性,同时一定要有合理利润。这是看似普通的“铁理”。没有产品就好像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没有鲜鱼、活虾,没有鲜鱼、活虾,扔再多的料也不管用。如果大家都有活鱼活虾,那么辣子、川椒就要以正宗够味取胜;如果都用辣子、川椒,那么火候、配料及至投料时间就要取胜,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地方。 “器”不“利”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当市场被同类产品不断蚕食,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产品便退出流通。还是拿餐饮业来说,北京市场每个月约有2000家餐馆关张,关张的是那些只能提供味寡色淡、降低食欲的“产品”的餐馆,而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却正在谋划开新店。榜样: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死穴”之二资金洞穿 问:您觉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答:资金不足。这是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对白之一。资金问题就是企业的死穴之一,一旦点中,不死也伤。很多不利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无以为继。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比国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资金缺乏的苦楚,他们无法涉足一些先期投入大的项目,错失发展机会;企业加速扩张时,往往因为遭遇资金瓶颈,一口气喘不匀,影响整个企业协作;或者企业拥有融资渠道,热衷做项目铺张无度,资金绷的像一条橡皮筋,一旦一个地方断裂,不但无从补救,而且往往殃及整个企业。这样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2001年,号称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未得到银行支持的情况下,大量开店,最多时全国有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资金被连锁店消耗殆尽,资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防止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影响 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一 【背景】 某高层写字楼地下三层、地基采用钻孔 灌注桩桩基,基础底板由2块160cm 厚的承台、2根200cm 宽、160cm 高的承台梁和50cm 厚的底板组成,柱网为6 mX6m ,顶板梁截面为80cmX80cm 。现在地基已处理完毕,正进行基础底板施 工。 【问题】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哪些质量检查工作 、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对用于工程的材料 (水泥、砂石、钢筋、混凝土等)进行 控制? 【答案】 一、监理工程重点进行的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检查: 检验,抽样也有其局限性,故监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现场的巡视、旁站监督与检查, 违章操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和严格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复核性检验, 主要是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工序间交 接检查验收和工程预检。只有在承台梁中的钢筋的规格、 数量、位置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 浇筑混凝土,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前道工序质量合格并签字确认后, 工程预检则是在施工前检查、复核基础底板的标高、检查 模板尺寸、位置、检查混凝土的配 合比等。 3严格执行对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对已完成施工的部位的保护措施, 三、一段时间后,基础底板表面出现裂缝, 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1 ■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督和现场巡视检查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质量如何,事后难以 及时发现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监理工程师应对材料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采购材料前提出申请,提交样品,有的材料还 应要求供贷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水泥、钢筋)对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经审 查认可后方允许订货。 2。材料进场验收控制。材料进场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水泥钢筋还应有材质化验 单,并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检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准进场。必要时, 监理工程师还可以对材料进行复检或抽样试验。 3。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对施工单位所准备的材料存放条件进行确认,要求根据材 料特点以及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如水泥存放应当防潮。 4材料使用前的检查确认。防止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如确认钢筋的规格、型号有 无错误,水泥是否过期、受潮。 5.现场配制材料试配,对混凝土进行现场试配,试配合格后,配合比方能用于工程。 三、监理工程师应按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1当发现基础底板表面出现裂缝后,监理工程师首先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并要求停止有质量缺陷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同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施工单位接到质量通知单后,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与参与下,尽快进行质量事故的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3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确判断事故原因。 4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方案 5确定处理方案后,由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对质量缺陷的处 理 。

工程质量案例分析四

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目录 前言…………………………………………………………(第1页) 一、规划设计 (一)总图规划设计……………………………………………(第2页)(二)土建施工图设计…………………………………………(第5页)(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35页) 二、土建施工 (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59页)(二)模板工程………………………………………………(第76页)(三)钢筋工程………………………………………………(第92页)(四)混凝土工程……………………………………………(第126页)(五)砌体工程………………………………………………(第151页)(六)门窗工程………………………………………………(第183页)(七)抹灰工程………………………………………………(第211页)(八)楼地面工程……………………………………………(第229页)(九)屋面瓦工程……………………………………………(第243页)(十)饰面工程………………………………………………(第256页) 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 (一)电气工程………………………………………………(第278页)(二)给排水工程……………………………………………(第327页)(三)通风与空调工程………………………………………(第360页)(四)采暖工程………………………………………………(第367页)(五)室外综合管线…………………………………………(第371页) (合计380页)

(五)砌体工程 1. 存在问题:①加气块(或其它砖块)砌筑面应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②加气块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①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 ②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前,未就对砌筑面浇水湿润要求进行跟踪检查,默认施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③加气块未采用专用机械切割,随意切割加气块。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力度。 ②从考虑墙体砂浆饱满度及粘结强度(砂浆失水过早)的要求,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砖材砌筑面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项目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③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人工随意切割砌块。 ④对未提前浇水湿润块材而已砌筑的墙体,应做返工处理。

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分析

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 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某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D公司生死结及其败因 一、D公司之败 D公司老三股崩盘,D公司旗下金融机构负债累累,债权人逼D公司系企业还债,银行对D公司系企业收贷,D公司高层震恐出走,政府介入让H公司托管资产,启动司法程序,最后判处刑事责任。为偿还巨额负债和罚款,清算D公司集团。可见:D公司之死,死在股市投资。 二、D公司败因辩析 论一: 短融长投 短融长投进行庞大的产业整合,是导致资金链最终断裂的原因也是导致D公司失败的原因。 论二: 多元化结构失调 D公司投入整合传统产业资金过大,回报周期和战线过长,领域过宽,伴随着D公司轰鸣碾过金融机构的战车,最终步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 论三:

总体战略迷乱 D公司投资了太多的长期项目,而中短期项目投资太少,用2年时间做10年业务,只能加剧资金链紧张,违背多元化结构的基本原则--产业互补、分散风险、稳健经营。 驳析: 以上观点均误。D公司实际所进行的产业并购整合几乎不花资金或只花少量资金。最后内部计算时确认的实业方面的债务欠款只有几个亿而已(含并购融资负债)。D公司资金链断裂,99%都源于历年累计下来的高息融资成本兑付消耗和股市投资被套牢。 论四: 公司治理缺位 实际上,整个D公司只有T总一人完全清楚实业和金融家底及运营状况。D公司国际重大决策经常是,两个执委代替董事局、董事局代替股东会,最终变成T总一个人说了算的困局。 驳析: D公司公司治理缺位是事实,但公司治理问题实际就是高层民主决策及责任分担问题,这是D公司未能作得更好的原因但却不是死因。 公司治理的最关键层面在于董事会。在D公司,T总对董事局很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西湖会议”、“苏州会议”尽管其他董事都反对,最后T总还是说服了他们,使他们勉强同意了T总的决策。说明T总对于重大问题要由高层民主决策这个制度还是有一定程度

招聘失败案例分析

招兵买马之误:招聘案例分析 案例:NL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农药为主,耐顿公司是NLC化学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00年初始,分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于欣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口建华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设计两个方案:在本行业专业媒体中做专业人员招聘,费用为3500元,好处是:对口的人才比例会高些,招聘成本低;不利条件:企业宣传力度小。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做招聘,费用为8500元;好处是:企业影响力度很大;不利条件:非专业人才的比例很高,前期筛选工作量大,招聘成本高;初步选用第一种方案。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在大陆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您的就业机会在NLC化学有限公司下属的耐顿公司 1个职位:对于希望发展迅速的新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协调性工作抓住机会!充满信心!请把简历寄到:耐顿公司人力资源部收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800多封简历。口建华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在800份简历中筛出7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于欣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于欣,并让于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于欣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李楚和王智勇。 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姓名/性别/学历/年龄/工作时间/以前的工作表现/结果李楚,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有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王智勇,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为主管的评价资料,可录用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李楚和王智勇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智勇在招聘过程中,没有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在静待佳音;而王智勇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在生产部门经理于欣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口建华商谈何人可录用,口建华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 于欣: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智勇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但是虽然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口建华说:"很好,于经理,显然你我对王智勇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于欣:"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智勇。王智勇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在工作期间,经观察:发现王智勇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所以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他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然而,王智勇也很委屈:在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招聘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原来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又有所减少。工作的性质和面试时所描述的也有所不同,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基础依据。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 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 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着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 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 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

中国知名企业ERP失败案例分析

中国知名企业ERP失败案例分析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实施ERP了,有成功的案例,但是更多是失败的案例,这些企业实施ERP失败的教训在哪里呢?还是ERP真的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吗? 尽管ERP的高失败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诸如成功概率为0说、80亿投资水漂说、三分之一能用说等流行说法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至今尚无权威机构有关这方面的统计数字。即使在一些文章中看到类似的数据,也是语焉不详或数出无名,缺乏科学根据。虽然大家都在谈论失败面如何之广,但是有关失败的案例却隐而不现,很少有报刊报道。相比而言,成功案例的报道却连篇累牍,俯拾皆是。成功的案例自然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从ERP失败案例的前车之鉴中,也许比正面的借鉴更为有效。本文通过对目前公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几例ERP 失败案例的剖析而带来的启示,或许有助于避免我们在ERP的前进道路上重蹈覆辙。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溃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刊载过两篇ERP项目实施中途失败案例的文章,一篇是《中国ERP第一案:原告获得200万》,讲述的是: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 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千分之五来赔偿。ERP 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全国人民恐怕都忘不了"大宝天天见"那句广告语),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

美满的"婚姻",然而,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三露厂以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人民币的庭内调解方式。 另外一篇是《ERP变局哈药1000万计划的悔与梦》,讲述的是: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因为实施方利玛副总经理蒋明炜与60多名同事集体哗变,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真可谓一波三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千万元工程的陨落--国企ERP实施亲历记》文章,讲述的是:九十年代末,某国有大型制造业企业决定上马ERP项目,开发商则是一家新兴的软件企业,有大约一百二十人的软件开发人员。其ERP软件是仿照一家著名的外国软件开发出来的。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从领导培训、需求分析、流程重组(BPR)、项目组织、实施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