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霍乱流行病学特征1

2005年霍乱流行病学特征1
2005年霍乱流行病学特征1

2005年霍乱流行病学特征

一、我省我市霍乱疫情历史慨况

(一)1961年开始的霍乱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于1962年波及我省。40年来,疫情时起时伏,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过年发病率达10/10万以上的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反复。流行菌型也发生过几次变化,六十年代初期为小川1a,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小川1b,八十年代初期稻叶1d,引起高强度流行,1994年平息了13年的小川型霍乱又重新出现。1997年,O139霍乱传入我省,后在南京、常州、徐州、泰州、苏州、镇江、淮阴、无锡、扬州、南通等10省辖市的13个区18个县(市)被发现。

(二)我市历史上曾为霍乱高发地区,据史料记载,1926年霍乱大流行,淮安城内城隍庙一带户户不漏,平均每天死五六十人,持续了两个多月,该地居民亡逃一空。建国后至1964年没有霍乱疫情,自1965年传入霍乱,当年发现3例副霍乱病人,以后除1968-1973年无资料可查,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三十七年间(1965-2001)共发生霍乱病人2884例,带菌者834例,水源检测1071株,鱼胆检出2株,共检El-tor弧菌4691株,1977年以前,霍乱流行强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年发病数量最多20余例,呈散在发生,菌株血清型为小川型。七十年代末(1978)毒力强的小川型引起全市流行,发病波及132个乡,占全市乡镇场圃总数的47.9%,发病1333人,带菌693人,发病率为14.8/10万,病死率为0.7%,经调查以水源传播为主。

(三)我市八十年代初(1980),稻叶型菌株引起一次流行。80年至81年发病1105例,由于稻叶型传入后,原有的小川型消失,到1994年小川型霍乱又重新出现,1998年0139传入我市金湖,后在楚州、淮阴区、涟水等地被发现。1997-1999年三年中共发生霍乱病人9例,其中4例为0139霍乱5例为小川型,2000-2004年无疫情发生, 2005年涟水发生8例0139。全市已连续19年(1987~2005)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二、2005年全省流行特征

(一)流行强度:2005年全省共发生霍乱确诊病人50例、临床诊断病例9例,O139群带菌者1例,无死亡病例。霍乱病例病原分型为O139群47例,O1群稻叶型2例,O1群小川型1例。霍乱发病率为0.078/10万。霍乱确诊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18%。

(二)地区分布:霍乱疫情分布在8个省辖市18个县(市、区)。O139群霍乱疫情分布在8个省辖市16个县(市、区),分别是淮安市涟水县8例,启东市7例,如东县5例,盐都区、海门、无锡市惠山区各4例,通州市3例,南通新区、大丰、江都市各2例,睢宁县、阜宁、滨海、亭湖区、苏州高新区、南京六合区各1例;苏州市昆山市发现O1群稻叶型2例;南京市鼓楼区发现O1群小川型1例;另无锡市惠山区报告霍乱临床诊断病例9例,苏州高新区报告O139群霍乱无症状带菌者1例。时经流行病学调查,各起疫情间无任何流行病学联系。

(三)时间分布:霍乱确诊病例按发病日期统计,5月2例,6月1例,7月8例,8月7例,9月14例,10月17例,11月1例。首发病例发病日期为5月2日(南通市通州市)。(四)确诊病例主要特点

1、临床分型:轻型9例(占18.0%)中型22例(占44.0%),?重型19例(占38.0%)。

2、性别和年龄分布:男性31例,女性19例,男:女=1:0.61。

病人中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54.64岁。按5岁为一个年龄组,5岁组1例,15岁组、45岁组、80岁组各2例,20岁组3例,35岁组、50岁组各4例, 40岁组、60岁组、65岁、70岁组各5例,55岁组、75岁组各6例。

3、职业分布:农民39例(占78%),学生4例(占8%),民工3例(6%),待业、教师、商业、退休职工各1例,各占2% 。

(五)暴发疫情监测

10月13日,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西塘村发生了一起因聚餐的引发的食物型O139霍乱暴发疫情。10月13日,该村张某家办上梁家宴,分中餐和晚餐,参加人数180人,共计220人次,聚餐者来自前洲、拓塘浜、蒋巷、谢村和石塘湾以及洛社新苑公司等地。自13日晚发生腹泻病人以来,至10月18日出现腹泻症状病人13人,其中实验室确诊O139群霍乱病例4例,其中临床分型中型1人,轻型3型;临床诊断病例9例,其中临床分型中型2人,轻型7型。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省卫生厅立即派省CDC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当地市、区卫生局、疾控中心、监督所及相关医疗部门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救治、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迅速查明传染源和疫情波及范围。经采取针对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主要经食源性传播。名目繁多的聚餐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发生的50例霍乱确诊病例中,有43例与聚餐或食用不洁食品有关,其中可能由聚餐引起的有36例,经调查,主要与婚丧宴请、节假日等有关。无锡市惠山区发生的一起因聚餐引起的O139霍乱暴发,发现O139群霍乱病人4例,临床诊断病例9例。

(七)病原学特征

2005年我省霍乱病原复杂,O139群疫区逐年扩大,截止2004年底,全省已有12个省辖市19个区和27个县(市)发生过O139霍乱,占全省总县(市、区)的40.70%,2005年又新增了南京六合区、盐城滨海市和苏州高新区和徐州睢宁县等地,多年未发生的O1群稻叶型在我省重新出现,小川型自去年重新发现后,今年又出现病例,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5年共收集、鉴定了霍乱菌株53株(病人及带菌者47株,水4株,食品2株),其中O139群霍乱弧菌51株,O1群小川型2株。并对分离的菌株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与以往年份基本相符。

三、 2006年疫情趋势分析

江苏省是霍乱多发地区。1994年平熄了13年的小川型霍乱又一次传入,1997年O

139霍乱也传入我省,但都因及时调整防治对策,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发病率除1994年刚传入时的1.16/10万以外,已连续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然而影响霍乱疫情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不仅O139群霍乱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十余年未有的O1群稻叶型重新出现;另外小川型自去年重新出现后,今年又再次发生。同时邻近省份的霍乱疫情形势严峻,福建、浙江等省稻叶型卷土重来,并有逐步蔓延之势,今年在部分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势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而居住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又缺少自来水和公用厕所等设施;气候异常,常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村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差。

鉴于上述不利因素,2006年霍乱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各地在组织、人员、药械等方面要及时到位,以对付可能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与种族的关系 肿瘤在不同种族的发展有明显差异。例如鼻咽癌以中国人常见,尤以广州方言区的人群发病率最高,移居海外的华侨也有同样情况。在美国西海岸定居50年以上的华裔后代患鼻咽癌的发病率仍是当地美国白人的30~40倍。原发性肝癌是非洲班图族人最多见的恶性肿瘤,而其他非洲人并不高发。印度人口腔癌发病多,哈萨克族人食管癌较常见。皮肤癌与不同人种皮肤色素沉着有关。这些都表明肿瘤在不同种族中分布是不同的。各族混杂居住的地区,这种差别更显突出。如马来西亚住着3个种族,调查发现,马来族人淋巴肉瘤发病较多,印度族人口腔癌高发,中国人则以肝癌、鼻咽癌常见。新加坡的统计也有类似的结果:华侨远较该地的马来西亚人、印尼人、越南人、泰国人多患鼻咽癌。就华侨而论,以说广州方言者鼻咽癌最高发,说潮州方言者和说客家方言其次,说福建方言者最低,食道癌则刚好相反。不同种族人群肿瘤的分布特点不同,不一定是种族易感性不同的结果,更可能是生活习惯不同所造成。 二、与经济的关系 据报道,波兰城市胃癌残废率较农村低,与社会经济阶层之间呈负相关,即收入高的阶层死亡率低,相关系数男女一致。波兰认为与吃霉变马铃薯有关,减少摄入马铃薯后胃癌开始减少。美国胃癌发生率在30年代较高,后一直下降,与其经济增长有关。日本胃癌一直居世界之首,死亡率约达50/10万(1960年),后逐年下降,与50年代末60年代后经济起飞密切相关。经济决定饮食构成。日本癌症研究所所长平山维氏认为,多吃牛奶和新鲜蔬菜,少吃盐腌食物,是胃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经济条件决定上述饮食的选择。 肠癌与胃癌恰恰相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肠癌(主要是结肠癌)死亡率增高,呈正相关。肝癌死亡率高者为非洲和南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由于穷困,饮食选择性不大,从欧美输入大量霉变食物(发霉花生、玉米等),摄入黄曲霉素较多,加之地处热带,食物贮存条件不好,易霉烂等,造成了肝癌高发。 乳腺癌在经济发达国家日渐增多,我国城市发病也与日俱增。研究表明,与摄入高脂肪有关。宫体癌多发于富有阶层。宫颈癌则多见于穷人,与生活卫生条件(如用水)不好,卫生知识水平低,性生活不卫生有关。 有人按经济收入研究口腔、喉、食管和肺癌,发现收入低者上述4种癌症均高,其次为中等收入者,再次为高收入者。 三、与环境的关系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波特首先指出,人类患癌是接触环境的结果。目前已知,气象、气候、地理、地质、土壤、水源、地球化学、动植物生态均可影响癌症的发病。癌自环境来,首先表现在癌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调查,在干旱的山区和丘陵地区食道癌发病率较高,热带、亚热带沿海潮湿多雨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年平均气温低于16℃的一些谷地(非洲)伯基特(Bmkitt)淋巴癌多见;土壤中含镁量较高,胃癌发病率较低;工业区下风地带肺癌发病率较高。 癌症与环境密切相关,又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两百多年前,英国医生已发现长期与防锈剂接触的铁路工人,各部位癌肿发病率都有升高趋势;锡矿职工由于在其工作场所粉尘中和烟尘中有15种无机化学物质可能发生致突变和致癌作用,故肺癌发病率较高;合成染料厂中患膀胱癌的较一般人多;大量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人易患白血病;铀矿工人和石棉矿工人肺癌的发病率都高。据美国报告,使用石棉的工厂中,吸烟可使患癌率增加8倍。另据荷兰报道,养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养鸟的危害性比吸烟还大。养鸟者比不养鸟者肺癌发生率高8倍。因鸟羽绒中散布的微尘可引起肺癌。大量的肿瘤流行病学分析研究表

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根据其流行病学,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进行传播且缺一不可。本表根据流行病学对疾病进行归纳,总结疾病特征,并提供实验室诊断方法,这样可以使医生在疾病多发季节根据疾病特征进行初步诊断,防止对疾病的漏诊。 一、梅毒 1.传染源: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成人95%通过性接触传播,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胎儿以垂直传播为主。 3.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4.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测发现梅毒螺旋体可以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查于一期梅毒后期及二、三期梅毒呈阳性,特别是二期梅毒呈强阳性。 二、淋病 1.传染源:患者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量可发生间接传播;胎儿以垂直传播为主。 3.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4.实验室诊断:分泌物图片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氏阴性菌可作为筛查手段,分泌物淋球菌培养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1.传染源:显性和隐性患者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量可发生间接传播;胎儿以垂直传播为主。 3.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4.实验室诊断:Giemsa染色行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培养为最敏感最特异的诊断方法,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行血清抗体检测盒PCR核酸检测。 四、生殖器疱疹 1.传染源:患者、亚临床或无表现排毒者是传染源,有皮损表现者传染性强。 2.传播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胎儿以垂直传播为主。 3.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4.实验室诊断:行细胞学检测、病毒抗原、病毒培养及核酸检测。 五、尖锐湿疣 1.传染源:显性和隐性患者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量可发生间接传播;胎儿以垂直传播为主。 3.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4.实验室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凹空细胞为特征性病变,醋白试验阳性,也可采用PCR和DNA探针杂交技术检测HPV。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发病率(I、incidence rate):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罹患率(attack rate):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4、患病率(P、prevalenc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散发(sporadic):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6、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7、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病人。 8、地方性:称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9、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民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它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 10、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精神心理以及遗传等。 11、概率论因果观:因果联系是一种“或然性”,即确定的原因导致不确定的结果。 12、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在估计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时,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研究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又与暴露因素有密切联系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歪曲(低估或高估)了所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 13、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14、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15、普查(census):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或指定某生物学检验标准,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16、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的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17、生态学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它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18、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有无所研究的疾病或某种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追溯其既往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19、匹配过头:将不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作为匹配变量进行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可能一致,不仅会丢失某些重要信息,而且会增加选择对照的难度和工作量,这种情况被称为匹配过头。 20、单盲(single blind):指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 21、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 22、三盲(triple blind):是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整理分析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处理情况。 23、阳性预测值(PV+):是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的对象中真正病人(用金标准确诊患某病者)所占的概率。对于一项诊断试验来说,阳性预测值越大越好。 24、阴性预测值(PV-):是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结果中真正无病(用金标准确诊未患某病者)的概率。该值越大越好。 25、并联试验(parallel test):也叫平行试验,即同时应用多个诊断试验进行诊断,只要有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只有全部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才将最终结果判断为阴性。 26、串联试验(serial test):也叫系列试验,即依次应用多项诊断试验进行诊断,全部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才将最终结果判断为阳性,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定为最终结果阴性。

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科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1)每个传染病病例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2)传染病患者感染后产生免疫力;(3)病原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流行动力学不同;(5)控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效益不同 2.病原体(pathogen):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 3.病原体的侵入门户与定位: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地点。 4.致病力(pathogenicity):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致病力可用所有病例数与所有感染数的比值来表示。 5.传染力(infectivity):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续发率和最小感染量表示。最小感染量: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 6.毒力(virulence):指病原体损害人体器官组织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常用严重病例数或死亡数与所有病例数的比值来表示。 7.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8.耐药性变异:指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成对该种药物不敏感或耐受菌株,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变异。 9.宿主(host):指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他动物,即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 10.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传染过程是个体现象,也是传染病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11.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宿主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的频率称为感染谱。传染病的感染谱有三类: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 12.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统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3.传染源(source/reservoir of infection):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4.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疾病,续发病例成簇出现;传染期长则续发病例陆续发生,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15.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

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1年东莞市长安镇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高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1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东莞市长安镇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8290例,年均发病率162.50/10万,死亡54例,年均死亡率1.06/10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麻疹,年均发病率依次为87.29/10万、35.71/10万、25.69/10万、22.30/10万、15.11/10万。结论2004-2011年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麻疹是影响东莞市长安镇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需要加强防控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东莞市长安镇地处珠三角交通要道,是广州往深圳、香港的必经之地,流动人口60多万。为了解东莞市长安镇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找出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相应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4-2011年东莞市长安镇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信息、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传染病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东莞市长安镇人口统计年鉴。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法定传染病病种及分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1.3统计学方法用Excel2003录入资料,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2004-2010年间东莞市长安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传染病22种8 290例,年均发病率162.50/10万;报告死亡病例54例,年均死亡率1.06/10万,年均病死率0.65%。其中乙类传染病16种,累计发病5 585例,死亡48例,年均发病率109.48/10万,年均死亡率0.94/10万,年均病死率0.85%,丙类传染病6种,累计发病2 705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5 3.02/10万,年均死亡率0.12/10万,年均病死率0.22%。各年间发病率间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0.008,P<0.01);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236.97/10万),最低的年份是2006年(121.42/10万),病死率最高的年份是2009年(1.44/10万),导致2009年病死率增高的原因是当年死亡病例开始实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死亡病例管理的规范化,导致漏报现象得到了改善。各年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见表1。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2004-2011年东莞市长安镇法定传染病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共报告5 575例,占总病例数的67.24%。 2.2.2 地区分布下辖的13个社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在9 3.22/10万~301.02/10万之间,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是乌沙社区、沙头社区、锦厦社区、霄边社区和咸西社区,共报告5 927例,占总病例数的71.49%。 2.2.3 人群分布报告8 290例病例中,男性5 632例,占总病例数67.93%,女性为2 658例,占总病例数的32.07%,男女性别比为2.12:1,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P<0.01)。年龄分布以0~5岁组(2 092例)、20~30岁组(1 261例)和30~40岁组(921例)居多,共占总病例数51.55%(4 274/8 290)。职业分布以工人(2 845例)、散居儿童(2 092例)、学生(624例)病例为主,占总数的67.08%(5 561/8 290)。流动人口共报告7 991例,占总病例数的96.39%,流动人口发病率1.67‰(7 991/4 764 539)高于户籍人口0.91‰

流行病学总结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阐明流行和分布规律,探索病因、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人群;研究范围: 疾病与健康状况;研究任务: 探索病因;研究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 第二讲 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病因模型(多因论) (1)三角模式(triangle mode ) 流行病学三角(epidemiological triangle ) (2)轮状模型(wheel mode ) (3)病因因素模型 (4)病因网络(web of causation )模型 二.病因的定义 使人群发病概率即风险升高的因素,包括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层次的病因。 三.病因的分类 必需病因(necessary factor of cause ):是指某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即缺乏该因素时疾病就不会发生。 促成病因(contributory factor of cause ):是指某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某病产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 四、.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Mill 原则(如何提出假设) 1、求同法:相同事件之间找共同点 2、求异法:不同事件之间找不同点 3、共变法:因素出现频率波动时疾病频率或 强度也发生变化 4、类推法: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明的疾病的分布特征相似,推测两者有共同的病因 5、排除法:产生几个假设,逐一排除 五、病因推导原则 因素与疾病关联的形式: 统计学关联 虚假 描述性研究(查明分布) 形成假设(Mill 法则)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病因推断(九条标准) 临床、病理实验等资料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三大研究的特点 (一)描述性研究 1.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开始时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难以确定等原因,因果推断有局限性,但可作一些初步的比较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二)分析性研究 1队列研究: (1)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研究之前客观存在的。(2)设立了对照组 (3)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在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4)能确证暴露于结局的因果关系:先因后果且能计算结局的发生率,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定因果关系。 2.病例对照研究: ①属于观察法; ②设立对照组; ③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④不能确实证明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实验性研究(前瞻、干预、随机、) 1.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和偏倚。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和预后因素应相似,这点与观察性研究不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不同点。 二.优点与局限性 (一)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 2.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3.广泛探索病因的同时,还可应用与其他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 4.同时研究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广泛探索病因。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局限性 1.不适合于人群中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难以判断,因而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 B.建立数学模型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 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县××镇××中学一起疑似流感的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年6月12日17点20分,我中心疫情室接到××镇中心卫生院××同志电话报告:××中学八(5)班有疑似流感病例15例。接到电话后,疫情室立即将此信息报告给疾控中心主任××、卫计局副局长××、分管副主任××、急控科科长××。疾控中心决定由急控科科长××带队及相关流调人员前往调查处置。流调组于17点30分出发,21时到达现场,22时处置完毕,现将调查处理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北面,距县城138公里,东抵××镇,南与××镇接壤,西与××镇相邻,北与××镇相连,全镇面积176.7平方公里,有8个行政村、60个村民组,总人口:26354人,现有学校9所(其中:中学1所)。 ××中学位于××镇××村××街上,共有学生××人,教师××人,共有三个年级××个班。其中:七(1)班有学生××人,七(2)班有学生××人,七(3)班有学生××人,七(4)班有学生××人,七(5)班有学生××人,七(6)班有学生××人,八(1)班有学生××人,八(2)班有学生××人,八(3)班有学生××人,八(4)班有学生××人,八(5)班有学生××人,九年级共××人。经现场调查,现有症状学生10名,均为八(5)班学生。发病年龄在14-16岁之间,以15岁组为高发,均以咳嗽、流涕、头痛、咽痛、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轻中度发热为主要表现,偶有高热,恶心,乏力等症状。

二、调查结果: 首发患者××、男、14岁、××中学八年级(5)班。家住××镇二××村××街上新区,于××年6月8日发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咽干、流涕,最高体温39.1℃,发病前未外出。截止6月12日类似病例增至10例。三间分布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发病时间分布表 发病时间6月8日6月9日6月10日6月11日6月12日合计 发病数 1 1 2 2 4 10 构成比% 10 10 20 20 40 100 表2、发病年龄分布表 发病年龄14岁15岁16岁合计 发病数 2 7 1 42 构成比% 20 70 10 100 表3、发病人群分布表 年级八(5)班其余15个班合计 学生数46 ×××× 发病数10 0 10 发病率% 21.74 0 ×× 三、流行病学特征 10例病例全部集中在八(5)班,其余班级均无发病情况,发病的10例学生中男生 6名,女生4名,男女构成比为1.5:1。 四、调查分析: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上述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 二、传染病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面。 (1)患者急性患者及其症状(咳嗽、吐、泻)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 (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受感染动物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染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白喉、SA RS等。 (2)水、食物、苍蝇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 (4)吸血节肢动物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3.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才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 1.流行病学: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3个关键词:人群+分布+影响因素) 2.疾病分布: 是指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特征上发生的情况,是疾病的群体现象,可通过发病和死亡等频率指标来描述 3.率: 某时期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比: 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有关指标的比值,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者百分之几。相对比=(甲指标/ 乙指标)*(或*100%) 5.构成比: 事物内部某一部分观察单位与事物内部各部分观察单位的总数之比,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构成比=(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个体数} /某一事物物内部的整体数量{个体数之和} )*100% 6.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量)* k 7.罹患率: 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8.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所占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同期观察人口数)* k 患病率(P)= 发病率(I)* 病程(D) 9.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中阳性人数/ 受检人数)*100% 10.续发率: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SAR=(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流病研究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任务的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三种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要素 2.现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的分布 ②疾病的发病过程 ③人与环境的关系 ④病因论 ⑤病因推断的原则 ⑥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 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3.实际应用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②疾病的检测 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④疾病的自然史 ⑤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4.流行病学的特征 ①群体的特征 ②对比的特征 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④社会心理的特征 ⑤预防为主的特征 ⑥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名解 二.填空 1.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婚姻与家庭、行为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人口流动 2.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 三.知识点 1.发病率应用: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因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2.罹患率优点:能根据暴露程度较精确地测量发病频率,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 的暴发流行中常用该指标。 3.续发率常用于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调。 4.患病率应用:用于估计某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 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5.引起患病率升高的因素: ①新病例增加 ②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免于死亡,但 未痊愈,病程延长③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

⑦诊断水平提高 引起患病率降低的因素: ①新病例减少 ②病死率增高③病程缩短 ④治愈率提高 ⑤健康者迁入 ⑥病例迁出 ⑧报告率提高 6. 7. ①该地区的居民发病率高 ②其他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⑤当地的易感动物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名解 二.填空: 1.描述性研究的种类:现况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 随访研究、生态学研究 2.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三.知识点 1.描述性研究的用途:①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②获得病 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2.现况研究的用途:掌握目前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3.现况研究的特点: ①一般在设计阶段不设对照组 ②特定时间 ③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④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做因果推断 ⑤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⑥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4.普查的优缺点 优点①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是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2.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过程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科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1)每个传染病病例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2)传染病患者感染后产生免疫力;(3)病原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流行动力学不同;(5)控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效益不同 3.病原体(pathogen):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 4.病原体的侵入门户与定位: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地点。 5.致病力(pathogenicity):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致病力可用所有病例数与所有感染数的比值来表示。 6.传染力(infectivity):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续发率和最小感染量表示。最小感染量: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体的数量。 7.毒力(virulence):指病原体损害人体器官组织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常用严重病例数或死亡数与所有病例数的比值来表示。 8.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9.耐药性变异:指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成对该种药物不敏感或耐受菌株,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变异。 10.宿主(host):指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他动物,即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 11.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传染过程是个体现象,也是传染病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12.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宿主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的频率称为感染谱。传染病的感染谱有三类: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 1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统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4.传染源(source/reservoir of infection):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5.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相关学习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的研究方法分类: 按设计型可分为: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性流行病学、理论性流行病学四类,每种又包括多种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疾病的病因、疾病的防制措施、流行病研究方法等。 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分布特征,去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研究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上利用流行病学特有的分析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去探索和验证病因。在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与此同时,流行病学不断总结各种经验,提炼疾病防制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创造并发展了流行病学自身特有的方法。 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性特征、②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③对比的特征、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⑤社会学的特征、⑥预防为主的特征。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可以评价药物或保健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因此,在发病率一定的情况下,病程延长,旧病例不断增加,结果该病患病率增加。 疾病分布指: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感染率概念: 罹患率的概念: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病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流行病学复习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流病的特征:群体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2.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3.横断面分析: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可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4.出生队列分析: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成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与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法。 5.地区聚集性: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是指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 6.地方病:由于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得该地区人群经常发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称之为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包括与当地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以及与当地水土中的微量元素分布关系密切的疾病。 7.地方性:是指某些疾病经常的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可分为自然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两类。 8.自然地方性疾病:自然地方性疾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媒介只在一定地区存在,而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如血吸虫病、疟疾;二是有些非传染性疾病,受当地自然环境中某元素多寡的影响而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如大骨节病、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 9.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有些传染病在当地自然界中存在和循环着,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甚至造成人间流行,如鼠疫、森林脑炎。 10.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来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11频率:是指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它的分子是某事件发生的倒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事件的总人数。 频率 = 12概率:是衡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尺度,数值在0与1之间。 P= 13相对比:可简称为比,是指两事物相对比较,表示分子和 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 分子和分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互相不重叠或包含的量。分子和 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率、比例或比。 R= 14.构成比:表示某事物内部构成中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 子分母单位相同,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常称百分比。 15.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 类计算的死亡率。 16.累计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 比例。表示的是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死鱼某种疾病的概率,计 算时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死亡人数为 分子。 17.超额死亡率:是暴露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相差的绝对 值,它表示危险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18.标准化死亡比: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作为对照组来计算出 来的比值,是一个率的替代指标。 SMR= 19.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已有 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 征分组开展三间分布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描述性 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还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 20.现况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研究方法。 它是研究某一特定人群中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患病情况 以及患病与某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即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 体是否患病或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这种方法又称 为患病率研究。从时间上看,它是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 完成的,故又称横断面调查。 21.暴露机体处在某种状态流行病学中的暴露包括机体在外 环境中接触的某些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学等),以及机体 本身具有的特征(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 22.筛检:是指应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验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指定就 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23.筛检实验: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的患者 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 24.整群筛检:是指在疾病患病率很高的情况下,对一定范围 内人群的全体对乡进行普查。 25.选择性筛选:是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筛选。 26.似然比:似然比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 病者中得出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 比值。 27.一致率:一致率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同一对象,两次 诊断结果相同(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 比例。 28.可靠性:又被称为精确度、信度和可重复性。一般而言, 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针对同一事物,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其 结果的稳定程度。 29.联合筛检实验:是指采用多个筛检实验去检测一种疾病, 达到提高筛检的灵敏度或特异度的目的。根据联合的方式,联 合试验又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30.串联:又称序列试验,是指先后采用几项筛检试验去检测 疾病,只有全部检测结果皆为阳性者才判阳性,凡有一项检测 结果为阴性者即判为阴性。 31.并联:又称平衡试验,是指同时采用几项筛检实验去监测 疾病,只要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就判为阳性。 32.收益:是指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未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 和治疗。 33.预试验:在正式调查开始以前,应对拟好的调查表进行预 试验,以确定调查表的可行性,并对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也做出评价。 34.生态学谬误:生态学研究中,生态学谬误是此类研究最主 要的缺点。它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由各个不同个体“集合”而 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并存在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 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不符。 35.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用于 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按是否患有所研 究的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既往 的暴露情况及程度,根据比值比来推测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 系。 36.匹配是一种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某一种或某些因素干扰 研究结果的一种手段,使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外部因素方面具有 可比性的方法。其目的是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最常见的匹配 变量是年龄和性别。 37.频数匹配一组病例与一组对照匹配,使两组间匹配变量的 频数分布相似,不要求个体间一一对应 38.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即指按照 匹配因素为每一病例配上一个或多个适宜的对照。 39.匹配过度在以匹配方法选择对照时,匹配因素必须是已知 的或可能的混杂因素,如果将不必要的因素作为匹配因素时, 不但达不到匹配的目的,而且还会降低研究效率,掩盖研究因 素与疾病间的真正联系。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40.OR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 为比值比,是指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可表达如下: 41. 选择偏倚因选择的研究对象与所研究的总体人群在某些 特征方面存在系统差别所致的偏倚称为选择偏倚。 42.入院率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再选择医院病例或医院对照时, 对照是医院的某一部分病人,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 本,而病例只是医院的特定病例,也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 由于各种疾病的入院率不同导致病例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上 存在系统差异,由此而残剩的偏倚称为入院率偏倚。 43. 错分偏倚由于诊断标准不明确,划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有错误或缺陷,把一些非本病的患者划入病例组,或把一些轻 型的患者误划入对照组,都会引起这种偏倚。 44.现患—新发病例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选择现患病例, 且暴露与疾病的预后有关时,可发生选择偏倚。一方面现患病 例都是过去新发病例中的幸存者,其暴露特征各异。另一方面, 有些疾病病例在诊断后可能会发生改变原有的暴露,如被诊断 为肺癌的人可能会立即戒烟。 45.无应答偏倚选好调查样本后,如果有相当比例的人没有 调查到,或者虽然调查到,但有相当比例的人拒绝回答所有问 题或部分问题,均可造成此偏倚。 46.检出征候偏倚所谓检出候偏倚,指在疾病和暴露之外存 在一个症候因子,即一种临床症状或体征。这种症状或体征不 是疾病的危险因子,但人们因具有这种症候去就诊,从而提高 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因而发生 了系统误差。 47.时间效应偏倚对于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病,从开始暴露 于来自内、外环境的危险因子到出现病变常要经历一段较长的 时间过程。其中有些病变产生于持续暴露后的基因突变,有些 为持续暴露后的病因的积累作用,自病变发生发展到可检测阶 段,再到出现临床症状,都需要时间。因此,在病例对照研究 中,那些暴露后即将发生病变的人、已发生早期病变而不能检 出的人或在调查中已经发生病变但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而被 错误认为非病例的人,都可能被选入对照组,由此将使研究结 论产生系统误差。 48.信息偏倚由于从病例和对照者中获取信息的准确程度不 对称,以致研究结果真实性减弱即为信息偏倚。最常见的是回 忆偏倚。回忆偏倚是由于间隔年代久远,研究对象不能正确回 忆过去的暴露情况,或病例和对照在回忆暴露方面有差异所导 致的偏倚。 49.回忆偏倚被观察者在回答问题时可能记忆不准确(如数 年前的情况),当疾病严重时(如恶性肿瘤)回忆也可能不准 确,或回答不准确(特别是当知道暴露与研究的疾病的可能关 系时),病例可能更注意其可能的病因暴露史。 50.调查偏倚如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差别, 如在时间、地点、询问的重点和询问的方式方法有差别时所造 成的偏倚。 51.因果颠倒偏倚有时暴露的发生很难判断是在疾病的前或 后,尤其是当某病的早期表现未被及时发现或不易被发现时, 更易将疾病引起的结果误认为是因。 52.归因危险百分比指暴露人群内,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 归因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又叫归因分值 (AF)、病因分值(EF)。 53.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指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归 因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可用人群的暴 露率和OR值求得。 54.队列: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暴露于某因素的一组人 群。 55.固定队列:在研究实施中,队列中的成员没有退出,也不 再向队列中加入新的成员,即保持研究队列的相对固定,简单 地说,固定队列是指研究对象同时或在一较短时间内进入队 列,观察开始后不再有新的研究对象进入。 56.动态人群:是相对于固定队列而言的,即在某时期确定队 列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能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也可以随 时加入。 57.累积发病率:当研究队列属于固定队列的情况下,无论其 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队列人数 (N)做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死亡)人数(D)作 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是1年,也可 以不到1年或超过1年。 58.标准化死亡比:如果队列样本量较小或发病率较低时,不 宜直接计算发病率,此时可计算标准化死亡比。SMR是研究 对象中实际死亡或发病数(O)于该队列按某个标准人群特定 的死亡或发病专率,计算出期望死亡数或发病数(E)之比。 59.相对危险度(性):是衡量危险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 标。为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与未暴露于该因素发病率的比 值。 60归因危险度:又称特异危险度或率差,为暴露组发病率与 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即暴露组中因为暴露于研究因素引起的 发病率。 61.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为病因分值,是指暴露人群中因 为暴露引起的发病占暴露组发病的百分比,它反映暴露人群如 果能够避免暴露于这一危险因素,发病危险性可以减小的百分 比。 62.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 6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指全人群中归因于某暴露而发病 占总人群全部病例(或死亡)的百分比。 64.健康工人效应:是以外对照进行研究产生的一种偏倚,指 研究人群比一般人群健康,发病危险低。 65.结局变量:也叫结果变量,简称为结局,是指研究所规定 的预期的研究结果事件,常常需要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才能出 现,与研究的观察终止时间相区别。 66.观察终点: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 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67.现场实验:是在社区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尚未患 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可分为个体实验和社区实 验。 68.临床实验:在医院或其它医疗照顾环境下进行的实验。研 究对象为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常用于对某种药物 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9.类实验: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有对照、随机抽样 和分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结局这四个特征,如果一项实 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 70.简单随机分组:指将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抽 签、使用随机数字等方法,也可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即用现成 的数据交替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去。 71.分层随机分组:为了保证样本有好的代表性,在抽样时, 可先考虑总体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按这些因素可将人群分 成若干层,再在各层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合并后组成样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