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革命与社会变迁

浅谈革命与社会变迁
浅谈革命与社会变迁

浅谈革命与社会变迁

摘要:革命和社会变迁二者统一于历史必然,但又不尽相同。革命就是革命,社会变迁就是社会变迁,给与革命最多的是动态的意义,而社会变迁是一个广阔的,历史性更强的,静态意义更胜一筹的概念。革命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革命都能导致社会变迁。革命与社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革命;社会变迁

关于“革命”这个命题,人们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索。在中国古代,曾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①的论述,意指纪元前商王汤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是从神权政治观出发对革命作出的解释。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美国的亨廷顿,先后有不少思想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意义的革命和政治意义的革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1.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在其《罗马史》中把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看作是一种道德行为,认为这是有道德的人战胜了塔奎尼乌斯王的统治。在英国革命过程中,爱德华·海德认为,革命是获取理想政治秩序的途径。这种把革命看作是实现正义,实际上是用道德的标准而不是用政治的标准解释革命,把革命看作是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建立新秩序的观点,实际是一种保守主义的观点。就像阿伦特在《论革命》中说:“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最初阶段,参加者都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恢复被绝对君主专制或殖民政府的滥用权力所破坏和践踏的事物的旧秩序。他们由衷的呼吁希望重返那种事物各安其分、各得其宜的时代。”对于法国大革命而言,同样的问题也会产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不那么明朗而已。在此,也可以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说:“人们将相信,即将到来的革命,目的不是推翻旧政权,而是旧政权的复辟。”

2.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美国政治家杰克·A戈德斯通认为,革命就是“不同集团,其中包括前政府,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中央权力”。换言之,革命就是争夺权力的公开较量,就是某些阶级或集团将国家或中央政府的权力转移到本阶级或本集团手中。这种观点指出了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权力斗争、权力转移,但是没有把政治革命的权力转移与一般情况下的政府的权力转移区别开来。

3.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分析产生革命的原因时指出:“有些人看到和他们相等的他人占着便宜,心中就充满了不平情绪,企图同样达到平等的境界。另一些人的确有所优越,看到那些不能和自己相比拟的人们却所得相等,甚至反而更多,也就心中激起了不平情绪。”于是,低贱的人为了追求平等而进行革命,同样的人为了取得更优势的地位而进行革命。马基雅维里指出:“人们因为希望改变自己的境遇,愿意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并且这种希望促使他们拿起武器去反对他们的统治者。”这些观点主要强调了进行革命的心理原因,但忽视了进行革命的经济和政治根源。

4、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曾经指出,革命就是消灭和改变僭主统治的过程,就是恢复正义和正当秩序的过程。而现代社会科学家们往往把革命和巨大的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认为任何革命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夺取政权的事件,而是一个变革社会的过程。这种从动态的角度解释革命,把革命看成是一种变革社会的过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从本质上阐释革命,只从动态的角度解释革命是不全面的。

斯科克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里讲:“革命运动很少从一种革命意图开始,它完全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革命的过程和结果都难以预测和安排,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发生的。”革命和冲突是由现存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条件促成的,并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革命冲突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任何参与团体不能预见、期望并未必符合其利益。革

命是由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而而经某一偶然事件的诱导而发生,从而有可能变迁社会、更换篇章。

黑格尔最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但现实并不等于现存。例如,法国的国家制度只是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当条件变化或时代变迁时,它的不现实就会显示出来,由此它也就失去了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终将被替代。如果旧制度有自知之明的话,这种替代就可以和平的进行,反之如果它顽固不化,那么革命就无可避免。

托克维尔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是做为旧制度的获益者,新时代的受害者。而他把这一革命看做是历史的必然。毕竟在法国社会的阶梯上,贵族地位的下降,平民地位的上升历时已久,两者的平起平坐只是时间问题。托克维尔感受到这一革命的浩荡趋势,认为社会转型及身份平等是“事所必致,天意使然。”但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他也为法国的旧制感到惋惜,因为这是一个形存实亡的贵族制度,一个不复自由的专制制度,并且法国已经丧失贵族政治之自由品格而只残留食利阶层。还有,他认为一切的革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法国大革命的代价就是除了旧制度外一切都被摧毁,更可悲的是“他们的成就远叫外人所想象的和他们自己最初想要的要小。”大革命没有带来自由,反而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其原因敲恰好在于“他们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感情、习惯、思想,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的大革命;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的社会大厦,尽管他们并不情愿这样做。”托克维尔认为“法国革命的目的不仅是要变革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社会结构。因此,它必须同时攻击一切现存的权力,摧毁一切公认的势力,除去各种传统,更新风俗习惯,并且可以说,从人们的头脑中荡涤所有一贯培育尊敬服从的思想。”这样的社会结构大变革才是社会变迁,才符合社会变迁的定义,但实际的大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着便与前面提到的斯科克波的思想类似。也说明了革命不是冲着社会变迁去的,就不可能引起社会变迁。

无产阶级领导人,列宁同志的著作《国家与革命》中认为:“社会革命是一个社会国家政权和阶级结构都发生快速而根本转变的过程。”这里的“社会革命”有点社会变迁的意思,列宁认为社会革命是一种“剧烈”的政治冲突,意味着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基本政治结构的变化,这里的社会革命显然有一种变迁社会的革命意图,这愿景便是社会变迁。

社会必然变迁,这是不可避免、无法遏制的,但革命流血必须有更为深远的目的,必须要以造就一个新的世俗领域的短暂或长远阶段为目标。革命需要有创新性因素的注入,不只是一味的摧毁某些旧的东西。社会变迁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以前从不为人所知、为人所道的故事将要展开。革命则少有这样的指示性和预见性。

有人说一切革命都是以利益、自由为目的的暴动,这并不完全是对的,也不完全是错的。希腊人坚持,除非置身与平等之中,否则就无自由可言。因此,暴君、专制者或者家长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即使他们完全不受束缚,不受他人制约。这边与托克维尔的见解相似,托克维尔将平等视为对自由的一种威胁。纵观古今中外,是没有完全平等的,那也就没有完全的自由,如果只是为了自由而革命。那么这种革命的奏凯便遥遥无期,更别谈社会变迁。这样的革命是被自由体验带来的,诚然,在西方人的历史中,这并不是什么新体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对此已习以为常。罗马帝国衰落到近代兴起之间的几百年才是一种新体验。这种新体验比自由更爽快,因为它已经步入了社会变迁的范畴。只有发生了新开端意义上的变革,并且革命被用来构建一种全然不同的政府型式,缔造一种全新的政治体,这样的革命才更有意义。

不管是新时代还是旧时代,尽管人民有权利决定谁不应该统治他们,他们却肯定不能决定谁应该统治他们。革命始于革故鼎新,马基雅维利的作品里充斥着不计其数的“动荡”、

“变动”、“更迭”之类的词语,他作为一名革命势力的先驱,他是第一个思考建立一个持久不变的政治体之可能性的人。但这种持久不变的政治体是旧的共同体还是新的共同体?这便是革命的最后一个任务,是要寻找一种新的绝对性来取代替神圣权力的全绝对性。这个很难,革命的力度也有限。

但是,革命不容忽视,“当前的革命短短几天就创造了比以往全部人类历史更伟大的事件”②,可见革命之火的旺盛及燎原之势的迅猛,革命也是有魅力的。但革命需要一直到底,信奉“从来没有几次革命这回事儿,革命只有一次,一次相同的、永久的革命。”应该看到革命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正是法国大革命而不是美国革命,在整个世界上点燃了燎原之火,也肯定了革命史最勇敢的事业。

革命和社会变迁都是历史的必然,都应该以历史必然性的眼光来审视,相信历史的必然性和无法抗拒性的无穷力量,相信历史的必然性能解释革命和社会变迁的,就像僧人相信佛,基督教徒相信耶稣一样,姑且把它当成“信仰”。最值得慨叹的是那些革命者,“那些人敢于藐视一切现有的权利,敢于挑战一切世俗权威。”他们的勇敢毋庸置疑。

结束语:

我们景仰历史,以史为鉴,重温革命,感叹变迁。是个十年,百年,千年,万年,万万年,我们该重新审视历史,审视革命和社会变迁,让我们但前的事业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画出美丽的弧线。

注释:

①《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

②按照罗伯斯庇尔在1789年写给他兄弟的话在说明革命的力量之大。

参考文献:

[1] (美)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

[2](法)托克维尔著,王千石译.九州出版社,2012(1)

[3] 杜红卫《中外政治格言集萃:政治的智慧》第122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36页,商务印书馆

[5](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6页,商务印书馆

[6](美)西达·斯科克波著, 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8](俄)列宁:《国家与革命》,译林出版社,2009(1)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事例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xx,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通常在历史舞台上,人们通常把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是因为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少数剥削阶级掌握经济、政治权利,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多数人民群众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并处于私有制社会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历史的承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能否认这是铁一般的事实。xx和xx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总的来说,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例如在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迫于残酷的剥削压力进行起义,虽没有取得胜利,推翻秦朝的统治,但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又例如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和xx侵略者的压迫和剥削,动摇了xx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

《马克思主义哲学》7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经典作家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建立革命政党 B、国家政权问题 C、创造革命理论 D、发展社会生产力 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5、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前提是(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D、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2、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 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

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3、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4、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 A、它可以改变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B、它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D、它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E、它可以使革命阶级受到锻炼和改造 5、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趋势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E、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相互促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一、社会热点的文化透视 2005年夏,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席卷全国,“------已被资讯泛滥时代的传媒翻了个“底朝天”,八卦当头、学术殿后、商业坐镇,中间还穿插上演了“低俗影射”与“民主预言”的猜想,------”。①大量的社会群体,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娱乐节目中,使其逐渐演变为一桩社会性事件。以粉丝为代表的普通观众以手机短信、论坛、博客等方式对参与了事件的进程。为捍卫自己的偶像,休闲、拉票,在网上摆开了“战场”,进行着云里雾里的斗架,说三道四,互相攻击,搞得热热闹闹。而另一方面,来自人文学术思想界众多名人围绕超女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个娱乐话题就此上升为学术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因“超级女声”的选拔机制和极高的参与性,把“超女”和民主有意识地联系起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超女对当代未成年人公民意识的催生和训练有相当正面的价值,超女正在成为一种对孩子们‘酸酸甜甜’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启蒙。”(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生”的公众意义》,世纪中国,https://www.360docs.net/doc/f36266429.html,/archiver/?tid-22368.html)另一方面,“与青少年的狂热、观众的热情参与相比,我们的主流文化却对‘超级女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愤怒’,‘叫停’的呼吁也由弱变强,以至于某些‘名嘴’在电视上公开斥责其‘低俗’,甚至频频出现‘封杀’的‘流言’。”②有趣的是,往往持支持立场的声音是大量的出现在大众文化的媒体上;而主流媒体不是刻意的保持沉默,就是大肆讨伐。不过无论是“贬”或是“赞”,双方对“超女”诉诸于快感的娱乐均表示了理解和认可。特别是其中的学者,面对超女的来临,不少人已放下了自恃清高的架子,认为“好的娱乐节目也并不总是容易得到的,而在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快乐。”《“超级女声”会使我们“娱乐致死”吗?》何怀宏新京报2005-08-31)。从而表现出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事件中各取所需,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些共识,表现出一定相互宽容的倾向。 但是,随后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由“学术热点”演化为“文化事件”过程中。综合分析主流媒体的态度和大众消费类媒体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对待“红楼超女”问题的态度上泾渭分明,其间缺少一个能起到缓冲功能的过渡地带。这种对峙几乎在开始就形成了,当《新京报》于2005年10月30日刊登出《胡文彬:刘心武应遵守学术规范》一文后,网络上迅速的掀起反对的浪潮。特别是各大主流媒体转载《艺术评论》10期“红学界集体反诘刘心武”一文后。支持刘心武的声音也日渐高涨,有网友指出“《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北京娱乐信报》载文“万余网友力挺刘心武‘揭红’”,力挺的理由是“有意思”、“长知识”、“平民挑战权威”等;更有《华商报》载文“文化名家为刘心武撑腰”,矛头直指红学界拘于“门户之争”,把红学“做成了生计,当然流于庸俗”。这些反对的指向实际已经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围,因此有人提出“人文学术如何才能不被当代文化所稀释?这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事件给人文学术研究提出的一个严峻问题。”(《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曾军) 我们无意于参与讨论,却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深感兴趣。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为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当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布尔什维克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列宁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勇于修正不切实际的理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社会改良的联系是:三者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和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得到移动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揭示的性质和特点来看,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相反是要实现兴利除弊,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具体来讲,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体制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容都是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往往决定这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首要任务就在于紧紧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核心,彻底变革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旧体制。 2.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把计划和市场视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属于资本主义。? 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 首先,改革要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是整个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第三,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条件。第四,改革与开放相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改革的重要方针。第五,改革要采取逐步推进的战略格局。它表现为:社会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向政治、文化领域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转向城市,从交换关系的改革开始推进到占有关系的改革,从沿海地带开始推进到内地。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也。 观点3 改革的途径 ?(商鞅认为)一方面要禁止那些不切实用而好高骛远的理想主义,使一切都纳入实际的法治规范,一方面提倡按照法律规则制裁和监督官吏和民众,把所有人的心灵与行动都严格约束起来。达成一个严格、有效的官僚管理系统,形成整齐、规范的社会秩序,以取代早期的基于血缘亲情伦理规范,取代基于心理自律的道德自觉?。

心得体会: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最新)

心得体会: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中,形成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些精神资源不仅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而且形成一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具体形态。比如,在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三大战役精神等;在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在改革时期有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等。 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精神”这个响亮的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打开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我们就可以在“中国精神”的框架内解放思想,开展多方面的研究。比如我们可以提出“中国革命精神”“中国改革精神”等等。这样,我们

就能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过程中出现的精神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了。 中国革命精神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丰富内涵和崇高地位,它不仅是历史的起点,更是逻辑的起点。如果不研究“中国革命精神”,就不能真正弄清楚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智慧。何为“中国革命精神”?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实践中产生的,反映革命的性质、体现革命者品格的精神。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从多方面去研究概括。大体说来,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还应加上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军民一致的鱼水之情等。 那么,进入新时代,中国革命精神是否具有当代价值?如何看待中国革命精神在今天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依据? 首先,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将随着这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只要这个事业在继续发展,这个精神就会继续存在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革命事业的实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事业正在大力推进之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向着共产主

毛概样卷一答案

样卷一答案 发布日期:[2009-4-14] 新闻发布:四川农业大学思政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2—4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所对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参考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蒋振辉(5100209051) 朱学刚(5100209053)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下面,我们将从“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来给大家作介绍。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及过程 因为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其经过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这没有将两者分开,而是合在一起给大家介绍 十月革命大概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周 (4)平定科尔尼洛夫叛乱 (5)准备武装起义 (6)高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7) 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下面,我将从这七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十月革命的情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革命。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则由于在战争中遭受镇压,但是当时,布尔什维克大多数领导人还在监狱和被流放,列宁此时在瑞士、斯大林还在流放地。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经验,致使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窃取,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在士兵(主要由农民构成)选举出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则占了大多数,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在农民中的传统威信较高。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他们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社会革命党人来自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倾向追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精)

七、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是把科学进步与社会生产在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以科技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对社会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充分认识和推动现代科技革命,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但是,我们不能赞同现代科技革命已经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归于消失的错误观点。 2.在人类历史上,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与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步,二者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但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趋向一体化,因而产生了科学技术进步〈简称科技进步〉这一新范畴。它意味着,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在工艺上的应用为生产力的新的大飞跃创造了前提。本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中的革命变革与技术中的革命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并形成表征科技进步在现阶段和未来阶段综合过程特点的“科学技术革命”〈简称“科技革命”〉的范畴。现代科技革命是我们时代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革命变革。我们应当花力气自觉地认识现代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同时,必须抵制用科技革命本身涵盖社会革命,或者将它与社会革命分离开来的错误倾向。事实上,科技革命必定有社会革命与其相适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了它同社会革命的联系,即一系列社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形成。现代社会辩证法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先于科技革命,以创造保证实现科技革命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并用科技革命来发展和扩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先于社会革命,为社会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并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先后次序的不同,表现出现时代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其统一性至于,无论在哪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前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技革命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重要内容。 3.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再简单地把科学归诸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一体化和双向作用关系,使得在现代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超前于技术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从古至今,各种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化,可以明显的发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类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作用的有这四点:阶级斗争、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 一、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阶级就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而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例如: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它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1830年法国七月王朝建立后,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更趋恶化,引起普遍不满。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有9万多工人。他们每天劳动长达15—18个小时,劳动报酬却极为微薄,无法赡养家庭,且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这样的生活把工人们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开始了反抗。但是工人起义被血腥镇压了。由于没有先进的政党和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里昂工人起义失败了。但是里昂工人起义表明,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还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型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比如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工厂手工业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大商人、富农和一部分经营商品化农业和工厂手工业的地主贵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而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生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可是,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尽管如此,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俄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 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在线课后复习3-10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1-13 18:08:43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社会意识 ? B. 地理条件 ? C. 人口因素 ? D. 生产方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 ?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纠错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标志( )。

知识点: 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 ? A.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B.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D.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 A.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 B.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 C.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 D.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 纠错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是指( )。

知识点:3.1.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 A.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 B. 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 C. 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 D.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 ? A.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 B.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D. 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 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 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

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

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王沪宁 (原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第76-82页) 当代世界历史—社会—文化的迅速进展。向各个社会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政治体系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兴盛,已构成各类政治体系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动态关系看,在不同结构的社会中,政治发展面临的要求和条件各异。因此,判明一定社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构造,并阐释政治体系与日益变化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运作,是分析政治发展的首要前提。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试图用“工业后社会”作为基本概念,分析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社会(1)。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可通约之处固然不少,但若作超越时空的抽象比较,恐有诸多不便。较为合适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社会的基本类属对其进行剖析。沿波溯源。本文试图在“革命后社会”的框架下,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发展。 “革命后社会”,指经过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它包括十月革命以及第二次大战后经历过这一历史过程的诸多社会。至于经过革命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可把它们归之于“独立后社会”的范畴,这里不做分析。在明确了革命后社会的界说之后,首先需要确定革命后社会发展的历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尚不能立即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发展时期,须经历一个相对的初步阶段,其时间长短因各国国情而异。这一段时期的存在,有其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告诉人们,不同社会之间的更替或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转变时期。因此,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后必须有一个革命化的时期。列宁曾指出这个时期的必要:“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脆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因为没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站稳脚跟。诚然,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个观念的透视和理解并不一样,有的弱化,有的强化;而由于片面理解所引出的波折甚至灾难亦存在。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化时期的理论本身仍是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吻合的,关键之点在于如何推动这个必不可少的历史阶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实际生活表明,革命本身就是—个过程,不可能想象一夜之间就建成一个宏伟壮丽的新的政治体系大厦。爆发革命往往是短期的突发行为,革命阶级通过这个行为推翻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上层建筑后,社会需要有一个过程来建设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上层建筑。在另一种状况下,革命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最后取胜,但旧政治体系依然是在短时期内被摧毁的,新政治体系的形成亦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说来,改变政治体系的革命力量,在取得政权之前,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推翻旧政治体系,而非具体设计和着手建立新政治体系。就新政治体系而言,革命力量一般仅有概略性的蓝图,或为之奋斗的理想。在没有取得政治权力之前,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无从谈起;只有取得政权之后,这项任务才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这本身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旧的政治生活从宏观上就其形式而言,可在革命爆发时摧毁之,从微观上就其内容而言,要改变它却需要有相对持久的时间。从原则上讲,爆发革命的任务在于从宏观上和形式上改变旧的政治生活,而内容和微观层次上的改造则不能依靠一、二次突发行为。革命后社会一般需要通过一个过程解决这个问题,完成此项任务。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10级历史学学号:201010200017 名字:李达铎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报告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一书是一本对革命问题系统研究的经典之作。西达·斯考切波在这本书中所分析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即“为什么会发生革命?”更具体地说,是为了探寻国家政权陷入危机和冲突发生的根源,但这本书是一种“老问题,新视角”,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来看待革命起源问题,斯考切波也由此开启了社会革命研究的第三代浪潮。斯考切波的这本著作不仅对于社会革命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这本书中以扎实而丰富的研究方法为根基,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本书中,斯考切波选取了法国、中国和1917年的俄罗斯三个发生了社会革命的正面案例,同时还选取了英国、1905年的俄罗斯、日本、普鲁士和德国五个没有发生社会革命的负面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比较历史分析,用三个结构性关系展示了她的解释模式:一是国家君主制政府与国内支配阶级的关系,二是国家统治者与国际竞争者的关系,三是农村的阶级关系。在这个框架中,国家是位于阶级结构和国际局势交界的潜在的自主组织。换言之,国家处于国际和国内支配阶层的双重挤压中,而正是在这种双重挤压中的国家所表现出了的自主性能力状况决定是否发生社会革命。从根本上说,革命危机的出现源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它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滞后,与此同时,国家总是处于竞争国际体系中,在外来强国的挑战中常常落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考虑的是国内体制和结构的适当改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重振国家,但国内改革的努力常常招致失败:在革命前,波旁法国、诺曼诺夫俄国和大清中国都置身于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而它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实现经济突破,因此拥有更强大更灵活的力量。面对军事崩溃和财政危机,君主政府想通过相应的改革增强自己的力量,但这些改革往往会被上层地主阶级所阻碍,同时还受到农业阶级关系的影响。正如斯考切波在书中所说:“由于专制国家组织与上层地主阶级和农业经济的制度化联系,君主政府在作出反应时受到各种限制,在国内阶级结构和国家非常事件的双重压力下,独裁统治和中央集权组织和军队就会崩溃,从而揭竿而起的暴动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改造开辟道路。”可见,对于国家社会革命的发生,外来威胁和挑战是常态,关键在于国家在国内关系结构中的调整适应能力。如果在外来威胁面前,国家能够保持自主性,仍然具有足够的自主行动能力,左右支配阶级,能够控制农民起义的发生,那么社会革命就可以避免。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自主性对于社会革命的发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斯考切波在书

伟大人物和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及 伟大人物和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普通个人合力作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摘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主要由社会革命、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推动,伟大人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启发和带领作用,然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一切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每一位普通个人的贡献。因此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取得社会主义改革的胜利。 参考文献:维基百科《李大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从历史上来看,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社会革命总是由部分先知先觉的进步人士所发起,如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又如俄国十月革命正是由于列宁指出俄国革命必须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最终在列宁领导下取得胜利,建立起巴黎公社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1而中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也涌现出一批拥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眼光犀利地指出社会的弊端,竖起革命的大旗,将马克思主义之风引向中国,吹遍中国。李大钊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形 1维基百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Ленин)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8:2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民群众的主体( )。 A 、是体力劳动者 B 、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 、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社会革命( )。 A 、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 、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 、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 并取得胜利 D 、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 、建立革命政党 B 、国家政权问题 C 、创造革命理论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4、暴力革命是( )。 A 、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 、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 、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 )。 A 、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大大提高

B、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 C、形成足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强大革命力量 D、国际力量的支援 E、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2、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3、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 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有()。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5、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