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

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

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

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一种物品征税时,税收由买者和卖者共同承担,也就是说税收有两个归宿:买者和卖者。但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影响不同,这取决于该物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较小而需求弹性较大时,税收更多地由卖者承担;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时,税收更多地由买者承担。

二、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1)价格上限的例子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这种限制价格政策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

的不利后果,主要有:

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对住房价格限制,尤其是较长期的限制,是限制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住房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第三,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住房配给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

(2)价格下限的例子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府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国家,农业生产发展都较好。

但支持价格政策也有其负作用,如政策需要收购价格下限造成的过剩农产品,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因为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会导致消费者的过多需求而生产者由于无利可图减少生产,导致需求大于供给而产生供不应求的短缺局面。

图6-4 价格上限导致短缺

如图6-4所示,在竞争性市场上,不存在价格上限时,均衡价格为0P ,均衡产量为0Q 。当价格上限定为1P 时,供给量为1Q ,而需求量为2Q ,此时短缺数量为(21Q Q )。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必须选择一种机制配置资源。如果供给超过需求,就会出现商品过剩,这种情况应采取价格下限,销售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吸引顾客。如果需求超过供给,就会出现商品短缺的情况,此时应采取价格上限,销售者应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给。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都反对价格控制。

答: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因为价格控制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具体来讲: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价格的调整能够使商品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从而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效用最大化。价格有平衡供求从而协调经济活动的关键作

用,当决策者用立法规定的方法确定价格时,就模糊了正常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

(2)价格控制破坏了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会对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下面分别分析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的影响。

第一,在最低限价情况下,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高于实际的均衡价格,这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从消费者角度看,最低限价导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减少,消费者剩余减少。从生产者角度看,虽然在最低限价情况下,生产者以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但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减少,生产者并不一定能从价格的升高中获利,另一方面,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因为消费抑制而得到抑制,生产者无法发挥规模优势以降低成本。

第二,在最高限价的情况下,生产者愿意生产的数量低于消费者的需求量,于是出现商品短缺的现象。由于商品短缺,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但这时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等现象,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收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对买者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均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政府对商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摊税收。

(1)如果政府向买者征税,那么需求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的大小。需求减少将导致销售量减少,从而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2)如果政府向卖者征税,那么供给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的大小。由于供给减少将导致销售量减少,从而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所以,不管政府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最后都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配?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具体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下,税收是由卖者和买者共同分担,但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费这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选择范围小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2)在供给富有弹性而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卖者对该物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供给曲线较为平坦;而买者非常不敏感,需求曲线较为陡峭。当对有这种弹性的市场征税时,卖

者得到的价格下降很少,因此,卖者只承担了较少负担;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因此买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3)在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下,卖者对该物品的价格非常不敏感,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而买者非常敏感,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当对有这种弹性的市场征税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较少,而卖者得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此时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三、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这种价格上限政策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要做具体的分析。

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均衡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均衡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减少,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最终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c.针对农民的抱怨,政府同意以价格下限购买全部过剩奶酪。与基本的价格下限政策相比,谁从这种新政策中获益?谁受损失?

答:a.这种政策会使奶酪价格上升,销售量减少,存在奶酪的过剩。如图6-5所示,实行价格下限使得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故生产者比在均衡价格下增加供给量,消费者比在均衡价格下减少消费量,所以奶酪销售量减少,奶酪市场存在过剩现象。

图6-5 奶酪市场供求图

b.这种情况可能,因为价格下限造成了奶酪市场产品过剩,奶酪的销售量下降。如果奶酪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的幅度就小于销售量下降的幅度,农民的总收益会减少。

c.与基本的价格下限政策相比,农民从新政策中获益,因为他们用更高的价格售出了更多的产品;购买奶酪的消费者受损失,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政府也受损失,它以高价格购买了部分奶酪,这需要支付财政收入。

3.最近的研究发现,飞盘的需求与供给如表6-1所示。

表6-1 飞盘的需求与供给表

a .飞盘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

b .飞盘制造厂说服了政府,飞盘的生产增进了科学家对空气动力学的了解,因此对于国家安全是很重要的。关注此事的国会投票通过实行比均衡价格高2美元的价格下限。新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可以卖出多少个飞盘?

c .愤怒的大学生在华盛顿游行并要求飞盘降价。更为关注此事的国会投票通过取消了价格下限,并将以前的价格下限降低1美元作为价格上限。新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可以卖出多少个飞盘?

答:a .飞盘的均衡价格是8美元,均衡数量是600万个。因为此时供求相等,市场均衡。

b .新的市场价格是10美元,可以卖出200万个飞盘。因为实行10美元的价格下限后,生产者愿意提供1200万个飞盘,但是消费者只需要200万个飞盘,这时市场只能卖出消费者需要的200万个飞盘。

c .新的市场均衡价格是8美元,可以卖出600万个飞盘。因为虽然规定了9美元的价格上限,但是市场均衡价格8美元低于价格上限,此时价格上限没有限制性,市场力量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向均衡变动,故新的均衡价格仍是8美元,交易量仍是均衡产量600万个。

4.假设联邦政府要求喝啤酒者每购买一箱啤酒支付2美元税收(实际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对啤酒征收某种税)。

a .画出没有税收时啤酒市场的供求图。说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以及啤酒销售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多少?

b .现在画出有税收时啤酒市场的供求图。说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以及啤酒销售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多少?啤酒的销售量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a .图6-6表示没有税收时啤酒市场的供求图。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都是1P ,啤酒销售量为1Q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零。

图6-6 税收时的啤酒市场供求

b .图6-7表示有税收时啤酒市场的供求图。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2P ,生产者的得到的价格为(22P -),啤酒销售量为2Q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

2美元。啤酒的销售量减少了,减少量为(12Q Q -)。

图6-7 收时的啤酒市场供求

5.一个参议员想增加税收收入并使工人的状况变好。一个工作人员建议增加由企业支付的工薪税,并将这些额外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来减少工人支付的工薪税。这能实现这个参议员的目标吗?解释原因。

答:这个建议不一定能实现参议员的目的。原因分析如下:

(1)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一种物品征税时,税收由买者和卖者共同承担,也就是说税收有两个归宿:买者和卖者。但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影响不同,这取决于该物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较小时,税收更多地由卖者承担;需求弹性较小时,税收更多地由买者承担。

(2)税收归宿并不取决于向谁征税,工人和企业的税收分担是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决定的。增加由企业支付的工薪税,实际上有一部分增加的税收会转嫁到工人身上,增加了工人的税收负担。额外收入确实可以减少工人支付的工薪税。但是,在实施了这一系列措施之后,工人的状况是否变好还要取决于增加的工薪税负担与增加的额外收入之间谁大谁小。

6.如果政府对豪华轿车征收500美元的税,那么消费者所支付价格的上涨幅度是大于500美元,小于500美元,还是正好为500美元?解释原因。

答: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小于500美元。原因分析如下:

不论政府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生产者征税,税收负担一般由两者来分摊,所以税收使得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减少,但两者的价格变化都小于税收额。但如果豪华汽车消费完全无弹性,则税收负担会全部由消费者承担,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500美元。

7.国会和总统决定,美国应该通过减少使用汽油以减轻空气污染。他们对所销售的每加仑汽油征收0.5美元的税收。

a .他们应该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对消费者征税?用供求图加以详细解释。

b .如果汽油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对减少汽油消费量更为有效,还是更为无效?用文字和图形做出解释。

c .这种政策使汽油消费者受益还是受损?为什么?

d .这种税使石油行业工人受益还是受损?为什么?

答:a .他们对生产者征税和对消费者征税都是一样的。如图6-8所示,无税收时,需求曲线为1D ,供给曲线为1S 。如果对生产者征税,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与税收相等的数额

(0.5美元),此时均衡的数量变为2Q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2P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20.5P -)美元。如果对消费者征税,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与税收相等的数额(0.5美元),此时均衡的数量也是2Q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2P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20.5P -)美元。

图6-8 对生产者征税和对消费者征税的最后均衡

b .如果汽油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收对减少汽油消费更有效。从图6-9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1D 比2D 更富有弹性。对汽油征税,其价格会上升,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

会使需求量大幅下降。当需求曲线为1D 时,税收使需求量从Q (1D 、2D 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下降到1Q ;当需求曲线为2D 时,税收使需求量从Q 下降到2Q ,小于需求曲线为1D 时的下降幅度。

图6-9 需求弹性对均衡数量的影响

c .这种政策使汽油消费者受害,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更高的汽油价格。

d .这种税收使石油行业工人也受害。因为石油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石油销售量下降,使得石油行业的总收益下降,支付给石油工人的工资也下降,一部分石油工人还可能面临失业。

8.本章中的案例研究讨论了联邦最低工资法。

a .假设最低工资高于不熟练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工资。在不熟练劳动市场的供求图上,标明市场工资、受雇工人的数量,以及失业工人数量。再标明对不熟练工人的总工资支付。

b .现在假设劳工部长建议提高最低工资。这种提高对就业会有什么影响?就业变动取决于需求弹性还是供给弹性?还是同时取决于这两者?还是两者都不取决于?

c .这种最低工资的提高对失业会有什么影响?失业的变动取决于需求弹性还是供给弹性?还是同时取决于这两者?还是两者都不取决于?

d .如果不熟练劳动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所建议的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还是减少对不熟练工人的工资支付总量?如果不熟练劳动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你的答案会有什么改变?

答:a .如图6-10所示,不存在最低工资时,均衡工资为1W ,雇佣工人数量为1Q 。当最低工资法规定最低工资为m W 时,雇佣工人的数量为2Q ,失业工人数量为32Q Q 。工人得到的总工资如图中面积ABCD 。

图6-10 不熟练劳动市场供求图

b .这种提高如果使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会使就业率下降。就业的变动一定会

出现,不取决于这两种弹性。但这种变动程度取决于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不起作用,因为市场上劳动力过剩。弹性大,变化的程度就大;弹性小,变化的程度就小。如果提高后的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均衡工资,对就业没什么影响。

c .这种提高会使失业率上升。失业变动的程度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供给弹性决定了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额决定了失业的数量。

d .如果不熟练劳动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所建议的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对不熟练工人的工资支付总量。如果这种需求富有弹性,所建议的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对不熟练工人的工资支付总量。

9.美国政府实施了两项影响香烟市场的计划。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的目的是使公众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同时,农业部继续实行对烟农的价格支持计划,该计划使烟草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a .这两项计划如何影响香烟的消费量?运用香烟市场的供求图来回答。

b .这两种计划对香烟价格的综合影响是什么?

c .香烟也被征以重税。这种税对香烟的消费有什么影响?

答:a .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改变了人们对香烟的嗜好,导致公众对香烟的需求下降,从而需求曲线从1D 向左移动到2D 。价格支持政策提高了香烟的价格,而且使得价格高于均

衡价格。这会导致香烟的需求量下降,市场上香烟供给过剩,香烟的供给曲线1S 向左移动到2S 。这两项计划都使香烟的消费量下降,需求量从1Q 下降到2Q ,如图6-11所示。

图6-11 两项政策对香烟市场的影响

b .这两项计划对香烟价格的影响是相反的,媒体宣传和贴警语减少了香烟需求,使香烟价格下降,而对烟农的价格支持使烟草价格上升。因此,香烟的价格就无法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这取决于这两项措施对香烟供求曲线的影响程度。如果对需求曲线的影响大,则价格下降。如果对供给曲线的影响大,则价格上升。但这两项计划都会使香烟的销售量下降。

c .对香烟征收重税会使香烟的消费量下降,因为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10.在Fenway 公园,波士顿红袜队之家,只有34000个座位。因此,发售的门票也固定在这个数量。(假设所有座位都是同质的,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由于看到了增加收入的黄金机会,波士顿市对每张票征收由买票者支付的5美元的税收。波士顿的球迷很有市民风范,每张票顺从地交纳了5美元。画图说明上述税收的影响。税收负担落在谁身上——球队所有者、球迷,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为什么?

答:如图6-12所示,由于座位数量和门票数量固定,所以座位的供给完全缺乏价格弹性,为一条垂线。在未征税前,球迷支付的价格和球队所有者得到的价格都是0P 。每张门票5美元的税收将使需求曲线从1D 向下移动到2D ,税收的负担将全部由球队的所有者来承

担,球迷支付的价格0P 不变,而球队所有者得到的价格105P P =-。

图6-12 税收对门票价格的影响

11.补贴与税收相反。在对冰淇淋蛋卷购买者征收0.5美元税收时,政府对购买的每个冰淇淋蛋卷收取0.5美元;而对冰淇淋蛋卷购买者补贴0.5美元时,政府对购买的每个冰淇淋蛋卷支付0.5美元。

a .说明每个冰淇淋蛋卷0.5美元的补贴对冰淇淋蛋卷的需求曲线、消费者支付的有效价格、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和销售量的影响。

b .消费者会从这种政策中受益还是受损?生产者是受益还是受损?政府是受益还是受损?

答:a .补贴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从1D 向右移动到2D ,供给曲线不变,消费者支付的

价格为D P ,卖者得到的价格为0.5S D P P =+,销售量从1Q 上升到2Q 。如图6-13所示。

图6-13 政府对冰淇淋蛋卷购买者补贴0.5美元的供求图

b .消费者因这项政策受益,因为政府补贴后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价格D P 低于没有补贴时的价格1P ,而消费量却比没有补贴时多,即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更多的产品。生产者

也由于这项政策受益,因为政府补贴后生产者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更多的冰淇淋。政府需要花钱补贴消费者,故政府受损。

12.在2008年春季,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希拉里·克林顿(他们当时都在参与总统竞选)提出在2008年夏天暂时性地取消联邦汽油税,以帮助消费者应对高油价。 a .这个夏天,由于假期自驾出行的人很多,汽油的需求很高,汽油提炼厂几乎是在满负荷运转。这个事实说明了供给价格弹性的哪些信息?

b .根据你对a 的回答,预测谁将从暂时的汽油税假日中获益?

答:a .如果炼油厂几乎都是在满负荷运营,则汽油的供给极有可能是高度缺乏弹性的。 b .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此,汽油的供给者(炼油厂等)将会从联邦汽油税的暂时取消中获益。

6.3 考研真题详解

1.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400050L D W =-;50L S W =。请问: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为多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 解:(1)均衡时,L L S D =,即40005050W W -=,解得均衡工资40W =。

(2)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5010L S W '=-

由L L S D '=,即()5010400050W W -=-

解得:45W =,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3)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能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征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5045101750?-=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10175017500?=(美元)

2.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行最低工资制度,本题旨在分析推行这一制度的效果。假设劳动力供给为10S L W =,其中S L 为劳动力数量(以千万人/年计),W 为工资率(以元/小时计),劳动力需求为6010D L W =-,

(1)计算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工资率与就业水平;

(2)假定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4元/小时,就业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定政府不规定最低工资,改为向每个就业者支付1元补贴,这时的就业水平是多少?均衡工资率又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解:(1)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自动出清,劳动力需求等于供给,则有S D L L =,即:

106010W W =-

解得:3W =,30L =

所以不存在政府干预时,工资率为3元/小时,就业水平为30千万人/年。

(2)当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4元/小时,劳动供给量为1040S

L W ==,劳动需求量为601020D L W =-=,所以就业人数会降为20千万人,同时有20千万人的失业人口。

(3)如果政府改为向每个就业者支付1元补贴,则劳动供给曲线为()101S L W '=+,劳动力市场均衡时()1016010W W +=-,得:

2.5W =,35l =

此时就业水平提高到35千万人/年,企业支付的工资为2.5元/小时,工人实际获得的工资为3.5元/小时。

3.已知需求曲线110.5Q P =-,供给曲线1 1.5Q P =+。

(1)试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如果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元的从量税,试求新的均衡点。

(3)在这1元税收中,消费者负担多少?生产者负担多少?(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 解:(1)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有:

110.51 1.5P P -=+

解得:均衡价格5P =

将均衡价格代入需求曲线方程或者供给曲线方程,可得均衡交易量8.5Q =。

(2)如果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元的从量税,则1d s P P =+。需求函数110.5d Q P =-,供给函数()1 1.51d Q P =+-。根据均衡条件d s Q Q =,有:

110.50.5 1.5d d P P -=-+

解得: 5.75d P =

将 5.75d P =代入需求曲线方程或者供给曲线方程,可得均衡交易量8.125Q =。

(3)从(2)计算可知,增加税收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5.75元,生产者获得的价格为4.75元。因此,在这1元税收中,消费者负担0.75元,生产者负担0.25元。

4.简述最低限价的含义及其影响。(暨南大学2012研)

答:(1)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2)实行最低限价,市场上会出现产品过剩。如图6-14所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开始时的市场均衡价格为e P ,均衡数量为e Q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

格为0P 。如图6-14所示,最低限价0P 大于均衡价格e P ,且在最低限价0P 水平,市场供给量2Q 大于市场需求量1Q ,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

图6-14 最低限价

由于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因此,为了保障最低限价制度有效实施,应该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医学统计学题库1

绪论知识点 1. 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A. + B. – 2. 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A. + B. - 3. 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A. + B. - 4. 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A. + B. - 5. 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A. + B. - 6. 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A. + B. - 7. 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A. + B. - 8. 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A. + B. - 9.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A. + B. - 10. 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A. + B. - 11. 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A. + B. - 12. 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A. + B. - 13. 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A. + B. - 14. 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A. + B. - 15. 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A. + B. - 16. 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 血压患者, 这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 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7. 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 下表。 病 人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 11 5 11 12 9 11 11 6 10 9 10 9 治疗后 11 6 90 10 8 92 90 11 0 87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 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统计学计算例题及答案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 76 101037 75 101052 70 101024 91 101038 70 101053 88 101025 87 101039 76 101054 93 101026 78 101040 90 101055 62 101027 85 101041 76 101056 95 101028 96 101042 86 101057 95 101029 87 101043 97 101058 66 101030 86 101044 93 101059 82 101031 90 101045 92 101060 79 101032 91 101046 82 101061 76 101033 80 101047 80 101062 76 101034 81 101048 90 101063 68 101035 80 101049 88 101064 94 101036 83 101050 77 101065 83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按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频数频率(%) 频数频率(%) 60-69 3 7.143 3 7.143 42 100.000 70-79 11 26.190 14 33.333 39 92.857 80-89 15 35.714 29 69.048 28 66.667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 D a值和b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单项选择题 1.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A 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2. 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 B -1 C -1< r < +1 时,工人工资平均()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 (x )与考试成绩(y )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 =a+bx 。经计算,方程为 ? =200— 0.8x ,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A 8 B 0.32 C 2 D 12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都不是随机的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A 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 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 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D 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亩产量与施肥量 3.年劳动生产率 x (干元)和工人工资 y=10+70x ,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千元 A 增加70元 B 减少70元C 增加 80元D 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A +1 B -1 C 0.5 D _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Aa 值是明显不对的 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 值和b 值都是不对的 D a 值和b 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 自变量的均方差为 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 C 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A 都是随机的

医学统计学1上课例题

选择 1、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_____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o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o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o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___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C、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01,在某地随机抽查400 名新生儿,只有1例异常,假设检验时,H1:π≠0.01,则假设检验的P值为_______。 (注:P(0)=0.0180,P(1)=0.0725,P(2)=0.1462,P(6)=0.1045,P(7)=0.0594,P(8)=0.0295,P(399)=0.0000) A、P (≤1)+P(≥6) B、P (≤1)+P(≥399) C、P (≤1)+P(≥7) D、P (≤0)+P(≥8)

4、三组样本均数的比较,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再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一组与第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于是可认为______ A 、三组样本来自于同一总体 B 、.第一组和第三组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总体,但尚无法判断第二组究竟来自于哪个总体 C 、第二组来自的总体位于第一组和第三组所来自的总体之间 D 、该两两比较为模糊结论,说明计算中发生了错误 5、为比较槟榔煎剂和阿的平的驱虫效果,有人分别用两法对绦虫患者进行治疗。槟榔煎剂治疗30人,有效23人,阿的平治疗30人,有效18人。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 别,宜选用 。 A .四格表x 2 检验 2 2 ()A T x T -=∑ B .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0.5)A T x T --=∑ C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2 2 ()b c x b c -= + D .配对四格表x 2 检验 校正2 2 (||1)b c x b c --=+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报告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 乙=√[∑(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统计分析和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与解析(第6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6章SPSS的方差分析 1、入户推销有五种方法。某大公司想比较这五种方法有无显著的效果差异,设计了一项实验。从应聘人员中尚无推销经验的人员中随机挑选一部分人,并随机地将他们分为五个组,每组用一种推销方法培训。一段时期后得到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推销额,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20.0 16.8 17.9 21.2 23.9 26.8 22.4 第二组24.9 21.3 22.6 30.2 29.9 22.5 20.7 第三组16.0 20.1 17.3 20.9 22.0 26.8 20.8 第四组17.5 18.2 20.2 17.7 19.1 18.4 16.5 第五组25.2 26.2 26.9 29.3 30.4 29.7 28.2 1)请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这五种推销方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绘制各组的均值对比图,并利用LSD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 (1)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 A→因变量:销售额;因子:组别→确定。 ANOVA 销售额 平方和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之间405.534 4 101.384 11.276 .000 组内269.737 30 8.991 总计675.271 34 概率P-值接近于0,应拒绝原假设,认为5种推销方法有显著差异。 (2)均值图:在上面步骤基础上,点选项→均值图;事后多重比较→LSD

多重比较 因变量: 销售额 LSD(L) (I) 组别 (J) 组别 平均差 (I-J) 标准 错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值 上限 第一组 第二组 -3.30000* 1.60279 .048 -6.5733 -.0267 第三组 .72857 1.60279 .653 - 2.5448 4.0019 第四组 3.05714 1.60279 .066 -.2162 6.3305 第五组 -6.70000* 1.60279 .000 -9.9733 -3.4267 第二组 第一组 3.30000* 1.60279 .048 .0267 6.5733 第三组 4.02857* 1.60279 .018 .7552 7.3019 第四组 6.35714* 1.60279 .000 3.0838 9.6305 第五组 -3.40000* 1.60279 .042 -6.6733 -.1267 第三组 第一组 -.72857 1.60279 .653 -4.0019 2.5448 第二组 -4.02857* 1.60279 .018 -7.3019 -.7552 第四组 2.32857 1.60279 .157 -.9448 5.6019 第五组 -7.42857* 1.60279 .000 -10.7019 -4.1552 第四组 第一组 -3.05714 1.60279 .066 -6.3305 .2162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有限总体:是指空间、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3、无限总体:是指没有空间、时间限制的总体。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5、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根据其观测值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两类。 6、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亦称名义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7、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具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8、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变化,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呈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规律性变化。 9、平均数: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水平。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 10、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和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一总体若干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11、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I 型错误。检验水平,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I型错误概率的最大值。I型错误概率大小也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亦可取双尾。12、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δ、α及n时,才能算出。13、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学的大小。如率、构成比、比等。 14、率:强度相对数,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5、构成比:结构相对数字,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与该事物各个部分个体数的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6、相对比:简称比,是两个相关联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通常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17、标准化: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化后的标准率具有可比性。 18、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9、非参数检验:相对于参数检验而言,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方法,称为参数检验。 20、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以符号r来表示。说明两正态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指标。无单位,其值为-1≤r≤1。相关系数的检验假设常用t检验。 21、回归系数:即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b,其统计意义是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在直线回归中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与F检验等价。 22、随机划原则:是指在实验分组时,每个受试对象均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陪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23、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4、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25、期望寿命: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满x岁以后尚能生存的年数(即岁数)。 26、检验效能:表达式为1-β,以往称把握度。其意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27、观察单位:亦称个体,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一只动物,也可以是特指的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器官,甚至一个细胞。 28、样本含量:样本中包含观察单位数称为该样本的样本含量。 29、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成为变量。 30、变量值:对变量的观测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 31、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按产生原因和性质可粗分为(1)随机误差;(2)非随机误差①系统误差②非系统误差。32、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应尽可能设法预见到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力求通过周密的研究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措施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33、非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研究者偶然失误造成的误差。这类误差应当通过认真检查核对予以清除,否则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4、频率:一个随机试验有几种可能,在结果重复进行试验时,个别结果看来是偶然发生,但当重复试验次数相当大时,总有规律出现。在重复多次后,出现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 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

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件乙车间: x=90件, σ=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 体则就是不确定的。( V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X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与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就是确定的、唯一 的。(X )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 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 6.抽样平均误差就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就是表明抽样估 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 10.抽样推断就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就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1.重复抽样时,其她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就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 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与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 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就是表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概率保证程度。(V )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节测试题1

1.3章节测验已完成 1【单选题】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医学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A、统计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B、健康与疾病统计 C、卫生服务统计 D、生物统计 E、国民经济统计 我的答案:E 2【单选题】变异是指( )。 A、样本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B、相同总体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C、不同总体个体观察值的差异 D、不同总体抽样人数的差别 E、重复抽样样本统计量的差别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统计推论的主要内容有( )。 A、估计样本量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量组间差别对比 D、不同总体参数差别对比 E、编制频数分布表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 B、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频率近似为概率;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它不可能发生;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E、其概率值是概率分布曲线下界值的尾部面积 我的答案:E 5【单选题】下列分类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A、季节(春、夏、秋、冬) B、职业(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干部、个体工商户) C、血型(A型、B型、AB型、O型); D、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E、居住地(陕北、关中、陕南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 A、P=0.09; B、P=0.10; C、P=0.15; D、P=0.03; E、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D

7【单选题】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不同的总体参数值之差; E、相同总体个体测量值之差 我的答案:C 8【单选题】下列有关抽样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A、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抽样误差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 C、抽样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加以控制; D、抽样误差大小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 E、抽样误差大小用标准差表示 我的答案:E 9【单选题】参数是指 A、随机变量;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统计量的个数; E、总体统计指标的个数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 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E 11【单选题】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个体的全部; B、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 C、特定研究对象的全部测量值; D、特定研究对象的全体的个体数; E、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参数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统计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个体; 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个体;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个体;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个体; E、选择总体中容易得到的个体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抽样的目的是 A、计算样本统计量;

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1002 1050 1 ■ 1050 1020 汇2 = 1032 (人)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02 1050 1 1050 1020 2 1020 1008 3 二 1023 计算题 1 .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是:10月4日新招 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 同日又有3名职 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 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af 250 3 262 2 258 2 252 1 259 2 答案1 . a 256 送 f 3+2+2+1+2 要求:⑴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1)这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答案: 3° - a , - a 2,a 3 亠,亠 a n 」-3n 2 - 2 n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500 520 + 480 +450 + 2 2 3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二480 (万元) 500 580 550 600 2 2 3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 566 .67(万元) 500 580 + 480 + …+550 +600 + 2 -------------------------------------------- J 二 52 3 .33,或 = 480 566.67 = 523.33 6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 523.33万元. 3某单位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答案: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2 12 3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单项选择题 3 .年劳动生产率x (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 ,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千元 时,工人工资平均() A 增加70元 B 减少70元 C 增加80元 D 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_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 (x )与考试成绩(y )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1.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A 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C 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2. 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 A - 8< r <+8 C -1< r < +1 B 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D 亩产量与施肥量 B -K r < +1 D 0< r < +1 ? =a+bx 。经计算,方程为 ? =200 A a 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 值和b 值都是不对的 0.8x ,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B b 值是明显不对的 D a 值和b 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 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A 8 B 0.32 C 2 D 12. 5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 A 都是随机的 C 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 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 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 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 B 都不是随机的 D 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