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维修记录表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维修记录表

计算机维修表

计算机维修表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
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
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
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思考与练习题答案(1204)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项目一初探计算机网络 任务1 认识网络 一、填空题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资源共享 3.硬件、数据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三、简答题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网络 2.略 任务2 了解网络分类 一、填空题 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3.传输介质 4.星状网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C 三、问答题 1.总线型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

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后诊断较为困难。另外,由于信道共享,连接的节点不宜过多,总线自身的故障可以导致系统的崩溃。最著名的总线拓扑结构是以太网(Ethernet)。 星型网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现在通常以交换机(Switch)作为中央节点,便于维护和管理。缺点: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瓶颈,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 环型网优点:结构简单,适合使用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延迟确定。缺点:环网中的每个结点均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任意结点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另外故障诊断也较困难。 树型网优点:连结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缺点:资源共享能力较低,可靠性不高,任何一个工作站或链路的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网状网优点:系统可靠性高,比较容易扩展,但是结构复杂,每一结点都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2.局域网是围在十公里以的计算机网络;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大围的高速网络,它的覆盖围通常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传输速率为2Mpbs-数Gbps;广域网是指远距离的计算机互联组成的网,分布围可达几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甚至跨越国界、洲界,遍及全球围。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户资源子网是由( B )组成的。 A、主机、终端控制器、传输链路 B、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 C、终端、交换机、传输链路 D、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链路 2. 属于集中控制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是(A ) A、星形结构 B、环形结构 C、总线结构 D、树形结构 3. 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C ) A、连接两个LAN B、方便网络配置 C、延长通讯距离 D、实现信息交换 4.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结构,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分层结构使得网络具有灵活性,易于实现和维护 B、所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都用想通的层次名称和功能 C、分层结构把多种网络功能组合在同一层中,使用更方便 D、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发生变化时,必须对相邻层进行修改 5.以下哪个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D ) A、流量控制 B、差错控制 C、帧同步 D、路由选择 6、关于子网掩码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 ) A、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B、子网掩码代表internet上每台主机的唯一标识 C、子网掩码用于设定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D、子网掩码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 7.介质访问控制MAC是(D )的子层 A、网络层 B、传输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 8.在TCP/IP协议簇中,( C )完成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A、IP B、ARP C、RARP D、TCMP 9.在考虑网络设计方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局域网中一定要有专用网络服务器 B、无论什么类型网络,其体系结构必须包含OSI模型中的全部7个层次 C、一个局域网中,可以采用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 D、局域网中必须使用路由器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有(D ) A、3层 B、4层 C、5层 D、7层 11.信号传输速率单位一般为(B ) A、b B、b/s C、mhz/s D、mps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期中试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答案写在横线上) 1.按逻辑组成划分,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 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共分七个层次,TCP/IP层次模型分为___ 层次,其中最高层为,该层常用的协议有(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3.按照网络介质访问协议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令牌总线网。 4.IP地址中,C类地址的网络号长度为位、主机号长度为位。5.网络通信中信号的传输通道称为:信道。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信息的最大容量。 7.在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划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和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___两个子层。 8.IEEE802.3是ethernet 网络的协议标准。 9.局域网MAC层介质访问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提供10Mbps与100Mbps速率自动协商功能的局域网称为:。 10.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 11.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_______双绞线______和_____光纤________三种。12.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________分组交换_______三种。13.用二进制表示法为11011011 11010010 00000000 00000010的IP地址,若采用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_______。 14.网络互连的层次可以分为物理层互连、数据链路层互连、网络层互连和高层互连,网络层的互连设备是路由器。 15.通过域名访问Internet上的主机,域名需要通过通过DNS服务器转换为主机的IP地址。 16.曼彻斯特编码法表示二进制数11001010时波形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答案

第一章 按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广播通信信道子网的拓扑与点到点通信子网的拓扑. 一个计算机网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 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第二章 2.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性?如何选择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有传输输率(和带宽有关)、传输距离(和衰减有关)、抗干扰能力以及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的高低等几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考虑。如要求传输速率高,可选用电缆;要求价钱便宜,可选用双绞线;要求在不适宜铺设电缆的场合通信,可选用无线传输等。下述的特性比较可以总结出每种传输介质的特点,便于在实际中选择使用。典型的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 ,同轴电缆10Mbps ,屏蔽双绞线 16Mbps ,双绞线10Mbps ,无线介质小于10Mbps 。传输距离:光缆几千米,同轴粗缆500 米,同轴细缆185 米,双绞线100 米,无线介质也可达几千米。抗干扰能力:有线介质中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好,非屏蔽双绞线最差。无线传输介质受外界影响较大,一般抗干扰能力较差。安装:光缆安装最困难,非屏蔽双绞线安装最简单。费用:对有线传输介质,其费用的高低依次为光缆、粗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无线传输介质中,卫星传输最昂贵。 4.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2)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的某一电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 平的电压表示何意4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1)以单台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乘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机互联,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3.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因特网是在原有ARPAnet技术上经过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 对任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循TCP/IP 的标准并申请到IP地址,就可以通过信道接入Internet。TCP/IP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 5.电话、有线电视和数据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三网合一) 6.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 计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相互联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 7.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概念上讲) 8.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9.分类: a、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网型) b、按分布距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c、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 10.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 12.带宽:“高数据率”的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道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14.误码率=传错位数/传输总位数 15.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 三要素: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层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1层使用n层提供的服务。 17.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 (3)网络层单位:分组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选择问题 (4)传输层单位:报文 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5)会话层(6)表示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 1-3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 A) 拓扑结构 B)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C) 体系结构 D)协议集 (2)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 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 B) 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 C) 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 D) 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3)在因特网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是()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主机 (4)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层密切相关() A)表示层 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 D)传输层

(5)因特网(Internet)的起源可追溯到它的前身() A) ARPAnet B) DECnet C) NSFnet D) Ethernet (6)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分别为() A.应用层和运输 层B.运输层和网络层 C.网络层和链路 层D.链路层和物理层 (7)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三大类,以下不属于其中的 是()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D 宽带网 (8)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 协议 B. 介质 C. 服 务 D. 网络操作系统 (9)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PAN (10)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1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稳定性 B、间歇性、突发性 C、安全性 D、易用性 (13)(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和()。 A. 点对点传输网络 B. 广播式传输网络 C. 数据传输网络 D. 对等式网络 (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A.接口; B、协议 C、服务 D、对等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 A)数学所 B)物理所 C)高能所 D)情报所 答案:B) 解析: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2)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答案:D) 解析: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有: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并不要求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答案:B) 解析: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关于城域网建设方案特点的描述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①主干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②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 ③采用ISO/OSI七层结构模型 ④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3层模式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城域网建设方案的共同点。目前各 种城域网的建设方案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传输介质用光纤,交换 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者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 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3层模式,以适应各种业务需 求、不同协议与不同类型用户的接入需要。 (5)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 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 I.光纤传输技术 Ⅱ.路由选择算法 Ⅲ.无线通信技术 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 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 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 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 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 状拓扑构型。 (6)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 A)1×103Mbps B)1×103Kbps C) l×106Mbps D) 1×109Kbps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自我测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模块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请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是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两阶段,即:面向终端的网络和计算机的网络。 3.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局域网是指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构作的计算机网络,它是计算机硬件和传输介质的结合,典型特征是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英文简称LAN。 5.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分为两种角色。即:工作站和服务器。 6.从网络架构方法看,局域网有3种类型对等网、工作站服务器网络和无盘工作站。 7.目前网络中经常接触到的3个团体是ISO、ARPA和IEEE。 8.TCP/IP协议中,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IP是指网际协议。 9.IEEE 802.3标准是关于有线以太网络的标准。 二、请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选项 1.下列哪方面是构作计算机网络不会涉及到的。( C ) A.计算机互联 B.通信设备与传输介质 C.计算机性能与交换技术 D.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NO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程网就是通常说的Internet B.城域网构作距离在10Km~100Km内 C.局域网是速度最快的网络 D.局域网只是计算机硬件和传输介质的结合,不需要其他辅助的东西。 3.下列哪项不是局域网的特点( D ) A.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B.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C.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D.所有通信都可用 4.局域网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下列哪项是没有的。(A ) A.网络基本结构 B.计算机及智能型外围设备C.网络接口卡及电缆 D.网络操作系统及有关软件三、你认为以下的说法正确吗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对) 2.在所有的网络中,局域网的传输距离最小。(对) 四、请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或回复 1.计算机网络发展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它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多个终端组成的应用系统,网络终端无数据处理能力,只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协同工作的系统,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网络中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计算机网络开放标准化的产生,实现计算机的互联。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发展成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服务器、工作站及终端有什么异同? 答:工作站就是一台PC机,它与服务器连接登录后,可以向服务器读取文件,它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能独立工作;通过运行工作站网络软件,访问服务器共享的资源。 服务器是一台为网络提供数据及资源的计算机。其服务功能是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是网络控制的核心,因此从配置到性能要求上都要高于其他计算机。 3.对等网、工作站/服务器网络和无盘工作站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对等网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一种。采用这种方式,计算机的访问速度比较慢,但非常适合于小型的、任务轻的局域网,(2)工作站/服务器网络常用于大、中型的局域网络,服务器不仅可以对工作站进行统一管理,而且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3)无盘工作站是指一种基于专用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其特点是工作站上没有软盘驱动器和硬盘驱动器,不能通过自身的操作系统来启动。它是采用网卡上的自启动芯片与服务器相连接,通过服务器的远程启动服务来实现工作站的启动。 4.什么是通信协议,ISO通信标准分7层是指哪7层? 答:网络通信协议就是网络设备进行正常通信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公用语言。 ISO通信标准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简述同轴电缆的制作和安装过程。 答:步骤一:用同轴电缆专用剥线钳将细缆外皮剥除,露出芯线长约3mm,白色保护层约4mm,屏蔽层约8mm 步骤二:将探针套入网线的芯线上,一直要插到底,然后再把套上探针的芯线插入到同轴电缆专用压线钳中间的探针小圆孔中,压紧,使探针与网线芯线紧连。 步骤三:将BNC连接器金属套环套入压好镀金探针的细同轴电缆,然后再将网线连接探针的一端从BNC接头小的一端插入(也要插到底)。步骤四:把套在网线的金属套环推到网线与BNC连接器连接处,再把网线钳的六角缺口卡在确定好的套环位置上,紧握网线钳手柄,紧压,使网线与BNC连接器通过BNC金属套环紧紧连接起来,如图1-1-6所示。压好后的金属套环呈六角形。 步骤五:通过测线仪对同轴电缆进行测试。将制作好的同轴电缆接上测试仪,观察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对BNC电缆进行测试,正常的电缆会每隔5秒钟闪烁一次。 6.简述5种网络拓扑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答:(1)总线型: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诊断较为困难。最著名的总线拓扑结构是以太网。 (2)星型: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连接点的故障容易监测和排除。缺点: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瓶颈,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 (3)环型:优点:结构简单,适合使用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延迟确定。缺点:环网中的每个结点均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任意结点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另外故障诊断也较困难。(4)网状:优点:系统可靠性高,比较容易扩展,但是结构复杂,每一结点都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5)蜂窝状: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优点:网络覆盖范围广,用户上网方便快捷。缺点:无线信号易受干扰,网络速度较慢,网络安全性较差。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作业集答案(程向前)(专本科函授)

6.答案:C 分析:本题答题的最佳办法是正面排除。即排除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选项。 7.答案:B 分析:A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地域分布;B中的对等网的分类方法源于网络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95/98和Novell公司的Netware lite可以用来组建对等网,与对等网相对应的网络形式应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而城域网的和局域网是对应的; C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拓扑形式;D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传输信道。 8.答案: B 简答题 1.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上,一般将其划分成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一端是没有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而另一端是一台大中型计算机, 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远方终端来的命令。 ●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的双方是计算机到计算机,功能是以共享资源为主。 ●第三代网络是各大计算机公司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纷纷制定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 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 参考答案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概述 单选题 1.答案:C 分析:A的功能可以通过FTP和WWW在因特网实现; B的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和文件服务器实现;

D的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目录服务实现; 而C的功能则是早期多终端分时式主机的典型处理模式。 2.答案:B 分析:根据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的三代式定义,A属于第一代;B属于第二代;C属于第三代第一阶段;D属于三代第二阶段。 3.答案:B 分析:实现计算机网络没有计算机是不行的,但网络功能的实现,还得依赖于通信技术。 4.答案:B 分析:A的优点是计算机的基本特点之一,根据题意,可以排除。B、C和D都是属于网络的特点,但注意题意中的“最突出”的说法。 5.答案:A 分析:如果对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非常清楚,那么答案是不会选错的。否则可以通过排除错的答案来找正确答案。B和C选项的说法有点太绝对了,D中的“唯一缺点”根本不成立,因为现在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可视化通信了。 6.答案:C 分析:本题答题的最佳办法是正面排除。即排除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选项。 7.答案:B 分析:A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地域分布;B中的对等网的分类方法源于网络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 95/98和Novell公司的Netware lite可以用来组建对等网,与对等网相对应的网络形式应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而城域网的和局域网是对应的; C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拓扑形式;D的分类依据是网络的传输信道。 8.答案: B 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案 主讲人:郑兵 一、课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二、课时分配:2学时 三、教学目的:(0.5min)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计算机网络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重点(0.5min) 重点:计算机网络按照拓扑结构的分类 五、授课类型:理论课 六、教学手段、教具:多媒、课件、网络拓朴图。 七、教学方法: 激趣法,对比法,协作法,启发思维法,逻辑推导法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5min) 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那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又是什么呢?计算机网络又是怎么样划分的呢。 2、讲授新课(45min)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5min) 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的进一步了解(5min)

在上面的定义中讲到了几个重点,同时也得出计算机网络的两个重要的功能。 a.独立的计算机 b.网络中至少要有两台计算机 c.要有通信设备与线路 d.必须有网络软件 功能: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5min) 上面讲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那按照这个功能我们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10min) 何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和线特性的方法,把网络单元定义为节点,两节点之间的线路定义为链路,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和树型结构 1.1总线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A)数学所B)物理所 C)高能所D)情报所 答案:B)解析: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2)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答案:D)解析: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有: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并不要求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A)报文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 答案:B)解析: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关于城域网建设方案特点的描述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①主干传输介质采用光纤 ②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 ③采用ISO/OSI七层结构模型 ④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3层模式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域网建设方案的共同点。目前各种城域网的建设方案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传输介质用光纤,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者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3层模式,以适应各种业务需求、不同协议与不同类型用户的接入需要。 (5)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B)I和Ⅲ C)Ⅱ和Ⅳ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构型。 (6)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lMbps=1 000Kbps,lGbps=1 000Mbps。 (7)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B) C)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分布范围可达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或一个校园内的网络一般称为( )。 A. 局域网 B.广域网 C.交换网 D.城域网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AN 3.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 )。 A. INTERNET B.NOVELL C.ARPANET D.DECnet 4.目前拥有广泛的分布范围和巨大的用户数量的Internet的前身可追溯到( )。 A.ARPANET B .DECnet C.NOVELL D.PSDN 5.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的通信任务的那一部分称为( )。 A.工作站 B.资源子网 C.用户网 D.通信子网 6.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信息处理的那一部分称为( )。 A.通信子网 B.交换网 C.资源子网。 D.工作站 7.网络的一个优点是( )。 A、高可靠性 B、低成本 C、只需较少的网络介质 D、自然冗余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360docs.net/doc/f38415426.html,N比WAN传输速度快 B、WAN比LAN传输距离远 C.互连LAN需要协议而互连WAN不需要 D、通过LAN可以共享计算机资源 9.Internet最早起源于( ) 。 A.ARPAnet B.以太网 C.NSFnet D.环型网 10.计算机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 ) 。 A.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和通信信道 C.硬件、软件和数据 D.主机、外设、数据和通信信道 11.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是( ) 。 A.ARPA B.ISO C.TCP/IP D.SNA 12.下面哪一项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 ( ) A.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 B.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 C.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 D.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0小题,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各组条目中,那一组不属于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的功能?( C ) A、计算机系统间的文件传输;访问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文件。 B、在多台计算机间共享应用程序;同时对应用程序输入数据。 C、数据处理作业的批处理;分时处理用户的数据处理要求。 D、共享打印机;使用电子邮件。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B ) A、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C、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产生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3、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B )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 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 4、下列IP地址只能用于局域网的是 B。 A、61.100.100.0 B、191.100.254.254 C、192.168.2.200 D、199.199.255.2 5、发送邮件的协议是 A 。 A、SMTP B、POP3 C、TCP/IP D、HTTP 6、在浏览网页时,要保存网页上的内嵌图片可以用如下哪一种方法 A 。 A、用鼠标右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从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 B、用鼠标左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从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 C、用鼠标左键单击要保存的图片,从菜单中选择“目标另存为”命令 D、单击“文件”菜单的另存为 7、只允许符合所列条件的信息通过的属于哪种防火墙策略。____D___ A、黑名单 B、白名单 C、VPN D、以上全对 8、综合业务数字网的英文缩写为 A 。 A、ISDN B、WAN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问题详解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整理人:夏海生苏磊 一、填空题 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 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 3、硬件; 4、通信子网; 5、介质; 6、通信设备传输; 7、C/S 网络; 8、对等网模式; 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 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 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 二、选择题 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 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涵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 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是面向用户的部分,它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5、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6、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综合练习

精品文档《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综合练习一 姓名: 一、选择题 1、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网络接口层 2、网卡是完成()功能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和数据链路层D)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3、当数据由计算机A传送至计算机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应用层D)表示层 4、CSMA/CD是IEEE802.3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于() A)令牌环网B)令牌总线网C)网络互连D)以太网 5、100BASE-TX中,所用的传输介质是() A)3类双绞线B)5类双绞线 C)1类屏蔽双绞线D)任意双绞线 6、当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将两个局域网互连时一般使用的连接设备是() A)放大器B)网桥C)路由器D)中继器 7、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 A)网络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8、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确的是() A)TCP和UDP均是面向连接的 B)TCP和UDP均是无连接的 C)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D)UDP是面向连接的,TCP是无连接的 9、PC通过远程拨号访问Internet,除了要有一PC和一个MODEM之外,还要有() A)一块网卡和一部电话机B)一条有效的电话线 C)一条有效的电话线和一部电话机D)一个HUB 10、在配置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程序时,需要配置() A)SMTP以便可以发送邮件,POP以便可以接收邮件

B)POP以便可以发送邮件,SMTP以便可以接收邮件 C)SMTP以便可以发送接收邮件 D)POP以便可以发送和接收邮件 11、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 A)通过查询获得主机和网络的相关信息 B)查询主机的MAC地址 C)查询主机的计算机名 D)合理分配IP地址的使用。 12、关于IP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的正确说法是() A)它们是标准的IP地址可以从internet的NIC分配使用 B)它们已经被保留在internet的NIC内部使用,不能够对外分配使用 C)它们已经留在美国使用 D)它们可以被任何企业用于企业内部网,但是不能够用于internet 13、WWW是internet上的一种() A)浏览B)协议C)协议集D)服务 14、HTML中用于指定超链接的标志是() A)A B)LINK C)HRED D)HLINK 15、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C)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产生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16、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采用了不同的标准? A)局域网/广域网B)树型网/城域网 C)环型网/星型网D)广播网/点-点网 17、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 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N+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C)N层利用N+1层提供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单选题) (其实我所给的这些典型题目就是期末考试题或统考题,因此必做。参考答案在另一个Word文档中)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资源共享 1、计算机网络是__A____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解析]又问: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______相结合的产物。(A.各种协议 B.通信技术 C.电话) 2、下列有关计算机网络叙述错误的是___D___。(请看解析) A.利用Internet网可以使用远程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 -- 对,属于资源共享 B.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C.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D.以接入的计算机多少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解析]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或面积)来划分的。例如,由计算机组成的覆盖范围在10公里以内的网络属于局域网(LAN)。 3、最早的(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有_____A___个主机。(请看解析) --- 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D.几十台 [解析]第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又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即一台主机,多个终端。 4、____B____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身。(参考第6行,说明:Internet的中文名为“因特网”) (请看解析) A.万维网 --- 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一个网络 [解析]又问:Internet是由______发展而来的。(A.局域网;B. 标准网;;)。答:选C。 5、当前普遍使用的Internet IP版本是__C______。(参考 --- 下一代网络的IP版本为Ipv6 --- 我们目前使用网络的IP版本为Ipv4 [解析]略 6、LAN通常是指__B____。(请看解析) A.广域网 B.局域网 C.资源子网 D.城域网 [解析]要求记:LAN是局域网的缩写,MAN是城域网的缩写,WAN是广域网的缩写,Internet中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习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习报告 周次 17 完成时间 2013.12.25 专业年级食安学号姓名 组员学号姓名 实习5 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仅供参考,不限于此)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2. 掌握VMware虚拟机的使用; 3. 掌握Windows 2000中的用户管理方法; 4. 掌握Windows 2000网络常用组件的功能、属性查看及安装方法; 5. 掌握Windows 2000文件夹/打印机共享设置、访问方法及安全设置。 二、实验内容 1. 创建用户,修改用户属性,设置用户权限; 2. 创建用户组,设置组权限,添加用户和组到组; 3. 设置文件、文件夹安全; 4. 查看网络组件及组件属性,了解网络基本组件功能; 5. 安装、卸载网络组件; 6. 设置文件夹共享及共享文件夹访问; 7. 打印机共享及访问。 三、实验结果 1.用户管理及文件、文件夹的安全设置 ●创建用户 创建了 3 个用户,用户名为:① user1 ② user2 ③ user3 。 ●设置用户权限 选择④ myfldr 文件夹,进行“安全设置”。 添加用户① user1 有完全控制权,添加用户② user2 和③ user3 有只读控制权;“删除” Everyone。 ●创建组 系统原有组 administrator,新建了 1 个组,组名为:⑤ group1 。 ●设置组权限 设置组administrator 有完全控制权,设置组⑤ group1 有只读控制权。

●登录测试 以用户① user1 重新登录系统,创建新用户时出现在计算机V1NPC001上创建123用户时,出现以下错误:拒绝访问信息,打开文件夹④ myfldr ; 以用户② user2 重新登录系统,访问文件夹myfldr,出现无法访问C:\myfldr。拒绝访问。信息。 以用户③ user3 重新登录系统,访问文件夹myfldr,出现无法访问C:\myfldr。拒绝访问。信息。 2.查看网络组件及组件属性,安装、卸载网络组件 ●本机TCP/IP属性 IP地址 192.168.197.131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 默认网关 192.168.197.2 。 DNS服务首选DNS服务器:210.27.80.2 备用DNS服务器:61.134.1.4 。 3.文件夹/打印机共享和访问测试 ●创建共享文件夹 创建了 1 个共享文件夹,文件夹名为:⑥ myfolder 。 ●在桌面双击“网络邻居”,点击“搜索计算机”,搜索同组组员的计算机; ●点击“工作组计算机”,找到组员的其他计算机名为 V1NPC130. ●双击组员的计算机,查看共享资源:文件夹名为 myfolder 及打印机名为 AGFA-Acc ,双击进入共享的文件夹,进行删除、编辑、拷贝、改名等操作。 ●使用共享文件夹映射网络驱动器后,“我的电脑”中多出了 myfolder 。 ●设置用户共享访问权限 选择共享文件夹,进行设置。 添加用户① user1 有完全控制权,添加用户② user2 和③user3 有只读控制权;“删除” Everyone。 ●登录测试 以用户① user1 访问共享文件夹,打开共享文件夹 myfolder ;然后再修改user2或user3用户对共享文件夹⑥myfolder的访问权限;然后再进行测试,看有什么差别。 四、体会与总结 这次实习我理解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了VMware虚拟机的使用,以及windows2000中的用户管理方法,也了解了网络中常用组件的功能,属性查看及安装方法,掌握了文件盒打印机的共享设置,访问方法及安全位置。根据系统提示,知道了一个计算机的用户分类,以及管理员的权限,如何设置新账户,什么是组,如何设置自己的文件属性,文件权限的实际作用,什么是文件权限以及文件夹权限,我们在进行共享设置时,要考虑对于不同访问对象设置相应的权限,以保证信息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