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肠道)的保健

消化系统(肠道)的保健

消化系统(肠道)的保健

猪(育肥猪)对于养殖者来讲就是一个机器,它吃的是饲料,产出的是猪肉。而这个过程要依赖猪的消化系统来完成,因为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吃)、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通俗的说,把饲料变成猪肉是猪的消化系统的职责和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及大肠等部。消化腺主要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对于消化道来说,因为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几乎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都由小肠来完成,因此我们重点要做好肠道(小肠)的保

健。

一、肠道的作用:

1、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消化是依赖于肠道的蠕动和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是依赖小肠绒毛的渗透作用;

2、因为免疫系统的70%集中在肠道部位,所以肠道的健康对于疾病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在肝脏(营养转化场所)健康的基础上,养猪就是养肠子!

二、肠道保健的重点:肠道有问题的猪(生长性能下降,拉稀,死亡或只吃不长)、乳仔猪、病后恢复阶段的猪。因为:

1、乳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健全且其生命活动功能强,而且能为其一生的生长潜能打下基础;

猪只达到70日龄体重每增加1kg,可提早3-5天上市出售,猪只提前5天上市出售料肉比可以降低0.1,大约可省30元饲料费用。

2、应激状态下的乳仔猪和病后的猪肠道会发生巨大的生理变化:

比如仔猪断奶--24小时:50%的仔猪没有吃一口料;48 小时:10% 的仔猪没有吃;60 小时:2-5% 的仔猪没有吃。而这种应激导致仔猪的肠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肠道PH值上升;

B、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C、小肠绒毛萎缩;

D、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

对于病后恢复阶段的育肥猪,也会因采食量的迅速下降导致类似的现象出现。

三、保健的方法:

1、维系消化道PH值

饲料添加乳清粉、乳糖及消化酸、二氢吡啶等,因为酸性环境的维系即保证了各种酶的活性,又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

2、促进小肠绒毛的发育

饲料中添加胞壁酰二肽(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使用液体饲料,运用体外欲消化、预发酵的工艺减少了消化系统消化的负担,并直接提供了小肠绒毛发育所需的营养。

3、保持肠道内有益菌数量

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或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添加剂。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是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一)咀嚼 人体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咀嚼和吞咽。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的充分搅拌,与唾液混合成滑润的食团,经食管送入胃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馒头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时,甜味的来源。 充分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十分重要。该过程将食物切磨成小颗粒,为下一步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如小颗粒可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对肠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颗粒与肠粘膜接触面积可大大增加,营养物质可以充分被吸收。咀嚼动作和食物的香味可反射性刺激胃肠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准备。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口腔疾患、吞咽困难等均可以降低咀嚼效果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无色的液体,全天约分泌0.8~1.5L,主要成分有99%的水,其他成分是K+、HC0 -、Na+、Cl-,其中K+’浓度是血浆浓度的7倍,呕吐、大量流涎等可丢失大量水和K’,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吞咽 食物经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称作吞咽。咽部、食管的组织结构完整、弹性良好

消化系统

解剖消化系统82题 1.上消化道是指( D ) A.口腔和咽 B.从口腔到食管 C.从口腔到胃 D.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E.从口腔到空肠 2.下消化道不包括( A )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直肠 E.盲肠 3.舌( E ) A.前1/3为舌体 B.后2/3为舌根 C.舌表面数量最多的为菌状乳头 D.所有的舌乳头均含有味蕾 E.轮廓乳头有7~11个 4.舌扁桃体( D ) A.构成咽峡 B.位于界沟前方 C.其后方有舌盲孔 D.由淋巴组织构成 E.位于舌两侧 5.不含味蕾的结构是( C ) A.菌状乳头 B.轮廓乳头 C.丝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软腭粘膜 6.舌乳头中最大的是( E ) A.舌乳头 B.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轮廓乳头 7.位于舌外侧缘的后部,在人类已退化的是( D ) A.舌乳头 B.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轮廓乳头 8.呈鲜红色圆点状的是( C ) A. 角状乳头 B.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轮廓乳头 9.数量最多的舌乳头中是( B ) A.角状乳头 B.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轮廓乳头 10.舌背粘膜的小突起称( A ) A.舌乳头 B.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叶状乳头 E.轮廓乳头 11.舌下阜( D ) A.有舌下腺小管的开口 B.只有下颌下腺管的开口 C.有舌腺的开口 D.有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开口 E.其深面藏有舌下腺 12.颏舌肌( E ) A.属舌内肌 B.单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前方 C.单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同侧 D.双侧收缩可拉舌向上方 E.双侧收缩可使舌伸向前下方 13.6代表( D ) A.左上颌第1前磨牙 B.右上颌第2前磨牙 C.右上颌第1磨牙 D.左上颌第1磨牙 E.左上颌第2前磨牙 14.牙总数为20个的是( A ) ) A.乳牙 B.上颌磨牙 C.下颌磨牙 D.第3磨牙 E.尖牙 15.只有1个牙根的是( E ) A. 第2磨牙 B.上颌磨牙 C.下颌磨牙 D.第3磨牙 E.尖牙 16.萌出最迟的是( D ) A.乳牙 B.上颌磨牙 C.下颌磨牙 D.第3磨牙 E.尖牙 17.大唾液腺是指( A ) A.舌下腺 B.舌腺 C.唇腺 D.颊腺 E.腭腺 18.腮腺管( C ) A.由腺体深部的前缘发出 B.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前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 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 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 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 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 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 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 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 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 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 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变成身体的营养,整个过程叫做消化吸收。完成这一个过程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生理结构,那就是消化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口腔内有舌和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负责咀嚼食物。舌的主要功能是搅拌食物。 (2)咽是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负责将食物推入胃。 (4)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肌肉的收缩强而有力,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 (5)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被消化后,大部分由小肠壁吸收。 (6)大肠较小肠粗大。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由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 (7)肛门是粪便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1、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消化系统的卫生与保健。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位于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唾液能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细嚼少量馒头,会有淡淡的甜味。另外,唾液还能清洁口腔,有杀菌作用。 (2)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大量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小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能把蛋白质,淀粉,脂肪消化成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 (4)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分泌的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分解。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甚至有造血的功能。 3.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 1.定期检查牙齿。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消化系统重点总结(一)

消化系统重点总结(一) 1、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口腔腺(唾液腺)、肝、 胰、胃腺、肠腺等。 3、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直肠、肛管。 4、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5、主要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 6、除口腔、咽外,消化管由内向外分黏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7、口腔经咽峡与咽相通(咽峡:鄂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 与咽的分界);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经第3磨牙后方间隙与固有口腔相通。 8、昏迷病人急救常指压或针刺人中,唇、颊分界线为鼻唇沟。 9、牙分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构成; 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10、龋齿:口腔内乳酸杆菌能使糖类酵解产酸,导致牙釉质脱落,产生空洞,称龋齿。 11、乳牙(20),恒牙(28-32);乳牙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3岁出齐,6岁后相继脱落,恒牙开始萌出,第3磨牙(迟牙、智齿)17-25岁萌出或终身不出;(牙的记录方式结合书上图表及自身理解记忆)。 12、舌以界沟分为舌体、舌根。舌乳头分丝状乳头(最多,无味蕾)、菌状、叶状(人类已退化、轮廓乳头(最大)。 13、 14、口腔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湿润口腔、助消化。主要有三对:腮腺(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颊黏膜处);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 15、咽为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分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 16、扁桃体有舌扁桃体、咽扁桃体、鄂扁桃体(位于口咽侧壁的扁桃体窝内,通常所说扁桃体即指鄂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鄂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有重要防御功能。 17、鼻咽腔咽鼓管咽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因此咽部感染可引起中耳炎。 18、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喉壁之间的一纵行凹陷,为鼻咽癌好发部位;梨状隐窝为异物易滞留部位。 19、食管上接咽下连胃贲门,约25厘米,穿食管裂孔入腹腔,分颈、胸、腹3部。 20、三处狭窄:1、食管起始处(异物易停留);2、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水平);3、穿膈肌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三个狭窄分别约距中切牙15、25、40厘米。二三处狭窄为食管癌好发部位。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与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与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口腔:口腔就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与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就是切断、撕裂与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就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与 吸收能力。 (3)食道:就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动 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就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 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 黏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 酸与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 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 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 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就是消化道 中最长的段,就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 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 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 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与小肠 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与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与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与胰腺就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与肠腺就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就是湿润口腔与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消化系统健康宣教

消化系统腹部手术健康宣教 术前 1: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稳定病人的情绪,注意休息 2 饮食手术的前一天应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前当晚22时应禁食水 3 择期手术的病人应提前洗澡,清洗手术部位 4 戒烟戒酒 5 向患者说明置管的目的及作用 术后 1 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各引流管及引流液的颜色量 2 术后应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术后6 h翻身,每2 h 1次;术后12h 行踝泵运动,每天3次,每次10~15 min,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 缩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术后第2 d,继续进行床上主动练习外,鼓励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锻炼[3]。方法:协助患者抬高患肢10°,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至30°左右,不超过45°,停留5 s~10 s,再缓慢放下,2 h~3 h锻炼1次,每次5 min~10 min。术后第3 d,拔除引流装置后,病人取仰卧位,锻炼方法同第2 d,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抬起,然后轻轻放下。) 一般腹腔镜术后12~24 h之内下床活动,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4~36 h之内下床活动,每天至少3次,每次持续时间10~15 min.直至出院。 术后第一日应取低半坐卧位,减少刀口的张力,第二日可以在床边活动,第三日可以再病室周围活动,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以及

预防肠粘连。 3指导有效咳嗽不要因为怕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希望您多做深呼吸,努力将痰咳出,以免发生肺炎,您可以在咳嗽时用双手保护切口或者按压麻醉止痛泵,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 4在胃肠蠕动恢复前您要禁食、饮,术后4天左右拔除胃管后可根据您的病情进食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普食,饮食要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宜少量多餐。 5 置放引流管的患者在活动时要妥善固定引流管,以防牵拉脱出,并注意勿使管子扭曲、折叠,同时引流袋的高度要低于切口。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消化系统图,使学生了解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和龋齿发生率。 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使学生体会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龋齿发生率的调查,使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引导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营养物质有哪三类? 有人说,水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否?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又不提供能量,但在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缺乏VA、VB1、Vc、VD各会得什么病? 有人说,儿童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这有什么道理?。 学了上节课,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营养要全面、均衡,不偏食,挑食) 引入:幻灯片显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熟悉的食品,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人体哪个系统具有这项功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体。引入课题——屏幕显示 教学: 师:现在分组观察课本P28人体消化系统图,结合文字,学习每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介绍,比如讲解、形象化表演等。 师生共同归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与消化直接有关的几个重要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牙齿的外形及结构。让学生观察学习。教师指出牙釉质的特点,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师:虽然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但很多人却患有牙疾,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调查龋齿发

消化系统(周海中)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 【学习目标】 1.要掌握的内容 ①.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和适应证 ②.肝血流灌注与肝血池显像的临床应用 ③.胃肠道出血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④.异位胃粘膜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2.熟悉的内容 ①.肝胆动态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价值和图像分析 ②.肝血流灌注与肝血池显像的图像分析 ③.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的结果判断 ④.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原理 ⑤.唾液腺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3.了解的内容 ①.肝脾胶体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②.食道通过功能测定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③.胃食道反流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④.胃排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⑤.小肠通过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内容要点】 消化系统核医学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肝脾胶体显像是肝胆疾病诊断中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但随着B超、CT和MRI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其应用价值已大不如前。近年来随着显像药物和核仪器的发展,消化系统核医学检查又有所增加。 1.肝胆动态显像 静脉注射肝胆动态显像剂后,被肝细胞选择性摄取后分泌到胆小管,后经胆道系统排出,使肝胆系统显像。正常注射肝胆动态显像剂后5~10 min肝显影清晰,10~15 min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等部位依次显影;15~30 min胆总管

和胆囊显影明显,肝内放射性明显减低,近端肠道可见放射性出现;至30~60 min,肠道中有大量放射性,肝影基本消失。胆囊和肠道显影均不超过1小时。为了提高对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可行脂肪餐、促胆囊收缩素、吗啡、鲁米那等介入试验。 肝胆动态显像的临床适应症主要有:①.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典型表现为胆囊持续不显影,其余各部位显影正常。②.总胆管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完全梗阻和不完全梗阻主要是通过观察显像剂是否进入肠道来鉴别。③.先天性胆管闭锁的诊断肠道内始终无放射性出现可诊断为先天性胆管闭锁。④.原发性肝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早期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区,2~4小时延迟显像可见放射性充填;原发性肝良性肿瘤多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区。⑤.胆道术后随防。⑥.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⑦.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2. 肝血流灌注与肝血池显像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使用同一种显像剂,它们分别反映肝脏的动脉血流灌注和静脉血池分布情况。肝脏供血约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正常情况下肝脏在动脉期不显影。由于肝恶性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因此在肝血流灌注动脉期可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肝血池显像的临床应用:①.肝血管瘤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肝组织,“缓慢灌注”是其特征性改变。②.原发性肝癌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近于正常肝组织。③.肝囊肿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低于正常肝组织。 3.肝脾胶体显像 经静脉注射放射性胶体显像剂后,被肝脾库普弗(Kupffer)细胞吞噬摄取,利用核医学显像技术显示的肝脾库普弗(Kupffer)细胞系统影像即可代表肝脾胶体显像。肝脾胶体显像曾经是活体内显示肝脏形态的唯一方法,但随着B超、CT、MRI的广泛应用,现已很少在临床应用。 4.胃肠道出血显像 正常情况下,由于胃肠道组织含血量较低,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不 显影,如胃肠道出血,显像剂随血液渗出而在胃肠腔内聚集,从而判断出血的部位和范围。胃肠道出血显像可以探测到低达0.1ml/min、出血量仅为2~3 ml的胃肠道出血。常用的显像剂有两种,99m Tc-RBC和99m Tc-SC。99m Tc-RBC的最大优势

《消化系统的作用和保健》教案

《消化系统的作用和保健》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由哪些重要器官构成,初步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基本作用。 2、引导学生了解消化器在人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人必须注重消化器官的保健。 3、启发学生掌握保护消化系统的基本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课前准备: 消化系统的解剖挂图。 教学过程: ㈠谈作用,引入课题 师:人每天都要尺食物,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东西吗?你们知道人是怎样消化食物获得营养的吗? (学生回答) 师:食物必须经过消化,人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我们把一整套负责消化,吸收的器官称为消化系统。 ㈡指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部位、作用 1、引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各器官。 师:(出示消化系统挂图)你们知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吗?你们能说出它们各在什么部位吗? (学生回答,指出各器官的相应位置) (教师对照挂图,结合身体加以补充) 2、指导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师:这七大消化器官在整个消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你们了解哪些消化器官的作用? (学生发言,可查阅相应资料) (教师补充学生发言中的遗漏部分,并将学生的零散发言,按消化顺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消化过程) 师:请大家看挂图,说一说人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叙述人的消化过程) ㈢引导学生掌握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1、说明消化器官缺一不可。 师:假如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少了或损坏了一样器官,会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 师: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器官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注重保护好每一个消化器官。 2、指导学生学习维护消化器官?为什么要怎样做?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归纳保护方法) 师:你们平时是不是怎样做的?对照自己的生活习惯,你觉得以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回答) ㈣总结与教育 师:(概括学习内容)每个人一生只长一套消化系统,一旦损伤,便没法再生。每个学生都要改掉不良饮食习惯,注重消化系统的保健,使自己有一个健康、强

肠道肝脏排毒原理

肠道肝脏排毒->排毒原理 一、排毒原理 通过特殊的服用方法,经科学配方组合,用俄式人体清毒人体排毒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将毒垢排出体外。 第一步、进入细胞:水溶性透皮吸收技术提取后草本微粒子比纳米更小,因此能够直接进入五脏六腑的细胞内部。 第二步、溶解毒垢:进入五脏六腑的细胞内部的独特草本配方,可以进入人体细胞膜水通道,将五脏的毒垢,快速的溶解排出。 第三步、排出体外:溶解的毒垢被流经的血液带走,随着血液,输送到肝脏,再通过肝管排泄到肠道内,最后排出体外。 二、人体脏腑排毒过程: 服用俄式人体清毒纯天然食品组合后,草本组方对五脏六腑的毒垢开始清理。那么如何才能让五脏六腑的毒垢顺利排出体外呢?它是从哪一个通道来实现排出毒垢的呢?首先了解一下身体的结构,尤其是肝脏的作用和位置。 肝脏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肝脏的滤芯作用:生命把最脏的血液送到肝脏,经过肝脏处理后再送到心脏。肝脏就像饮水机的滤芯一样,随时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垃圾,如果滤芯是脏的,不要说是脏水了,即使换再干净的水进入滤芯也会被立刻污染。俄式人体清毒纯天然食品组合首先清空肝脏内毒垢,肝脏干净了,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自然增强,健康的肝脏就会协助清理血液和五脏六腑中的毒垢。 肝脏的位置: 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与胆相表里。 肝的作用和功能很多,为什么定位于消化系统,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代谢通道和消化吸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肝脏的肝管与胆囊的胆管与胆总管相连,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连。正常情况下,血液回收五脏六腑的毒垢和垃圾,然后输送到肝脏,肝脏把从血液中过滤的毒素,排泄到肝管内,然后顺着肝总管和胆总管排泄到十二指肠,然后再进入大肠,随大便排出。胆囊内的毒素和结石通过胆囊管排泄到胆总管,然后也排泄到十二指肠,进入大肠,随大便排出。 人体内脏排毒通道: 五脏六腑毒垢→ 血液→ 肝(胆)→ 十二指肠→ 大肠→ 体外 由于毒垢的沉积,肝管、胆囊管、胆总管很容易被结石、油脂、寄生虫等毒垢淤堵,会导致肝胆毒素排泄不畅,使越来越多的毒素沉积到肝胆里,肝脏这一体内毒素排泄的通道一旦被堵塞,血液和脏腑的毒素就很难排出来。必须先打通内脏排毒通道,然后才能排出五脏六腑的毒垢。 俄式人体清毒纯天然食品组合首先打通和清理内脏排毒的通道,然后过滤回收血液中的毒垢垃圾,最后随着内脏排毒通道将五脏六腑的毒垢排出体外。 三、俄式人体排毒过程: 第一步:清理胃肠道垃圾和宿便,疏通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通道。为疏通肝胆通道做好准备。

名词解释(消化系统)

名词解释 呼吸系统: 生理学: 1.Digestion消化: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Absorption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的可吸收成分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Gastric receptive relaxation胃的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4.Entero-gastric reflex肠胃反射:十二指肠上的多种感受器受到食物中的的化学刺激和机械扩张等刺激后,通过神经反射一直胃的运动、排空和分泌的一种神经反射。 5.Gastric emptying 胃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一般在进食后5分钟开始,间断进行,数小时完全排空(混合食物需4-6小时) 6.Mucus-bicarbonate barrier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与胃粘膜表面细胞分泌的碳酸氢根一起构成的一层凝胶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 7.Tonic contraction紧张性收缩:指平时胃的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其作用在于,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其他形式的运动得以有效进行 8.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胆盐的肝肠循环::胆盐随肝胆汁排至小肠后,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合成胆汁,而后又被排入肠内,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9.Trophic a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胃肠激素营养作用: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称胃肠激素的营养作用。 10.Mechanical digestion机械性消化:是指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的消化过程 11.Segmentation contraction阶段性收缩(分节运动):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张和收缩运动,它的反复运动能把食糜有效地推送到小肠的远端。 12.Chemical digestion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完成,特异的消化酶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性消化。 13.Intrinsic factor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约60000 的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水解酶破坏,从而有利于维生素B12吸收。 14.Brain-gut peptide脑肠肽:称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激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消化系统有什么功能

消化系统有什么功能 人的消化系统,主要是由两大部分组成,首先要向您说明的是消化道,它主要指的是口腔、食道、肠胃等身体器官,是一种硬性存在的,另外组成消化系统的还有消化腺,主要是以肝脏和胰脏为主,它们主要是用来分泌消化液的,而且它们对于整个消化系统来说,是有着不同的作用的。 而要说起消化系统的功能,很多朋友都会认为是吸收营养成分,排泄废弃物,其实这些只是消化系统比较片面的一个功能,为了让您可以认识到消化系统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在此就针对消化系统的功能为您做出分析。 消化有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使消化了的食物成分与消化管壁紧密接触而便于吸收,使不能消化了的食物残渣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赖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

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物理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看过本文的分析之后,相信您一定认识到了消化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了吧,为了保证您的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受到任何不良因素的影响,希望您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您的消化系统,不要经常喝酒和食用刺激消化系统的食物,这对于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没有任何好处。

消化系统试题

第三章消化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和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方和后内侧方的两部分。 3、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侧,双侧收缩使舌向伸。 4、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牙,共有个,第2组牙称牙,共有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和三部分。 6、牙质是构成牙的主体,覆盖于牙冠的牙质表面,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7、牙周组织包括,和三部分。 8、消化腺包括、和等大消化腺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9、腭扁桃体位于和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10、唾液腺又称口腔腺,主要包括、和三对。 11、咽是和的共同通道,它分为、和三部分。 12、咽腔鼻部的侧壁上有口,此口的后上方有一深窝,称。 13、食管下端约在第胸椎体下缘平面与相续,上端连接。食管依其行程分为、和三部。 14、胃的入口称,与相接;出口为与相延续。 15、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 16、胃的幽门部,可分为左侧的和右则的两部分。 17、小肠上接胃的,下接,分、和三部。 18、十二指肠呈蹄铁形包绕,可分为、、和四部分。 19、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部,它是和的共同开口。 20、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固定于腹后壁,也是临床手术中确定 起端的标志。 21、大肠可分为、、、和五部分。 22、结肠分为、、和四部分。 23、结肠和盲肠在形态上有、和三大特征,借此与小肠区别。 2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下部的凸向前方叫 曲。 25、肝大部分位于和,小部分位于。 26、肝的膈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和两叶;脏面借“H”沟分为、、 和四叶。 27、胆囊位于肝下面的内,由前向后可分为、、和 四部分。 28、胆总管由和合成的,在韧带内下降,最后与汇合共同开口于。 29、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侧与交点的稍下方。 30、平时状态下,肝分泌的胆汁经左右、和贮存于内。当进食时,胆汁经和排入十二指肠腔。 31、把肠管悬吊于腹后壁的系膜,主要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 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牙齿的 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 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 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 内的通道,可以蠕动将食物推入 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

腺体,能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 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 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

人体的消化系统简介

人体的消化系统简介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结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终止于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壁上无数的小腺体。消化腺的分泌物经导管等排入消化管中参与消化。另外还有胆囊及胆道。 人一生下来就要吃东西,从饮食物中获取各种养分,以供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从食物进入口腔,一直到变为废物由肛门排出,其间要经过极其复杂的变化,这就是消化吸收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一系列特殊生理结构,就称为消化系统。依照其各个部分生理功能的不同,消化系统又可分为许多器官,它们是口腔(包括牙齿)、食管、胃、肠、肛门和消化腺等。只有依靠这些器官有条不紊地分工协作,消化过程才得以顺利完成。 口腔:人们习惯的说法是,嘴是管吃管喝的,而消化则是胃肠的事。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实际上可以认为,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将食物尽可能地磨碎,这可就帮了胃的大忙。因此牙齿的好坏,常常影响一个人的消化功能。在咀嚼的过程中,通过舌的搅拌,食物就和唾液(俗称口水)均匀地混在一起了。这种场合,不但使人能吃比较干燥的事物,并且可以顺利地咽下,而更重要的,是唾液还含有某些消化酶(如淀粉酶等),它们能使淀粉颗粒变成更易为肠道所吸收的物质。由此可见,在口腔里就开始了初步的消化。 食管:食管是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通道,它的粗细并不一致。食物进入食管后,即刺激食管的神经肌肉,引起试管有次序的运动,推动食物入胃。 胃:是受纳器官,中医将胃和脾连在一起,称为人的“后天之本”。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并通过其自身有节律的运动,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并充分与胃液混合,成为食糜,然后送入胃肠道。 肠:是上接胃下通肛门的细而长的管道样结构,依次可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食糜进入肠道后,虽然还在继续消化,但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其中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矿物质和水等。当然,在吸收前和吸收后,还要经过一系列转变,才能成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为人体所利用。 肛门:就象河流水坝的闸门一样,肛门也起着类似的作用。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在直肠内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排便反射,肛门括约肌扩张,粪便即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腺:在体内,有许多重要的腺体参与消化过程的进行,唾液腺前面已述及;此外还有胰腺、肠腺和肝胆系统等。这些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和胆汁,含有多种酶和其他物质。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而又是相辅相成的。 胃肠道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那么,什么叫消化呢? 人们常吃的谷米、豆类、肉、蛋、奶以及蔬菜、瓜果等,一般都是难以溶解的大块物质,从化学的角度看,它们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必须先在胃肠道内经过充分分解,变成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化学物质,如甘油、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等,才能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供给人体组织利用。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研细碎,并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下方推送,这种方式称为机械性消化;另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对

消化系统健康教育

老年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一、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 消化道出血就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消化道就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上消化道出血就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与胆管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部位出血亦属此范围。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慎用或勿用可导致或加重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泼尼松等。 2.向患者家属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病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保持对待疾病的心理状态与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积极配合治疗。 3.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与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与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嗜酒者应戒酒,防止乙醇损伤胃黏膜。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反流性食管炎 【概述】 由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只要就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与纤维化等病变。 【健康教育】 1.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讲解继续治疗与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将有关资料交给患者或家属,告知患者定期复查。 2.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宜清淡,应少饮含气或酸性饮料与刺激性饮品,如橘汁、柠檬汁、汽水、浓茶、咖啡等;少食甜品与高脂饮食,如巧克力、肥肉、煎鸡蛋等;禁吸烟、饮烈酒。 3.告知病人适当锻炼身体,肥胖者适当减肥,以增强体质。 4.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向患者详细讲解所有药物的作用、有效剂量、维持剂量、使用方法、治疗特点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与减少由于患者对药物机制及作用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不遵医嘱服药与随意要求医生停药的现象。 5.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与知识需求,对疾病相关知识选择不同的教育 内容。 三、老年胃肠道肿瘤 (一)、胃癌 【概述】 胃癌就是指来源于胃黏膜与恶性肿瘤其发病在不同年龄、各国家地区与种族间叫较大

人教版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摄取食物,那它在我们身体中的变化是怎样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产生好奇心,所以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的程度是可观的。 二、教学目标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人体的六种营养是在哪里开始消化的; 3、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知道食物是如何在人体中消化的; 难点:知道食物是如何在人体中消化的;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小组合作相结合。 六、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个知识点,我采用的方法是故事导入引新知,让学生在模糊的印象中进行巩

固学习,最后采取总结归纳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适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导入) 我的名字叫食物,我由六种物质组成,这一天,小明的妈妈将我放到盘子里,小明放学回到家后,就将我吃了下去,这时,我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 1、我进入一个黑洞并被白白的东西挤压,还让一条软软的东西搅拌着,还有黏黏的液体浇在我的身上,这时我身体中的一种物质慢慢的变成了带有甜味的东西; 2、随后,我被一个地方发出的力推进了一个长长的管道,还好,在这里我没有丢东西; 3、这里好宽敞,像一个袋子一样,这时我身体又不听我的使唤了,在酸雨的作用下有一种物质又发生了改变,这是我不能控制的,而且我发现我还有点变干了; 4、在袋子中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进入一条长长的管道,这里可真是柔软,有好多绒毛,可能这个管道感觉对付不了我的身体,就请来两个助手来帮忙,随后我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而且我感觉我还在变干; 5、我又高兴了一下,因为我进入了一个宽的管道,这时我走着走着,却到了一个死胡同,这个死胡同还有一个尾巴,最后我从一个出口出去,终于重见天日了。

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认识

人体的构成水平: 一、原子水平: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 有六十多种,主要为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其中氧含量约为65%,碳约为18%,氢约为10%,氮约为3%,钙约为2%,磷约为1%。氧、氢、碳、氮就占人体总重量的96%。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它们不重要,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而铁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的等组 成的。以一名体重为60kg男性为例,其体内的水量约为40kg,占体重的60%多;脂类约为9kg,占体重的14%,其中估计有1kg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其余为能量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11kg,占体重的17%,大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损失约超过2kg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于用于消耗的储备不超过200g。 三、细胞水平:人体是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组成的。细胞是身 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 四、组织水平:人体是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 组织、骨骼肌、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骨骼肌有400多块,占体重比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成年男性约占40%,成年女性约占35%,四肢肌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正常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有206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 9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