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吊耳设计计算书样本

板式吊耳设计计算书样本
板式吊耳设计计算书样本

抚顺石化分公司120万吨/年催化中压加氢精制(改质)装置

精制反应器(R-101)反应器吊耳设计参考

基本参数:

筒体最小壁厚135mm

圭寸头最小壁厚:80mm

筒体内直径:3613mm

封头半径:1834mm 采用200吨卡环,卡环轴直径为156mm静高为518-156/2 mm

式中:S—封头名义厚度;

h i —圭寸头曲面高度;

h2—封头直边高度;

对其它形式封头,L 2由设计者自定

吊耳板材质: Q235-A

许用应力[(T ]: 130Mpa

许用剪应力[T ]: 91Mpa

角焊缝系数:①n: 0.7

动载综合系数: K=1.65

吊耳竖向载荷

Q=332235kg

Fv=332235十2X K=33223员2 X 1.65=274093.8 kg

吊角A-A截面拉应力:

(T = Fv/ S (H-D)= 274093.8/(10-0.13)(53-18)= 274093.8/523.11=523.96kg/cm C <[ (7 ],满足要求。

垫板焊缝剪应力:

T = Fv/0.707 a [2(L sp+ H sp )-8 X 2+2 n 2]

=274093.8/0.707 X 3.6[2(45.5+93 )-8 X 2+2 n 2]

=274093.8/696.26

2

=393.66 kg/cm 2

t <[t ] , 满足要求。

吊耳板焊缝剪应力:

T = Fv/0.707 a ①n[2(L sp- G+ L1 )+0.5 n F+H-F-8r+2 n r]

=274093.8/0.707 X 3.6 X 0.7[2(45.58+22 )+0.5 n 15+53-15-8 X 4+2 nX 4]

=274093.8/368.34

=744.13 kg/cm

T <[ T ],满足要求

吊耳受弯状态分析:

R=P/2(2+3 入)

吊=-3Pm/2l

M A=-Pm

M B=Pm/2

A- C 段Q X=-P

B- C 段Q=3

M X=-Px+R(x-m)

计算吊耳水平

一: ' P=274093kg

M=-Px

吊耳强度计算书(知识浅析)

计算 结论 1.原始数据: 1.1 最大起吊重量:4780kg 1.2 吊耳数量和分布:2只对称分布 1.3 吊耳尺寸及焊接方式,见图1 1.4 吊耳材质:20钢 1.5 吊耳的抗拉强度:σb =410Mpa 2. 计算公式 2.1 吊耳的允许负荷计算公式: n CD P =…………………………………………………(1) 式中: P ? 吊耳允许负荷(N ) D ? 起重量(包括工艺加强材料)(N ) C ? 不均匀受力系数 C =1.5~2 n ? 同时受力的吊耳数,n=2 2.2 吊耳的强度校验公式 2.2.1正应力 ][min σσ

σ?钢材的屈服极限,按选用的钢材厚度取值。 s 计算结论

0钢 δ>16~25mm, s σ=325Mpa; 2.3 吊耳的焊缝强度计算公式 本结构中:a )吊耳底面(如图1所示,110mm 焊接面)焊接于井座配对法兰之上,焊接时不开坡口;同时b )吊耳侧面(如图1所示,150mm 焊接面)焊接于侧板(扬水管)上,焊接时不开坡口。 我们只按a )情况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D h h ττ≤= ∑l a (5) 式中:D-作用于吊耳上的垂直拉力(N ); a- 焊缝宽度尺寸,如图2所示,K 2/2a = ∑l-焊缝总长度,mm [τh ]-焊缝许用切应力(N/mm 2),[τh ]=0.18σb =73.8Mpa 3. 计算 3.1吊耳的允许负荷计算 将D=4780×9.81N=46892N ,C=1.5.N=2代入公式 n CD P =……………………………………………………(1) 得P=35169N 3.2 吊耳强度校验 3.2.1 正应力 将P=35169N ,F min =80×25mm 2=2000mm 2,代入公式 m in F P = σ…………………………………………(2) 得σ=17.6Mpa σ=17.6Mpa ﹤[σ]=108.3Mpa 3.2.2 切应力 将P=35169N ,A min =150×25mm 2=3750mm 2,代入公式 ][min ττ

机械设备上起重吊耳的设计原则

机械设备上起重吊耳的设计原则返回散料机械技术论文 钱亚臣李毅民 By Li Yimin Qian Yachen2007-1-15 1、机械设备上吊耳的用途: 机械设备吊耳的用途主要分为设备运输吊耳、设备安装吊耳和设备厂内工艺过程中起吊用吊耳。在设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述三种情况下使用的各种吊耳。所谓运输吊耳是设备发货时起吊用吊耳;安装吊耳是设备运到现场后安装时起吊用吊耳;工艺过程中的吊耳是在厂内制造过程中和倒运过程使用的吊耳。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直接使用钢丝绳捆扎的方式起吊大型构件或部件。所以,为保证设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设备的起吊要求除少数重量较轻的部件外都应当使用吊耳起吊。 2、设计中需要进行的吊耳设计: 设备运输吊耳、设备安装吊耳和设备厂内工艺过程中起吊用吊耳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即运输吊耳有时可以用于安装和工艺过程,也有时不能用于安装过程和工艺过程。在产品的设计中要设计设备的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吊耳和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吊耳,这两部分的吊耳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省略。工艺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吊耳可以由工艺设计决定,必要时工艺人员可以和设计者协商确定吊耳的设计和使用。运输中使用的固定牵拉用吊耳将由包装工艺人员进行设计。 3、吊耳的去除: 设备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吊耳在设备发货前要割除,但要考虑不损伤设备母体。设备在安装完成后设备上的部分吊耳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此时可采用气割的方式割除吊耳,割除时吊耳要留有15毫米以上的留量,以免损伤设备母体,具体的位置和留量大小要在图纸上详细的标出。设备上的吊耳在设备安装完成后不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外观时可以不割除吊耳。 4、吊耳的焊缝 大型和特大型钢结构,重量超过10吨时吊耳的焊缝要严格按照坡口的焊接方式焊接。重量小于10吨的构件可以使用双面角焊缝的方式焊接。重量超过30吨的特大型构件之吊耳焊缝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检验焊缝质量。 5、吊耳的选用 吊耳的形式和尺寸以及承载能力的选用使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选择,主要有孔形吊耳、带筋板孔形吊耳、斜置式孔形吊耳等。尽可能不要自己设计吊耳的形式与尺寸。如确实需要自行设计吊耳时,为安全起见,建议许用应力按照下列参数设计: Q345B 剪切应力 50MPa 拉应力 60MPa Q235-A 剪切应力 40MPa 拉应力 50MPa 在起吊时钢绳的方向偏斜较大时要考虑使用带筋板孔形吊耳和斜置式孔形吊耳。 所有吊耳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确保有足够的吊耳强度和焊缝强度。 运输吊耳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发运状态下吊耳所承受的载荷,例如要考虑单个起吊件上所装配的全部部件和构件的总质量。 6、在工件上设计吊耳位置的原则: A、充分考虑构件的重心位置,吊耳在起吊时工件或设备应保持水平,不应出现倾斜现象。 B、吊耳使用中不允许承受与能够承受载荷方向不符的载荷。 C、吊耳在起吊工件或设备时每条钢绳的受力要尽可能相等。 D、吊耳在起吊工件时钢丝绳和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60度。 E、吊耳的位置间距不易过大或过小,吊耳间距过小时起吊中工件或设备容易发生晃动而不稳,吊耳间距过大时或造成钢丝绳和水平面的夹角过小使钢丝绳受力过大和需要更长的钢丝绳和更高的起吊高度。 F、吊耳在工件上的焊接位置要考虑被起吊工件的局部刚度和强度,不允许出现在起吊时产生局部的变形和开裂。通常大型和特大型工件焊接吊耳的对应位置要筋板或隔板,以提高吊耳位置的局部刚度与强度。在起吊特大型工件和设备时吊耳的位置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设备和工件整体的刚度与强度,避免因起吊造成整体结构的失稳和断裂。 小结:吊耳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往往很容易被忽视,问题也就容易出现在吊耳上。为保证设备从制造到安装的整个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需要认真做好吊耳的设计和施工,实际上,经常有不正确的吊耳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不良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各个方面都来重视吊耳的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pkpm板式楼梯计算书

板式楼梯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860 mm 楼梯高度: H = 2000 mm 梯板厚: t = 110 mm 踏步数: n = 12(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0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00 mm 2.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2.50kN/m2面层荷载:q m = 1.70kN/m2 栏杆荷载:q f = 0.20kN/m 3.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 c = 11.90 N/mm2 f t = 1.27 N/mm2R c=25.0 kN/m3 钢筋强度等级: HPB235 f y = 210.00 N/mm2 抹灰厚度:c = 20.0 mm R s=20 kN/m3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2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0.25 三、计算过程:

1.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667 m 踏步宽度:b = 0.2600 m 计算跨度:L0 = L1+(b1+b2)/2 = 2.86+(0.20+0.20)/2 = 3.06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0.842 2.荷载计算( 取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 km = (B+B·h/b)q m = (1+1×0.17/0.26)×1.70 = 2.79 kN/m 自重:g kt = R c·B·(t/cosα+h/2) = 25×1×(0.11/0.84+0.17/2) = 5.35 kN/m 抹灰:g ks = R S·B·c/cosα = 20×1×0.02/0.84 = 0.48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2.79+5.35+0.48+0.20 = 8.81 kN/m 恒荷控制: P n(G) = 1.35g k+1.4·0.7·B·q = 1.35×8.81+1.4×0.7×1×2.50 = 14.35 kN/m 活荷控制:P n(L) = 1.2g k+1.4·B·q = 1.2×8.81+1.4×1×2.50 = 14.08 kN/m 荷载设计值:P n = max{ P n(G) , P n(L) } = 14.35 kN/m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 l = 21.96 kN 右端支座反力: R r = 21.96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 max = 1.53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53 m M max = R l·L max-P n·x2/2 = 21.96×1.53-14.35×1.532/2 = 16.80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92842 配筋率:ρ= 0.010928 纵筋(1号)计算面积:A s = 983.50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 s'=αA s = 0.25×983.50 = 245.87 mm2 四、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 s: 983.50 mm2 采用方案:d12@100 实配面积:1130.97 mm2 2.2/3号钢筋计算结果(支座) 计算面积A s': 245.87 mm2 采用方案:d6@100 实配面积:282.74 mm2 3.4号钢筋计算结果 采用方案:d6@200 实配面积:141.37 mm2

焊接吊耳的设计计算

焊接吊耳的设计计算 焊接吊耳的设计计算及正确使用方法 1. 目的 规范工程施工中吊耳的设计和使用,确保吊耳使用安全可靠, 保证安全施工。 2. 编制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1986) 3. 适用范围 我公司各施工现场因工作需要,需自行设计吊耳的作业。 4. 一般规定 4.1 使用焊接吊耳时,必须经过设计计算。 4.2 吊耳孔中心距吊耳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吊耳孔的直径。 4.3 吊耳孔应用机械加工,不得用火焊切割。 4.4 吊耳板与构件的焊接,必须选择与母材相适应的焊条。 4.5 吊耳板与构件的焊接,必须由合格的持证焊工施焊。 4.6 吊耳板的厚度应不小于6mm,吊耳孔中心至与构件连接焊缝的距 离为1.5~2D(D为吊耳孔的直径)。 4.7 吊耳板与构件连接的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经过计算,并满足要 求;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 4.8 吊耳板可根据计算或构造要求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的厚度应小于 或等于吊耳板的厚度。 5 吊耳计算 5.1拉应力计算 如图所示,拉应力的最不利位置在A,A断面,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σ,N,S σ?,σ, 1

式中:σ――拉应力 N――荷载 S――A-A断面处的截面积 1 ,σ,――钢材允许拉应力 σ单位:N/mm2 δ ? 20 δ >20-40 δ >40-50 Q235 170 155 155 Q345 240 230 215 附:钢丝绳6×37,11.0,170,I 它的代表是什么?钢丝绳粗细是多少? 6股,每股37根绞成。外径11毫米。公称抗拉强度每平方毫米170公斤。钢丝的机械性能为I级。 吊装某一构件,重约55KN,现采用6*37钢丝绳作捆绑吊索,其极限抗拉强度为1700N/m?,求钢丝绳的直径. 1.捆绑吊索——钢丝绳有2根承重。则单根钢丝绳的载荷是55KN/2=27.5KN 取安全系数为4.5(6)(8)倍时,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27.5×4.5(或6)(或 8),123.75KN(或165KN)(或220KN) 经查GB20118-2006,6×37结构的纤维芯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换算系数为0.295 则钢丝绳的直径为:D=((123.75×1000)/(0.295×1700))^0.5,15.7mm 同理,可以算出安全系数为6和8时的钢丝绳直径为:18.14和20.9mm 结论:当安全系数取4.5倍时,可采用……其他说明参见 2.根据国标规范6×37的钢丝绳的破断强度是4.5d×d 得出:1700N/m?,4.5d×d,19.4mm 得出钢丝绳直径为19.4mm 起重吊运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慨约计算公式: 钢丝绳直径(mm)的平方乘以50等于破断拉力(公斤)

浅谈吊耳的设计及焊接

浅谈吊耳的设计及焊接 【摘要】电建钢结构施工中,为了规范工程施工中吊耳的设计和使用,确保吊耳使用安全可靠,保证安全施工,对吊耳的设计及焊接经行了浅析。 【关键词】吊耳;设计;吊耳计算;吊耳焊接 1、引言 吊耳在电厂钢结构的施工中,经常被用到,如锅炉的大板梁的吊装、煤斗的吊装、悬挂式烟囱钢内筒的钢梁吊装、层间梁等。然而脱甲烷塔主吊耳、丙烯精馏塔吊耳的设计及选用各式各样,为了规范工程施工中吊耳的设计和使用,确保吊耳使用安全可靠,保证安全施工。以下是对吊耳的设计及焊接的一些浅见。 2、吊耳的设计 吊耳板材质的选用:在吊大的构件时,如锅炉的大板梁的吊装,吊耳与钢梁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因此吊耳是独立的,因此建议选Q345材质的钢板制作吊耳,其钢板强度比较高。当吊耳与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时,吊耳板的材质要与构件选用相同的材质,这样保证焊接时的可熔性。 吊耳孔中心距吊耳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吊耳孔的直径。吊耳孔应用机械加工,不得用火焊切割,如用火焊切割,将影响到吊耳板刚性。吊耳板的厚度应不小于6mm,吊耳孔中心至与构件连接焊缝的距离为1.5~2D(D为吊耳孔的直径)。吊耳板与构件连接的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经过计算,并满足要求;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吊耳板可根据计算或构造要求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的厚度应小于或等于吊耳板的厚度。下面是吊耳的计算: (1)拉应力计算 如图所示,拉应力的最不利位置在A-A断面,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σ=N/S1σ≤[σ]式中:σ――拉应力N――荷载S1――A-A断面处的截面积[σ]――钢材允许拉应力 (2)剪应力计算 如图所示,剪应力的最不利位置在B-B断面,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τ=N/S2τ≤[τ]式中:τ――剪应力N――荷载S2――B-B断面处的截面积[τ]――钢材允许剪应力

板式楼梯计算书(五种类型)

板式楼梯计算书(五种类型)类型一 一、构件编号:LT-1 二、示意图: 三、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000 mm 楼梯高度: H = 1500 mm 梯板厚: t = 100 mm 踏步数: n = 10(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0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00 mm 3.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2.50kN/m2面层荷载:q m = 1.70kN/m2 栏杆荷载:q f = 0.20kN/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0.50 4.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f c = 9.60 N/mm2 f t = 1.10 N/mm2R c=25.0 kN/m3 f tk = 1.54 N/mm2E c = 2.55×104 N/mm2 钢筋强度等级: HPB235 f y = 210 N/mm2 E s = 2.10×105 N/mm2 保护层厚度:c = 20.0 mm R s=20 kN/m3

受拉区纵向钢筋类别:光面钢筋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25.0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 0.25 四、计算过程: 1. 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500 m 踏步宽度:b = 0.2222 m 计算跨度:L0 = L1+(b1+b2)/2 = 2.00+(0.20+0.20)/2 = 2.20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 0.829 2. 荷载计算( 取 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 km = (B+B*h/b)*q m = (1+1*0.15/0.22)*1.70 = 2.85 kN/m 自重:g kt = R c*B*(t/cosα+h/2) = 25*1*(0.10/0.829+0.15/2) = 4.89 kN/m 抹灰:g ks = R S*B*c/cosα = 20*1*0.02/0.829 = 0.48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2.85+4.89+0.48+0.20 = 8.42 kN/m 恒荷控制: P n(G) = 1.35*P k+γQ*0.7*B*q = 1.35*8.42+1.40*0.7*1*2.50 = 13.82 kN/m 活荷控制:P n(L) = γG*P k+γQ*B*q = 1.20*8.42+1.40*1*2.50 = 13.61 kN/m 荷载设计值:P n = max{ P n(G) , P n(L) } = 13.82 kN/m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 l = 15.20 kN 右端支座反力: R r = 15.20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 max = 1.10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10 m M max = R l*L max-P n*x2/2 = 15.20*1.10-13.82*1.102/2 = 8.36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69123 配筋率:ρ= 0.007731 纵筋(1号)计算面积:A s = 579.85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 s'=α*A s = 0.25*579.85 = 144.96 mm2 五、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 s:579.85 mm2 采用方案:d10@100 实配面积: 785 mm2 2.2/3号钢筋计算结果(支座) 计算面积A s':144.96 mm2 采用方案:d6@140 实配面积: 202 mm2 3.4号钢筋计算结果 采用方案:d6@200 实配面积: 141 mm2 六、跨中挠度计算: 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板式吊耳设计及应用

板孔式吊耳设计及应用 李景乐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河南·洛阳 471023) 摘 要:本文结合应用实例,对吊装常用板孔式吊耳的设计与校核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弥 补了相关规范涵盖范围的不足,为类似板孔式吊耳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板孔式 吊耳 设计 应用 前 言 在吊装工程中经常使用板孔式吊耳,而相应的规范或参考资料没有大于20t 的板孔式吊耳的相关设计参数。通常板孔式吊耳的失效形式以吊耳板与设备本体的焊接强度不够及板孔撕裂为多,易造成不安全因素。所以吊耳板孔的强度和焊缝强度是板孔式吊耳设计的最重要环节。本文仅介绍单板孔吊耳的设计计算,双板孔吊耳的设计计算参照执行。 1 吊耳板孔的强度计算 1.1 拉曼公式 图1 板孔式吊耳 图2孔壁承压应力分布 图3板孔失效形式 图1为板孔式吊耳的基本形式,即单板孔吊耳。图2为板孔式吊耳在受外力作用下孔壁承压应力分布情况。图3为板孔式吊耳板孔强度不够吊耳板被撕裂的主要失效形式示意图。也就是说板孔失效是吊轴与板孔接触所形成的接触压应力过大,不是造成接触处压溃,而是吊耳在外力的作用下对吊耳板进行的剪切作用引起的。所以吊装工程中常用拉曼公式来对吊耳板孔进行抗剪强度校验。拉曼公式板孔校核表达式为:

[]22 v 22 k P R r f d R r σδ+=?≤- (1) 式中: k —动载系数,k=1.1; σ—板孔壁承压应力,MPa ; P —吊耳板所受外力,N ; δ—板孔壁厚度,mm ; d —板孔孔径,mm ; R —吊耳板外缘有效半径,mm ; r —板孔半径,mm ; []v f —吊耳板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2; 1.2 吊耳参数确定 从(1)式可以看出,当P 、d 卸扣、δ一定时,取 2 222 R r R r +-适宜的值可最节省材料, 显然 222 2 1R r R r +>-,令 222 2 1.1R r R r +=-,则 4.583R r =。从理论而言, 4.583R r =较为科学, 但使用单板孔吊耳,还应考虑卸扣和绳扣连接时必须预留的间隙,显然R 值不宜太大。笔者认为,R=(3~4)r 较适宜。 通常设计时,应首先按负荷选定使用的卸扣或受力轴的尺寸,则孔径d=d 卸扣+(10~20)mm 。因此,吊耳设计时应在R 与δ上进一步做文章。 首先,确定板厚δ,使根部焊缝的强度与设备本体局部稳定性满足要求。必要时,可延 长焊缝长度或增加筋板加以解决。 图4 吊耳板孔的加强 其次,按R=(3~4)r 选定R 值。 再次,采取加补强板的措施增加板孔局部的强度。通常在吊耳孔处焊接单或双面补强板。参见图4。 δδ

《板式楼梯计算书》

板式楼梯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340 mm 楼梯高度: H = 1650 mm 梯板厚: t = 100 mm 踏步数: n = 10(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0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00 mm 3.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3.50kN/m2 面层荷载:qm = 0.70kN/m2 栏杆荷载:qf = 0.20kN/m 4.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强度等级: HRB400 Es = 3.60×105 N/mm2 抹灰厚度:c = 20.0 mm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20.0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 0.25 二、计算过程: 1. 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650 m 踏步宽度:b = 0.2600 m 计算跨度:L0 = L1+(b1+b2)/2 = 2.34+(0.20+0.20)/2 = 2.54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 0.844 2. 荷载计算( 取 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km = (B+B?h/b)qm = (1+1×0.17/0.26)×0.70 = 1.14 kN/m 自重:gkt = Rc?B?(t/cosα+h/2) = 25×1×(0.10/0.84+0.17/2) = 5.02 kN/m 抹灰:gks = RS?B?c/cosα = 20×1×0.02/0.84 = 0.47 kN/m Pk = gkm+gkt+gks+qf = 1.14+5.02+0.47+0.20 = 6.84 kN/m Pn(G) = 1.35Pk+γQ?0.7?B?q = 1.35×6.84+1.40×0.7×1×3.50 = 12.67 kN/m Pn(L) = 1.2Pk+γQ?B?q = 1.2×6.84+1.40×1×3.50 = 13.11 kN/m 荷载设计值:Pn = max{ Pn(G) , Pn(L) } = 13.11 kN/m 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l = 16.65 kN 右端支座反力: Rr = 16.65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max = 1.27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27 m Mmax = Rl?Lmax-Pn?x2/2 = 16.65×1.27-13.11×1.272/2 = 10.57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23095 配筋率:ρ= 0.004890 纵筋(1号)计算面积:As = 391.17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s'=αAs = 0.25×391.17 = 97.79 mm2 三、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s:391.17 mm2 采用方案:f8@100 实配面积:

板式楼梯计算

10 楼梯设计 该楼梯为现浇整体板式楼梯,楼梯踏步尺寸:150270mm mm ?,楼梯采用C25混凝土,板采用HPB235钢筋,梁纵筋采用HRB335钢筋。楼梯上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2.0K KN M q =?,平面图见图10.1 图10.1 10.1 梯段板设计 10.1.1 梯段板数据 板倾斜角为tan α=1800/3920=0.459, α=24.70,cos α=0.909。取1m 宽板带进行计算。 10.1.2确定板厚 板厚要求,h=l n /25~l n /30=3920/25~3920/30=157~131,板厚取h=140mm 。 10.1.3荷载计算 恒荷载: 水磨石面层: (0.28+0.12)?0.65/0.28=0.93KN/M 踏步重: 1/2?0.28?0.12?25?1/0.28=1.5KN/M 混凝土斜板: 0.14?25?1/0.909=3.85KN/M 板底抹灰: 0.02?17?1/0.909=0.37KN/M 恒荷载标准值: 0.93+1.5+3.85+0.37=6.65KN/M 恒荷载设计值: 1.2?6.65=7.98KN/M 活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2.5KN/M

活荷载设计值: 1.4?2.5=3.5KN/M 荷载总计: 荷载设计值: g+q=11.48KN/M 10.1.4 内力计算 跨中弯矩: M=(g+q )l n 2 /10=11.48?3.922/10=18.194KN M ? 10.1.5 配筋计算 板保护层15mm ,有效高度h 0=140-20=120mm αα?= ==???6 2 2 118.194100.0881.014.31000120 S C M b f h 则ξ=-=10.0923,ξγ=-=10.50.954S γ?= ==??6 20 18.19410756.80.954210120 S y S M A mm f h 选配12@150φ,=2 754S A mm sww 另外每踏步配一根8φ分布筋 10.2 平台板设计 10.2.1 确定板厚 板厚取h=70mm,板跨度l 0=1.54-0.1-0.1=1.34m,取1m 宽板带进行计算。 10.2.2 荷载计算 恒荷载: 面层: 0.65KN/M 平台板自重: 0.07?25=1.75KN/M 板底抹灰: 0.02?17=0.34KN/M 恒荷载标准值: 0.65+1.75+0.34=2.74KN/M 恒荷载设计值: 1.2?2.74=3.288KN/M 活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 2.5KN/M 活荷载设计值: 1.4?2.5=3.5KN/M 荷载总计: 荷载设计值: g+q=3.288+3.5=6.788KN/M 10.2.3 内力计算 跨中计算: M=(g+q) l 02/8=6.788 ?1.342/8=1.524KN/M 10.2.4 配筋计算 板有效高度h 0=70-20=50mm αα?= ==???6 2 2 1 1.524100.04261.014.3100050S C M b f h 则ξ=-=10.0435,ξγ =-=10.50.978S

起重吊耳的设计

第二章 起重吊耳 一、起重吊耳的强度计算 (1) 吊耳的允许负荷按下式计算 n CD P = 式中: P ? 吊耳允许负荷 D ? 起重量(包括工艺加强材料) C ? 不均匀受力系数 C =1.5~2 n ? 同时受力的吊耳数 (2) 吊耳的强度按下列公式校验 1、正应力 ][min σσ16~40mm, s σ=225Mpa; δ>40~60mm, s σ=215Mpa;

16Mn δ≤16mm, s σ=345Mpa; δ>16~25mm, s σ=325Mpa; δ>25~36mm, s σ=315Mpa; δ>36~50mm, s σ=295Mpa; δ>50~100mm, s σ=275Mpa 。 3、吊耳的挤压强度 []s s s d F σσσσδσ42.07.06.0'6.0*=?=?<== 厚度 铰轴挤压 在一般情况下吊耳强度仅校验其剪切强度即可,当有必要时也可校验其弯曲强度。 (3) 吊耳的焊缝强度计算 1、吊耳装于面板之上 i 、开坡口、完全焊透。 ][σσ≤= dl p 单吊耳 K K 7.0=

][σσ ≤= ∑F p 有筋板吊耳 ii 、不开坡口 ][ττ ≤= ∑l a p 式中: P ? 作用于吊耳的垂直拉力(N)。 ∑F ? 焊接于面板的所有吊耳板和筋板面积总和(mm 2)。 ∑l ? 焊缝总长度(mm)。 [σ]? 焊缝许用正应力(N/mm 2)。 [σ]=0.3σb σb ? 焊接母材抗拉强度(N/mm 2)。 [τ] ? 焊缝许用切应力(N/mm 2)。 [τ]=0.18σb 2、吊耳贴焊于侧板 ∑= l K P 7.0τ (Kg/mm 2) 式中:∑l ?全部焊缝长度;K ?角焊缝高度 3、吊耳竖焊于侧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

第3章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 3.1设计资料 已知某多层工业建筑现浇钢筋砼板式楼梯,活荷载标准值为23/kN m ,踏步面层为30mm 厚水磨石,底面为20mm 厚混合砂浆,混凝土为25C ,梁中受力钢筋为335HRB 级,其余钢筋采用235HPB 级,结构布置如图3.1所示。 25C 混凝土: 211.9/c f N mm = 21.27/t f N mm = 335HRB 钢筋: 2300/y f N mm = 235HPB 钢筋: 2210/y f N mm = 1-1剖面图 图3.1 楼梯结构布置图

3.2梯段板计算 3.2.1荷载计算 取1m 宽梯段斜板作为计算单元,踏步尺寸2800mm mm ?15 881.0318280)280()150(280cos 2 2== +=mm mm mm mm mm ?。梯段斜板厚度通常取 mm mm mm mm l h 109~13130 3280~253280)301~251(0===,取板厚mm h 120= 恒荷载设计值: 水磨石面层 m kN m m m kN m m /20.128.01/65.0)15.028.0(2.12=??+? 踏步板自重 m kN m m m kN mm mm /25.228.01/2528.0215.02.13=???? 斜板自重: m kN m kN m m /09.4/251881.012.02.13=??? 板底抹灰重: m kN m kN m m /46.0/171881.002.02.13=??? 合计: m kN g /00.8= 活荷载设计值: m kN m m kN q /2.41/34.12=??= 总荷载设计值: m kN q g /20.122.400.8=+=+ 3.2.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m m b l l n 28.32.01128.00=+?=+= 跨中弯矩: m kN m m kN l q g M ?=?=+=1.1310 )28.3(/20.1210)(2 20max 3.2.3承载力计算 梯段斜板按矩形截面计算,截面计算高度应取垂直于斜板的最小高度。 梯段斜板保护层厚度取为mm 20,则截面有效高度为 mm mm mm a h h s 100201200=-=-= 110.0100 10009.110.1101.132 6 201=????==bh f M c s αα

常用吊耳标准

常用吊耳标准 甘肃火电工程公司工程管理部二○○五年十一月

批准:靳旭东审核:马宝成编写:师自知

1.说明 起重作业是电建施工中最常见的作业,也是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特种作业。其中,吊耳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设备、人身安全。为了规范施工中临时吊耳的制作,保证使用安全,编制本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项目相关工作。 1.2 参考文件 化工行业标准,HG/T21574-94《设备吊耳》 《现场起重常用计算》。 2.吊耳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2.1 吊耳的分类 施工现场常用的吊耳有三种,一种是圆钢焊制的吊耳,用于较轻工件。一种是钢板焊制的吊耳,用于较重工件。一种是钢管焊制的吊耳,用于大型超重工件,通常由设备厂完成。 由于吊耳的使用场合不同,受力情况不同,可细分为7种型式。 各种吊耳的型式及公称吊重见表1-1

各种吊耳的型式及公称吊重 表1-1

吊耳的分类及公称吊重范围 续表1-1

2.2 吊耳的材料和制造技术要求 2.2.1 吊耳的材料 圆钢吊耳用3#钢,禁止用螺纹钢。 板式吊耳的吊耳板、筋板和轴式吊耳的档板、材料均为Q235-A,所用钢板或钢带应符合GB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热轧厚钢板和钢带》的规定。 管式吊耳可选用GB8162《结构用无缝钢管》中的钢管,材料为20钢。 垫板材料应于垫板联接的工作母材相同。 2.2.2 吊耳的加工和装配 板式吊耳的吊耳板应平直,垫板与工件紧密贴合,间隙不大于1㎜。吊耳板、垫板、筋板等的切割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毛刺等缺陷。吊耳内孔需打磨光滑,不能有凹凸棱角。 2.2.3 吊耳的检验 吊耳必须经二级验收后使用:焊工对所有焊缝进行外观检查,不允许存在裂纹与未熔合缺陷,必要时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查,使用部门应在使用前对吊耳的设置、焊接作全面检查确认。

板式楼梯计算实例分析解析

板式楼梯计算实例

【例题 2.1《楼梯、阳台和雨篷设计》37页,PDF 版47页】 图2.1为某实验楼楼梯的平面图和剖面图。采用现浇板式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2211.9/, 1.27/c t f N mm f N mm ==钢筋直径d ≥12mm 时采用HRB400级钢筋,2360/y f N mm =;d ≤10mm 时采用HPB300级钢筋, 2270/y f N mm =,楼梯活荷载为3.5KN/m 2。 楼梯的结构布置如图2.8所示。斜板两端与平台梁和楼梯梁整结,平台板一端与平台梁整结,平台板一端与平台梁整结,另一端则与窗过梁整结,平台梁两端都搁置在楼梯间的侧墙上。

试对此现浇板式楼梯进行结构设计。 解: 1)斜板TB1设计 除底层第一跑楼梯的斜板外,其余斜板均相同,而第一跑楼梯斜板的下端为混凝土基础,可按净跨计算。这里只对标准段斜板TB1进行设计。 对斜板TB1取1m宽作为其计算单元。 (1)确定斜板厚度t 斜板的水平投影净长为l1n=3300mm

斜板的斜向净长为113691cos n n l l mm α == = 斜板厚度为t 1=(1/25~1/30)l 1n =(1/25~1/30)×3300=110~120mm,取t 1=12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384页) (2)荷载计算,楼梯斜板荷载计算见表2.3。 表2.3楼梯斜板荷载计算 水磨石面层的容重为0.65KN/m 2(GB50009-2012,附录A-15,84页);纸筋灰容重16KN/m 3(GB50009-2012,附录A-6,75页,实际工程中已被水泥砂浆代替)以上计算的荷载设计值是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计算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1.357.160.98 3.513.10/p KN m =?+?=,综合取p=13.50KN/m (3)计算简图 如前所述,斜板的计算简图可用一根假想的跨度为l 1n 的水平梁

焊接吊耳的设计计算

焊接吊耳的设计计算及正确使用方法 1.目的 规范工程施工中吊耳的设计和使用,确保吊耳使用安全可靠,保证安全施工。 2.编制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1986) 3.适用范围 我公司各施工现场因工作需要,需自行设计吊耳的作业。4.一般规定 4.1使用焊接吊耳时,必须经过设计计算。 4.2吊耳孔中心距吊耳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吊耳孔的直径。 4.3吊耳孔应用机械加工,不得用火焊切割。 4.4吊耳板与构件的焊接,必须选择与母材相适应的焊条。 4.5吊耳板与构件的焊接,必须由合格的持证焊工施焊。 4.6吊耳板的厚度应不小于6mm,吊耳孔中心至与构件连接焊缝的距 离为1.5~2D(D为吊耳孔的直径)。 4.7吊耳板与构件连接的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经过计算,并满足要 求;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 4.8吊耳板可根据计算或构造要求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的厚度应小于 或等于吊耳板的厚度。

5 吊耳计算 5.1拉应力计算 如图所示,拉应力的最不利位置在A-A断面,其强度计算公式为: σ=N/S1σ≤[σ] 式中:σ――拉应力 N――荷载 S1――A-A断面处的截面积 [σ]――钢材允许拉应力 σ单位:N/mm2 δ ≤ 20 δ >20-40 δ >40-50 Q235 170 155 155 Q345 240 230 215 附:钢丝绳6×37-11.0-170-I 它的代表是什么?钢丝绳粗细是多少? 6股,每股37根绞成。外径11毫米。公称抗拉强度每平方毫米170公斤。钢丝的机械性能为I级。

吊装某一构件,重约55KN,现采用6*37钢丝绳作捆绑吊索,其极限抗拉强度为1700N/m㎡,求钢丝绳的直径. 1.捆绑吊索——钢丝绳有2根承重。则单根钢丝绳的载荷是55KN/2=27.5KN 取安全系数为4.5(6)(8)倍时,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27.5×4.5(或6)(或8)=123.75KN (或165KN)(或220KN) 经查GB20118-2006,6×37结构的纤维芯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换算系数为0.295 则钢丝绳的直径为:D=((123.75×1000)/(0.295×1700))^0.5=15.7mm 同理,可以算出安全系数为6和8时的钢丝绳直径为:18.14和20.9mm 结论:当安全系数取4.5倍时,可采用……其他说明参见 2.根据国标规范6×37的钢丝绳的破断强度是4.5d×d 得出:1700N/m㎡=4.5d×d=19.4mm 得出钢丝绳直径为19.4mm 起重吊运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慨约计算公式: 钢丝绳直径(mm)的平方乘以50等于破断拉力(公斤) 此公式二十年前在一本起重机方面的书上学的,工作中运用较方便。对照钢丝绳表查,基本上符合6乘19纤维芯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670兆帕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 起重吊运用时应将破断拉力除以安全系数6倍等于安全负荷。 圆形钢丝绳直径20mm,公称抗拉强度1700,求最小破断拉力???? 给你说个简单的估算公式:P=50*D*D 式中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单位:Kgf;D ---钢丝绳的直径,单位:毫米.适用在钢丝强度为1600-1700MPa的情况下.在吊装作业中,钢丝绳的许用拉力不能等于破断拉力,应低于破断拉力,许用拉力可按下式求得:〔P〕=P/K 式中,:〔P〕---钢丝绳的许用拉力,亦叫安全拉力,单位:Kgf;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单位:Kgf;K---安全系数(一般取3-6,特殊情况下,按施技术工要求去执行). 实例:寸绳:直径26-28之间,10倍安全系数可吊3.3T P=26*26*50=33800kg/10=3380kg ≈3.3T P= 10*10*50=5000kg/10=500kg

板式楼梯计算

板式楼梯计算 采用现浇板式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kN/ mm2,ft=1.43 kN/ mm2。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2 360/y f N mm =;楼梯活荷载为2KN/m 2。 1)斜板TB3设计 除底层第一跑楼梯的斜板外,其余斜板均相同,而第一跑楼梯斜板的下端为混凝土基础,可按净跨计算。先对标准段斜板TB3进行设计。 对斜板TB3取1m 宽作为其计算单元。 (1)确定斜板厚度t 斜板的水平投影净长为l1n=3300mm 斜板的斜向净长为 113691cos n n l l mm α= == 斜板厚度为t1=(1/25~1/30)l1n=(1/25~1/30)×3300=110~120mm,取t1=120mm 。 (3)计算简图 如前所述,斜板的计算简图可用一根假想的跨度为l1n 的水平梁替代,其计算跨度取斜板水平投影净长l1n=3300mm 。

(4)内力计算 剪力V=1/2×p ×l1n=0.5×10.40×3.3=17.16KN<0.7ftbh0=0.7×1.43×1000×100=100.1KN 考虑到斜板两端均与梁连接,对板有约束作用,所以跨中最大弯矩取: 22 113.50 3.314.70.1010 n pl M KN m ?=== (5)配筋计算 h0= t1-20=120-20=100mm 板的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 ,,受力筋拟使用HRB400级钢筋) < 选用:①下部受力筋 12@200,As=565 mm 2 < 不超筋 ②下部分布筋,As>max{0.15×565,0.15%×120×1000}= max{113.1,180}=180 mm 2(根据《混凝土规范》 《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第9.1.7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制;若按最小配筋率计算As>0.002×120×1000=240mm 2),选用 8@200,As=251m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