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3)、的环球航行。

(4)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千米;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二)地球仪

1、(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的线叫,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

(3)、地球自转的轴叫做。它是一个 (假想、真实)的轴。

(4)、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做;为了区别不同的纬度而标定的度数叫做。

从西向东,西经变小,东经变大

从北往南,北纬减小,南纬变大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形成了 。

给出某一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例:(1)写出图中A.B.C 三点的经纬度: A 、 、 B 、 、 C 、 、

(2)A.B.C 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 点位于B 点的 方向;B 位于 (南或北)半球。 (3)C 位于 (东或西)半球。 (4)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C 位于B 的 方向;

(5)在图中找出点M (500N 、1600E )、N (350N 、1700

E ) (2)甲:( , ) 半球、 半球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带

乙:( , ) 半球、 半球 (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 带

1、北极上空看,地球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方向转。)

2、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如:北半球为

春季,则南半球为季;

3、当地球运动到C时,此时地球为节气,

北极上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当地球运动到B时,此时地球为节气,

地球上出现的现象是;当地球运动

到D时,此时地球为节气,地球上出现

的现象;当地球运动到A时,此时地球为

节气,北极上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4、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划分:

(1)、填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

A、 B、 C、 D、

E、我国位于温度带;

(2)、A与B的分界线是;B与C的分界线

是;

A与D的分界线是;D与E的分界线

是;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2、比例尺的知识:

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又叫缩尺;

拓展应用: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比值大的比例尺就,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图幅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表示范围大小的关系: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但表示的内容;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但表示的内容。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

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3、运用地图辨别方向,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下,左右。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2)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单位为。

②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单位为。

③海平面以下,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叫做。

4、等高线地形图:

(1)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叫做等深线;(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海拔之差叫做,同一幅图中等高距。

(3)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坡度缓的地

A B C A山顶: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谷线,也称集水线,易形成河流;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脊线,也称分水线,不形成河流;

D E

D盆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E鞍部E图中A处,两个山峰之间的平缓部位;

(4)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海拔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5)根据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6)修水坝,选坝址,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

(7)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

读右图回答:

(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理由是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理由是:②处是山

谷,易形成河流;并绘出河流流向(从高处向低处);

(3)C和D的相对高度是 200米。

读左图回答: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山顶②鞍部

③陡崖④山脊

(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丙,

理由是:丙处是盆地出口坝身短,工程量小,投资少,

利于蓄水;

判定图形:

图中地形名称A、 B、 C、 D、

HI、 MN、

3、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制成地形图。在该地图中一般用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就越;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色表示。

_____________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4、陆地地形可以分为、、、、。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古寺位于雁北湖的

方向

(2)a河或b河中流速快的一条

河流是。

(3)C处的地形是该处的

海拔高度是

(4)如果沿缓坡爬山,应选择

坡。(A或B)。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所以就有分陆地,分海洋之说。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南)半球,(东、西);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南)半球,(东、西)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

③最大的大陆:;最大群岛:;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

④洲界:亚洲与非洲:运河;亚洲与欧洲:山脉、河、、、、;北美洲与南美洲:运河;亚洲与北美洲:海峡;

(3)、赤道穿过的洲有: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有:、;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有:;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洲有:、、 ___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洋:;

(4)、根据下图,填出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G 、 ①、 ②、 ③、 ④

2、海陆变迁: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下图填出六大板块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位于 。 ④、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 — 山火山地震带 b) 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 板块与 板块张裂地区。日本、台湾多地震,原因是 板块与 板发生 运动。 ⑤、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 ,板块边缘运动活跃,容易形成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