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X90615和STC12C5604AD的SMBusPWM-通信

MLX90615和STC12C5604AD的SMBusPWM-通信
MLX90615和STC12C5604AD的SMBusPWM-通信

1 目的

该文档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怎样实现单片机和红外温度计MLX90615的SMBus通信。代码是基于STC12C5604AD单片机的。实例给出了由C语言实现MLX90615读取物体温度,写入数据到MLX90615的功能。

2 C 代码

2.1 由MLX90615读取温度部分

实例给出了应用C语言来实现从MLX90615中读取物体温度的程序。为了使程序操作和运行简单起见,整个项目被分为几个子项目。在该文档中整个C程序分为主文件SMBus.c(用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读取、改变SMBus 地址、改变发射率参数功能);子文件SMBus_CM.c(具体描述SMBus通信的起始状态,终止状态,发送和接受数据);子文件SMBus_OP.c(包含了利用SMBus通信由MLX90615读取数据,对MLX90615写入数据和PEC校验码计算的程序);子文件Delay.c(调用延迟函数);子文件dec2hex.c(将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子文件CalTem.c(根据十六进制数值计算温度读数);子文件digitalLED.c(在数字LEDs上显示温度读数)。在主文件的头文件中引用相应的子文件.h文件,以将所有功能综合、链接起来。

//----------------------------------------------------------------------------------------------------------------------------------------//

//----------------------------------------------------------------------------------------------------------------------------------------//

主文件SMBus.c

//----------------------------------------------------------------------------------------------------------------------------------------//

//----------------------------------------------------------------------------------------------------------------------------------------//

红外温度计—MLX90615中读取物体温度

描述:该文件是基于单片机STC12C5604AD编写的C语言程序,可通过SMBus实现对MLX90615温度数据的读取,对MLX90615写入数据的功能。实例给出了读取物体温度的程序,以及可根据十六进制数值计算温度数值并在数字LEDs上显示温度的程序,但是此为可选项,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应用另行选择其他方式。

//----------------------------------------------------------------------------------------------------------------------------------------//

头文件

//----------------------------------------------------------------------------------------------------------------------------------------//

#includ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MBus_CM.h" //引用SMBus_CM.h文件(包含起始状态,终止状态,发送,接收字节等) #include "SMBus_OP.h" //引用SMBus_OP.h文件(包含由MLX90615中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

#include "digitalLED.h" //引用digitalLED.h文件以在数字LEDs上显示温度读数

#include "CalTem.h" //引用CalTem.h文件来根据十六进制数值计算温度

#include "dec2hex.h" //引用dec2hex.h文件将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include "Delay.h" //引用Delay.h文件

//----------------------------------------------------------------------------------------------------------------------------------------//

宏定义I/O端口和SMBus信号输入输出方向

//----------------------------------------------------------------------------------------------------------------------------------------//

#define _SDA_OUTPUT P1M0=0x10; P1M1=0x10; //设置SDA为开漏输出

#define _SDA_INPUT P1M0=0x10; P1M1=0x00; //设置SDA为高阻输入

#define _SCL_IO P1M0=0x08; P1M1=0x08; //设置SCL为开漏输出的I/O端口

sbit SDA = P1^4; //指定SDA线给P14 sbit SCL = P1^3; //指定SCL线给

P13

//----------------------------------------------------------------------------------------------------------------------------------------//

主函数功能

作用:读取物体温度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slaveaddress;

unsigned long int DATA;

unsigned int *mahm;

_SCL_IO; //引用宏定义-设置SCL为开漏式I/O口

_SDA_OUTPUT; //引用宏定义-设置SDA为开漏式输出

SCL=0; //

Delay(30000); //SMBus请求时间,将PWM模式转换为SMBus模式(21ms – 39ms)

SCL=1; //

while(1)

{

slaveaddress=MEM_READ(0x00,0x10);

//读取存于MLX90615 EEPROM "00h"地址中的SMBus地址

DATA=MEM_READ(slaveaddress,0x27);

//基于上述地址由MLX90615的内存07h中读取物体温度

mahm=CALTEMP(DATA);

//基于所得的十六进制温度格式计算实际温度

show(mahm,5);

//在数字LEDs上显示计算所得温度

}

}

//----------------------------------------------------------------------------------------------------------------------------------------//

//----------------------------------------------------------------------------------------------------------------------------------------//

子文件SMBus_CM.c

//----------------------------------------------------------------------------------------------------------------------------------------//

//----------------------------------------------------------------------------------------------------------------------------------------//

该文档包含了SMBus通信的起始状态,终止状态,发送和接受字节等

//----------------------------------------------------------------------------------------------------------------------------------------//

头文件

//----------------------------------------------------------------------------------------------------------------------------------------//

#include

#include "SMBus_CM.h" //头文件中引用本身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Delay.h"

//----------------------------------------------------------------------------------------------------------------------------------------//

宏定义I/O端口和SMBus信号的方向

//----------------------------------------------------------------------------------------------------------------------------------------//

#define _SDA_OUTPUT P1M0=0x10; P1M1=0x10; //设置SDA为开漏输出

#define _SDA_INPUT P1M0=0x10; P1M1=0x00; //设置SDA为高阻输入

#define _SCL_IO P1M0=0x08; P1M1=0x08; //设置SCL为开漏式I/O端口

sbit SDA = P1^4; //指定SDA线给P14

sbit SCL = P1^3; //指定SCL线给P13

//----------------------------------------------------------------------------------------------------------------------------------------//

函数名: start_bit

功能: 在SMBus总线上产生起始状态

注解: 参考“系统管理总线说明书-版本2.0”

//----------------------------------------------------------------------------------------------------------------------------------------//

void start_bit()

{

_SDA_OUTPUT; //设置SDA为输出

SDA=1; //设置SDA线为高电平

_nop_();_nop_();

SCL=1; //设置SCL线为高电平

Delay(5); //在终止和起始状态之间产生总线空闲时间(Tbuf=4.7us最小值)

SDA=0; //设置SDA线为低电平

Delay(5);

//(重复)开始状态后的保持时间,在该时间后,产生第一个时钟信号

//Thd:sta=4us最小值

SCL=0; //设置SCL线为低电平

_nop_();_nop_();

}

//----------------------------------------------------------------------------------------------------------------------------------------//

函数名: stop_bit

功能: 在SMBus总线上产生终止状态

注解: 参考“系统管理总线说明书-版本2.0”

//----------------------------------------------------------------------------------------------------------------------------------------//

void stop_bit()

{

_SDA_OUTPUT; //设置SDA为输出

SCL=0; //设置SCL线为低电平

Delay(5);

SDA=0; //设置SDA线为低电平

Delay(5);

SCL=1; //设置SCL线为高电平

Delay(5); //终止状态建立时间(Tsu:sto=4.0us最小值)

SDA=1; //设置SDA线为高电平

}

//----------------------------------------------------------------------------------------------------------------------------------------//

函数名: send_bit

功能:在SMBus总线上发送一位数据

//----------------------------------------------------------------------------------------------------------------------------------------//

void send_bit(unsigned char bit_out)

{

_SDA_OUTPUT; //设置SDA为开漏输出以在总线上传送数据

if(bit_out==0) //核对字节的位

//如果bit_out=1,设置SDA线为高电平

SDA=0;

else

SDA=1; //如果bit_out=0,设置SDA线为低电平

_nop_(); //

_nop_();//Tsu:dat=250ns 最小值

_nop_(); //

SCL=1; //设置SCL线为高电平

Delay(4); //时钟脉冲高电平脉宽(10.6us)

SCL=0; //设置SCL线为低电平

Delay(4); //时钟脉冲低电平脉宽

}

//----------------------------------------------------------------------------------------------------------------------------------------//

函数名: receive_bit

功能:在SMBus总线上接收一位数据

//----------------------------------------------------------------------------------------------------------------------------------------//

unsigned char receive_bit()

{

unsigned char bit_in;

_SDA_INPUT; //设置SDA为高阻输入

SCL=1; //设置SCL线为高电平

Delay(2);

if(SDA==1) //从总线上读取一位,赋给bit_in

bit_in=1;

else

bit_in=0;

Delay(2);

SCL=0; //设置SCL线为低电平

Delay(4);

return bit_in; //返回bit_in值

}

//----------------------------------------------------------------------------------------------------------------------------------------//

函数名: slave_ack

功能: 由受控器件MLX90615中读取确认位

返回值: unsigned char ack

1 - ACK

0 - NACK

//----------------------------------------------------------------------------------------------------------------------------------------//

unsigned char slave_ack()

{

unsigned char ack;

ack=0;

_SDA_INPUT; //设置SDA为高阻输入

SCL=1; //设置SCL线为高电平

Delay(2);

if(SDA==1) //从总线上读取一位,赋给ack

ack=0;

else

ack=1;

Delay(2);

SCL=0; //设置SCL线为低电平

Delay(4);

return ack;

}

//----------------------------------------------------------------------------------------------------------------------------------------//

发送一个字节

函数名: TX_byte

功能: 在SMBus总线上发送一个字节

参数: unsigned char TX_buffer (将要在总线上发送的字节)

注解: 先发送字节的高位

//----------------------------------------------------------------------------------------------------------------------------------------//

void TX_byte(unsigned char TX_buffer)

{

unsigned char Bit_counter;

unsigned char bit_out;

for(Bit_counter=8;Bit_counter;Bit_counter--)

{

if(TX_buffer&0x80)

bit_out=1; //如果TX_buffer的当前位是1,设置bit_out为1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M.G.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 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83年,AMPS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1985年,已经扩展到47个地区。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 汽车移动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阪等地投入商用,成为全球首个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前联邦德国于1984年完成C 网,频段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球接入通信系统(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ACS),频段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obile Telephone System,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Nordic Mobile Telephone, NMT)移动通信网,频段450MHz。这些系统都是双工的基于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分析解析

技术市场 从1924年实验室发现了电离层及短波通信实现以后,短波通信以其远距离通信、良好的机动性能、顽固性强及同时具备多种通信能力的特点在战术通信、军事领域、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度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正式进入现代化的数字通信时代。就目前形势而言,短波通信技术虽然大量的应用低速跳频、低速数据传输、声码等,自身的通信能力拥有了一定的抗干扰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及自适应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技术中长期处于研究阶段的成果正在逐步地迈向实用阶段。 一、短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 1.波形 短波通信西洞中的自动链路及数据传输将使用相同的突发波,进而起到提高系统灵活性的作用。 2.信道分离 短波通信系统把呼叫信道及数据流信道进行分离并让二者之间相邻,以便他们保持传输特性上相近。信息分离一方面可以让信息流量各自承担,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传送过程中的高效率性及链路建立的快速性。 3.链路建立的同步性 第二代短波通信以异步方式建立链路系统,而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将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都采用。同步方式相比之于异步方式具有延时更小的特点,电台的驻留信道在在这种方式下某一时间内是确定的。 4.管理业务能力强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对各种业务都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在建立链路的同时可以自动的确定通信的双方所采用的抗干扰及数据体制。同时还具备快速建立链路、同步建立及信息携带的功能。 5.具有可靠地最低限度的通信能力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技术与极低速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最低限度通信。极低速的链路建立能力可以达到-20dB,定调频和数据通讯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的极低速可以完成。 二、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短波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频率自适应技术,而未来的短波通信技术将朝着更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1.短波自适应数字通信技术 (1专用选频和通信系统建立。目前我们常用到的自适应选频与信道建立技术都是与通信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选频质量大大低于专用选频系统的频率质量。为了确保频率质量,为了提高短波通信质量,我们应该将专用选频系统和自适应通信系统结合在一起;(2传输速率技术。短波通信选定工作频率后,前提是采用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才可能随时获得信道上最大数据吞吐量。我们在允许的误码率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高的数据传输率。为便于确保通信质量,系统所采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应与信道条件相关联。当信道传播性良好的时候选择较高传输效率发送信息,反之较差的时候,降低传输速率。 2.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当前受到广泛应用的窄带短波电台一共有串行调制调解器和并行调制调解器。串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使用的是单载波进行信息发送,最高速率可达到9.6kb/s,这种体制的调制调解器对均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主要是将传输

基本通信技术

20世纪无疑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一百年,从19世纪的模拟电话、电报通信到20世纪的Internet,人类的通信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计算机已经由过去的单机应用模式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和网络互联,通过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互连的基础,虽然这不是一本专门讲解通信技术的书籍,但是掌握一些通信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应用是非常有益的。因为通信技术的许多概念、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和我们将要讨论的主题有关。 1.1 通信系统简介 通信就是信息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递的过程。人类通信的历史非常久远,远古时代人类通过语言、符号或烽火传递信息,听觉和视觉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邮政系统成为信息传递的手段。而电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子通信时代,电报、电话和广播电视已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手段。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Internet作为一种新的通信媒体,向传统的通信手段发出了新的挑战。 1.1.1 通信技术发展简史 自从19世纪初,人类开始电子通信以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的传输媒体不断出现,下面简要回顾一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Samuel Morse)发明了有线电报,使得通过一条铜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成为可能。对报文的每一个字符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对应着一串长短不一的电脉冲,通过铜导线传导出去,接收者通过一个电子感应器来识别编码信息。 1844年,摩尔斯建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电报系统。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1)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 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 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

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消息一般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校园日常稿件不需要千字,两三百字即可)。通讯: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

形象、更生动。通讯一般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校园新闻一般四五百字即可) (4)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 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作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作。 (5)表现手法不同 消息: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

通信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常用参数缩写解释 参数缩写含义解释参数缩写含义解释 小区名称小区号 基站地址时间 基站名称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编号基站色码 载频号经度 位置区号码纬度 帧丢失率小区地识别码 话音质量评估时间提前 路径损耗原则参数帧号码 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不连续传输 计录测试标志(切换,掉话等)跳频状态消息内容微小区 当前地基站色码邻小区地广播控制信道 当前地广播控制信道邻小区广播控制信道当前地国家移动码邻小区平均地接收电平当前地移动网号邻小区基站色码 当前地位置区号码邻小区路径损耗原则参数当前服务小区号邻小区小区重选标准参数当前地小区识别码平均地接收电平 业务信道移动配置指数偏移信道接收质量业务信道地跳频序列码平均地接收电平 业务信道号信道接收质量 业务信道时隙天线型号 业务信道类型天线覆盖角 业务信道模型天线下倾角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天线水平极化角 无线接续超时计数最大值天线照片文件名无线接续超时计数当前值发信功率电平 同频平均地接收电平基站地最大时隙 同频基站色码手机地最大时隙 邻频平均地接收电平十六制字符 发信功率电平邻小区编号 邻频基站色码十六制字符 邻小区编号 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基站识别码()

使移动台能区分相邻地各个基站. 国家色码,识别 注:它不唯一地识别运营者,主要是用来区分国界各侧地运营者. 基站色码,识别基站 在定义地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相邻不使用相同地.因此,为了防止可能出现地僵局,建议中给出了所有成员国地定义. 小区全球识别码() 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地小区.它是在位置区识别码()后加上一个小区识别码(). 小区识别码,识别一个位置区内地小区,最多为. :不连续传输 在系统中,传输方式有普通和不连续传输()两种摸式.所谓不连续传输就是在通话期间:进行地话音编码;在通话间隙:传输低速编码.目地是降低空中地总地干扰电平,节省无线发射机电源地耗电量. 当在上使用时,并非所有均可传输,但以下帧总被传输,因此可用来评价期间地质量和信号电平. (平均接收电平): 描述收到信号强度(电平)地统计参数,作为功率控制和切换过程地依据. 参数范围:() 收信信号电平将被映射到之间地某个值. < … … > 注:定义每个载波地需. (信号接收质量): 描述收信无线链路信号质量地统计参数,该参数作为功率控制和切换过程依据. 参数定义(表:) <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假定值 > 假定值

消息和通讯标题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写作特点

消息和通讯标题的区别 一,消息标题往往“一语中的”,且是结构完整的句子;通讯标题语义不足,常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eg:消息标题: 《百年恩来》将播出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上海女足夺回全国冠军 通讯标题: 科学的21世纪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 快递业迅速崛起的秘密 二、消息常用多行标题;通讯一般是单行标题,如果用双行标题,采用附加破折号的形式。消息标题中不采用破折号,是两者的一大形式区别。 eg:消息三行标题: (引题)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主题)男多女少我国青年婚姻问题凸现 (副题)计划生育使我国少生4亿人2033年人口将达到15亿

消息双行标题:(引题)[中共甘肃省委专题发文 (主题)[加强和改进对共青团的领导 (主题)[公司电缆失窃学生惨遭毒刑 (副题)山西清源一非法拘禁事件激起义愤 通讯双行标题: 生命之柱 ——张海迪之歌 我们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施耐德电器公司领导人访谈 由例子不难看出,引题作为主题的“马前卒”,主要起引出主题,或提示背景、原因,或引出意义,或烘托气氛的作用,且引题多语义不足,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主题则起着概括消息最主要的事实、揭示出消息最主要的观点两大作用,且多为实题;副题内容较实,是主题的具体化,用于弥补主题的不足,起到注释、补充、印证的作用。 就如我们平时做事,因为想在第一时间内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自然要在包装上多增加些元素,而如果不急于表现,自然可以多点神秘的色彩。消息标题平实、累赘的特点是由其快速、简明的特性决定的,而通讯可以通过内容详细阐释,标题含蓄一些也不打紧。

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 a.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b.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c.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短波通信的发展历程

短波通信的特点 短波按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现在的ITU-R),的划分是指波长在l00m~l0m,频率为3MHz~30MHz的电磁波。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实际上,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离通信的优点,短波通信实际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5MHz~30MHz。 短波通信的发展历程 自从1921年发生在意大利罗马的一次意外事故,短波被发现可实现远距离通信以来,短波通信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中、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地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商业等部门,用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图像、语音广播等信息。在卫星通信出现以前,短波在国际通信、防汛救灾、海难救援以及军事通信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短波通信可以利用地波传播,但主要是利用天波传播。地波传播的衰耗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递增,在同样的地面条件下,频率越高,衰耗越大。利用地波只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其工作频率一般选在5MHz以下。地波传播受天气影响小,比较稳定,信道参数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故地波传播信道可视为恒参信道。天波是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部分,倾斜投射的电磁波经电离层反射后,可以传到几千千米外的地面。天波的传播损耗比地波小得多,经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多跳传播)之后,可

以达到极远的地方,因此,利用天波可以进行环球通信。天波传播因受电离层变化和多径传播的严重影响极不稳定,其信道参数随时间而急剧变化,因此称为变参信道。天波不仅可以用于远距离通信,而且还可以用于近距离通信。在地形复杂,短波地波或视距微波受阻挡而无法到达的地区,利用高仰角投射的天波可以实现通信。 与卫星通信、地面微波、同轴电缆、光缆等通信手段相比,短波通信也有着许多显著的优点: 1)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继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因而建设和维护费用低,建设周期短; 2)设备简单,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固定设置,进行定点固定通信。也可以背负或装入车辆、舰船、飞行器中进行移动通信; 3)电路调度容易,临时组网方便、迅速,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 4)对自然灾害或战争的抗毁能力强。通信设备体积小,容易隐蔽,便于改变工作频率以躲避敌人干扰和窃听,破坏后容易恢复。 这些是短波通信被长期保留,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短波通信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 1)可供使用的频段窄,通信容量小。按照国际规定,每个短波电台占用3.7kHz的频率宽度,而整个短波频段可利用的频率范围只有28.5MHz。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全球只能容纳

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39814864.html, 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作者:费玉婷李建龙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22期 摘要虽然短波频率资源较少,且不具备稳定的通信质量,但是短波能够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并且在通信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基础设施和中介。除此之外,短波設备的体积较小,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且不需要大量成本的投入,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低,即使是面对特殊的环境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在无线通信中发挥作用。在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短波通信传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民航、紧急通信和军事应用领域等。 关键词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关键技术 引言 受到通信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短波传输的速率也日益增加,短波通信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短波通信不需要借助基础设施和中继设备就可以完成远距离的通信,因此短波通信系统在通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通信行业应当重视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并科学的应用其关键的技术手段来推动行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国内短波通信现状 短波通信可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在军事领域,远程通信主要分为两类: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然而,如果遇到特别危机的情况,卫星系统可能无法稳定的运行,那么这就需要发挥短波通信的作用,相比之下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及抗扰动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正是因为短波通信具有这样的特性才使得其在军事领域的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较为复杂,常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环境来说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稳定有效的运行。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且耗费较低,因此,在民用通信中也经常会运用到短波通信系统。我国在使用短波通信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点传递的方式进行通信,这主要是因为点传递式的通信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以及复杂的现场环境下有效地实现通信。另外,例如在抢险和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利用点传递式短波通信将地震灾区的情况传递到地震灾后的指挥中心。此外,由于点传递式短波通信的传播速度较慢所以无法在紧急的情况下得到应用[1]。 2 短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分析 ①协议体系结构。对于短波组网技术来说,其核心的内容就是能够兼容各种短波电台组网的短波协议栈结构,且对于传输体制来说也有重要的作用。提出协议栈结构以此来制定短波通

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发展历程,并以时间表的形式分析和记录了中国电信行业的主要发展史,并简要介绍了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4G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并简要归纳了4G网络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关键字:通信、通信技术、运营商、4G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是当代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技术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通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最早的通信包括最古老的文字通信以及我国古代的烽火台传信。而当今所谓的通信技术是指18世纪以来的以电磁波为信息传递载体的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级通信阶段(以1839年电报发明为标志) 近代通信阶段(以1948年香农提出的信息论为标志) 现代通信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互联网、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技术为标志) 从1838年莫尔斯发明电报开始,通信技术经历了从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到光导纤维,从步进展、纵横制导数字程控交换机,从固定电话、卫星通信到移动电话、从模拟通信技术到数字通信技术的演进。通信技术每一次的重大进步,都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网的能力和扩展了通信业务,如从过去的电报、传真、电话到现在的可视电话、即时通信(QQ&MSN)和电子邮件(E-mail)等,给通信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社会通信服务水平的提高。现在通信技术和业务已

渗透到人们生活娱乐、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和工作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信息通信的需求更加强烈,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理想的目标就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以及相关物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通信。 百年以来,通信技术一直由西方国家主导其发展。直到世纪之交,历史才发生改变。2000年5月,由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我国政府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ITU)采纳为3G无线移动通信国际标准。2001年3月被3GPP采纳,这是我国通信百年历史上零的突破。移动通信从只支持语音通信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发展到到支持话音和低速数据(短信、GPRS)等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再到支持视频通信、高速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当前,处在从2G到3G转折时期的通信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包括技术、网络、业务以及运营模式。电路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融合,将导致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技术、业务、市场、终端、网络乃至行业运行管理和政策方面的融合。在业务竞争中,各个电信运营商也在打破传统电信的思维或疆界,开拓新的市场。 二、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1、1949——1994 政府行政绝对垄断 从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到1978年,整个电信企业完全依靠行政垄断进行经营,在管理上采用政企合一的方式。政府无论从经营业务到资费方面都实行严格的控制,完全是计划经济,完全是政府定价,而且它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党、政、军的,并没有考虑到为个人服务。举例说,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

如何区分消息、通讯和言论

消息、通讯和言论 1.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其他表达方式用得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彩流光,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比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受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限制,对这些手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的短波通信技术已经问世,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在1999年美军公布了一系列第三代短波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在实践当中。本文将介绍目前广泛应用于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管理、频率管理、数据传输和物理调制解调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然后阐述第三代短波通信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短波通信;多方互动;集团化;加密软件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是在1999年美军公布了一系列第三代短波通信协议(即MIL-STD-188-141B,简称“HF-3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它在很多层面上都得到了改良,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通信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 一、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短波通讯实际上是通过电离层的反射进行通信的,在第三代短波通讯中,电离层仍是非常重要的传输介质。不过相比于第二代短波通讯技术,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地规避电离层对通信信号的反射、散射等影响信号稳定性的作用力,极大程度地保障短波通信信号质量和传输效果。特别是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很多新技术运用到短波通信中来,有效地提升了短波通信的质量和传输效果。如信道编码技术、差分跳频技术、短波网组技术等。可以说,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通信的质量和传输效果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同步技术在第三代短波通信中的运用,使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在第三代短波通信中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同步模式中有两种情况,外部同步源和无外部同步源。使用外部同步源是采用外部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来实现同步。在没有外部同步源的情况下,则需要用同步管理协议来实现时钟同步。同步模式的使用使第三步短波通信的建链速率比第二代短波通信大大提高。除短波通信的管理技术实现变革外,在第三代短波通讯中,为有效地强化短波通讯传输的质量,最大化的保障传输效果,第三代短波通信数据传输技术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根据信息传输的实际需求来针对性地选择信道的容量。可以说,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在保障信道传输的稳定性方面有较强的深入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性因素的影响。 总之,第三短波通信技术是在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短波通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也呈现出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二、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是在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通信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高频通信,一般指的是利用波长范围为100m到10m(相应的频率范围为3MHz 到30MHz)的电磁波的无线通信。短波的传播方式主有两种:一个为地波,另一个为天波。其中地波沿着地球表面进行传播,这种方式的传播距离主要由地表介质特性决定。因为地波的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短波以地波方式传播时,使用常用的发射功率,短波的传播距离最多只有几百公里,所以地波不是短波通信中使用的主要传播方式。然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但需考虑障碍物的影响,这也是其与天波传播方式不同的地方。 1901年,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马可尼在英国与纽芬兰之间(距离为3400Km),实现了跨越整个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在这以后,因为无线电短波通信设备的价格低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和灵活等优点,无线电短波通信迅速发展成为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到20世纪6O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是短波无线通信发展的黄金时期,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广播、商业、气象等诸多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建立了覆盖本地区或世界性的专用通信网或公用通信网。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卫星通信等新兴远距离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短波通信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带宽较窄,射频频谱资源紧张,存在信道间干扰问题,易被窃听等等。相反的是,新型卫星通信技术

具有信道稳定、可靠性高、通信质量好、信道容量大等优点,许多本来是属于短波通信的重要业务逐步被卫星通信所取代。在20世纪60至7O年代,短波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陷入低谷。但电子战、卫星战等战争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发现一旦发生战争,各种通信系统都有可能被破坏,就是卫星也不能避免,如果过分依赖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在战时卫星一旦被摧毁,那么整个通信系统将瘫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短波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该技术的抗打击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超出其他通信方式,再加之卫星通信技术成本很高,而短波通信技术起点较低、价格低廉,一般的国家均能进行部署和使用。短波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一样,都能够实现全球的通信,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短波无线通信的发挥的作用又重新予以重视。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无线通信技术在自适应收发信机、自适应调制解调器、自适应均衡及检测、白适应天线阵等方面上取得了突破,使得短波无线通信技术有可能解决高干扰电平、衰落和多径传播等信道时变特性方面的问题,向着数字化、低误码率、高速率的方向继续发展。 2现有短波通信存在的缺陷 2.1地球电离层对短波通信的影响太阳的辐射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原子、氧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这些离子态的气体在地

新闻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即可看出: 1)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一行标题如: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红场易旗纪实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 两行标题: 生命之柱 ——张海迪之歌 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 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 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 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通常消息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而通讯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4)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通讯则不然,通讯

短波通信发展趋势及策略

短波通信发展趋势及策略 摘要:短波通信在通信领域具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地位。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对短波通信提出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短波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短波通信发展需求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0m~10m(频率为3~30MHz)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它主要是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远距离通信。由于电离层是一种典型的时变传输媒介,存在着瑞利衰落、多径效应、多普勒频移等复杂时变因素,使接收端的码元在时间上展宽,包络发生畸变,严重地影响短波通信的质量,甚至会造成通信中断。以这样的信道条件进行数据通信,为了保证对误码率的要求,其传输速率必然有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短波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200b/s。同时,短波信道是带宽受限的信道,射频频谱非常拥挤,信道间互相干扰严重。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星通信问世后,短波通信一度处于发展低潮[1]。八十年代以后,短波通信在电波传播研究、频率自适应通信、中高速数据通信、组网通信、自适应跳频及近垂直入射天波通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短波通信方式存在的许多问题和缺点得到克服和改进;随着微型计算机、移动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利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不断提高短波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使现代短波通信重新焕发青春。世界各国近年来又加紧了对短波通信技术的研究,竞相推出和装备各种短波自适应和跳频电台,我国也研制出了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频率管理预报系统、跳频系列电台。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短波通信的需求入手,结合短波通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对我国的短波通信发展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未来信息时代对短波通信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现代通信的特点是高度信息化。信息化对通信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型通信设备总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数字化、一体化与网络化,数据和图像将发展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业务。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电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作为无线电通信重要手段之一的短波通信,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一)远距离通信。正是由于短波通信仅需较小的功率就可以实现远距通信,而且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建立迅速,机动灵活,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不易被摧毁的“中继站”——电离层,所以它比卫星通信等其它通信方式能更好地满足某些业务对远距离通信的需求。但是,由于电磁密度的增加,使得远距离通信对电台功率的要求越来越大,而此举又使得电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人为电磁干扰日益增大的今天,以较少代价实现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通信是短波通信的优势,也是它要解决的问题。 (二)可靠通信。由于电离层反射、多径衰落、传播损耗、可用频率范围、电离层不规则性、电离层骚动、电离层倾斜、波导传播和散射传播等方面随机特性的存在,获得可靠的通信质量一直是短波通信追求的目标。 (三)大容量/高速通信。传统短波通信难以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短波信道容量小,其电报速率很低(不超过200波特b/s)。这不仅无法传送数字语音和数字图像,就是传报也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为了适应数据通信业务及数字保密话迅速增长的需求,在短波通信的新近发展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抗衰落和抗多径(通常指抗码元串扰) 的技术措施,使系统的误码率可达10-5~10-6。 (四)组网通信。采用网络式通信,一方面可增加通信链路的抗毁性及顽存性;另一方面,可在网内选用最佳链路,克服由于电离层随经纬度变化而使单条链路质量很差的影响。组网通信已成为短波通信克服信道不稳定的又一种有效技术。此外,计算机网络的迅速蔓延,必将使短波信道成为其无线传输媒体之一。由于高性能的短波电台、Modem和网络入口设备的应用,在网络无处不在的新世纪,短波将与卫星、激光等无线信道同光纤等有线信道一起在计算机网络四通八达的通信子网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抗干扰通信。由于短波通信保密(或隐蔽)性不强,抗干扰能力差,以及现代电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短波通信应该具有在不同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抗干扰等能力。 二、短波通信新技术发展趋势

消息和通讯都是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和通讯都是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两者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但有相当一部分记者在写作中往往混淆在一起。 ㈠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㈡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急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e.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㈢消息和通讯的主要区别 ⒈标题不同 消息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具有直接明了、.富于变化的特点;通讯则多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特点。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通讯少有使用引题,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

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⒉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XX 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在文末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⒊结构形式不同 消息程式性较强,形式简单;通讯结构较灵活,不拘于固定格式,创造性强。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 ⒋详尽程度不同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形象、生动、富有情节,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从而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消息的语言简明概括客观公正;通讯的语言详尽具体富于情感。通常消息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而通讯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⒌主题不同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通讯则不然,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作者要将在采访中收集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就必须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作。 ⒍表现手法不同 消息风格朴实,通讯则富有文采。消息多用概括叙述,通讯可兼用多种手法。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往往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艺术表现和作者的议论。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真实性。出于反映事实信息的需要,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 ⒎叙事内容不同

短波通信发展综述教学内容

短波通信发展综述 邹光辉 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使用频率范围为3-30MHz,主要利用天波经电离层反射后,无需建立中继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同时由于电离层的不可摧毁特性,短波通信始终是军事指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短波通信在军事通信上的不可替代性,从20 世纪80 年代初, 短波通信进入了复兴和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国家加速了对短波、超短波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设备和系统。短波通信再次占领一定的地位, 随着技术的进步, 对于通信的一些缺点, 不少已找到克服和改进的办法。短波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通信质量和通信速率都已提高了一个新水平。 一、由单一自适应技术向全自适应技术方向发展 短波通信存在着短波信道的时变色散特性和高电平干扰的弱点。因此, 为了提高短波通信的质量, 最根本的途径是“实时地避开干扰, 找出具有良好传播条件的无噪声信道”。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采用自适应技术。所谓自适应, 就是能够连续测量信号和系统变化, 自动改变系统结构和参数, 使系统能自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御人为干扰。因此短波自适应的含义很广。现已发展的自适应技术有自适应选频与信道建立技术、功率自适应技术、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自适应调制解调技术、自适应分集技术、自适应信道均衡及辨识技术、自适应编码技

术、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自适应主要是指频率自适应, 是以事实信道估值为基础, 采用自动链路建立和链路质量分析技术, 因此也称为实时选频技术。在未来信息时代, 网络数据通信将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 但是单一的频率自适应还无法满足网络数据通信的要求, 由于短波通信中各种新技术的出现, 特别是分组交换和各种自适应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短波数据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频率自适应技术可与其他自适应功能综合构成全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未来通信的需求促进了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正向全自适应技术的方向发展。 二、由窄带低速数据通信向宽带高速数据通信发展 针对短波通信存在的保密( 或隐蔽) 性不强、抗干扰能力差的弱点, 以及电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为了提高短波通信干扰能力,发展起来了短波通信电子防御技术。这类技术以短波扩频通信技术为主体, 包括短波自适应跳频技术、短波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等。传统的绝大多数短波跳频电台都是传输模拟话音的模拟跳频电台, 此类短波跳频电台在技术上存在话音质量差、通信距离短、跳数低( 通常为几十跳) 等问题, 而且几乎都是窄带跳频。为提高抗干扰能力, 一方面必须提高跳频速率,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信号带宽, 使信号淹没于噪声之中。通常采取纠错、交织、加密等措施, 但与此同时, 又会使信息的有效传输速率降低。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传输速率, 也必须增加频率和信道带宽。也就是说高速、宽带已成为短波通信增加抗干扰能力的焦点。如美国近年来研制的短波跳频电台跳速已达5000 跳/s 以上( 跳频带宽为2MHz、信

通信发展史

通信发展史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通信技术发展史

目录 三、移动通信发展阶段 (9) 四、典型的通信系统 (18) 5 六、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30) 1

一、古代通信 利用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基础感官(视觉,听觉等)可达性建立通信系统,是人类基于需求的最原始通信方式。 广为人知的“烽火传讯(2700多年前的周朝)”、“信鸽传书”、“击鼓传声”、“风筝传讯(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输班和墨子为代表)”、“天灯(代表是三国时期的孔明灯的使用,发展到后期热气球成为其延伸)”、“旗语”以及随之发展依托于文字的“信件(周朝已经有驿站出现,传递公文)”都是古代传讯的方式,而信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成为人们主要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通信方式,或者是广播式,或者是可视化的、没有连接的,但是都满足现代通信信息传递的要求,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多 对一。 图1-1 图1-2 而这种通信方式,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有的消散在历史的潮流中,有的依然在使用,可以说,其时间是从4000年前到现在;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一便士黑票”; 1661年英国亨利·比绍普创制和使用第一个有日期的邮戳;

二、近现代通信 以电磁技术为起始,是电磁通信和数字时代的开始。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利用电和磁的技术,来实现通信的目的,是近代通信起始的标志,代表性事件如下: 1835年,美国雕塑家、画家、科学爱好者塞缪乐.莫尔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有线)电报机。他发明的莫尔斯电码,利用“点”、“划”和“间隔”,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图 1-4 1843年,美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贝思(Alexander Bain )根据钟摆原理发明了传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