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3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4 库柏《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麦格瓦分析

5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

6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7 对高中生英语听力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和分析

8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9 英汉思维模式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10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11 析《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人物形象

12 (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

13 On Nonequivalence of “Ren Min” in Chinese Legal Texts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14 浅析中美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以欢乐谷和迪士尼为例

15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爱与恨的分析

16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汉音译研究

17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18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19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20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研究

21 美国体育运动词语对美国英语的影响及语用分析

22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3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4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在《论自然》中的体现

25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2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27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28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29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30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

31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32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33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34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35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36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37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38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39 试析《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40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41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

42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43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44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45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

46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47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48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49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语言

50

51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52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5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54 The Research of the Idea of Contradiction in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

55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56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57 从女主人公蓓基的人物塑造看《名利场》的社会意义

58 中西方生死观之比较

59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60 目的论指导下的导游词英译策略研究

61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62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

63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64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65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66 从目的论角度看汉语广告的英译

67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

68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69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

70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

71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72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

7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4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75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

76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

77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78 The Travel of Freedom—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79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80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81 《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解析

82 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

83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4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

85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

86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87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88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89 Western Women’s View on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90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

91 英语体育新闻的翻译

92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93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94 从萧伯纳《卖花女》中的伊莉莎分析女性主义

95 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96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97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98 美国主流文化形成探析

99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100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英国相异的原因探索

101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10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Junior Students’Integrative Language Ability

103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104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

105 中美礼貌语中的“面子文化”

106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107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0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

109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110 从好莱坞电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演变看人性冲突

111 冲破人生的枷锁——试析毛姆《人生的枷锁》中的七个枷锁

112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13 概念隐喻在英语专业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14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15 论《暮光之城?暮色》中英译汉的词类转译

116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17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118 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

119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20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21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122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123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124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25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126 浅析星巴克现象中的独特文化

127 废墟之花--年代摇滚乐对美国社会的意义

128 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

129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130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1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2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33 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

134 英语中“r”的分析

135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136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137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138 从文化视角下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39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

140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

141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142 从关联理论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143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144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45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谚语的英汉互译:动态对等

146 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试探性分析研究

147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

148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149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150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151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

152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ism in Creating the Inner World of Laura in The Garden Party

153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154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之原由

155 从茶和咖啡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156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157 中美时间观念的跨文化研究

158 网络表情符号的分析

159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60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161 爱米丽的悲剧成因—评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162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163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164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

165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

166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

167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68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69

170 广告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17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172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

17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

174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

175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76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177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178 立法语言模糊现象研究——以刑法为视角

179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80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181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182 试论爱伦?坡的哥特式风格——以《厄舍古屋的倒塌》为例

183 会话含义理论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184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

185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186 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

187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188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189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190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191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

192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193 《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

194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95 行为因素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张召忠教授译著病因浅析

196 The Tragedy Characteristics of Sister Carrie and An American Tragedy 197 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

198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199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

200 论《紫色》的社会意义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2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 3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4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5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6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7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8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9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0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1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4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15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16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7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8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9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20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21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围城》的幽默翻译 22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23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24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2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6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2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8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9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3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31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32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33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4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https://www.360docs.net/doc/f410614060.html,wrence《儿子与情人》 35 An Analysis of Life and Death in Mrs. Dalloway 36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37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38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39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40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42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浅谈英汉问候语对比

青岛科技大学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论文 浅谈英汉问候语对比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eeting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 ___月 ___日

摘要 问候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持关系而说出的一种具有寒暄功能的语言,它一般不承载信息,就是为了打招呼,也就是说,它只具有感情功能而不具有信息功能。问候语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是交谈得以实现的基础。不管哪种语言团体,问候语都是人与人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同的语言团体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问候语的表达习惯及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不了解这其中的差异,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英语和汉语问候语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了解英汉问候语在内容,意义,结构和称谓方面的差别,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问候语,在以后的使用中更加灵活自如。 关键词:问候语交际差异内容结构称谓

Abstract Greeting is a kind of phatic language which is used to sus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t is emotive rather than informative since it is just for greeting each other. Greeting is the first step for communication and is what the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No matter which language community is, greeting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language. However, the means of presentation and usage of various languages differ sharply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stoms. If we do not know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m, we will inevitably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each other. Hence,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Through contrast, we will be familiar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greetings through content, meaning, structure and appellation, which is of great help for us to use them freely and flexibly. Key words: greeting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 content structure title

(全英文论文)英语隐喻汉译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958035640。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 2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3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 4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5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汉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 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7 旅游与文化 8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9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分析 10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1 英汉俚语特色对比研究 12 对《红字》中罗杰齐灵沃斯的新认识 13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4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5 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中的女性思想解读 16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17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18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19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20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21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2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 23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英动物词汇内涵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呼啸山庄》中爱与恨的冲突与交融 2 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性色彩浅析 3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 4 英文合同的语言特点 5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 6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7 基于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飘》中斯嘉丽的行为 8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9 英汉动物词语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 10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11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 12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3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4 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翻译研究 15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6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17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18 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 1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20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 21 论《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身份的建立 22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23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ranslation 24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25 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26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 27 影视剧字幕汉译探究---以《吸血鬼日记》的字幕汉译为例 28 绝望而不言败的抗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29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30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31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32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3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4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35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36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 37 Shylock’s Tragedy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38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3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40 41 《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_英文_

综 合 191 #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黄文娟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交流中的误解,引起了很多不便。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典型现象如婚姻家庭,餐厅礼仪和日常招呼等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现象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其所植根的文化根基,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平等概念和等级观念,自我中心和牺牲精神等方面做出解释,为困顿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根基作 者: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1Cited phenomena A 1Mar riage A Chinese gir l got mar ried with an Amer ican boy and sett led down in Los Angeles not far away from wher e her par ents-in -law lived.T he fir st few months went by much smoothly and the Chinese girl got along very well with her new family. Six months later,she got pr egnant and infor med her par ents -in-law at the fir st moment.The r eady grandparents blessed her and her baby and went to Europe where they planned to enjoy a half -year holiday.The Chinese gir l was surprised at their decision:/Don .t you stay to take car e of me and my baby?Don .t you think the baby is the most import ant thing in the family now?0T he parents-in-law also got confused:/We love this baby,but does it mean we should give up our own life and do everything for it?0 B 1Rest aur ant customs A young Chinese tourist sat in a Par is caf and or der ed tea.Twice he asked for more hot water to top it up while putting the saucer on the cup to keep the tea warm,as he would have done at home. T he waiter grew impatient./This Chinese is too stingy t o pay for mor e tea.And doesn .t he know t he saucer goes under the cup to cat ch the dr ips?0 T he Chinese man noticed the displeasure on the wait er .s face and lost pat ience himself./This Wester n waiter is r ea lly stingy and silly!Why is he so reluctant to serve me hot water?Why does he put the lid under the cup?0he got angry,and left the caf st eam ing with resent ment. C 1Greeting An American student Charlie went to China and continued his 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Ever ything went well with him except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hard to understand for him somet imes. One day afternoon,he was on his way back from the super market when he encounter ed two Chinese classmates./H i,Charlie,wher e are you going?0one of the Chinese classmates greeted him./I .m just back from the supermar ket.0H e answer ed./What did you buy?0T he Chinese student continued./Er ,0Char lie felt ver y awkward,/I bought a bar of bread,five apples,a bott le of salad jam and ,0/You don .t have to tell us all these specific t hings,we ar e just greeting you by asking you questions.0/What?You confused me!0 ò.Analysis on the cited phenomenon and the cor responding cultur al implications In the fir st case,both the Chinese girl and her par ents-in -law can keep their own opinion.In China,it is par ents .dut y t 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hildr en and this responsibility will last (4)勤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及有无感染、周围组织坏死等。当出现因插管技术而导致的并发症(如穿破脐血管造成出血插进或堵塞腹主动脉分支、空气栓塞、血栓形成、误插在门静脉沟处、穿破肝实质等)时,应通知医生尽早拔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使症状得以改善。 (5)细菌学检测。每周1次分别做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本组病例共做16次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等插管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余波,李莎莎.新生儿126例脐静脉插管末端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4) [2]宋新志,曹明艳,何咏梅,等.新生儿窒息血肌钙蛋白T 变化[J ]湘南学院学报,2005(1) [3]周宇,周晓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型与特点的初步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5) [4]高树辉,周杰,张映辉,等.早产儿血脂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3)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英汉习俗文化对比(选修课) 题 目 __中西文化差异_______ 姓 名 周超 ________ 学 号 3090311120 _________ 专业班级 英语094 ________ 分 院 外国语分院 _____ 宁波理工学院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英汉问候语对比研究(英文)

英汉问候语对比研究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edium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Greeting, as a component of language, plays a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It is one kind of speech act that frequently occurs in everyday life. Greetings are words used to start an everyday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or acknowledge of the presence of other. Therefore, proper greeting behavior is crucial for the found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However, since China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both in its history and its culture, it is undoubtedly that greeting,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ulture, will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Misusing the greeting may easily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o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 greeting is the first step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his paper, with some related theories presented, aims at making a contrastive study of greetings in English and in China. Some researches are also done with the greeting on its level, its functions and the elements influencing it. Key Words:Greeting; English;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摘要】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媒介。问候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交礼仪的重要部分;它是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言语行为之一,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在商务英语的日常交际中,适当的问候举止是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然而,由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存在于文化之中的问候语也随之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引起误解。因此,为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沟通,有必要深入了解中西文化中问候语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中一些典型问候语的对比研究,阐述了两种文化中关于问候语的相关理论,在层次、功能、根源等方面对问候语进行研究。 【关键词】 问候语;英语;汉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浅谈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作者:————————————————————————————————日期: 2

浅谈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摘要: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本文通过认识文化的差异,并采取恰当策略使国际贸易在文化融合的推动下实现真正全面的自由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贸易,推进国际化贸易的进程。 关键词:贸易活动文化差异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哲学等方面。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尤为重要。面对文化差异对贸易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贸易环境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组织与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在国际贸易策略的制定上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与培训,培养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2 文化差异的体现方面 2.1语言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英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

中英旅游文化差异

《客源国文化概论三级项目报告》——“中英旅游文化差异” 小组成员:边凯月 1314050410 杨鑫 1314050410 李亚慧1314050410 罗媛媛 1314050410 李凯凯 131405041041 指导教师:冯麟茜 2016-11-27

【摘要】 中英传统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中英旅游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人喜好中庸之道,不爱过分张扬,甚至以自我贬抑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而英国文化则倾向于开拓、好奇、竞争、冒险、坦率、独立、自信、勇于创新、注重个人主义等。我们可以从中可以探求境外旅游的发展策略。我国的旅游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深度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建立起一套既适应旅游全球化发展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英;旅游文化;比较

目录 【摘要】 (2) 前言: (4) 一、中英社会人文的差异对比 (5) (1)姓氏对比 (5) (2)称谓对比 (5) (3)问候对比 (5) (4)教育差异 (6) (5)节日差异 (6) (6)宴客对比 (6) (7)家庭关系对比 (7) (8)个人和集体荣誉对比 (7) (9)隐私对比 (8) (10)婚姻对比 (8) (11)禁忌对比 (8) 二、中英旅游文化的差异与对比 (9) 1.旅游饮食观对比 (9) 2. 旅游审美观对比 (9) 3.旅游消费观对比 (10) 三、旅游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对比 (10) 1.旅游方式和动机 (10) 2 关于导游服务 (11)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这学期学习了冯麟茜老师的客源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下面是我们小组学完这门课后,浅谈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通过这篇项目报告,可以让人更好的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对去英国游玩提供了简单的素材。也能让中英之间更好的文化交流。 分工:李凯凯——Word文档编写 边凯月—— 罗媛媛—— 杨鑫—— 李亚慧——

中英文中称呼与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5卷第4期 SUN Y ATS EN UNIVERSITY FORUM,V ol125 N o14 2005 中英文中称呼与问候语的文化差异Ξ 刘晓玲 (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8021) 摘 要:“跨文化交际”是近年来外语教学中的一个热点。中英文交际中的称呼和问候语的 差别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这种文化差异容易引起的交流障碍,提倡进一步加强常规称呼和问 候的规范,从而正确选择对方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称呼;问候语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2005)0420139206 常规称呼和问候语为恰当开始谈话并且为建立、维持和商定社会关系提供手段,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正如莱佛(1981)指出:问候语这类常规用语远远不是相对无意义的机械性的社会行为,它们可以被视为会话双方商定和控制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极其重要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际场合,误语和误解的可能性显得很大,这一阐述体现得更为突出。例如,由于文化冲突引起的误会和误解可能导致有关人员产生冒犯、侮辱和猜疑的感觉。为使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认识到这种潜在的威胁,就必须对恰当使用语言至关重要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和剖析。因为只有了解一种语言的历史与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和更深入地了解讲该语言的人,才能与他们进行经验和思想的交流。外语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交际的人才。因此不但要学语言,而且要学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才能真正掌握交际工具———语言,并使语言成为真正交际工具。 在跨文化交流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称呼和问候的礼仪,无论是人际的、社会的以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因此必须了解中英交际中称呼和问候的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一、称呼的差异 在交往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称呼。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从中还表明了双方的亲疏关系。一个得体的称呼,会给对方印象良好,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里不悦,影响彼此的关系乃至交 Ξ收稿日期:2005-01-26 作者简介:刘晓玲(1967-),女,贵州人,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外语部讲师。

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英汉对照】

一、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1. 跺脚,在中国人看来,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而它的英文含义则是不耐烦。 2. 目不转睛地看,其中文含义是:好奇;有时是惊讶。 英文含义则是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 3. 拍别人的脑袋,中文含义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疼爱的表现,但是对成年或青年人做出这样的动作则会引起反感,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 4. 鼓掌,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在中国人看来,表示表演者或演讲者的谢意,双方一齐鼓掌来相互表示友好感情。而在英语国家中,表演者或演讲者鼓掌则表示自己为自己鼓掌,自己为自己的表演感到骄傲,自己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 5. 嘘嘘声,汉语含义是反对;责骂;轰赶等。英文含义则是要求安静。 二、同样意思,动作有差异。 1. 叫别人过来,中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而美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美国人的这种肢体语言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侮辱,或挑衅,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2. 开玩笑时用的,表示丢人。中国人伸出食指在脸上刮几下,而美国人则是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 3. 表示吃饱了的用语,中国人用手抚摸后轻拍自己的肚子(表示自己的肚子里已经装满食物了,不能再吃了。而美国人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表示吃到这了,食物已经到了嗓子了,再吃就要吐出来了。 三、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动作。(中国没有或西方没有的某种肢体语言。) 1. 在美国,咬指甲,表示担心,不知所措,心中有重大的思想负担。 2. 在美国,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表示挑战,蔑视。 3. 在美国,摇动手指),表示: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The action is the same, bu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1. Stomping,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it stand for angry. Its English meaning is impatient. 2. The Chinese meaning of intently watching is curious sometimes surprised. English meaning is impolite embarrassed and uncomfortable. 3. Shoot someone's head, the Chinese meaning: a performance of love for children, but for adults or young people to make this kind of action will cause offense, is an offensive action. 4.The applause, the audience applauded for performance or speech,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performer or speaker say thanks to the two sides together to show the friendly to each other.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 performers or speakers applauded for their proud performances,. 5. Peeing sound, Chinese meaning is against other’s idea. English meaning is requested quiet. 1. Tell others over, the Chinese body language to reach out to the cal lee, palms down, several fingers while bending a few times, and the body language of the Americans to reach out to as people, palms up, make a fist with the forefinger pitching. This action in China appears to be an insult, or provocation, it is an extremely impolite action. 2. Joke with, indicating a shame, China forefinger in face scraping few times, while Americans extended the index finger of both hands, palms down, with an index finger to rub the back of another index finger. 3. Fed terminologies, China stroking and patting his stomach (own stomach full of food, can not eat. Americans with one hand on his throat, palms down, means that eat the food to the throat, eat going to spit it out. 三the presence of only in a culture operation. (China or the West is not some kind of body language.) 1.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ail-biting, expressed worry about what to do, the high pressure, the major burden of thinking. 2.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e nose with the thumb and other four fingers bent with challenge the contempt. 3.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king a finger warning others not to do something, they a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摘要: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比较英汉两种问候语的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可以得出二者在问候语使用中的差异,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关键词:英汉语言;问候语;差异问候语作为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确定。它们也是一种常规用语,构成了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同一语言内部,其成员对问候语的使用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社会习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使用问候语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本文将从语言学不同角度对英汉招呼语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通过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在表达形式和实际使用方面的差异。英汉问候语的功能和使用是相似的,但其在内容、语义、句型结构等方面却是大有区别的。接下来本文就将逐一从五个方面对英汉问候语的差异进行对比。 1 内容差别中英文招呼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问候语内容的差异。从古至今,中国人不仅把食物作为人的第一需求,而且还将其作为聊天的中心,所以人们一见面通常使用“吃了吗?”作为问候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将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语,如,“Lovely day.isn’t it?”(天气挺好,是 吧!),“It’s s0 cold today,isn’t it?”(今天真冷,对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不是吗?)。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归因于英国多变的天气。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语在内容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例如。在英语中“你吃了吗?”并不是一种问候语,而是男士向女士发出的邀请。中文问候语的内容可以根据说话双方的关系、场合、心理状态等进行变化。汉文化中习惯使用诸如“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等传统的问候语。这类问候语的目的不是询问,而是表达说话人的关心。听话人可以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瞎忙”、“出去”、“有事”,作为回答。在英语文化中,一些个人信息被视作隐私,只有和非常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才会说起。而且英语问候语的内容也有很大的约束性。汉语中的“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在英语文化中就会被作为一种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曾经有一位外籍教师向学校领导抱怨经常会有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甚至陌生人也会这样发问。他认为他在中国没有人身自由。直到外事人员给他做出解释才罢休。由此可见一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并不适合。 2 意义差别英汉问候语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表达意义上的差别。汉语和英语有时使用相同的问候语,但是由于语义场的不同,两者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English Chinese Good morning! 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Good evening! 晚上好! 从以上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英语中的一些表达在汉语中都能找到对应。但是汉语的“早上”指的是8点以前,而英语的早上指的是从太阳升起到中午的这段时间。所以英语的“Goodmorning”比汉语的“早上好!”在一天内可使用的时间范围要长。而“Good afternoom”则是中午到下午6点之间一个较为正式的问候语;“Good evening”也是用于下午6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