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概论

影视人类学概论
影视人类学概论

第一讲:光影联姻:人类学与影像的百年恋情

一、何为影视人类学

1、Visual Anthropology 视觉人类学影像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运用动态(即影视手段)来记录和表达人类学的知识与理念。

二、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类文化

三、影视人类学的学术定位与价值

四、机械影像诞生之前的视觉文化

1、岩画

2、绘画

(一)视觉暂存原理

(二)心理补偿原则

(三)幻觉

第二讲

一、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人类文化

视觉人类学从逻辑上源于此种信念:即文化是可以通过可视性的符号显现出来的。这些符号存在于社会或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姿态、典礼、仪式以及人工制品当中。

文化可以被设想为通过情节性的脚本自我构建,拥有台词、服装、道具和舞台的男、女演员居于其中,而文化本身便是人们参与其中的所有场景总和。

如果我们能够看见文化,那么研究者们就可以运用视听技术记录下来,作为可分析与呈现的资料。

———————美《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

三、影视人类学的学术定位与价值

无论是照片、录像带、电影胶片还是手绘,都是一种观察方法。但更为重要,它还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资料的手段。

它提供了一种通过镜头观察文化的新视角,一条研究与理解文化、社会、身份与历史的新途径。它只会引发进一步的探究,而非得出定论。

影视人类学家将他们的观察成果与其他人的人类学、社会科学家共同分享,并融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当中。

——————美《人类学百科全书》

四、机械影像诞生之前的视觉文化

1、岩画

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成刻、浮雕的总称。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和愿望,构成了文字发明之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

五、影像方法与人类学的联姻

影像与人类学同行,需要若干相互作用的前提条件:

(一)静态与动态的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发明

1、1893年法国人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这种借助于机械,并由光学作用和化学原理生成的图像,最终成为影视人类学的直系先祖。

第二讲:图像先祖:用影像记录人类文明的先行者

一、拯救人类学与民族志影像

1、“拯救人类学”(salvage Anthropology)

(1)时代变迁与即将要消失的前工业文明。

(2)为了给后代留存“文化标本”须对濒危的社会与文化进行抢救式的调查与存证。

(3)高尚的野蛮人:知识阶层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反思。

(4)“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拯救人类学。

2、人类学家承担起抢救文化的责任

(1)修建博物馆

(2)从文化持有者手中获取文物

(3)采集传统部落的口述故事、歌曲

(4)撰写民族志或人类学着作

(5)绘制或拍摄有关其文化的影像资料。

二、荒野的呼唤:拍摄文明背影的人们

(一)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

1、职业:摄影师,影像人类学先驱

2、贡献:拍摄了40000多张照片搜集了350多个印第安民间传说,制作了10000多份印第安语言和音乐的录音资料,最终出版了长达二十卷的《北美印第安人》。

3、成就:

(1)《北美印第安人》1907-1930用图片与文字记载了北美地区107个印第安部落20世纪初期的基本风貌,一部史诗级的早期人类学着作。

(2)以平等立场进入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并在影像中赋予了印第安人高贵的气质。

(3)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田野作业,力图以影像的直观性和艺术性,呈现北美印第安各部族之间的社会多元性与文化多样性。

4、局限性:

(1)柯蒂斯认为北美文化是一种正在消亡的原始文明,这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北美人类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的“进化论”观点。

(2)柯蒂斯回避了印第安文化与北美白人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试图重构一种前工业文明时代的印第安田园牧歌。

(3)长期被人类学界所忽视,需要再研究与发现。

(二)阿尔伯特

1、职业:法国银行家

2、成就:1909-1931年间,花费巨资,派遣十余支摄影队奔赴全球各地,共拍

摄收集了大约2000张彩色照片、4000张立体照片以及超过18万米(约100小时)的电影胶片,记录世界50多个国家的风俗世态,构成了一部“星球档案”,这些影像资料侥幸躲过了种种天灾人祸,存留至今,成为了又一座守望人类文明的影像宝库。也正如阿尔伯特·卡恩在一百多年前所预感的那样,许多曾记录在“星球档案”中的文明印迹,已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湮没无痕了。

3、贡献:

(1)对激烈变化的世界中、脆弱、易逝的传统文化提出了保护存留的思想,并付诸实施。

(2)首次运用彩色摄影、立体摄影的方式,记录全球社会与文化风貌。

(3)较早运用记录电影的方式,保存人类动态影像,增加文化主体的相互理解。(4)构建以影像资料为主的“地球档案馆”是对西方掠夺世界文物的一种反思。

4、局限性:

(1)慈善家的理想主义行动,缺乏人类学家的学术指导

(2)较为浮光掠影,缺乏深入的观察与记录

(3)世界性经济危机,摧毁其梦想与财富,使得地球档案长期湮没无闻,直到20世纪70年代重获发现。

(三)罗伯特·弗拉哈迪(世界纪录片之父)

1、职业:纪录片导演,影像人类学先驱

2、贡献:多部赋予人类学价值的纪录片

(1)《北方的纳努克》

(2)《摩阿纳》

(3)《亚兰岛人》

(4)《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

第三讲:百家争鸣:影像人类学的理论体系与代表人物

一、影像人类学的学科前史(1930-1950)

(一)学科与时代背景

1、二十世纪30-40年代,人类学遵循普遍理论的研究范式,民族志仅被视为理论提升的田野素材。

2、影像民族志的价值尤其被低估,更因为技术难度,设备匮乏和战争爆发等原因,基本处于创作与研究的停滞状态。

3、记录影像持续发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献类型。

(二)20世纪30-40年代的影像人类学代表人物

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

1、职业:美国人类学家

2、贡献:文化心理学派的奠基人物之一,影像人类学开拓者之一

3、代表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巴厘岛人的特质》(与贝森合着)

4、田野经历

(1)1936年-1939年,玛格丽特·米特与英国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在巴厘岛进行田野调查。

(2)他们是欧美人类学家中第一批系统使用文字、照片和电影手段和分析文化

现象的田野工作者,在影像民族志的方法启蒙和应用实践上。

二、影像人类学的成熟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一)学科与时代背景

1、殖民地体系的崩溃,世界格局巨变

2、经典人类学理论遭遇危机,学术范式转变

3、年轻学者与田野工作者对影像技术的熟稔

4、记录电影技术、理论与创作时间的重要发展

(二)20世纪50年代的影像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约翰·马歇尔

1、职业:美国人类学家影像民族志作者

2、贡献:摄取西南非洲猎豹采集部落朱霍安西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是美国战后最主要的影像人类学者之一

3、代表作:《猎人》(1958)、《卡拉哈里一家人》(2001)

4、成就:

(1)《猎人》是战后美国富于影响力的民族志记录片之一,被视为影像人类学的破冰之作

(2)约翰·马歇尔终其一生,支持朱霍安西人争取土地权利与公民权利的斗争,将人类学影像记录片作为社会变革的力量

(3)约翰·马歇尔是“历史性影像民族志”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记录人物在漫长岁月中的生活历程,展现出一个族群的社会变化。

蒂莫西·阿什

1、职业:美国人类学家影像民族志作者

2、贡献:拍摄米诺马米人、巴厘岛人等多部民族志影像志电影,是战后美国影像

3、代表作:《斧之战》(1975)、《一个叫蜂的男人:研究亚诺玛米人》(1975)

罗伯特·加特纳

1、职业:美国人类学家影像民族志作者

2、贡献: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全球各地拍摄了多部影像民族志作品,曾任哈佛大学电影研究中心主任,战后美国影像人类学的代表性人物。

3、代表作:《死鸟》(1961)、《极乐森林》(1986)

1948年,罗伯特·加特纳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史学业,并从此投身于纪录片行业,拍摄了《夸扣特尔人的舞蹈》、《死鸟》、《极乐森林》、《沙之河》等一系列人类学纪录片代表作,让西方观众认知鲜为人知的异国风情。

4、成就:

(1)《死鸟》讲述了荷属新几内亚的原住民达尼人的仪式性战争,是影像人类学科创设初期标志性作品

(2)加特纳强调影像本身的力量,运用画面的隐喻与象征效果,让感官和心灵直接与文化接驳

(3)反对将影像民族志作为人类学理论的附属品,是“非实证主义影像民族志”的代表人物

让·鲁什

1、职业:法国人类学家影像民族志作者

2、贡献:在非洲、欧洲从事影像民族志纪录片摄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从多个方面增进了影像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分支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3、代表作:《疯狂的灵媒》(1954)、《我,一个黑人》(1958)、《夏日纪事》(1961)

4、成就:

(1)分享人类学、影像民族志作者与被拍对象共同观看影片,讨论文化细节,并在交流的基础上修正影像民族志的行为

(2)真实电影:在极少或者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形下,运用手持式录像和录音技术进行活跃的交互式拍摄

(3)电影灵媒:摄像机在现场起到刺激、调节、促进和催化的作用,人们会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加以回应,而意义正是从这样的展现中浮现出来

总结:

1、1973年第九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确立了影像人类学在人类学中的学科地位

2、影像人类学从最初的视听资料记录手段,逐步发展成方法多元,旨趣多样的学科体系

3、便捷式摄影机、电子数码摄像机,同步录音设备的发明,为影像人类学的“主体表达”和“影像深描”提供了基础,是该学科迅猛发展的保证

4、基于田野,分享合作,富于反思,影像赋权,是当代影像人类学的基本学术信念

第四讲:中国风范-影像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概论:中国影像人类学发展的三部曲

1、1900-1949:零散的影像记录,存留文化印记

2、1950-1979:国家体制下的民族志拍摄

3、1980-2015: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与迅猛发展

二、1900-1949:中国旧影

(一)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影像

1、方苏雅的中国西南边疆图片

方苏雅(1857-1935):法国驻昆明总领事,于1899-1904年拍摄了大批中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风土人情的照片,具有很高的历史与人类学价值。

2、约瑟夫·洛克的中国西部图片

约瑟夫·洛克(1884-1962),美籍奥地利人,“纳西学之父”、探险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曾于20世纪初,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农业部、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到云南滇缅边境以及西藏考察。

(二)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西部图片

1、孙明经(1911-1992)中国电影教育先驱,纪录片导演,曾于1939年在西康省拍摄《西康》系列片与大批照片,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志电影作者之一。《西康一瞥》、《雅安边茶》、《川康道上》、《省会康定》、《草原风光》、《康人生活》、《喇嘛生活》。

2、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于1934至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并于1941年举办西康影展,20万人前去参观。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

为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但直至今天他的影像才被逐渐发觉,其在摄影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重新定义。

三、1950-1979:国家主导的民族影像拍摄

(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记录片

1、1957-1976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托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与电影制片厂,摄制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16部,这是中国空前的民族志电影创作活动。

2、主要片目:

《黎族》、《佤族》、《鄂伦春族》、《景颇族》、《独龙族》、《凉山彝族》、《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族》、《西藏农奴制度》、《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夏合勒克乡的农奴制度》、《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赫哲族的渔猎生活》、《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苦聪人》、《大瑶山瑶族》、《僜人》。

四、1980-2015:影像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学科初建

1、1985年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主席加拿大学者埃森·巴列克西访华,第一次将学科名介绍到中国。

2、1988年《云南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于晓刚等人署名的文章《影视人类学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了影视人类学的学科概念及理论框架。

3、1994年,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影视人类学学术团体。(二)代表流派与作品

(1)高校与人类学研究机构制作的影像民族志(1)白裤瑶(中央民族学院出品1986年)

(2)《中巴昂人》(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出品,陈景源导演2002

年)

(3)《童婚》(北京大学出品,蔡华导演,2005年)

稳步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学术性的影像民族志拍摄体系。

2、影视机构摄制的带有人类学旨趣的纪录片

(1)《神鹿,啊神鹿》(中央电视台孙增田导演)

(2)《三节草》(云南电视台梁碧1997)

(3)《德拉姆》(昆明大通道影视策划公司,田壮壮导演,2004年)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的记录影像,展示他者的生活意义。

3、独立制片人拍制的带有人类学旨趣的纪录片

(1)《八廓南街十六号》(段锦川导演1996)

(2)《毕摩记》(杨蕊导演2005)

(3)《俄查》(谢戎导演2012)

总结:当代的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数字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创作手段,中国影像人类学的生命力在于学科的开放性。

未来十年将是影视人类学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五讲:田野灵光:如何用影像民族志从事人类学研究

一、影像民族志 Visual Ethnograph

影像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人类学民族志的分支之一。影像民族志常指人类学者运用影像拍摄的方法,记录田野所见的社会行为或文化事象,再通过影像剪辑等后期制作手段,构建以特定社区文化为主题的影片内容,创作赋予了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

二、当代社会文化的视觉趋向:

1、与二十世纪相比,视觉因素一跃而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

2、电影、电视、视频网站、DV、摄像手机、网络游戏等,我们的生活几乎被摄像所包围,影像制作与传播从未如此便捷,简易和迅速。

3、我们今天越来越多地受到视觉文化媒介的支配,我们的世界观、见解和信仰,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视觉文化强有力的影响。

三、民族志文本的特征:

1、视听语言:直观性、隐喻性、丰富性。

2、客观记录和主观建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