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托管

毕托管
毕托管

实验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主要是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旋风分离器的入口流量由引风机闸板开度调节并由毕托管测量。旋风分离器的总压降为入口静压和排气室中的静压之差。实验入口流量控制在150~250 m3/h 。分别对滑石粉、催化剂、和水3种不同物性物料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对催化剂在入口浓度为0.5、1、2 g /m 3

下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中每组取4个流量进行测量。每个流量下测量2次。

总压降随着人口流量的增加是不断增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

为阻力系数。阻力系数和人口流量的关系如:

3.3.2 有关流量的计算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1)流体的力平衡

左端面的力:2

11F r p π= 右端面的力:2

22F r p π=

外表面的剪切力:2F rl πτ= 圆柱体的重力:2

g g F r l πρ=

因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等速运动,各外力之和必为零,即:

12g sin 0F F F F α-+-= (2)剪应力分布

将1F 、2F 、g F 、F 代入上式,并整理

22212g sin 20r p r p r l rl πππραπτ-+-=

1212

(sin )22p gl p r r l l

ρατ-+-==p p

此式表示圆管中沿管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由以上推导可知,剪应力分布与流动截面的几

何形状有关,与流体种类、层流或湍流无关,即对层流和湍流皆适用。由此式可看出,

12,,;0,0;,2r r r r R R l

ττττ-∝↑↑====

p p ,其值最大。

(3)层流时的速度分布 层流时τ服从牛顿粘性定律

d d r

u r

τμ

=- r d ,,

d r

u r u r

↑↓为负,为保证τ为正,加负号。 12

r d d 2u r r l

τμ-=-=p p

r

12121222r r 0d d d ()224u r R R r u u r r r r R r l l l

μμμ---==-==-???p p p p p p 管中心r =0,122

r max 4u u R l μ-==

p p 所以 2

r max 2(1)r u u R

=-

层流时圆管截面上的速度是抛物线分布

(4)层流时的平均速度和动能校正系数

2

24

max 2r 0

max max 2220

(1)2d d 21242R

R A

r u r r u A u r r R u u u A

R R R ππππ-??==

=

=-=?????

? 类似可得α=2

(5)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层流d d r

u r

τμ

=- 湍流 r d (')d u

r

τμμ=-+

'μ不是物性,其值与Re 及流体质点位置有关,故湍流时速度分布不能像

层流一样通过流体柱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导出,只能将试验结果用经验式表示:

r max (1)n r

u u R

=-

n 与Re 有关,在不同Re 范围内取不同的值:(见p36)

455661410Re 1.110611.110Re 3.2107

1Re 3.21010

n n n ?<

?<?=

时,时,时, 不论n 取1/6或1/10,湍流的速度分布可作如下推想:近管中心部分剪应力不大而湍流粘度数值很大,由式(1-61)可知湍流核心处的速度梯度必定很小。而在壁面附近很薄的层流内层中,剪应力相当大且以分子粘度μ的作用为主;但μ的数值又远较湍流核心处的'μ为小,故此薄层中的速度梯度必定很大。图1-32表示湍流时的速度分布。Re 数愈大,近壁区以外的速度分布愈均匀。

(6)湍流时的平均速度及动能校正系数α

取1

7

n =积分:max 0.817u u u == u 与max u 的关系与n 有关 1α≈

以后计算不论层流还是湍流均取2

22

1,222u u u αα????

?=== ? ?????

毕托管是在某一位置同时能够测量流速(流量)和压力的仪器,其外形构造如图3-6所示。

毕托管测量流量的原理是依据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流动的流体迎着来流方向上某一点的总压力0P 除了该点处的静压P 以外,还有运动流体被滞止后由流速转变来的动压d P 。根据理想不可压流体伯努利方程,可得出流

图3-6 毕托管

体动压d P 和流速V 之间的关系:

22

V P d ρ=

(3-9) 从而有 ρ

P V d

2= (3-10)

而对于实际流体 ρd

P V 2K P

= (3-11)

从而毕托管测量流量的公式为:

(3-12)

式中:p K 为毕托管常数,对于标准毕托管p K ?1;ρ为流体密度;Q 为管道流量;d 为管道内径;V 为管道截面平均气速;λ为流量系数。

旋风管出口流量Q e 由安装在出口管上的毕托管测得。根据毕托管测速原理:

P

RT

H

g K V p ?=2 (3-13) 对于标准毕托管:K p ?1(3-13)得:

(3-14)

式中:t —测点温度,℃,P o —当地大气压, mmH 2O ;P s —测点静压,mmH 2O 则旋风管出口流量:

(3-15)

式中:d —出口管内径,Φ200mm ;V —出口管截面平均气速;将V =0.89V ,与式(3-14)

一起代入(3-15)得:

(3-16)

由状态方程,可换算出旋风管入口流量:

e i o e

o

i Q P P P P Q ?++= (m 3/h) (3-17) 式中:P e —旋风管出口静压,mmH 2O ;P i —入口静压,mmH 2O 。 所以有:

双涡壳:出口管直径=75mm:

s

o e P P H

t Q +?+=)273(9

.338

e i o e o i Q P P P P Q ?++=

21s

o i o e o P P H

t P P P P +?+++=)273(47.169

PSC-100: 出口管直径=68mm

s

o e P P H t Q +?+=)273(63

.278

e i o e o i Q P P P P Q ?++=

s

o i

o e

o P P H

t P P P

P +?+++=)273(63.278

注意:公式中采用pe 而不是ps 是因为:排气管流出的的气体体积与排气室流出的气体体积是一样的,在排气管中,毕托管测得的是一点的静压力,不能代表整个横截面上的静压力(抛物线形分布),而在排气室中,速度极小,压力近似分布均匀,因此出口静压力用排气室内的静压力,在算出口气体体积时采用毕托管静压力。

孙茂生:

0、绘制下面三种实验装置的结构尺寸图CAD 1、气液分离实验:

1.1、钢制单管结构A (有排尘锥); 对比不同浓度下分离能力和压降; 对比不同风量下分离能力和压降; 1.2、钢制单管结构B (无排尘锥): 对比不同浓度下分离能力和压降; 对比不同风量下分离能力和压降;

1.3、对比以上两种结构下的分离性能区别(从结构上的不同点出发寻找造成差异的原因) 2、气固分离实验:

2.1、钢制单管结构A (有排尘锥)

不同风量下分离能力和压降(150m3/h 、200m3/h 、250m3/h ) 不同颗粒浓度下分离能力

2.2、有机玻璃结构(开双锋的排尘锥+导流锥)

不同风量下分离能力和压降(150m3/h 、200m3/h 、250m3/h ) 不同颗粒浓度下分离能力

2.3、对比上面两种结构的差别

3、钢制单管结构A 气液、气固分离能力的评析

皮托管

皮托管介绍 1. 测量原理和结构 1.1 测量原理 皮托静压管(以下简称皮托管)是由一个垂直在支杆上的圆筒形流量头组成的管状装置。本装置在侧壁周围有一些静压孔, 顶端有一个迎流的全压孔。它能测出差压,并根据差压确定流场中某处的流速,由流速与面积的乘积计算出流量。 皮托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伯努利方程在空气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当理想流体均匀的平行流向静止物体时,设想其中一条流线撞在物体上(即图1中的A 点),在此处流体发生分岔,A 点称为滞止或驻点,A 点的流速为零,V A =0。 图1 皮托管静压管原理结构图 如果我们选择两个截面Ⅰ-Ⅰ、Ⅱ-Ⅱ、Ⅰ-Ⅰ截面流动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流束是平行的,流速形成规则的速度分布,截面上各点的静压力相等。Ⅱ-Ⅱ截面流动受到影响,流束密集,流速加快,静压降低。则两个面上的伯努利方程为 (1) 式中:-Ⅰ-Ⅰ、Ⅱ-Ⅱ区间的流体阻力系数,这里可以不考虑即:=0; — 流体密度,因为是均匀的 K -速度分布不均匀系数,这里可设K 1=K 2=1; P -两个截面的静压力; V -两个截面的流速,V 2=V A =0。 整理得到公式为: (2) 式中:P 2-总压力(因为动压为零); P 1-静压力。 如图1所示,若在物体B 点开一个孔,由于均匀流场中静压力相等,则 P 1=P B =P 0;令P 2=P 1,V 1=V ,公式(2)就变成为 (3) 2222 2222222 1111V V K P V K P ζρρ++=+ζζρ12ρρρ==2 2112 P P V ρ -= 2 021 V P P ρ=-

式中:P-P 实际上是流场中某一点流体的动压力P 。 1.2 皮托管结构 皮托管的原理结构如图2所示,当一台差压计两端分别与总压管和静压管连接,这样差压计上就可以显示出动压值来。 图2 皮托管静压管结构 图2是一般皮托管的结构,为了能看清楚把两端放大。如图中可以看到皮托管外形是一个直角弯折的金属管,与管轴平行安置的直角边是测头,其顶端有一个总压孔,在其侧壁有若干个静压孔。总压孔与静压孔不相通,分别用导压管引出,从静压孔至总压孔称为鼻端。直角的另一边称为支杆,引出总压孔和静压孔的接头以便与微压计相连。其上有定向杆,指示鼻端方向。测量总压力的管子叫皮托管;测量静压力的管子叫静压管。实际上常用的形状都是皮托管和静压管的组合,而且多数使用实验系数近似为1的形状,也就是国际标准推荐的GETIAT型(锥形头),AMCA型(球形头)MPL 型(椭圆形头)三种,如图3所示,皮托管各部分的结构要求如下。

1l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 L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1.目的 规范L型皮托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 在科研、生产、教学、环境保护以及隧道、矿井通风、能源管理部门,常用皮托管测量通风管道、工业管道、炉窑烟道内的气流速度,经过换算来确定流量,也可测量管道内的水流速度。用皮托管测速和确定流量,有可靠的理论根据,使用方便、准确,是一种经典的广泛的测量方法。此外,它还可用来测量流体的压力。 1.3.职责 1.3.1.本指导书之撰写、修订单位为现场检测评价小组,经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1.3. 2.现场检测评价小组人员需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3.L型皮托管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1.3.4.L型皮托管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 养, 确保使用的仪器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1.4.主要技术指标 1.4.1.皮托管测量介质:与304不锈钢相兼容的气体或液体。 1.4. 2.皮托管使用环境:温度-20~600℃;湿度:≤HR45% 1.4.3.皮托管精度等级:级、级、级? 1.4.4.测量流速范围:空气流速≤40m/s;水流速≤25m/s 1.4.5.执?行?标?准:国标JJG518-98 皮托管标准系数:L型皮托管在~之间;S型皮托管在~之间。

1.5.操作程序 1.5.1.要正确选择测量点断面,确保测点在气流流动平稳的直管段。为此,测量断面离来流方向的弯头、阀门、变径异形管等局部构件要大于4倍管道直径。离下游方向的局部弯头、变径结构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1.5. 2.皮托管的直径规格选择原则是与被测管道直径比,不大于。以免产生干扰,使误差增大。测量时不要让皮托管靠近管壁。 1.5.3.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测量点插入孔处应避免漏风,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按管道测量技术规范,应合理选择测量断面的测点。 1.5.4.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但计算流量时要用平均流速,由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测点按烟道(管道)测量法规定,按“对数一线性”法划分,也可按常用的等分面积来划分。 1.5.5.皮托管探头上与烟气流向相对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动压”的接口。1.5.6.皮托管探头上背向烟气流向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静压”的接口。 1.5.7.外反吹管接入皮托管探头前端短节上。 1.5.8.管路连接应密闭,不得有漏气现象。 1.6.日常维护与保养 1.6.1.使用中可能造成管子弯曲。在使用前检查一次,明显挠曲预先校直,锥头损伤则不能再使用。 1.6. 2.在含尘管道中使用后,管内可能有积尘或水汽。应在使用后用吹气方法吹净后盛盒。或在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状态。 1.6.3.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堵塞小孔,造成压力不通。 1.6.4.标准皮托管检定周期为五年。 1.6.5.日常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用户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巡视、检查;更换备件、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 1.6.6.检查皮托管反吹气源的压力是否正常。检查皮托管自动反吹工作是否正常。1.6.7.检查压力取样管、反吹管连接固定情况,看是否有折断、松动、积水、积灰等现象。应及时清理管内的积水、积灰。 1.6.8.检查皮托管反吹箱内各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连接管路有无积水、漏气现象。

毕托管测速实验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图 4.2 毕托管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图4.3 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h k h g c u ?=?=2 g c k 2=(4.1)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H g u ?'=2?(4.2) 联解上两式可得H h c ??='/?(4.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a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 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c 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 ,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实验装置台号NO. 校正系数c=1.0, k=44.27 cm0.5/s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完成)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 2013年4月20日 实验名称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 指导老师 陆晶 姓名 陈肖敏 年级 11级 学号 2011301580311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速工具(毕托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绘制各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点绘断面上的等流速分布曲线,以加深对明槽水流流速分布的认识。 3、根据实测的流速分布图,计算断面上的平均流速v 和流量Q 测,并与实验流量Q 实相比较。 二、主要仪器设备 毕托管、比压计及水槽。简图如下: 毕托管测速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毕托管是由两根同心圆的小管所组成。A 管通头部顶端小孔,B 管与离头部顶端为3d 的断面上的环形孔相通。环形孔与毕托管的圆柱表面垂直,因此它所测得的是水流的势能γ p z + ,在测压牌上所反映 的水面差g u p z g u p z h 2)()2(2 2=+-++=?γγ即为测点的流速水头。 二:实验操作部分 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 为了提高量测的精度,将比压计斜放成α角,若两测压管水面之间的读数差为L ?,则有αsin L h ?=?,从而可以求得测点的流速表达式: αsin 22L g C h g C u ?=?= 式中 C —流速修正系数,对不同结构的毕托管,其值由率定得之。 本实验使用的毕托管,经率定C =1。 1、垂线流速分布图的画法,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将所测得的同一垂线各点流速,按选定的比例尺画在坐标纸上。槽底的底流为零,水面的流速矢端为水面以下各点流速矢端向上顺延与水面相交的那一点。由水深线及各点流速矢端所围成的矢量图,即为垂线流速分布图。显然,流速分布图的面积除以水深h ,就是垂线的平均流速u 。 垂线平均流速: h w u = 式中 u —垂线平均流速(cm/s ); w —垂线流速分布图的面积(cm 2); h —水深(cm )。 2、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 断面平均流速: ∑==n i i u n v 1 1 式中 v —断面平均流速(cm/s ); i u —第i 根垂线上的平均流速(cm/s ) ;n —垂线个数。 量测断面垂线及测点布置图 垂线流速分布图 3、流量的计算 实测的流量: A v Q ?=测 式中 Q 测—实测流量(cm 3 /s );v —断面平均流速(cm/s );A —过水断面面积(c ㎡)。 实验流量从电磁流量计中读出。

关于皮托管瓦斯测流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关于皮托管瓦斯测流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皮托管测流规范示意图 1、皮托管测量为测点的速压,换算为测点的流速。平均流速测点的位置选择原理参考(《圆管流体平均流速与管道半径的关系》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2期)。 2、H d =?ρV 2 → V= (参考动能公式及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H d 为速压,ρ为混合气体密度,V 为流速) 3、Q 测=SV=60×(∏D 2/4) (时间换算为分钟计算) 4、Q 标=(101325P -?H ×27320273t ++) Q 测 ← Q 1P 1/T 1= Q 2P 2/T 2=常数 5、ρ=ρs +ρw =(0.003458×273t P -?H +×100100C -)+(0.00012×16.038×273t P -?H +×100100C -) =(273t P -?H +)×(0.003458-0.00001533C ) (参考《用皮托管测定瓦斯抽采管流量的技术建议》中国煤层气,2009年10月)(C 为瓦斯浓度,t 为温度℃,P 为实测大气压,ΔΗ为负压) 6、由第3、4、5公式导出 Q 标=(101325P -?H ×27320273t ++) Q 测 =(101325P -?H ×27320273t ++)×60×(∏D 2/4) =( 101325P -?H ×27320273t ++)×60×(∏D 2/4)

=29360101325??∏? ?4×D 2 =0.1927×D 2 令t=17 =0.1927×D 2 在设计电子表格时,注意计量单位的换算,与国际统一计量量纲或计量单位一致。 附:皮托管测流相关规范示意图:

皮托管流量计说明书

PT1系列皮托管流速变送器 使用说明书 北京雪迪龙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西门子分析仪器技术服务中心 目录 1.安全警示 -------------------------------------------------------------------------------------------------------------------------------(2) 2.构成及原理 ----------------------------------------------------------------------------------------------------------------------------(2)3.型号说明 -------------------------------------------------------------------------------------------------------------------------------(3) 4.技术性能 -------------------------------------------------------------------------------------------------------------------------------(4) 5.安装及接线 ----------------------------------------------------------------

------------------------------------------------------------(4) 6.调试与使用 ---------------------------------------------------------------- ------------------------------------------------------------(5) 7.故障处理 ---------------------------------------------------------------- ---------------------------------------------------------------- (6) 8.注意事项 ---------------------------------------------------------------- ---------------------------------------------------------------- (7) 1.安全与警告 1.1任何情况下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引起人员及仪器的伤害,请遵守所有电器及设备 的安全规范。 1.2在维修﹑拆卸电器元件前请确认电源已经断开﹗ 1.3仪表接通电源之前,请确认所有外接线正确,任何短路均可能造成仪表数据丢失或程序破坏. 1.4在清除或修改仪表原有数据前,请确认该操作的合法性,一旦实施操作原有数据可能无法恢 复,建议操作前将原有数据记录以备查取. 2. 测量系统结构型式及原理 见图1所示,皮托管流速计主要由“X”型皮托管检测头﹑取压管保护套管﹑差压变送器﹑反吹控制阀等 部件构成。测量时将皮托管流速计探头插入管路中,并使全压和背压探头中心轴线处于过流断面中心且与流线方向一致,全压探头测孔正面应对来流,检测流体总压,并将其传递给差压变送器;同时背压探头测孔拾取节流静压也将其传递给变送器,变送器读取动﹑静压差值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流速比例电流(4~20mA)传送给显示仪表或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皮托管内外表面均做了特殊处理,可有效避免烟气腐蚀并减少粉尘粘附。电磁阀主要用于脏污气体(如锅炉排放的烟气)测量时的系统反吹:当探头检测孔粘附﹑积淀灰尘污物时,电磁阀定时或按预定程序开启,将压缩空气同时接入两个取压管进行吹除作业;正常测量时电磁阀则处于关断状态! 皮托管流速计为用户提供标准(4~20mA)流速比例电流输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此电流计算得

皮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风洞中圆柱尾迹和来流速度剖面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掌握利用数字式精密微压计,对风速进行静态快速测量; 3、利用动量定理计算圆柱阻力。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①数字式微压计 ②毕托管 图1 电动压力扫描阀 毕托管又叫皮托管,是实验室内量测时均点流速常用的仪器。这种仪器是1730年由享利·毕托(Henri Pitot )所首创。 ()υρK p p u -=02 式中; 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υK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P ——毕托管全压; P 0 ——毕托管静压;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用两根测压管分别将毕托管的全压输出接口与静压输出接口与微压计的两个压力通道输入端连接;

2、 安装毕托管 将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对准待测测点,调整毕托管的方向,使得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正对风洞来流方向,调整完毕固定好毕托管; 3、点击微压计面板上的“on/off ”,开启微压计,待微压计稳定,如果仍不能回零,可以按下“Zero ”键进行清零; 4、开启风洞,如果此时微压计上的压力读数为负值,则表明微压计与毕托管之间的测压管接反了,适时调整即可。 5、开始测量,读数稳定后,可记录读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原始数据: 频率/Hz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风速/m/s 1.8 3.2 4.5 5.8 7.0 8.3 9.6 10.8 12.8 压力/pa 2.0 6.1 12.1 20.2 29.7 41.0 54.8 70.0 86.9 取标准大气压: 通过绘图得到皮托管风速与风机频率的曲线图:由图可见两者呈线性关系 240,0.1219125./01.3P Pa kg k s m ρ==

全压,动压,静压与皮托管

皮托管,又名“空速管”,“风速管”,英文是 Pitot tube 。皮托管是测量气流总 压和静压以确定气流速度的一种管状装置,由法国 H.皮托发明而得名。严格地说,皮托管仅测量气流总压,又名总压管;同时测量总压、静压的才称风速管,但习惯上多把风速管称作皮托管。 目录 1 用途 2 定义 3 应用 4 原理 5 其他用途 6 全压,动压,静压知识 1 用途 皮托管的构造如图,头部为半球形,后为一双层套管。测速时头部对准来流,头部中心处小孔 (总压孔)感受来流总压 p0,经内管传送至压力计。 头部后约 3~8D 处的外套管壁上均匀地开有一排孔(静压孔),感受来流静压 p,经外套管也传至压力计。对于不可压缩流动,根据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可求出气流马赫数,进而再求速度。但在超声速流动中,皮托管头部出现离体激波,总压孔感受的是波后总压,来流静压也难以测准,因而皮托管不再适用。总压孔有一定面积,它所感受的是驻点附近的平均压强,略低于总压,静压孔感受的静压也有一定误差,其他如制造、安装也会有误差,故测算流速时应加一个修正系数ζ。ζ值一般在 0.98~1.05 范围内,在已知速度之气流中校正或经标准皮托管校正而确定。皮托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很广。如飞机头部或机翼前缘常装设皮托管,测量相对空气的飞行速度。 2 定义 空速管也叫气流方向传感器或流向角感应器,与精密电位计(或同步机或解析器)连接在一起,提供出一个表示相对于大气数据桁架纵轴的空气流方向的电信号。 3 应用 .

空速管是飞机上极为重要的测量工具。它的安装位置一定要在飞机外面气流较少受到飞机影响的区域,一般在机头正前方,垂尾或翼尖前方。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一架飞机通常安装 2 副以上空速管。有的飞机在机身两侧有 2 根小的空速管。美国隐身战斗机F-117 在机头最前方安装了 4 根全向大气数据探管,因此该机不但可以测大气动压、静压,而且还可以测量飞机的侧滑角和迎角。有的飞机上的空速管外侧还装有几片小叶片,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垂直安装的用来测量飞机侧滑角,水平安装的叶片可测量飞机迎角,为了防止空速管前端小孔在飞行中结冰堵塞,一般飞机上的空速管都有电加温装置。 4 原理 它主要是用来测量飞机速度的,同时还兼具其他多种功能。空速管测量飞机速度的原理是这样的,当飞机向前飞行时,气流便冲进空速管,在管子末端的 感应器会感受到气流的冲击力量,即动压。飞机飞得越快,动压就越大。如果将空气静止时的压力即静压和动压相比就可以知道冲进来的空气有多快,也就是飞机飞得有多快。比较两种压力的工具是一个用上下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制成的表面带波纹的空心圆形盒子,称为膜盒。这盒子是密封的,但有一根管子与空速管相连。如果飞机速度快,动压便增大,膜盒内压力增加,膜盒会鼓起来。用一个由小杠杆和齿轮等组成的装置可以将膜盒的变形测量出来并用指针显示,这就是最简单的飞机空速表。 现代的空速管除了正前方开孔外,还在管的四周开有很多小孔,并用另一根管子通到空速表内来测量静止大气压力,这一压力称静压。空速表内膜盒的变形大小就是由膜盒外的静压与膜盒内动压的差别决定的。 5 其他用途 空速管测量出来的静压还可以用来作为高度表的计算参数。如果膜盒完全密封,里面的压力始终保持相当于地面空气的压力。这样当飞机飞到空中,高度增加,空速管测得的静压下降,膜盒便会鼓起来,测量膜盒的变形即可测得飞机高度。这种高度表称为气压式高度表。 利用空速管测得的静压还可以制成"升降速度表",即测量飞机高度变化快慢(爬升率) .

1 L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 L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规范L型皮托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 在科研、生产、教学、环境保护以及隧道、矿井通风、能源管理部门,常用皮托管测量通风管道、工业管道、炉窑烟道内的气流速度,经过换算来确定流量,也可测量管道内的水流速度。用皮托管测速和确定流量,有可靠的理论根据,使用方便、准确,是一种经典的广泛的测量方法。此外,它还可用来测量流体的压力。 1.3. 职责 1.3.1.本指导书之撰写、修订单位为现场检测评价小组,经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1.3. 2.现场检测评价小组人员需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3.L型皮托管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1.3.4.L型皮托管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 养, 确保使用的仪器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1.4. 主要技术指标 1.4.1.皮托管测量介质:与304不锈钢相兼容的气体或液体。 1.4. 2.皮托管使用环境:温度-20~600℃;湿度:≤HR45% 1.4.3.皮托管精度等级:1.0级、 2.5级、5.0级 1.4.4.测量流速范围:空气流速≤40m/s;水流速≤25m/s 1.4.5.执行标准:国标JJG518-98 皮托管标准系数:L型皮托管在0.99~1.01之间;S型皮托管在0.81~0.86之间。

1.5. 操作程序 1.5.1.要正确选择测量点断面,确保测点在气流流动平稳的直管段。为此,测量断面离来流方向的弯头、阀门、变径异形管等局部构件要大于4倍管道直径。离下游方向的局部弯头、变径结构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1.5. 2.皮托管的直径规格选择原则是与被测管道直径比,不大于0.02。以免产生干扰,使误差增大。测量时不要让皮托管靠近管壁。 1.5.3.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测量点插入孔处应避免漏风,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按管道测量技术规范,应合理选择测量断面的测点。 1.5.4.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但计算流量时要用平均流速,由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测点按烟道(管道)测量法规定,按“对数一线性”法划分,也可按常用的等分面积来划分。 1.5.5.皮托管探头上与烟气流向相对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动压”的接口。1.5.6.皮托管探头上背向烟气流向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静压”的接口。 1.5.7.外反吹管接入皮托管探头前端短节上。 1.5.8.管路连接应密闭,不得有漏气现象。 1.6. 日常维护与保养 1.6.1.使用中可能造成管子弯曲。在使用前检查一次,明显挠曲预先校直,锥头损伤则不能再使用。 1.6. 2.在含尘管道中使用后,管内可能有积尘或水汽。应在使用后用吹气方法吹净后盛盒。或在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状态。1.6. 3.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堵塞小孔,造成压力不通。 1.6.4.标准皮托管检定周期为五年。 1.6.5.日常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用户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巡视、检查;更换备件、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 1.6.6.检查皮托管反吹气源的压力是否正常。检查皮托管自动反吹工作是否正常。1.6.7.检查压力取样管、反吹管连接固定情况,看是否有折断、松动、积水、积灰等现象。应及时清理管内的积水、积灰。 1.6.8.检查皮托管反吹箱内各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连接管路有无积水、漏气现象。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实 验 指 导 书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1.05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毕托管测速的构造和测速原理,掌握用毕托管测量流速的方法。 2、测定管嘴淹没出流的测点流速和流速系数。 二、实验装置(见图1) 经淹没管嘴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的测压管用以测量高、低水箱位置水头,以及测量测点的总水头和测压管水头,水位调节阀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水头。 图 1 三、实验原理 1毕托管测试公式: (1) 2g △h C =u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总水头与测压管水头差 2管嘴出流测速公式:

u=Φ2g△H(2) 式中:u—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Ф—测点流速系数 ?H—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和毕托管的构造特征、实验原理; (B)用软胶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相连通; (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将流量调节到最大处。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连通管中的气体,待其中气体全部排除干净后,方可开始下步实验。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并,并相应调节水阀,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要求边实验、边观察分析): (1)分别沿垂向和纵向改变测点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检查毕托管及联通管中是否有气体。若有,则需要重新开始实验。 五、实验报告及成果要求 实验记录及计算(见参考表格) 六、讨论题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是否羊净? 2、毕托管的动压头?h和上、下游水位差?H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 3、你所测出的流速系数Ф说明了什么?

皮托管流量计说明书

皮托管流量计说明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PT1系列皮托管流速变送器 使用说明书 北京雪迪龙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西门子分析仪器技术服务中心 目录 1.安全警示-------------------------------------------------------------- -----------------------------------------------------------------(2) 2.构成及原理------------------------------------------------------------ ----------------------------------------------------------------(2) 3.型号说明-------------------------------------------------------------- -----------------------------------------------------------------(3) 4.技术性能-------------------------------------------------------------- -----------------------------------------------------------------(4) 5.安装及接线------------------------------------------------------------ ----------------------------------------------------------------(4) 6.调试与使用------------------------------------------------------------ ----------------------------------------------------------------(5) 7.故障处理-------------------------------------------------------------- ------------------------------------------------------------------ (6) 8.注意事项-------------------------------------------------------------- ------------------------------------------------------------------ (7) 1.安全与警告 1.1任何情况下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引起人员及仪器的伤害,请遵守所有电器及设备 的安全规范。 1.2在维修﹑拆卸电器元件前请确认电源已经断开﹗ 1.3仪表接通电源之前,请确认所有外接线正确,任何短路均可能造成仪表数据丢失或程序破 坏. 1.4在清除或修改仪表原有数据前,请确认该操作的合法性,一旦实施操作原有数据可能无法 恢复,建议操作前将原有数据记录以备查取. 2. 测量系统结构型式及原理 见图1所示,皮托管流速计主要由“X”型皮托管检测头﹑取压管保护套管﹑差压变送器﹑反吹控制阀等 部件构成。测量时将皮托管流速计探头插入管路中,并使全压和背压探头中心轴线处于过流断面中心且与流线方向一致,全压探头测孔正面应对来流,检测流体总压,并将其传递给差压变送器;同时背压探头测孔拾取节流静压也将其传递给变送器,变送器读取动﹑静压差值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流速比

2020年毕托管测速实验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图 4.2 毕托管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图4.3 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h k h g c u ?=?=2 g c k 2= (4.1)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H g u ?'=2? (4.2) 联解上两式可得 H h c ??='/? (4.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 用

(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 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实验装置台号NO. 校正系数c=1.0, k=44.27 cm0.5/s 实验记录表格

全压,动压,静压与皮托管

皮托管,又名“空速管”,“风速管”,英文是Pitot tube。皮托管是测量气流总压和静压以确定气流速度的一种管状装置,由法国H.皮托发明而得名。严格地说,皮托管仅测量气流总压,又名总压管;同时测量总压、静压的才称风速管,但习惯上多把风速管称作皮托管。 目录 1 用途 2 定义 3 应用 4 原理 5 其他用途 6 全压,动压,静压知识 1 用途 皮托管的构造如图,头部为半球形,后为一双层套管。测速时头部对准来流,头部中心处小孔 (总压孔)感受来流总压p0,经内管传送至压力计。 头部后约3~8D 处的外套管壁上均匀地开有一排孔(静压孔),感受来流静压p,经外套管也传至压力计。对于不可压缩流动,根据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可求出气流马赫数,进而再求速度。但在超声速流动中,皮托管头部出现离体激波,总压孔感受的是波后总压,来流静压也难以测准,因而皮托管不再适用。总压孔有一定面积,它所感受的是驻点附近的平均压强,略低于总压,静压孔感受的静压也有一定误差,其他如制造、安装也会有误差,故测算流速时应加一个修正系数ζ。ζ值一般在0.98~1.05 范围内,在已知速度之气流中校正或经标准皮托管校正而确定。皮托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很广。如飞机头部或机翼前缘常装设皮托管,测量相对空气的飞行速度。 2 定义 空速管也叫气流方向传感器或流向角感应器,与精密电位计(或同步机或解析器)连接在一起,提供出一个表示相对于大气数据桁架纵轴的空气流方向的电信号。 3 应用 空速管是飞机上极为重要的测量工具。它的安装位置一定要在飞机外面气流较少受到飞机影响的区域,一般在机头正前方,垂尾或翼尖前方。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一架飞机通常安装2 副以上空速管。有的飞机在机身两侧有2 根小的空速管。美国隐身战斗机F-117 在机头最前方安装了4 根全向大气数据探管,因此该机不但可以测大气动压、静压,而且还可以测量飞机的侧滑角和迎角。有的飞机上的空速管外侧还装有几片小叶片,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垂直安装的用来测量飞机侧滑角,水平安装的叶片可测量飞机迎角,为了防止空速管前端小孔在飞行中结冰堵塞,一般飞机上的空速管都有电加温装置。 4 原理 它主要是用来测量飞机速度的,同时还兼具其他多种功能。空速管测量飞机速度的原理是这样的,当飞机向前飞行时,气流便冲进空速管,在管子末端的 感应器会感受到气流的冲击力量,即动压。飞机飞得越快,动压就越大。如果将空气静止时的压力即静压和动压相比就可以知道冲进来的空气有多快,也就是飞机飞得有多快。比较两种压力的工具是一个用上下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制成的表面带波纹的空心圆形盒子,称为膜盒。这盒子是密封的,但有一根管子与空速管相连。如果飞机速度快,动压便增大,膜盒内压力增加,膜盒会鼓起来。用一个由小杠杆和齿轮等组成的装置可以将膜盒的变形测量出来并用指针显示,这就是最简单的飞机空速表。 现代的空速管除了正前方开孔外,还在管的四周开有很多小孔,并用另一根管子通到空速表内来测量静止大气压力,这一压力称静压。空速表内膜盒的变形大小就是由膜盒外的静压与膜盒内动压的差别决定的。 5 其他用途

1L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 L 型皮托管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规范L 型皮托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 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 在科研、生产、教学、环境保护以及隧道、矿井通风、能源管理部门,常用皮托管测量 通风管道、工业管道、炉窑烟道内的气流速度,经过换算来确定流量,也可测量管道内 种 的水流速度。用皮托管测速和确定流量,有可靠的理论根据,使用方便、准确,是一 。 经典的广泛的测量方法。此外,它还可用来测量流体的压力 1.3.职责 1.3.1. 本指导书之撰写、修订单位为现场检测评价小组,经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1.3. 2. 现场检测评价小组人员需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3. L 型皮托管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1.3.4. L 型皮托管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 内。 养, 确保使用的仪器处于检定有效期 1.4. 主要技术指标 1.4.1. 皮托管测量介质:与304 不锈钢相兼容的气体或液体。 1.4. 2. 皮托管使用环境:温度-20~600℃;湿度:≤HR45% 1.4.3. 皮托管精度等级: 1.0 级、 2.5 级、5.0 级 1.4.4. 测量流速范围:空气流速≤40m/s;水流速≤25m/s 1.4.5.执行标准:国标JJG518-98 皮托管标准系数:L 型皮托管在0.99~1.01 之间;S型皮托管在0.81~0.86之间。

1.5. 操作程序 1.3.5.要正确选择测量点断面,确保测点在气流流动平稳的直管段。为此,测量断面 离来流方向的弯头、阀门、变径异形管等局部构件要大于 4 倍管道直径。离下游方向的局部弯头、变径结构应大于 2 倍管道直径。 1.3.6. 皮托管的直径规格选择原则是与被测管道直径比,不大于0.02。以免产生干扰,使误差增大。测量时不要让皮托管靠近管壁。 1.3.7. 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测量点插入孔处应避免漏 风,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按管道测量技术规范,应合理选择测量断面的测点。 1.3.8. 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但计算流量时要用平均流速,由于 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测点按烟道(管道) 测量法规定,按“对数一线性”法划分,也可按常用的等分面积来划分。 1.3.9. 皮托管探头上与烟气流向相对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动压”的接口。 1.3.10. 皮托管探头上背向烟气流向的接管接入多参数箱上标有“静压”的接口。 1.3.11. 外反吹管接入皮托管探头前端短节上。 1.3.1 2. 管路连接应密闭,不得有漏气现象。 1.6. 日常维护与保养 1.4.6. 使用中可能造成管子弯曲。在使用前检查一次,明显挠曲预先校直,锥头损伤 则不能再使用。 1.4.7. 在含尘管道中使用后,管内可能有积尘或水汽。应在使用后用吹气方法吹净后 盛盒。或在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状态。 1.4.8. 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堵塞小孔,造成压力不通。 1.4.9. 标准皮托管检定周期为五年。 1.4.10. 日常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条件,用户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巡视、检查;更换备件、及时 发现故障并排除。 1.4.11. 检查皮托管反吹气源的压力是否正常。检查皮托管自动反吹工作是否正常。 1.4.1 2. 检查压力取样管、反吹管连接固定情况,看是否有折断、松动、积水、积灰等 现象。应及时清理管内的积水、积灰。 1.4.13. 检查皮托管反吹箱内各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连接管路有无积水、漏气现象。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