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九册五年级语文8单元教案

北京版九册五年级语文8单元教案
北京版九册五年级语文8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2、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并写出几部分的主要内容。

重点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写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难点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写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8年是全国解放前夕。当时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党中央发

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和解

放军全体指战员。战争形势越来越好,国民党反动军队节节败退,我

们不断乘胜挺进。

二、探究新知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学法:①找出课题的中心词与关键词。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③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学生自读、教师行间辅导。

(二)汇报自学成果:

1、学生汇报找出的课题中心词与关键词。

2、学生汇报概括的主要内容,要求讲讲思路。

3、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语情况。

复备

教学过程

(三)练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汇报段落划分与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叙述事件起因,

写发现暗堡,我军受阻:第二段,第2-3自然段,叙述事件经过,写董

存瑞请求炸暗堡;第三段,第4-6自然段,继续叙述事件经过,写董存

瑞冲向暗堡;第四段,第7自然段,继续叙述事件经过,写董狞瑞托

起炸药包炸掉暗堡;第五段,第8自然段,叙述事件结果,解放隆化。)

三、小结及作业

总结本课时的学习情况:学了些什么内容,了解了哪些知识,解

决了哪些疑难,运用了哪些方法。指出学生自学中的优点与缺点。

复备

板书设计

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生字(二)生词

作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教学内容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第7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体会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

重点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体会他的献身精神。难点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具体了解董存瑞炸堡的经过,了解

课文是怎样记叙的。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提示学法:①分段阅读,围绕“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

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献身精神”这一中心,理解课文是怎样

一步一步叙述表达的;②仔细理解旁批:旁批写了哪些内容?提了哪

些问题与要?按照怎样的顺序在排列?③按照旁批提示深入学习课

文;④重点学习5一8自然段。

学生体会教师的学法提示以后,自读课文,教师巡辅。

(二)汇报自学成果

1、汇报对课文第一段的自学情况。

读读你划出的本段写故事的时间和地点的词。(1948年5月z日,

隆化)我军进攻的目标是什么?根据旁批,说说“暗堡”的意思;再

读读课文,看看敌人这个暗堡对我军的威胁,从而理解董存瑞为什么

要“舍身”炸掉它的一个原因。“突然、喷出”是什么意思?同“暗

堡”的“暗”有什么关系?

读出你划出的写暗堡位置,构筑特点的词句。

2、汇报对课文第二段的自学情况。

先理解旁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迸射仇恨的火花”;再想想“瞪”

能不能换成“看着”,“迸射”能不能换成“放射”。

复备

教学过程

划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语言的词语,并朗读出来。

3、汇报对课文第三段的学习情况。

“冲向暗堡”是这一段的意思,课文是怎样记叙的?

把找出的这一段中描写董存瑞行动的词语读一读,想想这些动词

体现了董存瑞怎样的精神?

这一段有十句话。第一一四句讲桥下没地方放炸药包一在桥下遇

到的因难;第五句讲全面进攻已经开始——万分紧急的关头;第六句

至第十句写董存瑞舍身托起炸药包炸掉暗堡。一层一层地写,重点在

写“炸”。

描写董存瑞炸暗堡的动作、神态词语有哪些,表现了董存瑞舍身

的坚毅。

两个比喻句是是哪两句?

4、汇报对课文第五段的学习情况。

这一段写事情的结果。“炸开”与开头一段的“封锁”相呼应。

四、巩固拓展

回顾在课文中已经找到的描写董存瑞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

分析这些描写在句子和段落中的作用。

教师点拨: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措写,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可以

使人不觉得在空洞地写精神;这种思想品质透过语言、行动、神态得

以表现。

五、小结及作业

小结学习内容,特别是写法。

复备

板书设计

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前进受阻。

二、坚决请战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三、向暗堡动作:站托顶拉

四、英勇献身神态:钢铸一般坚毅

语言:“为了新中国,冲阿!”…

五、战斗胜利

作将课文复述给人听

教学内容30、军神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综合表述)

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生字新词

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开国元帅:军神:刘伯承

二、探究新知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刘龄匪拒醉剂

施哼晕勉堪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初读课文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

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复备

教学过程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三、巩固拓展

交流收集到的刘伯承的资料

四、作业

复备

板书设计

30、军神

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军神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作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教学内容30、军神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难点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中“军神”是称赞谁的

吗?是谁称赞他的?是因为一件什么事称赞他“军神”,为什么称赞

他“军神”?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弄清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品读手述前的几个自然段,体会他的坚强和勇敢。

1、快速阅读,划出沃克医生情绪、神态变化的句子,说一说每

次变化都因为什么?

2、学生有感情的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了解人物的内

心。

3、小结学法。我们通过找句子、读课文、品析人物的语言来体

会刘伯承的坚强品格。

4、过渡:我们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中的手术中,手术

后两部分。

(二)合作学习手术中的两个自然段,探究交流,体会刘伯承

钢铁般的意志。

1、快速读课文,说说手术中沃克医生是什么样子?刘伯承是什

么样子?

2、通过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

3、学生朗读体会刘伯承手术中“一声不吭”的钢铁意志。

4、小结归纳:

复备

教学过程

我们刚才通过朗读、对话、交流,读懂了课文,刘伯承手术时承

受难以忍受的疼痛;手术中“一声不吭”表现出超人的坚毅;虽经剧

痛的折磨,但手术后还说出手术中的刀数。真是了不起的军神啊!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把题目读一读——军神

(三)通过品读手术后的对话,体会刘伯承手术中的超常意志。

1、三人一个小组,读人物的对话,体会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

化。

2、请同学总结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军神”

3、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

4、你想对沃克医生说什么?沃克医生,当你听到病人说出72刀,

你当时怎样?

5、出示课文: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

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指导朗读,感受刘伯承的由衷敬佩。

沃克医生,你的这番由衷赞叹怎么理解呢?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

再把题目读一读——军神

三、巩固拓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刘伯承的故事讲一讲,并说说自己

的感受。

四、作业

复备

板书设计

3 0 军神

手术前:拒绝麻醉

沃克医生----刘伯承手术中:一声不吭了不起的军神

手术后:数出刀数

作读课文,将课文复述给家人听

教学内容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1、认读9个字。

2、了结国歌诞生的经过,并能讲一讲。

3、体会到国歌代表祖国的尊严,它使我们我们不忘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不忘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它使我们能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止。

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的经过。难点体会国歌包含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歌的创作过程吗?你们知道国

歌的原名叫什么吗?

2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篇课文来了解。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和工具书学习生字的音和义;一边

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号,想想那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全文

可以分几段?

2、讨论交流:

(1)同桌互相讨论不懂得问题。

(2) 学生提出仍然不懂得问题。

(二)进一步自学:

出示思考题,要求学生便默读,边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怎样诞生的?

2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3引导学生在自学时,把国歌诞生的经过梳理一下,以小组为单

位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

(三)讨论,交流:

1、出示提纲引导学生说一说过个是怎样诞生的?

如:《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1)时代背景

复备

教学过程

(2)田汉编写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

(3)聂耳为歌词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影响极大,是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的经过。

知名学者、爱国志士推荐。

国家领导人支持。

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说说《义勇军进行曲》为什么唱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体会到国歌代表祖国的尊严,它使我们我们不忘祖国被侵略、受压

迫的历史,

不忘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它使我们能居安

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止。)

三、巩固拓展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3播放国歌录音,体会振奋人心的旋律。

四、作业

复备

板书设计

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影响极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代表祖国尊严

作读课文

教学内容32、北方有个小木屋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1、认读12个字;2了解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体会森警战士对待艰苦、单调和寂寞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了解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难点了解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原始森林中,有个独特

的小木屋,那里生活着内蒙古森警部队的一群特殊的长势,他们的生

活状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到文中去了解。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自学

1、自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号,理解词语含义,试着

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2、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同桌互相讨论不懂得词句

提出仍然不懂得问题。

(二)进一步自学:

1、出示思考题,边默读边思考:

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是怎样的?(在文中标划出相关语句)

把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试着用一两个简单的

词语批注自己的感受。

2、分组交流讨论:

在每人发言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意见,概括地说明课文时从那几

方面说明森警战士在小木屋的生活状况的?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读写结合,读中有感:

复备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开拓思路。

2、试着动笔写一写,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

3、小组讨论评议。

三、拓展延伸

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试着给课文再拟一个题目。

四、作业

复备

板书设计

32北方有个小木屋

饮水吃饭极其艰苦

居住条件和环境充满恐惧乐观、奉献精神业余生活单调寂寞

作读课文

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和积累词语,进一步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会运用相关联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重点积累词语

难点理解含关联词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练习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1、答案:挥汗如雨昂首挺胸一跃而起自不量力一针见

血针锋相对

2、拼写;

3、同学互相检查、订正;

4、练习;

5、照样子写词语:挥汗如雨胆小如鼠……

二、积累下面的成语

神采飞扬惊恐万分助人为乐居安思危

眉开眼笑提心吊胆见义勇为勤俭持家

心花怒放胆战心惊尊老爱幼安居乐业

1、正确读;

2、说说每词的意思;3练习;

4、将上面的词语分类

(1)心情好的:

(2)心情不好的:

(3)好精神,好品质的: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她虽然

..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

..演讲时还是有些紧张。

(转折关系)

2、如果

..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假设关系)

(1)读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

复备

教学过程

(2)造句。

(3)常见的关联词语还有哪些,说一组并造句。

四、听写一、二题中的词语。

1、听写;

2、学生分小组订正;

3、将听写中出现的错误改正并练习。

复备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8 一题二题三题

作抄写一、二题中的词语。

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了解多种人物对话的表达方法,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使学生受到亲情的感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难点了解多种人物对话的表达方法,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练习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读下面一段话,体会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注意标点符号的

用法。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样重的

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的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靠自己

的判断,而不是靠老太婆似的喋喋不休!”

1、这是一段对话(语言)描写,自读这段话,发现人物对话方

式有哪些?

2、两种对话形式提示语后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3、结和《军神》一课,发现人物对话的其他表达方式。

(1)提示语再句首(2)提示语在句中(3)提示语在句尾

(4)无提示语

4、体会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确定人物对话的表达

方式。

5、选择文中一组人物对话,改变表达方式,体会表达的好处。

6、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小伟说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2、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小伟说

复备

教学过程

3、我爸上班了小伟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4、不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我是给别人送

拐杖的说着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车上的人都笑了

二、阅读短文,按后面的要求做。

1、在规定时间内(3——5分钟)默读全文,粗知大意。

2、指名分段朗读,交流第一题的内容。

3在深入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交流第2题。

这是一座———?———的石桥。

补充:积累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复备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8 三题四题

作将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趣味活动“办小报”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重点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和素养难点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练习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本单元学习了哪些课文?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军神》、《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北方有

个小木屋》。

指名说说你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军神》这两篇课文的理解。

板书:英雄

一、揭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以“寻找英雄的足迹”为主题,办一期小报。

1、要求学生精心默读:寻访查找→整理资料→制作小报→展览

交流。

2、小组交流活动方案。

自由组合小组,针对学生寻访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小组研究

解决的办法。

学生整理资料时,同学帮助进行筛选。

二、进行此次活动应注意:

1、对“英雄”的理解要宽泛一些。这里指的是为人民和国家利

益,不怕困难,不顾自己,英勇奋斗的人。如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牺牲生命的烈士(江姐、刘胡兰、董存瑞等);又如把毕生精力无私

奉献给人民和国家的革命先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再如

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运动员等等。

2、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人承担的任务是否落实,是

否能发挥他们个人的优势。

复备

教学过程

3、“写”的要求要扎扎实实落实。此次活动在“寻访查找”“整理

资料”“制作小报”过程中都有动笔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

力。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特别设计了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心得、

体会等练习,也是为了加强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

在内容方面,可以写在搜集某位英雄的事迹时,自己的感想;可

以写走访过程中所见所感;还可以写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等。

复备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8 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寻找英雄的足迹”

作完成习作

教学内容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通过习作讲评,使学生知道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并能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修改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重点知道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

难点学会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能修改。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课型练习课授课日期

撰写人孙同行评价

教学过程

总结

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作文情况。

优点:

不足:

二、请写的好的同学读自己的佳作,供同学们欣赏。

大家认真听,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如:修辞方法的运

用、举例、数字说明等。)

复备

教学过程

生自由谈好在哪里。

三、以一篇不足比较典型的同学习作为例,教给同学修改的方法。

读一读哪里写的不好?

为什么不好?怎样改?

指名说一说(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五、小组内再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再发现问题再改至满意为止。

复备

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1、优点:

2、不足:

作修改习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