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单元有机化学基础

【复习建议】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占了绝大多数。近年来,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量以千万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提高了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主要内容有:有机化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重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规律,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和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计算等。

在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的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有机基本概念的准确性。不仅要做到能够准确的表述概念,还要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它的适用范围。

2.建立知识网络体系。结合知识网络系统条理记忆,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通过典型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官能团的性质及其变化为主线,掌握有机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3.学会迁移应用。在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机化学的基本思维能力,其中迁移能力的培养是有机化学复习的重要任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应用,在大量应用中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4.熟练表达,准确无误。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必须做到熟练、准确。

专题一有机化学中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概念

【课标要求】

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7.以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和酯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各类有机物(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知识梳理】

一、有机物的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溴乙烷

醚键

(或—CHO) 醛基

(或—CO—)羰基

(或—COOH)羧基

(或—COOR)酯基

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6 1 A、D 2 D 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第二节P11 4 共价单键双键三键 (CH3)4 5.第2个和第六个,化学式略第三节P15 2.(1)3,3,4-三甲基己烷(2)3-乙基-1-戊烯(3)1,3,5-三甲基苯 第四节P23 1.重结晶 (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 2. C10H8NO2 348 C20H16N2O4 3. HOCH2CH2OH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P25 4.(1)2,3,4,5-四甲基己烷(2)2-甲基-1-丁烯 (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4)2,2,5,5-四甲基庚烷 5. (1)20 30 1 (2)5 6% 第二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36 4. 5. 没有。因为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碳链排列是相同的,与氢气加成后均生成正丁烷。 第二节P 40 1. 4, 2. B

3己烷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1己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邻二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鉴别己烷、1己烯和邻二甲苯。 4略 第三节P43 1A、D 2略 3略 复习题参考答案P45 2. B、D 3. B 4. D 5. A、C 6. A =CHCl或CH3CH=CH2 CH3C≡CH 8. C2H6C2H2CO2 9. 2-甲基-2-戊烯 10. 14 L 6 L 11. 2.3 t 12. 160 g 第三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551.C 2. 3.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其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因此水溶性很好;而碳原子数多的醇,由于疏水基烷基较大,削弱了亲水基羟基的作用,水溶性较差。 4.C6H6O OH 第二节P 59 1.有浅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有红色沉淀产生; 2.D 3.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 专题十二 有机化学基础 (5)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 专题十二有机化学基础(5)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聚乙烯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C.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可制取乙醇 2、有机物A是某种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关于有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分子式为C10H8O3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D.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3、螺环烃是指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烃。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2 B.一氯代物有五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与HBr以物质的量之比1:1加成生成二种产物 4、合成一种用于合成γ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的关键一步如图。 下列有关化合物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 A、B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B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5、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3H4是同系物 B.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6、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下列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8Cl2 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7、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B.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等质量的 H 2 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D.天然纤维、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含有C、H、O、N四种元素,其球棍模型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3-甲基-2-乙基己烷 C.七叶内酯和东莨菪内酯都是某些中草药中的成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D.S-诱抗素的结构简式为:则1mol S-诱抗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 NaOH

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讲课稿

第 1 页 共 1 页 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 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 Br 2 + HBr ↑ —Br Fe 或FeBr 3 + HNO 3 + H 2O —NO 2 浓H 2SO 4 60℃ + 3H 2 Ni △ + 3Cl 2

2011年高考化学第15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测试 新人教版

第十五单元: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9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9年是牛年,在全球历经金融危机后,经济逐渐复苏变暖,国际某证券公司设计的“福牛乐乐”(Funiulele)。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形(右图所示),故称 为牛式二烯炔醇(cowenyenynol)。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9H44O B.牛式二烯炔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牛式二烯炔醇最多可与6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牛式二烯炔醇分子内能发生消去反应 2.东汉末年我国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酒服“麻沸散”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作为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剂;英 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N2O(结构式为NNO)麻醉剂;而今乙醚(C2H5OC2H5)和氯仿是全身麻醉最常用的麻醉剂,下列有关麻醉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N2O的结构与CO2相似,则N2O为直线型极性分子 B.乙醚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C.氯仿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其化学式为CCl4 D.氯仿为甲烷的二氯取代物,在碱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 3.2008年4月26日,北京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金龙鱼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世界品质与13亿人 共享”计划。金龙鱼产品种类较多,以花生油为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花生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花生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花生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花生油的硬化即是皂化反应 4.俄罗斯西伯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吸附剂,这种新的吸附剂是由棉纤维素制造而 成。下列有关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纤维素是混合物 B.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能够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取醋酸纤维 D.纤维素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有机合成2教材内容(1)

有机合成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一直靠自然界的资源生存。在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例如,通过酿酒、制药等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有时天然物质及其加工产品的性能也不尽人意。 19世纪20年代人类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以来,有机化学家们不断地合成出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各种有机物。通过有机合成不仅可以制备天然有机物,以弥补资源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对天然有机物进行局部的结构改造和修饰,使其性能更加完美,甚至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有机合成化学的迅速反正,使以染料合成和药物合成为重点的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得以兴起,煤焦油和石油天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 有机合成的过程 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 要内容。它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 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的任务包 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其过程就 像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 建。如图3-23所示,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 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 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 进行第二部反应,合成出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 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 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图3-23有机合成反应的一种装置 图3-23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人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你能利用所学的有机反应,列出下列官能团的引人或转化方法吗?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副产物 副产物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目标化合物 辅助原料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is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2单元检测试题苏教版

高二《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1、2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理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尿素,开辟人工合成有机物先河的科学家是() A.德国的维勒B.英国的道尔顿 C.德国的李比希D.俄罗斯的门捷列夫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中,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2H5Cl B.C3H8 C.CH2Cl2D.C2H6O 3.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A. 1,3-二甲基戊烷 B.2-甲基-3-乙基丁烷 C.3,4-二甲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 4.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A.乙苯B.邻二甲苯C.间二甲苯D.对二甲苯5.由一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7个氢原子和若干个碳原子组成的有机物,其碳原子的个数至少为() A.2B.3 C.4D.5 6.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一定既不是它的同系物又不是它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炔B.乙烯C.C4H4D.苯 7.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A.CH3CH2CH2CH3 B.CH3CH(CH3)2 C.CH3C(CH3)3 D.(CH3)2CHCH2CH3 8.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B.2,2 -二甲基丁烷C.2-乙基丁烷D.2,3,3-三甲基丁烷 9.下列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的是() A.CH3(CH2)4CH3B.CH3CH2CHO C.CH2=CHCH=CH2D.(CH3)3C-C≡C-CH=CHCH3 10.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的烃的分子式是() 11.已知丁基有4种结构,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有() A.2 B.3 C.4 D.5 12.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最简式一定相同C.各1 mol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不可能是同系物 13.属于同系物的一组物质是() A.35Cl2、37Cl2、35Cl37Cl B.-OH、-CH2OH、-CH2CH2OH C.CH4、CH3CH(CH3)2、(CH3)3CCH2CH3 D.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14.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

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第 1 页 共 1 页 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 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 Br 2+ HBr ↑ Br Fe 或FeBr 3+ HNO 3+ H 2O NO 2 浓H 2SO 4 60℃ + 3H 2Ni △ 3Cl 2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可编辑word)

专题十四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2018广东茂名二模)(15分)某新型有机酰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 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8,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4.8%,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一组峰,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R 1—CHO+R 2—CH 2—CHO +H 2O 。 ③R —COOH R —COCl 。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E 的结构简式为 ,G 的名称为 。 (2)B 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 (3)C →D 的反应类型为 。 (4)写出F+H →M 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

(5)芳香族化合物W有三个取代基,是C的同分异构体,能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0.5 mol W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 g H 2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五组峰,符合以上条件的W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 式: 。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CH 2CH 2 和HOCH 2 CH 2 OH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 2.(2018山东潍坊二模)(15分)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酯能被LiAlH 4 还原为醇 ② ③

(1)A的化学名称: 。 (2)C的结构简式: ,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 。 (3)由F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 ,其核(4)芳香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1 mol X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88 g CO 2 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为3∶1∶1的有种,写出1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甲醇和苯甲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3.(2018北京理综,25)(15分)8-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图是8-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 8-羟基喹啉 已知:ⅰ.+

必修二有机化学试题汇编

六月第一次练习(有机) 一、选择题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和做 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A .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 .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 .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 .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 .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3.下列有关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式是 C 6H 12O 6 B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C .葡萄糖能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 D .葡萄糖可以水解 4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 H 2SO 4 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 ①NaOH 溶液 ②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 ③碘水 A .③ C .①②③ B.②③ D .①③ 5.用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方法是( ) A .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 CO 2 和 H 2O B .放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中加热,都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C .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 D .分别放入稀酸后煮沸几分钟,用 NaOH 溶液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共热,都生成砖红色沉淀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蔗糖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可观察到土豆片变蓝 D .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 7.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①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 ②酒精 ③KMnO 4 溶液④硫酸钠⑤硫酸铜⑥双氧水 ⑦硝酸 A .除④⑦外 B .除③⑥外 C .除④外 D .除②⑥外 8.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 .鸡蛋白溶液受热凝固 C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一、醇 1、定义和分类 定义: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分类: (1)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2)根据烃基饱和与否,分为饱和醇与不饱和醇。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2O(n>=1) 2、命名 (1)将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2)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如:(CH3)3CCH2OH 2,2-二甲基-1-丙醇 3、物理性质 (1)沸点:随着碳原子数和羟基数的增加而升高;醇的沸点高于相同碳原子数的卤代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2)密度:比水小 (3)溶解性:甲醇、乙醇、乙二醇等可与水任意比混溶。一般地,随着醇分子中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溶解度降低。 4、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1)与金属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较钠与水反应缓和,钠块在乙醇溶液下,有气泡冒出。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作用。导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 (3)氧化反应 ①燃烧:淡蓝色火焰 ②催化氧化反应: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 结构要求: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反应原理:第一步反应2Cu+O2=(加热)2CuO 第二步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该步反应机理为去氢氧化: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脱去,与CUO中的O结合成H2O)总反应为:2 CH3CH2OH+O2→(Cu或Ag,加热)2 CH3CHO+2H2O) ③强氧化剂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最终生成乙酸。 说明: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被应用于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现象为橙色变为绿色。 (4)取代反应 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可用浓硫酸和溴化钠代替HBr)。该反应用于制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道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 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 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 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 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 溶液。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 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 NC≤4 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 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 12.3℃)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 3.6℃)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 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 10.8℃) 环氧乙烷(,沸点为 13.5℃)(2)液态:一般 NC在 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己烷 CH3CH24CH3 环己烷甲醇 CH3OH 甲酸

专题突破练15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专题突破练15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00分) 1.(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二调)(20分)由烃A制备抗结肠炎药物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分子式是,A的化学名称是。反应②的类型是。 (2)D的结构简式是。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3)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4)设计C→D和E→F两步反应的共同目的是。 (5)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X遇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为3∶2∶2,任写一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 式:。 (6)已知: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 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写出以A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0分)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N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ⅰ.RCH2Br R—HC CH—R' ⅱ.R—HC CH—R' ⅲ.R—HC CH—R'(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香烃基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名称是,物质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物质C的结构简式是。 (3)由H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种(包含顺反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面积比为1∶1∶1∶2∶2∶3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条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存在顺反异构,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 (5)写出用乙烯和乙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3.(2019广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热身考试)(20分)物质A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高分子树脂(M)和苯佐卡因(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剂)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已知:①A是苯的同系物,在相同条件下,其蒸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46;B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②R-CHO+R'CH2CHO +H2O。 ③苯环上连有甲基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甲基的邻位或对位;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羧基的间位。 回答下列问题:

有机化学专题(必修2)

有机化学基础 【高考目标定位】 1.掌握烷烃、乙烯、苯的结构特征、性质。 2.掌握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4.掌握烷烃烃及其衍生物的特征反应 【考点一】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015,广东,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2.下列关于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 3.(2012,山东,10)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4.(2013,新课标2,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5.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氯仿、己烷、四氯化碳B.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酒精、四氯化碳D.乙酸乙酯、酒精、醋酸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不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7. 描述CH3—CH===CH—CH===CH—CF3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2个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师生交流,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每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在维持生命和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上的图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归纳总结,理解记忆。将营养元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通过电视放出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人类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的成份中主要含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中都有哪些作用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一、蛋白质 师:蛋白质对维持生命和健康有什么作用?主要含在动物身体中的哪些部位。 生:看书、归纳、回答 师: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如何?在胃肠道中主要发生哪些变化起什么

作用? 生:看书、归纳、回答 师:机体中蛋白质因种类不同,功能各不相同,如血红蛋白和酶两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就起作各不相同的作用,他们分别都起哪些作用。 生:看书归纳,完成课堂练习。 师:血红蛋白与CO 结合的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 。 生:看资料,吸烟的害处。 师:淀粉在消化道中发生哪些反应? 酶作催化剂有三个特点: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所需条件温和; 师:甲醛为什么可用来制动物标本? 生:看书,回答。 师: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 生:看书,回答。 第二课时 二、糖类 师: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淀粉是否属于糖?淀粉在机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看书,回答 师:小结,淀粉在人体中发生如下变化: ①11221225106)(2O H C O nH n O H C ??→?+淀粉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三节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节醛 第三节羧酸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 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

(最新)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五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专题强化练

专题十五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专题强化练 1.(2018·全国卷Ⅲ)近来有报道,碘代化合物E 与化合物H 在Cr-Ni 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Y ,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O +CH 3CHO ――→NaOH/H 2O △ RCH===CHCHO +H 2O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 为单氯代烃,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 生成B 、G 生成H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Y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E 与F 在Cr-Ni 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7)X 与D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官能团。X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A 到B 的反应是在光照下的取代,Cl 应该取代饱和碳上的H ,所以B 为 ;B 与NaCN 反应,根据C 的分子式确定B →C 是将Cl 取代为CN ,所以C 为;C 酸性水解应该得到CHCCH 2COOH ,与乙醇酯化得到D ,所以D 为 CHCCH 2COOCH 2CH 3,D 与HI 加成得到E 。根据题目的已知反应,要求F 中一定要有醛基,在根据H 的结构得到F 中有苯环,所以F 一定为 ;F 与CH 3CHO 发生题目已知反应,得到G ,G 为 ;G 与氢气加成得到H ;H 与E 发生偶联反应得到Y 。 (1)A 的名称为丙炔。

2019年高考化学冲刺逐题过关专题12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选考(知识讲解)(含解析)

专题12 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一、试题解读 有机合成与推断是高考的经典题型,该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用语及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涉及的问题常包含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及反应类型、空间结构、检验及计算、合成路线等,各问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是典型的综合类题目。 二、试题考向 三、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点1 物质推断的几种方法 1.根据题给信息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该有机物含有醛基或 2.根据题给框图转化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在有机推断题中,经常遇到框图转化步骤中出现“有机物结构简式→字母代替有机物→分子式(或者有机物结构简式)”,要求写出“字母所代替的有机物(或者有机试剂)”的结构简式。对于此类有机物结构的推断,要如下考虑: 3.根据化学反应现象推断官能团

4.根据反应条件可推断有机反应类型 必备知识点2 限定条件下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书写1. 同分异构体的分析

必备知识点3 有机合成路线分析 一、官能团的转化 1.官能团的引入 引 入碳 碳双 键 ???? ????? ①卤代烃的消去: CH 3 CH 2 Br +NaOH ――→醇 △ CH 2 ===CH 2 ↑+ NaBr +H 2O ②醇的消去:CH 3 CH 2 OH ――→浓H 2 SO 4 170 ℃CH 2 ===CH 2 ↑+H 2 O 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HC≡CH+HCl ――→一定条件CH 2 ===CHCl (2)引入卤素原子

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习题完整版

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 基础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 A.甲烷B.氨气C.甲醛 D.二氧化硫 2、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 3H 7 Cl B.CH 2 Cl 2 C.C 2 H 6 O D.C 2 H 4 O 2 3、结构简式为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加成反应 B.水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氧化反应 4、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等物质的量的A和B 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不可能为 (其中n为正整数)( ) A.0 B.14n C.18n D.44n 5、下列每组中各有3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①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和水、苯酚和水 ②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③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④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 A.④ B.② C.①③ D.②④ 6、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 下列有关A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 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 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7、下列各组有机物,只.需.加入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必要时可加热)的是( ) A.甲苯、丙醇、四氯甲烷 B.辛烷、环己烷、氯乙烷 C.丙醛、乙酸、甲酸乙酯 D.乙烯、丙烯、1,3─丁二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有机化学基础学案

12 有机化学基础 1.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2.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3.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4.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5.了解烃类物质、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6.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Ⅰ.客观题 (1)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 (2)以陌生有机物为背景,考查碳原子的成键特征、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考查有机物的检验、提纯和分离。 (4)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Ⅱ.主观题 该部分内容的命题设计常以新医药、新材料的合成为载体,以有机物合成与推断综合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数目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3)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方程式的书写等。 (4)依据题设要求,设计有机物的简单合成路线和流程。 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一般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2)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3)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必含有—COOH。 (4)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等。 (5)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油脂)、糖或蛋白质等。 (6)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7)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或烯烃。 2.常用的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方法 (1)由烃基的异构体数推断。 判断只有一种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时,根据烃基的异构体数判断较为快捷。如判断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时,根据组成丁醇可写成C4H9—OH,由于丁基有4种结构,故丁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 (2)由等效氢原子推断。 碳链上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一般判断原则:①同一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用替换法推断。 如一个碳碳双键可以用环替换;碳氧双键可以用碳碳双键替换并将氧原子移到他处;又如碳碳三键相当于两个碳碳双键,也相当于两个环。不同原子间也可以替换,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C6H2Cl4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 (4)用定一移一法推断。 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改变另一个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二、有机物的推断 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方法 1.根据反应条件推断某一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如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则反应物必是含卤原子的有机物,生成物中肯定含不饱和键。 2.根据有机反应的特殊现象推断有机物的官能团。 3.以特征产物为突破口来推断碳架结构和官能团的位置。 (1)醇的氧化产物与结构的关系。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或氢原子环境可确定碳架结构。有机物取代产物越少或相同环境的氢原子数越多,说明此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越高,因此可由取代产物的种数或氢原子环境联想到此有机物碳架结构的对称性而快速进行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