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目录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

1.1 方案来源------------------------------------------------------------------

1.2系统设计-------------------------------------------------------------------

1.3主要器件及型号--------------------------------------------------------- 二.系统实现——————————————

2.1 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2.2感应模块-------------------------------------------------------------------

2.3显示模块--------------------------------------------------------------------

2.4温度模块-------------------------------------------------------------------

2.5烟雾测试模块--------------------------------------------------------------

2.6电机驱动模块---------------------------------------------------------------

2.7光电感应模块---------------------------------------------------------------

三.系统设计与误差分析——————————

四.总结—————————————————

4.1系统功能--------------------------------------------------------------------

4.2单片机控制总程序代码---------------------------------------------------------- 4.3 单片机仿真原理图---------------------------------------------------------------- 4.4 单片机系统实物图----------------------------------------------------------------

4.5 实验设计总结心得---------------------------------------------------------------- 摘要:(简要总结)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成了人类关注的话题。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报警控制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红外遥感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而且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接着介绍了该课题设计构想,各模块电路的选择及其电路工作原理,最后对该课题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附带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和本设计实物图,以及C语言思想。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

1.1 方案来源

设计背景:

智能家居实验是为智能家居系统实验做准备的,是实验的基础,智能家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配合各类电子设计大赛,科技活动等而开发的设计模型。在此模型上我们可以进行多种实验,如测量,感应,报警,控制,自动控制等等。为了能更好的控制模拟家居,实现手动与自动控制相结合,进行各种功能实现,并且这个实验对现实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们就需要对这个实验进行一定的研究。

理论来源:

本次设计主要分五个个功能,分别为测温湿度,烟雾和报警,显示信息和报警信息、自动风扇控制以及键盘控制。将这几个个功能巧妙的与家居结合,我们

已经知道五个单独功能如何实现,现在要将五个功能通过单片机系统化反馈,以达到能实现综合五种功能的智能家居。

设计涉及主硬件:

STC89C52RC单片机,DHT11温度传感器,DS1302时钟芯片,烟雾传感器,智能风扇及其驱动器,按键设置与调控,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光电效应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以及超标指示显示模块组成。

系统功能介绍: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设备自动及部分手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二个方面。其中家庭设备自动监控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安全防御、显示完备、控制及数据采集。

(1)通过DHT11温度采集数据将信息显示于LCD1602上面,如果温度超出设定的预警值,那么风扇会自动开启;待到坏境温湿度降到低于预警值的时候,风扇自动关闭。

(2)采用烟雾探头传感器来检测我们周围环境的烟雾,可对煤气甲烷,以及我们周围着火的烟雾,或是抽烟的浓度等实时监测,如有超标,蜂鸣器报警,能给您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3)光电感应电路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光照强度大小来显示是否自动开启光敏电路灯,晚上灯照自动开启,白天则自动关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其灵敏度来达到我们的日常需求 (4)该设计的许多功能可以通过调节其灵敏度或是按键等来更进一步实现需求。

1.2简易方案设计

测温度:

测温湿度功能采用了DHT11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同时测出环境的温湿度,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感应方案:

感应分为烟雾传感器感测,光电感测,其中烟雾传感器采用MQ—2探头,光电感测采用根据外界光照强度大小效应。

显示方案:

显示功能分别采用1602液晶显示器,1602内部集成有显示芯片,可以识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日语片假名,功能比较齐全基本可以满足本系统的要求。 控制方案: 控制方案有光敏电阻(代表日光灯),风扇和蜂鸣器报警。 1.3主要器件型号 a.单片机 STC89C52RC b.温度传感器(DHT11) c.显示器 (LCD1602液晶) d.烟雾测试(MQ-2探头)

e .电机驱动模块:(LM298驱动)

f.光电感应模块(LM393驱动)

2.1 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智能家居系统 光控灯 万年历 风扇

测量温湿度 烟雾感测 红外报警 蜂鸣器

显 示 器 按键控制

总电路图:

2.3光电感应模块:

该电路采用LM393运放芯片来将光敏电阻采集到的模拟数据放大后给予单片机处理,从而达到在白天光照灯亮,而到了晚上则自动熄灭的要求。

2.4显示模块:

V

C

C

1

2

LDR1

TORCH_LDR

3

2

1

8

4

U2:A

LM393

R2

10k

C1

0.1uf

R1

1k

C2

0.1uf

7

4

%

RV1

1k

R3

10k R4

1k

D3

LED-YELLOW

+88.8

Volts

图.1602引脚图图.1602实物图

本系统显示采用1602显示器:

引脚: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VSS为电源地

第2脚:VCC接5V电源正极

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1)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0)时进行写操作。第6脚:E(或EN)端为使能(enable)端,高电平(1)时读取信息,负跳变时执行指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

第15~16脚:空脚或背灯电源。15脚背光正极,16脚背光负极

特性:3.3V或5V工作电压,对比度可调;内含复位电路;提供各种控制命令,如:清屏、字符闪烁、光标闪烁、显示移位等多种功能;有80字节显示数据存储器DDRAM;内建有192个5X7点阵的字型的字符发生器CGROM。

8个可由用户自定义的5X7的字符发生器CGRAM。

字符集: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因为1602识别的是ASCII码,试验可以用ASCII码直接赋值,在单片机编程中还可以用字符型常量或变量赋值,如'A’。具体读如下图。

该液晶的功能室显示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而且当有温湿度和烟雾浓度超过预警值的时候

2.5温度模块:

2.6烟雾测试模块:

2.7电机驱动模块示意:

2.9报警电路模块(蜂鸣器)

该电路通过接一个PNP三极管将信号放大来控制蜂鸣器的响否,从而通过超标控制产生报警提示。

三.系统设计与误差分析

四.总结

4.3总结:

通过本次电子设计的参与以及行动,同学的互相合作以及老师的及时指导,感觉有不少的收获,从题目的选取到材料的准备,从硬件的焊接到软件的编程,都有所感悟。其中硬件的测试涉及到了示波器和万用表等的使用,软件设计到了keil编程环境的熟悉,proteus仿真电路的应用,以及altium的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等。但是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麻烦,通过网络,老师,同学间的合作力量基本将其解决。由于水平的有限,所以各方面的设计效果还有很多欠缺待我们去进一步的学习与努力才能行之有效。

4.4 系统调试与分析:

在硬件准备差不多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软件的程序调试。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出现过很多错误,以致于硬件无法运行或是效果太差等。

1.比如说这次用到的液晶显示,刚开始用的是P0口,程序没有错误和警告,但是液晶却无法显示字符,通过多番测试才知道P0口的驱动不足,所以更换IO口后,便能正确显示。

2.如由于这次程序用的比较多,但是RAM空间又小,所以程序中的变量定义,必须改为idata(就是全部RAM区)型的,包括数组,否则变量随意分配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3.如光电感应的调试,刚开始怎么也不显示效果,多番检测之后,发现不是程序的问题,而是硬件电路LM393没有连接好导致的。

4.再如由于这次的使用传感器较多,所以带来的后果是如果公地太多势必会影响到实际的运行结果及其稳定性,比方说液晶,温湿度,以及光电的共地会使液晶的显示极度不稳定。

5.烟雾的调节也很重要,如果灵敏度这些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带来比较麻烦的后果,我们通过多次测试将其调节到一定值后才能更加有效的工作。

6.延时的多少也很重要,该次使用11.0592MHZ的,如果不当会使有关硬件的响应缓慢或是误差太大。

4.5 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

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基本还算稳定,但是由于这次设计的硬件主要是以最小系统为基准设计的,所以在外扩展其他硬件功能时难免会用到导线连接,而这次设计所占用的IO口比较多,所以带来的后果是看起来并不是美观而协调的。相如温湿度的采集可以说是灵敏迅速,能够实时的显示环境的温湿度。光敏电阻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调节也是很灵敏,处于黑暗状态他能马上亮起来,明亮状态马上熄灭。当烟雾超标时,液晶屏及时的显示超标信息以及指示信号。其他功能基本都行,但是由于时间紧急加上水平有限,往后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而且最好能够实现无线控制或是基于GSM的控制。

五.电路运行代码源程序:

六.指导老师:

孟凡成

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 1 智能家居整体系统的功能分析 背景和系统结构图的介绍 智能家居又称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的热点技术。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该过程(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构建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并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将智能家居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智慧的新动态,为住户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和外部、使用者与家庭环境之间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图1为智能家居的系统结构图,该图列举了典型智能家居的系统组成:家庭网关、电动窗帘和门窗系统、家庭智能照明系统、家庭多媒体系统、可视门禁系统、安防周界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其中家庭网关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通信管理单元和子系统控制中心,在家庭网关通信管理体系下,可构建家庭网络通信系统。 图1 智能家居系统结构图 通过采用上述功能系统,实现家居智能化和自动化。相对传统家居而言,智能家居通

过全新的3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Technology),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赋予了家居生活安全、舒适、节能的特性。 设计原则 (1)功能需求。智能家居注重满足人们在方便性和舒适度方面的需求,如:遥控功能(遥控控制家居范围内所有的灯,窗帘及其他电气设备),网络化控制、场景控制,本地控制等。 (2)高性价比。在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和价格的要求,使系统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3)通用性。目前所有的智能家居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所以系统设计时,要注意选择兼容性好,符合国际通用协议的技术。 (4)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居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的诞生,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系统未来的兼容和发展。 (5)布线简洁。易于安装,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6)安全性。包括所进行设计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基于以上原则,才能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有: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综合报警服务系统设计导则》 《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T 75—1994) 《家庭布线标准》(TIA/EIA 570—A)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19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198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 32/366—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 32/T367—1999)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一、智能家居的起源智能家居的由来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要算比尔﹒盖茨的豪宅。 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以很大篇幅描绘他正在华盛顿湖建造的私人豪宅。 他描绘他的住宅是“由硅片和软件建成的”并且要“采纳不断变化的尖端技术”。 经过7年的建设,1997年,比尔﹒盖茨的豪宅终于建成。 他的这个豪宅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仅具备高速上网的专线,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而且有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管理整个系统的后台。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进展,通讯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之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 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全防范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

80年代末,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智能家居最初的定义是这样的: "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HBS是智能住宅的基本单元也是智能住宅的核心.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康涅迪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智能家居最早沿于英文SmartHome,早先更多提法是Home Automation家庭自动化,因为早先涉及的产品都与家庭自动化产品和配件有关,自动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特点。 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即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概念。 其目标就是: “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智能家居(Smart Home)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目前关于智能家居的称谓多种多样,诸如: 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family)、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化家庭(Inte1ligent home)等等几十种,尽管名称是五花八门,但它们的含义和所要完成的功能大体是相同的。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1)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 综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们对家庭实现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及家居安全化的要求,在这种日益迫切的需求下延伸出来的智能家居系统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这些要求。智能家居除了具有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性的功能外,还是一个集音频、视频、计算机功能、通信功能、家居自动化/控制/安全技术以及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使我们的居家生活更为便利、灵活。 智能家居系统创新性地实现了对灯控、家电等家居设备的集中控制,可全部实现无线控制,免除布线的麻烦和弊端,不管装修与否,均可便捷安装使用,不会受到布线的任何束缚。同时,采用学习型的红外基地台,强大的软件学习功能,可与各种家居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对新购的家居设备,也可轻松纳入联电国际系统管理,十分方便,利用网络/PDA/手机,通过目前最先进的网络侦控摄像机,即可随时随地实现对家居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操控。下面,我们就以某独栋别墅项目为例,详细说明智能家居系统给我们带来的人性化、数字化的生活。用户需求分析 根据别墅业主的要求,在别墅智能家居设计中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周界防盗及监控功能;

?全部房间的智能灯光控制; ?主要活动区域的背景音乐功能; ?一层客厅的电动窗帘控制; ?烟感及燃气泄露感应报警功能; ?家用净水,中央除尘,中央空调集成。 为实现上述功能,需用到下列系统设备: 1.周界防盗系统 主动红外探测器对射,如果有人非法入侵则触发报警主机。 2.家居安防监控系统 ? 别墅四周实时监控—业主可以在任意指定房间对外围的情况进行监控。(需布线) ? 室内安全—在厨房安装烟感及燃气泄露探测器,出现警情及时提醒业主。 ? 异常入侵—在窗户内侧安装幕帘探测器,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3.背景音乐系统 本套方案中,背景音乐系统能实现用户主要活动房间的音乐功能,同时能通过背景音乐系统做到每一个背景音乐点房间的电视能够共享收看DVD 、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节目源,还能通过电视察看电视监控的图像。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智能家居的产业链 智能家居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单品、智能家居系统、产业链源头与平台三个部分。 图表智能家居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产业发展阶段 基于“五力模型”的智能家居行业分析由于智能家居行业还处于成长期,还没有规模化效应。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众多,但由于市场认可度低,产品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家庭网络系统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各个品牌的设备自成一派,各种产品难以互通互联,使用者的智能家居系统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时,只能选择开发商提供的同品牌产品,不能更换其他厂家的产品,这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智能家居企业开发的产品和系统仅仅停留在体验阶段,无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整个行业也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严重限制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壮大。因为用户大多数是第一次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因此无所谓品牌的忠诚度,无形中也加剧了竞争。 (三)互联网和家电巨头联手布局智能家居

如今智能家居日渐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风口,从布局到竞争,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2014年末,美的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除资本层面外,小米与美的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进行多种模式的战略合作,包括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物流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对接。 2015年初,海尔与魅族的跨界合作终于落地,魅族入驻海尔U智能家居平台,海尔将向魅族开放其U平台SDK,使魅族手机可控制所有海尔智能家居产品,同时魅族也将向海尔开放apps系统级别的权限。 由于海尔与美的代表目前国内白色家电的两大主导阵营,与智能手机厂商结盟合作意味着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开始形成。 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先企业,其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资源,阿里云系统(YunOS)与海尔U-Home、魅族Life Kit打通,融合上下游软硬件服务商,可以支持多达上百种智能设备,将在智能家居生态圈中发挥着“联动”的作用。 就连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也自曝参观了格力电器,引发外界对于360与格力合作的猜测。自2014年以来,360频频出手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如与TCL联手推出智能空气净化器、与奥克斯启动智能空调上的战略合作等。 (四)行业集中度 智能家居行业起步十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外一线品牌代表有:ABB、施耐德一莫顿、西门子、霍尼韦尔、罗格朗——奥特、路创等;国外二线品牌代表有:飞利浦——邦奇、施耐德——奇胜、快思聪、Control4等;国内自主品牌代表有:河东、海尔、海信、索博、瑞朗、艾默尔、爱瑟菲、莱得圣等。而从目前国内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主体来看,国内智能家居厂商主要有三个来源: 1、传统的可视对讲厂商(代表厂家:安居宝)家庭防盗产品生产厂家一般有一定的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等经验,可以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大多都有一定的工程、设计院等关系和网络,并利用原对讲、防盗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 2、传统的家电企业、IT企业厂商(代表厂家:海尔)这些企业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的和家电结合在一起,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已经具有了稳定的渠道优势和良好的用户口碑,铺货速度快。 3、智能控制类厂商(代表厂家:东软载波、英唐智控、和晶科技等)这些企业对智能控制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技术积累,有能力制造出多样化的产品系列通过整和智能控制的技术成果,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特点,通过原有的销售渠道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在智能化控制方面理解深刻,定制化水平高,产品多样性和可扩展性强。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 1.系统功能 在智能手机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社交的同时,智能家居系统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另一炙手可热的时尚宠儿。以control4系统为例,照明、影音、安防等功能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活。 1.1照明系统 大至客厅、主卧的主灯,小至壁橱的照明,灯光在家庭装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照明系统的灵活性、实用性、便利性十分重要。 ●一键控制,远程无忧 即使不在家,也可以远程开关灯。人们不再担心出门匆忙而忘记关灯,回家时,屋外和客厅的灯光也会自动亮起迎接您回家。 ●模式随心,明暗自定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传感器设定“路过时自动开灯”的模式,还可设定“没人时自动关闭灯光”的模式。该智能系统还能够营造不同场景模式下的灯光氛围,享受全宅或单/多房间智能照明。 1.2便利居家 该系统能集中控制地暖、新风、地源热泵等,用户只需在同一平台上便可调控舒适度。 ●场景设置随心又舒心,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者触控屏即可调用。 ●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温控器都可以稳定调节温度和湿度。 ●自然光也可随心而控。用户在享受到合适的光照条件的同时,还能节 省空调、照明成本。 ●可视对讲用途广。父母可以轻松查看房间情况,保障孩子的安全,还 可通过厨房的触控屏招呼家人,让沟通更及时。 1.3影音娱乐 只需要一个遥控器,用户便可控制家中所有的娱乐设备,包括家中的灯光,

窗帘,在家营造个性而舒适的影院空间。 1.3.1家庭影院 原音般的高品质声音、杜比全景声音效、4K超高清视频、精妙的灯光场景等都不再遥不可及,系统将为用户打造极致影音效果的家庭影院。 ●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所有设备集中隐藏安装于机柜中,用户无需担心设备影响家中的整洁,一款遥控器即可调控一切。 ●细节调控,氛围逼真 从0至100%,用户可以精细调控,定制灯光氛围。当按下“播放”键,家中的氛围让电影效果更为逼真。 1.3.2音质逼真,海量内容 ●大牌加盟,立享原音 公司自收购专注提供高品质音箱的Triad后,与原系列主机标配的高保真音频功能结合,用户在家中可享受逼真影音。 ●海量内容,视听盛宴 Deezer,Pandora,Rhapsody,TIDAL等流媒体服务让用户随时享受到丰富的音乐内容。 ●个性定制,支持自选

我国智能家居及其发展前景

我国智能家居及其发展前景 (一)智能家居的定义 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 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2002年,中国智能家居网在国内率先编写出版了第一本智能家居的专业书籍《智能家居》,对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如今,七年过去了,智能家居 技术进一步发展,产品不断成熟,应用日益普及,在这个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智能家居的定义,以适应智能家居行业新发展。对此,中国智能家居网的技术团队和编辑人员,在汇总了所有收集的智能家居技术、产品、案例资料后,在旧的智能家居定义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的观点,重新定义了智能家居这一名词。 中国智能家居网认为,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中国智能家居网在提出智能家居新定义时还指出,智能家居其实有两种表述的语意,定义中描述的,以及我们通常所指的都是智能家居这一住宅环境,既包括单个住宅中的智能家居,也包括在房地产小区中实施的基于智能小区平台的智能家居项目,如深圳红树西岸智能家居。第二种语意是指智能家居系统产品,是由智能家居厂商生产、满足智能家居集成所需的主要功能的产品,这类产品应通过集成安装方式完成,因此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应是包括了硬件产品、软件产品、集成与安装服务、售后在内的一个完整服务过程。 (二)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 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三)智能家居的分类

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智能化家居”的定义是从智能化大楼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引申出来的,它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4c(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控制于一体,通过先进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等系统集成,将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各种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一个优质、高效、舒适、安全、便利、节能、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空间环境。 智能家居在保持了传统的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摆脱了被动模式,成为具有能动性智能化的现代工具。它不仅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还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帮助人们有效地安排时间、节约各种能源,实现了家电(如空调、热水器等)控制、照明控制、室内外遥控、窗帘自控、防盗报警、定时控制及电话远程控制、计算机控制、周边安防、监控、门禁对讲等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其产品部件安装时无须对您家中已有的居住环境进行大幅度的改造,无需复杂的布线及添置新的设备材料,只要将产品模块接入您家中的220V电力线网络既可形成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式设计,使用简单的编码指令,可轻松进行扩展。您先以低廉的价格安装了基本系统后,再根据您的需要扩展增置更多的功能设置,进行系统功能添加,以达到您的需求。该系统扩充性非常强大。 一、智能家居系统功能 1、家居保安系统功能 门、窗防盗联合报警功能; 煤气、浸水、防火报警功能; 家电非正常运转防范及控制。 周边防越报警 监控报警及门禁对讲系统 2、家居设备控制功能 家庭照明控制功能 家用电器运行状态控制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XXX (XXX,XXX,XXX) 摘要: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关键词:智能、控制、网络、家居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蓬勃发展及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上升到了对整个家居智能化、自动化、安全、高效、舒适等更高层面的要求,这些都直接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1]。 所谓的智能家居指的是通过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便利的通讯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2]。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有照明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安防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组成[3],整个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采集、输入和输出、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等功能。与传统的家居系统相比,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与居住环境的协调,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居住环境,达到智能化、便捷化、高效舒适化等目的[4]。 2 智能家居系统的背景及意义 智能家居系统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快捷、智能化、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改善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其问世,至今还未能像DVD、家用PC、手机等其他家用电器那样,迅速掀起一股潮流,但从发展趋势看,智能家居的日益普及将是一种必然。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家居。在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也许会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那样不合潮流[5]。 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各种信息家电的产生都使得在家庭内部对Internet的访问不再局限于单个PC,每个家庭都将面临如何在家庭内部传送Internet数据以及如何将各种家电设备连接起来的问题,基于此,智能家居网络应运而生。智能家居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未来的家庭中,各种家电设备将组成一个家庭局域网,并通过智能家居控制器接入互联网。智能家居网络的市场发展潜力极其可观,几家大的厂商Intel、IBM、Microsoft及Sony都早已涉及其中[6]。 智能家居网络指的是在一个家居中建立一个通信网络,将各种家电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对所有智能家居网络上的家电设备的远程使用和控制及任何要求的信息交换,如音乐、电视或数据等。智能家居网络的构架包括家庭内部网络系统、智能家居控制器以及智能家居网络与外部Internet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7]。其中,智能家居控制器是智能家庭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核心的管理、控制和与外部网络通讯作用。它是通过家庭管理平台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的一个系统,也是连接家庭

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包括讲课教案

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包括: 智能家电控制 智能照明 智能遥控电动窗帘 防盗报警 门禁对讲 消防报警 煤气泄露探测 网络通讯 视频点播 智能家居四大规划 ①先设计配置以下子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局域网络及宽带网、电话通讯系统、家庭办公系统、可视对讲(门铃)系统、智能灯光控制、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娱乐系统。 ②设计配置与所在小区结合安装的智能化子系统:小区报警系统(家庭报警点或接口)、三表抄送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小区宽带增值服务(网上教育、网络游戏、VOD点播、网上购物等)。 ③有条件的或对各子系统产品比较了解的用户可以选择家庭控制主机。 ④可以选择安装的其他家庭智能化设备和产品:家庭中央空调、整体厨卫产品、环境控制。 系统框图

什么是家居智能化? 1 家居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所谓的家庭智能化就是通过家居智能管理系统的设施来实现家庭安全、舒适、信息交互与通信的能力。家居智能化系统由如下三个方面组成: (1)家庭安全防范(HS); (2)家庭设备自动化(HA); (3)家庭通讯(HC)。 在建设家居智能化系统时,依据我国有关标准,具体提出了如下的基本要求: (1)应在卧室、客厅等房间设置有线电视插座; (2)应在卧室、书房、客厅等房间设置信息插座; (3)应设置访客对讲和大楼出入口门锁控制装置; (4)应在厨房内设置燃气报警装置; (5)宜设置紧急呼叫求救按钮; (6)宜设置水表、电表、燃气表、暖气(有采暖地区)的自动计量远传装置。 2 家居布线系统 对于一个智能住宅需要有一个能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家庭自动化、保安等多种应用的布线系统,这个系统也就是智能化住宅布线系统。 2.1 标准化问题 所谓智能住宅是指将各种信息相关的住宅设备通过家庭内网络连接起来,并保持这些设备与住宅的协调,从而构筑成舒适的信息化居住空间,以适应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快节奏和开放性的生活。达到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及人性化的要求。而智能住宅布线则是联通这些设备的网络神经系统。由于智能住宅存在客观上的大市场,各厂商也纷纷推出各种适合于家庭应用的布线产品与解决方案,这样就迫切需要有一个家庭布线标准来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即TIA/EIA-570A-家居电信布线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uication Cable Standard)该标准兼顾了电信、视频、家用电子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可为新一代的智能住宅布线产品及系统提供依据。 TIA/EIA-570A的内容包括了标准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家居布线的等级、单个住宅布线规范以及多个住户或小区布线基础等。 2.1.1 标准适用范围 TIA/EIA-570A标准适用于当前的综合大楼布线标准及建筑物内有关管道、空间标准,支持不同种类应用于家居环境中。标准中主要包括了室内家居布线及室内主干布线的要求。 2.1.2 标准的目的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一、智能家居的起源 智能家居的由来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要算比尔﹒盖茨的豪宅。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以很大篇幅描绘他正在华盛顿湖建造的私人豪宅。他描绘他的住宅是“由硅片和软件建成的”并且要“采纳不断变化的尖端技术”。经过7年的建设,1997年,比尔﹒盖茨的豪宅终于建成。他的这个豪宅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仅具备高速上网的专线,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而且有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管理整个系统的后台。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进展,通讯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之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全防范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80年代末,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智能家居最初的定义是这样的:"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HBS是智能住宅的基本单元也是智能住宅的核心.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康涅迪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智能家居最早沿于英文Smart Home,早先更多提法是Home Automation 家庭自动化,因为早先涉及的产品都与家庭自动化产品和配件有关,自动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特点。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即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概念。其目标就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智能家居(Smart Home)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目前关于智能家居的称谓多种多样,诸如: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

智能家居的分类

智能家居的分类 目前智能家居的类型,根据布线方式划分,主要有集中控制、现场总线、无线方式三种技术。其中无线控制系统又可分为红外通讯、射频无线通讯、电力载波通讯三类。下面介绍这几种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1、集中控制技术 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主要是通过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主机来构建,中心处理单元(CPU)负责系统的信号处理,系统主板上集成一些外围接口单元,包括安防报警、电话模块、控制回路输入/输出(I/0)模块等电路。 这类集中控制方式的系统主机板一般带8路的灯光、电器控制回路,8路报警信号输入,3-4路抄表信号接入等。由于系统容量的限制,一旦系统安装完毕,扩展增加控制回路比较困难。 这类由于采用星型布线方式,所有安防报警探头、灯光及电器控制回路必须接入主控箱,与传统室内布线相比增加了布线的长度,布线较复杂。目前市场上这类产品较多。 2、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则通过系统总线来实现家居灯光、电器及报警系统的联网以及信号传输,采用分散型现场控制技术,控制网络内各功能模块只需要就近接入总线即可,布线比较方便。 一般来说,现场总线类都支持任意拓扑结构的布线方式,即支持星型与环状结构走线方式。灯光回路、插座回路等强电的布线与传统的布线方式完全一致。“一灯多控”,在家庭应用比较普遍,以往一般采用“双联”、“四联”开关来实现,走线复杂而且布线成本高。若通过总线方式控制,则完全不需要增加额外布线。是一种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其产品模块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典型的总线技术采用双绞线总线结构,各网络节点可以从总线上获得供电(24V/DC),亦通过同一总线实现节点间无极性、无拓扑逻辑限制的互连和通信,信号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则分别为10KBPS和4G。

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

该文word文档兼容2003和2007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自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 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系统软件配置等。 那么,什么是智能化家居?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 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编制了第1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标准(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 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 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智能家居最终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 随着人类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

《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

《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 为了规范智能家居专业术语的使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智能家居系统与功能,推进智能家居的普及应用,2012年4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装饰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行业专家、主流厂商技术人员、教学科研机构代表、行业媒体代表共同编写了《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指导手册。本指导手册将作为正在编写中的智能家居设计师培训教材的概论章节内容,也将作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设计师选择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分类依据。 本指导手册的编写得到了中国智能家居网、中国智能家居星级联盟的支持和专业指导。 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共分为二十类,以下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的定义和说明。 1.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英文Smarthome Control Center。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又称为智能家居集中控制 器,是指封装好的具有智能家居系统控制功能的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具备有相应外围接口,控制主机通常包括各种形式的控制器终端产品。控制主机通过直接连接或者协议转换间接控制方式实现智能照明、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可视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门禁电锁)、智能遮阳、家庭能源管理功能。与互联网连接的控制主机还能实现网络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功能。控制主机及相关产品包括: 1)控制主机 2)控制器 3)遥控器 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可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作为嵌入设备嵌入到智能照明系统、家电控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智能家居产品、家庭能源管理、家庭网络中。 控制主机还能在第三方的智能家居软件的配合下,实现更好的场景设置、时间管理和跨平台的连接,获得更佳的用户体验。 有智能家居控制主机产品,且自有产品中整合了智能照明系统、家电控制系统的厂商称为智能家居系统厂商。只提供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的厂商不能称为智能家居系统厂商。 2.智能照明系统。英文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ILS),又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程序控制系统, 通讯传输技术,信息智能化处理及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对灯光具有高度的强弱调节、场景设置、定时设置的功能。智能照明系统组成:系统单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 系统单元:用于提供工作电源,源系统时钟及各种系统的接口如PC、以太网、电话等; 输入单元:主要功能是将外部控制信号换成网络上的传输信号,具体有开关,红外接收开关,红外遥控器,多功能的控制板,传感器; 输出单元:智能系统的输出单元是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传输的信号,控制相应回路的输出以实现实时控制。 智能照明系统由以下产品组成: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2)调光开关 3)灯具 4)光源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智能照明系统是一个核心系统,每个智能家居品牌厂商都可实现这一功能,通常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整合在智能家居控制主机中。

智能家居系统项目介绍

1 引言 港湾兴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为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人才优势。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我国重大信息网络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承担了众多大型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发任务,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工程开发规范,自设立以来完成了一系列智能建筑系统、网络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开发工程的开发项目,依靠出色的服务和雄厚的实力获得了多项好评,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IT培训服务机构。 1.1 项目简要介绍 本系统是基于Arm linux 下的QT程序开发平台、遵循IEEE 的zigbee2006标准协议下的IAR FOR MCS-51 Evaluation开发环境和CPLD设计平台开发而成的“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应用于家具(门、灯等)的控制和环境的监测(温度等),客户可以通过LCD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程序,借助触摸屏的操作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操作并可通过软件界面查看相应的信息,用户可以设置工作模式,可以通过监测信息来实现对门磁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在软件界面上显示相应的信息。 1.2 项目背景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无线化操作需求的增长,传统的手工管理、有线控制技术难以满足人们对操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的要求,因此,当前的家居管理用户青睐于智能的监控技术和无线化设计的控制系统,。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诞生的。 1.3 定义 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库,由挪威TrollTech公司出品,目前

包括Qt、基于FrameBuffer的Qtopia Core、快速开发工具Qt Designer 和国际化工具Qt Linguist等部分。Qt支持所有的UNIX系统,当然也 包括Linux系统,还支持WinNT/Win2k、Windows 95/98平台。 zigbee2006:zigbee联盟制定的紫蜂技术的协议标准 IAR FOR MCS-51 Evaluation:51核单片机开发环境 CPLD:是一种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其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集成开发软件平台,用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 等方法,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通过下载电缆(“在系统”编程)将 代码传送到目标芯片中,实现设计的数字系统。 LCD:液晶显示屏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实现无线信息的解析处理,控制指令的发送和执行,环境信息的显示和处理,用户点击消息的相应,设计必要的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操作接口,设计必要的存储过程和事务,处理请求。 提供完整的设计说明书,源代码和软件。 2.2 运行环境 Arm 920T核下的嵌入式linux运行环境

智能家居系统论文

家居智能总线式开关系统 系别: 电子工程系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用电子(3) 完成时间: 10年5月

家居智能总线式开关系统 绪论: 智能家居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和美国,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的住宅产业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在我国智能家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对于居住环境智能化、舒适程度等要求会越来越高,这给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 很大的市场空间。由于我国的居住模式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人口众 多,城市多以密集型住宅为主,这造成了国内外在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技术上存在 了很大的差别。国内智能化更多地注重于整个小区智能化的建设。最早从做对系 统开始,并且逐渐由过去的非可视对讲过渡到目前的以黑白可视对讲为主流,同 时一些集成了安防功能、抄表功能,短信息等功能的对讲产品出现并在一些地区 应用。由于可视对讲的发展迅速,一些厂家的宣传,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小区只要做可视对讲或者综合布线就称得上智能化小区。随着对智能家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智能化的真正主体是家居的智能化,更多地体现在家庭内部自动化。 关键字: 红外线,AT89C51,总线,双音多频DTFM,MT8880

目录 摘要与关键字 (3) 第一章课题描述 1.1课题简介 (3) 1.2系统功能要求 (4)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方案论证与选择 (4) 2.2 智能总线式开关的设计 (10)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3.1 通信结点电路 (19) 3.2电源电路设计 (31) 3.3 AT89C51芯片简介 (32) 第四章软件系统的设计 4.1 软件组成及结构 (37) 4.1.1 主机程序流程 (37) 4.1.2 分机程序流程 (38) 4.2 用普通I/O口控制MT8880的软件实现 (39) 4.2.1 MT8880初始化子程序 (39)

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现状概要

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现状侯海涛 (沈阳“02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 自从世界上第l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的应用。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人、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人和系统软件配置等。那么,什么是智能化家居? 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编制了第1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标准 (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I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智能家居最终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 更安全,更符合环保。随着人类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智能家居包括网络接入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电视对讲门禁区系统、煤气泄露探测系统、远程抄表(水表、电表、煤气表系统、紧急求助系统、鳓螺寺匀2D舛年第5期 92 远程医疗诊断及护理系统、室内电器自动控制管理及开发系统、集中供冷热系统、网上购物系统、语音与传真(电子邮

智能家居设计方案(DOC)

智能家居设计方案 概念及简介 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与智能家居含义近似的有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 Home/Building),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定义 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