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导学案(Word版,98页)

【苏科版】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导学案(Word版,98页)
【苏科版】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导学案(Word版,98页)

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三节声音的特征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五节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第五节光的色散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计

第二节融化和凝固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电荷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来预习

【学习目标解读】

1.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生活中的物理】

1.小明在欣赏乐器时看到笛子上有一排气孔,吹奏时还要贴上笛膜。他突然对笛子产生了疑问:笛子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气孔和笛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

2.在《赤壁》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片段:诸葛亮伏在平静的地面上听了一会就断言曹军即将到来,一个时辰后曹军果然杀到。他真有这么神通广大吗?

【课前自主预习】

1. 一切发声体都在,我们通常将的物体叫做声源。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真空中(能?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

以的形式进行传播。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相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中速度最大,在中次之,在中速度最小。15℃时,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声发射回来的现象叫。

我们来学习

【核心要点梳理】

1.

2.

3.

4.

5.

【知识要点突破】

1.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大家都期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打钟后,会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长”了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周围的空气在振动

解析: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中比在中传播得得快。

解析:

【自主学习探究】

1.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2.下面是某班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

(1)器材:一个能发声的音叉、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泡沫塑料)、一把长卷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这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使用,它叫做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如:、、

和等。

(4)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思维学法训练】

1.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 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解析: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为51m 的钢轨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响一下钢轨,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相隔0.14s 的时间,问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大? 解析:

【自主学习反馈】

1. 2.

3. 4.

我们来练习

【自主学习测评】

【基础三星演练】

1.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和 能够传声;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月球表面

的 不能传声。

2.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

A .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 .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3. 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至少写出2个):

(1)__

(2)_______________ 。

【提高四星演练】

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

B .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发声还在继续

C .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3.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5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

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两个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而只有在甲房间内才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请你分析一下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挑战五星演练】

1. 下列那类乐器发声原理与笛子发声原理一致( ) A .吉他 B .口琴 C .二胡 D. 小号

2. 晴朗无风的天气的体育课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响后开始计时,读出秒表示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 ) A .10.30秒 B .10.59秒 C .10.88秒 D. 10.18秒

(图5)

【课外知识链接】

1.(课外阅读推荐)。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来预习

【学习目标解读】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2.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会关心他人;

3.知道骨传导是另一种感知声的途径。

【生活中的物理】

1.骨传导式助听器的原理与传统助听器类似,只不过是将放大的声音经由一个振动器传出,而振动器必须置于耳后的乳突上。因此,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眼镜框架或发箍,而在外观方面,又以眼镜式较优,也较常用。那么,它是利用什么原理使耳聋病人听到声音的呢?

2.用Mp4和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有亲临剧场听音乐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课前自主预习】

1. 人耳主要由、、等构成。人耳感知声音主要靠振动部分,传到部分,接收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声损坏,人都会失去知觉。

2. 声音可以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的方式,即声音通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我们来学习

【核心要点梳理】

1.

2.

3.

4.

5.

【知识要点突破】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相等/不相等) 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 7.交流与合作(评估) 第1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反应声音的三个物理量)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音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 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 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 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 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 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 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 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 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 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 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 ADF 80 1.02 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解析】 【详解】 (1)[1]为了验证猜想一,即要保证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观察编号A、B、C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长度都是60cm,横截面积不同,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2)[2]为了验证猜想二,即要保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铜,观察编号A、D、F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横截面积都是0.76 mm2,长度不铜,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

求; (3)[3][4]为了验证猜想三,即要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观察G、H可知,它们长度都是80cm,横截面积都是1.02 mm2,一个是钢材料,另一个是尼龙材料,此时编号E材料是铜,只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 mm2即可验证猜想三; (4)[5]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需要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 2.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______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 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_______(好/差) 【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人到声源的距离差 【解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音调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发出的声音音调不会改变,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 (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差. 故答案为:(1). 相同 (2). 响度 (3). 泡沫塑料 (4). 人到声源的距离 (5). 差 【点睛】本题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及音调的决定因素及响度大小什么有关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关键. 3.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B D A B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__振动____,____音色____,___噪声_______。 14._____汽化____,____吸收_____,____液化_______。 15._____红外线_____,______紫外线_______,。 16.____热胀冷缩___,甲,____乙_____ ____酒精______,______酒精沸点低于100℃______。 17.____声源___、__次____。 18._____吸收__,____反射___。 19.__漫反射___,___镜面反射___,___光的反射__。 20.______变大__,___不变__ 。 21.______蒸发___。 22. 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升华__ ,______凝华__。 23. ____汽化_____,_____吸收______。 三、作图题(12分) 略28.(1) _____色散______;_______牛顿_____。(2) ______不是____。 (3) ___红外取暖器____。(4) _____100元纸币____。 29.(1) _____自下而上___。(2) ___甲___。(3) ______吸____;_____不变____。 (4) ___降低_____;_____液化__。 (5) 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水的多少不同___。 30.(1) 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入射角和反射角_____。(2) ____不发生____。31.(1) ______左_______。(2) ______0℃_____;_____100℃___。 (3) _________ 增大瓶子的容积_______。 32.(1) __________ 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_。 (2) ____末点燃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大小相等_____。 (3) __________玻璃板放倾斜了_____。 (4) ____不能____。 (5) _______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_____。 33.(1) __________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____。 (2) _______错误的_____。 (3) _______略。 34.(1) ____液化_ __。(2) ___D___。(3) ____B_____。 (3) ________升高; 略_____。

(完整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3)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____法. (4)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进耳朵,引起鼓膜______,人便听到声音. (5)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___. 【答案】拨动塑料尺的力度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音色控制变量空气振动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解析】 【详解】 (1)响度与振幅有关,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实验要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音调. (2)钢尺和塑料尺的材料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的不同. (3)实验中研究响度与振幅关系时,应控制频率不变,而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则要控制振幅相同,故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除比较法外,还有控制变量法. (4)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声波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给听小骨、耳蜗,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5) 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A.重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B.重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C.轻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D.轻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3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 ——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4 .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则体 温计的示数是() A.36℃B.38℃C.39℃D.以上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 6. 阳春三月,公园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 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7. 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8.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射到镜面,当入射角减少10°后() A.反射角是10°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9. 如图所示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仍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 (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 【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 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 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复习资料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复 习资料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初二物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考前复习 【例题选讲】 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2.从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平均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有关 3.炒菜时不小心突然发生油锅起火的现象,为尽快灭火,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 ) A.将要炒的菜赶紧倒入油锅B.赶紧往锅中浇一碗冷水C.迅速将油锅从火炉上移开 D.立即关闭火炉 4.物体被“毛玻璃”遮住后就看不清了,其原因是………………………………..…….( C ) A.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在“毛玻璃”表面被全部反射了 B.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一部分被“毛玻璃”反射,另一部分被吸收 C.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在“毛玻璃”表面产生了漫反射和折射 D.“毛玻璃”是不透光的

5.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到2f 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 AB,如图所示。关于细杆AB的 像A’B’的粗细和指向,应该是 右图中的………………..( B ) 6.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 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 到………………………………………………………………………………… ……………….( B) A.2m B.4m C.小于2m D.大于4m 7.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显微镜物镜焦距很短,目镜焦距较长 B.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很长,目镜焦距很短 C.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 D.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物体,主要是减小视角 8.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9.人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好象在水里的“云”中游动,则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早晨太阳还没升上地平线,我们也能看到它的亮光,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0.“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小;四是楼群林 立,难以形成热对流。 11.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折射和色散后形成的彩色光弧。红色光弧在虹的外侧,紫色光弧在虹的内侧。雨后的霓常出现在虹外侧,颜色要淡一些,它的外侧是紫色光,内侧是红色光。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本届学生,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其中八()班共有学生名。学生水平稍高,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上来说属于优等生。可以稍许增加课堂容量、难度和进度。要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做出拓展教学保证合格率达。八()班学生人数名左右,这两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学困生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紧抓基础和教学纪律,施展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力保合格率。

苏科版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包括声、光、热、运动等现象及基本知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 (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 [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 (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 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通用)

初二物理 第一章---第五章基础知识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鼓)停止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也能够传声。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 音调;(2) 响度;(3) 音色。 5.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20 Hz到 20000 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次声波。 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固态,色拉油是液态。9.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它是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它的测量范围为 35-42℃。 11.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1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 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60 0.76 B 铜60 0.89 C 铜60 1.02 D 铜80 0.76 E 铜 F 铜100 0.76 G 钢80 1.02 H 尼龙80 1.02 I 尼龙100 1.02 实验步骤: (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 (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 ______ 【答案】B C A D F80 1.02 【解析】 【详解】 (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

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G、H,所以D项中应是:80;1.02. 2.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 【答案】物体的振动响度振幅空气能量 【解析】 【详解】 图甲:装置演示的是,当音叉发声时,小球会被弹开,所以能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音叉响度越大,即振幅越大时,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所以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因为两音叉并没有接触,中间隔着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是声波传递的能量对乒乓球做了功,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 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v固﹥v液﹥v气。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8.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和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苏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引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问导学〗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