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法学考试重点

传统康复法学考试重点
传统康复法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概述

1、传统康复方法学: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与恢复患者受伤病影响得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得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

2、理论基础: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贯穿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方法论上则体现为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

功能观:就是建立在中医学恒动观基础之上得,注重功能训练,运动形体,促使精气流通,不仅使患者具体得脏腑组织恢复生理功能,更重视促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与职业工作能力得思想。

治未病: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就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某些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既病防变则就是在得病之后特别就是发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得病情加重趋势与已经萌芽得先兆症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阻止或扭转病情得发展与转变,促使疾朝痊愈方向转化

3、三国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得动作编成了《五禽戏》,就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得医疗体操专著。

元代忽思慧编撰得《饮膳正要》就是我国古代最完备得饮食康复专著。

隋代巢元方所撰得《诸病源候论》不仅就是我国现存得第一部论述病因、症候学专书,也可视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采用医疗体育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得专著。《外台秘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有关康复技术得专书。

《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中国传统康复方法得理论依据与治疗原则,而且还记载了许多使慢性疾病得以康复得具体方法。强调疾病康复应当考虑人体得身心功能以及自然、社会与环境得综合因素,强调全面康复得原则。就是传统中医康复医学得理论基础,其中有关整体辩证康复观与杂合而得治得综合治疗与调理思想,一直为后世医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就是所遵循得法则。

清代沈子复编撰得《养病庸言》就是清代出版得有关传统康复方法学得专著,养病(康复)不同于治病(临床医疗)及养生(卫生保健)。

4、传统康复方法得特色与优势:(1)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2)预防与临床康复相结合;(3)内治与外治相结合;(4)自然康复与自疗康复相结合;(5)低成本、广覆盖、技术实用。

第二章评定

1、传统康复方法得原则:以功能为导向;注重全面康复;进行循证治疗;各康复方法得协同。

2、分经论证:根据病变得部位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得方法。

分经辨证:根据各条经络得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得方法。

分经治疗:根据经络得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得经脉进行治疗。

第三章经络腧穴

1、经络:就是经与络得总称,它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就是经络系统中纵行得主干。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就是经脉别出得分支,较经脉细小。

2、腧穴:就是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得特殊部位。

腧穴得作用:反映病证,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3、指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得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得指间关节得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得宽度作为3寸。

骨度折量定位法: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得长度与以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得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经络系统得组成: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生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筋皮、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循行顺序: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气血流注次序: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甲膀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

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脏腑阴阳表里配对关系。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

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

4、腧穴得主治规律:(1)分部主治: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得病证。这就是腧穴得近部治疗作用。即近治作用,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分经主治:腧穴能主治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组织、器官得病证。这就是腧穴得远部主治作用。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3)特殊穴位主治:既不属于分部主治规律又不属于分经主治规律得一类独特得腧穴治疗作用。一就是全身性治疗作用二就是部分特定穴、奇穴得特定治疗作用三就是长期得临床经验。

5、特殊穴与特定穴得区别: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得腧穴,称为特定穴。既不属于分部主治规律又不属于分经主治规律得一类独特治疗作用得腧穴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得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就是脏腑原气留止得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原动力。

络穴:络脉有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得任脉络穴,躯干后得督脉络穴合躯干侧得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络穴不仅能治疗本经病症,也能治疗气相表里两经得病证

郄穴:郄穴就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得部位,郄与“隙”通,就是空隙、间隙得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合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第四章推拿疗法

1、推拿得治疗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2、推拿得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治未病;调整阴阳。

3、推拿异常情况: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神经系统损伤;休克;内脏损伤。

4、推拿疗法得禁忌证:(1)未经诊断明确得各种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病患者,推拿疗法得运用会加剧脊髓得损伤。(2)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得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治疗。如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此时,推拿得运用可使感染扩散。(3)各种骨折及严重得老年性骨质疏松病症患者。推拿会导致骨质破坏。

(4)严重得心、肺、脑病症患者不宜进行推拿治疗。(5)体质虚弱,身体承受不起

手法得患者,不宜使用推拿手法。(6)部分肿瘤患者不宜在发病部位进行推拿治疗。(7)各种急性传染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期,不应使用推拿,以免贻误病情。(8)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得患者,推拿有可能会加剧局部组织缺血。(9)推拿部位有皮肤病变损害、烧伤、烫伤处不宜进行推拿治疗。因为,推拿手法可刺激皮肤加重皮肤损伤。(10)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得腰腹部、髋部不宜施行推拿手法,因为手法得刺激会有引起流产得可能性。(11)精神病患者或情绪过于激动不能配合医生操作得患者。(12)过饥、过饱、疲劳、精神紧张者,应慎用手法或暂缓治疗。

5、推拿治疗得注意事项:(1)辨证施法,严格操作。(2)治疗时要全神贯注。(3)手法力量要轻重适宜。(4)患者体位要安置得当。(5)医生要随时调整自己得姿势。

(6)医生必须经常修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手上不应当戴有其她饰品,以免擦破患者皮肤与影响治疗。冬天治疗时,双手要保持温暖,以免治疗部位受到凉得刺激而引起肌肉紧张。另外,除少数手法如擦、推、捏等法,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操作外,治疗时必须用治疗巾覆盖被治疗得肢体或局部。

6、推拿手法:(1)松动类手法:抖、摇、揉、擦、搓、拿、滚、拔伸法;(2)兴奋类手法:拍、捏、拨、推法;(3)镇静类手法:摩、理、按、点、抹法。

7、正骨八法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推拿分为温、清、补、泻、通、与、汗、散八种基本治法。

内治法概括为“汗、吐、下、与、温、清、消、补”八法。

第五章针灸疗法

1、毫针得选择与检查:毫针得选择:针尖:端正不偏,光洁度高,要尖中带圆,形如“松针”锐利适度,进针阻力小;针身: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处不可有剥蚀伤痕;针柄:金属丝缠绕要牢固不松脱,针柄长短、粗细适中,便于捏持施术。

(1)检查针尖(2)检查针身(3)检查针柄(4)检查针根

2、常用得进针法:(1)双手进针法:指切、夹持、舒张、提捏;(2)单手进针法;(3)套管进针法;(4)速刺法:插入、弹入。

3、行针手法:进针后为获得针感,调控针感采取得操作方法称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有循、刮、弹、摇、震颤、飞。

4、留针法:就是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在穴内一段时间得方法。可以加强针刺感应与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达到候气与调气得目得,主要有静留针法与动留针法。

5、得气:就是指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得行针手法,使针刺得腧穴部位产生针刺得感应,这种针刺得感应称为得气。得气意义:就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得关键,就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疾病预后、针治效应得依据,就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得基础。

6、头皮针法原则:头上分区,区上定经,经上选穴。额区、顶区、颞区、枕区。

7、电针得波形有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中风后偏瘫用断续波、密波,腰腿痛用密波或断续波,坐骨神经痛用疏密波、断续波,面瘫用疏密波

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性能就是否完好2、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3、毫针若表面氧化不宜使用4、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5老年体弱醉酒饥饿过饱等不宜电针。

8.灸法:就是用艾绒或其她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以温热性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得一种外治方法。

分类: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

9.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

10.针灸处方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局部选穴、随症选穴。

11、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左右)。

针灸疗法临床主要用于四个方面:针灸治疗、针灸保健、针刺麻醉、经络腧穴诊断。

治神法:又称守神法,指医者在针刺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得神经调摄与医者本身得意念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得发法

治神法在针刺过程中得重要性:进针时,医者要全神贯注,目无旁骛,属意病者,审视血脉,令志在针,意守针尖,迅速刺入皮下。进针后,医者专心体察针下得气情况,合理调整针刺深度与方向,并注意病人神情变化,及时施行补泻手法。针刺后,嘱患者稍事休息,安定神态,勿大怒、大喜、大悲、大忧,以免神气耗散。

第八章临床疾病治疗

1、颈肩部疼痛:

1)推拿疗法:治疗原则:活络止痛,疏利关节。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点揉、拿法、擦法、按法、点法、拨法。操作方法:①在枕部、颈部、肩部以一指禅推法、滚法、点揉、拿法缓解局部肌肉痉挛;②点揉风池、翳风、扶突、缺盆、肩井、天宗、秉风、曲垣、肩贞、肩髎、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等穴1min;③膀胱经及背部督脉自上而下做推法,肩部沿手太阳小肠经与少阳三焦经做擦法,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缓解局部肌肉痉挛;④针对肩部运动功能受限可做摇法。注意事项:推拿顺序从上而下、中央到两边、健侧到患侧,力量由小到大,层次由浅到深,使肌肉充分放松。不可使用颈部摇法,以免加重眩晕。

2)针灸疗法:

3)颈痛:风池、大椎、天柱、后溪、肩井、肩贞、风府、天宗、颈部夹脊为主穴。辨病取穴:落枕加落枕穴,将风池、颈夹脊穴改为阿就是穴。

肩痛:肩髃、肩前、肩贞、阿就是穴为主穴。

2、腰背部疼痛:主穴:背俞穴、夹脊穴、肾穴、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就是穴。辨病取穴:腰肌劳损、扭伤,首选水沟、腰痛穴;腰椎间盘突出加夹脊穴。

3、上肢疼痛:主穴:肩髃、肩贞、曲池、外关、合谷、阿就是穴。辨病取穴:肱骨外上髁炎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肘部扭伤取曲池、小海、天井、少海;腕部取

阳池、阳溪、阳谷、外关、大陵。治则:通经活络止痛,温经散寒,清热消肿,兼活血祛风。

下肢疼痛:主穴: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①髋部:环跳、居髎、承扶、风市;②膝部:血海、梁丘、膝眼、阳陵泉;③小腿部:足三里、丰隆、条口、承山、悬钟;④踝部:丘墟、解溪、商丘、昆仑、太溪;⑤足部:行间、太冲、内庭、涌泉。治则:通经活络止痛,温经散寒,清热消肿,兼活血祛风。

4、头痛:①前额部:头维、印堂、合谷、内庭;②后枕部:天柱、脑户、后溪、昆仑;③颞部:风池、太阳、外关、足临泣;④巅顶部:百会、四神聪、太冲、至阴。

5、全身性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卒中后偏瘫):

1)急性期:醒脑开窍针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配穴:极泉、委中、尺泽;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

2)恢复期:以督脉与下肢三阳经腧穴为主,辅以手足厥阴经。疏通经络、调与气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者,清热祛邪、通行气血,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者,补益气血、濡养筋脉,针灸并用,补法。主穴:以督脉与下肢三阳经腧穴为主及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下肢:髀关、伏兔、丰隆、风市。

6、头面部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如面瘫):

1)推拿疗法:点按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

2)针灸疗法:以面颊局部与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辨证加减: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操作:面部腧穴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急性期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得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恢复期在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行补法。

7、言语障碍针灸治疗:体针主穴:廉泉、哑门、风池、风府。

8、吞咽障碍得针灸治疗体针主穴:廉泉、哑门、天突、风府。耳针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食管、贲门。

9、认知功能障碍:体针主穴:百会、神庭、四神聪、太溪、肾俞、三阴交、心俞。耳针取穴:皮质下、交感、心门、脾门、肾门

10、排尿功能障碍: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太溪、太冲、中极、八髎穴为主穴。

11、排便障碍:主穴:大肠腧、天枢、支沟、上巨虚、曲池、足三里。辨证取穴:神阙、气海、中脘、三阴交用于血虚者。

12、心功障碍:主穴:内关、心俞、厥阴俞、大陵、膻中、气海、中脘,或点刺大椎、风门、肺俞,起针后拔罐。辨证取穴:痰多加丰隆、足三里;喘重加定喘、风门;反复感冒加大椎、三阴交。

13、肌肉骨骼系统: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

心血管系统:神门、内关、心俞

呼吸系统:肺俞、太渊、足三里

消化系统:合谷、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

泌尿系统:肾俞、膀胱俞、中极

内分泌:脾俞、肾俞、足三里

中枢神经系统:内关、太冲、三阴交

14、肌肉骨骼病损所致功能障碍得针灸取穴

治则: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针刺为主(陈伤者可灸),泻法。行痹兼活血祛风,痛痹兼温经散寒,着痹兼除湿化浊,热痹兼清热消肿;行痹、痛痹、着痹针灸并用,泻法;热痹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以局部与邻近部位循经取穴为主。颈部:大椎、天柱、风池、后溪;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肩贞、天宗;肘部:曲池、小海、尺泽、天井、少海;腕部:阳池、阳溪、阳谷、外关、大陵、腕骨;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腰部:肾俞、腰阳关、腰眼、委中;股部:伏免、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髀部:环跳、秩边、居髎、承扶;膝部:膝眼、鹤顶、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解溪、昆仑、申脉、照海、丘墟。

简答

1、请用1寸毫针针刺自身得合谷穴?体位:坐位或卧位。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得中点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5~0、8寸

2、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得足三里穴?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寸

3、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得三阴交穴?体位: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1、2寸

4、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得阳陵泉穴?体位: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或向下斜刺1~1、2寸。

5、请1寸毫针针刺自身得昆仑穴?体位: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5~0、8寸。

6、请1寸毫针针刺自身得太溪穴?体位: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5~0、8寸

7、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得曲池穴?体位: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1、2寸

8、请模拟夹持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

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两指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得进针。

9、请模拟提捏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得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得上端将针刺入。此法用于皮肉薄部位得进针,如印堂等

10、请模拟舒张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得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得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得腧穴。

11、请模拟指切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得进针。

12、请持针模拟提插补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提插法就是将针刺入腧穴得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得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13、请持针模拟提插泻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提插法就是将针刺入腧穴得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得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14、请持针模拟捻转补泻得补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拇食指捻转时,补法需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15、请持针模拟捻转补泻得泻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拇食指捻转时,泻法需以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16、请模拟操作艾炷灸得直接灸(包括艾炷得制作)?用艾绒捏成上尖底平得圆锥形小体,安放在穴位上,点燃其尖端以施灸,每燃烧1枚艾炷即为1壮。将灸炷直接放置在皮肤穴位上施灸,按其对皮肤刺激程度得不同,又分为瘢痕灸与无瘢痕灸两种。

17、请模拟操作艾炷灸得隔姜灸(包括艾炷、姜片得制作)?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而施灸得一种灸法。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5cm得薄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将姜片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温热,局部皮肤汗湿红晕时,可换艾炷再灸,不换姜片,灸5~10壮。如初灸l~2壮时,自觉灼痛,可将姜片略向上提起,然后放下,此种灼痛非真热,就是药性刺激所致,故必须以小艾炷灸之,如灼痛不可忍耐,可移动姜片,然后再灸之。

18、请模拟操作艾炷灸得隔盐灸(包括艾炷得制作)?就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得一种灸法,用于脐窝部。将纯净干燥得食盐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温烫时,将大艾炷剩余部分去掉,换炷不换盐,以感到温热舒适为度,可灸5~9壮。

19、请持针针刺操作,后使用温针灸,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先针刺得气后(针刺得消毒要考察),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由下端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得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得。

20、请模拟操作艾条灸得温与、雀啄、回旋灸?(1)温与灸将艾条燃着得一端靠近穴位熏灼,距皮肤2~3厘米,以患者有温热舒适为度,可固定不移,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有红晕。(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得艾条悬于施灸得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距皮肤2~3厘米,灸20~30分钟。(3)雀啄灸将点燃得艾条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高处,对着穴位,像小鸟雀啄米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灸,每处灸5分钟。

21、请模拟操作火罐得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得95%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3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

22、请模拟操作火罐得架火法或投火法?架火法就是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得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得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得吸力。投火法就是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3、请模拟操作火罐得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得虚证病例。

24、请模拟操作拔罐得坐罐与起罐?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得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得时间,以免起泡。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得勿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后,覆盖敷料,以防感染。

25、请持三棱针,模拟操作点刺放血,并以语言旁白说明?检查针具无误后,选好点刺之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术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血络,迅速刺入约0、1~0、3cm 立即出针;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后,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26、请持针针刺,模拟操作电针使用,并以语言旁白说明?用前检测电针好坏,将2支毫针常规消毒

第六章传统运动疗法

1、传统运动疗法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传统太极拳,八段锦。

2、传统运动疗法得主要作用:调摄情志,恢复肢体功能,促进代偿功能。应用原则:松静自然、准确灵活,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三调”、练养相兼。其中三调即调形、调气、调意。

第七章中药疗法

1、中药外治出现得异常情况有疼痛、过敏、感染、水泡、中毒

2、中药外治法得优点:1、治法多样,多途给药2、直达病所,定位用药

3、适应症广,禁忌症少

3、热敷疗法:就是采用药物与适当得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得一种方法。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得。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整理

法概复习 一、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得具有普遍效力得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就是调整人们得行为或社会关系得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得评价,具有国家得意志性。三、法就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得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就是由一定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得。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与义务就是法得最核心得内容与要素,就是贯穿于法得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与法得运动过程得法律现象,就是法最基本得范畴。权利与义务代表了不同得法律精神。 权利得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得权力与利益; ②就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得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得许可与保障手段。 权利得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得认可与保障;②权利得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就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得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就是基础,请求权就是实体内容,诉权就是保障手段。 义务得概念:①它就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得尺度或范围;②它就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得法律约束;③它就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得必要性。 权利与义务得关系:(1)结构上得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就是主动得,一个就是受动得。(2)数量上得等值关系,一个社会得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总就是相等得。(3)功能上得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得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与权利得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得主次关系,权利与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就是变化着得。 三、法律关系 概念:就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得过程中所形成得人们之间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就是一种合法得关系;(2)法律关系就是体现意志性得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得意志。(3)法律关系就是具体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得构成:(1)主体,即权利得享有者与义务得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与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得具体得权利与义务。法律上得规定只就是“应有得”、“一般性”得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得“实有得”、“个别化”得权利与义务。(3)客体,就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所指向得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就是指人们对自己得违法行为所应承担得带有强制性得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 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就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与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得国家根本法。(p,25) 特征:1)宪法就是国家得根本法;2)宪法就是公民权利得保障书;3)宪法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得集中表现;4)宪法就是民主事实法律化得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得人身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进行得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得人所采取得必要得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5)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康复医学考试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的英文单词为(A )P1 A. Rehabilitation B. Rehbailitation C. Rehabilte D.Rehabilititaon E. habilitation 2.康复的对象为( C )P2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功能障碍的人 D.正常人 E.住院病人 3、社会康复的内容一般不涉及下面哪项?(E)P3 A、改善法律环境 B、建立无障碍环境 C、改善经济环境 D、改善社会精神环境 E、改善康复医疗环境 4.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的目标是:(A )P12 A、“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B、“人人享有健康服务” C、“人人享有保健服务” D、“人人享有治疗服务” E、“人人享有美好生活” 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 A )P15 A.中国康复医学会 B.中华理疗学会 C.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 D.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E.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6、《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是在哪年创刊(C)P15 A.1984年 B. 1985年 C. 1986年 D. 1987年 E. 1988年 7. 康复评定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项?( B )P16 A.运动功能 B.疾病诊断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脑高级功能 E.生活环境 8、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是( C )P17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按摩 E.医疗体操 9、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不包括下面哪项?(D)P18 A.针灸 B.推拿按摩 C.中药 D.关节松动术 E.气功 10. 现代医学模式是( D )P21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自学考试法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交换与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奴隶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3)以十分残酷的惩罚措施维护奴隶主的政治统治(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 4.封建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3)用野蛮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5.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确认契约自由(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确认法制原则 6.法律的特征:(1)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3)法律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就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5)法律就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7.法律渊源的种类:(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6)国际惯例与国际条约 8.法律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2)根本法与普通法(3)实体法与程序法(4)一般法与特别法(5)国际法与国内法(6)公法与私法(7)法系 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之间在根本的社会阶级属性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就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与互相渗透的。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存在时间不同(2)调整的范围不同(3)实施方法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在一国之中,法律体系就是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就是多元的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2)社会主义法律就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 3.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与特点:(1)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活动之一(2)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要遵照一定的程序(3)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不仅包括创制新法律,也包括修改与废止过时的法律(4)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其实质就是把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 4.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1)遵循宪法的原则(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的原则(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4)科学与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5)依照法定的权限与程序立法的原则 5.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

最新《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专科起点升本科) 《法学概论》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小题) 1.法律是一种()。 A、道德规范 B、社会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2.法制是指()。 A、依法办事的制度 B、治理国家的方式 C、具体的法律制度 D、法律制定的程序 3.法治指的是()。 A、一种治国方式 B、有法可依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违法必究 4.我国的国体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5.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行政相对人 D、公安局 6.法律是()的体现。 A、多数人意志 B、被奉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 C、广大劳动人民意志 D、统治阶级意志 7.下列哪一个组织不享有法律议案的提议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8.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9.肖像权在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地位应属于()。 A、物 B、行为结果 C、智力成果 D、精神财富10.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机构不包括() A、假定 B、处理 C、权利义务 D、制裁 11.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不包括()。 A、有限责任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国有独资公司12.刑法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 A、新法与旧法相比,如果新法量刑较轻,则适用新法 B、新法原则上无溯及力,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则适用新法精品文档

C、新法无溯及力,应当按照旧法量刑,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时,则适 用新法 D、将新法和旧法比较,哪个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量刑较轻的,就适用哪个法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合法性审查原则 14.根据英美法系的传统,对法的基本分类依据是()。 A、实体法与程序法 B、普通法与衡平法 C、判例法与成文法 D、公法与私法 15.在我国,下列关于婚姻的理解是错误的()。 A、婚姻必须是两性的结合 B、婚姻双方具有夫妻身份 C、婚姻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 D、同居达到一定期限即可成立婚姻 16.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下列哪一项是属于可以计算在诉讼时间内的()。 A、鉴定期间 B、处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期间 C、中止诉讼的时间 D、审查回避的时间 17.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犯罪构成主观上必须具有的目的是()。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18.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A、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B、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D、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当事人在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B、合法性审理原则 C、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20.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协议 B、国际条约一旦签订,对条约缔结国具有强制执行力 C、国际条约必须以国际法为准则 D、国际条约主要是以书面形式的协议规定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在某一问题上的权利 义务 21.国际法上的承认是一种()。 A、政治行为 B、法律行为 C、政治行为兼法律行为 D、国家行为 22.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 A、是两种不同的规范 B、是两种不同的法律 C、是两种不同的政策 D、两者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23.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该规定为()。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既有授权性规范,也有义务性规范 精品文档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

法概复习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的意志性。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是贯穿于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和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是法最基本的范畴。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 权利的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②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权利的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②权利的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的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 义务的概念:①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②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③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受动的。(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总是相等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权利和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是变化着的。 三、法律关系 概念: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关系;(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的意志。(3)法律关系是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构成:(1)主体,即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的规定只是“应有的”、“一般性”的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的“实有的”、“个别化”的权利和义务。(3)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p,25)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4)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

康复医学试题和答案

康复医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康复医学是以下列哪方面内容为主导( ) A.功能障碍恢复B.心理疏导C.疾病D.人体完整E.辅助矫形器应用 2.临床医师的地位,在全面康复中应当是( ) A.康复二级预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B.康复医疗的执行者 C康复三级预防的组织者D.负责住院病人的医疗康复者 E.全面康复的执行者 3.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 A.客观地找到病因B.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作为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内容为(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C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D.听觉、言语功能评定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5.下述哪项不是上肢运动功能检查项目( ) A.拇、示、中指抓握、侧捏B.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捏C.前臂的旋前旋后功能D.运用上肢放置物体E.两点分辨位置6.下列哪项是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

A.头痛、头晕B手麻、烧灼感C.肌萎缩、腱反射减弱 D.肩臂痛、麻木E.颈肩痛、下肢笨拙、Hoffman征阳性 7.下列哪项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 A。颈僵活动受限B.头、枕、颈痛C.手麻 D.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手足颤动E.肘部痛、胀 8.下列哪项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 ) A.眩晕性恶心、呕吐B耳鸣耳聋C.手肿胀、心悸、血压不稳D.突然摔倒E.颈酸胀痛 9.颈椎病发病与下述哪项原因不相关( ) A.先天性遗传B.自身免疫C.慢性创伤D.慢性劳损E.长期生病 10.下列哪项不是水疗的方法( ) A.肥皂水洗肠B.冲浴、浸浴C.蒸气浴 D.旋涡浴、蝶形槽浴E.步行浴 11.影响红斑反应强度的因素,以下说法何者错误( ) A.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不佳时红斑反应减弱 B.15天以前的新生儿几乎不产生红斑反应 C.皮肤色素含量不同,红斑阈值相同 D.同一人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 E小儿红斑反应消失得较快 12.有关石蜡疗法,下述何者不当( ) A.溶解石蜡须采用隔水加热的方法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 ①法是一种行为规,具有规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一项法的规可以被反复适用;其还具有可预测性,法的这种属性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做或不做一定的行为。 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众多的行为规中,只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③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的渊源即法的表现形式17 作为行为规的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知晓、遵守,也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用以表现法的规的各种具体形式,法学上称为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法的渊源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性文件,另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 ①规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权限围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的文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或制定法。 ②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法或不成文法。判例也是一种不成文法。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某些思想家、法学家的著作或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法的渊源。 3、法系18 一般认为,凡是在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西方法学家在法系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但不少法学著作在论述法系问题时,多举英国法系、大陆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大法系。这五大法系除大陆法系和英国法系外,其余的基本上已经成为法制史上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英国法系是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效仿英国法

202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历年真题和答案

202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历年真题和答案 202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 ?2020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视频讲解)?2019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视频讲解)?2018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视频讲解)?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2017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2016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4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3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2013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3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201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201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2011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基础知识 ?第1章康复医学概述

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复习重点内容

2017年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简答) (一)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二)法律产生的过程直接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 ※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或基本成分是:法律的要素(单选) ※简述法律概念的定义及其功能:法律概念是指同法律相关的各种事实加以抽象出其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用语。其功能有:认知功能、构成功能、规范功能。(简答) ※我国法律的性质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即:1956年(单选) ※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法经》/《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单选) ※旧中国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单选) ※法律规范:是指每个单一的法定行为模式。(解释)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最本质的属性) 2、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法律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第三节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法律渊源:指用于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2、古今中外法律渊源的种类:(多选) (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法律的分类: (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又称习惯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自考法学概论重点章节资料整理

法学概论重点章节资料整理 第一章 一、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2.奴隶制的出现。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分开 5.从法律与、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三、法律的本质与特征:L 1.本质:①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志性) ②法律的社会性 ③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 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④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 ⑤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没找到四、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法律的渊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就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2.法律渊源的种类:制定法 判例法 习惯法 引证法 法 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法律的分类: ①按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②根据法的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③根据法的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④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⑤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为:国际法和国法 ⑥以法律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 ⑦法系 五、法律与其他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法律与社会经济基础 ①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②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法律和政治

①政策是法律的指导 ②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具体化、条文化。 3.法律和道德 ①联系:a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在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提升为法律规加以推行。 b统治阶级道德又积极替法律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②区别:a存在时间不同 b调整的围不同sdq c实施方法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e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本质、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二、1.没找到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②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产生的一般规律:彻底废除旧法律,批判继承 3.产生的特点: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主义法律转变来的,是新主义法律的继承和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2.重要特点: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3.另一重要特点: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一(也是区别于剥削阶级法律的另一重要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程序法是主要规定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有关诉讼程序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2、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法律条文形式出现的法,所以又称制定法。 3、法的溯及力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可加以适用的效力。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一般实行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以溯及既往为例外,。实践中有几种情况,从旧原则,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主要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在特殊情况下溯及既往。 4、法律编纂是指在对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整理和补充、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系统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是部门法的法典化的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国家立法活动,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 5、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的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系统编列,汇编成册。法律汇编是规范性文件系统化最常见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查阅法律,法规提供便利。往往是法律编纂的必要准备。 6、法律关系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具有法定性,意志性,权利义务性。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7、法律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8、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一般包括物、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 9、法系是指依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分属于同一传统的即属于同一法系。在法学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0、《汉莫拉比法典》。是最早的成文法,来自古巴比伦。 1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 12、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所做出的解释。 13、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关于国家权力分配与控制和公民去权利保障的部门法。它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它的制定与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5分之一的全国人民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3分之2 以上的多数通过。 14、刚性宪法是指凡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效力高于普通法律的宪法。如法国宪法。现代国家的宪法多为刚性宪法。 15、单一制是指一个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1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管理国家,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授予公民个人享有参与政方面的权利和自由,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它包括两类,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

康复医学考试试题

填空题(每个空0.5分)共10分 康复医学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身体的运动形式有平移和旋转。 骨骼肌按其在运动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 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早产、低体重、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骨折临床处理的三大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分为神经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和外周性疼痛。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不包括 A 药物治疗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主动参与 因人而异 感觉性(Wernicke)语言中枢位于 A 颞上回后部 颞下回后部 额上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额中回后部 蜡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将热传给人体 E 散射 对流 位移 辐射 传导 矢状轴是 B 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模式 D 平衡杠杆 省力杠杆 无力杠杆 速度杠杆 减速杠杆 下列不是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是 C 口服避孕药 吸烟和酗酒 性别

体力活动减少 高同型半光氨酸血症 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 D 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 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 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餐后血糖>7.0mmol/L 8、患者两小时前扭伤踝关节,疼痛伴肿胀,现给予哪种物理因子治疗最好 C 中频电治疗 超短波治疗 冷敷 超声波治疗 低频电治疗 9、Ⅲ级站立平衡训练是指 B 不受外力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姿势的训练 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姿势的训练 在站立姿势下外力支撑情况下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在站立姿势下,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运动等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10、鸭步常见于下列何种情况 B 臀大肌无力 臀中肌无力 股四头肌无 胫前肌无力 以上皆有可能 11、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是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中的哪一级 D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12、患者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不能抗阻力。是MMT肌力分级中的哪一级C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13、下肢ROM测量法中,髋关节做屈曲运动的正常活动范围是 C 0~45° 0~90° 0~125°

最新 法学概论 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P1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 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 严格区分 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 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P15:奴隶制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 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不平等 3、以十分残酷的惩罚措施维护奴隶主的 政治统治 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 最早一批奴隶制成文法: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5世纪罗马国《十二表法》;公元前3世纪印度《摩奴法典》。中国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作禹刑”“夏刑三千”殷商“汤刑”,周朝“周礼” P17:封建制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 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 3、用野蛮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P19: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确认契约自由 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确认法制原则 P21:法律的阶级性 1、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 志性。 2、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 级的整体意志即共同意志。 3、通过法律形式获得集中表达的统治阶 级意志就是国家意志。 4、任何意志包括国家意志都表现着人的 愿望和追求,因而都具有能动的、自 由的属性。 P26: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P29: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 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其内 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 行为规范。 法律价值的特点: 1、法律的属性和功能是法律价值形成的 基础 2、人对法律的需要的法律价值形成的主 体要素 3、法律的属性和功能与人的需要的满足 之间的桥梁是实践,惟有经过实践, 法律价值才可能体现和实现。 P32:法律的各要素及内容 三要素构成: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1、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每个单一的 法定行为模式。 法律规范的结构:适用条件、行为准 则、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分类:规范本身的性质分类 (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授权性 规范) 规范所包含的行为规则的确定程序 (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准用性 规范) 2、法律原则:在一定层次的法律体系中, 对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意义且比较稳定 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分类: 以法律体系层次的级别为标准:基 本原则、具体原则 以法律原则的渊源为标准:公理性 原则、政策性原则 以涉及的内容为标准:社会原则、 专门法律原则 3、法律概念:同法律相关的各种事实加 以概括而抽象出其共同特征所形成的 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用语 法律概念的功能:认知功能、构成功 能、规范功能。 P37:法律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国家的有权机关,通过法定 程序,用成文的形式(条文)表达的 规范性文件。 2、判例法:以特定的法院所作的典型或 具有新意的判决中包含的原则作为判 案依据的法律。 3、习惯法: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效力的 习俗和惯例。 4、引证法:(法理法或法理)国家机关(主 要的司法机关)引用某些经典或法学 家的著作和言论作为处理事件或案件 的法律根据。 5、宗教法:国家宣布或承认某些宗教典 籍和教会规章具有法律效力。 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P38:法律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律的创制 方式和表现形式所作的分类。 2、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效 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 3、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内容所作 的分类。 4、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律的空间效 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 类。 5、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的主体、 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相互关 系。 6、公法和私法: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 的法律为公法,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 的的法律为私法。(始于罗马法学家) 7、法系:西文法学著作中一个常见的概 念。 P4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统治阶级道德之间在根本的社 会阶级属性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必然 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参透的。 一方面,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 在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范提升法律规范加 以推行。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道德又各级地替法 律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其实,法律的每一项规定都渗透着统治 阶级的道德观念。 不同点: 1、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只是阶级社会 中的现象;道德则与人类社会相伴始 终。 2、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比 法律宽。 3、实施方法不同:法律借助国家强制力; 道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 4、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规范性文 件的形式;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 和风俗之中。 5、在一国之中,法律体系只有一个(一 元)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 P45: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需要 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的需要 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需要 P4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产生的特点:它是在 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民主 主义法律转变来的,是新民主主义法律的继 承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 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 民阶级的联盟。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 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特点: 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 一 P51共产党的政策:党组织为了完成一定历史时期 的任务而制定的活动准则。 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问题: 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 实施 2、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 手段 1)则于法律是党的政策定型化、条 文化,明确、具体地规定了人们 的权利和义务 2)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具有 普遍约速力 3)由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 性 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区 别) 1)党的政策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 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全体人 民的体现) 2)党的政策由党组织制定;法律由 国家制定 3)党的政策一般是号召性的原则 的指导;法律的规定比较准确和 详尽。 4)党的政策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5)党的政策内容广泛,不是所有内 容都要制定成法律。 P5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法律源源不断地从社会主义 道德那里吸取内容,使之上升为法律规范; 反过来,又借助法律规范来维护和传播社会 义道德。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 调整的连范围和实施的手段等方面有很大 的区别,因此二者又不能互相代替。 P54:规律:(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和必趋势。

康复医学试试题库完整

1、如果完全卧床不动,()肌力会丧失50% A、1周 B、3~5周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 2、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属于() A、教育康复 B、医疗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家庭康复 3、感觉障碍的分型不包括() A、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 B、脊髓型感觉障碍 C、脑桥型感觉障碍 D、丘脑型感觉障碍 E、内囊型感觉障碍 4、浅感觉不包括() A、触觉 B、痛觉 C、质地觉 D、温度觉

E、压觉 5、卫生部出台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使康复医学的发展规范化的时间是() A、1987年 B、1991年 C、2008年 D、1996年 E、2000年 6、下列哪项不属于方盘量角器的优点() A、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量的轴心 B、正确使用误差小 C、操作简便 D、必须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量的轴心 E、可适于脊柱等难以用普通量角器测量的部位 7、中枢性瘫痪恢复过程不包括哪个阶段() A、分离运动逐渐恢复 B、精细运动逐渐恢复 C、速度运动逐渐恢复 D、联合反应、共同运动逐渐显著 E、痉挛逐步减轻 8、下列对肌力评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肌力即肌肉的力量 B、肌力评定只是评定肌肉的力量,临床意义不大

C、肌力评定即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D、肌力评定即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 E、肌力评定中肌力检查分为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检查 9、完成肩关节前屈运动时主要肌肉是() A、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B、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C、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 D、冈下肌、小圆肌 E、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10、徒手肌力检查属于() A、定性评定 B、半定量评定 C、定量评定 D、既属于定性评定也属于定量评定 E、半定性评定 11、关节活动度评定的重点是() A、测量骨的长短 B、测算骨龄 C、评估骨的功能障碍 D、评估骨的病理变化 E、测量关节活动范围 12、完成膝关节伸展运动时主要肌肉是() A、腓肠肌、比目鱼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