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贸易看国际热点

从国际贸易看国际热点
从国际贸易看国际热点

从国际贸易看国际热点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海域的对峙持续已一个月,这种胶着态势正是近年来波诡云谲的南海局势的真实写照.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相对来说还比较平静,随着其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周边国家陆续提出所谓“主权诉求”,逐渐使南海成为“复杂之海”.周边国家“主权诉求”的背后,既有历史争端,也有航线争端,更有资源争端和领土争端.多方争端的背后是周边国家力量的博弈,更是大国全球利益角逐的巨大磁场.

资源——南海博弈的本质

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24个沉积盆地,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更引人注目的是,科考人员在中国南海北部圈定了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专家称“可燃冰”是石油、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因此,南海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1986年开始,越南在南沙打出了第一口出油探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目前每年我国石油资源被周边国家开采,其中越南开采的最多.为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越南小动作频频,先后租借俄罗斯考察船深入南海争议海域实施“考察”、单方面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在有争议海域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达成在中越有争议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合作协议等. 外国公司的利益介入,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近年来,越南在开发南海石油资源上积极与欧美国家的大公司合作,将包括争议海域在内的相关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开发区面向全球招标,已经同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共计200多家石油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开采合同

航线——兵家必争的焦点

从战略上分析,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重要国际航道.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60%的外贸运输从南海经过. 美国在全球控制的16个海上交通“咽喉点”中,有三个都在南海附近.作为世界上通航量第二大的海上航道,南海是东盟、欧盟、美、日、澳等主要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经过这一海域的国际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左右.显而易见,拥有南海诸岛,可有效控制这一重要水域和国际航线. 东盟一些国家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张,更迎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心理.当前的南海已成为大国全球利益的“竞技场”.从海上侦察船的魅影频现,到美菲等国频繁军演,南海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对华侦察和制约的前沿阵地.

美国中立态度

一方面保证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另一方面又向菲律宾提供局势援助,趁机大发战争财. 想把南海问题拖入长期化,并且乘机重还亚太. 离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是中国的周边环境恶化已达到制衡并压制中国的目的.

菲律宾的行动

菲律宾海军前日闯入中国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海域,并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试图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菲抓捕中国渔民的企图未能得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日表示,中方已就此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海监船挡在渔船与菲舰间菲律宾外交部11日发布一份声明称,菲海军一艘军舰周二在抓扣中国渔民的过程中与中国海监船发生对峙,抓扣行动未能成功.这份声明称,该国海军在“执行《菲律宾渔业法》及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过程中”,于周日(4月8日)发现8艘中国渔船停泊在黄岩岛.随即,菲海军最大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巡逻舰从巴拉望岛调到北吕宋海域,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巡逻.10日晨,抵达该海域的菲海军士兵登上中国渔船检查,并声称在一艘船上查获了“非法”捕捞的水产品.当菲方企图将船上的中国渔民带走时,两艘中国海监船“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赶到,占据了渔船与菲军舰之间的位置,从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菲方这份声明还称,菲外交部长罗萨里奥在10日晚上联系中国驻菲大使马克卿称“黄岩岛为菲律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于11日将马克卿大使传召菲外交部.

我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

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试图在黄岩岛海域进行所谓“执法”的行为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也违背了两国关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不使事态复杂化和扩大化的共识.“中国有关部门已派出政府公务船前往黄岩岛海域,目前中方渔民和渔船安全.”刘为民说.刘为民重申,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他敦促菲方从中菲友好和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不要制造新的事端,并与中方共同努力,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据悉,事发后,中国驻菲大使馆在第一时间向菲律宾外交部和海军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立即停止非法活动,离开该海域.2011年12月2日,菲律宾海军曾以“非法捕捞”为由扣押6名中国渔民.

中国措施

“旅游令”打击菲股市

由于中菲关系持续紧张,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为保障安全,除非必要,中国游客应暂缓前往菲律宾旅游。受此影响,中国多省市的旅游机构近日暂停赴菲旅游。包括中青旅、凯撒在内的北京多家旅行社表示,将主动劝退近期有赴菲旅游计划的游客,如果游客选择取消行程,旅行社方面会退还全部旅游费用。携程、去哪儿网等旅游网站均已下架了菲律宾游线路。福建、安徽等省城的旅行社也已暂停赴菲游项目。

针对中国赴菲游停摆一事,菲律宾总统发言人陈显达11日对媒体表示,中方的举措不会对菲律宾的旅游业造成致命性伤害。“如果消息确凿,那么我只能表示遗憾,但这不会妨碍菲律宾与中国以外的旅游市场加强联系。”他还说,赴菲旅游被取消“没什么大不了”,“事实上,每年去中国旅游的菲律宾人要多于来菲律宾旅游的中国人”。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中方全面暂停菲旅游,对菲律宾的旅游业至少会造成上千万美元的损失。目前,中国是菲律宾外国游客的第四大客源地,每年赴菲旅游的人数在100万人次以上。就在中国暂缓赴菲旅游的消息传

出后,菲律宾股市继10日大幅下挫后,11日再度暴跌,收于5170点,尤其是与旅游业有关的酒店、航空类股票下降明显。外界认为,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中菲关系加剧恶化冲击旅游市场的担忧。

出口遭重创

不仅是旅游业,中菲两国在经贸上的互动也转向消极。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针对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多次从菲律宾进口水果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一事,通报了菲律宾植物检疫部门,并暂停了菲律宾部分出口商及其果园、包装厂的香蕉输华。同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进口菲律宾水果的检验检疫,加大开箱和抽查比例,认真组织查验。

香蕉是菲律宾第五大出口农产品。每年该国对外出口的7500万箱香蕉中,超过一半销往中国。2011年,菲律宾的香蕉占中国进口香蕉总量的84.75%,而菠萝占到进口菠萝总量的94.27%。虽然菲政府官员表示香蕉输华遇阻纯属“技术性问题”,但不少菲农认为这是中国实施“经济反攻”的第一步,他们还担忧南海争端会使菲律宾的水果种植业“遭受重创”。

菲律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又是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如果中国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加以限制,将对菲律宾的农产品贸易构成沉重打击。菲农业部11日声称,将尽一切努力确保菲律宾香蕉输华的稳定性。为此,菲农业部下属的检验检疫局将严把农产品出口质量关。

菲经济腾飞离不开中国

目前,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菲律宾则是中国在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去年,中菲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00亿美元。阿基诺三世去年访华期间曾表示争取到2016年把双边贸易额提高至600亿美元,中国也将因此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市场。有分析指出,鉴于中国市场对菲律宾经济的重要性在增加,菲方必须正视与中国交恶的潜在风险。

菲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方面,该国必须仰仗中国的支持与帮助。曾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在遭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后,至今没有恢复元气,对菲律宾经济的输血效应不显著。相反,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来却持续高速增长,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9%以上。而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无疑将为菲律宾扩大出口带来新的机会。菲经济计划署长帕德兰加今年2月曾表示,受电子产品需求减少和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11年菲出口额下降接近7%。菲应将出口重点转向亚洲邻国,特别是中国。

另一方面,阿基诺政府大力推行的“公私合作伙伴计划(PPP)”也急需中国的资金注入。该计划旨在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来改善菲律宾百姓的生活。PPP项目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轨道交通、水利枢纽、教育扶植、旅游开发,等等。在菲政府鼓励外资参与PPP的背景下,中国是菲律宾重点争取的投资方。

现如今国际关系已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当军事实力受到限制时,我国仍可使用非关税壁垒手段对菲实施经济制裁。菲是农业大国,我国对菲方出口的水果等农业产品严格把守质量关就能使菲的出口受到重创,同时也可以将限制扩散到农业产品以外的领域,更可以暂停或取消曾经对菲的经济援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