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教案

绿色教育教案
绿色教育教案

1绿色校园绿色梦想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教育同学们关爱校园环境,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让同学们明白绿色学校学校的含义,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

【活动重点】

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演讲,演唱与自由发言相结合。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绿色学校的真正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发言,介绍班会的主题,绿色校园的含义

绿色学校指学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学校,环境素质和行为是绿色学校所有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

绿色学校,不能等同于绿化学校,或者是环保学校。

“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这三项是“绿色校园”这项活动的内容。

绿色环境是健康的一种象征。绿色能带给我们生机、带给我们活力!而绿色校园中的“绿色”我认为就不单只是一种颜色那么简单!

走进我们如今洋溢着书香味的校园,你会被那迷人的风景所吸引。高大现代化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鲜艳夺目、争奇斗艳的花卉。漫步在校园里这一派绿景下,会使你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校园中的绿色风景,对我们同学是极其有益的。不是吗?一节课后,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园中的绿,让我们大饱眼福,也使精神达到更高、更好的状态!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又可以在校道上走走,看看周围的景物,不是有置身花园之感吗?由此校园的美好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就应该让校园中的绿色永存!在平时培养不随意践踏草地,不攀折树木花草,勤于打扫,见到垃圾主动拣起等等的习惯。久而久之,校园必将越来越美!

然而,绿色校园不止要环境绿。假如同学们的行为习惯等的方面都变得更好,那样,那时的校园不是更“绿”吗?在校园里能随时听到问好声、招呼声;在校园

里能减少追逐声、打闹声。一切都已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更全面、更优秀的学生,那时我们的校园里不是显得更“绿”吗?

二、由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境卫生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环保知识竞赛;

四、同学演讲,说明树立环保意识刻不容迟;

五、诗歌朗诵;

六、大合唱《好大一棵树》;

七、主持人小结,班会结束。

八、班主任总结评价班会,肯定其能力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能不能为校园栽上一棵小树,给花圃增添一朵鲜花,为草皮浇上一盆清水呢?如果还不能做到,那么我想至少我们也应该为保护我们校园美丽的环境出一份力气,尽一点责任吧。

“望窗外云卷云舒,看门前花开花落”,每每闲庭信步,呼吸带有花香草香泥土味的新鲜空气,很快融入其中,感到这校园是属于我的。校园是美的,但她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启迪与荡涤、思想的陶冶、内在气质的培养,让我以一种更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踏入社会。远离了都市的喧闹嘈杂、尘世的尔虞我诈、社会的复杂多变,有的只是自然与心灵的安宁与和谐,这就是我的校园,我心中的一片净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目标】

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教育学生要积极投身环保活动,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作为十中的一份子,也要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自觉主动地去保护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做文明十中人。

【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特别是破坏环境之类的,给他们以视觉上的真实感受。

2.寻找有关环保的知识问答题目,让学生在竞赛的形式下获得环保的知识。【活动过程】

环节一:开场白

1.由主持人致开场白并介绍参加班会的各位老师,接着以一曲《梯田》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保护环境”;

2.利用幻灯片向同学介绍一些比较突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让同学们深切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环节二:环保知识问答

1.介绍竞赛规则:

(1)全体学生总共分为四组。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2)整个比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每题分值均为十分,答对加十分,答错倒扣十分。

2.比赛开始:(知识问答的题目见附录)

3.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并对这次比赛进行总结。

环节三:保护校园绿化

1.借助图片向学生展示我们美丽的校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校园里是多么的幸福。

2.演出校园短片,说明在美丽的校园里也会出现一些与之不协调的行为。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记下短片中出现的破坏环保绿化的一些不良行为。

3.短片结束后,由每组派代表指出其中的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乱踩草坪,乱折树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出一种加十分。

4.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并对这个环节进行总结,让学生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树立保护校园绿化的使命感。

环节四:自由发言

1.经过以上几个活动环节的进行,学生已对美化环境,保护绿化有了较深的感受。组织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同时从自身出发,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翼城三中人。

2.邀请各位老师从老师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做文明翼城三中人。

环节五:总结

1.根据总分宣布优胜小组。

2.由主持人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以这次班会为一个新的起点,树立环保意识,时刻以“文明三中人”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3 环保知识问答题目

(一)必答题

1、一般将污染物分为:(a)

a. 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 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2、200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c)。

a.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b.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让地球充满生机

3、(b)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和基本保障。

a.民族团结和环境保护

b.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c.生态建设和民族团结

4、保护野生动植物有很多意义,不属于其意义的是(c)等。

a.环境效应

b.文化价值

c.观赏价值

5、以下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名称和时间哪项有错?( b )

a. 中国植树节(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

b. 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

c.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等。

6.全国每年跑、冒、滴、漏的淡水是(a)

a.20亿立方米

b.5亿立方米

c.10万立方米

7、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c)。

a. 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 使用私人车

c. 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a)

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 乱扔塑料垃圾

c. 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9、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变化是指(a)

a.环境影响

b.环境改善

c.环境改造

10、使用复印机时,复印机的带高电压的部件与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b)

a. 没有影响

b. 对人体健康有害

c. 对人体健康有益

11、环境监测的对象有:(a)

a. 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

b. 大气、市容、土壤、生物、噪声

c. 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

12、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六方面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b)

a. 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b. 生态环境恶化与新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c. 新资源开发的问题

13、我国确立(c)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

b.扶贫

c.环境保护

14、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b)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相互关系、影响。

a. 人类、动物

b. 人类、动物、植物

c. 动物、植物

15、21世纪是(c)世纪。

a. 科技

b.经济

c.环保

16、随着绿色消费运动的发展,全球已逐渐形成一种(b)的生活风尚。

a.追求时尚破坏环境

b. 保护环境崇尚自然

c.保护环境盲目消费

(二)抢答题

1、我国酸雨面积区占国土面积的(b)

a. 20%

b.40%

c. 30%

2、选无磷洗衣粉( b )。

a.保护衣物

b. 防止污染

c.保护双手

3、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 c )。

a. 3月12日

b. 5月2日

c. 2月2日

4、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c)。

a.喀纳斯湖保护区

b.天池保护区

c. 阿尔金山保护区

5、巴音布鲁克天鹅国家级保护区是(b)大天鹅最集中的繁殖地。

a.我国

b.世界

c.亚洲

6.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c)

a.1立方米水

b.1000立方米水

c.6万立方米水

7、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徽是( b )

a.丹顶鹤

b. 大熊猫

c.骆驼

8、新疆的动植物王国,被称为神秘莫测的仙境的是( a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哈纳斯

b.天池

c.阿尔金山

9、以下说那种是错误的:( c )

a. 三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

b. 废易拉罐溶解后可以100%的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

c. 废玻璃无法回收利用

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 a )。

a.一、二两级 b.重点非重点两级 c.一、二、三级

4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

(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

后记: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全人类越来越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结尾】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我们共有的地球,请保护我们的环境。

5绿色教案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孩子抓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内容:

1、从我做起,保护绿色生命。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

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2、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

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收集废品,建立“绿色银行”。

教学目标: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五、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问题研究与教学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6 从我做起,保护绿色生命。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

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教学策略: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家乡、学校的热爱。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看,青山绿水相伴,鸟语花香相随。这么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们振奋,但,是谁在随地吐痰,

乱扔脏物,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摘叶呢?破坏了这怡人的环境。

二、活动深入:

1、参观校园。

2、寻找到被同学破坏的环境

资料1:每年地球有16000万公顷的森林要消失,同时将约有600万公顷沙漠急剧扩展。如此发展下去,现在的良田再过500年将流失得干干净净。

资料2:据科学家统计,全球每年有50亿吨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们,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在剧增。

资料3:由于人类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废水,使河道阻塞、水质变臭,鱼类也在迅速减少。

主持人:由于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

齐答: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未来的主人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任其发展。

主持人:对,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朗诵:

一滴水流进长江,变成了汹涌的波浪;一个浪打进东海,变成了澎湃的汪洋;保护绿色生命,装点出祖国的春天。广阔的田野更绿更美;

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这是环保的功绩,这是环保的恩赐。

主持人:你们看——水清清,天蓝蓝,大地春回光灿烂。

你们听——田野里,笑声欢,动植物们喜开颜……

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自己的家园、爱护美丽的学校”的活动中去吧,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三、活动结束。

7 节约用水

一、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和水的用途。

(二)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内容包括自然界里的水、水的用途、节约用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提问: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哪些地方有水。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提问:

①天空中有水吗?

②地下有水吗?

③土壤里有水吗?

出示投影片。

结合投影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有水?

小结:自然界里的水。

天上年年有下不完的雨水和雪水,江、河、湖、海里有水,地下有水,井里有水,土壤里有水等。

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用途

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都有水,谁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水?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出示牲畜饮水、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挂图或投影片,并一一给予讲解。

小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洗脸、刷牙、洗澡要用水,洗菜、做饭、洗衣要用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动物也要喝水、用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海上运输离不开水,水力发电离不开水。工厂生产离不开水,总之,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

3.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讲述: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

提问: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3)提问:你们平时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

(三)巩固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用途一课。(板书:课题)我们知道了在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同时还知道了水有很多的用途,无论是我们生活、工业生产、水上运输、水力发电、还是灌溉农田等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水这么重要,而自来水又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

(四)作业

想一想:你怎样做到节约用水?

板书:

我们要节约用水。

8 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

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一、导入:(故事引入)

教学过程: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生活下去,地球妈妈为人类找了很多朋友,就是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植物?把你们观

察与搜集到的告诉大家吧!

1、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例如:动物写几个,植物写几个。(所写的动植物要有针对性,为后面的动植物的作用做伏笔。)

2、师:你们能不能简单说一说这些动植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教师手指刚才在黑板板书的动植物的名称说。)学生用自己找的资料或凭借自己的认识说明黑板上的动植物的作用。

3、师:看看,它们对人类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跟它们成为好朋友!是吗?

二、和动植物做朋友

1、师:既然动植物和我们是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跟动植物相处呢?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图片)

师: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你有哪些动植物的朋友,讲一讲你们之间的故事。

生:回答(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加以补充,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些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充满欢乐!但是,你们知道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把它们当朋友,肆意的乱捕乱杀可爱的小动物,乱砍乱伐植物树木,看看老师这里的资料片。(播放人类残杀动物与乱砍树木的资料片。)

师:大家看到它的影响是什么?你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吗?

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只会给自己带来灾害。乱砍树木会带来风沙,地球沙漠化已经非常严重。乱捕杀动物,地球上的很多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师:大家刚才通过观看,都知道了动植物跟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而且肆意乱捕杀动物还会带来更大灾难,我想“非典”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们知道非典的病毒来自哪里吗?

师:据有关专家研究,非典的产生是人们乱捕食野生动物所致。非典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人类才能更好在地球上生存!

三、总结:

大家知道了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有很多朋友我们要与它们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的大地妈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