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CC28070-2KW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应用设计

基于UCC28070-2KW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应用设计
基于UCC28070-2KW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应用设计

整个设计参考TI给出的设计手册:

整个设计的开始,定义自己设计的要求:

因为本机没有采用SIC整流二极管,所以频率不能太高。做到75KHZ为最高。

上面整机图片所用的是75KHZ的参数,此前做到100KHZ做过实验,普通快恢复在100KHZ下发热量极大。

所以用快恢复做的输出二极管建议频率为38KHZ-75KHZ,

本设计详细介绍63KHZ下各各参数的计算:

首先确定PFC2电感的电感量:

从图中计算公式上面的42.2uH为PFC电感的最低电感量,由于TI设计手册提到了电感的摆动,但是没有详细的计算公式,本人在网上也找不到相关资料介绍,所以这里凭经验选择250uH到300uH。实际所采用的是300uH电感来做PF。

下面计算出3.3KW时输出电容的大小:

从计算中得到电容为2110uF。

下面对功率器件选型,首先要计算出整机最大工作电流:

图中可以看出,MOS管的峰值电流达到53A,平均电流17.56A,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功率机器,一般选择1.5-2倍的余量来设计,本案例中用到2只FQA28N50并联来做。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型号单只MOS来做。

下面是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选型:

我们可以选择10A-15A或以上二极管来做,本案例中利用了现有的RHRP30N60来做。下面对电感电流检测互感器CT的设计:

本案例中使用1:200匝比的互感器,输出峰值电流为250MA。

从TI手册设计公式计算得到大约1:550的匝比,就方便而选型,我这里用到1:200。而且TI手册推荐互感器匝比在50-200之间。所以我这里没有用到公式来选型。

从公式计算得到互感器电感量最少不能低于7.6MH,实际我们选择的互感器电感量是135MH左右,相差还是甚远。

所以有时候还是得灵活运用。

下面计算出电流采集电阻RS的选择。

根据计算,整流二极管的耐压不得低于115V。那么我们选型就有个标准参考了.

下面计算出峰值电流限制3.7V的分压电阻以及频率占空比的电阻:

下面对电压反馈量的计算,得到分压网络的电阻值:

下面对电压反馈比较起输出端的电压环路进行设置:

通过计算,我们按照标准原件值来选择得到:

RZV=100k,CPV=1.5NF,ZCV=1.5UF(利用1uF和474来并联得到) 下面对RSYN电阻计算进行选型:

下面计算出IMO电阻的值:

下面我们对CAO的各项原件值大小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我们很容易得到RZC,CZC,CPC元件的值。

下面我们对软启动时间对软启动电容值进行选型:

下面我们对降低EMI干扰的频率抖动参数进行计算:

总结:

通过一些列的计算,是不是把复杂的原件变得简单化。

之前这台PFC在设计过程中,正式因为想偷懒,没有计算,导致我折腾很长时间。这次把

自己的设计过程跟大家分享,就是不想大家在设计过程中走太多弯路。本人对PFC研究不

深,如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及时指正。一起共同学习。

?回

?

?1楼

?btclass

?| 工程师 (422) | 发消息

?2013-06-07 20:27

兄弟,辛苦了。

打赏大洋十个,美女一个。

鄙人一直对CCM交错有偏见,认为性价比超低。我设计的几

KW级PFC,全是单路,也没见得有什么不好。

?回复1楼

?

?2楼

?btclass

?| 工程师 (422) | 发消息

?2013-06-07 20:37

对了。

兄台的整流桥并联方式其实不是最佳。

最佳方式是:

由于并联的是同一个整流桥里面的管芯,温度、电气特性都可以保持一致。比并联不同整流桥的方式优秀很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