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善尼龙注塑件的变形问题

怎样改善尼龙注塑件的变形问题
怎样改善尼龙注塑件的变形问题

怎样改善尼龙注塑件的变形问题

一、龟裂

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

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脱模推出时,由于脱模斜度小、模具型胶及凸模粗糙,使推出力过大,产生应力,有时甚至在推出杆周围产生白化或破裂现象。只要仔细观察龟裂产生的位置,即可确定原因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为预防由此产生的龟裂,作为经验,壁厚7"与嵌入金属件的外径

通用型聚苯乙烯基本上不适于宜加镶嵌件,而镶嵌件对尼龙的影响最小。由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小,比较适合嵌入件。

另外,成型前对金属嵌件进行预热,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

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可取R/7"一0.5~0.7。

(三)外部环境引起的龟裂

化学药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过多使用都会使物性劣化,产生龟裂。

二、充填不足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i.树脂容量不足。

ii.型腔内加压不足。

iii.树脂流动性不足。

iv.排气效果不好。

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l/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smm)或排气杆。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9)在螺杆与注射喷嘴之间留有一定的(约smm)缓冲距离。

10)选用低粘度等级的材料。

11)加入润滑剂。

皱招及麻面

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本质上与充填不足相同,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解决方法也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特别是对流动性较差的树脂(如聚甲醛、PMMA树脂、聚碳酸酯及PP 树脂等)更需要注意适当增大浇口和适当的注射时间。

四、缩坑

缩坑的原因也与充填不足相同,原则上可通过过剩充填加以解决,但却会有产生应力的危险,应在设计上注意壁厚均匀,应尽可能地减少加强肋、凸柱等地方的壁厚。

五、溢边

对于溢边的处理重点应主要放在模具的改善方面。而在成型条件上,则可在降低流动性方面着手。具体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降低注射压力。

2)降低树脂温度。

4)选用高粘度等级的材料。

5)降低模具温度。

6)研磨溢边发生的模具面。

7)采用较硬的模具钢材。

8)提高锁模力。

9)调整准确模具的结合面等部位。

10)增加模具支撑柱,以增加刚性。

11)根据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排气槽的尺寸。

六、熔接痕

熔接痕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熔融树脂前端部分被冷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合而产生

的。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电镀产生影响。严重时,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纤维增强树脂时,尤为严重)。可参考以下几项予以改善:

l)调整成型条件,提高流动性。如,提高树脂温度、提高模具温度、提高注射压力及速

度等。

2)增设排气槽,在熔接痕的产生处设置推出杆也有利于排气。

3)尽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

4)设置工艺溢料并作为熔接痕的产生处,成型后再予以切断去除。

5)若仅影响外观,则可改变烧四位置,以改变熔接痕的位置。或者将熔接痕产生的部位处理为暗光泽面等,予以修饰。

七、烧伤

根据由机械、模具或成型条件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烧伤,采取的解决办法也不同。

1)机械原因,例如,由于异常条件造成料筒过热,使树脂高温分解、烧伤后注射到制品中,或者由于料简内的喷嘴和螺杆的螺纹、止回阀等部位造成树脂的滞流,分解变色后带入制品,在制品中带有黑褐色的烧伤痕。这时,应清理喷嘴、螺杆及料筒。

2)模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排气不良所致。这种烧伤一般发生在固定的地方,容易与第

一种情况区别。这时应注意采取加排气槽反排气杆等措施。

3)在成型条件方面,背压在300MPa以上时,会使料筒部分过热,造成烧伤。螺杆转速

过高时,也会产生过热,一般在40~90r/min范围内为好。在没设排气槽或排气槽较小时,注射速度过高会引起过热气体烧伤。

八、银线

银线主要是由于材料的吸湿性引起的。因此,一般应在比树脂热变形温度低10~15C 的

条件下烘干。对要求较高的PMMA树腊系列,需要在75t)左右的条件下烘干4~6h。特别是在使用自动烘干料斗时,需要根据成型周期(成型量)及干燥时间选用合理的容量,还应在注射开始前数小时先行开机烘料。

另外,料简内材料滞流时间过长也会产生银线。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时,例如聚苯乙烯

。和ABS树脂、AS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都不宜混合。

九、喷流纹

喷流纹是从浇口沿着流动方向,弯曲如蛇行一样的痕迹。它是由于树脂由浇口开始的注射速度过高所导致。因此,扩大烧四横截面或调低注射速度都是可选择的措施。另外,提高模具温度,也能减缓与型腔表面接触的树脂的冷却速率,这对防止在充填初期形成表面硬化皮,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翘曲、变形

注射制品的翘曲、变形是很棘手的问题。主要应从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成型条件的调整效果则是很有限的。翘曲、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可参照以下各项:

1)由成型条件引起残余应力造成变形时,可通过降低注射压力、提高模具并使模具温度均匀及提高树脂温度或采用退火方法予以消除应力。

2)脱模不良引起应力变形时,可通过增加推杆数量或面积、设置脱模斜度等方法加以解决。

3)由于冷却方法不合适,使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不足时,可调整冷却方法及延长冷却时间等。例如,可尽可能地在贴近变形的地方设置冷却回路。

4)对于成型收缩所引起的变形,就必须修正模具的设计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注意使制品壁厚一致。有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通过测量制品的变形,按相反的方向修整模具,加以校正。收缩率较大的树脂,~般是结晶性树脂(如聚甲醛、尼龙、聚丙烯、聚乙烯及PET树脂等)比非结晶性树脂(如PMMA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及AS树脂等)的变形大。另外,由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具有纤维配向性,变形也大。

十一、气泡

根据气泡的产生原因,解决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品壁厚较大时,其外表面冷却速度比中心部的快,因此,随着冷却的进行,中心部的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使中心部产生充填不足。这种情况被称为真空气泡。解决方法主要有:

a)根据壁厚,确定合理的浇口,浇道尺寸。一般浇口高度应为制品壁厚的50%~60%。b)至浇口封合为止,留有一定的补充注射料。

C)注射时间应较浇口封合时间略长。

d)降低注射速度,提高注射压力,

e)采用熔融粘度等级高的材料。

2)由于挥发性气体的产生而造成的气泡,解决的方法主要有:

a)充分进行预干燥。

b)降低树脂温度,避免产生分解气体。

3)流动性差造成的气泡,可通过提高树脂及模具的温度、提高注射速度予以解决。

十二、白化

白化现象最主要发生在ABS树脂制品的推出部分。脱模效果不佳是其主要原因。可采用降低注射压力,加大脱模斜度,增加推杆的数量或面积,减小模具表面粗糙度值等方法改善,当然,喷脱模剂也是一种方法,但应注意不要对后续工序,如烫印、涂装等产生不良影响

兜兜转转,一个孤身的女子在外漂泊多有不易。曾经是父母身边天真浪漫的女孩,而如今远离家乡,也经历了些许风雨,变得更加独立坚强。就像是一艘在海上漂泊的小船,眼看着人家都已经靠岸,有点疲惫,也想寻觅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港湾,可以幸福地经营自己的下半生。在感情的世界里我是后知后觉,情商也稍微低了一点,所以说也就迟恋爱、迟结婚,比别人晚了一步。不要说我多坚强,人前的坚强只是善于伪装。

80年中出生的女子,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211重点大学,学的是理工科专业,有上海户口。身高160cm,体重50kg左右。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建交委下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作很稳定,福利待遇也较好。长相中等偏上,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长得端正文气。家境良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无负担。

对待感情一向抱持严肃认真的态度,真心付出但不随便付出。生活作风保守严谨,别人

眼中的乖女孩。

平常言语虽然不算多,但性格并不古怪。独立生活这几年,一般家务都基本熟练,不是娇娇女。

虽然平常逻辑性较强,给人感觉比较理性,但是也不缺少感性的一面。热爱旅游、唱歌、羽毛球、打牌等活动。喜爱徒步到郊外欣赏野花野草大自然,也喜欢在卡拉ok里放声歌唱,赢来朋友阵阵掌声;喜欢在羽毛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感觉,也喜欢戴上耳机静静地在房间里听一首歌、看一本书。

其实平常为人比较低调,一向不喜欢炫耀,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共度下半生。正因为平常说话太少,让别人觉得我难以接近,不了解我,或许才因此错过了宝贵的缘份。

在此鼓起勇气,希望寻觅到这样一个你:善良宽厚、踏实稳重、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最好为理工专业,身高168cm及以上,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有一个男人的担当,在一年内有结婚的打算。比较欣赏张学友、周华健此类的男人。联系方式:daisy1180@https://www.360docs.net/doc/f41875311.html,。希望借助贵宝地寻觅到属于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塑胶产品变形的一些原因

塑胶产品变形的一些原因 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发生畸变而翘曲不平,偏离了制件的形状精度要求,它是注射模设计和注射生产中常见的较难解决的制品缺陷之一。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笔记本及掌上电脑,扁薄手机等塑壳制件,翘曲变形程度已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模具设计者的关注与重视。希望在设计阶段预测出塑料件可能产生的翘曲原因,以便优化设计,减小产品的翘曲变形,达到产品设计的精度要求。 1、翘曲变形产生的原因 翘曲变形是制品在注射工艺过程中,应力和收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脱模不良,冷却不足,制件形状和强度不宜,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不佳等也使塑件发生曲变。 模温不匀,塑件内部温度不均匀。 塑件壁厚差异和冷却不均匀,导致收缩的差异。 塑件厚向冷凝压差和冷却速差。 塑件顶出时温度偏高或顶出受力不匀。

塑件形状不当,具有弯曲或不对称的形状。 模具精度不良,定位不可靠,致使塑件易翘曲变形。 进料口位置不当,注射工艺参数不佳,使收缩方向性明显,收缩不均匀。 流动方向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分子链取向性差异,致使收缩率不同。 凸凹模壁厚向不对称冷却,冷却时间不足,脱模后冷却不当。 2、模具结构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 在模具设计方面,影响塑件翘曲变形的因素主要有三大系统,分别是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浇口的设计 注塑模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它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直接影响熔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流状态,导致塑料固化、收缩和内应力的异变。常用的浇口类型有侧浇口、点浇口、潜伏式浇口、直浇口、扇形浇口以及薄膜型浇口等。 浇口位置的选择应使塑料的流动距离最短。流动距离越长,内部流动层与外部冻结层之间的流动差增加,这样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愈大,塑件变形也随之增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减小。 如精密薄壁较大塑件,使用一个中心浇口或一个侧浇口,因径向收缩率大于周向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较大的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或薄膜型浇口,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因此设计时须进行流动比计算校核。 当采用点浇口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注塑成型工艺优化技术(余成根)

注塑成型工艺优化技术(余成根) “调机就是浪费,调机就是犯罪”,越来越多的注塑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优化注塑工艺参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注塑工艺条件设定得不合理,就会造成注塑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率高、料耗大、效率低、模具故障多及胶件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会出现粘模、顶白、翘曲变形、内应力开裂、尺寸变化大、批量报废或退货等现象。学习“注塑成型工艺优化技术”,掌握优化注塑工艺条件的方法,实行科学注塑,是每一个注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很多注塑工作者对每个注塑工艺参数的作用、设定依据及调机顺序搞不清楚,不但造成盲目调机时间长、原料浪费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工艺条件和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注塑成型工艺优化技术”培训课程是专为深入学习科学调机方法和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欲快速提高注塑工艺技术水平、减少盲目调机的注塑技术/管理人员而开设的。 培训内容 1、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五要素 2、注塑成型工艺的真正作用 3、设定注塑工艺参数的条件 4、设定注塑工艺参数的正确顺序 5、料筒温度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6、注塑成型工艺窗口的确定与优化 7、喷嘴温度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8、螺杆转速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9、背压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0、缓冲垫(残留量)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1、倒索(抽胶)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2、熔胶终点位置(射胶量)的确定与优化 13、射胶各段位置的设定与优化 14、模温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5、注塑速度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6、注射压力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17、保压的作用及前提条件 18、保压切换位置的确定与优化 19、保压压力的确定与优化 20、保压时间的确定与优化 21、保压曲线的分析与解读 22、锁模力的作用、设定与优化 23、注射时间的设定与优化 24、冷却时间的确定与优化 25、新模初始调机的方法与技巧 26、几种特殊的注塑成型方

注塑件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弯曲是因为注塑件有过多部应力。 (2)模具填充速度慢。(3)模腔塑料不足。 (4)塑料温度太低或不一致。(5)注塑件在顶出时太热。 (6)冷却不足或动、定模的温度不一致。 (7)注塑件结构不合理(如加强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较远)。 补救方法: (1)降低注塑压力。(2)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3)增加周期时间(尤其是冷却时间)。从模具(尤其是较厚的注塑件)顶出后立即浸入温水中(38℃)使注塑件慢慢冷却。 (4)增加注塑速度。(5)增加塑料温度。(6)用冷却设备。 (7)适当增加冷却时间或改善冷却条件,尽可能保证动、定模的模温一致。

(8)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塑料件的结构。 透明塑料由于透光率要高,必然要求塑料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不能有任何斑纹、气孔、泛白、雾晕、黑点、变色、光泽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个注塑过程对原料、设备、模具、甚至产品的设计,都要十分注意和提出严格甚至特殊的要求。其次由于透明塑料多为熔点高、流动性差,因此为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注射压力、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也要作细微调整,使注塑料时既能充满模,又不会产生应力而引起产品变形和开裂。 因此从原料准备,对设备和模具要求、注塑工艺和产品的原料处理几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操作。 (一)原料的准备与干燥 由于在塑料中含有任何一点杂质,都可能影响产品的透明度,因此和储存、运输、加料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密封,保证原料干净。特别是原料中含有水分,加热后会引起原料变质,所以一定要干燥。在注塑时,加料必须使用干燥料斗。还要注意一点的是干燥过程中,输入的空气最好应经过滤、除湿,以便保证不会

注塑零件翘曲变形机理

Warpage WARPAGE Warpage can be defined as a dimensional distortion in a molded product after it is ejected from the mold at the end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Warpage is sometimes called ``potato-chipping'' because the part tends to appear wavy. Machine Inadequate Injection Pressure or Time Explanation: If too little injection pressure is used the plastic material will tend to cool and solidify before the mold is packed out. If no packing is achieved the individual molecules are not held tightly together and have space to move while the part is cooling. Also, if the injection hold time is not long enough, the packing process is minimized and the molecules can relax before full solidification occurs. In either case, as the part cools it is uncontrolled and the plastic is allowed to move because it is not being constrained. Each area of the part cools at a different rate and warpage will occu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Solution: Increase the injection pressure or time applied. This will ensure the total part is cooling while constrained and the tendency for warpage will be minimized. Inadequate Residence Time Explanation: Residence time is the amount of time a material must spend being exposed to heat in the barrel. The t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ability of the specific resin to absorb heat enough to be properly processed. Inadequate residence time will result in under-heated material, which causes the material to be stiff. It will cool off before the mold is packed and individual molecules will be unconstrained while they solidify. Molecules that are not constrained during cooling will shrink at differing rates throughout the part and warpage will occur. Solution: Increase the residence time by adding time to the cooling portion of the cycle. While increased cycle time may add cost to the final product, each material requires a specific minimum amount of time to absorb heat in the barrel, and if the time is not long enough warped parts will occur.

02注塑产品变形解决办法

一、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出现翘曲变形的原因很多,单靠工艺参数解决往往力不从心。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下面对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二、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在模具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1.浇注系统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一些平板形塑件,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或薄膜型浇口,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当采用点浇口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多浇口的使用还能使塑料的流动比(L/t)缩短,从而使模腔内熔体密度更趋均匀,收缩更均匀。同时,整个塑件能在较小的注塑压力下充满。而较小的注射压力可减少塑料的分子取向倾向,降低其内应力,因而可减少塑件的变形。 2. 冷却系统 在注射过程中,塑件冷却速度的不均匀也将形成塑件收缩的不均匀,这种收缩差别导致弯曲力矩的产生而使塑件发生翘曲。 如果在注射成型平板形塑件(如手机电池壳)时所用的模具型腔、型芯的温度相差过大,由于贴近冷模腔面的熔体很快冷却下来,而贴近热模腔面的料层则会继续收缩,收缩的不均匀将使塑件翘曲。因此,注塑模的冷却应当注意型腔、型芯的温度趋于平衡,两者的温差不能太大(此时可考虑使用两个模温机)。 除了考虑塑件内外表的温度趋于平衡外,还应考虑塑件各侧的温度一致,即模具冷却时要尽量保持型腔、型芯各处温度均匀一致,使塑件各处的冷却速度均衡,从而使各处的收缩更趋均匀,有效地防止变形的产生。因此,模具上冷却水孔的布置至关重要。在管壁至型腔表面距离确定后,应尽可能使冷却水孔之间的距离小,才能保证型腔壁的温度均匀一致。同时,由于冷却介质的温度随冷却水道长度的增加而上升,使模具的型腔、型芯沿水道产生温差。因此,要求每个冷却回路的水道长度小于2米。在大型模具中应设置数条冷却回路,一条回路的进口位于另一条回路的出口附近。对于长条形塑件,应采用直通型水道。(而我们的模具大多是采用S型回路----既不利于循环,又延长周期。) 3. 顶出系统 顶出系统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塑件的变形。如果顶出系统布置不平衡,将造成顶出力的不平衡而使塑件变形。因此,在设计顶出系统时应力求与脱模阻力相平衡。另外,顶出杆的截面积不能太小,以防塑件单位面积受力过大(尤其在脱模温度太高时)而使塑件产生变形。顶杆的布置应尽量靠近脱模阻力大的部位。在不影响塑件质量(包括使用要求、尺寸精度与外观等)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设顶杆以减少塑件的总体变形(换顶杆为顶块就是这个道理)。 用软质塑料(如TPU)来生产深腔薄壁的塑件时,由于脱模阻力较大,而材料又较软,如果完全采用单一的机械顶出方式,将使塑件产生变形,甚至顶穿或产生折叠而造成塑件报废,如改用多元件联合或气(液)压与机械式顶出相结合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以后会用到)。 三、塑化阶段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塑化阶段即由玻璃态料粒转化为粘流态熔体的过程(培训时讲过原料塑化的三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聚合物的温度在轴向、径向(相对螺杆而言)温差会使塑料产生应力;另外,注射机的注射压力、速率等参数会极大地影响充填时分子的取向程度,进而引起翘曲变形。 四、充填及冷却阶段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熔融态的塑料在注射压力的作用下,充入模具型腔并在型腔内冷却、凝固。此过程是注射成型的关键环节。

注塑成型工艺调整方法

注塑成型工艺调整方法 作者:武汉凯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小刘 注塑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制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对注射成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选择注射设备,并合理地设定成型工艺、优化工艺条件,是提高制品质量的关键。 1、正确选择注塑机 注塑机的性能直接影响注塑制品的质量,不同规格及性能要求的注塑机,价格也会相差很多。 2、注塑机规格选择 在选择注塑机规格时,首先要考虑到生产模具的状况,因为同一台注塑机往往要满足大小不同的多副模具生产,应根据制件重量、模具尺寸等来确定注塑机规格,即注塑机最大锁模力和最大注射量,然後根据注塑机厂商所提供的规格型号选择合适的机型。大部分厂商都提供客制化服务,这给选购注塑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次要考虑是否需要一些特殊配置,如生产PA、PC等材料时需选用专用螺杆,成型带有进抽芯或脱螺纹的模具时需配备相应的装置;再次,要根据模具结构、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选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注塑机,如成型薄壁长流动制品(一般指L/D??300)时,需选用高注射速度注塑机,精密电子配件需选用精密全闭环控制注塑机等。 3、锁模力设定 理论上,锁模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s Fcm>=K × P平均× A制品×10 式中?sFcm?锁模力,(KN) K?安全系数,一般取1-1.2 P平均?模腔平均压力(MPa) A制品?制品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最大投影面积(cm2) 在实际生产中,锁模力的调整还应考虑模具在生产中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影响,一般应留有0.1-0.2mm 的余量;锁模力的设定原则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低锁模力为宜。 4、注塑工艺参数设定 料筒温度、模具温度 根据不同塑料材料的性能来设定螺杆料筒温度,料筒设定温度一般高於塑料熔点10℃-30℃。必须注意,不同厂商所提供的材料因合成方法或添加助剂类型的不同,它们的熔点和在料筒中允许停留时间也会有差异。如下页表1,对Solutia公司的PA66(牌号为21SPC)和Rhodia公司的PA66(牌号为25AE1),它们的熔点和各温度下允许停留时间进行对比。 模具温度在设定时一般使用循环水冷却,但在生产精密尺寸或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制品时,应根据工艺要求使用能够进行准确控制的模温机。 表1 不同牌号PA66熔点及允许停留时间对比

注塑件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塑件变形解决方法 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 (1)弯曲是因为注塑件内有过多内部应力。 ??? (2)模具填充速度慢。??? (3)模腔内塑料不足。 ??? (4)塑料温度太低或不一致。??? (5)注塑件在顶出时太热。 ??? (6)冷却不足或动、定模的温度不一致。 ??? (7)注塑件结构不合理(如加强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较远)。 ?? 补救方法: ??? (1)降低注塑压力。???? (2)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 (3)增加周期时间(尤其是冷却时间)。从模具内(尤其是较厚的注塑件)顶出后立即浸入温水中(38℃)使注塑件慢慢冷却。 ??? (4)增加注塑速度。??? (5)增加塑料温度。??? (6)用冷却设备。 ??? (7)适当增加冷却时间或改善冷却条件,尽可能保证动、定?模的模温一致。 (8)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塑料件的结构。 透明塑料注塑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透明塑料由于透光率要高,必然要求塑料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不能有任何斑纹、气孔、泛白、雾晕、黑点、变色、光泽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个注塑过程对原料、设备、模具、甚至产品的设计,都要十分注意和提出严格甚至特殊的要求。其次由于透明塑料多为熔点高、流动性差,因此为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注射压力、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也要作细微调整,使注塑料时既能充满模,又不会产生内应力而引起产品变形和开裂。? ??? 因此从原料准备,对设备和模具要求、注塑工艺和产品的原料处理几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操作。??? (一)原料的准备与干燥 ??? 由于在塑料中含有任何一点杂质,都可能影响产品的透明度,因此和储存、运输、加料过程中都必须注意密封,保证原料干净。特别是原料中含有水分,加热后会引起原料变质,所以一定要干燥。在注塑时,加料必须使用干燥料斗。还要注意一点的是干燥过程中,输入的空气最好应经过滤、除湿,以便保证不会污染原料。其干燥工艺如下表,透明塑料的干燥工艺: 材料干燥温度(℃)干燥时间(h)料层厚度(mm)备注 PMMA 70~80 2~4 30~40 PC 120~130 >6 <30 采用热风循环干燥 PET 140~180 3~4 采用连续干燥加料装置为佳透明塑料注塑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二)机筒、螺杆及其附件的清洁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调试规定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调试规定 1.0目的 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对注塑工艺参数在设置、变更和记录、监督过程中可以标准化操作的部分进行规范,提高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再现性,减少注塑车间在换模、换料的生产切换过程中材料的损耗与工时的浪费,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品质的目的。 2.0范围 适用注塑车间注塑机工艺参数的设置与管理 3.0职责 3.1调机员:正确的使用标准成型工艺,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班反馈,配合领班完成对异常情 况的处理。 3.2领班:正确的使用标准成型工艺,当因机器、模具、材料、运水等原因原标准成型工艺参数 不适用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变以保证生产的进行并配合在工艺改变后IPQC的品质确 认工作。并将工艺变更情况向主管汇报。 3.3主管:发布和认可标准成型工艺,确认工艺变更的正确性并完成相应记录。对不正确的工艺进 行修改并将原因告示领班和技术员,确保生产是在正常和经济的状态下进行。 4.0标准成型工艺参数的设置和调整的一般原理和注意事项 4.1设置成型参数的一般原理和注意事项。 4.1.1合模参数的设定。合模一般分为四段。 4.1.1.1慢速开始:为使机器平稳启动、合模应以慢速开始。 4.1.1.2快速到位:动模板在合模油缸推动下快速运动,以缩短工作周期。 4.1.1.3低压保护:油缸低压低速运动,以保护模具安全。对于三板模或有斜顶、铲机 结构的模具,动、定模接触时应适当降低速度和压力。 4.1.1.4高压合模:以所需的合模力锁紧模具。应选用最低而又不使成品产生毛边的合 模力,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延长机器模具寿命。 4.1.2开模参数的设定。开模一般分为三段。 4.1.2.1慢速开模:为不使产品撕裂、变形,应以慢速开模开始。 4.1.2.2快速到位:模具一经打开,应转为快速开模到位,以缩短工作周期。但对于三 板模具、有斜顶滑块的模具,在动、定模分离时应适当设定速度和压力,减轻 对模具和机器的冲击和降低噪音。 4.1.2.3慢速终止:将到终点时,为防止惯性产生冲击,应由中速转为慢速终止。 4.1.3顶出和顶退参数的设置。要注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模具和降低噪音。 4.1.3.1顶出应选用能使模具顶出机构正稳运动的最高速度。必须保证产品不能出现变 形、白化、撕裂等顶出动作导致的缺陷。 4.1.3.2顶退应选用能使顶出机构平稳复位的较低压力和较高速度。

注塑机的调机方法与技巧

注塑机的调机方法与技巧注塑成型介绍及工艺介绍 一、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 注塑机利用塑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能熔融成液体的性质, 把熔融液体用高压注射到密闭的模腔内,经过冷却定型,开模后顶出得到所需的塑体产品。 二、注塑成型的四大要素: 1.塑胶模具 2. 注塑机 3. 塑胶原料 4. 成型条件 三、塑胶模具大部份使用二板模、三板模,也有部份带滑块的行位模。 基本结构: 1. 公模(下模)公模固定板、公模辅助板、顶针板、公模板。 2.母模(上模)母模板、母模固定板、进胶圈、定位圈。 3. 衡温系统冷却. 稳(衡)定模具温度。 四、注塑机 主要由塑化、注射装置,合模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电气带动电机,电机带动油泵,油泵产生油压,油压带动活塞,活塞带动机械,机械产生动作; 1、依注射方式可分为: 1.卧式注塑机 2.立式注塑机 3. 角式注塑机 4.多色注塑机 2、依锁模方式可分为: 1.直压式注塑机 2. 曲轴式注塑机 3.直压、曲轴复合式 3、依加料方式可分为: 1.柱塞式注塑机 2. 单程螺杆注塑机 3.往复式螺杆注塑机 4、注塑机四大系统: 1.射出系统 a.多段化、搅拌性及耐腐蚀性。 b.射速、射出、保压、背压、螺杆转速分段控制。 c.搅拌性、寿命长的螺杆装置。 d.料管互换性,自动清洗。 e.油泵之平衡、稳定性。 2.锁模系统 a.高速度、高钢性。 b.自动调模、换模装置。 c.自动润滑系统。 d.平衡、稳定性。 3.油压系统 a.全电子式回馈控制。 b.动作平顺、高稳定性、封闭性。 c.快速、节能性。 d.液压油冷却,自滤系统。 4.电控系统 a.多段化、具记忆、扩充性之微电脑控制。 b.闭环式电路、回路。 c.SSR(比例、积分、微分)温度控制。 d.自我诊断.警报功能。 e.自动生产品质管制、记录。 5、国内注塑机现有的品牌:

注塑制品变形的原因分析

注塑制品变形、弯曲、扭曲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塑料成型时流动方向的收缩率比垂直方向的大,使制件各向收缩率不同而翘曲,又由于注射充模时不可避免地在制件内部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而引起翘曲,这些都是高应力取向造成的变形的表现。所以从根本上说,模具设计决定了制件的翘曲倾向,要通过变更成型条件来抑制这种倾向是十分困难的,最终解决问题必须从模具设计和改良着手。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模具方面: (1)制件的厚度、质量要均匀。 (2)冷却系统的设计要使模具型腔各部分温度均匀,浇注系统要使料流对称避免因流动方向、收缩率不同而造成翘曲,适当加粗较难成型部份的分流道、主流道,尽量消除型腔内的密度差、压力差、温度差。 (3)制件厚薄的过渡区及转角要足够圆滑,要有良好的脱模性,如增加脱模余度,改善模面的抛光,顶出系统要保持平衡。 (4)排气要良好。 (5)增加制件壁厚或增加抗翘曲方向,由加强筋来增强制件抗翘曲能力。(6)模具所用的材料强度不足。 2.塑料方面: 结晶型比非结晶型塑料出现的翘曲变形机会多,加之结晶型塑料可利用结晶度随冷却速度增大而降低,收缩率变小的结晶过程来矫正翘曲变形。 3.加工方面:

(1)注射压力太高,保压时间太长,熔料温度太低速度太快会造成内应力增加而出现翘曲变形。 (2)模具温度过高,冷却时间过短,使脱模时的制件过热而出现顶出变形。 (3)在保持最低限度充料量下减少螺杆转速和背压降低密度来限制内应力的产生。 (4)必要时可对容易翘曲变形的制件进行模具软性定型或脱模后进行退火处理。 成型时主流道粘模的原因分析 注塑成型时主流道粘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冷却时间太短,主流道尚未凝固。 (2)主流道斜度不够,应增加其脱模斜度。 (3)主流道衬套与射嘴的配合尺寸不当造成漏流。 (4)主流道粗糙,主流道无冷却井。 (5)射嘴温度过低,应提高温度。 成型时生产缓慢的原因分析 注塑成型时生产缓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1)塑料温度、模具温度高,造成冷却时间长。 (2)熔胶时间长。应降低背压压力,少用再生料防止架空,送料段冷却要充分。

注塑件变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 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弯曲是因为注塑件内有过多内部应力。 透明塑料由于透光率要高,必然要求塑料制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不能有任何斑纹、气孔、泛白、雾晕、黑点、变色、光泽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个注塑过程对原料、设备、模具、甚至产品的设计,都要十分注意和提出严格甚至特殊的要求。其次由于透明塑料多为熔点高、流动性差,

因此为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注射压力、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也要作细微调整,使注塑料时既能充满模,又不会产生内应力而引起产品变形和开裂。 因此从原料准备,对设备和模具要求、注塑工艺和产品的原料处理几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操作。 (一)原料的准备与干燥 性差的树脂存在,因此在使用前、停机后都应用螺杆清洗剂清洗干净各件,使其不得粘有杂质,当没有螺杆清洗剂时,可用PE、PS等树脂清洗螺杆。当临时停机时,为防止原料在高温下停留时间长,引起解降,应将干燥机和机筒温度降低,如PC、PMMA等机筒温度都要降至160℃以

下(料斗温度对于PC应降至100℃以下)。 (三)在模具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产品的设计) 为了防止出现回流动不畅,或冷却不均造成塑料成型不良,产生表面缺陷和变质,一般在模具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脱模斜度要足够大; b)过渡部分应圆滑,并逐步过渡,防止有尖角、锐边产生,特别是PC c)注射压力:一般较高,以克服熔料粘度大的缺陷,但压力太高会产生内应力造成脱模因难和变形; d)注射速度:在满足充模的情况下,一般宜低,最好能采用慢一快一慢多级注射; e)保压时间和成型周期:在满足产品充模,不产生凹陷、气泡的情况

注塑成型工艺培训资料

注塑成型技术培训资料 一、如何解决注塑产品存在的品质缺陷 1、注塑产品存在的品质缺陷: 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不一,成型性能各异,原料品种繁多,加之设备的运行状态,模具的型腔结构、物料的流变性筹多种因素错综变化的影响,使得塑料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成型缺陷。常见的外观缺陷有:缩水、飞边、黑点、流纹、熔接线、亮纹、缺胶、气泡、料花等。 2、如何解决缩水 ●缩水产生的原因 制件在模具中冷却时,由于制件的胶厚不一致而导致塑胶收缩不均匀而引起的凹痕。解决缩水的原理是:在制件冷却过程中,熔胶不断补充制件收缩引起的空缺。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要保证熔胶补充的通道不受阻和足够的补充压力。 ●在注塑工艺上的解决办法: (1)注塑条件问题: ①注射量不足; ②提高注射压力; ③增加注射时间; ④增加保压压力或时间; ⑤提高注射速度; ⑥增加注射周期; ⑦操作原因造成的注射周期反常。 (2)温度问题: ①物料太热造成过量收缩; ②物料太冷造成充料压实不足; ③模温太高造成模壁处物料不能很快固化; ④模温太低造成充模不足; ⑤模子有局部过热点; ⑥改变冷却方案。 (3)模具问题: ①增大浇口;

②增大分流道; ③增大主流道; ④增大喷嘴孔; ⑤改进模子排气; ⑥平衡充模速率; 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断; ⑧浇口进料安排在制品厚壁部位; ⑨如果有可能,减少制品壁厚差异; ⑩模子造成的注射周期反常。 (4)设备问题: ①增大注压机的塑化容量; 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5)冷却条件问题: ①部件在模内冷却过长,避免由外往里收缩,缩短模子冷却时间; ②将制件在热水中冷却。 3、如何解决飞边 ●产生飞边的原因: 产品溢边往往由于模子的缺陷造成,其他原因有:注射力大于锁模力、物料温度太高、排气不足、加料过量、模子上沾有异物等。 ●如何判断产生飞边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短射的办法。即在注塑压力速度较低、不用保压的情况下注塑出制件90%的样板,检查样板是否出现飞边,如果出现,则是模具没有配好或注塑机的锁模压力不足,如果没有出现,则是由于注塑条件变化而引起的飞边,比如:保压太大、注射速度太快等。 ●常见的飞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飞边的办法 ⑴模具问题: ①型腔和型芯未闭紧; ②型腔和型芯偏移; ③模板不平行; ④模板变形;

【精品】注塑制品翘曲变形

1231慧聪网塑料讯:注塑制品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翘曲变形程度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模具设计者的关注与重视。模具设计者希望在设计阶段预测出塑料件可能产生翘曲的原因,以便加以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对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加以分析. ●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在模具设计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1.浇注系统的设计 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形.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图1为大型平板形塑件,

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如图1a所示)或一个侧浇口(如图1b所示),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如图1c所示)或薄膜型浇口(如图1d所示),则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a)中心浇口b)侧浇口c)多点浇口d)薄膜型浇口 当采用点浇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图2为一箱形制件在不同浇口数目与分布下的试验图。 a)直浇口b)10个点浇口c)8个点浇口 d)4个点浇口e)6个点浇口f)4个点浇口 由于采用的是30%玻璃纤维增强PA6,而得到的是重量为4.95kg的大型注塑件,因此沿四周壁流动方向上设有许多加强肋,这样,对各个浇口都能获得充分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按图f设置浇口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并非浇口数目越多越好。实验证明,按图c设计的浇口比图a的直浇口还差。 另外,多浇口的使用还能使塑料的流动比(L/t)缩短,从而使模腔内物料密度更趋均匀,收缩更均匀.同时,整个塑件能在较小的注塑压力下充满.而较小的注射压力可减少塑料的分子取向倾向,降低其内应力,因而可减少塑件的变形。

注塑工艺调整

射出技术 在射出技术控制方面,出现缩水的情况:压力不足、射出速度太慢、浇口太小或浇口太长,造成熔融塑料在注射的时候流动不均。所以在使用射出机时,必须注意成型条件及保压是否足够,以防造成缩水问题。 3、模具及产品设计方面:模具的流道设计及冷却装置,对成品的影响亦很大。由于塑料之传热能力较差,故距离模壁越远越厚、则其凝固及冷却较慢,应有足够的塑料填充模腔,使射出机的螺杆在射出或保压时,塑料不会倒流而减低压力,另一方面水口亦不能冷凝太快,以免半凝固的塑料堵塞流道造成压力下降,引起产品缩水。在不同的模具内塑料的流动过程就有不同的缩水率,料筒的温度控制得宜,可防止塑件过热;延长周期可确保制品有充分的时间冷却。缩水问题若获得解决,可提高成品品质,降低次废品并提高生产效率。下表为缩水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可参考后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缩水原因及对策 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模具进胶不足增加入料熔胶量不足增加熔胶计 量行程射出压力太低,塑品厚薄不均增大射胶压力保持压力不够增加保压时间并增大压力射出时间太短增加射出时间射出速度太慢,造成浇道堵塞增大射出速度 模具浇道不对称调整模具浇口大小及位置射料嘴堵塞卸下射料嘴清理干净料 温过高降低料温模温不当调整适当之温度冷却时间不够灼延冷却时间模具排气 不良在产品缩水处设排气孔料管型号太大更换和螺杆同规格的料管螺杆止逆环磨 损拆除检修 二、成品脱模困难(粘膜)在射出成型时,成品会有粘膜发生,首先要考虑射出压力和保压压力是否过高。射出压力过高会造成成品过度饱和,使塑料填充到其他的空隙中,致使成品卡在模穴里造成脱模困难,在取出产品时容易有粘膜发生。当料管温度过高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塑料受热而分解变质,使其失去原有之特性,并在脱模过程中出现破碎或断裂,造成粘膜。二是胶料充填到模腔后不易冷却,需加长周期时间,降低经济效益。所以需适当依据塑料特性来调节其动作温度。假如模具进浇口不平衡,会使成品的冷却速率不一样。所以成品在脱模时有粘膜现象。粘膜的原因及对策: 故障原因处理方法填料过饱降低射出时间、压力、及熔胶量射出压力或料筒温度过高降低射出压力或料筒温度保压时间太久减少保压时间进料不均使产品部分过饱变更隘口大小或位置冷却时间不足相对增加冷却时间模具温度过高或 过低调整模具上下模温,使其相对应模具内有脱模倒角修模具除去倒角多穴模进胶口不平衡或单穴模各进料口不平衡限制塑料的流程,尽可能接近主流道深腔间脱模排气设计不良提供充分的排气孔模具表面粗糙打光模穴表面三板模中产品进胶点太大减小进胶点或更改位置顶出压力设定过小增加顶出压力

TPU注塑成型工艺

T P U注塑成型工艺 TPU模塑成型工艺有多种方法:包括有注塑、吹塑、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其中以注塑最为常用。注塑的功能是将TPU加工成所要求的制件,分成预塑、注射和机出三个阶段的不连续过程。注射击机分柱塞式和螺杆式两种,推荐使用螺杆式注射机,因为它有提供均匀的速度、塑化和熔融。 1、?注射机的设计 注射机料筒衬以铜铝合金,螺杆镀铬防止磨损。螺杆长径比L/D=16~20为好,至少15;压缩比2.5/1~3.0/1。给料段长度0.5L,压缩段0.3L,计量段0.2L。应将止逆环装在靠近螺杆顶端的地方,防止反流并保持最大压力。 加工TPU宜用自流喷嘴,出口为倒锥形,喷嘴口径4mm以上,小于主流道套环入口0.68mm,喷嘴应装有可控加热带以防止材料凝固。 从经济角度考虑,注射量应为额定量的40%~80%。螺杆转速20~50r/min。 2、?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就注意以下几点: (1)模塑TPU制件的收缩率 收缩受原料的硬度、制件的厚度、形状、成型温度和模具温度等模塑条件的影响。通常收缩率范围为0.005~0.020cm/cm。例如,100×10×2mm的长方形试片,在长度方向浇口,流动方向上收缩,硬度75A比60D大2~3倍。TPU硬度、制作厚度对收缩率的影响见图1。可见TPU硬度在78A~90A之间时,制件收缩率随厚度增加而下降;硬度在95A~74D时制件收缩率随厚度增加而略有增加。 (2)流道和冷料穴 主流道是模具中连接注射机喷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2o以上的角度,以便于流道赘物脱模。分流道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呈对称和等距分布。流道可为圆形、半圆形、长方形,直径以6~9mm为宜。流道表面必须像模腔一样抛光,以减少流动阻力,并提供较快的充模速度。 冷料穴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喷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堵塞。冷料混入型腔,制品容易产生内应力。冷料穴直径8~10mm,深度约6mm。 (3)浇口和排气口 浇口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其截面积通常小于流道,是流道系统中最小的部分,长度宜短。浇口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尺寸随制品厚度增中,制品厚度4mm以下,直径1mm;厚度4~8mm,直径1.4mm;厚度8mm以上,直径为2.0~2.7mm。浇口位置一般选在制品最厚的而又不影响外观和使用的地方,与模具壁成直角,以防止缩孔,避免旋纹。 排气品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防止进入模具的熔料卷入气体,将型腔的气体排出模具。否则将会使制品带有气孔、熔接不良、充模不满,甚至因空气受压缩产生高温而将制品烧伤,制件产生内应力等。排气口可设在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或在塑模分型面上,为0.15mm 深、6mm宽的浇槽。

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分析

一、引言 翘曲变形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它是塑料制品常见的缺陷之一。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翘曲变形程度作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模具设计者的关注与重视。模具设计者希望在设计阶段预测出塑料件可能产生翘曲的原因,以便加以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对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影响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因素加以分析。 二、模具的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在模具设计方面,影响塑件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与顶出系统等。 1.浇注系统的设计 注塑模具浇口的位置、形式和浇口的数量将影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填充状态,从而导致塑件产生变形。 流动距离越长,由冻结层与中心流动层之间流动和补缩引起的内应力越大;反之,流动距离越短,从浇口到制件流动末端的流动时间越短,充模时冻结层厚度减薄,内应力降低,翘曲变形也会因此大为减少。图1为大型平板形塑件,如果只使用一个中心浇口(如图1a所示)或一个侧浇口(如图1b所示),因直径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圆周方向上的收缩率,成型后的塑件会产生扭曲变形;若改用多个点浇口(如图1c所示)或薄膜型浇口(如图1d所示),则 可有效地防止翘曲变形。 a)中心浇口 b) 侧浇口 c)多点浇口 d) 薄膜型浇口 图 1 浇口形式对塑料件变形的影响 当采用点浇进行成型时,同样由于塑料收缩的异向性,浇口的位置、数量都对塑件的变形程度有 很大的影响。图2为一箱形制件在不同浇口数目与分 布下的试验图。 a)直浇口 b)10个点浇口 c)8个点浇口 d)4个点浇口 e) 6个点浇口 f) 4个点浇口 图2 实验浇口的设置 由于采用的是30%玻璃纤维增强PA6,而得到的是重量为4.95kg的大型注塑件,因此沿四周壁流动方向上设有许多加强肋,这样,对各个浇口都能获得充分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按图f设置浇口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并非浇口数目越多越好。实验证 注塑制品的翘曲变形分析

注塑成型工艺调整操作规范

注塑工艺调整操作规范 1.目的 为规范注塑工艺调整,确保模具安全,稳定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各注塑部件成型工艺调整及设定。 3.职责:技术员,组长,工艺工程师对注塑工艺进行设定及调整,其他人员禁止调整成型工艺。 4.成型工艺设定方法 4.1调机前准备工作。 4.1.1 依调度单通知加料工将原料加入烘箱并按要求进行烘干,并将螺杆清洗干净。 4.1.2 依照生产使用原料设定料管组温度并进行加热。 4.2 成型工艺设定方法及调整须知。 4.2.1 依据速度慢快慢的原则调整开合模,顶出压力及速度,保证开合模动作顺畅。锁模压力以锁紧模具为原则,不影响产品品质,以最小为佳。合理设置低压压力及低压保护时间. 4.2.2 模具生产时按标准成型条件表设定相关工艺参数。若模具首次生产,应参考模具中心提供之成型条件设定成型参数,并认真查看模具结构,根据流道及产品结构适当调整注射压力及速度,以避免产品粘模无法取出。 4.2.3 确认原料烘干到位及料管温度达设定温度,模具动作及结构无异常后,适当调整注射压力及速度,用半自动成型第1模产

品,确认产品无重大结构及外观缺失后,继续调整至正常参数,产品初件送检合格后方可开机生产。 4.2.4 待成型条件稳定后,记录成型条件,连续生产1天以上,将最终成型条件提交,申请标准成型条件。 4.2.5 当机器或环境变异时,原来的标准成型条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改变标准成型条件,并将新的成型条件记录,稳定后升级为标准成型条件,与原条件一并保存。 4.2.6 正常生产时,注塑成型条件表或标准成型条件表必须挂在机台上的指定位置,订单完成换模时,班组长必须及时将成型条件放回文件夹内分类保管。 4.2.7 注塑机正常生产中,允许生产工艺参数与标准成型条件表上的参数有一定偏差:模温+/- 5℃料管温度+/-10 ℃时间+/- 0.5压力+/-10bar、速度+/-10%、位置+/-10 。 4.3调整须知:工艺调整超出标准成型条件允许范围时,需经主管批准,验证中成型条件及标准成型条件属于受控文件,检验人员对制程进行监控,禁止随意更改。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详解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详解 注塑成型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填充阶段◆◆ 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成型时间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低速填充。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

观上结构强度较差。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同时由于微观结构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较佳,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2.保压阶段◆◆ 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 在保压过程中,由于模腔中已经填满塑料,背压较高。在保压压实过程中,注塑机螺杆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动,塑料的流动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时的流动称作保压流动。 由于在保压阶段,塑料受模壁冷却固化加快,熔体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内的阻力很大。在保压的后期,材料密度持续增大,塑件也逐渐成型,保压阶段要一直持续到浇口固化封口为止,此时保压阶段的模腔压力达到最高值。在保压阶段,由于压力相当高,塑料呈现部分可压缩特性。在压力较高区域,塑料较为密实,密度较高;在压力较低区域,塑料较为疏松,密度较低,因此造成密度分布随位置及时间发生变化。保压过程中塑料流速极低,流动不再起主导作用;压力为影响保压过程的主要因素。保压过程中塑料已经充满模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