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 重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重点总结

生态学:是讨论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互相关系的学科。

环境:非生物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

生物环境——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全部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行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打算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临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黄化现象:光是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普通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相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的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逻辑性变化的反应。

内温动物: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整体温,如鸟兽。

外温动物:依靠外部的热源来调整体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头,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

春化:无数植物在发芽之前都需要一个严寒期或冰冻期,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熬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暖和环境中高,这些变化是由试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贝格曼逻辑:来自严寒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暖和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削减,有利于抗寒。

阿伦逻辑: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趋势。生物对低温的适应:(1)形态: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庇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

状;内温动物浮现贝格曼逻辑和阿伦逻辑的变化。

(2)生理:植物通常削减细胞中水分,增强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

低植物的冰点,增强抗寒防冻能力。小型内温动物主要增强体内产

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通常是靠增强非发抖性产

热和基础代谢产热,前者作用更为重要。内温动物还采纳逆流热交

换,居不易文星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严寒环境。

(3)行为:迁徙和集群。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1)形态:有些植物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

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反光,可反射大部分阳光,削减植物热能的

汲取;叶片垂直主轴罗列,使叶缘向光;叶片对折,叶片汲取的辐

射削减一半;树干和根茎有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庇护作用。动

物的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防止太阳的直接辐射,而夏季毛色

变浅,具光泽,有利于反射阳光。

(2)生理: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强糖或者盐的浓度,以及增强

蒸腾作用避开植物体过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

体内,使体温上升,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将体内

的热量释放出去。

(3)行为:一些小内温动物常采纳“夜出加穴居的适应方式”,

避免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夏眠或者夏滞育,迁徙,也是动物渡过

干热时节的一种适应。

3

田间持水量: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

CO2的生态作用:CO2是植物创造有机物的原料,不同植物利用CO2效率不同。在作物生长盛期和强光照下,CO2不足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大气中CO2浓度增高会产生温室效应。

土壤质地:不同大小颗粒组成的百分比。(粗砂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

0.02~0.002mm,黏粒0.002mm以下。)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罗列形式,孔隙度及团圆体的大小和数量。分为微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

1,盐碱土植物:(1)形态上: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蒸腾表面缩小,气孔下陷,

表皮具有厚的外皮,常具灰白色绒毛。

(2)内部结构: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有的具有肉质性叶,有

特别的贮水细胞,能使同化细胞不受高浓度盐分的损害。

(3)生理上:盐土植物具一系列抗盐特性。聚盐性植物的原生质抗盐

性特殊强,细胞液浓度特殊高,能汲取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泌

盐性植物能把根汲取的多余的盐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

来,再经风吹和雨露淋洗掉。不透盐性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

过性十分小,它们不汲取或很少汲取土壤中的盐类,细胞的渗透

压也很高。

2,沙生植物:当被流沙埋没时,在埋没的茎上能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甚至在风蚀露根时,从裸露的根系上也能长出不定芽。根系

生长极为快速,比地上部分

生长快得多。根上具有根套,是由一层团结的砂粒形成的囊套,能庇护暴

露到沙面上的根免受灼热砂砾灼伤和流沙的机械损害。地面植被矮,主根

长,侧根分布宽,以便猎取水;叶片极端缩小,有的甚至退化,以削减蒸

腾;有的叶片有贮水细胞;有的在叶表皮下有一层没有叶绿素的细胞,积

累脂质物质,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细胞具有高渗透压,主动吸水能力增加。

有的植物在特殊干旱时进入休眠,待有雨时再恢复生长。

4

种群: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可以由单体生物或构建生物组成。种群的空间结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1)匀称的,(2)随机的,(3)成群的。

生命表:通过调查不同时期死亡个体的数目来描述描述种群的死亡过程的工具。

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诞生的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命运而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按照某一特定时光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

种群增长:J型增长,S型增长,介于J型和S型之间的过渡型。

生态入侵:因为人类故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相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的过程。

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诞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个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密度无关的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作用大小打算于种群密度的凹凸的因子。

集合种群: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蔓延而互相联系。

局域种群: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互相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5

生物种:物种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殖隔离),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生物种的特点:(1)不是根据随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规律的类,而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互相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

真切的存在,不同于种以上的分类范畴如科,目,纲等,后者是人为根

据某些特征划分的。

(2)物种是一个可随时光进化转变的个体的集合。同种个体共

有遗传基因库,并与其他物种生殖隔离,使种群保持相对稳定的基因

库。抵消了有性生

殖带来的遗传不稳定性。组成物种的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生殖隔离和进

化是导致物种之间表型差异的缘由。而物种的分异是生物对环境异质性

的应答,使不同物种适应不同的局部环境。

(3)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因其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领不同的生态位。因此,物种是维持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和

信息流的关键。

变异:进化的产物与进化的依据。包括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变异和表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

地理变异: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

遗传漂变: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浮现,在小种群中更显然。

基因流:基因在种群内通过互相杂交,蔓延和迁移举行的运动。

6

生活史:指其从诞生到死亡所经受的所有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

r —挑选: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迅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短的世代周期。

K—挑选: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个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长的世代周期。

r —挑选和K—挑选相关特征比较气候多变,难以预测,不确定稳定,可预测,较确定

死亡灾害性的,无逻辑,非密度制约比较有逻辑,受密度制约

存活存活曲线Ⅲ型,幼体存活率低存活曲线ⅢⅢ型,幼体存活率高

种群时光上变化大,不稳定,通常低时光上稳定,密度接近环境容纳量K值大小于环境容纳量K值

种内种间竞争多变,通常不紧急常常保持紧急

挑选倾向发育快,增长力高,提早生育,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延迟生育,体型小,单次生殖体型大,多次生殖

寿命短,常小于1年长,常大于1年

终于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率

休眠:假如当前环境苛刻,而将来环境预期会更好,生物可能进入发育临时延缓的休眠。

7

种内互相作用: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

种间互相作用: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互相关系。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个体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蜘蛛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躲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的过程。

—3/2自疏法则: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光,及对后代的抚育。

包括单配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领的,并乐观守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他感作用(异株克生):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互相竞争作用。分干扰性竞争和利用性竞争。

似然竞争:两种猎物被同一种捕食者所捕食,因为一种猎物的种群数量的增强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强,从而增大另一种猎物的被捕食风险,从而使两种猎物以共同的捕

食者为中介产生互相影响,这种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像。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性状替换: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

捕食: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种生物个体的所有或部分为食。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寄生:一个钟借居于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液或已消化的物质猎取养分而生存。

共生作用:1偏利共生: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如附生植物地衣,苔藓借助于被附生植物猎取更多光照和空间。鮣属鱼类用吸盘吸附在

鲨鱼和其他大型鱼类身上借以移动并猎取食物。

2,互利共生: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以增强双方的适合度。

(1)专性互利共生:永远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能自立生

活。如地衣为真菌——藻类共生体。

(2)兼性互利共生:共生者可能不相互依靠着生存,仅是机会性互利共生。

如蜜蜂与开花植物,固氮菌与植物。

(3)传粉与种子散布:存在于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之间。如丝兰仙人掌与

丝兰蛾,无花果树与无花果寄生蜂,新热带区的尾皮蝠。

(4)防备性互利共生:为其中一方提供对捕食者或竞争者的防备。如黑麦

草与麦角真菌(产生植物碱),蚂蚁——植物。

(5)动物细胞或细胞内的互利共生:反刍动物的胃内细菌和原生动物的发

酵作用。一木为食的白蚁与肠道内的细菌(纤维素酶)。

8

群落:在相同时光聚拢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具有边界特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最小面积: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显然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中的优势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和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打算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偶然的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转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在群落中浮现频率很低,个体数量也非常稀有。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浮现的样方数占囫囵样方数的百分比。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全部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逻辑:

(1)随纬度的变化: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2)随海拔的变化:随海拔上升而逐渐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强而降低的趋势。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像,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像的。

层片: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像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季相:群落时节性的外貌。

关键种:对群落具有重要的和不相称的影响。

抽彩式竞争:干扰造成群落的断层以后,有的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会逐渐恢复,但断层有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种侵入和占有,并进展为优势者,哪一种是优胜者彻低取决于随机因素。

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9

演替:在植物群落进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容易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化过程。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按时光进程划分:迅速演替,长久演替,世纪演替。

按主导因素划分: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

按基质性质划分:水生基质演替,旱生基质演替。

按代谢特征划分: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水生演替系列:自由飘荡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竖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旱生演替系列: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演替顶极: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头,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终于演替阶段。

10

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像,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观系全都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草和灌草丛,草原和稀树干草原,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冻原,高山稀疏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根据相像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关系。

11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因为不断举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过程而形成的统一

整体。(生物地理群落)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初级生产力: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提供的生产力。

次级生产力:异养生物再生产过程提供的生产力。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罗列的链状挨次。

12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办法:

1,收获量测定法: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定期收割植被,干燥到质量不变,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质量来表示。将生物量换算为J/(m2.a)。为使结果精确,要在

囫囵生长季多次取样,并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

2,氧气测定法: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即黑白瓶法。初始瓶(IB)从待测的水体深度取样测初始溶氧量,黑瓶(DB),白瓶(LB)沉入水样深度24小时后测含氧量。净初级

生产量=LB-IB,呼吸量=IB-DB,总初级生产量=LB-DB。

3,CO2测定法:用塑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进入和抽出的空气中CO2的含量。

本办法也要用暗罩和透亮罩。

4,发射性标记物测定法:用发射线14C以碳酸盐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短时光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在计数器中测定

发射活性。后经计算,计算出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5,叶绿素测定法:通过薄膜将自然水举行过滤,然后用丙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汲取再通过计算化为每平方米含叶绿素多少克。

13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

全球循环:即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全球尺度对物质循环的大尺度讨论。分为水循环,沉积型循环,气体型循环。

全球水循环:

全球碳循环:

全球氮循环:

全球磷循环:

固氮作用:将氮与氧结合成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或者与氢结合形成氨的过程。

氨化作用:蛋白质通过水解降解为氨基酸,然后氨基酸中的碳被氧化而释放出氨气的过程。

硝化作用:氨的氧化过程。氨→亚硝化细菌→ NO2- →硝化细菌→NO3-

反硝化作用:硝酸盐→NO和亚硝酸盐→N2O和N2。

14

植被:笼罩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

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有逻辑更替的植被分布。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极地荒漠。

经度地带性:沿经度方向有逻辑更替的植被分布。

显域地境:具有壤质土或黏质土的,非盐渍化的,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凹地。

隐域植被:不是固定在某一植被带,而是浮现在两个以上的植被带。

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逻辑:

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东部潮湿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

东部自北向南: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

带季雨林雨林。

西部自北向南: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植被垂直地带性:植被带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

热带雨林: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显然,层外植物丰盛的乔木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的特点:

1,种类组成特殊丰盛,大部分都是巍峨乔木。

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起,分层不显然。

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盛。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在光明地带草本较茂密。

4,树干巍峨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洁,常具板状跟和支柱根。

5,茎花现象(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

6,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我国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冻原植被的特点:

1,植被组成种类容易,植物种类的数目通常为100—200种。多是灌木和草本,无乔木。

2,植物群落结构容易,可分为一至二层,最多三层,即小灌木和矮灌木层,草本层,藓类和地衣层。苔藓和地衣很发达,具有庇护灌木和草本植物越冬芽的作用。

3,许多植物在寒冷中养分器官不受损伤,有的植物在雪下生长和开花。植物生长极慢。

4,冻原中通常全为多年生植物,没有一年生植物,并且多数种类为常绿植物。为适应大风,许多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有些是垫状类型。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被特点:

1,热量丰盛,植被分布界限高。

2,大陆性强,植被的旱生性显著。

3,植被带宽广。

4,高原上的山地植被垂直带显然。

15

应用生态学:讨论如何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来解释,指导,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一门学科。

全球变化:因为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可能转变地球承载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

温室效应:因为大气层的气体浓度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尤其是水蒸气,CO2.CH4,氧化氮)。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有毒物质与核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

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生态工程:为了控制生态系统,人类应用来自自然的能源作为辅助能对环境的控制。

生物多样性:普通来说,指地球上的生命的全部变异。

生物多样性灭亡类型:背景灭亡,大量灭亡,人为灭亡。

生物多样性丧失缘由:

1,过度利用,过度采伐,乱捕乱猎。

2,生境丧失和片段化。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引入导致当地物种的灭亡。

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知识讲解

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

生态学基础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生态位包括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3.生活型: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环境产生了相同的适应叫趋同适应,趋同适应产生的相同生态习性的不同生物类群叫生活型。 4.生态型: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叫趋异适应,趋异适应产生的同种生物的不同基因型类群叫生态型。生态型 包括气候生态型(籼稻与粳稻)、土壤生态型(水稻与陆稻)、生 物生态型(红花碗豆与白花碗豆)。 5.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 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系统 7.生态文化: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其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 8.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9.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0.群落: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一定地段上多种生物组成的集合群。 11.建种群:把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也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中的其他组成成分。 12.关键种:是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关键种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其功 能或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13.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特征:个体数量多,投 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 14.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 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 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 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 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 浓缩。 1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中各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生物到 环境,在从环境到生物,不断往复循环的过程。16.生物小循环: 17.内禀增长率:在无限制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率决定于年龄组成和各年龄群的特殊增长率。对于某一种群来说,不同的年龄构成表现 出不同的增长率,当建立了稳定的年龄分布时,其稳定的相 对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率(rm),又称为生物潜能。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生物的分布、组成、种群数量变化、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生态学分类 1、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结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2、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4、全球生态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影响。 三、生态学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指环境中的物质在生物体之间循环转化,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2、能流: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包括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3、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等功能。 4、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的均匀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5、演替:指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 四、生态学应用领域 1、环境保护: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

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4、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5、水域生态学:研究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定义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科学。它旨在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些机制,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主要概念 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组成,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3、生物多样性: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基础生态学

名词解释: 1,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成为限制因子。 2,生态福: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福。 3,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时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4,有效积温(或总积温度):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温度时间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度或有效积温。 5,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6,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及研究下列问题:1有多少(数量和密度)2哪里多哪里少(分布)3怎么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4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7,物种:是有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殖上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8,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9,自然选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适合度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如果以w 表示适合度,m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l表示基因型个体存活率,则W=ml。适合度是分析估计生物所具有的各种特征的适应性,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继续往后代传递的能力的常用指标。 表示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是选择系数。选择系数(s)=1—相对适合度(w) 10,体型效应:一般来说,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其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与内禀增长率有同样强的负相关关系。 11,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12,–3∕2自疏法则: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叫做Yoda氏–3∕2自疏法则。 13,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14,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15,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 16,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1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18,.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 19,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20,演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21,演替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 22,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Odum 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8.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就是春化作用。 9.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会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而这个温度就是发育阈温度。 10.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11. 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12.相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13.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14.种群: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16.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17.动态生命表:连续观察一群同一时期出身的生物的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18.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 19.环境容纳量(K):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20.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这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成为生态入侵。 21..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 22.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 23.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24.生态位的分化:种内竞争扩大,种间竞争缩小。 25.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 26.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27.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28.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29.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 30.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基盖度也称真盖度。 31.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32.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用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3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4.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35.生活型谱: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

基础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点出发,对生态学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等。 1.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居住空间,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等。 2. 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生境中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物种。生物群落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和角色。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和生境来避免直接竞争。 4.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被生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作用,使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和再利用。 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起点。 2. 食物链:是指各种生物通过进食和被进食的关系,将能量和物质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的过程。食物链由生物体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3. 食物网:是指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食物网中的每个物种都可以同时充当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角色,使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三、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 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反映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演替过程。 1.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数量和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移和扩散等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动态。

基础生态学期末考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期末考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基本原则:1.整体有序2.相互依存3.循环再生4.反馈平衡5.最小因子6.环境资源有限性 有机体与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即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其他生物种类或生态因子。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是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因子特征:1.综合性2.主导因子3.阶段性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作用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物候:植物适应一年中温度等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各个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因此可用公式:N?T=K 表示;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N ( T-C )=K; T=C+K/N ;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K是总积温。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 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形态方面:芽鳞、蜡粉、密毛、垫状、匍匐等 生理方面:增大细胞液浓度;降低含水量; 动物增加脂肪、体内产热量。 行为方面:休眠、迁移。

基础生态学 重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重点总结 生态学:是讨论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互相关系的学科。 环境:非生物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 生物环境——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全部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行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打算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临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黄化现象:光是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普通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相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的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逻辑性变化的反应。 内温动物: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整体温,如鸟兽。 外温动物:依靠外部的热源来调整体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头,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 春化:无数植物在发芽之前都需要一个严寒期或冰冻期,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熬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暖和环境中高,这些变化是由试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贝格曼逻辑:来自严寒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暖和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削减,有利于抗寒。

基础生态学知识点整理

绪论 1、生态学的定义:1866,德,Haeckel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按组织层次) 个体生态学:研究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并强调其适应机制与进化对策。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动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群落生态学:研究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等动态演替过程。 生态系统生态学: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与流动过程。 全球生态学:物质与能量的全球过程及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影响 生态学系统及其过程都有特征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服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一般原理3、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野外观察: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 缺点:不易重复。 控制实验: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 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理论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1.环境的定义: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 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生物体出现以前就存在的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对生物体具有根本性影响。 ①大环境:宇宙环境/地球环境(生物圈)/区域环境 ②小环境:生境/小(微)环境/内环境 大环境:主要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具有不同生物种类组成特征的生物群系主要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具有不同生物种类组成特征的生物群系 小环境:对生物体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接触生物体表面乃至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 3、适宜的生境是生物生存的前提,生境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内环境:生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内部结构所形成的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具有不同生物种类组成特征的生物群系。 4、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5、分类: 按性质分: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按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按稳定程度:稳定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按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方式: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read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有机体:包括生命的各组织层次。(2)环境:包括非生环境和生物环境。(3)相互关系—相互作用:①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种内竞争: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2.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环境的分类:①按性质分:自然环境、非自然环境、社会环境②按范围分:宇宙环境(空间环境)、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③按主体分:人类环境、(生物)环境④按影响分: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4.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分类:①按环境因子特点: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②按对环境的反应: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 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6.区别: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7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生命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②按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③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④按利用方式:条件、资源;⑤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8.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是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这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因子。9.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10.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两定律异同:都是对生态因子数量的法则,但是前者是决定植物的生长,最小因子增加有利于其生长,而后者生态因子的增加会使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1.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12.生态幅:每一种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自然界中生物体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和保护。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演化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物组织和生物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生物进化、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 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 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体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有着各种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 群落: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生态适应特点的各种生物的群体。群落中存在着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等。 3.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种群中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来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4. 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特定环境中与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角色。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或合作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生态学的观察方法可以通过对自然界和人工实验的观察来获取数据和信息。观察法是生态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可以收集到物种组成、生境特征、行为表现等数据。 2. 实验法:实验法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和改变某些环境因素,观察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物质循环等复杂生态过程。 四、生态学的应用 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生态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

基础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四个组织层次,即个体、种 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一个 特定的主体或中心。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职能岗位、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7.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9.生态幅或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下限和耐受上限)之间的范围。 10.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1.光的生态作用: 11.1光质的生态作用: (1)可见光的生态作用: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②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③对植物 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④可见光对动物生殖、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2)红外光和紫外光:①红外光主要产生热效应、②短波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及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11.2光强的生态作用: (1)光照强度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 ①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促进植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②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 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③光强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生态基础知识

生态基础知识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重要性在于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生态学知识,以加深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一、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体、环境和其相互作用组成。它是一个自然界的单位,包括了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共生现象等。而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水和光照等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避免激烈竞争,这也是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生态位可以分为种内生态位和种间生态位,种内生态位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间的资源利用差异,而种间生态位则是指不同物种间的资源利用差异。 三、生态圈 生态圈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了所有生物和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地球上的各个生态圈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地

球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圈之间的物质和能量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行交换,形成了生态圈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四、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生物的数量多少,还包括物种的丰富度和物种之间的相对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灭绝。 五、资源循环 资源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再利用过程。物质可以通过生物的死亡和分解,或者通过生物的摄取和排泄等方式来循环利用。而能量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转化实现的。资源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六、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活动。生态保护的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例如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等。因此,生态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结 生态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生态学的基础。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圈、物种多样性、资源循环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可

生态学重点知识总结

环境:环境是特定生物(或群体)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态幅(生态价):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单体生物:每一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 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 年龄锥体: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在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 遗传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为经过瓶颈,这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下降。 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叫做建立者效应。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种群大小,用1/N作为遗传漂变的指标。 种群数量越大,遗传漂变越弱。 生活史:指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 竞争性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的这种现象。 性状替换: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 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他感作用也称作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态学意义:对农林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重要影响;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 社会等级: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现象。(社会等级的优越性:种群稳定、少争斗;生长快,生产率高;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领域:指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个体侵入的空间。 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生物群落演替:就是指在某一地段上的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自然演变现象。 十分之一法则:每通过一个营养级,其有效能量大约为前一个营养级的1/10。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分子到生物圈。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理论)

《基础生态学》总结

《基础生态学》总结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动物:①生物的昼夜节律如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内分泌激素变化。②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如繁殖、换毛与换羽、迁徙、昆虫滞育。植物:①生物的昼夜节律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与消耗。②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发育阈温度(生物学零度):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植物对低温的适应:①形态上芽叶具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鳞片、体表有蜡粉和密毛、树干粗短弯曲、树皮坚厚。②生理上细胞内自由水相对含量减少,束缚水相对含量增加;胞质内糖等保护物质含量增加;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增加。③行为上脱落酸含量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动物对低温的适应:①形态上满足贝格曼定律(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体相对表面积减小,使单位体重热散失减小。)和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增加了羽、毛的密度,提高了羽、毛的质量,增加了皮下脂肪的厚度;肢体中动静脉血管几何排列。②生理上增加体内的产热量;降低身体终端温度;产生糖类、脂肪、色素。③行为上休眠、迁徙和集群。植物对高温的适应:①形态上有鳞片和密绒毛过滤阳光;体呈白色反射阳光;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叶片对折使辐射减少一半。②生理上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蒸腾作用。动物对高温的适应:①形态上毛皮隔热;热窗散热。②生理上适当的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波动。③行为上昼伏夜出、穴居和夏眠。 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维持水分与盐分平衡:淡水鱼:属于高渗性。①当鱼呼吸时,大量水流流过鳃,水通过鳃和口咽腔扩散到体内,同时体液中的盐离子通过鳃和尿可排出体外。 ②体内的多余水,通过鱼的肾排出大量的低浓度尿,保持体内的水平衡。③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而鳃能主动从周围稀浓度溶液中摄取盐离子,保证了体内盐离子的平衡。海洋鱼类:属于低渗性。①水分不断通过鳃外流,海水中盐通过鳃进入体内。②通过大量补充水分,同时排尿少,以减少失水。③随吞海水进入体内多余盐靠鳃排出体外。 土壤质地:不同大小颗粒组成的百分比。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黏土。 团粒结构:腐蚀质把矿质土粒相互黏结成0.25-10mm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定性特点,是土壤中最好的结构。 为什么团粒结构土壤最适合植物生长?①统一土壤中水和空气的矛盾。②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③使土壤中水、气、营养物处于协同状态,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动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题型:10个名词解释(20分);5个简答题(40分);3论述题(10,15,15)。 重要章节 1、有机体与环境 2、种群生态学 3、群落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针对一个特定的主体或中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 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3)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 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4) 生态福: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最低点 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福。 5) 内稳态:生物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性。 6)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7) 有效积温:适宜温度下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 8)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即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 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的一个统一或系统。 9) 种群的空间结构: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10) 年龄结构:把每一年龄群个体的数量描述为一个年龄群对整个种群的比率。

11) 内廪增长率:是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顺势增长率。 12) 最小可存活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13)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 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4)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15) 变异:包括遗传物质的变质、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变异和表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 16) 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 17) 领域:是指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入侵的空间。 18) 领域性:动物保护领域的方式。 19)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20) 阿利氏定律:种群过密或过疏都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这一现象称为阿利氏定律。 21) 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的作用。22)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2) 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资源发生的竞争。 23) 干扰性竞争: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 25)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一、生态学概述 1.1 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2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1.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二、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3 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2.4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三、生物多样性 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 3.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 3.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损失 3.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四、群落生态学 4.1 群落的定义和组成 4.2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结构 4.3 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 4.4 群落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

五、种群生态学 5.1 种群的定义和特征 5.2 种群的数量动态和增长模型 5.3 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生活史特征 5.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 六、生态位和资源利用 6.1 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6.2 生态位的竞争和分化 6.3 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6.4 生态位的演化和适应性 七、生态系统的演替 7.1 生态系统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7.2 生态系统演替的驱动因素 7.3 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和特征 7.4 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和重建 八、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8.1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8.2 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8.3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8.4 生态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九、全球变化与生态学 9.1 全球变化的概念和影响 9.2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9.3 全球变化对物种适应性和分布的影响 9.4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演替等内容。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生态学也需要关注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基础生态学重点

基础生态学重点LT

14.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15.休眠(dormancy):即处于不活动状态,是动植物暂时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生理机制。 16.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协同的适应性。 17.有效积温(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个常数,称为有效积温(K)。 18.辐射适应((adaptive radiation)):同一种生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辐射适应。 19.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是指亲缘关系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生物类群,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而表现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 20.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city):生物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二、填空题: 1.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3.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另外对植物的开花时期也有影响。 4.阳光对动物的体色、视觉、繁殖活动、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也有影响。 5.在海平面20m以下红藻很难生存,这是受非生物因素中的阳光 的影响。 6.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 7.在生态学上通常把生物生存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8.水生植物有三类,分别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9.陆生植物有三类,分别是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10.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区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三、选择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D) A.环境因素B.生物因素C.非生物因素D.生态因素 2、非生物因素不包括下面的(D) A.阳光B.大气C.水D.食物链 3、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A.阳光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氧量 4、决定菊科植物深秋开花的因素是(A) A.短日照B.长日照C.高温D.低温 5、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条件的是(A) A.梨北桔南B.仙人掌的叶刺C.蛾类的趋光性D.人参在林下才能生长好 6、下列动物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因素影响的是(A) A.候鸟的迁徙B.蛾类在夜间活动C.鱼类的生殖洄游D.飞蝗群集迁飞 7、沙漠狐的耳朵比极地狐的耳朵大得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 A.阳光B.水C.温度D.食物 8、年轮是生物对(B)的适应表现。 A 气候变化 B 光周期现象 C 温度变化D营养变化 9、Allen规律描述的是(B)。 A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B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C动物对高湿环境的适应D动物对光作用的适应 10、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A)。 A 要适应温度的变化B要使渗透压由高向低调节C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D渗透压的调节机制因环境而 四、判断题: 1、白天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应改为:白天,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白天虽然随高度增加太阳辐射量较强,但空气稀薄,水蒸气含量低,因之,热量散失多,故随着海拔的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