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延安实验小学沙婷婷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小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小数的基本概念;学会读、写小数。

2. 学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观察和收集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

知道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与指导学习相结合。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小数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开学时,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课件出示情境图)问:“你从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 举手汇报并说明理由:

生:45、18、3为一类它们都是整数, 3.58 、0.20 、0.15 为一类它们都不是整数像 3.58 、

0.20 、0.15 这些数叫小数。

请大家观察这些小数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生:在数中间有个小圆点。

这个小圆点就叫小数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法黑板上这些小数表示什么多少钱?

3.58 元表示:3 元5 角8 分

0.20 元表示:2 角

0.15 元表示:1 角5 分教师强调:整元数在小数点的前面你会读吗?应该怎样读小数呢?组织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说一说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读这些小数的。

根据学生读法板书

3.58 读作:三点五八

0.20 读作:零点二零

0.15 读作:零点一五讲解小数点前后不同的读法,小数点后的数字要依次读出来。

小结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

“零”),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读一读下面的小数(练习纸第 1 题)。

0.8 0.56 0.04 7.06 26.4 120.7

(二)小数的写法

课件出示图片信息,写出信息中的小数

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八八秒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说一说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写这些小数的根据学生读法板书

二点二六写作: 2.26 十二点八八写作:12.88 小结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再在个位数字右下方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写出下面小数(练习纸第2题)

四十二点一九五 _______________ 六点七七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百三十三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点三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数的意义

教学教材弟弟92页例1 (教师出示米尺)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是1米的几分之几?

生: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1米的1/10.

1分米是10份中的1份,1分米是1米的1/10,也就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分米是10份中的2份,2分米是1米的2/10,也就是2/10米还可以写成0.2米。

3分米是10份中的几份,3分米是1米的十分之几,也就是十分之几米还可以怎样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分米是10份中的3份,3分米是1米的3/10,也就是3/10米还可以写成0.3米。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明确小数的意义。

4分米呢、6分米呢?、9分米呢?

小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王东身高1米3分米。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教师强调:整米数写在小数点的前面

王东身高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三、巩固练习

1.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检查。

2.第94页练习而是第2题。

3.第94页练习而是第3题。

拓展延伸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沙老师身高1米6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四、全课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认识小数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一堂课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数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去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充分感悟、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整节课目标落实较好,每个环节意图明显、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具体表现在:

一、引入自然,较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时,我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的周末是怎样度过的与大家一起分享,大多数孩子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较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观察情境图,说明图意渐渐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二分之一”的学习。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我提供了多种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例如,在让

学生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我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来分月饼,让学生先用圆片折一折、画一画,在组内说一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叙述,充分理解“平均分”“二分之一”的含义。接着,让学生选一些物品或图形来折、分,巩固了对二分之一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自己想要的份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在教学例2时,也是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发现。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让他们获得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结合自己做的课件,让整堂课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有趣,一目了然。降低了认知难度,对学生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分月饼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方式出现。在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我在课件上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并标上1/2,让学生直观理解二分之一是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又如,在比较1/2和1/4时,我在课件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1/2和1/4,并把它们重合在一起,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份表示的分数大。

四、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的习惯。比如,在说二分之一的含义时,不但让学生单独说,还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让学生通过说,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出数学规律,形成

数学知识。

课后下来认真想了想,这节课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在让学生说时,说的方式有点

单一。在板书时,如能把二分之一各部分的含义也板书出来,那么,在教学例3时,学生找规律会容易得多。

参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的多样化培养》

科目:数学

作者: 沙婷婷

日期: 2015年9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