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斜腿钢构箱梁的施工方案

现浇斜腿钢构箱梁的施工方案
现浇斜腿钢构箱梁的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3)

3、编制范围 (3)

4、主要技术标准 (3)

5、主要工程数量 (4)

第二章、总体部署 (5)

1、平面布置 (5)

2、桥梁施工顺序 (5)

3、人员和设备配置计划 (5)

4、时间控制计划 (6)

5、材料场规划与水、电供应 (6)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 (7)

1、桩基施工 (7)

2、承台施工 (8)

3、墩、台身施工 (9)

4、箱梁支架模板施工 (14)

5、梁体钢筋绑扎、预应力束孔道预埋及内模安装 (16)

6、砼施工 (17)

7、预应力施工 (18)

8、桥面系施工技术方案 (34)

9、施工试验 (26)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27)

1、砼 (27)

2、钢筋 (27)

3、模板 (27)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28)

1、管理方针 (28)

2、安全管理体系 (28)

3、安全措施 (30)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 (31)

第七章、支架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 (32)

附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35)

1、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35)

2、钢筋施工流程图 (36)

3、承台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7)

4、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8)

5、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9)

6、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40)

7、桥面系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41)

8、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框图 (42)

附二:保证体系流程图 (43)

1、质量保证体系 (43)

2、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44)

3、主要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45)

4、安全保证体系 (46)

5、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47)

附三:附图

1、巴滨路(李家沱段)1#桥平面布置图

2、巴滨路(李家沱段)1#桥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

3、桩基开挖及护壁示意图

4、支架搭设施工图

1#桥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巴滨路1#桥位于巴南区花溪河,桥起始点K0+040,终点K0+190.00,全长150米。边垮2×40M,中跨1×60M,基础为Ф1500及Ф1800群桩基础,墩身形式为V字形墩身,桥台为U型桥台,梁体形式为变截面单箱单室箱梁,梁体结构形式为连续刚构,桥面宽20M。中跨下为花溪河,挖孔桩Ф1500为16根及Ф1800为16根,共计32根桩。

1#桥的建设位置处于长江岸边,地表坡度较大(最大倾斜角度大于60°),斜坡面均为覆盖软深的河床砂土层,河底淤泥较深,目前河面宽均20M,一般涨水期可达60-70M,最大涨水位标高在181左右。对施工过程的支架防洪保护必须编制专项方案,确保在年平均洪水位186.00时可以施工。

2、编制依据

《重庆市巴南区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二期(李家沱段)1#桥梁设计施工图》;

现场踏勘了解的实际情况;

参考的规范、技术标准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97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2001)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施工规范》(JTJ023-85)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007-200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施工规范》(JTJ024-85)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02-200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 130—200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条文说明》GB50214-2001-sm

3、编制范围

重庆市巴南区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二期(李家沱段)1#桥全部的设计施工图图示的桩基

施工、承台施工、墩身施工、梁体施工,以及与其相关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4、主要技术标准:

桥面宽度:

3m(人行道)+7m(车行道)+7m(车行道)+3m(人行道)=全桥宽20m

设计行车速度: 40 km/h;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桥梁纵坡:-0.4% ;

桥梁横坡:双向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6°防烈。

洪水常水位标高:186.00;

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39mm2,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Mpa。

5、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1号桥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第二章总体计划

1、平面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办公区设置在距离施工作业点1Km左右处,工人食宿地点在现场外平整场地,搭设活动板房。施工用电以搭设已有电源为主,并配备临时用电发电机组。(见附后平面布置图)

2、桥梁施工顺序(见框图):

3、人员和设备配置计划

施工时按照计划配备足够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以保证1#桥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人员配置计划一览表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一览表

4、时间控制计划(见附后网络计划图)

1#桥施工时间控制在220天为限,时间控制如下:

桩基施工100天,承台及墩柱施工30天;基础及支架安装、预压 50天;模板安装调整10天;

钢筋绑扎、预应力孔道安装、内模安装 15天;砼浇筑 15天;

具体的网络计划附后。

5、主要材料、周转设备供应计划

6、场地规划与水、电供应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材料运输方式采用吊车与平板车结合的方式进行材料场地规划,详见平面布置图。

生活用水及施工用水采用城市自来水。

施工用电采用以地方电为主和接自发电为辅的供电方式,施工现场用电备200KW发电机以备临时停电发电。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法

1、桩基施工(见桩基挖孔图和护壁图)

1#桥φ1800桩有16根,总长约为8×9+8×17.5=212延米;φ1500桩有:16根,总长约8×16.7+8×24.5=329.6延米。所有桩基施工拟采用人工挖孔成形为主的方法,因特殊地段,人工挖孔无法成型的部分采用机械钻桩成型的方法。

①施工放样:测量工程师根据已经复核的控制桩TP078、TP081、TP064在1#桥范围内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并采用全站仪准确测设桩基的中心点,原始地面标高,在护壁外1.0米四周设置护桩,护桩予以严格保护,挖孔过程中随时利用护桩检查孔桩的垂直度、开挖桩径等。在放样工作结束后,报经监理工程师复测,满足相关规范后,方可进行挖孔作业。整个测量工作的原始资料及记录必须完整,并报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

②桩基成孔:浅桩采用人工挖孔。1#桥横跨花溪河,所处位置为陡坡(坡度大于60°)和河滩,受地形条件控制只能在距离承台底标高3~4米开始开挖桩基。测量工作完成并经监理复测满足要求后,开始实施孔口围护,并搭设操作架,搭设排渣用1吨卷扬机。在第一米桩基开挖挖成后,浇注锁口砼(15cm厚)和第一节护壁砼(23cm厚),并将第一节护壁钢筋预留至第二节。(见附图)

在开挖过程中,采用23cm厚钢筋C20砼护壁,每层护壁高度不得超过1.0m。岩层开挖采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