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

作文如何选材

什么是选材?

题目审清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是不是成功,与所选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该如何选材呢?

一、所选材料要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应去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状物、写景,

都要按中心意思来取舍材料。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材料应当能表现所写文章的中心思想。如

果所选的材料与中心无关,材料再生动也是不成功的。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

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

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

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

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下面我们来看两篇短文,看哪篇符合题意?

题目:学校家长会见闻

五月十三日是学校家长会的日子。

那天早上,我在公共汽车站候车回校。等了约十分钟,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原来是一

辆小客车撞上行人道的大树。虽然小巴没有严重损毁,但强烈震荡后,乘客吓得乱作一

团。那时,司机呆坐驾驶座位上,直至车厢传出求救声,司机才惊魂稍定,马上询问乘客

的情况,并带受伤的乘客下车。我应司机的要求,拿出手机报案。不久,警察和救护员到

来救助伤者和调查意外原因。最后,我陪同伤者到医院接受治疗。

夕阳西下,我才离开医院。虽然未能见到开家长会的情景,但我却过了很有意义的一

天。

题目:学校家长会见闻

为庆祝建校三十年,学校在五月十三日举行召开家长会,并对家长开放。

家长会之后,家长可以参加讲座和游戏活动,还可以参观各科的展览。

家长会上午十时开始,我们参加家长会以后,我就带着妈妈去参观展览。

然后我们参加“亲子教育”的讲座,讲课的老师讲得十分风趣,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也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我们来到游戏活动场所,和妈妈一起玩游戏,玩得开心极了。

四时左右,家长会就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

思考:这两篇短文哪篇好?

文章二较好,因为文章一的内容完全没有提及在学校开放日见到的人物和事物。文章一的內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离题!

再如:有个同学在《我和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老师姓杨,50多岁,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戴一副黑边眼镜。她态度特别和蔼,从来不发脾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常常备课到深夜。

有一次,我们班到长城春游,杨老师身体有病,可是为了让我们玩得高兴,她带病参加了这次春游,使同学们很受感动。

杨老师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记得期中语文考试的时侯,杨老师看见陈全同学作弊,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批评了他,可是课后又找陈全同学补课,直到陈全弄懂了课文的内容为止。

杨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尊敬她,热爱她。

这篇作文有内容空泛、材料零散的毛病,但是,主要的毛病是没有紧扣题意,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我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要求作者通过“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人民教师平凡的事迹,歌颂人民教师高尚的品德,或者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上面这篇作文只写了老师,没有写“我”,更没有写“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算切题。

再比如说,我们要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就要选择能表现妈妈挑剔的材料,所有的描写都应该是为了表现妈妈挑剔服务的。

这里有一位同学的习作,请你看看,是不是表现了妈妈买衣服挑剔的特点:

妈妈买衣服

我的妈妈每到星期日就去逛商场,还一定要拉着我和爸爸。所以,星期日就成了我和爸爸最头疼的日子。

妈妈买衣服最挑剔,买一件衣服往往能花上好几个小时。不是问:“宝贝,这件好不好?”就是问:“这件怎么样?穿起来显不显胖?”唉!老妈真烦!

最可怜的就是老爸了,要一直在旁边站着,一听见老妈问:“老公,这件好不好看?”便答:“好!”谁知道老爸到底看清楚没有。

这不,老妈又拿出一件绿色的问我:“宝贝,……”“好!好!”我不耐烦地说。“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回答了?”妈妈有些不高兴。

又过了一会,她又拿出一件红色的问爸爸:“这件好不好?”“好!”爸爸立刻回答。可老妈还不死心,又拿出一件花的问我:“这件呢?”妈妈就这样反复地问,最后终于挑了一件花的。

唉!陪妈妈买衣服真受罪!

这篇文章不长,但是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挑剔。

二、所选材料要有积极意义

我们写文章,是要给人以教育,让人受到启发,所以所写的内容一定要有积极意义。否则,写得再好也是不成功的。

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放学以后,我在家里做作业。李小虎和赵云峰叫我和他们一起去踢小足球。为犯规不犯规的事,我和李小虎发生了争吵。趁我不注意,李小虎突然推了我一下,我摔了一跤,痛得我直叫唤。赵云峰教了我一个“绝招”,也趁李小虎不留神的时候,摔了他一跤。赵云峰拍着手笑着说:“好一个标准的后滚翻!”我望着李小虎那狼狈的神色,也笑了。从此,我和李小虎不要好了。当然,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又和好了。

这一件事真使人难忘啊!

这篇习作的中心思想是:“我”学了“绝招”使李小虎也摔了一跤,抒发了“我”高兴的心情。由于这一“高兴”是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所以这一中心不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这样的文章就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根据原文提供的内容,这篇文章可以写出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或有错就改等思想意义。比如确定“团结友爱”这一中心,可以简介发生矛盾的缘由,将“老师的帮助”“我们和好”的过程展开写,在叙述的过程中又注意突出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这一中心,这样写,文章就有了积极的思想意义。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说,我们经历的事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和细小的事情,怎么写出它们的积极意义呢?这就必须我们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它们的积极意义。比如有些同学做错了事,惹了祸、捅了漏子。这些事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教训也大。如果把自己对错误的认识、受到的教育、懂得的道理写出来,自己的思想就提高了一步,让伙伴们读读,从中也是会受到启迪的。这样写,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请看一个同学的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一看家里没人。我高兴极了,今天可算捞着机会好好玩一玩了。于是去找我的好朋友王大朋,他正好也在家。我对他说:“来,咱俩杀两盘吧!”说着,我俩就摆开棋盘,“厮杀”起来。我是个棋迷,手里一摸棋子儿,可就要着迷。把什么都忘了,不知不觉天色黑下来。我突然想起今天的家庭作业还没写。一想到不完成作业时爸爸那严厉的神情。我赶紧放下心爱的棋子,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我推开房门,爸爸和妈妈已经回来了。一见我就问:“你的作业呢?”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脱口说道:“做完了。”爸爸命令似地对我说:“拿来,我看看!”这一下,我真的慌了手脚,只好伸手到书包里去摸索,心里紧张地打着注意。忽然,我的手指碰到了那个硬硬的算术本皮儿。我一下子想起来了,今天的课堂作业老师嫌我写得潦草,让我重做一遍,我写完后,还没有让老师去批。于是一下子抽出了这个算术本,理直气壮地送到了爸爸手上。

爸爸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挺高兴地说:“算得还不错,写得也挺整齐。以后回到家都要像今天这样,写好作业再去玩。

听了爸爸的话,我先是高兴,觉得总算过了今天这一关。可是,越思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爸爸严格要求我,又这样信任我,我怎能骗他呢?于是,我鼓起了勇气,说:“爸爸,我没有完成作业,刚才我是在骗您。”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完了,就低下头,准备挨训。谁知爸爸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听见他亲切地对我说:“嗯,承认了错误就是好孩子,但还要下决心去改。先吃饭吧,吃完饭把作业补上。”

你看,这件事,我怎么能忘得了它呢!

这篇作文写了一件常见的错事:因贪玩没有完成作业,爸爸检查作业时还对爸爸说谎,说做完了。虽然写的是件错事,可小作者围绕“我”的思想变化,批评了说谎的错误行为,表达了自己勇于认识错误和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通过写这件事,使自己受到教育,也为别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这篇文章不也就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了吗?

三、所选材料要有新意

材料是否有新意,是老师判断作文类别的很重要的依据。

我们写作时选择材料要尽量有新意。有的小作者写《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总是选取一些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大家十分熟悉的材料,缺乏新鲜感。要使作文不落俗套,尽量要选取自己新发现的一些材料。

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新颖的材料呢?很多同学提起新颖头就疼,感觉自己每天接触的就是爸爸妈妈和同学,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无非就是谁和谁一起做了一件好事,谁和谁因为一杆铅笔、一次值日闹了一点别扭等等。哪有什么新颖的事可写啊?

其实,这些小朋友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材料中的人!什么是新颖的材料?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材料就是新颖的材料。

什么叫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的事情,就是有独特个性的事情。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唯一的,能真实的展现自己真实经历的材料就是新颖的。即使同样是向同桌借一块橡皮,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动作、语气一定不一样,借之前和借之后的想法与感受不一样。这些个不一样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新颖。

下面我们来看几篇文章的选材

题目:一个不平常的生日

选材:生日当天,同学为我庆祝,送一个蛋糕和一份礼物给我。

生日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庆祝,收礼物、吃蛋糕是很常见的事,未能表现题目要求的“不平常”。

选材:生日当天,没有庆祝、没有蛋糕,也没有礼物,只有扫帚和抹布,因为生日当天,我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活动。

生日的时候,没有与朋友一起庆祝,沒有收礼物和吃蛋糕不算太奇怪,最耐人寻味的是到社区参加志愿

者活动。这就符合题目要求的“不平凡”。

例二:自我介绍

选材:我是小学生,会说话也会走路,每天早上七时起床,吃过早饭后便去上学。

以上的内容适合描写所有人,根本未能准确地、具体地自我介绍,内容没有新意。选材:我是一名小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我对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其中,我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游泳。

以自己的兴趣作为自我介绍的内容,这样的材料就有了个性。

例三:一个我敬爱的人

选材(1):妈妈她十月怀胎,生我;妈妈她不辞劳苦,养我;我生病时妈妈不辞劳苦地照顾我。

以上的内容没有错误,它符合选材的原则:1、符合题目的要求;2、具有代表性、有意义。可是,所选内容不够新颖。

选材(2):妈妈因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我;每次吃鱼,妈妈总吃鱼头和鱼骨,把鱼肉给我吃;我生病时她没有办法请假照顾我。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朋友》

朋友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红盒子,里面放着几颗珍贵的红豆,它是代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位可敬可爱的朋友却离我走了,永远地走了。

那是一年前的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听妈妈说,他是从台湾来的。他年轻的时候与外公是好朋友,现在国内没有一个亲人。他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可是年纪老了,特别思念家乡。于是便放弃在台安逸的生活,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而且,他不愿住宾馆,要和我们在一起。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做完作业后在阳台上玩,口里唱着前不久才学会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着唱着,忽然听到有人在伴着我的一起唱。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老爷爷。“您也会唱这首歌?”我好奇地问。“这首歌唱出我们游子的心声,我当然会唱了。”那天,我和他聊了一个上午。我们谈以他的过去,谈到香港回归,谈到祖国统一……外公说我们是“忘年交”,他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

一天,我看见他正在抚摸着一盒晶莹的红豆。我说:“你很喜欢这红豆?”是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岭南红豆,珍贵的红豆。后来我写了一首《红豆》诗送给他,他默念着:“红豆生南国……”我看他的手在颤抖。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人。

今年二月,他病倒了。一天下午,他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我魂归故里,本应知足,但眼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却未能见到海峡两岸的统一,我死不瞑目啊!“他用颤颤抖抖的手拿出那盒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对你的嘱托。”就这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一位怀着爱国心的台胞。

评析: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1、这篇文章选材新颖。少年的朋友通常是少年,而作者写的是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忘年交”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2、倒叙开头。先写我的书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红绒盒子,里面放着珍贵的红豆,它是我

最好的朋友送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朋友却离开了我,永远的走了。

造成悬念,给人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

3、这篇文章立意深刻,因为这对“忘年交”的友情始终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一件件

平常小事,蕴含着爱国的情怀

四、所选材料要真实

作文要记实事,说真话。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防止夸大事实,更不能胡编乱造。

因为,只有真实的,才是生动的。

请看一位同学的作文《考试以后》:

“……这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就更惨了,班上整体成绩不好,很多同学都受到了‘男女混合双打’,我的家里爸爸不在,我受的是女子单打,都是分数害的我们,我不知道在父母眼里,究竟分数重要,还是孩

子重要。”

这一段话写得十分真实,因而也十分生动,感人。

有的小朋友会说,作文不是要想象吗?对,作文是应该想象。但是,想象也要以事实为基础,没有事实

基础的想象是胡思乱想。

例如:一个小朋友写他的同学力气很大,居然搬起了三百斤的大石块。

你说他能搬一百斤,倒有人相信,搬三百斤就不真实了。

再如:一位同学写他奶奶走路很快:我的奶奶虽然七十多岁了,可走路却非常快。从乡下老家到我家有十多

里,她半小时不到就跑到了。

七十多岁的老人能有这么快吗?

另外,还要注意选择一些小的材料。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一件事的意义,往往从小事中反映出来,以小见大。

选材练习题:

1、下面三个题目,应该选哪些材料,在题目后面写上所选材料的序号。

题目:(1)《乐于助人的张叔叔》(2)《小博士》(3)《给妈妈的礼物》

材料:(1)他脑子里装的东西比谁都多。(2)双休日为邻居修自行车。(3)为王奶奶换煤气。(4)画幅肖像作

为“三八”节给妈妈的礼物。(5)“太阳是静止的”这话讲得不科学。(6)画白发引起的回忆。(7)“我”喜欢跟他一

起做作业。(8)妈妈额头的皱纹记载着她的辛劳。(9)为别人做点好事心里感到舒服。

2、给下面的作文题选材。

(1)《生日》;(2)《这件事教育了我》(3)《街头小景》(4)《小闹钟》

材料从哪里来:

一、从生活中寻找(做生活有心人)直接材料

1.亲身经历2.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二、从阅读中挖掘(做阅读有心人)间接材料

1.历史著名的人物和事件

2.文学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

3.报纸、杂志人物及故事

作文专题_选材

作文技巧——如何选材 张甲斌 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基石。我们生活在一个“革新”的年代,生活中充满着新人、新事、新风尚,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材料的。 选材的要求 素材 写作的原始材料,是没有经过概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包括现实生活中作者接触到的人物、事件、情景、印象、问题、数据、图像等。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凌乱分散的,但它是写作材料的来源。有经验的作者认为,只有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才有可能进入写作过程。当然,小学生作文的素材,不一定要求精心提炼、加工,只要认真观察、细心体验,一事、一人、一物、一景,只要有意义,都可以当做文章的生活素材去反映它。 题材 题材就是构成文学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个较大的范围,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学校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者为了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对素材进行选择、概括、提炼而在作品中具体描述的材料。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心思想是通过题材表现的,题材又必须受中心思想的制约。因此,选择题材必须以是否有利于表现中心思想为依据。 “选材”,从字面上看就是“选择材料”,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上讲是泛指进入作者脑海的、为作者所搜集整理的所有事例;狭义上讲是指作者围绕某一主题(中心思想)经过一番挑选而最终选入文章的一些事例。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了很多人,了解到了许多事,各式各样的,纷繁错杂。我们的头脑就像一个加工厂,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是写作的“原材料”。同学们如果时刻留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都记下来,日积月累,细流成海,就能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资源”。有些同学常在作文课上发呆,不知如何下笔,究其原因,是由于胸中无物,心中无语,以至于写作时搜肠刮肚,无从下手,就算勉强凑成一篇,也会因为材料的贫乏、内容的空洞而难以赢得阅读者的好感。可见写作的成效,恰恰就始于动笔之前对材料的积累。 然而,占有了很多材料,也只是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并不能保证写作的成功。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全部罗列出来,洋洋洒洒,无不囊括,类似杂货铺或者流水账,让人看不出头绪来。因此,有必要时常把所积累的材料作书面的归纳整理,分门别类。这好比在材料库中设置了一些小门,不同的小门中装着不同的原材料,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取舍。 选材要紧扣中心 每篇文章都要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及态度,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在选材时必须对可供写作的题材一个一个地加以严格审查:

作文选材的几种方法

作文选材的几种方法 翻阅当今一些中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在不能恭维,甚至于不忍卒读。记叙文写教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开的误会、搬家与学引起的终身遗憾……议论文的论据,也不外乎爱迪生、爱因斯坦、张海迪……知识面何等的狭小,内容何等的空洞。实际上,那些写作文的学生,何尝不是苦不胜言——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 一、从生活中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诲儿子的名句。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 应遵循“生活第一”的原则。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绞尽脑汁,那只能是“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因为没有生活的文章最难写。让学生硬着头皮去写,只能搜肠刮肚,写出的文章也是套话连篇,人云亦云,甚至可能逼着学生去说假话,说自己不情愿说的话。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佳作。 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写教师,完全可以写写他的日常生活,写写他与上级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写写他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写写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写写他个人以往失败的教训。写同学,完全可以写写下课后的打打闹闹,写写某次上课时的调皮捣乱,写写做完作业后的无比轻松,写写好朋友之间的窃窃私语,写写某次课余时的恶作剧。写自己,何必一定要写如何如何认真刻苦学习,如何如何“改邪归正”?生活琐事都可入文,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投入到生活中去。真正了解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天空飘着雪花,可以要求自己在三分钟内造一个句子表达此时的心情,可以用现成的名句、格言、谚语,但要能扣住一个“雪”字,时刻注意发掘自己的思想,然后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就能熟练地写作,不再感觉作文枯燥难写了。同时可要求自己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不过,社会生活包罗万象,需要给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借给他们一双慧眼,敏锐而深邃地观察周围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从教材中来 考试的指挥棒,繁重的课务,家长的脸色可能不允许学生去涉猎那些所谓的“闲书”,那么,也可将自己的视点放到手中的语文书上,去“天经地义”地看“正经书”。 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及,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学生可以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学生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长城》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

(完整版)(案例)谈谈作文如何选材

《谈谈作文怎样选材》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重点难点: 1.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一篇作文,我们训练了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父亲因为我的一点小感冒而累得生病住了一个星期的院,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还有一位同学写《雨天里的一把伞》,内容大致是:放学时,大雨如注,无奈之际,母亲飘然而至,结果因为淋雨,母亲身染小恙。虽然写的还不错,总觉得内容太陈旧了。这些都涉及到了作文的选材问题,那么我们的作文该怎样选材呢? 二、结合实际,分析问题 1.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2.教师点拨归纳: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千人一面,耳详能熟。表现在材料老套,无法吸引读者。二是堆砌材料,不加选择。表现在材料用的多,但不典型。三是东拼西凑,一味模仿,给人一种抄袭之感。 三、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上次作文出现的佳作,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美丽的苹果 七(5)班王佳佳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是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盈点过水面的燕子,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间,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切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次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

关于作文选材的训练

关于作文选材的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选材的常见病症。 2.知道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力求新颖、准确。 4.提高学生选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力求新颖、准确。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力求新颖、准确。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写文章需要材料,就如同做饭用的米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那作文能力水平再强再高的人,如果没有写作材料,也同样不能成文。可见,作文材料有多重要。但是,随便拿来一个材料就写,那也不行,因为“材料”要“量身订做”,要依据题目要求而定。所以,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至关重要。这就要首先对材料有足够的认识。 二、善于积累材料,以备选用。 写作文的材料不能像变戏法似的,要什么就立刻有什么,也不是不论什么题目,都用一个材料,一个材料不可能是万能的。这就需要有很多材料储备在你的脑海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作文的“材料库”。只要日积月累,你的“材料库”就会逐渐丰满起来。那么,这些材料从何而来? 1.生活中积累。 平时,在你的校园、家庭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惊喜的、难忘的、伤心的事,总会让你有喜、怒、哀、乐、忧、思、愤、感的感受,记在你的日记上(生活日记) 2.观察中积累。对于感举的人、事、物、景,千万不要一看了之,记下来(观察日记)

3.活动中积累。凡是参加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活动,包括公益活动、娱乐活动,班队活动等,记下来。(生活日记)4.阅读中积累。在你阅读许多书籍文章,或观看电视电影节目后,除了积累一些优美语言片断之外,还可以多记忆一些书刊影视节目中的故事内容情节,以此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大视野,以备联想、改编、“借用”这些材料。 5.自我体验积累。这很重要。一个人只有自己亲身做过以后,才最有体验和感受。无论是大事小情,无论是成功的、失败的、高兴的、后悔的、淘气的、悲伤的……都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哪怕是一次“玩”,也很有意义。因为,玩,有玩法、规则、要求,有玩的过程表现,有输有赢、有技巧、有斗智比拼,玩中体验乐趣,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小事大理。比如,下面有七个题目,都是写“玩”,但从材料上,从文章落脚点却各有不同: ①我最喜欢玩的游戏;②玩;③“玩”的乐趣;④“玩”的奥妙; ⑤对“玩”的感悟;⑥“玩”的输与赢;⑦“玩”斗智…… 对于材料的积累途径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虽然不一定马上都能用得上,但是,积累得越多,越有好处,什么时候需要哪方面的材料,只要打开日记本“材料库”,或打开心中记忆之门,便可随手擒来,那多方便呀!你一定不会发愁“没有材料”可写了。 三、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 由于你平日注意了对材料的积累,所以准备了很多很多材料,可是到了写作文时,却又不知选哪个材料了,这怎么办?老师告诉你,学会“选择”呀! 1.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材料。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方法。要在审清题意之后,思考什么材料合适。比如:《身边小事》。题目要求写一件“小”事,而且是发生在“身边”的。那你看下面有五个材料,哪个最合适? ①解放军王叔叔在抗洪抢险中累晕了; ②妈妈单位的王阿姨为抢救伤员累倒了; ③五年二班李乐同学拾金不昧;

《写作指导: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写作:怎样选材》创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人教版语文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确立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以上理念,该套教材在主要结构上,仍然沿用传统的以单元为主要结构单位,写作指导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融合在一起来编写的,初衷是为整合教学内容,简化教学头绪。 2.新课标强调,初中阶段学生要能写简单记叙文,并能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要求:“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七年级课文每篇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被采撷到教材花篮中的一篇篇精美的文本,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个精美而又真实的生活镜头,这些镜头或催人悟,或启人思,或动人情,或悦人心,给读者和学习者以知识和做人的启迪。新教材在编排中紧紧围绕“语文与生活联系”这条主线进行内容组构,实际是紧紧抓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界定,充分实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语文中学会生活”这个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目的,而这新教材在吃透课标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教材编排,在人们面前拎起了一种朴素的语文学科的内涵: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 4.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当然,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是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中的教材很多,要学会围绕中心进行选择。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材料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夫立言之要在有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中考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是完全一致的。 【学情分析】: 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已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书写认真与合乎规范的方面接受了较系统的训练。但是,作文写作和学生的知识经验、阅读积累、作文思维能力、练笔次数等息息相关,学生们对以上几方面均体现为不足。大多数学生遭遇作文难写的尴尬,主要困难在

作文选材心得体会

作文选材心得体会 篇一: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朱作仁先生曾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善待和正确评价这些“综合体现”,从而达到如新《语文课程标准》所述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来自: 小龙文档网:作文选材心得体会)平"。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条快捷、高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就此谈

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丰富积累——为写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这句诗描写的是瀑布之壮美。如此壮美之景从何而来?来自上游水流的积蓄。写作文也要讲究“蓄”。只有“蓄”得丰厚才能“泻”得潇洒飘逸。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他认为应把学问、理论、经历三者结合起来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生活积蓄少,经验阅历少,所以需要充实生活,使其阅历增加,使积累丰富。 (1)生活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与家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

作文选材指导

用好材料打造精品 ——记叙文如何选材 训练目标: 1、通过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家庭、校园、社会、自然中寻找好材料,从生活的点滴中选择材料。 3、变“学得”为“习得”,让学生在“练”中增强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和选材的能力。 训练难点、重点: 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二、例文导学 (一)选材容易出现的误区 (1)材料雷同内容陈旧 师:请同学们阅读《友谊的脚步》语段,看看他在选材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友谊的脚步》 我记得在一次中段考的考场上,我的笔突然坏掉了,那一次我只带了一只(支)笔,我 这时心跳加快,脸都红了……我隔壁的一位同学看到我很心急的样子,她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她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另外一支笔借给了我。当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后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上学路上,我才发现作业忘记拿了,当时你已经快要迟到了,但她还是陪我回家拿,这 一次她再一次的让我感动。 ........ 谢谢你陪我走过了初三一年的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我们俩真诚的足迹。 (2)架子空大不着实地 师:请同学们看失误例文《轻轻的来, 也轻轻的走》,分析所给材料有什么缺点。 《轻轻的来, 也轻轻的走》 在灾区援助的武警战士们,你们辛苦了,你们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你们灾难算不了什 么。当我看到你冒着生命的危险,不顾自己的安危去重灾区搜救人员的时候,为所感动。 我被你们的行终于发现了那架坠落的直升机了,虽然他们都牺牲了,但他们会永远留在每个中 国人的心中,你们永远同我们在一起,你们所做的会铭记史册,希望你们可以安心的去另一

个国度,正如你们默默无闻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一样,安心的去吧!我们会继续完成你所需要做完的事情的................. (3)胡编乱造材料虚假 (4)材料杂糅缺乏剪裁 (二)方法点拨 第一招:留心生活熟中取新要点: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新意。 第二招::围绕中心以小见大要点:写作时要坚持“以小见大”这个原则,通过对小的事件,小的片断的叙述和描写来抒发某一种情感,揭示出某一种哲理。 第三招:放开视野关注热点 讨论:2010-2013 年有那些社会热点,可以积累到我们的素材库,用于今后的写作。 第四招:反常立意材料出新要点:1、妙用逆向思维。 2、具备多角度意识。 3、“旧瓶装新酒”。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阅读 我眼中的色彩 生命的光芒折射出五光十色,会聚成我眼中的色彩。 ——题记 霍金是一抹绿。十七岁的花季遭遇了病魔的狂风骤雨,把他原本笔直挺拔的“花梗”打折 了,把他原本美好而又充满希冀的生活也给打得面目全非。在等待春暖花开的寒冷的日子里,他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果壳里的宇宙一一《时间简史》向命运呐喊。终于他迎来了生命的绿洲,他在冬日中开出了一朵傲人的仙人掌花。这抹沙漠中的绿被我尽收眼底,成为我眼中的色彩。 安徒生是一抹红。家境贫困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生活。可 即使是在艰难的岁月里,他都不曾轻言放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他把自己的梦想编织 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那些美丽的童话故事因他安徒生而成为一个个永垂不朽的经典。对生活的热爱让他燃起熊熊烈火,向着太阳他开出了一朵充满希望的向日葵。这一抹生

最新中考作文如何选材

最新中考作文如何选材 中考作文选用材料的标准 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典型有意义。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比如有位考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当然还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三、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

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四、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是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中考作文如何选材文题 文题一: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点拨] 虽是全命题作文,但既无提示,又无其他限制,只要所写突出"良师"即可。这道题开放度很大,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要在选材上闪出创新的亮色,应把握以下几点。

【小学作文】写作选材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白选材的几种思路及选材有哪些要求; 2.学习作文的选材要典型、新颖,从生活中的小事中选材,并通过做练习进行作文选材的训练; 3.完成一篇习作,侧重训练点是作文的选材; 4. 赏析名家作品,并学习名家精心选材。 一、选材的几种思路: ㈠从经历中找素材: 调动生活的积累,从中挑选出一些符合题目要求,又曾经引起过自己深切感受的小事,作为材料,往往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㈡在观察中找素材: ㈢从名著中找素材: 其实,我们阅读过的名著也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库,也可以用来选材。如,选取名著中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个片段,或用新概念法直接与古人对话,或来个故事新编,或巧妙地在原有情节上创新,也可写出立意高远的文章来。 ㈣从古诗词中找素材: 我们读过的诗词中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可以引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 ㈤从课文中找素材: 化用课文中的人、事、景,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也是找到好素材的绝妙方法。

㈥从时事中找素材: 从当前发生的事件中找材料,会让我们的文章内容新颖、富有魅力。 ㈦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 我们在选材的时候,可以从时间的角度,空间的角度,人物的角度等方面去寻找素材。选材训练: 思考、讨论,下面的题目,我们该怎样选材呢? 《课间》 《难忘的瞬间》 《马路见闻》 《一个冬季的夜晚》 红领巾里故事多 我们是“红领巾”,是鲜艳的红领巾。发生在我们“家族”中的故事很多,很多。既有苦涩味道的故事,又有酸楚味道的故事。当然了,更多的是甜蜜味道的故事。请听我们的故事: 故事一:苦涩味道的故事 我叫赵非非,是个快乐的“红领巾”。每年暑假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即便妈妈再忙,也会抽出几天带我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可是今年的假期…… 今年的假期我在紧张的训练中度过:夏日炎炎,我和我的其他“红领巾”战友站在怀柔夏令营的训练场地练稍息、练立正、练站姿、练行进。不为别的,只为向祖国母亲献礼,向少先队母亲献礼。 练站姿,半个小时一动不动;练行进,三个小时不喝一口水;练乐器,一个节奏打不好,就会重复无数次……突然,我觉得脸上怎么这样痒?像有小虫子在爬行。呦!原来是汗珠。它轻悄悄地从我的眉毛上滑过脸颊,跑到我的嘴边上来了。我想吹走它,它却顽皮地跑进我的嘴里。啊!汗珠是苦涩的!我尝到了苦涩的味道,胸前的红领巾也一定尝到了,不然被汗水浸湿的红领巾怎么会更鲜艳呢? 故事二:酸楚味道的故事

中考作文选材

中考作文选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考作文选材方法例谈 选材专项训练 选择“好的材料”是考场作文能否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立意正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句通顺,但就是不能感染读者,当然不会评上高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不理想。那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 一、何谓选材: 选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二、选材上常见的误区: 1.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主题上,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仍停留在小学阶段。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够生动,意境不够优美;抒情缺乏真情实感,显得干瘪、牵强;议论也总是蜻蜓点水,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2.材料陈旧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大家熟知的人和事比比皆是。这样的材料就缺乏时代的气息。 3.材料单一化。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往往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4.抄袭或变相抄袭现象严重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每次考试总不能避免。有的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大脑空空,靠考前临时抱佛脚读背上几篇,在写作时就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拼接,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5.选材杂乱,凑字数。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题目要求和写作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够600字。结果造成思路不清,中心不明或不够突出。 三、选材的要求和原则:

作文指导课:如何选材

围绕立意,认真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阅读”为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立意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陈旧的材料:写母亲在暴雨夜送我去看病,一看就让人没兴致读下去了。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说到文章的选材,我想起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在家写文章,想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他的妻子嘲笑他,(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你怎么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呢?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肚里没有如何不难。 其实,秀才所说肚子里没有的东西,正是我们写文章的材料。 静下来去想,秀才的倒也有一些道理,女人怀胎十月,自然分娩,不算难事,写文章则不同,没内容可写,的确是难,纵观目前学生惧怕习作的原因,材料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因素。我们来具体地看看上次的作文选择的材料。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考试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初中作文选材

选材 【能力定位] 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就需要材料。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是文章的“血肉”。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为素材,经过提炼加工写进文章的材料为题材。素材和题材仅一字之差,却有质的区别。 【要点阐释】 筛选和安排材料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紧扣主题。选取的材料必须跟主题密切相关,必须能有力地表现主题。如果不看材料是否对路。不分主要次要,拣到篮子里便是菜,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轻者使内容杂乱,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重者则成为“跑题”之作,劳而无功。如写《我和我的老师》这篇文章.可写这位老师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我的关心与帮助,如果写老师和其他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事,就切题不紧,如果又写老师在回家路上所做的事,或是在家里所做的事,尽管这些事也能表现出这位老师的优秀品质,但这些事却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则属于“材”不对题,这样的文章必败无疑。所以,选材时必须“有的放矢”,紧扣主题。 (二)要真实典型。所谓“真实”,就是说要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事,写出来才可能具体、准确、生动、感人,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反之,如果材料是道听途说,甚至是凭空编造的,这样的文章,内容上很容易逆情背理,露出假象,令人反感;即使编得“圆满”,露不出破绽,也不可能表达出真情,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所谓“典型”,就是说所选的材料要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代表性。不要误以为只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才是典型材料,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小的事情也同样典型,只要这些小事有深刻的意义,能反映深刻的主题,所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便是如此。我们中学生,经历的大事确实不多,所以要写好记叙文,选材时一定要在“真事”“小事”上下功夫。 (三)要生动新颖。所谓“新”,就是题材能深刻反映主题,但不平庸,不落俗套。“文章切忌随人后”,选材更是如此。同样一个主题,如果选取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来表现,就会使文章显出新意;或变换一下角度,变换一下思维方式,选用那些别人用过但还能挖掘出新意的材料,写出的文章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大家简直写腻了。动笔无非是“深更半夜,两鬓斑白的老师还在伏案工作”,或者“大雨滂沱的天气,老师踏着泥泞小道作家访,给学生补课”,或者“我在学校病了,老师立即把我送到医院,像妈妈一样照顾我”,等等,这些题材,虽然能表现老师的崇高伟大,可爱可敬,但张三李四反来复去都这么写,读起来就让人感到平淡乏味,甚至还会沾上点“虚假”之嫌,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获得佳绩的。 但有个同学却巧妙地变换角度,把这个旧题写出了新意。他通过老师的眼睛,来表现主题——一老师总是瞧着我,我有什么不妥吗?反复检查,都不是。心里想:要么老师冤枉人,要么他眼睛出了毛病.要么老师神经不正常……下课了,老师又喊我到办公室去,这更使我想:真是.无端地“盯”我一节课不说,还要找我的麻烦吗?一进门,老师就说:“我上课看你脸色不好,准是病了,你要抓紧去看医生………”“哎呀,是呀!我昨天感冒发烧,今天浑身没劲,自己没在意,想不到老师连这点也看出来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材时变换角度,抓住眼睛—一心灵的窗户,来表现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可贵品质。文章表现的尽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但由于选材的与众不同,其内容并不使人感到陈腐平庸。 一般说来,新鲜的事物总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感,所以,我们在为文章立意选材时要努力求新。但是,求新决不能盲目,必须以“紧扣主题”“真实典型”为前提。 (四)要避免雷同。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心,这样,中心会更突出,人物形象会更丰满。因此,选材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毫不吝惜地删去那些雷同的材料。如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从自己搜集到的二十多个素材中筛选出三件事写进作品中,这三件事从不同的侧面共同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刻画一个英雄群体,表现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第二件事——马玉祥在浓烟大火中拼死救出朝鲜儿童,写一个英雄形象,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最真挚的爱;第三件事——防空洞里苦乐谈,展示战士们的美好心灵,这是他们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读完这三个事例,

初中作文之选材训练

第八讲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选材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好”作文的标准 项目一等(好) 内容 (25分) 25-21 切合题意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二、进入新课。 1、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2、赏析考场佳作,寻找选材原则 【题目】: 下图是一个购物袋,其巧妙的设计,不仅让人感受到创意给生活带来快乐,而且给人许多思考和启示。请你以《创意的快乐》或《创意的启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示例1】:(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当我乘坐列车穿越崇山峻岭时,我得感谢瓦特得创意所带来的快乐; 当我乘坐飞机遨游蓝天时,我得感谢莱特兄弟的创意所带来的快乐; 当我拿起电话与好友“天涯若比邻”时,我不得不感谢贝尔的创意所带来的快乐…… 【示例2】: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名牌大学读书时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创意,由此开始了完成其创意的漫漫人生路。当他的软件和驱程公布于世时,世界为之惊叹,天地为之黯然。在他的创意下,电脑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无数人因此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解决了手写文章的烦恼,对于小孩来讲,他们也找到了一种新的游戏工具。比尔的创意让无数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从此找到新的生活乐趣。 【示例3】:(选用真实具体的材料) 当你晚上夜归时,四周昏暗,你用钥匙摸索了很久,也找不到插口,你会烦躁、焦急吧?在一届青少年发明大赛中,一位小学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发明了一把在黑暗中碰着硬物会发光的钥匙,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示例4】:(选用新颖、有特点的材料) 创意是柳宗元笔下的游鱼,俶尔远逝,灵动非凡,带着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 创意是易安构思中的舴艋舟,小而轻巧,载不动她那滚滚东逝的愁思; 创意更是曹操诗中的星雨,想象无边,日出其中,日出其里,如一盏明灯照亮你我的生活……”【明确】内容题材选用的基本原则 1)紧紧围绕中心 2)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3)选用真实具体的材料 4)选用新颖、有特点的材料 3、运用选材原则,判断选材误区 【题目】: 国外一位年老的亿万富翁望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真是羡慕你们,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买回青春!”是啊,年轻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最有价值的财富。其实,除年龄外,你还拥有许多许多,如亲情、友谊、健康、毅力、知识、活力等,只要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很富有的。 请以“我也是富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示例1】:(审题不清导致材料用错) 丛飞,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他从来都没有好的经济能力,他只有靠自己动听的嗓音赚一点钱。本来他赚的钱已经少了,但他还是会尽自己的全力将自己赚的钱捐给希望山区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他无怨无悔,不向他人,不向社会要去一点功名利录,只是无私地奉献着,可惜,这位人间天使不幸在2005年因肺癌去世。虽然丛飞去了,但他是一位富翁,因为他有良好的品性和高尚的人格。

作文的选材布局

一、复习预习 审题:我们在审题时,要在找准题目中好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写什么”。因为在应试作文是确定“写什么”远比确定“怎么写”要重要的多。“写什么”一指题目要求写什么。二指根据题目要求,“我”可以写什么。 立意:注意的六个原则: 不偏不倚求“准确”;细心体验诉“真情” 自信泛爱求“积极”;立意集中求“鲜明” 比较琢磨求“深刻”;匠心独运求“新颖” 二、知识讲解 选材 题目审好后,下一步是确定“选材”的问题,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选好材呢?请记住“选材”的口诀: 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 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 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 老师在阅卷时,对学生的习作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材料平淡,材料老套,没有新意。比如:《成功》——终于获奖了。《快乐》——获奖了,考好了,非常快乐。《苦恼》——成绩不好,真苦恼。《苦难后的芬芳》——成绩变好了,上次没考好,这次考好了。《难忘的一件事》——获奖的一次经历。……许多学生,选材没有新意,就一个材料“换汤不换药”。 选用材料的标准: 1.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2.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比如有位学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 300 元。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当然还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学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3、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 如果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是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4.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由于我们我们的学生经历有限,所以选材一般还是从学校、家庭和简单的社会,所以一般设置作文方面基本上就是三类:亲情(父母的爱)、友情(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励志(自信、坚持、勇敢、执着、坚强)等) 布局 文章一般由开头、过程、结尾三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对文章的整体起着很大作用 (一)开头:开头是首先吸引人的部分,所以最好能够做到这几点:点题、引下文、确立主旨。下面是一些作文开头方式: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人物、事件或点明文章的主旨:直接入情节。简洁明快。《攀比风,可以休矣》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显示明朗简捷的文风。 2、欲扬先抑: 《同桌》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她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们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家都叫她“虎妞”。 蓄声造势可酝酿出一波三折的效果 3、描形绘神: 《同桌》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平,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似电影镜头一般,让主人公先出场。抓住特征描写,寥寥几笔,点化出人物的特征。 4、倒叙式:先交代结果,再介绍起因、经过。制造波折。 《学会坚持》 “站在山巅,看着山下的美景,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想想刚刚经历的画面又清晰的浮现在眼前,是坚持让我看到了眼前的美景” 5、排比句:一般我们仿句都要仿照别人的句子,在作文里,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先想一个优美的句子然后仿自己的句子。这样既思路清晰也让人感觉文采较强。 《成长见证母爱的可贵》 母爱是温暖的港湾给我们遮风挡雨,母爱是春日里的阳光给我们温暖,母爱是夏日里的阴凉给我带来凉爽······ 6、截取精彩: 《报童》 “卖报,卖报!”街上又传来熟悉的声音。“今天的消息好哇!一份八块钱。”他今天的叫声似乎特别凄楚,我眼前那瘦小的身影在我脑中盘旋,久久不去…… 由事件最精彩之处开始,再叙述经过,此法最吸引人。 7、歌词开头: 《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东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东离家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东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东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 歌词表达的感情比较透彻,尤其是好的歌词,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思。 8、环境描写: 《留在记忆深处的……》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开若合的记忆的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逝去,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人间自有真情在》 银色的月光洒遍人间,显得那么凄凉,昏暗的灯光在屋内闪动着,在这忧闷的环境中,夹杂阒爸爸痛苦的呻吟,妈妈无力的叹息,我非常慌乱,忧虑。这已是深夜十点了,患病的爸爸静静在躺在床上…… 环境描写开头可以渲染气氛,为行文作铺垫。

初中作文指导:怎样选材

怎样选材 同学们好,这一周咱们集中学习选材问题。我一共讲三部分:一是讲讲选材的要求,二是讲讲选材的方法,三是讲讲平时怎样积累材料。 第一部分,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小而有意义的材料。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当过什么大英雄,得过什么大奖,见过什么大人物等等,有的还胡乱地编造事实,结果爸爸在自己的笔下走了样。 其实,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可算是大人物了,作者并没有去写他在花山夜以继日地操劳,怎样指挥作战,怎样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等,而是写了他"把乡亲请回来碾米"、"给乡亲送茶"、"和乡亲说茶、给乡亲端茶、推碾子"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由于作者把这几件小事情写得很真实,就很好地反映了毛主席在花山关心人民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样一个大主题。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也是通过看到"很多人来吊唁",回忆"伯父和我谈《水浒》"、"谈碰壁"、"看到伯父为车夫上药"、"听女佣谈伯父"这些日常小事来反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还有《一夜的工作》、《诚实的孩子》、《吃墨水》、《数星星的孩子》、《我的爸爸》、《小摄影师》、《亲人》、《渡船》、《落花生》等都是用日常小事作为素材来颂扬某个人的精神品质或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 选择材料要小要有意义。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对此,有些同学在理解上有偏面。他们以为,有意义的事只是拾金不昧、乘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之类“好人好事”,或者是英勇机智地与坏人作斗争、冰河上救人、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这样的大事。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类事,就没有材料可写了,因而一提笔写作文就为难,有的甚至就把作文当作编故事了。其实,写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写好人好事或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写,重大题材应该写,但我们不能用这个框子限制自己。大事可以教育人,小事也同样能使人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能给人留下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