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设计期末复习题

站场设计期末复习题
站场设计期末复习题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一、填空题

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导曲线半径(),侧向通过允许速度(),道岔全长()。

2、站台间的跨线设备一般有()、()和()三种。

3、线路终端连接由()、()、()三部分组成。

4、信号机前的钢轨绝缘位置,原则上应与()设在同一坐标处。

5、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

6、车场按用途分为()、()、()及等。

二、选择题

1、到发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5 B.5.3 C.6.5 D.5.5

E.站台宽+3.5米

2 、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5 B.5.

3 C.6.5

D.5.5

E.站台宽+3.5米

3、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号

A.6

B.7

C.9

D.12

E.18

4、从运转方面考虑,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形式以()为佳。

A.站坪位于半凹形纵断面上

B.站坪位于凹形纵断面上

C.站坪位于凸形纵断面上

D.站坪位于半凸形纵断面上

5、线路的连接形式有()。

A.线路终端连接

B.交分道岔

C.单渡线

D.交叉渡线

E.转盘

F.线路平行错移

三、名词解释

1、单进路

2、有效长

3、道岔辙叉号码

4、建筑限界

5、单开道岔

6、线路全长

7、铺轨长度

8、车场

9、站坪

10、咽喉区

11、咽喉区长度

12、普通线路终端连接

四、简答题

1、车站线路按作业和用途不同分为哪己类?能在车站平面图上区分。

2、车站各类线路的用途是什么?

3、车站线路、道岔如何编号?

4、何谓限界?铁路最基本的限界有哪些?

5、车站相邻线路中心间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6、绘图说明道岔中心线表示法的组成要素。

7、常用的道岔有那几类?

8、道岔的辙叉号数是如何选定的?辙叉号数大小与撤叉角、导曲线半径、道岔全长、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占地长度间的关系?

9、站场设计时,道岔撤叉号的选用规定。

10、确定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轨缝Δ?插入短轨与插入直线段是否相同?

11、两相邻道岔连接时,为何要在其间设置直线段f?

12、夹直线的种类有几种?各有何含义?其取值如何?

13、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即线间距)是如何确定的?

14、车站线路有哪些连接形式?

15、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与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分别在什么场何下采用?绘图说明其组成要素。

16、何谓梯线?常用的梯线有哪些?

17、为何要计算线路的全长?站内正线为什么不另记全长?

18、有效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具体如何确定有效长?

19、绘图说明线路全长与铺轨长的关系。

20、何谓梯线?常用梯线有哪些?

21、.直线梯线与复式梯线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

22、车站站坪在平面、纵断面设计上有何要求?

23、站场排水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23、缩短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24、对称道岔的特点是什么?

25、如何设置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节?警冲标应设在什么位置?

五、计算题

1、在两相邻线路间设有水鹤,已知水鹤的建筑限界为2150mm,水鹤宽610mm,试求线间距。

2、填写下列有效长推算表。

线路编号运行方向

X 坐标

共计有效长之差有效长左部右部

1

上行119.926 874

下行80.352 21.008

2

上行121.967 0

下行102.819 118.467 0 850 3

上行99.319 59.746

下行56.246 62.221

3、K站A端咽喉布置如图所示,中间站台宽8m。

要求:

(1)给咽喉道岔进行编号;

(2)确定各线间的线间距:

(3)在图上标出出站信号机位置并编号;

(4)计算两相邻道岔间的岔心距。

4、某中间站布置图如下所示,正线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90km/h,混凝土枕。

要求:

(1)根据到发线及正线的接发列车情况,在图上标出出站信号机并编号;

(2)给图上道岔进行编号;

(3)在图上标出各线的有效长范围;

(4)计算各线有效长。

第二篇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

一、填空题

1.会让站的到发线一般应设两条,以便车站具有()列列车同时交会的条件。

2.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3.单线中间站一般应设()条到发线,以便车站具有三交会的条件。

4.单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一般按()进路设计,双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原则上按()设计为()进路。

5.货物线的布置形式有()和()两种形式。

6.单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与()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条线路。

7.双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与()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条线路。

8.旅客站台的高度有高出轨面()米、()米和()米三种。

二、简答题

1.试绘出一具有一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并说明为什么规范推荐将到发线设于站房对侧?

2.试绘出规范推荐的具有两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并标出各股道的有效长?

3.为什么纵列式会让站到发线要逆运行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4.用线路中心线绘出两条到发线分设在正线两侧的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表示出线路、道岔、站房、站台及客货进路等)。

5.会让站与越行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中间站与会让站、越行站的区别是什么?

7.中间站的货场一般有几个设置位置,各有何优缺点?

8.中间站有哪些作业?

9.中间站有哪些设备?

10.何谓安全线、避难线?安全线和避难线作用的异同点?

11.避难线有哪些设计方案,各有何优缺点?

12.天桥和地道两种跨线设备,各有何优缺点?

13.设置安全线的条件是什么?

14.尽头式和通过式货物线各有什么优缺点?

15.货物线与相邻到发线的间距为什么要比一般线间距(5m)宽?

16.中间站改扩建原因及要求,如何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17.中间站货物线的功能?货物线的数量与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8.绘制横列式中间站的布置图(5股到发线)。

19.中间站两端的八字形渡线如何设置?

20.哪些情况之下,应设置安全线?

三、名词解释

1.车站最高聚集人数

2.站同左

3.避难线

4.中间站

第三篇区段站

一、填空题

1.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设在()、()、()、()、()五种方案。

2.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位置,其次是设于()位置。

3.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及()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4.研究区段站各类图形及其演变与发展,应以()为主要依据,以()和()为基本目标,以分析列车和机车车辆在站内的()及()为主要方法,来探索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从而掌握各种图形内在的规律,()和()。

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产生原因是(),解决办法为()。

6.枢纽区段站各方向之间的车流分为()、()和()。其中,对车站作业产生最不利影响的是()。

7.影响区段站到发线数量的主要因素有()、()、()、()、()。

8.区段站机车走行线的数量,主要根据()确定。

9.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设于站对右时,机走线一般应设于(),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左时,机走线应设于()。

10. 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如设有外包机务段正线,机走线应设于()。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左时,如设有外包机务段的正线,则机走线应设于(),如不设外包机务段的正线,机走线应设于()。

11. 新建横列式区段站设有机走线时,在()处应设置机待线。

12. 机待线的布置形式有()和()两种,一般以采用()较好。

13. 根据我国运营工作的实践,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采用()进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一般设计为()进路,分别按()方向接发列车。

14. 除正线外,在单线区段站,应另有()条到发线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在双线区段站上,上、下行应各有()条到发线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15. 新建横列式区段站设有机走线时,在()处应设置机待线。

二、名词解释

1.枢纽区段站

2.本线车流

3.转线车流

4.折角车流

5.车站通过能力

6.咽喉道岔组

7.妨碍时间

8.到发线空费时间

三、简答题

1.绘图说明区段站的各项作业流程。

2.为何区段站的到发场紧靠正线布置而调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

3.枢纽区段站的车流可分为哪几类?决定第三方向引入位置的是什么车流?对车站作业产生最不利影响的是什么车流?

4.写出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各项因素的含义。

5.写出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各项因素的含义。

6.影响区段站到发线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7.当站房与城镇同侧时,机务段为何不宜设在站房同侧?

8.区段站机务段为什么首先选择设在站对右的位置?

9.机务段设在站对并有何优缺点?

10.绘图说明为什么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中,机务段设在站对左时,机走线设在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为好?绘图说明。

11.为什么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中,机务段设在站对右时,机走线设在上下行两到发场之间为好?绘图说明。

12.为何双线客货纵列式区段站解决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客货交叉?

13.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目的是什么?

14.横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

15.双线纵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

16.双线客货纵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

17.简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

18.到发线数量确定的方法主要有几种,分别用于何种情况?

19.车站的机走线、机待线和机车出入段线的各自用途是什么?

20.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点?

21.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缺点?

22.设计区段站咽喉区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23.什么是车站通过能力?为什么要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24.什么是咽喉通过能力、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

25. 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点?

五、论述题

1.试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有何优缺点。

2.⑴绘简图表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

⑵简述机务段合理位置的理由。

⑶指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最主要缺点,说明产生该缺点的原因及消除的途径。

(完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相同条件下,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下列指标哪个增长最快? () A.结构底部轴力 B. 结构底部弯矩 C. 结构顶部位移 D. 结构顶部剪力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楼层净高的多少?() A. 1/20 B. 1/25 C. 1/30 D. 1/35 3、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之比值大于何值?() A. 3 B. 2.5 C. 2 D. 1.5 4、7度抗震时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横向剪力墙的最大间距是多少?() A. 65M B. 60M C. 55M D. 50M 5、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满足下列何种条件?() A. 不得小于2.5h(h为梁截面高度) B. 不得小于2h(h为梁截面高度) C. 不得小于500mm D. 不得小于600mm 6、C类地面粗糙度指的是下列哪项?() A.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B. 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C.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7、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则结构薄弱层位于何处?() A. 任意一层 B. 结构顶部 C. 结构中部 D. 结构底部 8、一规则框架,其底层计算高度为4.5m,用反弯点法近似计算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底层反弯点高度为何值(单位m)?() A.2.0m B.2.5m C.3.0m D.3.5m 9、在地震区一般不允许单独采用下列哪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筒体结构 B. 框支剪力墙结构 C. 框架结构 D. 剪力墙结构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结构试验期末复习题

1、结构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按试验对象可分为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按荷载性质可分为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按试验场所可分为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按试验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2、动载试验主要包括:疲劳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风洞试验 3、结构试验一般可分4个阶段:试验规划和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和总结 4、重力加载包括:直接重力加载、杠杆重力加载 5.水可作为对建筑结构施加的重力荷载。 6.荷载支承装置分为竖向荷载支承装置和水平荷载支承装置。 7、气压加载有正压加载和负压加载两种方式。 8、可采用卷扬机、绞车、螺旋千斤顶、螺旋弹簧、倒链等方式实现机械加载。 9.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和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 10.试件设计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求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 11.结构试验中,采用分级加载一方面可控制加载速度,另一方面便于观测结构变形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12.应变测量方法包括: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手持式应变仪测量方法和振弦式应变计测量方法。 13.测量挠度的仪器包括:①百分表及挠度计;②电子百分表;③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④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⑤刻度尺和水准仪。 14.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控制液压油的流向,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液压油的流量。 15.液压加载法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油压使 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 16.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包括:自由振动法、共振法、脉动法 17.冲击力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振动响应,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18.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为了能再现地震力作用下,墙体经常出现的斜裂缝或交叉裂缝的破坏现象,在墙体安装及考虑试验装置时必须要满足边界条件的模拟。 1、下列(D )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2、下列(E )不属于长期荷载试验。 A 混凝土的徐变 B 预应力钢筋的松弛 C 混凝土的碳化 D 钢筋的锈蚀 E 混凝土试块150×150×150抗压试验 3.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D ) 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鉴定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C )。A.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B.提供设计依据 C.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D.提供实践经验 2.工程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 C ) A.试验规划阶段 B.试验准备阶段 C.试验加载测试阶段 D.试验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3.在结构试验中应优先选择的结构就位形式是( A )。 A.正位试验 B.卧位试验 C.反位试验 D.原位试验 4.结构试验中,钢结构的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B )。 A.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5.对于量测振动频率、加速度等参数的动测仪表,要求仪表的频率、加速度范围( A )被测动态参数的上限。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6.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与实际尺寸的足尺结构相比,不具备的特点是( D )。 A.经济性强 B.数据准确 C.针对性强 D.适应性强 7.集中荷载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B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8.弯矩或扭矩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C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9.弹性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缺点是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 ) A.金属材料 B.石膏 C.水泥砂浆 D.塑料 10.哪一种模型的制作关键是“材料的选取和节点的连接”?( C )A.混凝土结构模型B.砌体结构模型C.金属结构模型D.有机玻璃模型11.强度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A ) A.模型钢筋 B.微粒混凝土 C.模型砌块 D.水泥砂浆 12.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属于机械力加载设备?( B ) A.杠杆 B.弹簧 C.手动液压千斤顶 D.水 13.机械力加载设备中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D ) A.卷扬机 B.吊链 C.螺旋千斤顶 D.弹簧 14.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A ) A.实际受力和边界条件 B.位移的边界条件 C.边界条件 D.平衡条件 15.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型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试题

第一章导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黑体为答案) 1. 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 设计文化学 2 人机工程学 3 设计美学 4 设计史学 2. ( )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 波普运动 2 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 按照( ) 的说法: “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 3 索特萨斯 4 莫里斯 4. ( ) 理论自60 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 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 4 符号学 5. ( )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 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 格罗佩斯 2 贡布里希 3 米斯 4 莫里斯 二、简答题 1. 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 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 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 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 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 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 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 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 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 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 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 他在1936 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 年至1863 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 于1893 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2005 ——2006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号: 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 任课教师: 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土木02级 学生人数:130 印题份数:140 学号: 姓名: 311n λ??+ ?i q H ,

∑, F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贾正甫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3土木工程学生人数:90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共 1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设计任课教师: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04土木工程学生人数:175 印题份数:200 学号:姓名: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期末考试题

试验设计期末试卷A 一、判断题 双因素优选法的方法包括:对开法、旋升法、平行线法和黄金分割法。 拟水平法不能保证整个正交表均衡搭配,只具有部分均衡搭配的性质。 在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中,可以直接用极差来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拟水平法不仅可以对一个因素虚拟水平,也可以对多个因素虚拟水平,是正交表的 选用更方便、灵活。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是 2、属于单因素优选法的是 3、L n (rm )括号中的r 表示 横行数 4、图一反映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交互作用是不能随意安排的。 3、 若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则表头设计可以使任意的。 4、 5、 两数的对数平均值总大于他们的算术平均值。 6、 一组试验值的几何平均值常小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7、 A 、综合平衡法 B 、综合评分法 C 、综合评价法 A 、黄金分割法 B 、A 旋升法 C 、对开法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的水平数 C 、正交表的

图一(见课本卩9,图(a )) A 、精密度好,正确度不好 B 、精密度不好,正确度好 C 、精密度好,正确度好 三、填空题 1、试验数据表可分为两大类:记录表 和纟吉果表示表 2、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通过那个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 析法。 3、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称为 空白列。 r 水平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要占 r-1列。 b 5、对指数函数 —ae ,选择适当的变换,使之变成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 In y =1 n a +— X 。 四、计算题 1、设甲、乙两组观测值为: 试在显著水平a=0.05时,检验乙组测定值是否有系统误差? (T 1=33, T 2=63) (答案见课本14页) 2、为考察温度对某种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选取了五种不同的温度,在同一温度下各 ,一种是方差分 4、二水平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占 列,三水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占 两 列, 甲:8.6 10.0 9.9 8.8 9.1 9.1 乙:8.7 8.4 9.2 8.9 7.4 8.0 7.3 8.1 6.8 已知甲组数据无系统误差,

社会学概论机考试题

?[单项选择](1/32)、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2分) ? A 、亚洲 ? B 、美洲 ? C 、南美洲 ? D 、欧洲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2/32)、()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2分) ? A 、米德 ? B 、埃里克森 ? C 、库利 ?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3/32)、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2分) ? A 、符号互动学 ? B 、常人方法学 ? C 、结构功能论 ? D 、社会交换论 ?我的答案:B ?[单项选择](4/32)、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2分) ? A 、长辈关系 ? B 、亲戚关系 ? C 、亲子关系 ? D 、亲人关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5/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2分) ? A 、超城市化 ? B 、过度城市化 ? C 、逆城市化 ? D 、城市化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6/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2分) ? A 、帕森斯 ? B 、丁伯根 ? C 、斯宾塞 ? D 、库利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7/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2分) ? A 、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 B 、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 C 、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 D 、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8/3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2分) ? A 、社会制度 ? B 、社会行动 ? C 、社会结构 ? D 、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9/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2分) ? A 、专业化的程度 ? B 、职务 ? C 、报酬的高低 ? D 、社会声望的高低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10/32)、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2分) ? A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我的答案:B ?[判断](11/32)、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2/32)、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判断](13/32)、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4/32)、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5/32)、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B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3.方差:用样本容量n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的平方和,称为方差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5.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6.变异系数: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7.抽样:通常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信号抽取样值的过程。 8.总体参数:所谓总体参数是指总体中对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9.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概念很宽泛(譬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方差等等),到现在 为止,不是所有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分布的关系都能被确认,只是常见的一些统计量和总体分布之间 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了。 10.正态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又名 高斯分布 11.假设测验:又称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 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 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 12.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3.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15.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定义为相关系数r的平方 16.随机误差: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 17.系统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 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正态分布N(μ ;σ)中,如果σ相等而μ不等,则曲线平移, ( ) 2. 如果两个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的平均数相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来自同一总体() 3. 当我们说两个处理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我们有99%的把握肯定它们来自不同总体. 4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5 激素处理水稻种子具有增产效应,现在在5个试验区内种植经过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激素处理的水稻种此试验称为三处理五重复试验() 6.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精度。() 7.精确度就是指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8.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9.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从全部组合的处理中随机选取部分组合进行试验。() 10.如果回归方程Y=3+1.5X的R2=0.64,则表明Y的总变异80%是X造成。()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与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有什么不同? 2. 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在统计推断中有何 作用? 3. 什么是多重比较中的FISHER氏保护测验?4. 样本的方差计算中,为什么要离均差平方和 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5. 如果两个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小于0.5,是否它们就没有显著相关性? 6. 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有何异同?

设计概论试题3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设计的本质特征有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 .设计中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五种。 .广告的艺术设计史整个广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可以分成五方面,即: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电脑制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的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以及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 .在纷繁复杂的视觉符号系统中,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照性质分类,标志可以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按照主题分,可以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 .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复合插图三种。 .广告有五个要素: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广告信息、信息接收者、广告媒体和广告目标。 . 产品的功能、造型、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 .视觉传达设计 答: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 .广告 答: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 ()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三、简答题(共分)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阶级斗争理论 D.政治经济学? 四、 五、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七、? 八、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普遍调查 C.实地实验 D.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十六、

十七、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实地研究 D.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关系性社会结构 C.规范性社会结构 D.整体性社会结构? 二十二、 二十三、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 B.人口规模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二十五、 二十六、9.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文化边际 C.文化震惊 D.文化排斥? 二十八、 二十九、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 B.孙本文 C.李达 D.费孝通? 三十一、 三十二、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设计学概论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2级设计专业) 《设计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设计的英文是( A )。 A、Design B、Deisgn C、Diesgn D、Dsiegn 2、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如( B )、机械设备等外观造型设计等创意活动。 A、家居用品 B、电子产品 C、服饰衣帽 D、交通工具 3、( B )的出现,使人类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 A、石器 B、陶器 C、青铜 D、铁 4、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是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作品( D )年沙利文设计。 A、1901B、1902C、1903D、1904 5、宋代五大名窑中的( C )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 片”。 A、钧窑 B、汝窑 C、哥窑 D、官窑 6、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 D ),为汉武帝祖母使用,是汉代灯具的杰出代表作品。 A、牛灯 B、羊灯 C、树形灯 D、长信宫灯

7、在中国设计历史长河里体现着“满饰之美”的种类是( A ) A、青铜器 B、瓷器 C、漆器 D、清代家具 8、由著名设计家勒·柯布西耶营造的( D )教堂,成为现代教堂建筑的著名实例。 A.圣保罗 B.佛罗伦萨 C.圣彼德 D.朗香 9、佛光寺、南禅寺位于( A )省境内。 A、山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10、《金刚经》的( B )证验中国印刷技术的最早成就。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封底 11、瓷器上加印“”三角形,是代表( C )的等级符号。 A、一等品 B、二等品 C、三等品 D 、都不对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 D )汴京繁华的街景。 A、元朝 B、明朝 C、南宋 D、北宋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园冶》是明清园林建筑理论的重要书籍,作者是( B )。

建筑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一、 计算题(每题20分, 共60分) 1. 某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外纵墙第三层墙体的受力如图1所示,试根据所给条件验算墙体顶截面和底截面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已知: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0a =196mm, 窗间墙宽 1.8m, 墙厚 370mm, MU10砖, M2.5混合砂浆, f=1.3N/2mm ,计算高度0 3.3H m =, []22β=, 顶截面取 0.668?=, 底截面取0.856?=。 2. 某双跨钢筋混凝土排架柱承受风荷载如图2,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排架的剪力和弯矩。已知条件: u H H λ=,u l I n I =, 411311131811n C n λλ????+- ? ?????=??+- ??? , 2133uA uC I I ==×6104mm ,7200uB I =×6410mm 。 lA lB lC I I I ===12305× 6410mm 。 11i i R C q H = , 11 1i i i n i V F F δηδ==∑ , 3 11c l H C E I δ= 。 3. 某二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如图3所示,梁、柱线刚度已分别标于图中,试用D 值法计算各柱剪力。 已知: 一般层:边柱24 2c i i i i +=,中柱12342c i i i i i i +++=,2i i α=+ ; 底层:边柱2c i i i =, 中柱12 c i i i i +=, 0.52i i α+=+; 1jk jk n jk D V F D =∑∑ , 212c jk jk i D h α= 。 问答题(每小题10分, 共100分) 1.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采用塑性方法设计时,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采用弯矩调幅法时应满足的三项基本要求是什么?(1、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不宜超过25%;2、调幅洁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不应超过0.35,也不宜小于0.1;如果截面配有受压钢筋,计算ξ时可以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当采用冷拉钢筋时,ξ不宜大于0.3;3、用弯矩调幅法确定调幅后相应的跨内弯矩时,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2. 欲求某四垮连续梁的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第二支座绝对值最大负弯矩及第一支座内边缘最大剪力时, 其活荷载布置方式如何? (请给出活荷载布置示意图)(1、求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跨和第三跨;2、求第二支座绝对值最大负弯矩,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第二和第四跨;3、求第一支座内边缘最大剪力,应将活荷载布置在第一跨和第三跨。) 3. 影响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房屋空间性能的因素很多,具体包含屋盖刚度、横墙间距、屋架的跨度、排架的刚度、荷载类型、多层房屋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试验设计期末考试题

试验设计期末试卷 A 一、判断题 1、双因素优选法的方法包括:对开法、旋升法、平行线法和黄金分割法。 ( ) 2、交互作用是不能随意安排的。 ( ) 3、若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则表头设计可以使任意的。 ( ) 4、拟水平法不能保证整个正交表均衡搭配,只具有部分均衡搭配的性质。 ( ) 5、两数的对数平均值总大于他们的算术平均值。 ( ) 6、一组试验值的几何平均值常小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 ) 7、在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中,可以直接用极差来确定因素的主次顺 序。 ( ) 8、拟水平法不仅可以对一个因素虚拟水平,也可以对多个因素虚拟水平,是正交表的选用更方便、灵活。 ( )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是 ( C ) A 、综合平衡法 B 、综合评分法 C 、综合评价法 2、属于单因素优选法的是 ( A ) A 、黄金分割法 B 、A 旋升法 C 、对开法 3、 )(m n r L 括号中的r 表示 ( B )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的水平数 C 、正交表的横行数

4、图一反映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一(见课本P9,图(a )) A 、精密度好,正确度不好 B 、精密度不好,正确度好 C 、精密度好,正确度好 三、填空题 1、试验数据表可分为两大类:记录表 和 结果表示表 。 2、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通过那个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 ,一种是方差分析法 。 3、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称为 空白列 。 4、二水平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占 一 列,三水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占 两 列,r 水平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要占 r-1 列。 5、对指数函数x b ae y =选择适当的变换,使之变成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 b a y + =ln ln 。 四、计算题 1、设甲、乙两组观测值为: 甲: 乙: 已知甲组数据无系统误差,试在显着水平a=时,检验乙组测定值是否有系统误差?(T 1=33, T 2=63) (答案见课本14页)

设计学概论1至3章

广东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 期末 )考试试题 - 第 1 页,共 2 页 考试科目: 《设计学概论》 适用年级专业: 注意:1.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试卷、答题卷上都要填写班别、姓名、学号,否则按缺考处理。 3.考试结束后,本试题纸,要连同答题卷一同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 分,共 分) 1、曾担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纳斯,于1936年出版的 。 2、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的 人物是 。 3、1953年由 和 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 4、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包括哪六个方面: 、 、 、 、 5、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 、 、 三个分支。 6、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设计理论有 、 、 。 7、 的出版,才标志着设计史论研究在我国已被提升到了显学的地位。 8、设计学研究的对象 。 9、康德认为美有两种: , 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 10、设计中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 、 、 、 。 11、“现代设计之父” 。 12、设计学是 , 结合的成果,设计科学一概念是1969年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 值 100 系别 : 班别: 姓名: 学号: …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赫伯特.西蒙的名著中正式提出。 13、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日本经济= 。 14、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 15、我国的陶器起源很早,其中主要有黄河中上、为中心的彩陶; 16、最早的居住方式:、。 17、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著名作品:的设计艺术、设计艺术。 18、明代家具的设计特点:、、、。 19、的装饰手法标志着中国陶瓷进入了“彩瓷时代”中国陶瓷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20、元代的丝织品中以一种叫纳夫石的夹金织物最具特色称。宋末元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出现使地区成为了棉纺织中心之一。 21、中国兵器大致经历了、、、的四个发展阶段。 22、清代阮元撰写的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 二、名词解释(共 6题,每题分,共分) 1、符号学理论 2、工业设计 3、商品的附加值 4、失蜡法 5、系统论 6、混沌理论 三、简答题(共7题,每题分,共分) 1、简述设计的目标。 2、列举五部以上的中国古代设计论著。 3、分别简述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 4、简述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5、简述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特点。 6、简述中国古代的建设设计特点。 7、简述设计史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加一分)。 第2 页,共2 页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情况下。 A、

A 、弹性方案 B 、刚弹性方案 C 、刚性方案 D 、B 和C 9、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 同时考虑。 A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 、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 、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10、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内 力。 A 、风荷载 B 、吊车荷载 C 、恒载 D 、屋面活荷载 11.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A 对结构有利时 q γ< B 无论何时q γ> C 无论何时 q γ=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 12、与 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A 10.5s b γξ≥- B min ρρ≥ C 20(10.5)c b b M f bh ξξ≥- D 2s x a '≥ 13、与V≥ f c bh 0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 A min sv sv ρρ> B max sv sv ρρ≤ C 0.24 t yv f f ρ> D 0.24t sv yv f f ρ< 14、混凝土的收缩( ) A 随混凝土的压应力增大而增大 B 随水灰比增大而增大 C 随混凝土密实度增大而增大 D 随养护齢期增大而增大 15、混凝土连续梁按塑性设计时的破坏是指() A 形成机构 B 某一截面钢筋屈服 C 几个截面钢筋屈服 D 塑性铰转动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