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借词、意译词、仿译词

1、借词:指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例如:

(sofa)

沙发

↙↘

新概念音义结合关系

↓↓

“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shāfā”与“某种坐具”两边有扶手的坐具“新概念”。

2、意译词:指只引入新的外来概念,但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

来表达它。例如:

(cement)

水泥

↙↘

水泥

↓↓

定中

↘↙

合成词

3、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而构词材料和构词

规则分别与所源自的外语词有对应关系。例如:

(blackboard)——黑板

↙↘↙↘

black board 黑板

↓↓↓↓

定中定中

↘↙↘↙

内部形式内部形式

[′bl?kb ?:d] [xei55 pan214] 外部形式

二、洋泾浜

1、洋泾浜的含义

洋泾浜(又称为“皮钦语”(pidgin),是当地人在与外来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

洋泾浜英语的基本词汇来自英语,并对其语音有所改造,语法则采用本族语。

例如:

My no can.= I can not.

Two piecee book = two books

洋泾浜在世界很多通商口岸或国境接界处都出现过:洋泾浜法语;地中海沿岸口岸的“萨比尔”(Sabir)话: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混合。

查理斯·李兰德《洋泾浜英语歌集》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

?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 )

?一元洋钿温淘箩(ONE DOLLAR )

?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 )

?翘梯翘梯喝杯茶(HAVE TEA )

?雪堂雪堂请侬坐(SIT DOWN )

?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 )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爷叫泼茶娘卖茶(FATHER / MOTHER )

?丈人阿爸发音落(FATHER IN LAW )

?You ask me, me ask who?

?Let me see see.

?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 the people die .

?We two who and who?

?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

?Welcome your presence

?Can you say Chinese?

?I tomorrow go to Shanghai

?To run business = Open.(营业中)

三、克里奥耳语(creole)

克里奥耳语也叫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语言。

问题:克里奥耳语与洋泾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的含义。

二者的联系:洋泾浜和克里奥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语言接触形式。克里奥耳语最初的语言形态与洋泾浜完全相同(基本取自殖民者语言的数量很小的词汇和经大幅改造的音系和极简单的语法)。

二者的区别:洋泾浜使用场合有限,不作为母语传授给下一代。一旦社会环境改变,就会自动消失。所以一般不被看作正式的语言,还算不上"混合语"。克里奥耳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语音的演变

?语法的演变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第一节语音的演变

语音演变(历时音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1)语音演变机制

音位系统的发展包括:内部音位的合并、音位的分化、音位关系的改变等。

中古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在音韵学上称为“三十六母”,是唐宋时期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

中古汉语辅音音位的读音构拟:

帮[ p ] 滂[ p‘] 并[ b ] 明[ m ]

非[ f ] 敷[ f‘] 奉[ v ] 微[ ?]

端[ t ] 透[ t‘] 定[ d ] 泥[ n ] 来[ l ]

知[ ?] 彻[ ?‘] 澄[ ?] 娘[ η] 日[η?]

见[ k ] 溪[ k‘] 群[ g ] 疑[?] 晓[x ] 匣[?]

精[ ts] 清[ts‘] 从[dz] 心[ s ] 邪[ z ]

照[ t?] 穿[t?‘] 床[d?] 审[ ?] 禅[?]

影[ ?] 喻[ j ]

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辅音音位系统对照简表

帮[ p ] 滂[p‘] 并[ b ] 明[ m ]

[ p ] [p‘] [ p ] [p‘][ m ]

非[ f ] 敷[ f‘] 奉[ v ] 微[?]

[ f ] [ f ] [ f ] [ 0 ]

端[ t ] 透[ t‘] 定[ d ] 泥[ n ] 来[ l ]

[ t ] [ t‘] [t ] [t‘][ n ] [ l ]

知[ ?] 彻[ ?‘] 澄[ ?] 娘[η] 日[η?]

[ t?] [ t?‘] [t?] [t?‘][ n ] [?]

精[ ts] 清[ ts‘] 从[ dz] 心[ s ] 邪[ z ]

[ts][t?] [ts‘][t?‘] [ts] [ts‘] [t?] [t?‘][s] [?] [s] [?]

照[ t?] 穿[ t?‘] 床[ d?] 审[ ?] 禅[?]

[t?] [t?‘] [t?] [t?‘][ ?] [?]

见[ k ] 溪[ k‘] 群[ g ] 疑[?]

[k][t?] [k‘] [t?‘] [k] [k‘] [t?] [t?‘][n] [0]

影[?] 晓[x ] 匣[?] 喻[ j ]

[0] [x ] [?] [x ] [?] [0]

①音位的合并

“并、定、澄”分别归入或部分归入“帮、滂、端、透、知、彻”。这一历史音变现象称为“浊音清化”。

演变的条件是:中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凡声调是平声的一律变成了送气清音,凡声调是仄声的一律变成了不送气清音。

参阅《语言学纲要》246-247页。

②音位的分化

“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除了遵循“浊音清化”规律外,同时还分化出现代汉语[t?]

[t?‘] [?] 等声母,这属于音位的分化。分化的条件是这

些音与[i][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参阅248页。

③音位关系的改变

由于“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

等母在与[i] [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时,分化出现代汉语[t?] [t?‘] [?],所以现代汉语[ts ][ts‘][s][ k ][ k‘][x]

不与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阅《纲要》229页。

?音位的分合必然导致音位间的对立关系发生变化。

?例如,中古汉语声母:

p p‘ b‘

t t‘ d‘ [+清, +浊] ;[ +送气, -送气]

k k‘ g‘

?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b‘、d‘、g‘/的消失使得“[+清,+浊]”对立消失,以上三组音位只剩下:

p p‘

t t‘ [+送气,-送气]

k k‘

?语音规律是受时间、空间和发音条件的限制的。这些条件具体如下:

?①发音条件限制。

?语音的发音条件也对语音规律有制约作用。例如,前面所说的?°浊音清化?±的条件就是限于口音(浊塞音、浊塞擦音),不涉及鼻音和边音。

?②时间限制。

?某一语音规律只在一段时间内起作用,过了这个时间段,即使条件相同也不起作用。现代汉语宁波方言中/k /、/k‘/可以出现在/i /前面,是因为它们是在腭化规律起作用的时段后产生的,所以不受这一规律的支配。

?③空间限制。

?语言演变是一个从中心向四周波浪式传播的过程,离开中心越远,影响越弱,直至消失。所以,语音演变总是在一个有界的空间内发生的。中古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浊音清化”规律,在北方方言区有普遍性,在吴方言、湘方言

等地区则没有发生作用。

第二节语法的演变

一、组合规则的演变

汉语方面:

1、疑问代词、代词宾语前置变成后置。例如:

吾谁欺?不吾知也。寡人是问。

2、偏正结构里“大名+小名”变成“小名+大名”。例如:

丘商、丘雷、城颖、鸟乌、草芥。

3、汉语中的主从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五四

以后,出现了从句后置的情况。例如:

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

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一)语法成分的增减

1、量词的增加

古代汉语:数词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面。

如:“三黄五帝、五城十楼、三人、二矛、一苇”。

汉代产生量词(借用名词和动词)。

如:“一线希望、一柄宝剑、一台机床、一杯水、一把米”等。

古汉语中的“数+名”——现代汉语的“数+量+名”结构。

2、助词“着、了、过”的出现

现代汉语时态助词“着、了、过”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例如:

“了”由动词演变为助词。分三步:

第一步,魏晋南北朝: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完成。

第二步,唐代:“了”有虚化的趋势,虚实含混。

第三步,宋代:“了”完全虚化为表示完成语气的助词。

3、词缀“子、儿、头”的出现

词缀“子”在上古已经出现,例如:《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

词缀“头”可能产生于六朝,例如:《水经注》:“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

词缀“儿”可能产生于唐代,例如:金昌绪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4、前缀“有”的减少

上古汉语前缀“有”的消失,如:“有夏、有民、有王”

在战国后就消失了。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类推也叫类化。指的是在某种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即促使一些语言成分跟另外一些语言成分协调一致的作用。

例如:

fell : felled

shell : shelled

swell : x

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使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

四、结构的重新分析

?某一结构词语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未引起表层形式任何变化。重新分析在语法演变中比较常见,它往往造成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词类、新的虚词、新的结构的出现。

A: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B: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曹雪芹《红楼梦》26回)

五、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义演变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隐喻、转喻。

?隐喻引申:以相似性为基础,通过打比方建立新意义。例如:

习:本义为?°数飞?±,即小鸟反复地学习飞翔的意思。这种情况与人学习某种新知识、新技能很相似,于是发展出?°学习、温习?±的意思来。

?词的比喻义和词的比喻用法不同。比喻义是词的固定意义,词典上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比喻用法只在特定语境中出现,是一种临时用法。

?转喻:以相关性为基础,通过转指、代指建立新的意义。例如?°兵?±的?°兵器?±义派生出?°士兵?±义就是转喻引申,兵器与士兵关系密切,于是由兵器转移到使用兵器的人(士兵)。

?(2)词义演变的结果

?①词义的扩大指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所表达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大。?例如:

?°河?±原来专指黄河;?°江?±原来专指长江。

现在二者都泛指一切河流了。

?°菜?±原来专指蔬菜,现在荤素菜都用?°菜?±来指称了。

?°嘴?±原来指鸟类的嘴,现在泛指人和动物的嘴。

?°place?±原来指?°大街?±?°广场?±,现指一切地方。

?°arrive?±的词根是?°river?±,原专指?°靠岸?±,现泛指?°到达?±。

?②词义的缩小指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所表达的概念的内涵扩大,外延缩小。?例如:

?°瓦?±原来指一切烧制过的土器,现在专指一种建筑构件。

?°丈人?±原来是对年长的人的统称,现专指?°岳父?±。

?°deer?±最初的意思是?°动物?±,现专指一种动物(鹿)。

?°girl?±原义是?°小孩?±,现在指?°女孩?±。

?③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指称甲事物而转指乙事物。

?例如:

?°脚?±原指小腿,踝骨以下走路时着地的部分叫?°足?±。现在?°脚?±与?°足?±是同义词了。

?°book?±原指一种树?°山毛榉?±,其树皮曾用作书写材料,现在指写成的著作。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语言发展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语言发展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有些特点是属于某一具体语言的,有些特点则是所有语言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这里所讲的是所有语言呈现出的发展变化的共同特点。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性、渐变性、相关性和规律性。 1.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有人曾对不同语言中的215个常用词(其中主要是基本词)在一千年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做过统计,发现汉语和法语79%未发生变化,英语85%未发生变化,德语78%未发生变化,罗马尼亚语77%未发生变化,葡萄牙语82%未发生变化,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85%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基本词汇的发展变化速度是较为缓慢的。正因如此,人们把语法和基本词汇看作决定一个语言基本面貌的最为稳定的部分。 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英语在从九世纪阿尔弗列德大帝到莎士比亚(1564-1616)这五个世纪中,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于后代人读九世纪以前的作品,就像是读外语一样。 第三,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例如在汉语诸方言中,南方的一些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语体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平衡性。例如,在汉族的传统中,一直存在着轻商的观念,因此,在汉语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与商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广告语体。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地位发生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及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及语言学的分类 一、传统语言学 (一)古希腊语言学 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者就持有与“约定俗成派”相类似的观点。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的论战中持中立态度。他认为,有些词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有许多词,其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联系是无法判断的。他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位坚定的“约定俗成论”者。他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有规则可循的。他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

语言决定思维

2008-01-06 14:24 许国璋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对语言作了这样的解释:“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就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与客观事件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作息的载体。”在这个定义之后,许先生从自己所定义的语言特色、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发生、语言的模式等四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证。传统语言观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挑战就是语言和思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多种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病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信息科学等都密切关注和长期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当然更是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说要讨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思维”;二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思维”呢?沈阳在《语言学常识十五讲》中总结说:“狭义的‘思维’可以说就只是‘思考’,即只包括‘想的活动’,但是较广义的‘思维’可以说是包括‘思考’和‘思想’两个方面,即不但指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活动’,也指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结果’。”(1) 那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实际上就是要搞清楚人是怎么“想问题”的,或者说是人们在进行“想的活动”和了解“想的结果”的时候,到底主要靠的是什么。其实语言就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各个方面,即“想的活动”和“想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人们正是靠了语言才能够知道大家都想了些什么,同时也才能把思维的结果固定起来和传递下去。(2) 不过仅仅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这还比较笼统。因为从地位和作用上说,我们还不知道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

浅析语言的演变

浅析语言的演变 社会语言学中语言的演变是引人注目的话题,我认为语言是离不开社会的,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演变有着重大的影响。语言的演变虽然与社会变化有关,但并不是同步而行的,语言变化是缓慢的,有规律的一步一步地变化,以下我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演变来论述。 一、语言的起源 对于语言起源这一问题,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如感叹说、契约说、进化说、约定俗成说等。起源于恩格斯的劳动说最具影响力,被现代许多语言学教材当作语言起源的根本原因。 二、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现代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而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做事方法和知识范围,而作为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语言演变的原因 1.外部原因: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1)社会、人际交流和社会的发展。 (2)人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宗教的影响。 2.内部原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语言的演变 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而且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决定了语言符号变化的可能性。 语言又是一个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或一个系统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其他系统的变化。 (二)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1.渐变性 是指语言的发展不像火山爆发、暴力革命那样的突变,而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所以这就需要语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日益增长的交际又需要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不断变化。 2.不平衡性 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这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第二,同一系统中的某个语言现象发展也不平衡。第三,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 三、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在语音、语法和语义等语言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缓慢的进行着。 (一)语音的演变 1.方言和亲属语言 方言和亲属语言的不平衡使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着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从中间就可以看出语音发展的过程,如汉语中的一种尖音现象和团音现象。 2.记录了语音的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特别是拼音文字,是以语音形式记录的文字,文字相对具有保守性,语音起了变化,往往文字还是老样子。 3.汉字是以语素为单位记录文字的。 4.从古代的介词中可以看出语音的变化。 (二)语法的演变 1.组合规律的发展

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Word版

语言思维和语言接触 瞿霭堂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忽视语言观、思维观和社会观,或因循守旧或竭力避开或就事论事,缺乏理性的指导,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障碍。近几十年来,语言的社会性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甚至建立了社会语言学,语言的社会属性得到一定的揭示。但语言研究历来重视“编码”,忽视“解码”,简单来说,只研究怎么“说”,不研究怎么“听”,不了解“说”的规则与“听”的规则是不完全相同的,忽视“听”的规则,“说”出来的话别人“听”不懂或理解错误,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也是忽视社会观的一种表现;在语法研究上,将研究人类语言共性和生成规则的所谓生成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混为一谈,都视为语法研究,甚至要将生成规则引进结构语法的研究,或者要按生成规则来编写具体语言的语法书,分不清先验语言观和经验语言观的差别,语言生成规则和结构规则的不同,这是忽视语言观的结果。在语言理论研究中,尤其忽视思维观,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从而延迟了语言研究从说明性向解释性转化的进程。语言接触研究中很多重大问题,比如声调产生、语序变化、再范畴化(Recategorization)等深层的接触和影响,甚至混合语的产生,都无法简单地以形式语言学所提出的语言结构成分和语言经验的机械转移来解释,必须从新的思维观寻找答案。我们将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来建立新的思维观,说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以此来解释语言接触中的深层现象。 一新思维观 1.1语言理论研究,有两个重大问题很难回避:一是思维是什么?二是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正确的语言观是指导科学语言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1.2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行为,思维行为的结果,以一种生化形式存在于大脑细胞中的信息,是思想。思想是思维的产物,也是思维的目的。人类的心智活动以大脑为物质基础,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化机制,主观世界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行为和现象。人类的心智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思维等不同层级,思维是最高层级。高层级的思维是由感觉、知觉、表象等不同层级的认知活动综合提升实现的。低层级认知活动是高层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和材料。低级认知是直接经验的认知,高级认知是间接经验的认知,或者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认知。一切认知都以经验为基础。无论低级的认知还是高级的认知,都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也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简单地说,人类具有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抽象和概括,并关联起来,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是人类认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本质属性。其他类人动物,甚至较低等的动物,通过直接经验,也能产生一定的心智活动,甚至类似思维的高层次心智活动。但由于大脑这种物质基础的差异,其他动物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2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名词解释 借词 语言联盟 语言替换 语言底层 共同语 洋泾浜 克里奥耳语 二、填空 1、语言发生接触的前提条件是。 2、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接触。 3、共同语分为两种:和。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是以为基础方言,以为标准音,这主要是的原因。 5、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提出来的。 三、简答题 1.谈谈语言接触与语言分化的差异与联系。 2.从音义关系看,举例说明汉语的借词有哪些表现形式。 3.谈谈借词与社会的关系。 4.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谈谈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与发展。 5.谈谈语言替换过程中“双语”的作用。 6.谈谈洋泾浜与混合语的联系与区别。 7.世界语为什么不能代替自然语言。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借词也叫音义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英语中的telephone借子到汉语中是“德律风”,其音义都来自英语。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借词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语言联盟即“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跟彼此不同。 3.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4.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5.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6.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7. 混合语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 二、填空 1.社会的接触 2.使用语言的人之间 3.民族共同语国家共同语 4.普通话北方方言北京语音政治 5.柴门霍夫 三、简答题 1. 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语言分化的原因:社会的分化。社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不同的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的发展自古以来就非常受到重视,作为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必备工具,语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需要以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培养。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儿童的自然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第1阶段 0~1岁准备期 准备期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在婴宝宝教育上称为“前语言”阶段,这个时期是指从婴儿出生开始,到大约12个月左右时。对初生婴儿来说,此时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哭。然而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发现哭闹以及某些特别的面部表情会引发爸爸、妈妈或是其他照料他的人的特定反应。 当新生儿感到不舒服时,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感觉。2-3个月的婴儿,家长逗他时,能发出回答性的喉音,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己也会发出咿呀声。5-6个月时,宝宝可发出单调的音节,如“爸”、“妈”,但本质上还属于无意识的随口呢喃。宝宝在7-8个月时,会开始重复某一音节,如“妈妈”、“达达”等,并能随着家长发这些音。9-12个月,宝宝能懂得一些较复杂的词意,如“再见”、“亲一下”等;可以取来大人所要的东西,会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当家长说“不许”时,知道停止自己的动作。同时,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牙牙学语,当然孩子们通常只能发出不同声调的单音。然而,就是这种单调的声音,在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不停地发现新的声调、新的音节,慢慢的,孩子就能重复发出一些复杂点儿的声音了。 准备期父母应对措施 在初期多跟宝宝用眼神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宝宝稍大后,开始用轻柔的语音刺激宝宝,给宝宝说周围各种事物简单的名称,让孩子脑海中留有印象。 孩子熟悉父母的声音之后,用最大的爱心来接触宝宝,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如喂奶、换尿布、哄其睡觉、散步等,用各种各样的声音,轻快的、活泼的、高挑的、低沉的……对宝宝讲话,让他明白各种各样的声音能表达不同的含义。 有意地用语言配合正在进行的事情,尽可能方便地让婴儿建立语言与行为的对应。比如“妈妈(爸爸)正要给你换尿布”等。 尽量使用“Baby”语言,这里不是指那种“吃饭饭,睡觉觉”这样故作婴儿化的叠词,而是指一些音节简单、有穿透力的词汇。要知道,大篇幅的成人语言对孩子来说过于复杂,尽可能简单地表达出父母的意思就好了。 养成给周围看见的任何事物起名字的“好习惯”,起码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停地重复一些简单常用的短语是这个阶段最为有效的练习方式。当你递给他一个球时,就对他说:“这是球。”洗澡也是相当不错的练习时间,比如:“妈妈给宝宝洗脸”等等,配合你正在洗的各个部位就可以了。 让宝宝明白交流是双方一起参与的行为,当他“咕咕”地对你嘟囔一句的时候,你就重复一遍他的嘟囔,至少向他表明你听到他说的了。这个小游戏也能鼓励小家伙学习大人的发音。 准备期开发语言智能的小游戏: 唱歌:尽管小家伙不明白在唱什么,不过他会努力跟上妈妈的。 乐器“演奏”:小家伙很喜欢用能够发声的玩具“演奏”自创的乐曲。 照镜子:对着镜子,鼓励小家伙吐舌头,张嘴巴。这能帮助他们学会控制嘴部肌肉。

论语言发展的特点

论语言发展的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论语言发展的特点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它的变化过程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 关键词:语言;不平衡;渐变 一、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第三,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语体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平衡性。例如,在汉族的传统中,一直存在着轻商的观念,因此,在汉语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与商业活动

关系十分密切的广告语体。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之广告语体在当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语言发展变化的渐变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像火山爆发、暴力革命那样的突变,而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采取突变的方式,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人们将会一下子丧失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的一切活动将会突然终止,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语言的交际职能决定了它不可能采取突变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 事实上语言的发展变化也正是走的渐变之路。例如现代汉语的时态助词“了”,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了”虚化而来,其演变过程大约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动词“了”大约出现在汉代,是“终了、了结”的意思。由于动词“了”常用在动词之后充当补语,地位不及一般的动词,于是逐渐虚化,大约到了唐宋之际,“了”才出现了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的用法,成为时态助词。 三、小结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由语言新质要素的长期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不可能一下子出现质的突变。即使人为地想让它发生突变,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文字

语言学发展史[1]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为语言本身的目的而研究语言)起始于19世纪上半叶,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在一个多世纪里,语言学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可分别以语言研究中先后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主义语言 学派的四大学术思潮为其标志.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语言之间的系统对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历史渊源,语言的演变规律及其亲缘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工作最初是由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W.Jones)开始的.琼斯在1786年首先提出了梵语同欧洲古希腊语,拉丁语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一观点,但他并没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语音对应 规律.因此,他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R.Rash),德国的葆朴(F.Bopp)和格林 (J.Grimm).这三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广泛地调查了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 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了系统的比较,找出了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 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是德国的施来赫尔(A.Schleicher).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古印欧语的重建工作,并提出了所谓谱系树理论(Family Tre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谱系树理论的提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保罗(H.Paul)等人为代表的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该学派的出现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新语法学派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应该只是对语言变化做单纯的 描写,而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者探讨语言变化的本质.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一是语音规则无例外论,二是类比原则.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局限性,如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而忽视 了语言的体系性,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的整体性等,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1年是语言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间,早年曾从事过印欧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系统地传授了他本人语言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1916年,也就是在索绪尔去世三年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讲稿和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语言学史上是罕见的.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1965)曾把《普通语言学教程》称誉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四项重大突破之一.该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开创了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纪元.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由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换句话说,索 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小系统;而这三个小系统各自又有许许多多彼此有联系的成分.另外,索绪尔对语言的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三个二分法之中,即语言和言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的区分. 在索绪尔学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语言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各结构主义学派在语言研究中虽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在众多的结构主义派别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该学派由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所 始创,但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Language)一书,对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规范性的描写.他主张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客观地,系统地描写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素材,以此来揭示语言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而 忽视意义的研究;认为语义不属语言研究的范围.这个学派对语言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套相 当严谨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以分布和替代为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层层切分和归类的描写方法. 3 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N.Chomsky)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一书,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开创了语言研究的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虽然在语言研究方法和原则方面,乔姆斯基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雅柯布逊的语言共性理论,以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的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 一、名词解释 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明这种“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工农群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地域方言——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 亲属方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 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是语言演变变化的原动力。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再如,捷克斯洛伐克,原来讲捷克语,后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克仍然讲捷克语,而斯洛伐克则讲斯洛伐克语。其实斯洛伐克语只是捷克语的一种方言而已。由此可见,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2)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如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汉语中增添了很多新的词语。如“电脑、彩电、股票、网络、手机、网友、网迷、网吧、黑客、电子邮件、沙发、巧克力、特区、抢滩、VCD、DVD”等一大批新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第1章----语言的社会功能--题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填空题 1.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是十分有限的。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控制语言活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5.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6.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 7.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是();语言和言语的主要联系是()。 8.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A.语言活动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D.判断和推理 2.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3.( )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 B.大脑左半球前部 C.大脑右半球后部 D.大脑左半球后部 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5.患“失语症”是因为()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6.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 A.模仿说 B.天赋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 8.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 A.失读症 B.布洛卡失语症 C.失名症 D.维尔尼克失语症 三、名词解释 1.语言

语言学概论第九章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三、辨析题 1.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 正确。因为时间性本身就是语音演变的特点之一。 2.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不对。相对词汇和语音而言,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但稳定是相对的。因为任何语言的语法都会发生变化的,只不过这种变化相对缓慢一些而已。 3.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不对。类推作用的效能有一定限度,一则它推不倒根基深厚的旧山头,二则语言中的演变到处都在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语言总是达不到井然有条的境界,而类推作用也总是有它的用武之地。 4.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不对。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言系统的内部原因,也有属于语言系统外部原因的社会因素。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语音演变规律具有地区性特点? 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比如,汉语的浊音清化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则仍保留原来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象2.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 “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 “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 (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1. 什么是尖音?什么是团音?什么叫做尖团合流? 尖音和团音是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 1) 所谓团音,简单说就是指舌面前塞擦音(j、q)、擦音(x)与齐齿呼(i或以i开头的韵母)、撮口呼(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的韵母相拼,如ji、qu、xue等就是。这是由于中古汉语舌根音(ɡ、k、h)在i、ü前腭化的结果。 2) 所谓尖音,简单说就是舌尖前塞擦音(z、c)、擦音(s)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普通话中只有团音没有尖音,尖团已经合流;而在有的方言中尖音和团音则分的很清楚,尖团没有合流。 3) 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j、q、x 声母,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就叫做“尖团合流”。尖团合流是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后接细音(i、y)的发音部位(舌面前)因同化而发生音变得结果:原来见组的舌面后k类向前移而精组的舌尖前ts类向后移,都向i、y的发音部位变化,最后导致合流。 2. 如何从尖团音的分合看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尖团音从中古到现代的合流可以看出语音演变规律有如下特点: 1) 条件性:受纯语音性条件的限制而发生整齐一致的变化:语音演变根据一定的语音条件而发生,所有语言符号中凡符合该语音条件的音要变一起变,语法语义条件不起作用。 2) 系统性:同一个语音变化往往涉及因某个区别特征相同而聚合的一组音。 3) 时间性和地域性:语音演变是一种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必然的变化。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因此一种语音演变往往在有的方言中发生,在另一些方言中部发生,在有的方言中变得快,有的方言中变得慢。这一特点也就是语音演变在语言外时空中的不平衡性。 概括起来说,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

言语和思维概述

(言语和思维)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划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即个体借用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言语具有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包括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对话言语包括聊天、座谈、辩论、质疑等。独白言语包括演讲、授课、作报告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无清晰的意识,思维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凝聚和简缩,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思维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抽象思维,而且也离不开创造性想象。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二、比较和归类。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指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想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

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例如,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是有羽毛、是动物,舍弃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等非本质的特征,这样的过程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是指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例如,人们把那些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这样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 四、系统化和具体化。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例如,把金、银、铜、铁归纳到金属类的系统中去。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去的过程。例如,运用某数学公式解答一道应用题。思维的基本形式:一、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例如,幼儿把苹果和皮球归为一类,把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这说明他们是根据物体的形状归类的,由此而形成的概念是具体概念。抽象概念是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例如,幼儿把苹果和皮球归为一类,把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这说明他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由此形成的概念是抽象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例如,毛笔这个概念必须有两个属性,就是用毛制作和写字的工具。析取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2011040910326 英语3班封怡帆 内容摘要:语言是离不开语言是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变化对语言的变异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致复杂,向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 1、18世纪以前——语言神授说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惑。初民社会普遍相信,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某种神力的创造,所以人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被看作这一神力的恩赐。在西方,典型的语言神授说见于《圣经》,并且由于《圣经》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成为从宗教到学术各界的正统说法。直到17、18世纪,语言神授说仍主导着大多数学者的思维。 2、18世纪——语言起源的科学探讨的开始 同时,一些有头脑的学者开始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三位是:孔狄亚克(E. B. de Condillac 1714-1780),卢梭(J. J. Rousseau 1712-1778),赫尔德(J. G. von Herder 1744-1803)。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中探讨了语言起源问题;卢梭在1754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论及同一问题,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论语言的起源》,在他逝世四年后问世。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最佳解答。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一年后,最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拉丁文等写成的作品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3、19世纪——“一项不体面的活动”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使得人们对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对具体语言的特点及语言亲属关系的关注上。 (2)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起源的不可论证性,所以,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规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