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

断进步与发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汽车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越来越常见了,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中重要的一种。汽车的价格现在处于不断降价的阶段,让人们只要想买就可以买的起,而汽车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了选车过程中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汽车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所应用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多,现阶段,在汽车中应用的技术较为普遍的就是智能化技术及电子信息,可以将汽车整体的性能有效的提高,为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提供有利的保障。对此,对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对我国日后的汽车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39-01

1 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1.1 防抱死系统

汽车的防抱死系统,很好地降低了紧急制动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它是通过传感器对车速的测量,并通过计算机

计算所需制动力,使车辆在紧急刹车时获得最大制动力的同时,车轮不发生侧滑,保证了汽车在最短的距离停下,并防止了因紧急制动而导致的汽车侧向甩出问题。

1.2 通讯系统及电子导航

驾驶人员在对汽车进行驾驶的过程中,它的网络通讯系统一般在传输的时候都是两种形式。第一,使用数字式显示器阅读邮件或者是文本;第二,是把文件和文本转变为语音文件信息,在传达出去,报告邮件内容的时候,可以对电子语音加以利用,在回复邮件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语音系统,将其转化成文件或者是文本在发送出去。电子导航系统所应用的导航功能使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其的利用找到正确的路径,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少用了一定的时间。驾驶员通过电子导航系统使用引导式菜单,在菜单的内容中包含了城市区内以及相??的设施,如此一来,驾驶员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行驶路径。而且路线可以通过三维、二维的地图中展现出来。如果有交通意外或者是交通堵塞的情况出现在指定的路线中,就会修改原来的路线,为驾驶员提供一个新的路线,与此同时,会全面的恢复更改后的导航功能。

1.3 防撞车和碰撞警告系统

汽车周围的障碍物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运用声波、雷达或其它感应介质进行扫描,并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如果有障碍

物存在周围或者前方,就会提醒人们,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这个系统还可以配合全球的定位系统,一旦有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关的救助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位置进行救援。

1.4 集成安全系统

集成安全系统融合了许多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汽车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集成安全系统中,对于现代传感技术、微控制器技术、电子设备等多种现代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应用,集成安全系统为汽车的安全行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比如说汽车集成安全系统中包括了主动膝部保护装置、头部气囊以及安全带预张紧及过张紧装置等,这些安全保障措施对于行车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使汽车出现了交通事故,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人员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5 倒车雷达

一提到“倒车”,很多的驾驶员都会头疼,在倒车的时

候驾驶员需要左顾右盼,有时需要另外找一个人来帮助指引,而汽车安装倒车雷达后,就方便了很多,雷达可以通过液晶显示的方法将汽车周围的情况以图像的形式反馈给驾驶员,而且图像会根据车辆的移动而变化,使泊车变得轻松而愉快。

2 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2.1 智能关键技术

数字地图、雷达技术、视觉技术及卫星导航技术等都是智能化技术中较为关键的技术,这些都是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功能,在众多的技术中极为关键的。在当前的汽车发展领域中机器的视觉技术发展的较为迅速,这种技术主要是识别和跟踪道路情况,并比较其功能与传感器的功能,有将遥测和大信息了的特点配置在了视觉机器上,不过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时速性很容易跟不上,所以设备在使用硬件的时候应该使用性能更高的那种,将新的视觉算法应用到软件上。将雷达技术应用到视觉技术处理深度信息方面有助于帮驾驶员探索和处理关于汽车四周深度信息,在判断是否有障碍存在于汽车周围可以更加的准确,驾驶员在对前方的车辆和行人进行辨别的时候也更加的准确。雷达系统和视觉系统相结合发生的效应通常会应用到组合应用中,在和每一个传感器相融合,进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了解路面的信息。

2.2 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人员通过使用驾驶辅助系统,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不同建议和意见,这时处理、规划和决策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系统智能感知功能,进而有助于代替车辆控制操作的实现,主要的功能是车辆跟踪、精准停车及巡航控制。

2.3 感知预警系统

该系统就是对汽车的周围环境通过传感器技术进行扫

描和感应,分析和判断是通过传入到电脑之中进行的,如果有其他的情况或者障碍物存在其周围,该系统就会给驾驶员预警的提示,从而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该系统将碰撞预警进行了分类,车辆行驶偏移警告、打盹警告及状态警告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警告可以在人们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进行提前预警,从而使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子技术应用在现代汽车中,就能对汽车的整体性能提高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汽车的技术水平提高,就要从实际出发将电子技术应用其中,这些是对汽车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汽车的电子技术应用效率提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制作,2016(2):249-251.

[2] 杨中仕.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5(6):89-91.

[3] 塞迪顾问公司.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潜力持续释放[J].

电子行业参考,2016(5):3-5.

[4] 孙康慧,张少杰.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动力及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5(4):343-345.

[5] 吴俊杰.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J].北方交通,2015(05):148-150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概述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一、引言 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中广泛应用使汽车‘的控制正在快速地向电气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许多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特别是像、和这些技术十分成熟,功效显著,成本低廉的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中的安装率逐年上升。汽车技术不仅代表着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而且代表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近40年来汽车发展的事实证明,提高汽车性能、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主要取决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控制、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信、导航等方面。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根据汽车总体结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四大类。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动力性、经济与排放性、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通过性、娱乐与信息控制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是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通过性以及排放性能等,还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虽然汽车车型不同、档次不同,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多少也不尽相同,但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都是由传感器(传感元件)与开关信号、电控单元(,)和执行器(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这是电子控制系统的共同特点。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介绍 (一)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简称。汽油发动机获得最大功率和最佳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增大点火提前角,但是点火提前角过大又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尤其在发动机大负荷状态下工作时,这种可能性更大。消除爆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迟点火提前角。实践证明:剧烈的爆震会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严重恶化,而当发动机工作在爆震的临界点或有轻微的爆震时,发动机热效率最高,动力性和经济性最好。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点火提前角,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在爆震的临界状态。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优点是省油,功升比大。缺点是中段转速扭矩不足。 巡航控制系统()简称。汽车巡航控制系统又称车辆速度控制系统,是指在一定的车速范围内,驾驶员不用控制加速踏板而能使汽车保持以设定的速度行驶的控制装置。采用了这种控制系统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驾驶员不用控制加速踏板,从而降低了驾驶疲劳,提高了行驶安全性,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车速变化,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并且节省燃料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速踏板控制系统() 车速传感器连接到具有预定形状的杆的加速踏板;产生对应于至少一个预定的速度极限和多个预定模式中所选择的模式的信号的开关;来自车速传感器和开关接收信号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其检测加速器踏板的工作位置,并产生一个相应的信号的加速器踏板位置传感器;接收车辆速度信号和来自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开关信号,并输出当车辆速度超过速度极限的控制信号的踏板控制部;和设置于加速器踏板的上部,并且,响应于所述踏板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反应装置,产生依赖于所选择的模式的反作用力,并将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施加于加速器踏板。 动机进气控制系统( ) 一种用于控制由发动机的空气量的系统,包括一个风道管,它绕过一个进气管的节流阀,用于将空气供给到汽车发动机上,多个阀用于调节空气通过风道管的量,以

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

一、智能网联汽车基本内涵 1)概念层面的理解 ①汽车是指传统意义的汽车,包含今天广义上的新能源汽车; ②网联汽车是指在汽车的基础上,彼此能通信的汽车; ③智能网联汽车是指网联汽车基础上,具备智慧(有学习、判断、决策)能力的汽车。 理解: ①汽车还是汽车,这是没有改变的部分; ②智能网联汽车是新时代的汽车,这是变的部分。 ③传统汽车由人驾驶,彼此之间没有“会话”(通信)功能,更没有判断(决策)能力。 2)术语层面的表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注:硬件系统),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注:对外通信系统),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注:软件系统),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注:功能)。 理解: ①智能网联汽车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i)硬件细分3个部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 ii)软件:在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具有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 ②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最终目的是:实现替代人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③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要求:安全、高效、舒适、节能 二、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的位置关系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1 所示。智能汽车隶属于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交集。

图1 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交集 理解: 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智能交通是4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智能交通是一个种概念,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2个属概念, ③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彼此之间有交集,这个部分是智能网联汽车。 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时代意义 ①智能网联汽车是国际公认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②智能网联汽车的初级阶段,有助于减少30% 左右的交通事故,交通效率提升10%,油耗与排放分别降低5%; ③智能网联汽车的终极阶段,完全避免交通事故,提升交通效率30% 以上,并最终能把人从枯燥的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 一句话,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四、智能网联汽车4个发展阶段及技术特点 1)自主式驾驶辅助阶段及技术特点 自主式驾驶辅助系统是指依靠车载传感系统进行环境感知并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辅助的系统。 (1)技术特点: 环境感知,运用传感系统技术是主要技术特点。 (2)技术分类: 有预警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类。 ①预警系统细分: i)前向碰撞预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ii)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iii)盲区预警(Blind Spot Detection,BSD);iv)驾驶员疲劳预警(Driver Fatigue Warning,DFW);v)全景环视(Top View System,TVS);vi)胎压监测(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等6大系统; ②控制类系统有: i)车道保持系统(Lane Keeping System,LKS);ii)自动泊车辅助(Auto Parking System,APS);iii)自动紧急刹车(Auto Emergency Braking,AEB);iv)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等4大系统。

现代汽车技术及其发展

现代汽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与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汽车在技术上也不断革新,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把现代科技融入汽车制造,现代汽车在保证其发展舒适安全的基础上朝着智能,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下文根据本人对现代汽车的认识对其融入的技术作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汽车技术发展 正文: 1886年,人类发明了汽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代步和运输工具,随之产生的汽车工业也成为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汽车工业的发展与高技术应用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从60年代以来,汽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汽车性能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汽车工业高技术化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提高,汽车技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电子、信息、材料、工艺等多领域的突破发展,汽车产品也迎来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跃进时代。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现代高新技术的成果,对汽车工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电磁脉冲焊接技术、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一体车门板技术、铁金属元件硬化技术、记录超高速变化的数字摄像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汽车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大量涌现。 汽车电子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相关法规(油耗法规、排放法规和安全法规)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与传统汽车技术相比,现代汽车技术主要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技术;以质轻、高强度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CAD(计算机辅助技术)为核心的整车及零部件新设计;融合当代制造技术的汽车制造工艺;以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耗、降低大气污染为目的的新型能源动力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主要以电子控制为基础,目前向着安全、舒适、环保、节能、防盗、智能的方向发展,尤以轿车最为突出。 汽车安全新技术、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汽车发展的历史也是汽车安全技术不断提高的历史。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汽车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可在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运动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现代汽车在ABS系统中嵌入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构成了ABS+EBD系统。电子刹车辅助系统(EBA)利用传感器感应驾驶者对制动踏板踩踏的力度与速度大小,然后通过计算机判断驾驶者此次刹车意图。可以有效防止常见的意外“追

现代汽车中的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金典]现代汽车中的电子技术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及规划,讨论了现代汽车中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汽车中的ECU,ABS和TCU的基本原理、结构。最后介绍了当今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汽车。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工业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在本世纪初我国的汽车工业将以很高的速度向前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汽车工业产量的现状与规划如下: 2000年 200万辆(占全球产量3.3%)2005年 300万辆(占全球产量5%)2010年 600万辆(占全球产量10%)2015年 1000万辆 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带动钢铁工业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电子工业发展,特别是在现代汽车中电子/电器占汽车制造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国外一家公司(VDI)的分析和预测,电子/电器占汽车制造的成本从60年代起逐年增长。80年代后期,成本份额达到12%左右。主要是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电子发动机控制和电子变速器控制等。到了90年代增幅达到25%,其中主要是柴油喷射、导航装置等电子系统。随后,集成式汽车电子装备占汽车制造总成本的份额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30%。

汽车中传统的电气及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图2为现代汽车中电气及驱动系统。汽车中最早的电器是电灯和发电机,1967年汽油电子喷射的出现,1979年发动机数字式电子装置的出现以及随后几年中许多其它电子装置的相继开发,诸如爆震转速调节、冷起动性能的改善、特性曲线控制等都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成果。1986年人们终于采用了电子发动机控制和自动变速器控制,这为汽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动机/传动系统电子技术--包括底盘(行走机构)和辅助装置的调节已从单独的控制器向复合、一体化的传动控制系统发展。单个的控制器可以通过CAN总线连接在一起相互交换数据,这种相互连接带来的好处是传感器信号可以供许多控制器同时使用,且所有控制器享有相同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此种连接可以在整个系统开发更新的功能,并降低系统的成本。如今,发动机大多数功能均能达到实时控制,使燃烧过程更佳,从而增大了功率和扭矩,降低了排放和燃料消耗。当然在一系列新功能的开发中也使得汽车用电增大,特别是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等的使用给电能调节带来了一定难度,这就需要高效率的发电机和高效率的电力电子变换器。 图1 传统汽车电气及驱动系统 图2 现代汽车电气及驱动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 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计算机、输出回路组成。(√)1 1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喉管产生负压,吸出汽油,经过雾化后送给发动机。 (×) 2.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进ECU后,首选通过输入回路,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直接输入微机。 (×) 3.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测量发动机运行时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其中空气流量是由发动机内燃烧汽油产生负压后自动吸入的,是无法控制的。 () 4.二氧化锆(ZrO2)氧传感器中,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温度高时,氧离子在内部容易移动,会产生氧浓度差的电效应,因此需要加装瓷加热器。 (×) 1.二氧化钛(TiO2)氧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二氧化钛的电阻值随氧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 (×) 3.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ECU提供的喷油脉冲信号宽度。 (×) 7.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节气门最小开度节气门直动式;另一种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中空气流量的旁通空气式。 (√) 8.由于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特性是空燃比附近的转换效率不高,所以必须将空燃比控制在大于:1的范围。 (×) 5.共振式的压电爆震传感器,当振荡片与被测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压电元件有最大的谐振输出。 (×) 6.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容易产生爆震。 (×) 7.怠速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的进气量。 (√) 8.在排放控制中,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和还原能力很强,但在空燃比低于时,其转换效率很低,只有在空燃比大于:1时,才能高效进行还原。 (×) 9.在巡航控制中,节气门由执行器通过另一个臂,代替驾驶员的踏板对节气门进行控制。 (×)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电子等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在车辆上开始大量应用,汽车的功能和性能日益提高,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争相采用新技术、新理论研制各种高性能、安全、环保车,使得汽车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是对近年来汽车新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的分析,进而达到推广和普及新技术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新技术发展 近年来,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各种概念车和新型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车展上,由车展我们也可窥见今后汽车技术的将会向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 一、汽车安全技术将更加完善 汽车安全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但任何单一技术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而且仅仅依靠某一项技术已很难使汽车整体安全性能 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汽车安全性,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急迫。驾驶汽车,首先要确保行车安全;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项单一技术本身,还要搞好各项单一技术之间的协同,这一点更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第一项工作的最终成败。所以今后的汽车安全技术是越来越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的。[1] 1.1车辆动力学控制 车辆动力学控制(Vehicle Dynamics Cotrol)的缩写是VDC,该系统的作用是保持汽车在行驶(包括制动和驱动)时的稳定性。传统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TCS(牵引控制系统)主要是对车轮上的制动力和驱动力进行控制,防

止车轮出现过大的纵向滑移率,以获得最大的附着力,既可产生最大的减(加)速度,又可防止出现侧滑。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虽然也是控制车轮的制动力与驱动力,但它们与ABS/TCS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表现是可实现左右纵向力的差动控制,以直接对汽车提供横摆力矩,抵消汽车的不稳定运动(如在滑路上甩尾时的矫正作用)。该系统通过在汽车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到汽车的速度、角速度、转向盘转角以及其它的汽车运动姿态,根据需要主动地对某侧车轮进行制动,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使汽车达到最佳的行驶状态和操纵性能,增加了车轮的附着性和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1.2智能速度控制系统 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的功用是在某些特殊路段或特殊行驶条件下对车速进行强制限制。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该控制系统工作时,需首先设定限制速度。例如某区域的限速为80km/h,我们可以将该速度设定为限速值。当车速未达到80km/h时,汽车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不起作用。当车速接近80km/h时,电子控制单元启动执行器,限制加速踏板的行程,使汽车不能继续加速。当车速低于80km/h时,电子控制单元解除对执行器的控制,驾驶员又可以自由地踏下加速踏板使汽车加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限速值的设定,可以用选择开关设定,也可以通过接受无线信号设定(即接收道路速度无线信号切换或电子地图信号切换) :可以只设定一个值,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有多个挡位供设定。智能速度控制系统为智能化交通奠定了基础。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设置限速无线信号发射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路面情况及时调整限制车速,让道路更加安全畅通。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没有 生:看完了 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 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 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全部都死掉了 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 生:对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 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就是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展示: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二、授课(25分钟)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广泛地使用电气设备、自动装置和自动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的汽车已经进入了电脑控制时代,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大大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在一些高档豪华轿车上,微型计算机的使用量已多达48个,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1 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 1.1 电子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由与点火有关的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配电器、火花塞等组成。其中传感器用来不断地收集与点火有关的发动机工作状况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子控制器,作为运算和控制点火时刻的依据。电子点火系统中所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曲轴转角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进气管负压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空气流量及进气温度传感器等。其中前两种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发动机转速信号的,而发动机转速信号是微机用来确定点火提前角的最主要依据。由其他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数据主要用于对点火提前角和点火时刻进行修正。电子控制器也叫微机控制器,他是电子点火系统的中枢,用来接收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并且在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判断、计算后,给电子点火组件输出最佳点火时刻和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的控制信号。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则可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处于最佳的点火时刻,从而更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排气污染。 1.2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 该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燃油供给量的装置,因其性能优越而日益得到普及。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是以空燃比作为主要的控制目标。通过电子控制器对各种不同传感器送来的数据进行判断和计算来控制喷油器以一定的油压,正确、迅速地把汽油直接喷入发动机汽缸。电子控制器主要是根据进气量的多少来控制喷油量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单点喷射系统(SPI)和多点喷射系统(MPI)两种。多点喷射系统是每个汽缸安装一个喷油器,而单点喷射系统是整个系统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的上方。与传统的化油器相比,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在获得最大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排气,因此是节约能源,降低排污的有效措施。 1.3 怠速控制系统(Idle speed control) 采用发动机转速反馈控制方式,将由冷却水温度、空调压缩机负载和自动变速器负载所确定的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确定差值,并且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来控制实际转速,使之达到目标转速,从而使发动机在各种怠速条件下,均处于最佳的稳定怠速状态。该系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怠速控制系统没有单独的电子控制器,与燃油喷射系统或点火系统共享一个电子控制器(ECU),因此系统不仅简单,而且控制精度高。1.4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 氮氧化物是汽车最有害的排放物之一,且其生成量随燃烧室的温度升高而增大。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GasRecycle,EGR)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将所排废气的一部分引回进气系统和可燃混合气一起进入汽缸燃烧,从而降低了燃烧室的温度,抑制了NOx 的生成。 2 汽车传动系统的电子控制 2.1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AT) 该系统可在汽车运行中,使变速器能够根据车速、驾驶员的愿望、道路情况等条件自动变换车速,而不需要驾驶员手动换档。该系统减少了变速器的反映时间,使变速器的精度得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贮、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

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未来20年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09-08-02 作者简介:高成(1937-),男,陕西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发展方向的评估和规划. 未来20年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高 成1,邱 浩2 (1.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安全性、节能、减排和舒适娱乐性是汽车电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全球各大汽车电子研发团队争相加大对这4个方面的研发力度.本文介绍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6个专业汽车电子研发公司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汽车安全、动力性、环保、车载通讯、信息娱乐、半导体技术和微控制器的开发上.分析结果表明,未来20年内汽车电子工业发展的重点将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汽车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技术的提升,电动汽车将不可阻挡地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汽车电子;安全;环保;半导体 中图分类号:TK9;TN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18(2010)01-0033-07 在过去10年里,汽车工业发生了2个显著变化,一是增长的基点正在从经欧美市场向以亚洲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地区市场转移[1].数据显示,2007-2012年亚洲和欧洲将会主导全球汽车产量的89%;二是在市场成熟的欧美国家,汽车的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技术.有研究表明,1989年至2010年,电子设备在整车制造成本所占比例,由16%增至40%以上.目前每部新车的IC 成本约在310美元左右,估计到2015年将增长到400美元左右.无论是市场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还是技术重心向电子技术倾斜,都将势必影响到汽车电子发展的方向[2].而且,其技术本身也将面临着来自性能、安全以及环保法规多方面的苛刻要求.今后10年,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中扮演着多大的作用,它又应该如何承担起汽车电子化的重任?本文就全球一些专业的汽车主体厂商和零配件厂商进行专业分析,展望未来20年汽车电子方向的发展趋势. 1 德尔福:绿色、安全和通讯是 汽车电子的未来 德尔福通过对推动全世界新技术、产品和市 场发展的全球趋势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汽车电子行业的未来就是绿色性环保性、安全性和连通通讯. (1)环保型.全球汽车行业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倾向于发展高效燃料、低碳排放量的发动机[3].目前有许多选择方案,其一就是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在公路驾驶时,其燃料经济性比汽油发动机提高30%~40%;其二就是电动动力系统或混合动力汽车(HEV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应用有许多结构,但都涉及一个小型电池组、一个电子控制器及一个可以使汽车发动机在停车时自动关闭并在发动机自动重起前对汽车进行再次电动加速的电动机.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达30%~40%,并降低碳排放达60%.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仍在继续,而且范围已拓展至电动汽车或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汽车采用更大的电池组,可以在纯电动驱动的情况下,行驶更长的距离.最后,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气缸压力传感和均质充量压燃燃烧(HCCI )等系统,以在经济性和汽油发动机排放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所有这些动力系统的创新技术都将在未来的5~15年里为全世界的汽车增加大量电子内容. (2)安全性.汽车电子发展的第二大趋势是安 2010年第1期 Journal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No.1, 201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现代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与汽车竞赛 摘要:新技术促进了汽车竞赛的发展,给汽车竞赛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汽车竞赛不仅仅是比较车手的技术还要有技术做后盾;同时汽车竞赛又要求参与者技术的不断革新,反作用于汽车技术,使其不断进步。 关键字:F1、汽车技术、发动机、底盘、轮胎、风洞技术 正文: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竞赛也就应运而生了。比如我们熟知的F1方程式,以改装房车为参赛车辆的比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达喀尔拉力赛,WRC等等。其中可以说F1是汽车赛事中最盛大的赛事,也是级别最高的汽车竞赛。同时汽车技术也不断进步。 汽车技术包含: (一)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的最高车(2)汽车的加速(3)汽车的上坡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三)汽车的制动性(1)制动效能(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六)汽车的通过性 (七)其他使用性能(1)操纵轻便性(2)机动性 (3)装卸方便性 (八)容量等等技术。 汽车技术的革新使汽车多种多样,能满足各种需求,使人们使用来更加和谐。 F1赛车(FIA Formula One Grand Prix Championship),中文全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因为影响范围广,知名度高,与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所以称F1。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包含了以空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信息与通信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信号输入装置、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器等组成。 信号输入装置包括各种传感器和开关。车用传感器有两类,一类用于控制汽车运行状态,另一类让驾驶员了解某些状态(如冷却液温度、润滑油压力、燃油量等)。 输入计算机的信号通常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执行器包括:开关、继电器、电动机和电磁阀等。 控制系统类型:开环控制系统(电动汽油泵工作的控制、冷却风扇转速的控制);闭环控制系统(怠速控制、空燃比控制、爆燃控制、自动空调的温度控制) 控制理论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PID控制2、最优控制3、自适应控制、4模糊控制、5人工神经网络。近年,汽车领域中开展了神经控制的应用研究:在自动换挡、四轮转向控制、制动控制、自动牌照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电子燃油喷射(EFI):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达到排气净化的目的。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MPI)。 按喷油器喷油部位分类:1、缸内喷射系统。2、进气管喷射系统。 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类:直接检测式和间接检测式。直接检测式称为质量—流量方式,间接检测式为速度—密度方式。 分组喷射:大部分中、低档轿车采用分组喷射方式喷油,如夏利、起亚、 由于发动机某些工况(如启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需要控制系统提供较浓的混合气来保证其性能,因此发动机电控系统通常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稳定工况:是指发动机已经完全预热,正常运转,且在一定时间内转速和负荷没有突发变化的情况。 加速和减速工况:加速时,节气门突然开大,进气管压力随之增加,由于汽油的流动惯性和进气管压力增大后汽油蒸发量的减少,大量的汽油颗粒被沉积在进气管壁面上,形成较厚油膜,而进入气缸内的实际混合气则瞬时被稀释,严重时会出现过稀,使发动机转速下降。为此,应向进气管喷入一些附加汽油,以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减速时,节气门突然关闭,由于惯性作用发动机仍然保持很高的转速,因此进气管真空度急剧增高,促使附着在进气管壁面上的汽油蒸发汽化,并在空气量不足的情况下进入气缸,造成混合气过浓,严重时甚至熄灭,应供给较稀的混合气。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超声波检测式卡门涡旋是AFS,P29. 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分为磁感应式、霍尔式和光电式。 氧传感器功用:氧传感器是排气氧传感器(EGO)的简称,又称为氧量传感器,通过监测排气中氧里子的含量获得混合气的空燃比信号,并将空燃比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发动机ECU。ECU根据EGO信号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实现空燃比反馈控制(闭环控制),从而精确地控制空燃比。分类:EGO分为氧化钛(TiO2)式和氧化锆(ZrO2)式。

实用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

《实用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 姓名学号班级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脉冲波形有矩形波、锯齿波(或三角波)、尖顶波、阶梯波等。 2、逻辑代数中的变量只有0 和 1 两种取值。 3、晶体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时相当于C、E极“短路”,工作于截止状态时C、E极相当于“开路”。 4、“与非”逻辑关系可简单表述为:全高出低,见低出高(或:全1出0,见0出1 ) 5、“或非”逻辑关系可简单表述为:全低出高,见高出低(或:全0出1,见1出0 )。 6、正逻辑规定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负逻辑规定低电平为“1”,高电平为“0”。 7、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门、或门和非门。 8、A+A= A ,A+1= 1 ,A·1= A ,A·A= A 。 9、十进制数(247)10转换成8421BCD码是_____________。 10、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晶闸管阳极(A)与阴极(B)之间接正向电压;二是门极与阴 极(B)之间也要接正向电压。 二、选择题 1、晶闸管一旦导通后,去掉门极电压时,晶闸管( C )。 A、仍然导通 B、截止 C、可能导通,可能截止 2、单结晶体管发射结的电压升至其(B )电压时E-B1结间就导通,在B1极产生脉冲。 A、B2-B1间电压; B、峰值电压;C;谷点电压;D、E-B1间电压 3、二极管有1个PN结,三极管有两个PN结,那么晶闸管有( C )PN结。 A、1个 B、2个 C、3个 4、十进制数38转换成8421BCD码为( D )。 A、11000111; B、00111111;C;11111000;D、00111000 5、二进制数11001转换成十进制数为( B )。 A、24; B、25;C;10;D、15 6、十进制数19转换成二进制数为(B )。 A、10001; B、10011;C;10111。 F 的电路有(B) 7、在下图中能实现逻辑功能AB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 【学习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 【同步学习】: 学习活动一: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其分类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相关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春天来了,桃花盛开的时候老师拍了很多照片,并把这些照片上传到了老师的QQ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用到哪些设备?哪些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 情境导入:从古时的烽火狼烟、飞马传书到今天的视频电话、电子邮件,通信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二:了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1)说说你知道的通信设备。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知道的电话的发展历程。 情境导入: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又决定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三:了解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教材2.2节,了解微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2分钟后抢答。 1)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通常指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少个元器件,集成的元器件越多,集成度越。 2)内部有上万个元器件的集成电路称为。 A.小规模集成电路 B.中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情境导入:正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 学习活动四: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1)打开文件,阅读相应内容。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2)根据计算机发展的五个方向结合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畅想: 未来计算机会是怎样的?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应用

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创新,汽车内部结构更加的复杂,在对时,不仅仅是单纯的进行零件的 更换,很大程度的给技术提升了难度。本文针对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希 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 1.1现代电子技术和电脑的广泛运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电脑电子技术在汽车 当中广泛的运用,比如说: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自动空调、自动巡航系统等,很多方 面都有涉及到电脑电子技术。对于维修人员而言,必须对大量的电子知识进行有效的了解和 掌握,在汽车行业当中电脑和电子技术的运用,这也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2汽车维修管理系统化需求日益突出 在现代当中,具体为机械、电子、液压三者相结合,是一体化诊断技术,也可以说是将总 成拆装调整及系统的诊断技术两者相组合。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测,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在时,查找详细的参数,需要使用维修诊断方法和技术。生产 商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获得的数据作为维修资料,更给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提供了参考 依据,这样更利于维修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由于目前汽车发展趋势越来越趋向于经营网络化、服务综合化、管理规范化。这些巨大的 改变,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想要长远的 发展,就需要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要对自身的优势进行提升。对自身的不足要进行不断 的弥补,企业人才的管理及培养要进行加强,让其管理真正的实现科学化、程序化、现代化、规范化。 2 优化现代技术应用措施 上述内容讲述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基础对维修技术、维修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深 入的探究,从而对现代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有效提升现代维修水平,更保证其维修质量, 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配备高科技的设备 目前可以将汽车检测及设备维修分成设备维修、设备修理、设备测试、设备诊断四个方面。我国较为先进的设备具体有配用高精度的角度传感器,测量非常的准确;历史记录查询设备,能够有效的分析和诊断之前的故障问题等。通过配备高科技的设备,能够让维修人员在短时 间内发现故障,并且立即对其进行解决和处理,让车辆能够安全的行驶。 2.2汽车维修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 如今汽车制造工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化,所以,使用的维修设备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因此,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应该进行提升。首先,引进先进的维修新技术,在维修当中充分的 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进行加强,提高维修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其次,专业化维修团队的建立。将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维修人员组成维修团队,团队在检测方面,以及维修方面更加专业化,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2.3现代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 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所以,汽车制造工艺在整体的发展中以节能减排为主,让汽车内部结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动力系统上,目前我国很多的汽车当中运用了智能系统、电力驱动系统等。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辽宁大连(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6028)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摘要: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发展趋势制造技术现状关键词:汽车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alian 116028, China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the Abstract: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corresponding And the statu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utomobil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ufacturing agile In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or some also precision aspects promoting. All of machining has room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Key words: 是纯粹的技术产品,而是现前言0 代汽车新技术和先进的管年代以来,世纪80 20 理模式相结合的结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发展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发类 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展,例如新型制造技术的发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展,刀具工艺的发展,激光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焊接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