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_论柏拉图的灵感说_陈雪军

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_论柏拉图的灵感说_陈雪军
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_论柏拉图的灵感说_陈雪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研究生专辑JOU RNAL O F GUAN GX INORM AL UN I V ER S IT Y2000年第1期

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

——论柏拉图的灵感说

陈 雪 军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导师评语]该文选择的论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针对当前学术界对“灵感”讨论的各种不同意见和偏向于感性说进行辨析和反驳,另一方面也针对人们对柏拉图的“迷狂”说的惯常理解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对传统论题作出了新解,不妨视为众多学说中的一说或新说。该文的观点认为柏拉图的“灵感”应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的艺术思想是立足于从柏拉图的整个理论系统出发,而不是将“灵感”孤立起来研究,从而使其“灵感”说与“理念”说联系起来,并从文艺与现实生活和“理念”的关系及其文艺创作(灵感)在关系中的定位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有利于揭示“灵感”的内涵实质和意义。不足的是对“诗神”作出理念之神的理解尚欠充分和严密的论证。——张利群[摘 要]柏拉图是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美学家,他是第一个将灵感理论化、系统化的人。因而,他有关灵感的观点在美学史上影响最大。同时,“理念论”又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他的“灵感说”也是建立在其之上的。自古以来,文论家们对柏拉图的“灵感说”众说纷纭。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柏拉图的“灵感说”是纯非理性(感性)的。本文通过对其的分析,认为柏拉图的“灵感说”实质上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因为从诗神的角度来说,在柏拉图看来诗神应是属于理念世界的,诗神代表着理性,从诗人的角度来说,诗人属于感性的现实世界,诗人是感性的。诗神凭附与诗人的迷狂实际上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灵感说则是这种统一的表现,是柏拉图企图把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联结起来的表现。因此,从柏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柏拉图的灵感说并非是纯粹强调理性和感性的哪一方面,而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它既具有理性因素又具有感性因素,而且两者是相互矛盾,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灵感;迷狂;诗神;理性;感性

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灵感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伊安》、《会饮》、《申辨》、《斐德若》等篇的对话中。而且是建立在“理念论”基础上的。“理念”是柏拉图文艺思想的核心。柏拉图强调理念是超感觉的,是高于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是理想的彼岸,是事物的本体。灵感,按照古希腊的最初理解是指神的灵气,即诗人在创作时吸入了诗神的灵气,才使作品具有超凡的魅力。那么,柏拉图的灵感说强调的是理性还是感性呢?

首先,在柏拉图看来,灵感产生于人们对光辉景象的美好回忆和热烈追求所激起的虔诚心理,它是炽热感情的外现,而灵感是诗的基本要素。柏拉图指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①所以,没有来自诗神的灵感,诗人在创作上是无能为力的,诗人的本领不是凭智慧、凭技艺,而是凭神助、凭灵感。他还把艺术家分为两类,受神灵凭附、以灵感创作的人是“诗神和爱神的预言者”②,属第一等人,而单纯靠摹仿和技巧创作的人属第六等人。真正的艺术是第一等人创作出来的。他说:“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③“正如酒神的女信徒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一样,诗人们的心灵像酿蜜,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蜜的泉源里吸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④他甚至认为,如果偶尔能受到诗神的凭附,连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会写出最美妙的诗歌。如卡尔喀斯人廷尼科斯,平生只写了一首著名的《谢神歌》,就是因为神附灵感于他的身上。因此,柏拉图认为,“一切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都由于受到爱神的启发。一个人不管对诗多么外行,只要被爱

神掌握住了,它马上就成为诗人。”⑤他对诗人们做出了这样的评判:“并不是聪明才智,而是本能和灵感,使得他们创作出诗歌。就像你们所见到的,先知和预言家传达神谕时,一点都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话的含义。在我看来,显然诗人们在写诗时是这样。”⑥可见,柏拉图认为,诗人是离不开由诗神凭附而产生的灵感,而灵感是一种来自不可知的外界力量。

同时,柏拉图把灵感这一奇妙的飞跃归功于诗神。他认为,正是因为神赋予了诗人神力,诗歌才有其独特的感染力,艺术的感染力来自于艺术灵感的吸引力。诗神就像一块“磁石”,先给诗人灵感,诗人通过诗把这种灵感传递给朗诵者和听众。他说:“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库利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⑦依照柏拉图的见解,缪斯女神将灵感之气吹入诗人身上,得到灵感的诗人又将它传递给其他人。换句话说,诗神就像磁石一样,首先把磁性赋予诗人,诗人就是被磁石所吸引的最初一环;诵诗人或演戏人属于中间一环,听众或观众是最后一环。通过这些环,诗神驱遣着人心朝着神意要他们走的那个方向走去。

其次,柏拉图还提出一旦诗人获得灵感,就会进入一种迷狂状态。迷狂即诗神凭附的一种如痴如醉,失去平常理智的强烈的情感活动。他的这种想法先在《伊安篇》中提出:

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受到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他们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酒神的女信徒们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这是她们在神智清醒时所不能做到的事。抒情人的心灵正像这样,他们自己也说他们酿蜜,飞到诗神的园田,从流蜜的泉源吸取精华,来酿成他们的诗歌。他们这番话是不错的,因为诗人仿佛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⑧

这是柏拉图对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心理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和理论说明。在这个问题上,他在《斐德若》中则采用“爱情哲学”来阐明这种现象,他是这样描绘的:对于诗人来说,若是离开了他所钟爱的那美的事物,灵魂就失去滋润,他的毛囊就干枯,把向外生长的幼毛窒塞住,不让它们生发。这些窒塞的幼毛和清波融在一起就像脉搏一样跳动,每一根幼毛都刺戳它的塞口,因此灵魂遍体受刺,疼得要发狂。但是,只要那美的事物一回到记忆里来,他就转痛为喜了。“这痛喜两种感觉的混合使灵魂不安于他所处的离奇情况,彷徨不知所措,又深恨无法解脱,于是他就陷入迷狂状态,夜不能安寝,日不能安坐,只是带着焦急的神情,到处徘徊,希望可以看到那具有美的人一眼。”⑨若是果真看到了他所钟爱的那美的事物,他就会从中吸取情波,使原来那些毛囊的塞口都疏通起来,他吸了一口气,刺疼已不再来,他会享受到极甜美的乐境。所以,柏拉图认为:“一切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都由于受到爱神的启发。一个人不管对诗多么外行,只要被爱神掌握住了,它马上就成诗人。”βκ可见迷狂就是诗人在得到灵感时所显露出来的一些本人不随意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而这些所作所为,又常常不为本人所能言传,也不为他人所能理解。诗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作品才是佳作。正因为如此,柏拉图认为对于诗人来说,“迷狂”比“清醒”优越,迷狂的诗远胜于神智清醒的诗。如果没有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技巧)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βλ尽管这两种诗都是一种认识,但是后者则是对感性现实的再创造,因而,灵感诗人高明,艺匠诗人拙劣,后者遇见前者,必定黯然失色。

由上述可见,柏拉图对文艺创作的认识主要表现在:第一,文艺创作是一种搅动作者寝食不安的强烈感情活动而非理性活动;第二,文艺创作是一种物我俱忘的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第三,文艺创作的成功会使作者达到一种乐而忘痛的“极甘美的乐境”。βμ从这方面来说,柏拉图所阐明的灵感说是神秘的、推崇激情的、强调迷狂的。他强调创作中的感情活动,他的“灵感说”包含了非理性的唯心主义倾向,也正因为如此,学术界中有些人把柏拉图的“灵感说”定义为唯心主义或非理性主义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柏拉图倡导“理念论”,崇尚理性,强调人的情感要受理智的支配。他所说的“诗神”,实际上是理念之神,他肯定“迷狂”的诗,实质上指“代神立言”的诗,即所谓颂神之诗,也就是要能体现理念之诗,正是这样他极力反对摹仿诗人的作品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欲,指责这种摹仿诗(荷马的

史诗)“逢迎人性的无理性部分”、“摧残理性部分”。因此,从这个视角看,可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是一种提倡以理念为根基的灵感,与今天的以感性为基础的灵感说不完全一样。

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部分: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理念世界。从诗神的角度来说,在柏拉图看来诗神应是属于理念世界的,诗神代表着理性;从诗人的角度来说,诗人属于感性的现实世界,诗人是感性的。诗神凭附与诗人的迷狂实际上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灵感说”则是这种统一的表现,是柏拉图企图把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联结起来的表现。同时,理念实质上是一种一般概念神化了的形式。理念的特征归纳不外是:理念是实体,存于心外;是思想非物体;是总括的概念,多中之一;是万物的原型,万物的摹本;理念不变不灭,超越时空……这样说来,理念玄而又玄,不啻与神同一。理念(eido s,idea)是作为事物的典范和标准的存在。神创造理念,工匠摹仿理念,诗和艺术摹仿现实。以桌子为例,神是桌子的理念或绝对形态的制作者。有了桌子的eido s,木匠是“桌子的制作者”(dem i ou rgo s k lines),艺术家摹仿木匠的工作成果,制作桌子的“相似物”,所以,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家与理念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品的形成是理念间接起了作用。诗人虽然既不能自己生产eido s,也不能制作eido s的实物翻版,但是它们具备了理性和感性的因素。因此,从柏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柏拉图的“灵感说”并非是纯粹强调理性和感性的哪一方面,而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它既具有理性因素又具有感性因素,在这个统一体中,后者是从属于前者,为表现前者服务的。

不过,由于柏拉图的灵感说与迷狂说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诗人、艺术家创作中的一种迷狂的心理状态,因此,后世的作家、美学家往往从非理性和反理性的视角去继承和发扬他的灵感说而避开柏氏的灵感说的理性内涵。如西方的表现派、浪漫派作家就是如此。这从雪莱的《为诗辩护》一文中可以明显看出。雪莱认为,诗的创作全靠灵感,没有灵感就不能有诗。只有灵感到来之际,诗人才能挥笔写成绝妙的好诗,推敲讲求之功,只表明诗才缺乏。他描述道:诗灵之来,仿佛是一种更神圣的精神渗沏于我们自己的本质之中;但它的步伐却像抚过海面的微风,风平浪静了,它便无影无踪。这同柏拉图的有关阐述如出一辙。朱光潜先生指出,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天才说,尼采的酒神精神说,柏格森的直觉说,弗洛伊德的艺术起源于下意识说,等等,他们的出发点虽然不同,推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在非理性这一点上,他们都与柏拉图一脉相承。从美学史上看,关于文艺的本质,有两种对立的理论。一是“再现说”,主张文艺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强调认识作用。另一种是“表现说”,主张文艺表现主观的感情,强调情感作用。后者的观点与柏拉图的“灵感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当然,柏拉图把灵感这一奇妙的飞跃归功于神,把灵感的特征表述为神赐迷狂,夸大诗神凭附而产生的灵感作用,分离主体的肉体与灵魂,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极力贬低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和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其“灵感说”带上了神秘主义色彩,这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的表现,这也正是我们在对柏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的原因。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其对后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其局限性。

注:

①②⑨βλ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斐德若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第123、118、120、118页。

③④⑦⑧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伊安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7、8页。

⑤βκ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会饮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⑥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第46~47页,转引自李秀斌《论柏拉图的“灵感说”》,《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βμ 引自曾繁仁著《西方美学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参考文献]

[1] 朱志荣:《柏拉图灵感论述评》,《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2] 吴晓红:《柏拉图灵感说新探》,《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3] 白德昆:《艺术灵感探幽》,《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6期。

[4] 颜晓初:《灵感本质探索的历史轨迹》,《上饶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5] 饶艹凡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学术研究》1992年第1期。

[责任编辑 刘文俊]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文 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 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体系 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 ,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 ,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 ,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 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 ,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 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 ,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 ,一个人 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 出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 的东西。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 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 ,从而创立了理念论。 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

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 ,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 ,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于是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既在存在又不存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我们对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真理和知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凭借逻辑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我们才能说有了确定的知识。而一切定义不是指称个别事物的,而是指称这些“理念”的,因此只有理念才是确定不移、不变的存在,尽管它们是看不见、而只能被思想到的,但它们是唯一的真理。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只有“分有”了与它相应的理念,才能存在。但万物和自己的理念相比都是不完善的,它们都必须努力趋近于自己的理念,却永远也达不到理念。所以,理念就既是万物的本

柏拉图一辈子就说过这十句最经典的话触动内心的句子

柏拉图一辈子就说过这十句最经典的话!2014-04-30 触动内心的句子 柏拉图的十句话语、真的挺好!! ⒈柏拉图说: 若爱,请深爱; 若弃,请彻底。 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⒉柏拉图说: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 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⒊柏拉图说: 既然爱, 为什么不说出口, 有些东西失去了, 不会再回来。 ⒋柏拉图说: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 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 若是拥有了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爱她 ⒌柏拉图说: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 我们无法改变, 也无力去改变, 更糟的是, 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⒍柏拉图说: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寂寞人生爱无休, 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 ⒎柏拉图说: 时间会慢慢沉淀, 有些人会在你的心底慢慢模糊, 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⒏柏拉图说: 人生短短几十年, 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无谓压抑自己。 人生的苦闷有二: 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 二是它被满足了。 ⒐柏拉图说: 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直在走是幸福。 10.柏拉图说: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 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 十年之后我发现, 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 而是沧海的那一头, 早已没有了等待。 穷人问智者:我为什么这么穷? 智者: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穷人:我什么都没有如何给? 智者: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给予别人五样东西! 1.颜施,即微笑处事。 2.言施,多说鼓励、赞美和安慰别人的话。 3.心施,敞开心扉对人诚恳。 4.眼施,用善意的眼光给予别人。 5.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

柏拉图·灵感说

参考文献 1、《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6月第22卷第2期《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 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 卷第3 期《柏拉图的灵感说———指向理智的迷狂》 柏拉图是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他从“理念说”出发,探讨诗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著名的神的“灵感说”。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 1. 认为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他在《伊安》篇中说:“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库利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1 ]2.“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解释了世间存有四种“迷狂”说,他认为“若是没有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这里的“诗神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表现,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有的作用。3.“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在《斐德若》篇中他说:“那种在上界见到真理最多的人,附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注定成为一个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对灵感做了一种神秘的解释,“诗人是神的代言人”,“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 柏拉图的思想当中的确杂糅了许多希腊神话, 但柏拉图的灵感说是否是迷信、反动, 关键问题是柏拉图的宗教是否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宗教。英国著名学者狄金森说过: “讲到希腊的宗教问题, 开始必须要先去掉我们自然而然的因宗教这个字而起的许多联想。当我们说到宗教在我们心里普通是指那一定的教义, 多少带有玄学的性质, 形成一种教条, 并有一种和国家不同的组织。关于希腊的宗教, 第一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它毫无此种意义。没有教会, 没有教条, 也没有节目。虽有僧侣, 但是他们只是公共的职务官, 被派出执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像我们所知道的教士和俗人的区别不存在; 诗歌和教义的区别也不存在; 不论希腊的宗教是什么,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清楚的, 即希腊的宗教和我们习惯上所联想的宗教这个字是有很大区别的。” [ 1 ]张冰. 试析柏拉图的灵感理论[ J ]. 柳州:柳州师专学报, 2000, 15 (2) .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孔子分别是古代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虽然柏拉图比孔子的生活年代晚约一个多世纪,但都同处于人类精神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哲学家。他还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兼实践家。西方的思想界对柏拉图极力称赞, 颂扬他是“最伟大的人”,是“人类的导师”把柏拉图的哲学评价为“一切最好的和最重要事物的源泉”。而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国家篇》(即《理想国》)之中。而孔子的思想则体现在由他和他的学生的言语汇编的《论语》之中。 柏拉图和孔子在政治思想范畴方面,基本方向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的政治理想都是力图建立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他们分别提出“哲学王”和“内圣外王”,都是人治的政治学;他们都重视和推动社会改革,柏拉图在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系统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孔子在《论语》中向弟子们托古改制“以述代作”,反复讲授全新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格言。俩人在仕途不顺、政见难行的情况下,转而办学园、设杏坛,亲自长期执教,倾心致力于教育工作,其目标都是为政治服务,培养治国人材,这是一般思想家极难做到的又一特点。

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思想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柏拉图政治上的主张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政治,而孔子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政治改良性质的“仁政德治”。在《理想国》中,正义是关键,缺乏正义,则其它美德定然失去, 整个国家无善可言,必将丧失理想与和谐。孔子的德治主义系改造周代德政思想而来,孔子仁政德治的核心是仁,礼是思想表现的形式和规范手段。柏拉图实际是用理性的力量说明“善”和“正义”;而孔子以“仁”与“礼”为规范,更适用于当时中国的实际。 第二,柏拉图习于哲学思考,在理念上构建社会制度,常陷于空想,但他重视自然科学、军事和工商业;而孔子偏重人文科学,擅于总结历史经验,爱民、重和平,倡孝悌,主中庸与“和而不同”。柏拉图的空想和臆断远胜于孔子。他过多地向往神明的情感、灵魂世界和先天论。他的“理想国”中,和谐社会框架虽美好,但其策划、举措同现实有距离。孔子根据国情,重视宗法,以孝悌为仁之根本,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还值得提出的是孔子方法论上的中庸思想,“和而不同”是指重和睦、讲协调、求团结。 第三,教育方面,柏拉图积极传授和开展自然科学与哲学、文艺等的研究;而孔子倡德育、“举贤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教学设施齐备,管理制度有序,男女兼收,人才济济,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显著。学园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久远。后继者衍生出新柏拉图学派。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古代最重要的学术

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班级:财管11-3 姓名:孙吉蕾 学号:201108051082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回忆起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要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法治。他接受有限民主原则,主张实行混合政体。《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知识,才能把握理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他人的知识只能称为“意见”。哲学家治理城邦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要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要对公民进行正确的教育。提出了正义的政体和唯一正确的贤人政体是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他把现实生活中不当政体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等。 柏拉图对平民政体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在这种政体下,平等自由发展到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都不放在心上。柏拉图激烈批评了僭主政体,认为平民政体中极端的平等会带来极端的奴役,从而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攫取了权利,凭借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把政体分为六种。即王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共和制和平民制。 二、社会分工理论: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他说,最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于是有了农民、牧人及各类工匠的分工。后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所有这些都属于生产者阶级,他们的共同职责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履行国家的经济职能。再后来,由于城邦的不断扩大和城邦生活的不断扩充,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欲望和需求有时是互相冲突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城邦之间的战争,于是就需要有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柏拉图把这个集团称之为“护国者”阶级。他们的职责就是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综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自古以来,人间就不乏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爱情。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另一种崇高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区别于普世的爱情的升华。但是什么是爱情呢?爱情与其他情感有什么联系?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与现在社会爱情相比有哪些优点?柏拉图式的爱情对于当今社会爱情又可以有什么样的借鉴?在此,我将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 正文: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有喜怒哀乐,有爱情、友情、亲情··正因为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发达,人类难免会产生孤独感,渴望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有人交流,有人理解。当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感受外界事物的时候,爱情也随之产生了。在一定程度看来,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原始生命的动力。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有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划分出来,也许最早的划分依据就是以性爱为标志的。不同于友情和亲情,爱情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异性之间的感情,也成为了争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人类情感,为我们现在普遍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提供了前提。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的提出为人类在爱情的理性认识上跨出了一大步。柏拉图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拥有着异同寻常的感情世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性的光芒。爱情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同样可以在同性之间产生倾慕之情。在柏拉图的思维中,他想的是:爱情存在于观念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里。性与

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性是动物的本能,而情是人类的标志。人类只有把性与情区分开来才可能达到心境的平和,也能达到人类追求理性的目的。他强调的是纯精神上的交流。但是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如同很多男系社会的情况一样,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所以能与他进行交流的多数是同性者。因此基于社会的实际情况,他更推崇男性之间的爱情,也就是同性恋——却不同于现在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如今同性恋的含义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同性之间也存在着性的要求。已经不再有精神交流的内容。如今的同性恋者们有的是为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标准,有的是厌倦异性之间的感情,还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媒体的炒作,很多因素的混合使我们再也看不到理性思维的存在。毕竟如今的时代,哲学并没有占据大多数人的心灵,也不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研究哲学理性的时代,而是充满了娇、充满了躁、充满了金钱与欲望·· 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含义,它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相爱的双方不存在任何依附或者占有的关系,他们完全是自愿地结合或分离。爱一个人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的物品,任何人都不得占有;也不是攀附于他,希望自己能够得以生存或发展。不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情况,都会让爱情陷于不义之地,相爱的人们也会有无穷无尽的苦恼,最终可能会造成爱情悲剧的发生。正如当下的爱情:新闻里总会爆出某某明星婚变了,你还相信爱情吗?某某商人发迹后抛弃糟糠之妻,你还相信爱情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的文化,爱情也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媒体文化无不时刻影响着爱情的方方面面,改变着爱情原始的面目。追求功利的心也转化了爱情的方向,挑动了爱情的作用,把爱情当成了利益的工具。甚至愿意去做别人的二奶,寄人篱下,靠人供给生存,这是怎样一种畸形的爱情观啊!这样的两方不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前言: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理论框架中,柏拉图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曾对此明确表述:“公正的说,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就是一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在哲学领域内,没有一个问题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观点。” 1 这无疑是对柏拉图地位的巨大肯定,而奠定他如此重要地位的,正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即作为本体论又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将我们面前的世界永远的划分为了永恒真实的“理念世界”以及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致使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在对两个世界的弥合中龃龉前行;而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本质直观的认识方法,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留下了争斗的永恒焦点(尽管经验主义也会潜在的伴随着理念论的影响),哪怕是现代西方哲学也无法躲避“理念论”所投下的倒影。可以这样说,“理念论”所提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方向,在其后的诸多哲学家中,要么赞同柏拉图,要么反对柏拉图,但无论如何,柏拉图都是西方哲学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 一、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及其影响 “理念论”作为本体论可以说是一种理念实在论。在柏拉图看来,人的认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见,一类不可见”2,前者为可感的具体事物,后者则是理念。理念是具体事物的本质,是可感事物的依据与原型,是永恒的、单一的、绝对的存在;而可感事物则是暂时的、多样的、流变的存在,是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个别事物分有什么样的理念,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但却永远不如理念完满。例如,桌子的理念是一张完美的桌子原型,它只能存在理念世界,而匠人所制造的所有的桌子都只不过是“用他们的眼睛注视着它们的类型”,然后制造出来3,这不过是对桌子理念的分有。万物皆有其“理念”,这些理念才是最真实、最完满的存在,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立于可感的现象世界之上的、本体的理念世界,由此我们面前的世界被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层次: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与作为其摹本的“现象世界”。这种对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在洞穴比喻和日喻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述。这个划分正式将哲学的方向指向了理智的、超感性的世界,而可感的现象世界则成为了不那么真实的摹本,两个世界从此分裂,如何连接两个世界,重新建立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则成为今后整个哲学史中最重要的问题。 近代的每一位哲学家几乎都在对柏拉图二分世界的困境做出回应,可以说,整个近代哲学,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在为跨越两个世界之间的鸿沟做出努力。笛卡尔虽然坚持心物二元论,却企图通过一个小小的松果腺连接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斯宾诺莎则是将精神和物质化为实体的两种属性,具体的分殊化为实体的样式,通过属性二元论将两个世界合而为一;莱布尼茨是将世界的本源追溯到彼此孤立却内在一致的“单子”上,希望通过前定和谐解释两个世界的关系。经验论方面,洛克也是个彻底的二元论者,在对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做出区分过后,洛克也对世界进行了二重化的划分,可感对象的属性是可感的现象,而实体则是属性背后的根源,是只知其存不知其为何物的、不变的、永恒的超验存在。为解决洛克的问题,后来者在两个世界中进一步做出选择,要么物体是所有性质的集

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问题:理念与事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念如何分有或是摹仿理念?自然万物可感而不可知,理念可知而不可感,我们怎样认识理念??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批判理念论的不是别人而是柏拉图自己,而且他的自我批评毫不客气,就连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评实际上也没有超过柏拉图。古人在讨论问题时,注重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当自己原有理论体系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毫不讳言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只要有必要,他们毫不犹豫抛开原有的体系,去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哲学是什么?-- 解决问题。可是后来有的哲学家则略有不同,当他们营造起一套体系之后,其很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体系。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以"少年苏格拉底"代表他自己的理念论,以巴门尼德为批评者,深入探讨了理念论所面临的问题。 ?前期:理念与具体事物,两者不可分,同时又认为,具体事物是流变不定的,只有理念是永恒不变的;人们不禁要问:载负理念的事物生生灭灭,理念何以能独立自存? ?中期:柏拉图把理念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组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理念世界或可知世界,剩下的那些纯物质的部分则组成现象(理念的影像)世界或可见世界。比如:“日喻”“线喻”“洞穴之喻”;“模仿说”—先有扇之理后有扇之器。 ?后期:是不是所有具体事物都有理念?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疑不决,感到没有把握;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虽然认为如果有这类理念实在太荒谬了,但如果要否定它们也有困难,因为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于是,柏拉图对这个引起他不安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殄灭"。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形而上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宇宙万物的根据或本质是"真",而"真"与"善"和"美"应该有共通之处,至少"真"不应该是"不善"或"恶",所以人们才会陷人疑惑之中:如果宇宙万物具有统一的根据或本质,难道说善与恶都来源于同一个根据?就基督教来说,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还存在着恶?显然,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只承认善的理念,而不承认恶的理念。 ?第二,关于理念被分有问题。 ?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 ?至于怎样分有,却是一个难题。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或者是分有整个的理念,或者是分有理念的一部分,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困难。 因为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而事物则是多数的。如果每个事物都分有一个整体的理念,那么有许多事物就需要有许多个理念。这就与理念论的基本原则,即多数同类的事物只能有一个同名的理念,发生了矛盾。如果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同样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把同一理念肢解成很多部分了。例如,如果大的事物分有"大的理念"的一部分,因为部分小于整体,它分有的便是小而不是大了。如果相等的事物分有"相等的理念",由于部分小于相等自身,它所分有的便不是相等了。 如果小的事物分有"小的理念"的部分,因为整体大于部分,那么"小的理念"相应于小的事物,就是大而不是小了。既然只能有两种分有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难成立,

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2016年5月) 课题名称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学生姓名刘小佳 班级行管1303 学号2304130339

摘要 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摘要 谈到西方政治思想史,古希腊的政治思想是不可避免且举足轻重的部分。柏拉图作为其中的典型人物,对西方甚至整个世界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的方法,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进行分析,从其《理想国》体现的政治思想、主要观念到《政治家篇》的政治中庸思想,接着是《法律篇》的法治思想,理想国与第二等好国家的对比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叙述,让读者对柏拉图政治思想有所了解,对其思想的影响和地位有客观评价。 关键字:柏拉图政治思想《理想国》影响

Abstract Analysis of Plato’s Political Thought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ancient Greek political thought is inevitable and important part. Plato, on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s of Western political theor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western policy even the whole world. Plato's life is in a period of instability Athens dramatic politi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thics and moral standards and religious beliefs have been severely damaged.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comparative method, analyzes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Plato, from the "Utopia" of political thought embodied the main ideas to "Statesman" Political Ideas of the Mean, followed by "Laws" thought. Through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Plato's narrative, allowing readers to have a clearly understand of Plato's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renders readers have a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its impact and status of Thought. Keywords: Plato; Political Thought; Utopia; Influence

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三、理念论的功绩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理念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强调共相、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者的哲学道路。追求世界的本源、共相、绝对、形而上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哲学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的基本表现形式,从柏拉图及其它许多古代思想家提出和强调共相问题以来,共相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追求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共相问题。 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揭示了同名可感事物是若干或许多、同名理念是一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区分和彰显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理念论的缺陷 我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以下十个缺陷。 1、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 我认为:理念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自然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具有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作为个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依存在各种个体事物之中的实体自然事物。 人们用专用名词表述和界定一个可感个体事物时,常常不是指同一个可感个体事物,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差别的多个可感个体事物。 例如:人们用专用名词“太阳”表述和界定的可感事物,就不是指处在同一个时间段、处在同一个空间位置、具有完全相同亮度的同一个太阳,而是指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处在不同时间段、处在不同空间位置、具有不同质量、具有不同亮度的许多个具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太阳,是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多个有差别的太阳。 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不仅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而且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有差别的可感事物也共同具有同一个理念。 2、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理念; 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同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是不同的,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仅仅存在于部分可感个体事物之中,只有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才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可感个体事物之中,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多于全部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规定。 例如:生命是部分可感个体事物具有的理念。

浅析柏拉图的《理想国》有感

浅析柏拉图的《理想国》有感 随着环境的破坏,大气的污染,社会的冗杂,当今社会越来越多潜在的事情逐渐爆发,如汶川地震,北京暴雨,北方雪灾,虐童事件,贪污犯罪等现象,渐渐打破了我们对追求更稳定,更和谐,更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慢慢曲解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重建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国。 每每提及柏拉图,大家脑海里显现的一定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和他的著作《理想国》。要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大家所向往的唯美爱恋,那么理想国就是大家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想要更深刻的了解柏拉图的《理想国》,大家先跟着我去了解一下柏拉图的时代背景,走进柏拉图的内心世界。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柏拉图一生写了36部书,主要涉猎政治,教育和道德问题,起最著名的著作是《理想国》。《理想国》的开头是以苏格拉底和波勒马霍斯的对话逐渐深入并展开的,沿着《理想国》的足迹,我们将在本书中领略柏拉图那耀眼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感受两千多年前文明之邦——古希腊文化的无穷魅力。 从广义的角度剖析,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而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者三个阶级组成。我们对哲学王思想的理解等同于国家的立法统治者,即当今社会的政治家。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作为国家的护卫军,应该为国家或城邦尽职尽责,守卫国家。他们应当是果断勇敢的,用无私的心为这个国家的民众服务。“国家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自己自足的”,“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足各自的欲求。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不需要任何修饰,上面的两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状

浅析柏拉图灵感说_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柏拉图灵感说_王梓璇

上下两株紫花地丁开花的印象情景开始:“上边的紫花地丁和下边的可曾见过面?他们彼此相识吗?”⑤这说明千重子为这两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感动,引起了无限的“孤寂”的感伤情绪,虽然还没有道明千重子的感慨的含义,但却借助千重子的感叹,提出她所想两株紫花地丁的“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为后来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离别又重逢,相识又相认做了铺垫。第二次,在“北山杉”一章中再现这两株紫花地丁,千重子说出“像那棵枫树多顽强啊,在我千重子…最多不过像这株枫树洞里的紫花地丁一样而已,哎呀,紫花地丁已在什么时候不见了”⑥,以此象征千重子的命运,并将她对紫花地丁生命的惆怅色彩渗透到这个人物的心里,构成苗子登场之后千重子矛盾的心理。第三次在“祗园节”一章中:“…大枫树的凹陷处的两株紫花地丁,也隐约可见。话已经没有了,但是上下两株小茎会不会就是千重子和苗子呢,看上去这两株紫花地丁好像是不会见面的。可是,今天晚上她们大概是相会了吧?……”⑦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千重子在见到妹妹苗子之后矛盾的心情。第四次在“深秋的姐妹”一章中最后一次:“……那棵老枫树山长着的苔藓虽然还是绿油油的,但是寄生在树干上的那两株紫花地丁,叶子却已经有些枯黄了。”⑧短短的一句话,浓重地渲染了千重子与苗子虽然相认了但即将分离的感伤情调和沉痛心绪,使千重子的感情生活更富有悲哀的色彩。可以说,千重子感情色彩的变化,许多时候是托依在紫花地丁几次出现和变化之中,有时她为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有时她又为紫花地丁的“孤独”而哀伤。紫花地丁已经不单纯是物象的存在,而与人的心灵、精神和人的命运相通了。 文艺评论家山本健吉说得好:“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古都》是地理风土小说。实际上,作者到底是想写美丽的主人公,或是女主人公姐妹俩,还是想写京都的风物,我认为作者本人也难以分清孰主孰从。”⑨可以看出这位文艺评论家是倾向于“这对姐妹也是为了突出京都的风物而塑造的”。川端对 人物的表现,重在渲染人物的感情波澜。他通过这对孪生姐妹感情变化的对比,剖析了两个不同人物内在心理的演奏,表现出两个不同人物的特殊精神状态,以及她们情绪发展的节奏,使人物的感情显得更加丰满。可以说对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来说,《古都》所表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以及保持着传统的气息,具有特异的色彩。 注释: ①18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状题词.②川端康成著.侍桁,金福译.古都上海译文出版社:190③同②:188④同②:91⑤同②:1⑥同②:73⑦同②:101⑧同②:158 ⑨叶渭渠.二十世纪文学泰斗——— 川端康成.四川人民出版社:170. 参考文献: [1]古都.筑摩书库. [2]川端康成著.侍桁,金福译.古都.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3]叶渭渠.二十世纪文学泰斗———川端康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叶渭渠.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 [5]许金龙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集.昆仑出版社,2000.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日本文学硕士在读) 摘要: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化地提出灵感理论的人。他 的灵感论极富神秘色彩,有着唯心主义烙印,但却又富有启发性,给后世以深远影响。对于这一经典理论,如何科学地评价它,批判性地继承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说评价引言 “灵感”一词最先不是由柏拉图提出的,而是在二千多年前由古希腊哲学家德克利特提出的。但是,将灵感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理论学说的第一人,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灵感说的提出,丰富了西方美学,也深深影响了后世非理性主义的发展。然而,现代评论对柏拉图灵感说褒贬不一,赞颂者有之,批判者也不少,笔者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探讨如何客观理解、评价柏拉图的灵感说。 1.柏拉图的背景分析1.1生平背景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希腊。他出身奴隶主贵族,是当时的上层阶级,家庭有显赫的政治声誉。20岁时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死后他曾游历各地,后回雅典建立学园,作品以《理想国》最为出名。 1.2总体思想 柏拉图学说以“理念论”为中心,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另有一个理念世界。(伍蠡甫蒋孔阳,1979)他的文艺观点根植于理念论,但又服从于其政治目的。他认为,文艺摹仿是对理念的影子的摹仿,在创作上,凭技艺的摹仿创作不是最好的,只有拥有神赋予的灵感所作的创作才是最好的。 2.柏拉图的灵感说 2.1柏拉图灵感说的内涵 在剖析柏拉图灵感说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理解“灵感”的定义。阿诺·理德总结了这个定义:“灵感是指艺术家借助于某种高于他自身的一种存在物,例如上帝(或神)、一个缪斯女神或一个天使的媒介创造了他的作品。灵感的意思就是‘吸气’,也就是通过缪斯女神或其他神灵把音乐或诗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吹进了艺术家的灵魂中去,让他誉写下来。”(阿诺·理德,1931)。也就是说,音乐家或诗人只有吸入神的灵气,才有可能创作出非凡的作品。柏拉图这样的一种灵感论是一种典型的神赐天启论。 柏拉图讨论灵感论的篇章主要是《伊安篇》。《伊安篇》写浅析柏拉图灵感说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广东广州 510275) 王梓璇 ———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柏拉图灵感说 42

中西方人性论思想

黎鸣先生认为,人生追求的最终极的目标是智慧,因为在人类历史中,只有智慧,才真正是永垂不朽的;除此之外,无论权力、金钱、名望,都是会随着肉体一道速朽的。人生智慧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任何人,只要遵循这条“坚定”、“顽强”和“敦厚”的人生之道,才不至于“白活”,才可能真正上承祖先,下启后人,才可能真正提升和光大中华民族,并最终有利于整个人类世界建立文明社会。中国青年必须永远铭记的人生格言: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墨子:考之,原之,用之。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卢梭: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 康德:最适用者莫过于好理论。 怀特海:19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 黎鸣:人生追求的最终极目标是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真正永垂不朽。 人生智慧有三:坚定地信仰真;顽强地求知善;敦厚地仁爱美。 西方人性论起步较晚,其研究始于文艺复兴后,以1739 年休漠的《人性论》为标志。在中国,更多地有将人性与动物相比的

倾向,因此不可避免地更多地体现人较之于动物的优越性,故而易形成“性善论”。而西方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其在人与神的比较中更易反思人的劣根性,故而更多的持“性恶论”。当然,人性也具有多重性,本文试从西方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来展现西方法理中的人性论。 一、苏格拉底“熟悉自己” 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相对于古代那种以“神的尺度”看待万物而言,显然是一种进步。但这个命题也存在歧义,正如黑格尔所分析指出的:“因为人是不定的和多方面的:每一个就其非凡性说的人,偶然的人,可以作为尺度;或者人的自觉的理性,就其理性本性和普遍实体性说的人,是绝对的尺度。”既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人是自身的尺度”。所以在苏格拉底之前,智者学派也主张人要“熟悉自己”。但智者学派所说的“人”,一般说来,只是强调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只凭个人的感性经验和欲望、利益行事,只从个人中心出发评判事物。这种思想在古希腊民主制上进时期曾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但后来却走到反面,加速了民主制的蜕变。苏格拉底看出这一点,他要从根本上改造这种“人”的形象。那就是把感性的人改造为理性的人,以聪明和知识作为人的本性。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的理念论(三)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的理念论(三)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思想继承了巴门尼德两条道路的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把感觉事物仅仅看作“非存在”,而是看作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因而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进行了某种综合。一方面与赫拉克利特一样,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巴门尼德一样,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

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5] “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6]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写过许多著作,影响最大的当属《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这部作品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充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社会分工思想等,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他所处的社会时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矛盾激烈,出于对社会安定的向往和维护阶级利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是集权制政体。下面我将就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简单的论述,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国”思想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最后,对柏拉图思想的现实意义发表自己的一点拙见。 第一,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并将国家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驳斥四种正义观,即“正义就是欠债还钱”、“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有益”,他认为真正的正义是“各司其职”,国家中不同阶级的社会角色各安其位,做好本分的工作,彼此不能僭越或取代。因此,柏拉图把国家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类。哲学王擅长思考,以追求“智慧”为德,是治国者;武士富有激情,以崇尚“勇敢”为德,是军队阶级;而欲望强烈,以“节制”为德的陶工、农民则是劳动者。这与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于社会角色的划分标准,柏拉图不是根据出生的门第,而是注意把不同天赋的人区别出来,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柏拉图所说:“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好带动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他认为只有各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个国家就是理想的国家。 第二,认为治国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治国者和武士实行财产公有。 柏拉图认为治国者应由哲学家来担任,是因为哲学家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智力超群的智者,才能带领军队,共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这种“以智治国”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国古代“选贤举能”,都是把“贤”放在首位,崇尚“以德服人”。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差异。 柏拉图构想的乌托邦是是治国者和武士这整个统治阶级共同拥有财产,但不允许阶级中的个人拥有私有财产。他指出了,统治者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要杜绝私有财产带来的贫富悬殊造成的国家动荡与矛盾。中国的老子也曾在他的《小国寡民》中描述“理想国”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还有陶渊明在《桃花源》中描绘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子和陶渊明设想的理想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生活自给自足的无为的原始大同社会,是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与柏拉图的有统治,有分配的财产分配方式有着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