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传统婚礼习俗文化差异

中泰传统婚礼习俗文化差异
中泰传统婚礼习俗文化差异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科目:跨文化交际教师:邹远鹏

姓名:张雨燕学号:Cqu2012222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类别:专业硕士上课时间: 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考生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中泰传统婚礼习俗文化对比

张雨燕

(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一直以来中泰两国有所不同的文化差异,婚礼习俗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婚礼中的行为。在这种的多元文化时代,意义的表达超过了语言的边界。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泰婚礼习俗的文化对比来体现中泰两国不同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

时代中的相互融合,以及两国优良传统文化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泰婚礼;文化对比;传统文化

其实中泰两国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受到亚洲文化的影响,但不同的生态或者自

然环境下,又有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

有的文化。现代中泰两国传统婚礼的形式

发生了变化,但无论是泰式婚礼还是中式

婚礼,也就是婚礼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显

示了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了对

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对婚礼本身的重视,所

以没什么可忧虑的。

二、

一、中国婚礼文化及其起源

中国传统婚礼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国目前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因此在

举行婚礼已有些改变,但还保留下来的精

髓依然独具魅力。

在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中必需要过“六礼”六礼有分为采纳、问名、纳吉、纳

征、请期和亲迎。同时,主婚礼也有一定

的顺序,一般有祭祖、出发、放燃炮、讨

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牵新娘、

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等。在整

个婚礼过程中需要注意:男方在迎亲出门

之前须先拜祖宗;新人在出门之前须上香

祭祖,新娘拜别父母,由父亲盖上头纱,

新郎则只是鞠躬行礼;父母会在女儿上车

后泼清水和白米,一方面寓意女儿已是泼

出去的水,另一方面表示祝愿女儿吃穿不

愁。[1] 二、泰国婚礼文化及其起源

泰国人很看重宗教,大多数信佛教因此在泰国的传统婚礼中,佛教元素占很大比重,僧侣、念经、圣水等,

泰国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入洞房等程序。

泰国婚礼习俗与中国传统婚礼相近,都得先挑个良辰吉时,为婚姻添个吉利。新娘穿着纱缎制成的泰式裙子,梳着传统发型,戴上最精美的首饰。新郎则穿着缎面泰式上衣、白色裤子。

三、中泰婚礼文化差异

(一)、颜色

红色与白色。在中国,红色象征吉祥和兴旺。中国婚礼上红色是结婚那天主要的颜色,墙上、门上、各类物品上到处贴满了大红喜字;婚礼当天使用的蜡烛、鸡蛋、花生、红包以及新房被褥等都装饰为红色,象征了新人的幸福吉祥。[2]

泰国婚礼也看重颜色,泰国婚礼喜欢用白色。白色表示纯洁,纯洁的爱情。无论是在新房还是在举行婚礼的地方都装饰了白色系列的鲜花,给人以安静和祥的气氛;而新娘所穿的婚纱也一律是白色,身穿白色婚纱的新娘被认为是纯洁无暇的。

【参考文献】

[1] 赵四平,黎映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1.[2]潘文晋.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

[3] 刘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

(二)、服装

中国新娘的传统服装大多数为红色的

唐装为主。在婚礼当天会嘱咐新娘不能穿着任何带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裤、短袜等,否则将预示着她的婚姻的短暂性。 泰国婚礼新娘穿着纱缎制成的泰式裙子,梳着传统发型,戴上最精美的首饰。新郎则穿着缎面泰式上衣、白色裤子。 (三)、婚宴

在中泰婚礼结束之际都会举办一定规模的婚宴。中国婚宴往往由男方出钱,而泰国婚宴则基本由女方出钱,因此在举行婚姻时泰国人就在女方家举行,但中国人是在男方家举行的。

在中国婚宴上,新人往往会大宴宾客,并要向每桌宾客敬酒,感谢他们的来临和祝福,因此一场婚宴下来,新人已经疲惫不堪了。宾客所给的礼金也足以支付男方的婚宴,并略有盈余,但泰国宾客所给的礼金是足以支付女方的婚宴。 (四)、交杯酒

在中国新郎和新娘各取一斟满酒的酒杯,将手臂相互交错,同时饮尽杯中酒,整个婚礼便随之佛沸腾起来。泰国人不喜欢敬酒,泰国人认为就对身体健康危害,所以在婚姻时没有交杯酒的仪式。 (五)、拜堂

中国人认为“拜堂”称为“拜天地” 就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人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泰国没有“拜堂”的仪式,在举行婚姻时泰国一般坐在矮榻上,新郎坐在新娘的右边,伴郎伴娘站在新人后面。新郎新娘双手合掌向前伸出,接受发水,客宾泼法水然后给新郎新娘问候,祝福新郎新娘,新郎新娘接受法水。

四、中泰婚礼文化相同

(一)、声音

中泰两国的婚礼喜欢搞得很热闹,就是在中国婚礼那天是鞭炮声不绝,为了新人能得到祝福,在泰国举行婚礼当天,新郎必须得亲自到新娘家迎亲,后面跟着一大亲切的朋友团,带着聘礼、抬着拱门香蕉叶神马的。沿路唱歌,跳舞,敲锣打鼓,非常热闹,这是为了打动新娘的心。

(二)、入洞房

泰国传统婚礼有铺床和送新娘入洞房的仪式。铺床时是在晚上举行,来铺床的必须是女双全、有身份的一对恩爱夫妻,而要为新郎新娘打扫床铺、铺被褥、摆枕头、挂蚊帐。中国传统婚礼由一位“儿孙满堂的女士”负责铺床,并摆上各式喜果、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之后,禁让自己或其他成人坐卧,寡妇,失婚者优忌。可先让男婴孩在床上玩耍,寓意添丁发财。

五、结束语

以筹备婚礼、婚礼仪式、婚宴、礼服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出中泰婚礼习俗的差异,由此推及探究中泰婚礼习俗差异的原因,使我们了解了中泰两国文化的背景与历史,从而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中泰两国文化差异的目的在于使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转播。[3]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篇一:中韩婚礼文化对比 龙源期刊网.cn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 作者:秦富燕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XX年第06期 摘要:婚礼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传统婚礼流程习俗的研究,总结出中韩婚礼文化的差异。关键词:中韩;婚礼;习俗;流程 结婚是漫漫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个成功的婚礼更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人们结婚不仅局限于西式婚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婚礼。随着这股复古风的兴起,传统婚礼越来越受青睐。下面就介绍一下中、韩古代婚礼的流程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和习俗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

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由于汉族人数居多,在此仅介绍 汉族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最初的婚礼仪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成 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 周代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过几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式更加繁缛。但从整个古代社会来说,传统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三朝回门几个流程。 1.纳采 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礼品是丝绸、衣服、 日常生活用品等。 2.问名 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占卜,合八字。如男女的时辰八字不相冲,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男方派媒人送给女方食物、衣服;女方的父母和叔伯去男方家拜访。 3.纳吉 篇二:从中韩婚礼习俗的异同看跨文化交流 从中韩婚礼习俗的异同看跨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丨婚礼流程丨婚礼策划 虽然从古至今的婚礼形式大相径庭,但婚礼流程大致没太大变化,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到现代基本保留着! 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基本如下: 1、祭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 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 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跨火盆 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

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中国传统婚俗知识

中国传统婚俗知识 一、传统婚俗仪式 1.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 3.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4.过文定 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5.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6.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7.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8.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2020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Document Writing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 一、什么的回门:回门又称“归宁”,就是“回娘家”。旧时汉民族婚姻的风俗。女儿带着女婿回新娘家人们拜亲的意思。 二、结婚回门时间: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都不一样,古时候是结婚后的第三日、第六、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拜亲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回门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回门是夫妻一共回门又称“双回门”,以为着成双成对对吉祥的意思。 三、回门服装的要求:婚后回门,新人都要想结婚那样认真的打扮,保持婚礼上的美丽、英俊的形象。女方还要隆重的举行回门宴,新人都要精心挑选回门的服装。 四、回门时应该注意哪些 回门时,一般都是新娘走在前面,返回新郎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回门是新娘娘第一次会娘家,又称“走头趟”。在回门之后,一般不能在岳父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新郎家,因为在古时候新婚一个月内不能有空房的风俗。

五、结婚回门时应该准备什么 新娘家人对回门都非常的重视,因此新郎不管在服装上还是礼品商都要精心的准备,争取给岳父留下好的印象。女婿还要给岳父岳母准备回门礼、回门钱,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准备不同的礼品。比较常见的还是带橘子、苹果、香蕉、酒、烟等等样式不同不固定,回礼的数量不能为单,必须是双数的,意为夫妻成双,百年好合,单数是不吉利的。 六、回门宴 一本新人回门时,女方会设宴款待,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长辈陪饮。女方设宴款待新女婿,这就是回门宴。就餐时,新娘要陪伴着新郎,逐一向父母、亲友敬酒,感谢大家对新人的祝福。饭后不要着急回家,应多陪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诉返回。走时应该注意请长辈亲友去自己家里做客。 四个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送礼 送礼是传统婚礼最为考究的一个习俗。按找传统习俗,参加婚宴的宾客都要准备一份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入席 入席是传统婚礼比较重要的一个习俗,这个习俗与西式婚礼相似,不同的是参加婚礼一般会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历史和现代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并从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示,对中国传统婚礼服以后的进展以及设计方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要害词: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 日前国内的中式婚礼服呈现出明显的购买趋向。中式婚礼服凭 着其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的本土亲和力,在婚礼服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中式婚礼服。随着中国在各方面的进展,传统婚礼服也将迎来流行高峰,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我国婚礼服现状上来看,传统婚礼服有着极大的欠缺,有设计和质量方面,也有款式和颜色更新方面,尤其是一些传统婚礼服缺乏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需让传统婚礼服能表达显示出文化内涵,再与流行元素紧密结合。 中国传统婚礼服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而出现、进展和变化的。传统婚礼服的核心就在于其民族特性的表示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这样,传统婚礼服才将更具生命力。离开民族特性,而一味的追求传统元素堆积和服饰内容表象化,只会落于俗套或本末颠倒。所以研究或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要对其本身民族特性进行深入地解析。 1.婚礼服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属于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罗服装、服饰品及配饰。有着统一的色彩、样式与寓意,是装点婚礼,点缀气氛,扮靓新人,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段。中国各朝各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的新郎新娘都要穿着婚礼服。不断演变的婚礼服,是表示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成为礼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2.传统婚礼服进展中的民族特性表示 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进展变化中表示尤为明显。婚礼服因婚礼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婚俗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无论婚礼服怎样有其自身的变化,都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服饰的进展与演变的制约,与其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各个朝代婚礼服的进展和演变,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 2.1进展概况 据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婚礼服,多样丰富,特殊是汉族的婚礼服。随着时代的进展,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婚礼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近些年,国内服装界忽视了对民族婚礼服装的研究与革新。 婚礼服在婚礼上有重要的意义,时期、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婚礼服也各自独具风采。婚礼服作为服装习俗,也必定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它既受宏观方面如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婚礼服也表示品质的差异。在形式上服从于惯制,具有必定规范性,色彩鲜亮华丽,款式高雅,内涵又寓意吉祥喜庆,标记性与誓言性也很强。 2.2进展简史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化,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进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进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

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必备道具 中式婚礼之必备道具 1、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5、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6、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7、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8、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

中国汉族婚俗的演变之婚礼服饰

《民俗社会学》期末论文 中国汉族婚俗的演变之婚礼服饰 【摘要】: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还创造了无数绚烂多彩的服饰艺术。从古至今,婚礼都是人生中的大礼,婚礼服饰在婚礼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古代的凤冠霞帔到今天的婚纱礼服,婚礼服饰经历了种种精彩万分的演变。但当我们探寻华夏婚礼和婚服的源头,并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时,会发现最初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红色,而人们所熟悉的大红婚服实际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本文旨在追溯中国汉族婚礼服饰的源头,探寻其演变发展历程。 【关键词】:汉族,婚礼服饰,演变,凤冠霞帔,盖头,旗袍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婚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唐代杜佑有言曰“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六礼之仪始备。” 华夏先民重人伦,婚礼很受重视,《礼记》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而我们现今最熟悉的汉族婚服就是彩绣龙凤的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但其实,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作为华夏婚礼的源头,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红色,并且这种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前。发展到南北朝时还一度出现过白色的礼服,到了宋代,宫廷命妇们的六种礼服中,婚服是青色的。现在我们熟悉的大红婚服,其实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革,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纵观华夏历史,中古汉族婚礼服制主要有三种“爵弁玄端-纯衣纁繎”,“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以及我们熟知的“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一、周制婚礼服饰——爵弁玄端,纯衣纁繎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doc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定聘 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择日 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

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催嫁 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迎亲 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拜堂 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出厅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闹洞房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习俗,婚礼,传统,中国,,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婚庆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

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表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一: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二: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放音乐) 例主持词:东风拂面喜洋洋,艳阳(华灯)高照福满堂,*府*府更添喜,俊郎迎娶美娇。吉时到,迎新郎。(四只礼宾花) 三:弓箭礼 新郎射三箭:射箭:逢凶化吉举箭弯弓,第一箭:一射天,感谢天赐良缘,祈求上天保佑新人一生幸福平安;第二箭:二射地,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幸福,地久天长;第三箭:三射轿,祝福新人永远肝胆相照,长相死守,永结同心。四:接新娘 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手拿红球在媒人(伴娘)的搀扶上台,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 例主持词: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喜地上来福地住,云淡风和于归初。如意檀郎前引道,一枝花影倩人扶。 五:跨米袋 例主持词:夫妻携手走米袋,家庭美德传世代。步步高升代代连起来,一生相伴百年都恩爱。 六:跨火盆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例主持词:新人迈火盆,米满仓囤火满盆,从此兴旺*家门,祝你们的小日子红红火火。 七:跨马鞍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平平安安。 例主持词:有请新人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刻玉马鞍,金龙携玉凤,花开并蒂莲愿你们一生平平安安! 八:有请新人入喜堂 十二步走向喜堂。 例主持词:新人举步往前行,步步季节花儿名。一步立春雨水来,探春迎春花儿开。二步惊蛰与春分,红杏花开满树林。三步清明和谷雨,桃花盛开人欢喜。四步立夏小满天,风吹葵花开满园。五步芒种夏至到,石榴花开红似火。六步小暑大暑临,映日荷花别样新。七步立秋暑已去,芙蓉花开真如意。八步白露和秋分,桂子兰花好盈门。九步寒露霜降天,各色菊花开满园。十步立冬小雪降,红梅结子花齐放。十一大雪冬至回,岁寒三友松竹梅十二小寒与大寒,洞房花烛好姻缘。 九: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十:请父母高堂入座。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倡导时尚健康婚礼 什么是婚礼司仪:主持与主持人:(执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接人待宾方面是很讲礼仪的。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近似相声、文艺节目主持演说表演行业朗诵诸多艺术的综合艺术。 好的婚礼主持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同时能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淡,笑而不脏、司仪应该像一位仪表端庄的报幕员一样,把整个婚礼贯穿起来,渲染出喜庆气氛。他有时超过一般的相声,可称为黑土地文化中的一绝。 2.主持与主持人的区别……。 3执事……。传统、红白喜事…… 4主持人的重要性与责任。 ……。人生,三个字“生”“偶”“死”。 瞬间……。 一个时尚、健康、难忘的婚礼、婚典,仪式当然是最隆重和必不可少的一幕,因此主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婚庆主持人应具备五气:霸、福、运、喜、匪。 传统、中式婚礼需备物品及场地 中式突出一个“红”字……。 场地当红不让,红色是最饱满最明快的色彩,是最豪放最浓烈的色彩,是最喜庆最美好的色彩,是最醒目最性感的色彩,红色的审美意义也是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红色很多意义.古代美人必然是“红杉翠袖”“红螺轻纱”“红袖添香”在东方,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红色象征爱情和渴望,在婚礼上,红色更是不可代替的颜色,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红色是民族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 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物品。 1新人服饰(伴郎、伴娘可随意) 2主持人服饰布掸、扇子、斗 3供桌、桌披、天地牌位、香炉……。 4四种干果(核桃、枣、栗子、花生) 5饺子(七个)(长寿面)供果等……。 6弓箭 7马鞍 8火盆 9苹果新郎手中拿(也可以手拿花瓶)交杯酒杯碗筷 10秤杆镜子 11舞台背景 四.中式花轿婚礼程序 1备马亮轿(准备阶段) 2新郎告假,向父母亲属长辈 3舞狮开场 4起轿迎亲(接亲) 5新娘家落轿迎亲

婚礼大全传统婚礼仪式流程须知_0413文档

2020 婚礼大全传统婚礼仪式流程须知 _0413文档 EDUCATION WORD

婚礼大全传统婚礼仪式流程须知_041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结婚是人的终身大事,很多人都是照着传统的婚礼临沂市流程办的,那么你们知道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传统婚礼仪式流程须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Traditional Chinese weddings are always filled with red things to bring auspicious blessings and respects. And even wedding customs reflect traditions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传统婚礼中总是用红色的东西来表达吉祥、祝福和隆重的意味。其实婚礼习俗也反映着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1. Favoring red comes from worship of the sun 喜欢红色来自太阳崇拜 The Chinese regard the color red as the symbol of happiness, success, luck, faith and growth. They like red very much, which https://www.360docs.net/doc/f47381087.html, comes from worship of the Su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weddings, there are double Xi characters in red, red scarves, red flowers and the bride wears a red coat。 中国人将红色看做是幸福、成功、好运、忠诚和繁荣的象征。他们很喜欢红色,其实是由于对太阳的崇拜。在传统中国婚礼上,有红色的“囍”字、红色的丝带、红花和新娘的红衣。

2. The wedding ceremony shows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婚礼传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A marriage is not only a merger of the couple; traditionally, it symbolizes the merger of two families. So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f47381087.html, he wedding ceremony should reflect the holiness of marriage,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re is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the people inside。 婚姻不仅是一对新人的结合,按照传统,婚姻也象征着两个家庭的结合。因此婚礼要能体现出婚姻的神圣,要能够吸引亲朋好友来参加。这里面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Invi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the wedding symbolizes the form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During a https://www.360docs.net/doc/f47381087.html, marriage, two families become in-laws. The ceremony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and family status of the parents。 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礼节。在婚姻中,双方的家庭结为“亲家”。婚礼体现了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After the ceremony, the bride and the groom usually burn money and food as offerings to the gods. As the fire consumes the offerings accompanied by the sound of firecrackers, god accepts the gift,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婚礼之后,新郎和新娘通常会烧纸钱和食物来祭祀祖先。伴着鞭炮的声音,火苗将祭品烧给祖先们,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7381087.html,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作者:王琛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 摘要:服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的综合产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状态,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现实状况。本文介绍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汉服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韩服的基本状况,通过重点对比汉服韩服的共同点、差异点反映文化发展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服饰起源;中韩服饰;共同;差异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81-02 一、服饰的起源 服饰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而形成的产物体现,还是人类走向文明化进程的标志。不仅标志着原始人向文明人的过渡,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产物。想要探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就必定要先关注其时代的服装。因此,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服饰文化潮流是紧密相联的。各种各样的传统服饰不仅体现出当代的文化品位,更对当代的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等情况进行一定的对比和说明。 (一)汉服的由来 汉服,并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因此,汉服既可以称作古装也可当作现代服饰。关于服饰的由来必定要追溯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背景因素。中国地域甚广,历史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精髓广为流传。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对服饰的要求亦是多种多样,不同时代其服饰特色也各不相同。从古人发明了骨针用来缝制出最古老、最简单的的衣服开始,这一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标志着历史迈入文明。服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古代不同朝代的服饰最能体现出朝代的替换以及每个朝代的文化特色。汉服的由来可追溯到三黄五帝,相传始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轩辕黄帝至明末这四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汉服有着普遍而又独特的完整体系,凝聚着祖先的精明才智以及华夏民族的文化风貌。汉服在汉朝的应用达到鼎盛时期。汉服有着完整的的形成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魂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缩影,汉服亦由此而来。 (二)韩服的由来 中国唐代时期,韩国与中国交往密切,政治、文化、经济等都受到中国唐代的影响。因为,韩服也受到唐代服饰影响,穿着几乎与唐朝一样。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而后,早期韩国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文化、政治、教育等背景深受中国影响。因此,韩服于明朝服饰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是明制汉服-袄裙演变而来的。一开始上

婚礼流程:传统婚礼仪式的程序

婚礼流程:传统婚礼仪式的程序 (一)传统婚礼仪式的程序是 : 1.双方同意 2.父母同意 3.经济基础一定(无标准) 4.双方还不觉得对方讨厌 5.大吵过3次以上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 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 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 8.插线板 2.2.1. 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完整版)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 昏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 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婚前礼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