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孕育中国文化的土壤。孔子本人不仅留给我们像《论语》《春秋》那样的书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他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并对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做出了阐释。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现实的验证和人们的肯定,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传承他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并逐渐发展他的思想,。这些都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有这种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育;新课程改革

Confucius is China's famous educationalist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 great thinker,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He represented by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China is the soil. I like not only for our Confucius and analects of books for us, that he is more, more importantly, he thought of educatio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education has many records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chapter, and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heuristic education made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ought of heuristic education proposed by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test and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inheritance of his education thought, and gradually heuristic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s. All of us have this kind of education reform of today.

Keywords: Confucius, Heuristic educ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战国之交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该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先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拓荒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卫灵公》)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

大了教育对象,使文化教育对象下移(文化与平民结合) 。在他大半生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教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因材施教”为核心,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揭示了教育规律。他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后人如朱熹、魏书生等都对他的教育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发展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回顾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启发式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期孔子率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到学生苦思冥想而仍想不通,心中愤懑时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有所体会,却还不能说出来时再去恰当开导他,这样学生学习的东西才能得到巩固。如教给学生一样东西,而学生不能类举出三种和它属同类的事物,这样的学生是不肯主动思考专研的,也就不必再教了。这句话简而言之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启发式教育思想。孔子就是提出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先驱。

在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中,首先要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时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获知尔,则何以哉?”也就是在这种学生在轻松下,使学生自主思考自己的理想,并与老师进行了交流。这样,教师就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状态进行了解。孔子认为,在了解学生基础上进行的启发式教育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在论语中还有很多章,记载孔子教授学生的环境大都是这样轻松和谐。可见轻松和谐教育环境是正确健康开展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又强调教者“乐教”, 做到“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讲的就是“乐学”与“乐教”两者的有机融合。这一融合产生了孔子所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和乐”境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 十分注重创造“和乐”的教学情境。《论语·先进》载“孔子与四弟子言志”一事, 就是其中的一个

典型事例。首先,孔子采用座谈的教学组织形式召集四弟子促膝谈心开圆桌会议。这一平等、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拥有了空间自由和精神自由。这样,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从而使座谈显得直接便捷、活跃真实。其次, 孔子以召集人的身份成为这次座谈的主导者, 并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一充满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为下面的“言志”开启了方便之门。接着, 孔子再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这一饱含着关爱、亲切的语气鼓励引导学生珍惜这次座谈,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在师者面前言志本是一个十分紧张严肃的话题。但通过孔子巧设“和乐”的教学情境, 师生之间建立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亲密合作的良好关系, 从而使这次座谈显得轻松愉悦, 和谐融洽, 与会者真正做到了各抒其志, 畅所欲言, 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孔子这种在不同场合, 不拘一格创设“和乐”的教学情境, 为他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育创造了便利条件。运用启发式教育, 还要明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才能志趣。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并达到扬长避短, 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孔子通过“观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对学生的性格爱好, 思想才能作透彻的了解。

对于学生的教导,孔子主张学与思的结合。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就是说只学习而没有用心思考,那么学的东西也不会起到解除困扰的作用,只会让人更加迷惑;而只思考不去学习,那么思想就会因为没有新的只是注入而枯竭。他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已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里点出了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以及“学”是“思”的基础,要求学生先学后思。学习,是广博地吸取知识以为己用,知识是一种材料,然而知识累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是死的,必须运用思考活化它。反过来说,思考不是天马行空地毫无依据,而是要根据既得的知识来做推理、分析、综合的工作。学识越广博,可供运用的材料便越多,因此博学是基础,思考是催化剂。此外,孔子希望学生具备的能力:“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孔子要人避免四种毛病:随意猜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独是。为学为人须避免这四种毛病,才能进一步拥有批判的能力和客观的推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提倡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其教育采取不同的态度。如《论语·先进》载: 子路问: “听到某事就干起来吗? ”孔子答: “父兄还健在, 怎能立刻去做? ”冉求也这样问, 孔子却答: “对, 立即干起来。”公西华感到不解, 就去问老师。孔子解释说: “冉求做事一向退缩, 所以我给他打气, 仲由遇事一向轻率鲁莽, 所以我要给他泼点冷水。”在这里, 孔子正是因为对子路、冉求的个性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 所以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扬其长避其短, 有针对性地对俩人进行启发教育, 并取得了补偏救弊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在孔子的私学里,他以培养“君子”为办学宗旨,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在孔子眼中的君子要同时具备“文”和“质”两个条件。所谓“质”,主要指个人的品格。所谓“文”,主要指个人的表现。他认为,单是内心守礼,反对变更传统的社会秩序,但言语行动却显出乏礼的教养,这种人虽说品格很好,却无法同不知礼的小人区别开来;反之,内心非礼,而在朝聘祭祀一类公开场合表现得很讲礼仪,这种人实则把礼搞得只有形式,好象史官所读的浮夸册文一样,他们也不配称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过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为了造就文质彬彬的君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学习《诗》,《书》,《乐》等书本知识;“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指有关于品行,忠心,诚信等思想教育。孔子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他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渐渐养成君子的风范。

对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做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即已用力于思,故可启以闻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即已得其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这里的“愤”和“悱”是说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努力的程度,而“启”和“发”是讲教导学生所用的方法。“启”和“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弟子经过自学思考,对某一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弟子经过自己的钻研以后,对某一问题有所理解,但仍不深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启”和“发”是在自学、思考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师的“启”和“发”,使学生进一

步提高自学和思考的能力。

在西方差不多与孔子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krates , 公元前469 - 前400)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获得知识, 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他并不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臆造和传播真理, 而是要做新思想的“产婆”。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哲学家是智慧的导师, 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是他们的任务。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与诱导,谈话和讨论,注重学生自我发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不仅为世界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近现代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发展

时间辗转到近代,尤其是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背景的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中,毛泽东也对启发式教育问题给予了特殊的重视。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仅仅一个月,毛泽东就回到湖南开展革命工作。为了培养一批革命战士,他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并亲自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宣言》对旧学校的教育方法痛下针砭,指出它们是“用一种划一的教授法戕贼人性”,提出“不要灌食物似的教员”。湖南自修大学是为组织革命青年探求真理,为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的高潮做思想启蒙和干部准备。湖南自修大学的参加者都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与学业基础,这当然以一般学校有区别。1929年,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我军建军的伟大纲领——《古田会议决议》。《决议》在讲到士兵政治教育时提出了著名的教授法,第一条就是:“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中国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党中央规定了教育方针,提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和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宏伟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毛泽东把把教育方法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并做了多次精辟的论述。他号召“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得到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还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年来,毛泽东在改革教学方法上的论述,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提倡启发

式,反对注入式。

文化大革命过后,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他“觉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碰到的是学什么问题”①,“明确了学什么紧接着就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的认识。其次,是学生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快乐。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把“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学计划”作为教师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在魏书生老师的民主教育下,许多学生从文革的文化被破坏的背景下走出来,成为了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时代年轻人。魏书生老师继承了启发式教育思想,并使其发展成为适合新时期教育需要的民主教育,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新时期下的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

解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了新的时期。现在,教材的面貌变得生动可读些,教师的教法变得民主开放些,学习自主性,探究性有所加强。但不能对改革的成效估计过高,新老教材“两套锣鼓一起敲”和“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能完全不这种现象归咎于教师的观念落后或专业水平不够。专业水平是可以迅速提高的,许多有条件地方的教师很快的初步掌握了用信息技术上课就是一个明证。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领导看成绩,家长重分数,社会看学历”的现象,那么,就有不少教师集中精力搞应试之术,而且见效快,这并不奇怪。中国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方法已严重违背教育的宗旨,需要下大力改革,但完全不顾现实的应试需求,过分理想地推行自主探究也是行不通的。现实的做法应该是课堂内外的的教育实行启发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报时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在开始阶段,可能不像纯应试手法那样立竿见影,但稍微积以时日,学生自主性得以培养起来,不仅会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品质,而且也能应试。但这样的应试能力是全面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扭曲了的发展结果。中国的教改是“长征”,而不是短快平,长征中的主线就是启发式;中国的教改是长途爬涉的艰苦旅行,而不是游山玩水的轻松旅游。启发式教育就是苦旅中的启明星。我明没有理由轻视启发式教育,而是要用现代科学

①本段引文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来诠释启发式教育,改善启发式教育,在启明星的引导下改进苦旅,完成长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筹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正是源于这个文件。实际上,对学生的上述要求,就是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吻合的。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勤于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的转变,通过对教师教育思想的重塑与注入新教育教师力量都会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教师将新的教育思想运用于教学工作中,通过讲授、讨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启发式教育的目的,即是学生做到举一而反三,循序渐进的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对学生们今后进入社会处理各种问题都有一定影响。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

听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讲座心得

听《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讲座 心得 被誉为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千古圣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本身就是一部博大精深、内涵丰厚的历史巨著。今天,在福建师范大学,我们有幸聆听了孔子第七十五代世孙孔海钦教授的《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的讲座。他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新颖的见解、深情的吟诵、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们深深折服。我们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妙无穷,感受到《论语》中蕴含的教育智慧。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吸纳先哲的教育精髓,让先哲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做一个有大情怀的教育者,才能真正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两千多年前,孔圣人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上智者,不教而知;下愚者,教而不知;中人者,不教不知也。”这些经典语句无不在传递这样的思想: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孩子,

把其都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培养,同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可是,反思现在的教学实际,又有多少人在不折不扣地践行这一教育思想呢? 现实中,我们往往喜欢那些成绩好、听话懂事的学生,对于个别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心生厌恶,简单粗暴。就拿简单的分层作业来说吧!尽管我们常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挂在嘴边,可是到底有多少人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做到分层呢?这样,我们又怎么奢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呢?有时,一旦某些后进生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暴跳如雷。“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长”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智商、不同环境中的孩子,我们怎能要求他们一样优秀?就像花朵一样,即便是一棵花,开花的花期也不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用心地施肥、浇灌,修剪,静待花开,就一定会看到其精彩绽放的美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只要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一块玉,根据其特质精心雕琢,同时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们一定会更透亮,更璀璨。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思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思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圣人。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了孔圣人。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等等。我们便领略了孔圣人的一番才华。而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相当的超前,至今我们都对他的一些教育思想颇有感触。 作为大学生,从事学习生涯十几年,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老师,也接受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我们又是师范专业的,以后也会遇到我们的学生,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上课呢?我们不防学习一下孔圣人的教学方式与思想。 首先,就是“因材施教”,同样是问孝,因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而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孔子实施的教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第二个“有教无类”作为孔子的又一教育主张,其意思是指,不因为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不管什么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用现在的观点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对教师的师德规范。我们党和国家赋予每一个受教育者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不仅要保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还正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第三点“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从而使教者和学者得到共同发展。我们知道,人的发展是有目标性和差异性的。所谓目标性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教育最终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根据人的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来确立的。现代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生存、会生活、爱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所谓差异性是指学生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能力发展也不均衡,有的学生运动素质好些,有的学生语言天赋好些,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强,等等。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既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学生之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吏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的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人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他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应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放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阐多见,“多阐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侮。”(《论语?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荤的。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感悟

医者仁心师者泛爱 ——记山东访学归来有感 2017年仲夏,正值伏天,骄阳似火,气温达到历史极值。而扬州市师资培训中心正组织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一行同仁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进行访学活动。学员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负组织者的热心,不输这40度的高温。 山东访学行程时间紧凑,活动频密。首先参观孔庙孔府孔林,而后又参观了曲阜师范学校,并聆听了专家的讲座。最后又同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业务上的交流讨论。在曲阜这样一座沉浸在孔子思想的古城里参观访问,所见所闻都让我们对于二千年前的孔子及其所创立的思想体系有了更为真切地体会。空间上的亲近仿佛让我们能够超越时空与孔老夫子直接对话,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和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之间更多的是顶礼膜拜,更多的是学习和领悟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所创立的儒教文化。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超越那个时代的儒家思想包括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终身职业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可以归为两点:一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巧妙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和方法。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近二十年,面对种种教育怪像的诸多疑问,面对教育中的许多困惑在学习和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中慢慢释然。在教书育人的问题上,我们其实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在如今的乡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不断减少,教师的直观感受就是好教的学生变少,难教的学生变多。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诸多学生情况层出不穷。在这种抱怨中,如何心平气和地去对待所有的学生也就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试想一下,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说明当时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生于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后来迁至鲁国。幼年时,父亲去世,家境没落。十五岁便立志发奋读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没有中断过。孔子30多岁开始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工作,这时的孔子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创办了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丘“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意思是说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学生,其中出色的有72人。他说:“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他都教。他编订了《诗经》、《尚书》和《春秋》等书籍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方面,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弥补不足。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按八德处事为人就是“仁”。他的弟子有子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义之本与!”,因此,“孝弟”这些原则就是“仁”的根本。只有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才会尊重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