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模式演变

最新医学模式演变
最新医学模式演变

医学模式演变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后引入到其他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模式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由少数人头脑中臆造出来的。医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转变着。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医学也在发展和演变。这种变化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即医学模式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自己的生命世界可以永存不朽,形成了天命的观念,并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体现。公元5~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如:“巫医”等。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

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在公元前数百年间,在西方的古希腊、东方的中国等地相继产生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在古希腊,人们依据当时自然哲学中流行的土、水、火、风4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来解释生命现象。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

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起,随着牛顿的古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直到18世纪,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出现双重性,一方面认为机体是纯机械的,从而排除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常常用物理、

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另一方面机械论又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

英国医生哈维在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建立血液循环学说作为近代医学的起点,生物科学在这一时期相继取得了很多巨大成就和发现。此时期的医学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之上,开始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科学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实践,这时对健康的认识已有很大的提高,并建立了健康的生物医学观念。生物医学模式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细胞病变→组织结构病变→功能障碍。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重大进步,研究生物体本身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生物反应和疾病过程,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但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方式“只看到了它们的存在,看不到它们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只看到了它们的静止状态,而忘记了它们的运动”。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首先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是“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生物(躯体)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事实上仅用生物医学解决不了诸如结核病和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流行和预防问题。正如艾滋病等性病在生物医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仍无法控制,因为这些疾病更多的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社会因素。同期布鲁姆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着重强调了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拉隆达和德威尔提出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了影响人群疾病与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因

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服务因素。恩格尔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是一种含肯定于其中的辨证的否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整合的水平上将心理作用、社会作用同生物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3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化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技术的新医学模式。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学习意识

对专业领域充满浓厚的兴趣,主动钻研,能够经常与同行同事、行业优秀设计师沟通、学习;能够通过网络、图书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理念、扩充视野,关注并学习新的技术与方法。

(推荐)护理模式的演变

护理模式的演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由“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其基本特征体现于五个“整体”:在服务对象上,把病人、残疾人、健康人作为一个整体;在服务内容上,把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作为一个整体;在管理体制上,把管理决策、管理制度、服务成效、服务环境、教育科研作为一个整体;在空间范围上,把医院内的治疗服务和医院外的防、治、保、教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在时间范围上把服务于人的病前、病中、病后乃至生命全程作为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庞大的整体规模,局限于为医院内的病人服务是无法推行的。只有走出医院、走进市场,才能使宏图变成现实。同时系统化整体护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护理方法。它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决策性与科学性。全新的现代护理模式需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努力提高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专业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 原来的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只见病,不看人;现在的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从身体到心理的全方面,对患者关注多了,沟通也就增加了,护患关系也就更和谐了。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使得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躯体护理为主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1994年7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学院袁剑云博士,为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总结国外的先进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将系统化整体护理引入我国。从此,我国护理界便开始了一场全新的改革,很多医院率先建立了模式病房,开始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尝试。我国的护理工作也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过渡,进而发展到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 一、功能制护理阶段 19 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护理学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护士成为一种新的职业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上世纪的早期,受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护理方式以功能制护理为主。当时的生物医学模式把疾病视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一、比较发展模式的几个理论假说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南、温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但是国内经济界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争论往往超出了这两种模式本身的范围。过去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时,以苏南模式压温州模式,现在强调私有化时又以温州模式批苏南模式。我们认为,比较这两种模式不要夹入政治标准,不要简单地以公有还是私有作为评判标准,应该以生产力为唯一标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比较发展模式先提出如下假说。 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费(孝通,1997),也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根据此定义,我们的假说是要澄清以下问题: (1) 模式是不变的吗?我们的回答是,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条件的可变性决定模式内涵的可变性。 (2) 一种模式一定优于另一种模式吗?我们的回答是,根据存在 就是合理的哲学思想,只要充分考虑相关约束条件,比较不同的发展模式首先地要看其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是否最有利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离开这种客观性,先验地评判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的模式的优劣

是没有意义的。 (3) 模式可以照搬吗?我们的回答是:对已有模式的宏观选择即整体移植是行不通的,除非可以规模经济地改善约束条件本身。具体地说,不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其他模式,都是对发展条件差异的正常反应。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采用相同的模式未必都有效。 (4) 模式差别永恒吗?我们的回答是,某种模式所依赖的条件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从而发展途径也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趋势是差异的日益缩小,即模式的淡化和趋同化。 二、苏南模式的起始阶段特征 所谓“苏南模式”,通行的理解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对苏南模式的特征应该分起始阶段和现在阶段进行概括。其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社区政府(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雏形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整个80 年代最为典型,但9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 乡镇企业能首先在苏南地区异军突起,“苏南模式”能产生,决非偶然,而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历史传统。苏南农村紧靠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苏南农民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存在密切的血缘和非血缘联系,接受经济、技术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精)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00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企业是指广义的乡镇企业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的企业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企业,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企业”(唐忠等,2000年,第3页);乡镇集体企业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企业[2].但是,乡镇集体企业虽则属于民营企业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在本文中,我们把乡镇集体企业的集体产权制度称作为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安排”。与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一样,乡镇村作为乡镇集体企业集体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都是企业产权的“地方化”形态。 我国的“抓大放小”战略实际上是把我国的中小国有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制推向市场,实行“民营化”(包括私有化)、“市场化”(指任何政府控制成分或程度的减少),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我国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也是沿着通往市场化的同样逻辑理路进行,实现同样的目的。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的诸种经济发展模式,着重关注“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以这些模式为切入点,本文将从侧面(而非正面)证实两个判断。判断之一为:经济领域的“地方化”现象要被“市场化”所取代。 判断之二是:随着我国引入竞争机制,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而治理结构较差的企业一般来说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如支农成本)较高,治理结构较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治理结构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在竞争压力下,治理制度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或者亏损的可能性更大。我国企业大量改制的动力也源于此。 从上述判断出发,作者在本文中正面提出并初步论述五个方面的命

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嘉善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嘉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抢抓发展机遇,是嘉善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试就嘉善在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确立科学发展的路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作一论述。 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催生嘉善率先发展 (一)从纵向看,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已成定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长三角区域的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界、学术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奋斗了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在市级层面,构建了“长三角16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横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各城市间有40多个行业和部门建立了合作协调机制;2008年9月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宁波峰会上,长三角“15+10”城市的市长聚首宁波发表《宁波宣言》,共话同城时代的旅游营销与发展。在省级层面,江浙沪三省市主要领导频繁率团互访,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已连续运作6年。在国家层面,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5月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2008年8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把长三角区域合作由学术概念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从横向看,周边县域发展路径在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嘉善周边的县市始终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调整其发展路径,来推动其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昆山在强化外向带动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2.5产业”发展战略;太仓着重推动沿江、沿沪和特色三大板块建设,“太昆一体化”格局已崭露头角;吴江以258平方公里的汾湖经济区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沿”产业带(群)建设;慈溪牢牢把握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发展“大桥经济”;平湖以接轨上海促转变,以“亩产论英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长兴主动接轨沪杭宁、融入长三角、呼应环太湖,承接中部崛起。 (三)从发展看,出现了“扩散”效应和“蛙跳”效应。30年来,长三角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期间,长三角区域的各县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出现了“扩散”和“蛙跳”两种效应,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是“扩散”效应。上海通过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集聚了大量人才、资金和物流,在其辐射下,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圈的“扩散”效应。昆山是最先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初期因项目规模小而难以进入上海的台资相继涌入该市,使其成了“近水楼台”,出现了“昆山奇迹”;江阴是“扩散”效应的典范,以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二百分之一的上市企业,创造了“江阴板块”。二是“蛙跳”效应。长三角内接轨上海起步最早的城市是苏州,1992年就获得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几乎和浦东开发开放同步。长三角区域的其他不少县市紧跟其后,但实践证明最先依托上海的辐射发展起来的不是上海的郊县,而是江苏的张家港、太仓和浙江的鄞州、萧山这样的周边城市,这是“蛙跳式规律”的最好例证。在上海的龙头带动和两个“效应”的呼应下,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速度最快、质量最好。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965.9亿元,以2.2%的全国陆地面积和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7%的GDP、24.5%的财政收入。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经济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文/黄玺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融合,苏南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和少数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面对新的问题,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20 多年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又好又快,那么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提质增效。本文就新苏南经济模式下如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苏南经济模式;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黄玺,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发展。 以开放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志, 新苏南模式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模式,其演变发展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苏南模式形成的动因 在上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就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其主要特征是凭借乡镇政府来主导乡镇企业发展,利用集体资本兴办企业,让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走共同富裕道路,以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方式,构成了苏南模式特定的内涵,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进入21世纪,苏南5市(含江苏省南京、镇江两市)抢抓历史发展机遇,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需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市制宜,从人的观念上、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上,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互动并进的道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苏南各市合理空间布局,将苏南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去发展,形成新苏南模式特有的多元结构,如以国资、民资、外资经济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以产业集聚、园区经济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以市场管经济、政府管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结构等,充分展现了新苏南模式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创新。 二、新苏南模式发展的现状 传统的苏南经济从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起步,新苏南经济则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而新苏南模式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苏南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三位一体”,仅以2012 年为例,苏南5 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81.66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1.8%。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时期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即将发展到5万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这些规模企业铸就了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配套齐全、关联性强、产业集中度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仅以2012年为例,江苏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383万家,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仅苏南5市就有24600家,占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6.7%。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苏南5 市在产业集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人才集聚、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 冯鹰 “苏南模式”这一名称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当时的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持续时间长,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而有了“苏南模式”的提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苏南模式”经历了由诞生、异军突起,到自我改制、创新发展的艰难历程,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成为引领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诞生于苏南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条件。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交通方便,运输畅通;商品生产起步早,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有寻找新的就业门路而致富的客观要求;矿产资源少,除农副产品加工外,工业性加工必然依靠横向经济联系,“供销两头在外”;集镇星罗密布并紧靠上海,易于城乡沟通和发展工业;多年来的高积累、低分配,使乡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工业。上述苏南农村的区域性特征,集中地表现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的开拓性,所以早在60年代苏南就有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萌芽。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思想指导下,农村搞家庭副业也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苏南社队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苏南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人文条件所蕴藏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迟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恢复了实践标准的权威和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针对“左”的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头脑的现实,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代化 ①《“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黄福宁,《江苏统计》,2005年第1期。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分析

无论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其关键都是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和涌流,只不过路径不同罢了。在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宁波人修建杭州湾大桥是为了与上海接轨,与正宗的长三角联动时,宁波人在窃笑苏南模式肇始于无锡、常熟、江阴,但典型的苏南模式不仅仅在于此,还有浙北的萧山、绍兴、鄞县。只不过随后的温州模式更具备无中生有的魅力,让人们误以为苏南模式仅仅开始于江苏。而浙江省在1993年后向浙东和浙北地区大力推广温州模式,有先见之明地改造了浙东北的“苏南模式”。苏南在占得了无尽的先机时也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误会。于是,提到江苏就是苏南模式,提到浙江就是温州模式。江苏把吴越核心区域的乡村化模式抢先冠以“苏南模式”的称号,在赢得无限风光的同时也被这种胜利冲昏头脑。 第一次的优劣互换 的往往超出人们想像地改变生活,改变地域竞争态势。变化比计划来得快,这是工业化加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1980年代武进曾是苏南模式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1992年第一届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评比中它名列第二,仅次于无锡县,而高于第三的江阴县。当时的苏南内部并非如今天人们想像的那样,越靠近上海就越发达。无锡县、武进县和江阴县的铁三角是当时苏南地区最发达的三极,他们都不属于江苏离上海最近的苏州。经典的苏南模式的创新也是围绕这一核心的。那时昆山还很平庸,张家港也才小荷露角。而且在苏州所辖的六县中,当时最发达的、发展最快的都不是直接与上海接壤的太仓、昆山和吴江。此时也是苏南模式声誉最著和实惠最多并存的黄金时期。尽管溧阳、金坛稍次,但那时提到苏锡常,不仅强将无弱兵,而且彼此也不敢小瞧。不论声势还是人均,基本上是无锡第一,而常州与苏州相差并不悬殊。可仅仅过了几年,苏锡就渐渐无“潮了。伴随这种变化的,还有武进甚至宜兴的相对衰落,和苏州总量和人均的节节攀 升“苏锡无潮并非是江苏的胜利,而是上海的胜利。苏锡特别是苏州的繁荣得益于上海而不再是内生的结果。这样,常州遥遥领先镇江等地的盛况亦已不再。镇江对常州也不是望而不及。经典的苏南模式从1995年风光最无限的巅峰突然滑落不仅让中央始料未及,也让苏南人和江苏人无法理解。 很多人谈论传统的苏南模式从万众欢呼滑落至举步艰难时,仅仅停留于苏南模式的集体经济的性质。这虽不肤浅却不深刻。如果在苏南模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聚焦长三角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针对目前苏州模式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苏州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苏州在经济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苏州模式;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New South Jiangsu model"and the"New Wenzhou mod-el"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S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This paper pro-poses a?"New?Suzhou?Model"?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that would be helpful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to an exported-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New Suzhou model;Export-oriented econo-my;Development path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一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带有区域发展特点的转型与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这两种模式是在分权式改革背景下,在具有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经济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所选择的制度变革方式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社会意义。 如今,“苏南模式”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演变成了新苏南模式,并且它有了两个典型的分支—— —“苏州模式”与“江阴模式”。 近几年来,苏南模式的典型城市—— —苏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苏州作为外向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关键时期,更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谋划对策,积极借鉴温州快速发展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加速推进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有时代性意义的“新苏州模式”。 一、新苏南模式和新温州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特征 1.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新苏南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苏南模式”基础上,经过创新演进所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三以三坚持”,即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 2.新苏南模式富有新时代的特征 ①外向型经济。以外促内、内外互动是苏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的一大特色。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奠定了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格局;本世纪初,着力打造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从而迅速提高了经济国际化水平。统计数据显示,苏南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外资依存度高出全国平均数2倍多。目前,苏南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态势已经确立。 ②园区经济。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集约优势、争取优惠政策,苏南把开发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苏南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10家,省级开发区38家,比如苏州拥有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省级开发区,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经过7~9年的大规模建设,现在这些园区已进入产出阶段。 ③混合型经济。首先,原有集体经济依然存在于各种经济组织或实体之中;其次,企业改制使民营经济成为除外企之外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源。最后,在国际制造业资本纷纷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下,由于苏南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劳动力素质较高,很多跨国公司都选中苏南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合资合作的发展、企业横向联合的展开、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外资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苏南地区已形成多种形式的混合经济。 ④城市化。苏南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经济乡镇企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农村城市化的过程。苏南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根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从上世纪开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壁垒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心城市现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苏南地区逐步迈进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苏南模式的两种典型分支—— —江阴模式与苏州模式在旧苏南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没落的同时,新苏南模式也逐步诞生及成长。其中以苏州、昆山为代表选择了外生式的发展道路,而以江阴为代表则继续探索内生式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乡镇企业+传统产业,“江阴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资本为 “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 □周东梅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苏州215125) 45 2009年11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医学模式演变

医学模式演变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后引入到其他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模式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 medical model )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由少数人头脑中臆造出来的。医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转变着。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5、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医学也在发展和演变。这种变化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即医学模式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 段。 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自己的生命世界可以永存不朽,形成了天命的观念,并

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体现。公元5~ 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了神灵主 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如:“巫医”等。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 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在公元前数百年间,在西方的古希腊、东方的中国等地相继产生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5 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在古希腊,人们依据当时自然哲学中流行的土、水、火、风4 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来解释生命现象。 3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 从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起,随着牛顿的古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 ,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 。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直到18 世纪,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出现双重性,一方面认为机体是纯机械的,从而排除了生 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常常用物理、 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另一方面机械论又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4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 英国医生哈维在1628 年发表《心血运动论》建立血液循环学说作为近代医学的起点,生物科学在这一时期相继取得了很多巨大成就和发现。此时期的医学建立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在这三十三年的政策实行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苏南模式兴起到自我终结,再到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产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创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作为来自苏南农村的一名天大学生,刚好有这个契机,来谈谈我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浅陋见解。 关键词:改革开放,苏南模式,产权不明,新苏南模式,教训和经验 一、苏南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南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1949年到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和苏北行署区(驻扬州)。1952年九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新江苏省,南京被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苏南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2000年,为了更好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江苏省把南京、镇江也划入苏南范围,苏南正式变成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个地区。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战略在全国实施之前,苏南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改革开放前期——苏南模式的兴起 苏南模式是对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范围的苏南农村,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以T 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而促成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运行过程的特征和全貌的概括。乡镇企业初始阶段称做“社队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就悄悄地发展起来,到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开计划外“市场调节”一块的机遇下。与当时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立即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强劲生命力,出现了以总量统计的农村工业赶超城市工业的奇迹。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苏南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后又迅速扩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之快,被赞称为惊人的“苏南速度”.由此引发了人们关注和探研,促成了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和乡镇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转型与演变。推进这个进程,不只需要安排好乡镇企业自身投入与产出以及外向开拓供销渠道等关系,而且涉及T业为主导与农业为基础的关系,工业一马当先与各业兴旺的关系.更要协调好T农利益矛盾以调动务丁队伍创业积极性并稳定务农人心.处理好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实践还表明:苏南模式的成功,突出地表现为苏南农村在长期保持综合发展好势头基础上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1992年江苏涌现9个乡镇丁业产值超百亿元县(市).即无锡县、江阴市、武进县、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县、昆山市、吴江市和吴县,全部集巾在苏锡常地区。根据1992年资料评出的1993年度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排名榜巾,这些县(市)大部位列前十名;以后几届全国百强县排名前十位内,苏南始终能保持五、六个县(市)之多。苏南就是以加速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并通过正确

医学模式演变(高等教育)

医学模式演变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后引入到其他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模式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由少数人头脑中臆造出来的。医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转变着。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医学也在发展和演变。这种变化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即医学模式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

了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自己的生命世界可以永存不朽,形成了天命的观念,并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体现。公元5~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如:“巫医”等。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 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在公元前数百年间,在西方的古希腊、东方的中国等地相继产生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在古希腊,人们依据当时自然哲学中流行的土、水、火、风4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来解释生命现象。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 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起,随着牛顿的古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

苏南模式的特点

苏南模式的特点 “苏南模式”形成背景 名称来源 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了“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苏南地区毗邻上海、无锡和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苏南地区的农民与这些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有密切的联系,接受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同时,苏南地区还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早在计划经济时期,苏南地区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和基础,为发展乡镇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和必要的资金。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则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两种路径的形成各有其主客观原因。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队企业发展的明确支持,促使社队企业步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它们利用这一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抓住市场空隙,迅速壮大起来。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大量技术工人节假日到苏州、无锡等地,给苏南带来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上海的辐射为苏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当时的短缺经济,以及一些偶然因素,如80年代中期的信用扩张,对工业化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经占到了60%。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由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模式是“地方政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总结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工业经济发展三十多年的历史,无锡工业以改革、发展、转型为主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无锡工业发展主要历程 (一)第一阶段:城乡工业双轮齐动,乡镇工业异军突起阶段(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无锡市委、市政府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极大地释放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等系列政策的实施,无锡市工业系统按照党中央改革开放总要求,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依托城市工业基础,掀起农村工业化浪潮,大办乡镇企业,带动制造业迅猛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集体经济积累和借助“星期六工程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铸就了“说尽千言万语、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创造了影响全国、盛极一时的“苏南模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举、高中低技术并存、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业基础,机械、纺织、化工、冶金等产业迅速壮大,纺织、轻工、电子等行业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江阴县、无锡县占据了“苏南五虎”的2席,成为发展乡镇工业的典型。无锡县荣获全国百强县第一名,被誉为“华夏第一县”。 1、无锡工业改革发展启动时期(1978-1981年)。1978年6月,无锡市委召开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工业三十条》)广播动员大会。8月,无锡市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奠定了把无锡市建设成为城乡结合、轻重兼备、技术先进,以生产高、精、尖轻纺产品为主,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主基调。11月,江苏省在无锡市召开现场会,要求全省工交基建战线学习推广无锡市工业生产经验。同年,无锡水泵厂试制成功两台全国口径最大的4.5米全自动调节轴流泵;无锡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试制成功焊接涤纶的接片机,经鉴定接近国外70年代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此背景下,无锡工业步入了改革发展起步阶段。至1981年,无锡市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在这一阶段,无锡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2:70.9:16.9,从业人员比重为47.3:41.3:11.4。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9.6亿元扩大到1981年的78.9亿元,净增29.3亿元。工业企业数达到646家,净增65家。成为纺织、电子、机械、轻工、冶金、医药等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城市。 2、无锡工业改革发展加快时期(1982年-90年代初期)。1982年市管县体制实施、撤销行政性公司;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决定;1984年5月,堰桥大胆探索,在乡镇企业管理上实施9方面改革,即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干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报酬惩罚制、干部退休保养制等,特别是前面的“一包三改”,较好解决了企业吃大锅饭的弊端,助推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5年3月,无锡市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起,无锡市围绕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企业机制改革,在工业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无锡市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6个工业经营责任制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无锡市政府出台了《无锡市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引导和推动工业企业管

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

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 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问题。从总体而言,中国的体制转型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中国体制转型的复杂性,使得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制度主义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特征,本文称其为“相机抉择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制度变迁主体角色适时转换;“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而生的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影响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除了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外,还包括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中央放权改革、市场化进程等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以及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等因素。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随制度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呈现出规律性特点,这些构成了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画卷。 其中,产权制度是重中之重。依据新制度主义的经济绩效观评价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既不符合制度绩效的一般标准,也不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形式绩效与实质绩效、静态绩效与动态绩效相结合的多维绩效观取代原有的仅包含经济绩效标准的单一绩效观,并以此来评价中国体制转型中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从形式绩效的动态角度而言,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调整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效率”,即其各阶段的产权制度具有相对效率与动态适应性特点。 但是从形式绩效的静态角度而言,还存在产权制度与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的非耦合,以及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实质绩效方面,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其经济绩效显著,而公平绩效却存在很大不足。关于政府行为变迁,本文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行为还是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均是在自身趋利动机下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只不过对二者形成约束的目标函数和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完全相同。中央政府针对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主要体现在其放权行为(包括行政性放权、经济性放权、财政分权、政治放权)中。 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与我国各个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放权进程主要受制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制度框架与官方意识形态。总体而言,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

苏州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苏州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一、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1、产业发展的进程 纵观建国以来苏州产业发展走过的道路,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参见图1、2)。 (1)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苏州市是一个偏重于消费型的城市,农业占据绝对优势,1952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5.9:24.8:29.3,工业主要有纺织、丝绸、食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从总体上看,三次产业的产值都不高,发展缓慢,三次比重呈“两头降,中间升”的发展态势。 (2)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乡镇企业为主力军的内源型经济[1]。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农业,1975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35.1:47.1:17.8,之后工业比重逐年上升。到1984年,工业比重已达57.6%,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到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工业以纺织、丝绸、机械、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为主,产业规模普遍偏小,布局分散。第三产业发展到80年代初,其比重在过去逐年下降的基础上出现了上升趋势,1952年-1982年,三产比重从29.3%降到16.7%,但是1984年其比重17.4%,较1982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仍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形成了以“出口—引进—扩大出口”为基本特征的外向型经济。苏州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乡镇企业带动转向外向型经济带动。大批产品打向国际市场,引进外资初露锋芒,为苏州经济走向全方位开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1]。这一时期,工业比重占绝对优势,但是增长趋于稳定,比重保持在60%左右;一产比重继 续下降,三产以城镇为依 托发展迅速,比重稳步上 升。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浦东开发 开放为契机,以基本现代 化建设目标为旗帜的全 方位推进的开放型经济。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载 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起来,外资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在苏州产业中的份额加大,乡 镇企业在新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发展[1]。在工 业内部,传统的机械、纺织等产业逐渐萎缩,在工业中比重不断下降;电子及通信、电气、 医药、化学等一批新兴制造业在市场需求带 动和政府扶持的双向推动下快速发展。(参见 表1)。旅游、餐饮、商贸发展以及一批金融机构的进入,带动了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其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21.7% 增长到1998年的38%,提高了16.3个百分 点。 表1 1992、1998年苏州部分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