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数据信号无线传输设计方案

中小型公司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详述 (2) 2、项目工期 (3) 二、需求分析 (3) 1、网络要求 (3) 2、系统要求 (5) 3、用户要求 (5) 4、设备要求 (6)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6) 1、网络设计指导原则 (6) 2、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7) 3、网络通信联网协议 (7) 4、网络IP 地址规划 (8) 5、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8) 6、网络应用系统选择 (13) 7、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4) 8、网络管理维护设计 (14)

四、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4) 1、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4) 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5) 3、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4、管理子系统设计 (16) 5、干线子系统设计 (16) 6、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6) 7、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详述 集团总部公司有1000 台PC;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有限制,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有自己

的OA 系统;公司中的台机能上互联网;核心技术采用VPN ;集团包括六家子公司,包括集团总部在内共有2000 多名员工;集团网内部覆盖7 栋建筑物,分别是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的办公和生产经营场所,每栋建筑高7 层,都具有一样的内部物理结构。一层设有本建筑的机房,少量的信息点,供未来可能的需求使用,目前并不使用(不包括集团总部所在的楼)。二层和三层,每层楼布有96 个信息点。四层到七层,每层楼布有48 个信息点,共3024 个信息点。。每层楼有一个设备间。楼内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纤,每层楼到一层机房有两条12 芯室内多模光纤。每栋建筑和集团总部之间通过两 条12 芯的室外单模光纤连接。要求将除一层以外的全部信息点接入 网络,但目前不用的信息点关闭。 2、项目工期 2009 年5 月28 日-------2009 年6 月28 日 二、需求分析 1、网络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 通路;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能够 可靠运行,具有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提供网络安全机制,满足 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未来升级扩展容易,保护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教案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课程教案 课 程 名 称: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课 程 编 号: 4112301 学院、专业、年级: 信息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 课 教 师: 段会川 教 师所 在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所依赖的Internet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渠道是Web网站。在大学本科教学中,教授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和Web网站建设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而这正是我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中开设“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和Web技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课程,我们对课程所需要涉及的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确定了如下的思路:(1)鉴于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技术的广泛性,课程内容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Internet和Web技术,而且从教学方式上以将学生领入为主,选择的内容也是入门性的内容,以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实战性技能打下切实的基础;(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因而我们从教学内容上对理论性内容深入浅出,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学会并提高技能;(3)为了加强创新教育,我们选取了开源的Apache Web服务器和PHP建站技术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将来的创新免受软件版权的限制,为产出创新成果提供较大的空间;(4)为使课堂教学有更强的感染力,我们在课件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演示,并将实例演示溶入课件中,同时建立了课程网站,并在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练习示例。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1)Web服务器(Apache、IIS);(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与浏览器; (3)HTML基础篇; (4)HTML高级篇: (5)PHP基础篇; (6)PHP高级篇; (12)PHP数据库篇(MSSQL)。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方式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有3种:固定IP,DHCP,PPPOE,而PPPOE+VLAN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 1、宽带接入网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宽带接入网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管理 掌握用户的信息,在用户进行通信时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使合法用户方便快捷地接入网中,杜绝非法用户接入,防止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2)安全管理 合法用户在通信时要保障其数据的安全性,隔离带有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包,对于主要的网络设备防止其受到攻击而造成网络瘫痪。由于用户终端是以普通网卡与网络设备相连,在通信时会发送一些广播地址的帧(如ARP,DHCP消息等),而这些消息会携带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的MAC地址),如不隔离这些消息让其他用户接收到,容易发生MAC/IP地址的仿冒,影响合法用户上网。对于运营商来说,保护其系统设备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是十分重要的。 (3)业务管理 需要为保证QoS提供一定的手段。为了保证业务的QoS,网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带宽控制能力,例如保证用户的最低接入速率,限制用户的最高接入速率等。 (4)计费管理 接入网要能够对用户进行灵活的计费,根据用户类别、使用时长、用户流量等数据进行计费。 2、固定IP,DHCP,PPPOE 3种宽带接入方式的比较 2.1用户管理和开销方面 固定IP方式:对IP地址管理不易,用户恶意更改或者尝试自行设置自己的IP地址,都会造成管理上的麻烦,增加运营商的额外开销。 DHCP方式:一方面DHCP存在较多的广播开销,对于用户量较多的城域网会造成网络运行效率下降和配置困难;另一方面,仍然无法解决用户自行配置IP地址的问题。

以太网EMC接口电路设计与PCB设计说明

以太网EMC接口电路设计及PCB设计 我们现今使用的网络接口均为以太网接口,目前大部分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目前以太网按照速率主要包括10M、10/100M、1000M三种接口,10M应用已经很少,基本为10/100M所代替。目前我司产品的以太网接口类型主要采用双绞线的RJ45接口,且基本应用于工控领域,因工控领域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对以太网的器件选型以及PCB设计相当考究。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oler)控制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大部分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但并不提供物理层接口,故需外接一片物理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面对如此复杂的接口电路,相信各位硬件工程师们都想知道该硬件电路如何在PCB上实现。 下图1以太网的典型应用。我们的PCB设计基本是按照这个框图来布局布线,下面我们就以这个框图详解以太网有关的布局布线要点。 图1 以太网典型应用 1.图2网口变压器没有集成在网口连接器里的参考电路PCB布局、布线图,下面就以图2介绍以太网电路的布局、布线需注意的要点。 图2 变压器没有集成在网口连接器的电路PCB布局、布线参考 a)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短,晶振远离接口、PCB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性元件周围,PHY层芯片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但有时为了

顾全整体布局,这一点可能比较难满足,但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大约10~12cm,器件布局的原则是通常按照信号流向放置,切不可绕来绕去; b)PHY层芯片的电源滤波按照要芯片要求设计,通常每个电源端都需放置一个退耦电容,他们可以为信号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减小电源和地平面间的谐振,为了让电容起到去耦和旁路的作用,故要保证退耦和旁路电容由电容、走线、过孔、焊盘组成的环路面积尽量小,保证引线电感尽量小; c)网口变压器PHY层芯片侧中心抽头对地的滤波电容要尽量靠近变压器管脚,保证引线最短,分布电感最小; d)网口变压器接口侧的共模电阻和高压电容靠近中心抽头放置,走线短而粗(≥15mil); e)变压器的两边需要割地:即RJ45连接座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用单独的隔离地,隔离区域100mil以上,且在这个隔离区域下没有电源和地层存在。这样做分割处理,就是为了达到初、次级的隔离,控制源端的干扰通过参考平面耦合到次级; f)指示灯的电源线和驱动信号线相邻走线,尽量减小环路面积。指示灯和差分线要进行必要的隔离,两者要保证足够的距离,如有空间可用GND隔开; g)用于连接GND和PGND的电阻及电容需放置地分割区域。 2.以太网的信号线是以差分对(Rx±、Tx±)的形式存在,差分线具有很强共模抑制能力,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如果布线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差分线的处理要点: a)优先绘制Rx±、Tx±差分对,尽量保持差分对平行、等长、短距,避免过孔、交叉。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使得差分线长易不匹配,时序会发生偏移,还会引入共模干扰,降低信号质量。所以,相应的要对差分对不匹配的情况作出补偿,使其线长匹配,长度差通常控制在5mil以内,补偿原则是哪里出现长度差补偿哪里; b)当速度要求高时需对Rx±、Tx±差分对进行阻抗控制,通常阻抗控制在100Ω±10%; c)差分信号终端电阻(49.9Ω,有的PHY层芯片可能没有)必须靠近PHY层芯片的Rx±、Tx±管脚放置,这样能更好的消除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此电阻有些接电源,有些通过电容接地,这是由PHY芯片决定的; d)差分线对上的滤波电容必须对称放置,否则差模可能转成共模,带来共模噪声,且其走线时不能有stub ,这样才能对高频噪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xxxx公司网络设计方案

CompanyIS公司网络设计方案 班级:信管1班 组员:曹斯然、黄一帆

一、需求分析 此网络方案设计的背景是一集团公司,由1个总部和5个分部组成。公司总部为六层楼,一楼迎宾大厅,二楼市场开发中心,三楼研发中心,四楼为会计部,五楼为网络中心,六楼为会议室(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以及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办公区。分部1(共有5个分部但本报告中仅举其一为例)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包括服务台和会计部,后台下设有维修部。 该公司需建立自己的公司网站、用以向外发布信息与商谈网络业务。总部与各分部之间需保持联系、共享资源。总部与各分部均各自设有总经理总管业务并保持保密性交流联系,能够进行视频会议。其中各个会计部需有较高的保密性、由各自的总经理直接管辖。公司还应设立有自主的邮件系统、数据库;此外公司网络需有较良好的网络扩展性和保密性。此外,我们设定只有经理有接入INTERNET权限,普通员工不能连接外网。 基于以上需求,我们为该公司做了如下规划: ·将总部按照部门划分子网,以二层交换机集成每层的计算机,再集成汇入该核心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分部的设置同于总部。将路由作为分部和总部的边际结点以相连形成整个公司的网络。在接入层使用交换机、分布层使用路由,以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减少广播风暴和信息冲突造成的延迟和错误。 ·在公司内部,我们应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实现各自会计部、各层经理的保密性需求及权限设置(以第三层交换机上的虚拟子网设置实现分属于不同二层交换机下的经理间的保密性通讯;其中会计部经理与总经理的端口接入方式为Hybrid混合模式以使其能够同时位于会计部VLAN与经理VLAN之中,使得公司高层对公司财务的直接监控与管理)。在与外网连接的部分,设置了防火墙以防止外部网络病毒侵袭公司系统。此外,我们运用ACL访问控制列表限制了公司各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权限,以保证公司机要信息的安全;此外我们还利用ACL 访问控制列表拒绝公司除经理以外的员工接入INTERNET,来对公司的网络连接进行控制。 ·为公司配备了邮件系统服务器和DNS服务器,会计部特设有独立的会计部

嵌入式Linux系统串口和以太网编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 实验名称:嵌入式Linux系统串口和以太网编程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曾卫华 评分: 实验时间: 2013.5

实验题目:嵌入式Linux系统串口和以太网编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环境 2、掌握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Linux串口及以太网socket的应用程序开发 4、自学嵌入式Linux中多线程编程基础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通过编写服务器(开发板)与客户端(虚拟机ubuntu)上的应用程序,来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信息的透明转发,构成类似于聊天的功能。该功能实现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服务器通过串口从终端(电脑键盘)上读取(read)数据,再通过网络(clifd)把读取到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在接收到数据后在显示器上打印出来; 其二:客户端把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主机上,主机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写到电脑终端软件(SecureCRT)进行显示。实验流程图如下: 图一:总体框架图 三、基础知识 1、掌握linux串口和以太网socket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串口配置: 打开串口,获得串口的使用句柄fd → 获取原先配置参数并进行保存 →●设置波特率→?设置奇偶校验位→?设置→?设置停止位→?设置最少接受字 符和等待时间→?设置数据位、无流控等相关参数→?激活最新配置→?结束时还 原串口原先配置。 网络socket编程: 服务器端: 创建一个socket→ bind(),给socket注册服务器端口地址→●listen(),

开始监听已经绑定的端口,创建监听队列→?accept(),返回一个新的socket,阻塞 等待客户端client的连接→? send(),recv()发送和接收数据→?close(),关闭服务器。 客户端: 创建一个socket→ connect(),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send(),recv()发 送和接收数据→??close(),关闭客户端。 2、掌握linux系统中线程的使用方法: 在linux中创建新的线程可以使用两种方式:pthread_create()函数和fork()函数。 pthread_create()使用: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restric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restrict arg); 参数:thread输出线程id,attr 线程属性,默认NULL,start_routine线程执行函 数,arg线程执行参数。函数成功时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码。 fork()函数的使用: 一个现有进程可以调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由fork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 进程(child process)。fork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唯一区别是 子进程中返回0值而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ID。这样,对于程序,只要判断fork函 数的返回值,就知道自己是处于父进程还是子进程中。 四、实现过程 1、4.4.3交叉编译工具的PATH已经生效,在任意目录下能够执行arm-linux-gcc –v 2、在开发板上进行内核以及根文件系统的移植,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 3、nfs网络文件系统的配置: 1.打开nfs1175.exe 2.配置板子ip,使其和电脑ip在同一个网段 3.挂载:在板子上运行#mount -t nfs -o nolock 202.204.100.66:/f/aaa/LINUX/Share /mnt/nfs 4.使用cd /mnt/nfs/0522 进入nfs共享目录下,ls 显示共享目录下的文件; 4、仔细阅读提供的代码server.c和client.c Target为服务器,Ubuntu为客户端。修改和 完善代码,在原代码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功能 5、交叉编译server.c(# arm-linux-gcc -lpthread -o server server.c) 6、本地编译client.c(# gcc -o client client.c -lpthread) 7、在板子上运行server可执行文件:#chmod 777 server,运行server:#./server 8、在ubuntu上运行client程序:# ./client 202.204.100.67; 五、实验结果 客户端运行client与服务器端运行server建立通信

(完整版)各种接口连线图解

玩转投影机接口连线图解 很多初级用户在看投影机文章或将投影机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时,面对众多的接口总是感到茫然。其实只要弄明白它们的用途和连/转接方法,在使用时您会觉得其也并非有登天之难。 投影机接口虽没有高档功放上那么多 但也不少 家用投影机上的常用接口 拉近点就看清楚了 一、常规视频输入端子 做为视频播放设备,投影机上输入端子(端子=接口)的数量远多于输出端子,视频端子的数量也远多于音频端子。 ●标准视频输入(RCA)

RCA是莲花插座的英文简称,RCA输入输出是最常见的音视频输入和输出接口,也被称AV接口(复合视频接口),通常都是成对的,把视频和音频信号“分开发送”,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需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所以其目前主要被用在入门级音视频设备和应用上。 音频转RCA线 RCA转接延长头

插入示意图 白色的是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其它输出设备(如放像机、影碟机)上的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 不要小瞧了RCA,其也有做工不错的高档货 ●S端子

标准S端子 标准S端子连接线

音频复合视频S端子色差常规连接示意图 S端子(S-Video)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是一种视频信号专用输出接口。常见的S端子是一个5芯接口,其中两路传输视频亮度信号,两路传输色度信号,一路为公共屏蔽地线,由于省去了图像信号Y与色度信号C的综合、编码、合成以及电视机机内的输入切换、矩阵解码等步骤,可有效防止亮度、色度信号复合输出的相互串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一般DVD或VCD、TV、PC都具备S端子输出功能,投影机可通过专用的S端子线与这些设备的相应端子连接进行视频输入。 显卡上配置的9针增强S端子,可转接色差

Atm主干和快速以太网交换至桌面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ATM主干和快速以太网交换至桌 面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 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在第一部分中,我们针对ATM交换至桌面进行了方案设计投标。ATM交换至桌面具有高效高速的性能特征,但是投资巨大,要求用户一次性投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ATM网络建设对用户而言是很重的负担,而且在用户目前的网络用户数量不大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采用ATM交换至桌面的方式。 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保证用户的初期网络规模(40个工作站点左右)下的网络高速高效传输,另一方面保护用户投资,留有系统良好的扩展余地,将用户的网络设计了ATM主干传输,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交换至桌面的解决方案。ATM交换至桌面的传输速率为155Mbps,快速以太网为100Mbps,在用户当前的网络规模和数据流量的条件下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第二章网络结构 联想天鹤600 网络结构图如下所示: 网络主交换机采用3 CoreBuilder 7000HD,与ATM交换至桌面的解决方案向上兼容,用户可以在需要时平滑过渡到ATM交换至桌面的方案。主交换机和二级交换机之间采用622M多模ATM交换连接,服务器与主交换机之间采用155M

多模ATM交换连接,保证了数据的高速传输。 二级交换机采用3 3C16980可堆叠式10/100M交换机+ATM交换模块,至桌面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在目前条件下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在将来的应用中可用于第三级交换。

第三章网络设备 3.1 ATM主干交换机 ATM主干交换机采用3公司的CoreBuilder 7000HD交换机,具体配置:

各种接口转换接线方法(图)

一.ps/2鼠标转USB: 不是所有PS/2鼠标都可以改为USB鼠标的,可以改的PS/2鼠标的特征: A.电路板一般带有两块集成电路,(一块光电感应,一块按键或USB协议转换,和一只24M的晶体振荡器--早期PS/2鼠标.) B.后期的PS/2鼠标只有一块光电感应芯片,但也有一只24M晶体振荡器. 可以改的PS/2鼠标一般都带有晶体振荡器,如果按图改了,但电脑检测出为未知USB设备,而非鼠标设备,说明该PS/2鼠标不能改为USB鼠标了.

二.ps/2键盘转USB: 到目前为止我所知的ps/2键盘,这是不可能的,只能买个USB T0 PS2 带芯片的转换线吧. 三.ps/2鼠标转串口(RS232): PS/2鼠标口公插头图,RS-232串口公插头图 接线 PS/2公插头串口公插头

+5V 4 4+7+9 DTR+RTS+TR Data 1 1 CD Gnd 3 3+5 TXD+GND Clock 5 6 DSR 绝大部分鼠标改接后可直接使用. 四.ps/2键盘转串口(RS232): 如上图及接法, 但需要对串口编程,设计一个RS232串口信号转标准PS/2键盘信号的程序,实现模拟键盘输入数字或字符。 借口的上端有两孔记上 由右向左依次编号 1 2 3 4 接的是鼠标内的 1-V 2-D 3-C 4-G 这样就可以自己接线实现PS2转USB了 鼠标内部接线问题

我的这个鼠标线断了,在中间截断了,想换另一个鼠标的线接上,可是另一个鼠标线的四根线的颜色和这个鼠标线的颜色不一样,这个鼠标的四根线分别是红、绿、白、黑,另一根线分别是橙、绿、白、蓝,不知道他们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我把相近颜色的线接上,接线顺序是红-橙,绿-绿,白-白,黑-蓝,但没有反应不好使,请高手帮忙! ---------回复-------------- 切你刚刚好把顺序接反了红对蓝黑对橙其他不变就OK了 ---------回复-------------- 我的也一样。用以上方法都不行 后来我仔细看了两个鼠标的电路板。得出了一下接法: 黑-白红-蓝绿-绿白-橙 前两个是电源,后两个是数据。 不知道你的一不一样 串口鼠标接线图.jpg

以太网通讯方式

1.1以太网通讯方式 1.PLC300/400-PLC300/400之间的通讯 1.1.两个PLC程序在一个文件中,清楚地知道两个PLC的型号,组态,建立以太网通讯1.1.1硬件组态 打开SIMATIC Manager,根据我们系统的硬件组成,进行系统的硬件组态,如图1-1:插入2个S7300的站,进行硬件组态,如图1-2和图1-3: 图1-1 分别组态2个系统的硬件模块:

图1-2 图1-3 设置CP343-1、CP343-IT模块的参数,建立一个以太网,其MPI、IP地址的设置步骤如下:●双击CP343-1一栏,显示如下界面: 图1-4 ●单击Properties(属性),选择SetMAC address(同时复选IP地址)

图1-5 ●CP343-IT的属性设置步骤与上面CP343-1的设置方式完全相同。 ●组态完2套系统的硬件模块后,分别进行下载,然后点击Network Configration按钮, 打开系统的网络组态窗口NetPro,选中CPU314,如下图: 图1-6 ●5、在窗口的左下部分点击鼠标右键,插入一个新的网络链接,并设定链接类型为 ISO-on-TCP connection 或TCP connection或UDP connection 或ISO Transport connection,如下图:

图1-7 ●6、点击OK后,弹出链接属性窗口,使用该窗口的默认值,并根据该对话框右侧信息 进行后面程序的块参数设定: ●7、再单击Properties(属性),设置TCP连接。

图1-9 ●当2套系统之间的链接建立完成后,用鼠标选中图标中的CPU,分别进行下载,如图示: 图1-10 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组态和网络配置已经完成。 1.1.2软件编码 ●在第一个PLC的程序中,调用通讯模块,如图所示,在左边“libraries->SIMATIC->CP300”中,双击选择“FC5”,用于发送数据,如图所示:

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设计规范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3定义 (3) 3.1以太网名词范围定义 (3) 3.2缩略语和英文名词解释 (3) 4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4) 5以太网物理层电路设计规范 (4) 5.1:10M物理层芯片特点 (4) 5.1.1:10M物理层芯片的分层模型 (4) 5.1.2:10M物理层芯片的接口 (5) 5.1.3:10M物理层芯片的发展 (6) 5.2:100M物理层芯片特点 (6) 5.2.1:100M物理层芯片和10M物理层芯片的不同 (6) 5.2.2:100M物理层芯片的分层模型 (6) 5.2.3:100M物理层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8) 5.2.4:100M物理层芯片的寄存器分析 (8) 5.2.5:100M物理层芯片的自协商技术 (10) 5.2.5.1:自商技术概述 (10) 5.2.5.2:自协商技术的功能规范 (11) 5.2.5.3:自协商技术中的信息编码 (11) 5.2.5.4:自协商功能的寄存器控制 (14) 5.2.6:100M物理层芯片的接口信号管脚 (15) 5.3:典型物理层器件分析 (16) 5.4:多口物理层器件分析 (16) 5.4.1:多口物理层器件的介绍 (16) 5.4.2:典型多口物理层器件分析。 (17) 6以太网MAC层接口电路设计规范 (17) 6.1:单口MAC层芯片简介 (17) 6.2:以太网MAC层的技术标准 (18) 6.3:单口MAC层芯片的模块和接口 (19) 6.4:单口MAC层芯片的使用范例 (20) 71000M以太网(单口)接口电路设计规范 (21) 8以太网交换芯片电路设计规范 (21) 8.1:以太网交换芯片的特点 (21) 8.1.1: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发展过程 (21) 8.1.2:以太网交换芯片的特性 (22) 8.2:以太网交换芯片的接口 (22) 8.3:MII接口分析 (23) 8.3.1:MII发送数据信号接口 (24) 8.3.2:MII接收数据信号接口 (25) 8.3.3:PHY侧状态指示信号接口 (25) 8.3.4:MII的管理信号MDIO接口 (25) 8.4:以太网交换芯片电路设计要点 (27) 8.5:以太网交换芯片典型电路 (27) 8.5.1:以太网交换芯片典型电路一 (28)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 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 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他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 RS485或其他专用通信接口等等,均可通过协议网关转换为以太网信息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送。以太网TCP/IP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传输应用和井下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应用于井下工业环境下的以太 网交换机),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 支持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

RJ45以太网接口EMC防雷设计方案

以太网接口EMC设计方案 一、接口概述 RJ45以太网接口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讯设备接口,以太网口的电磁兼容性能关系到通讯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接口电路原理图的EMC设计 百兆以太网接口2KV防雷滤波设计 图1 百兆以太网接口2KV防雷滤波设计 接口电路设计概述: 本方案从EMC原理上,进行了相关的抑制干扰和抗敏感度的设计;从设计层次解决EMC问题;同时此电路兼容了百兆以太网接口防雷设计。 本防雷电路设计可通过IEC61000-4-5或GB17626.5标准,共模2KV,差摸1KV的非屏蔽平衡信号的接口防雷测试。 电路EMC设计说明: (1) 电路滤波设计要点: 为了抑制RJ45接口通过电缆带出的共模干扰,建议设计过程中将常规网络变压器改为接口带有共模抑制作用的网络变压器,此种变压器示意图如下。

图2 带有共模抑制作用的网络变压器 RJ45接口的NC空余针脚一定要采用BOB-smith电路设计,以达到信号阻抗匹配,抑制对外干扰的作用,经过测试,BOB-smith电路能有10个dB左右的抑制干扰的效果。 网络变压器虽然带有隔离作用,但是由于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存在着几个pF的分布电容;为了提升变压器的隔离作用,建议在变压器的次级电路上增加对地滤波电容,如电路图上C4-C7,此电容取值5Pf~10pF。 在变压器驱动电源电路上,增加LC型滤波,抑制电源系统带来的干扰,如电路图上L1、C1、C2、C3,L1采用磁珠,典型值为600Ω/100MHz,电容取值0.01μF~0.1μF。 百兆以太网的设计中,如果在不影响通讯质量的情况,适当减低网络驱动电压电平,对于EMC干扰抑制会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变压器次级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差分线上串加10Ω的电阻来抑制干扰。 (2) 电路防雷设计要点: 为了达到IEC61000-4-5或GB17626.5标准,共模2KV,差摸1KV的防雷测试要求,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就是变压器初级中心抽头通过防雷器件接地,电路图上的D1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半导体放电管,但是要注意“防护器件标称电压要求大于等于6V;防护器件峰值电流要求大于等于50A;防护器件峰值功率要求大于等于300 W。注意选择半导体放电管,要注意器件“断态电压、维持电流”均要大于电路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 根据测试标准要求,对于非屏蔽的平衡信号,不要求强制性进行差模测试,所以对于差模1KV以内的防护要求,可以通过变压器自身绕阻来防护能量冲击,不需要增加差模防护器件。 接口电路设计备注: 如果设备为金属外壳,同时单板可以独立的划分出接口地,那么金属外壳与接口地直接电气连接,且单板地与接口地通过1000pF电容相连。

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1]

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需要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1)公司有1000 台PC (2)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若干个跨省的分公司 (3)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 (4)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 (5) 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 (6)核心技术采用VPN 根据以上 6 个方面的要求说明提出一个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一、项目概述 二、需求概述 三、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四、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五、存储备份系统需求

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六、网络安全需求 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 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前言 根据项目招标书的招标要求来细化为可执行的详细需求分析说明书,主要为针对项目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详细的需求状况以及需求模型,作为制定技术设计方案、技术实施方案、技术测试方案、技术验收方案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一、项目概述 1。网络部分的总体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 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 能够可靠的运行,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 提供安全机制,满足保护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未来升级扩展容易,保护用户投资。 用户使用简单、维护容易。 良好的售后服务支持。 2。系统部分的总体要求: 易于配置: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系统应该是易于配置和管理的,并保障客户端的方便使用; 更广泛的设备支持:所有操作系统及选择的服务应尽量广泛的支持各种硬件设备; 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的运行应具有高稳定性,保障7*24的高性能无故障运行。

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

ping程序设计 ping命令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网络测试命令,用以测试从一个主机到另一个主机间的网络上否可达。windows自带的ping命令具有强大的功能,它有很多选项用于实现不同的测试目的。本章模仿windows的ping命令,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命令。本章着重讲述ping命令的实现原理和c语言的网络编程方法。读者可以在本章的基础上,对本章实现的ping命令进行扩展,开发出功能更强大、更完善的ping命令,并进一步掌握网络编程的方法。 9.1 设计目的 本章通过设计Ping程序,讲解Ping程序的实现原理,并初步讲解了c语言网络编程技术。本章涉及很多网络编程函数和编程技巧。包括库文件的导入;winsock的初始化、注销;socket 的创建、关闭;设置socket选项;根据主机名获取IP地址;从堆中分配一定数量的空间、释放从堆中分配的空间;获取当前进程ID号;数据报的发送;数据报的接等。 通过本程序的训练,使读者对网络编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Ping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网络编程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编写出功能更强大的程序。 9.2功能描述 本章用 c 语言实现的ping命令,能用于测试一个主机到另一个主机间的联通情况,程序还提供了几个选项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实现ping功能。程序能实现基本的ping操作,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接收显应答报文。 (2)能记录路由。程序提供了“-r”选项,用以记录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路由。 (3)能输出指定条数的记录。程序提供了“-n”选项,用以输出指定条数的记录。 (4)能按照指定大小输出每条记录。程序提供了“datasize”选项,用以指定输出的数据报的大小。 (5)能输出用户帮助。程序提供了用户帮助,显示程序提供的选项以及选项格式等。 9.3 总体设计 9.3.1 功能模块设计 1. 功能模块图 本系统共有 4 个模块,分别是初始化模块、功能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数据报解读模块和ping测试模块,如图9.1所示。各模块功能描述如下。

各种交换机接口及连接方法介绍

GE 通常就是千兆以太网 COMBO口么也是千兆口,但是需要配模块,可以用光模块,也可以用 电口。 光口就是可以接光纤,电口就是跟GE一样了,所以叫COMBO口。 各种交换机接口及连接方法介绍【详细图文】 作者:admin 时间:2010-8-30 0:35:49 浏览:12174 交换机是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设备,一个家庭如果有两台电脑,那么就很可能选择交换机来共享上网,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各种交换机接口 交换机的接口非常丰富,这里是一些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1、RJ-45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2、SC光纤接口 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

光纤接口类型很多,SC光纤接口主要用于局网交换环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了这种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C光纤接口。 3、AUI接口 AUI接口专门用于连接粗同轴电缆,早期的网卡上有这样的接口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组成网络,现在一般用不到了。 AUI接口是一种"D"型15针接口,之前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使用,可以借助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 4、FDDI接口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FDDI使用双环令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

RJ 以太网口防雷设计总结

以太网口防雷设计总结 关键字:以太网口;浪涌;TVS管;共模;差模; 问题背景介绍: 对于主要的100M网口接口需要做特殊的保护处理,具体要求需要达到6KV设计目标(10/700雷电模拟电压波),作者在调试过程中对传统bob-smith端接和防雷设计做了相关的工作,在此总结出来供以后网口防雷设计参考。 具体原理及步骤: 一、网口的接口模型: 1,网线: 网口室内连接,一般为CAT-5或者CAT-5E(超5类双绞线,四对UTP无屏蔽双绞线)的网线,支持频率为100MHz,最高传输速率1000Mbps。用于1000Base-T,100Base-T,10Base-T一般家用网线。 2,变压器: 变压器用在RJ45端口主要作用:满足IEEE802.3中电气隔离的要求,不失真的传输以太网信号,EMI抑制。具体变压器模型分析在以太网口辐射设计中详述。 3,RJ45接口: RJ45接口在防浪涌选用中需要注意,如果选用带屏蔽的网口座子,需要注意屏蔽罩和插件/贴片脚之间要有足够的电气间隙,不能发生浪涌时候管脚直接对屏蔽罩放电的现象;如果选用非屏蔽的网口座子,需要注意增加座子固定的方式。不推荐选用带LED灯的座子,这样会增加布线的难度和PCB空间。 二、网口防雷概述: 网线雷击主要分为: 1,室外感应雷击或者直接雷击; 2,建筑物内感应雷击; 防雷器对端口的保护,分为共模保护和差模保护两个方面。RJ45接头的以太网信号电缆是平衡双绞线,感应的雷电过电压以共模为主,线缆间的差模过电压/过电流相对小一些。但是非理想网络变压器情况下,共模的过电压/过电流也可以转化成差模。 网口的防雷可以采用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要给雷电电流以泄放通路,把高压在变压器之前泄放掉,尽可能减少对变压器影响,同时注意减少共模过电压转为差模过电压的可能性; 另一种思路是利用变压器的绝缘耐压,通过良好的器件选型与PCB设计将高压隔离在变压器的初级,从而实现对接口的隔离保护。 我们设计的防护电路要获得满意的防雷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防雷电路的输出残压值必须比被防护电路自身能够耐受的过电压峰值低,并有一定裕量; 2,防雷电路应有足够的冲击通流能力和响应速度; 3,信号防雷电路应满足相应接口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求,且接口与被保护设备兼容; 4,信号防雷电路要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 5,信号防雷电路的插损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光纤以太网的设计

光纤以太网 一、什么是光纤以太网 光纤以太网指利用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LAN数据包接入SP网络或在SP网络中进行接入。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ps、100Mbps、1Gbps或10Gbps,但在此情况下,这些连接必须以全双工速度(例如双向10Mbps)运行。光纤以太网业务能够应用交换机的速率限制功能,以非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光纤以太网中使用的光纤链路可以是光纤全带宽(即所谓的“暗光纤”)、一个SONET连接或者是DWDM。光纤以太网可以在交换式LAN的基础上运行,尽管它们可以互联共享的LAN。 二、光纤通讯、以太网、光纤以太网的区别 光纤通讯光纤通讯(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作光纤通信,是指一种利用光与光纤(optical fiber)传递资讯的一种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光经过调变(modulation)后便能携带资讯。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 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 光纤以太网指利用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LAN数据包接入SP网络或在SP网络中进行接入。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ps、100Mbps、1Gbps或10Gbps,但在此情况下,这些连接必须以全双工速度(例如双向10Mbps)运行。光纤以太网业务能够应用交换机的速率限制功能,以非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光纤以太网中使用的光纤链路可以是光纤全带宽(即所谓的“暗光纤”)、一个SONET连接或者是DWDM。光纤以太网可以在交换式LAN的基础上运行,尽管它们可以互联共享的LAN。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光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